一、智能化在线大直径测量技术研究与误差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1](2021)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指出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徐海[2](2020)在《苹果糖度可见/近红外漫透射光谱在线检测通用模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果的购买力大大提升。我国作为水果生产大国,但在国际水果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究其根本,主要原因是我国水果商品化处理程度低,导致水果品质参差不齐。而水果内部品质检测分级是水果商品化处理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由于快速、无损、易于实现等优点,可见/近红外(Visible/Near Infrared,Vis/NIR)光谱技术在测量水果的内部品质参数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因为产地、品种与收获年份等的影响,水果的物化性质会发生改变。这种生物变异性会对利用Vis/NIR技术分析水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时产生较大影响,使得基于某一产地、品种或年份数据建立的模型无法准确预测其他产地、品种或收获年份水果的SSC。因此,本研究基于团队自主研发的水果内部品质智能化在线检测装备,以苹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苹果糖度可见/近红外漫透射光谱在线检测通用模型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研究了产地对苹果糖度在线检测模型的影响。以产自山东栖霞,陕西洛川以及甘肃会宁的红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三个产地的样本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模型,其残留预测偏差(Residual Prediction Deviation,RPD)分别为3.02,2.62与2.29,可见局部产地模型内部预测结果较好。其次,以栖霞产地为例,采用K-S算法从洛川与会宁样本集中挑选10,20,30与40个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添加到栖霞模型中,更新后模型对洛川与会宁样本的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分别由从原来的0.82°Brix与1.24°Brix降低至0.69°Brix与0.86°Brix,可见添加其他产地的部分样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局部产地模型对其他产地样本的预测能力。最后,混合三个产地的校正集样本建立全局产地模型,对三个产地样本的RMSEP分别为0.62°Brix,0.64°Brix与0.65°Brix,预测效果相比局部模型更新有了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采用无信息变量消除(Uninformative Variable Elimination,UVE)对样本的建模波长进行筛选,除了会宁样本外,所建模型对栖霞与洛川样本的RMSEP分别减小到0.50°Brix与0.63°Brix,并且在总体预测精度不变的同时,建模变量与潜变量个数分别由400与12降低为58与8。通过60个测试样本对模型实际性能进行测试,其RPD为2.33。结果表明,对苹果进行SSC在线检测时,应充分考虑产地因素,通过建立全局通用模型能够扩大不同产地之间糖度在线检测模型的预测范围,模型通用性与稳健性得到了提升,而采用适合的波长选择方法能够简化模型。(2)研究了品种对苹果糖度在线检测模型的影响。以来自洛川县某商业果园的冰糖心,普通红富士与水晶富士三种苹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三种样本分别建立PLSR模型,其RPD分别为2.98,2.80与2.10,可见局部品种模型的内部预测结果较好。其次,以冰糖心品种为例,采用K-S算法从红富士与水晶富士样本集中挑选10,20,30与40个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添加到冰糖心模型中,更新后模型对红富士与水晶富士样本的RMSEP分别由从原来的1.25°Brix与2.73°Brix降低至0.98°Brix与0.80°Brix,可见添加其他品种的部分样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局部品种模型对其他品种样本的预测能力。最后,混合三个品种的校正集样本建立全局品种模型,对三种样本的RMSEP分别为0.59°Brix,0.64°Brix与0.63°Brix,预测效果相比局部模型更新有了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采用UVE对建模波长进行筛选,除了普通红富士样本外,所建模型对冰糖心与水晶富士的RMSEP分别减小到0.54°Brix与0.61°Brix,并且在总体预测精度不变的同时,建模变量与潜变量个数分别由398与12降低为144与10。通过68个测试样本对模型实际性能进行测试,模型的RPD为1.70。结果表明,对苹果SSC进行在线检测时,应充分考虑品种因素,通过建立全局通用模型能够扩大不同品种之间糖度在线检测模型的预测范围,模型的通用性与稳健性得到了提升,而采用适合的波长选择方法能够简化模型。(3)研究了不同年份苹果糖度在线检测模型的维护方法。以20172019年的洛川冰糖心苹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2017年样本建立基础校正模型,对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样本的RMSEP分别为0.64°Brix,0.94°Brix与1.38°Brix,表明初始年份建立的SSC在线检测模型对新年份样本的预测能力大大降低。其次,通过K-S法从2018年与2019年的校正集样本中挑选了5,10与20个代表性样本加入到基础模型中,更新后的模型对2018年与2019年样本的RMSEP分别减小为0.70°Brix与0.92°Brix,结果表明,通过向基础模型中添加收获年份的少量新样本可以对模型进行维护。最后,分别从2018年与2019年的校正集中随机选择540个样本作为标准样本集,采用斜率/截距算法(Slope/Bias,S/B)对模型进行维护。对于每个标准样本数,都进行10次选择,将10次选择计算得出的平均RMSEP作为该标准样本数下对应的最终结果。对于2018年的预测样本,当选择标准样本个数为5时,维护效果更佳,RMSEP为0.65°Brix。而对于2019年的预测样本,当选择的标准样本个数为10时,维护效果更佳,RMSEP为0.61°Brix。结果表明,采用S/B算法能够快速方便地对苹果糖度在线检测模型进行维护,对于实际生产,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成本,并且过程操作简单,无需专业化软件以及专业人员,对于生产要求不高的应用场合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王新亮[3](2020)在《全断面竖井掘进机载荷辨识与姿态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全断面竖井掘进机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煤矿井筒掘进装备,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等领域所急需的重大技术装备,代表着现代化矿井建设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发展方向。由于地质构造分布、机械结构特征、人为操作等因素的影响,全断面竖井掘进机运行轨迹时常偏离井筒基准轴线,轻则影响施工进度,重则造成人员伤亡,而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有待完善,无法满足工程需求。因此有必要对全断面竖井掘进机岩机载荷辨识、姿态测量方法、姿态控制策略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探讨,该研究工作对于提升国内竖井掘进装备核心技术水平,提高矿井建设效率,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是依托863项目子课题“矿山竖井掘进机研制”(课题编号:2012AA06A403),以及天地科技重点项目“竖井掘进机井筒掘进关键技术及施工工艺”(课题编号:2018-TD-ZD003)展开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分析竖井掘进机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各部分结构特征和相互作用关系,确定岩机载荷辨识和姿态控制过程的研究对象。分析竖井掘进机运动特征和姿态调整关联机构(推进系统、支撑系统)的力学耦合关系,建立运动坐标系统和动力学特征模型。考虑掘进过程中井筒围岩对支撑系统、破岩刀盘的约束作用,指出钻进作业、姿态控制的影响因素,研究竖井掘进机位置和姿态变化规律,采用拉格朗日动力学建模方法,建立多系统机构动力学耦合模型,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针对机械滚压旋转破岩过程,指出岩机载荷辨识的参考指标: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掘进参数(推进力、旋转扭矩、推进速度、刀盘转速)、振动信号特征,分析岩石强度、掘进参数之间的数值对应关系和相互影响作用,研究不同条件下的振动响应规律。基于岩石强度、掘进参数信息样本和振动特征向量,采用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建立岩机载荷辨识模型,利用差分进化算法优化模型参数,并给出预测分析步骤。通过岩机载荷故障识别、单轴抗压强度和掘进参数预测对比实验表明,将掘进载荷分析法、振动特性时频分析法有机结合,可提高岩机载荷辨识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为竖井掘进机的运行参数优化和地质适应性纠偏控制提供决策依据。3.井筒作业条件复杂,常规姿态测量技术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结合竖井掘进机动态特性,建立描述姿态角、位移量变化特征的双坐标系统,坐标分析的核心部分为姿态矩阵变换、状态迭代更新,其运算过程采用更为高效的四元数形式,分析姿态变化与坐标值之间的对应关系。采用陀螺仪、加速度计、磁力计、光电位置传感器、气压计多传感器融合,解算竖井掘进机在井筒受限空间内的姿态特征。考虑电磁干扰、气压变化、机械振动等影响因素,结合互补滤波和扩展卡尔曼滤波,设计了一种改进形式的姿态估计和误差补偿方法,以降低数据融合结果的误差。通过姿态测量模拟实验表明,融合改进滤波法具有较好的稳态、动态性能,可提高竖井掘进机姿态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4.结合竖井凿井和机械钻进特点,分析纠偏控制影响因素,将竖井掘进机顶部中心点、破岩刀盘底部中心点分别与井筒中心轴线的间距,以及姿态角数据作为判断依据,归纳了5种规划轨迹形式,并给出具体的姿态调整方案。考虑竖井掘进机的欠约束、时滞、时变特性,以及内外部扰动和不确定性,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通过引入岩机载荷特征、姿态测量数据,设计有模型辅助的竖井掘进机姿态控制模型,有效简化参数整定过程,并搭建基于MATLAB/AMESim软件的姿态控制仿真实验环境。通过仿真实验表明,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竖井掘进机姿态控制方法,可有效解决时滞、扰动问题,具有良好的轨迹跟踪性能。
张致远[4](2019)在《大型直缝焊管四点弯曲渐进成形力学分析及智能控制策略》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了大型油气运输管道的建设,与此同时对管道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大型直缝埋弧焊管(Longitudinally Submerged Arc Welding,LSAW)是长距离油气运输管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直缝焊管的成形工艺主要为JCO和UO成形工艺,由于JCO成形工艺具有投资小、设备少等优点,在我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目前多数企业进行大型直缝焊管JCO成形时大多采用三点弯曲渐进成形方式,这样得到的管坯存在成形道次多,生产效率低,残余直边长,管坯形状精度不高,残余应力大等缺点,无法满足国际和国际市场不断增高的大型直缝焊管质量要求。因此,大型直缝焊管制造企业亟需进行技术改革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管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通过对传统大型直缝焊管三点和四点弯曲JCO成形工艺的分析,指出摩擦是造成四点弯曲工艺中板材曲率分布不均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对板材对称式四点弯曲工艺进行了优化,重新计算了板材四点弯曲过程中弯矩的分布情况,并结合经典弹塑性弯曲理论,得到了成形过程中弯矩,弯曲力,曲率半径,成形角度,挠度分布和压下量等主要成形影响因素的解析式,并借助小曲率平面弹复理论对其回弹过程进行了分析计算,为后续制定板材对称式四点弯曲渐进成形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指导。为进一步减小JCO成形过程中的残余直边,提高成形后管坯的质量,在板材对称式四点弯曲工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板材非对称式四点弯曲工艺,在该工艺下板坯一端以直段形式与下模接触,另一端则以弧段形式与下模接触。针对其弯曲过程中受力状态复杂且不断变化的问题,将弯曲过程按其受力情况分为刚性转动阶段,非对称三点弯曲状态,非对称四点弯曲状态,分析了不同阶段弯矩的分布情况并给出计算方式。对各个阶段的弯曲过程和回弹过程进行了理论解析,得到了各主要成形指标回弹前后的解析式。为建立板材非对称式四点弯曲渐进成形工艺打下基础。针对大型直缝焊管渐进成形工艺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管坯单道次成形角度和已成形部分椭圆度的检测方法,并给出了根据轮廓计算成形角度的方法和已成形部分的整体轮廓计算模型。为衡量已成形部分的椭圆度,提出了局部椭圆度概念,并给出定义式。与三坐标测量仪的测量结果对比显示,两种测量方式下单道次端面轮廓在y轴方向上的最大误差为0.21mm,角度计算结果最大误差为0.2°,整体轮廓的拼接结果与三坐标测量结果的差值为已成形部分的0.48%,满足工程应用,且能够完成管坯成形质量的在线实时监测。最后建立了大型直缝焊管四点弯曲渐进成形智能控制策略,包括基本参数输入模块,参数制定模块,成形结果识别模块和参数修正模块。该策略能够根据输入的基本参数分别为板材对称式四点成形工艺和板材非对称四点成形工艺制定渐进成形所需的工艺参数,并根据实时检测的成形结果和迭代补偿方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修正以控制管坯的成形过程,提高管坯质量。将该智能控制策略程序化之后,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和有限元模拟验证。结果显示,相比三点弯曲成形工艺,四点弯曲成形工艺能够以较少道次完成渐进成形过程,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多数实验管坯的椭圆度小于1.5%,模拟结果的椭圆度均小于1%,且非对称弯曲成形的管坯椭圆度普遍小于对称式四点弯曲成形的管坯椭圆度。证明了两种新工艺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并说明了板材非对称四点弯曲工艺提高管件质量的作用,为以后大型直缝焊管渐进成形工艺的发展和智能化奠定了基础。
张晨旭[5](2019)在《摩擦提升机天轮车槽装置设计及误差分析》文中提出在多绳摩擦提升系统中,天轮作为摩擦提升系统中的重要部件,承载着钢丝绳运行过程中受到各种动载荷和冲击载荷,导致摩擦衬垫逐渐磨损,因此需要对衬垫进行定期修复,以保障钢丝绳张力保持平衡。由于安装困难,目前对于天轮衬垫没有较好的在线车削装置,只能通过吊车将天轮移动至地面修复,严重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为此本文主要内容为:在传统车槽装置的基础上改进了车削工艺和控制方式。首先,采用车铣复合的加工方式,使绳槽一次成形,提高了切削效率。然后,根据新的工艺,设计了一种二维数控工作台,通过高精度的滚珠丝杠和滑轨,实现横向X轴的对刀运动和纵向Y轴的进给运动,根据步进电机和滚珠丝杠的型号,最小工步可控制在0.004mm。通过齐次变化矩阵对滚珠丝杠与车槽装置底座的装配误差进行了分析,根据结果可知车槽装置实际运行误差为横向0.007mm,纵向0.002mm,进刀方向偏移角度在0.19°内。为避免进给量过大,导致衬垫和刀头损坏,根据切削电机功率,对单次最大进给量进行了计算,结合运行误差确定了不同转速对应的进给量。为在高空安装车槽装置,本文设计了专用的托架,为保证使用安全,通过理论计算并结合有限元对托架的强度进行了校核。在车槽装置安装时,容易在X轴方向与天轮产生平行度误差,在Y轴方向与天轮轴心产生偏移误差,本文对在地面和高空安装时,产生的平行度误差和轴心偏移误差建立数学模型,并得到了相关的误差曲线图。依此,对安装方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安装精度。对于切削后的绳槽直径进行测量,现以“弓高弦长法”和“滚轮法”为基础,设计出了两种测量装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两种测量方法的理论测量精度,最后根据不同的安装环境选择适合的测量方法。为验证车槽装置可靠性,对其进行了工业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数控车槽装置的控制精度和切削效率有了较大提高,车削后的绳槽能有效的改善钢丝绳张力不平衡,延长钢丝绳使用寿命。图67表31参81
魏超[6](2019)在《工程钢筋矫直系统优化设计及设备绿色化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建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得到了大跨步式的发展,钢筋作为装配式建筑PC预制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其设计的理论、工艺及设备的研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围绕未来建筑工业化、工业绿色化的发展要求,结合现阶段单纯依靠力学理论公式及生产经验对矫直技术理论研究的弊端,对矫直机械的设计与使用过程中形成的钢筋矫直理论不充分、矫直效果稳定性差、以及钢筋矫直设备的全生命周期中绿色化程度低甚至不存在绿色化概念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讨论。为矫直设备未来发展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提供了基础性理论依据及参考。文章从辊式矫直系统优化设计来提高矫直精度与效率和设备总体绿色化程度及能效影响因素的评价方法两方面对钢筋矫直设备进行研究。针对高强度盘条螺纹钢筋矫直技术在诸多工业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背景,本文对工程钢筋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总结,以金属材料弹塑性理论为基础介绍了盘条螺纹钢筋矫直理论的研究体系,并对未来矫直技术发展进行了分析。为验证钢筋在矫直过程中的力学属性变化情况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及实验分析模型,验证了包辛格效应在钢筋弹塑性变形当中的存在性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钢筋矫直系统应以钢筋材质自身力学属性变化情况为设计与优化的观点,并以HRB400E级φ12mm钢筋对矫直系统进行结构设计与优化分析。分析了当前对钢筋矫直切断设备绿色性能指标及能效指标的评价方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提出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钢筋矫直切断设备绿的绿色性能指标及能效指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列举了在工程中应用的实例,结果表明此评价方法能较客观的对设备的绿色性能指标及能效指标进行有效的评价。通过本文的研究,提出以钢筋弹塑性变形影响因素为核心的矫直系统设计及优化方案,为钢筋矫直系统未来面向智能化设备发展提供了设计参考依据。对钢筋矫直设备所建立的绿色性能及能效指标评价体系对未来钢筋矫直设备面向绿色化方向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参考方案。本文的研究,对推动矫直技术及矫直机械领域面向智能化、绿色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刘文锋[7](2019)在《在线检测补偿技术在电机转轴加工系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汽车和机械制造等行业发展迅猛,直接促进机床行业市场需求旺盛,据统计2017年国内数控机床销售额达到3060亿元。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高端数控机床的应用越加普及,产品需求越来越大。而高精度和智能化的趋势最能够体现高端数控机床的发展方向。在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引起加工尺寸的数据变化以及温度引起机床床体、导轨、丝杆甚至工件本身热涨冷缩导致的加工尺寸的偏差,极大地影响加工的质量,针对此问题,现有的方式通过每件手工测量工件,然后去修改刀补来实现,劳动强度大,效率和准确性低,而且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等影响。本文主要描述的是基于视觉识别在线检测技术的电机转轴检测机在数控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研究基于机器视觉的在线检测技术及在线修改刀补技术。研究分析机械加工影响高精度加工的各种因素以及具体的算法处理。采用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技术、高精度传感器技术研究在线诊断设备。结合基于工业以太网(Ethernet)的GSKLink-PA设备总线来连接电机转轴检测机与总线式数控系统进行在线修改刀补数值,从而实现高精度全自动化加工的目的。电机转轴检测机对数控机床精度的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让各数控系统能实时掌握加工数据,自动修改刀具补偿的数值,实现全闭环控制,从而达到高速高精加工,大大降低人工的干预,实现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本论文认真分析生产加工影响加工精度的各种因素,并根据具体的加工情况研究在线检测补偿技术,并将此设计通过伺服电机的电机转轴自动化生产线进行检验。该自动生产线由8台数控机床、5台工业机器人以及在线检测装置等设备组成,通过产线控制器GPC1000A系统的GSKLink-PA设备总线,设备之间通过交换机及网关等辅助单元,完成各个设备单元之间控制信息的实时交换,而生产线监控和管理系统实现远程集中式设备监控和工艺管理,并且与公司现有的ERP系统无缝对接,构建柔性加工生产线,实现车间生产的智能控制。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8](2018)在《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文中指出为了促进中国筑路机械学科的发展,从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桥梁机械、隧道机械及养护机械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筑路机械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土石方机械方面综述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技术等;压实机械方面综述了静压、轮胎、圆周振动、垂直振动、振荡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等;路面机械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等;桥梁机械方面综述了架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等;隧道机械方面综述了喷锚机械、盾构机等;养护机械方面综述了清扫设备、除冰融雪设备、检测设备、铣刨机、再生设备、封层车、水泥路面修补设备、喷锚机械等。该综述可为筑路机械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郭莹莹[9](2016)在《基于机器视觉大直径在线检测算法及误差模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各种大直径工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应的直径测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在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精密测量等行业中更为突出。对大直径高精度测量的研究,已经是现今在线测量的一个研究热点,尤其是服役状态下大直径工件的在线监测研究,它对于保障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列车轮对为研究对象,利用光电检测技术对轮对直径在线测量方法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得到轮对直径大小,而且可以获得轮对踏面擦伤、磨损等重要信息,对保障列车安全行驶有重要意义。本论文详细介绍了相机测量原理及其标定方法。在张正友标定法的基础之上,利用相机和激光器特殊位置关系提出了多平面标定方法,建立了虚拟空间坐标尺,实现了相机快速标定,该技术不仅满足了列车轮对直径在线测量要求,还为其他相关行业的测量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了线结构光中心提取方法,提取到了亚像素的光条中心。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传统弦高法进行改进的直径计算方法,避免了传统弦高法由误差放大原理带来的较大误差,满足了精度要求。搭建了通用试验平台,完成了标定试验、直径测量试验等。该试验平台不仅可以满足本试验要求,还可以用在其它曲面的测量,具有很好的通用性。本论文最后建立了GUI界面,使得试验操作处理变得简单易行。对测量结果进行详细的误差分析,分别从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着手找出其误差来源,建立了误差分析模型。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10](2015)在《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5》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促进中国隧道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各国隧道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在总结中国隧道工程建设历程和现状、技术发展与创新的基础上对未来隧道工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然后分别从钻爆法、盾构工法、沉管工法、明挖法和抗减震设计等方面对隧道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进而从不同工法(钻爆法、盾构工法、TBM、沉管工法、明挖法)的角度对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详尽剖析;最后从运营通风、运营照明、防灾救灾、病害、维护与加固等方面对隧道运营环境与安全管理进行了全面阐述,以期为隧道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二、智能化在线大直径测量技术研究与误差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智能化在线大直径测量技术研究与误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 桥梁工程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1新材料促进桥梁工程技术革新 |
1.2桥梁工业化进程与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
1.3桥梁抗灾变能力显着提高 |
1.4桥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
1.5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不断创新 |
2桥梁结构设计 |
2.1桥梁作用及分析(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河北工程大学刘焕举老师提供初稿) |
2.1.1汽车作用 |
2.1.2温度作用 |
2.1.3浪流作用 |
2.1.4分析方法 |
2.1.5展望 |
2.2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2.2.1新型桥梁用钢的研发 |
2.2.2焊接节点疲劳性能 |
2.2.3钢结构桥梁动力行为 |
2.2.4复杂环境钢桥服役性能 |
2.2.5组合结构桥梁空间力学行为 |
2.2.6组合结构桥梁关键构造力学行为 |
2.2.7展望 |
2.3高性能材料 |
2.3.1超高性能混凝土(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提供初稿) |
2.3.2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2.3.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刘越老师提供初稿) |
2.3.4智能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2.3.5展望 |
2.4桥梁基础工程(同济大学梁发云老师提供初稿) |
2.4.1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
2.4.2桥梁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
2.4.3桥梁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
2.4.4深水桥梁基础工程面临的挑战 |
3桥梁建造新技术 |
3.1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3.1.1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 |
3.1.2焊接制造新技术 |
3.1.3施工新技术 |
3.2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提供初稿) |
3.2.1预制装配桥梁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
3.2.2预制装配桥墩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
3.2.2.1灌浆/灌缝固定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2.2.2无黏结预应力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3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
4桥梁运维 |
4.1监测与评估(浙江大学叶肖伟老师、湖南大学孔烜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崔闯老师提供初稿) |
4.1.1监测技术 |
4.1.2模态识别 |
4.1.3模型修正 |
4.1.4损伤识别 |
4.1.5状态评估 |
4.1.6展望 |
4.2智能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2.1智能检测技术 |
4.2.2智能识别与算法 |
4.2.3展望 |
4.3桥上行车安全性(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4.3.1风荷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1车-桥气动参数识别 |
4.3.1.2风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1.3风浪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4风屏障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 |
4.3.2地震作用下行车安全性 |
4.3.2.1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
4.3.2.2地震动激励特性的影响 |
4.3.2.3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2.4车-桥耦合系统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
4.3.3长期服役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4冲击系数与振动控制研究 |
4.3.4.1车辆冲击系数 |
4.3.4.2车-桥耦合振动控制方法 |
4.3.5研究展望 |
4.4加固与性能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4.1增大截面加固法 |
4.4.2粘贴钢板加固法 |
4.4.3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
4.4.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
4.4.5组合加固法 |
4.4.6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
4.4.7其他加固方法 |
4.4.8发展展望 |
5桥梁防灾减灾 |
5.1抗震减震(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5.1.1公路桥梁抗震研究新进展 |
5.1.2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新进展 |
5.1.3桥梁抗震发展态势分析 |
5.2抗风(东南大学张文明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文礼老师提供初稿) |
5.2.1桥梁风环境 |
5.2.2静风稳定性 |
5.2.3桥梁颤振 |
5.2.4桥梁驰振 |
5.2.5桥梁抖振 |
5.2.6主梁涡振 |
5.2.7拉索风致振动 |
5.2.8展望 |
5.3抗火(长安大学张岗老师、贺拴海老师、宋超杰等提供初稿) |
5.3.1材料高温性能 |
5.3.2仿真与测试 |
5.3.3截面升温 |
5.3.4结构响应 |
5.3.5工程应用 |
5.3.6展望 |
5.4抗撞击及防护(湖南大学樊伟老师、谢瑞洪、王泓翔提供初稿) |
5.4.1车撞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2船撞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
5.4.3落石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4研究展望 |
5.5抗水(东南大学熊文老师提供初稿) |
5.5.1桥梁冲刷 |
5.5.2桥梁水毁 |
5.5.2.1失效模式 |
5.5.2.2分析方法 |
5.5.3监测与识别 |
5.5.4结论与展望 |
5.6智能防灾减灾(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跃全老师提供初稿) |
6结语(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初稿) |
策划与实施 |
(2)苹果糖度可见/近红外漫透射光谱在线检测通用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我国水果产业发展现状 |
1.1.2 水果内部品质无损检测的重要意义 |
1.2 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及通用模型的研究现状 |
1.2.1 近红外光的简介 |
1.2.2 Vis/NIR检测技术用于水果内部品质检测的研究现状 |
1.2.3 水果内部品质检测通用模型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实验设备、材料与方法 |
2.1 水果内部品质智能化在线检测装备 |
2.1.1 QE65Pro型光谱仪 |
2.1.2 输送系统 |
2.1.3 光照系统 |
2.1.4 光谱触发采集系统 |
2.2 光谱采集及数据分析软件 |
2.2.1 光谱采集软件 |
2.2.2 数据分析软件 |
2.2.3 水果内部品质分选软件 |
2.3 理化测量仪器 |
2.4 实验材料 |
2.5 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的基本原理与建模方法 |
2.5.1 Vis/NIR检测的基本原理与流程 |
2.5.2 光谱预处理方法 |
2.5.3 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 |
2.5.4 模型评价指标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地对苹果糖度在线检测模型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理化测定结果与样本集划分 |
3.3 样本光谱的特性分析 |
3.4 局部产地模型的建立与更新 |
3.4.1 局部产地模型的建立 |
3.4.2 局部产地模型的更新 |
3.5 全局产地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
3.5.1 全局产地模型的建立 |
3.5.2 全局产地模型的优化 |
3.5.3 模型评价及外部验证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品种对苹果糖度在线检测模型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理化测定结果与样本集划分 |
4.3 样本光谱的特性分析 |
4.3.1 样本光谱 |
4.3.2 光谱的差异性分析及预处理 |
4.4 局部品种模型的建立与更新 |
4.4.1 局部品种模型的建立 |
4.4.2 局部品种模型的更新 |
4.5 全局品种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
4.5.1 全局品种模型的建立 |
4.5.2 全局品种模型的优化 |
4.5.3 模型评价及外部验证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年份苹果糖度在线检测模型的维护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数据采集与样本光谱 |
5.3 基础校正模型的建立 |
5.4 基于模型更新的模型维护 |
5.5 基于斜率/截距算法的模型维护 |
5.5.1 斜率/截距算法的基本原理 |
5.5.2 标准样本数量的选取 |
5.5.3 模型维护结果及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全断面竖井掘进机载荷辨识与姿态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掘进装备动力学耦合特征的研究现状 |
1.2.2 岩机载荷辨识与状态估计的研究现状 |
1.2.3 掘进装备姿态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4 掘进装备纠偏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工作 |
1.3.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2 主要研究工作 |
1.4 本章小结 |
2 竖井掘进机多系统机构建模与特征研究 |
2.1 竖井掘进机系统组成与特征分析 |
2.1.1 竖井掘进机系统组成 |
2.1.2 竖井掘进机工作原理 |
2.1.3 竖井掘进机结构特征 |
2.1.4 竖井掘进机控制系统 |
2.2 系统机构运动特征与动力学建模 |
2.2.1 机构运动坐标设定 |
2.2.2 推进系统动力学分析 |
2.2.3 支撑系统动力学分析 |
2.2.4 竖井掘进机与围岩相互作用 |
2.2.5 多系统机构动力学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岩机载荷辨识方法研究 |
3.1 岩机载荷辨识参考指标分析 |
3.1.1 掘进参数关系特征 |
3.1.2 旋转破岩振动特征 |
3.2 支持向量机理论 |
3.2.1 最优分类超平面 |
3.2.2 支持向量分类机 |
3.2.3 支持向量回归机 |
3.3 岩机载荷辨识模型建立和预测分析 |
3.3.1 岩机载荷辨识模型建立 |
3.3.2 岩机载荷预测分析步骤 |
3.4 岩机载荷辨识预测对比实验 |
3.4.1 故障预测实验 |
3.4.2 单轴抗压强度和掘进参数预测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姿态测量方法研究 |
4.1 姿态测量硬件配置 |
4.2 姿态描述双坐标系建立 |
4.2.1 角度坐标分析 |
4.2.2 位移坐标分析 |
4.3 姿态估计算法 |
4.3.1 互补滤波过程分析 |
4.3.2 扩展卡尔曼滤波过程分析 |
4.4 姿态估计与误差补偿实验 |
4.4.1 稳态响应性能实验 |
4.4.2 动态响应性能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5 纠偏轨迹规划和姿态控制策略研究 |
5.1 竖井掘进机纠偏轨迹规划 |
5.2 自抗扰控制相关理论 |
5.2.1 自抗扰控制的结构和原理 |
5.2.2 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 |
5.3 竖井掘进机姿态控制器与仿真模型建立 |
5.3.1 竖井掘进机姿态控制器建模 |
5.3.2 竖井掘进机姿态控制仿真建模 |
5.4 竖井掘进机姿态控制方法仿真实验 |
5.4.1 线性自抗扰控制与PID控制对比实验 |
5.4.2 竖井掘进机姿态控制仿真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大型直缝焊管四点弯曲渐进成形力学分析及智能控制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大型焊管制造业发展现状 |
1.3 大型焊管的主要制造工艺 |
1.3.1 大型螺旋埋弧焊管 |
1.3.2 大型直缝埋弧焊管 |
1.3.3 大型直缝焊管成形工艺研究现状 |
1.3.4 平面弯曲工艺研究概述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板材对称式四点弯曲成形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板材对称式四点弯曲成形过程解析 |
2.2.1 基本假设 |
2.2.2 静力学分析 |
2.2.3 弯曲过程分析 |
2.2.4 弹复过程分析 |
2.2.5 力学模型编程计算 |
2.3 有限元模型 |
2.3.1 模型参数 |
2.3.2 材料性能参数 |
2.3.3 工艺参数 |
2.4 实验设计 |
2.4.1 实验系统 |
2.4.2 实验方案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模型验证 |
2.5.2 弯曲力分析 |
2.5.3 弯曲角度分析 |
2.5.4 相对间隙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板材非对称式四点弯曲成形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板材非对称式四点弯曲成形过程解析 |
3.2.1 刚性转动阶段 |
3.2.2 弯曲阶段 |
3.2.3 力学模型编程计算 |
3.3 有限元模型及实验设计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圆弧段曲率半径影响 |
3.4.2 对称轴到直段弧段过渡点的水平距离影响 |
3.4.3 板材厚度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机器视觉的成形角度和椭圆度在线检测方法 |
4.1 引言 |
4.2 相机标定 |
4.2.1 相机标定原理 |
4.2.2 透视变换标定法 |
4.3 图像处理 |
4.3.1 获取目标区域 |
4.3.2 去除小面积区域 |
4.3.3 图像处理流程 |
4.4 单道次成形角测量 |
4.4.1 板材对称式四点弯曲成形角测量 |
4.4.2 板材非对称式四点弯曲成形角测量 |
4.5 已成形部分椭圆度计算 |
4.5.1 整体轮廓拼接算法 |
4.5.2 局部椭圆度测量 |
4.6 成形角度和椭圆度计算过程编程 |
4.7 实验设计 |
4.8 结果与讨论 |
4.8.1 轮廓检测结果对比 |
4.8.2 角度检测结果对比 |
4.8.3 总体轮廓检测结果对比 |
4.8.4 局部椭圆度检测结果对比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型直缝焊管四点弯曲渐进成形智能控制策略 |
5.1 引言 |
5.2 板材对称式四点弯曲渐进成形工艺参数制定 |
5.3 板材非对称式四点弯曲渐进成形工艺参数制定 |
5.4 迭代补偿方法及收敛性证明 |
5.4.1 板材对称式四点弯曲工艺中成形角度θ收敛性证明 |
5.4.2 板材非对称式四点弯曲工艺中成形角度θ收敛性证明 |
5.5 智能控制策略 |
5.6 模拟和实验验证 |
5.7 结果与讨论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摩擦提升机天轮车槽装置设计及误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现状 |
1.2.2 测量方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数控车槽装置的结构设计及误差分析 |
2.1 车铣复合加工工艺介绍 |
2.2 二维数控工作台的设计及误差分析 |
2.3 数控车槽装置的装配误差 |
2.3.1 空间误差建模理论 |
2.3.2 数控车槽装置误差运动传递矩阵 |
2.4 数控车槽装置切削量的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3 数控车槽装置安装误差分析 |
3.1 数控车槽装置地面定位安装方式 |
3.2 数控车槽装置地面安装误差分析 |
3.2.1 数控车槽装置平行度误差 |
3.2.2 数控车槽装置安装高度误差 |
3.3 数控车槽装置高空定位安装方式 |
3.3.1 安装环境介绍 |
3.3.2 托架的设计及强度校核 |
3.3.3 数控车槽装置与托架的配合精度 |
3.4 数控车槽装置高空安装误差分析 |
3.5 安装方法改进 |
3.6 本章小结 |
4 绳槽直径检测 |
4.1 半径检测法 |
4.1.1 测量原理 |
4.1.2 测量方法设计及误差分析 |
4.1.3 测量装置的设计 |
4.2 周长测量法 |
4.2.1 测量原理 |
4.2.2 测量方法设计及误差分析 |
4.2.3 测量装置的设计 |
4.3 测量精度对比及方法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5 实验及数据分析 |
5.1 地面切削实验 |
5.2 高空切削实验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工程钢筋矫直系统优化设计及设备绿色化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矫直技术发展现状 |
1.3.1 国外矫直技术发展现状 |
1.3.2 国内矫直技术发展概况 |
1.3.3 矫直技术发展趋势 |
1.4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1.5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钢筋弹塑性变形理论 |
2.1 工程钢筋分类与发展趋势 |
2.1.1 钢筋分类与高强钢筋定义 |
2.1.2 工程钢筋未来发展趋势 |
2.2 工程钢筋弹塑性理论模型 |
2.2.1 基于微观物理模型的工程钢筋弹塑性变形理论 |
2.2.2 基于力学模型的工程钢筋弹塑性变形理论 |
2.2.3 基于实验及数值模拟的弹塑性变形理论及应用 |
2.3 工程钢筋矫直技术研究概况 |
2.3.1 矫直过程解析化理论 |
2.3.2 大、小变形矫直理论 |
2.3.3 正交矫直理论 |
2.3.4 最佳弹性芯矫直理论 |
2.4 钢筋矫直技术发展及应用 |
2.4.1 钢筋矫直设备发展过程 |
2.4.2 旋转弯曲式矫直机 |
2.4.3 反复弯曲式矫直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辊式钢筋矫直系统关键参数设计计算 |
3.1 钢筋矫直系统概述 |
3.2 矫直理论分析 |
3.2.1 钢筋矫直过程的变形与曲率关系 |
3.2.2 钢筋矫直过程弯曲变形与弯矩的关系 |
3.2.3 基于弯矩比概念平行辊矫直原理 |
3.3 平行辊矫直系统参数计算 |
3.3.1 辊系选择 |
3.3.2 辊数计算 |
3.3.3 辊径计算 |
3.3.4 辊距计算 |
3.3.5 矫直辊宽度计算 |
3.4 矫直辊压下量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包辛格效应对钢筋塑性成形加工过程的影响实验及仿真分析 |
4.1 包辛格效应 |
4.2 钢筋强化模型的建立 |
4.3 钢筋本构参数实验与仿真 |
4.3.1 钢筋弯曲力学性能试验 |
4.3.2 钢筋力学性能有限元仿真 |
4.4 有限元仿真结果分析 |
4.4.1 单向加载结果分析 |
4.4.2 同向反复加载结果分析 |
4.4.3 双向加载结果分析 |
4.5 钢筋弯曲加载实验验证 |
4.5.1 实验方案 |
4.5.2 实验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钢筋矫直系统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 |
5.1 有限元分析理论及应用 |
5.1.1 有限元理论概述 |
5.1.2 有限元理论在本文的应用 |
5.2 ANSYA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 |
5.2.1 ANSYA Workbench软件简介 |
5.2.2 ANSYA Workbench分析基础 |
5.3 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 |
5.3.1 矫直系统模型的建立 |
5.3.2 矫直系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3 有限元模型接触定义 |
5.3.4 施加载荷与约束 |
5.4 仿真结果分析 |
5.4.1 矫直过程钢筋受力分析 |
5.4.2 矫直效果分析及优化 |
5.5 正交矫直系统仿真分析 |
5.6 智能化矫直系统研究基础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钢筋矫直设备绿色性能及能效综合评价方法 |
6.1 钢筋矫直设备绿色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
6.2 绿色性能综合评价方法选择 |
6.2.1 层次分析法 |
6.2.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6.3 钢筋矫直切断机作业特点及能效分析 |
6.3.1 钢筋矫直设备能效综合评价方法 |
6.3.2 能效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
6.3.3 判断矩阵的构造 |
6.4 钢筋矫直设备绿色性能指标及能效指标综合评价应用实例 |
6.4.1 钢筋矫直设备绿色性能指标评价方法应用 |
6.4.2 钢筋矫直设备能效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在线检测补偿技术在电机转轴加工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自动化生产线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内自动化生产线的发展状况 |
1.2.2 基于机器视觉的在线检测技术的发展状况 |
1.3 本文工作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电机转轴在线检测系统设计 |
2.1 电机转轴加工数据分析 |
2.1.1 工件加工尺寸数据 |
2.1.2 工件的主要技术参数 |
2.2 电机转轴检测工艺设计 |
2.2.1 电机轴伸端中心孔检测工艺设计 |
2.2.2 电机转轴长度检测工艺设计 |
2.2.3 电机转轴直径、工件圆跳动检测工艺设计 |
2.3 转轴在线检测系统的设计 |
2.3.1 机器视觉原理 |
2.3.2 机器视觉硬件设计 |
2.3.3 接触式检测传感器 |
2.3.4 自动检测补偿装置的组成结构 |
2.3.5 工件检测的处理方式 |
2.3.6 自动检测装置控制流程 |
2.4 系统机器视觉及图像识别系统的研究 |
2.4.1 机器视觉系统成像 |
2.4.2 转轴成像图像识别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转轴检测系统在线补偿算法 |
3.1 温度影响的补偿算法 |
3.1.1 温度对电机转轴加工尺寸的影响 |
3.1.2 温度变化的补偿算法 |
3.2 刀具磨损的补偿算法 |
3.2.1 刀具磨损对加工尺寸的影响 |
3.2.2 刀具磨损过程分析 |
3.2.3 刀具合理使用寿命的制定 |
3.2.4 刀具磨损偏差补偿算法 |
3.3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在线检测系统辅助设备的设计 |
4.1 电机转轴加工系统的组成 |
4.2 电机转轴加工系统控制流程图及电气设计 |
4.3 搬运机器人上下料设计 |
4.4 在线检测补偿系统与GSKLink-PA数控系统的整合 |
4.5 基于远程监控生产线监控与管理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在线检测补偿系统的运行与效果分析 |
5.1 在线检测及自动补偿系统的运行 |
5.1.1 自动补偿装置区域介绍 |
5.1.2 自动补偿装置功能分析 |
5.1.3 自动补偿装置实时补偿运行 |
5.2 电机转轴检测补偿系统的应用与效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技术展望与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8)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1 土石方机械 |
1.1 推土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肖茹硕士生, 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统稿)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1 国外研究现状 |
1.1.1. 2 中国研究现状 |
1.1.2 研究的热点问题 |
1.1.3 存在的问题 |
1.1.4 研究发展趋势 |
1.2 挖掘机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团队、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提供初稿;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统稿) |
1.2.1 挖掘机节能技术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刘昌盛博士、郝鹏博士, 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 中南大学胡鹏博士生、林贵堃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1. 1 传统挖掘机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
1.2.1. 2 新能源技术 |
1.2.1. 3 混合动力技术 |
1.2.2 挖掘机智能化与信息化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胡鹏、周烜亦博士生、李志勇、范诗萌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2. 1 挖掘机辅助作业技术 |
1.2.2. 2 挖掘机故障诊断技术 |
1.2.2. 3 挖掘机智能施工技术 |
1.2.2. 4 挖掘机远程监控技术 |
1.2.2. 5 问题与展望 |
1.2.3 挖掘机轻量化与可靠性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王德军副总工艺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3. 1 挖掘机轻量化研究 |
1.2.3. 2 挖掘机疲劳可靠性研究 |
1.2.3.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4 挖掘机振动与噪声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4. 1 挖掘机振动噪声分类与产生机理 |
1.2.4. 2 挖掘机振动噪声信号识别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3 挖掘机减振降噪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4 挖掘机振动噪声存在问题与展望 |
1.3 装载机 (吉林大学秦四成教授, 博士生遇超、许堂虹提供初稿) |
1.3.1 装载机冷却系统散热技术研究 |
1.3.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2 研究发展趋势 |
1.3.2 鱼和熊掌兼得的HVT |
1.3.2. 1 技术原理及结构特点 |
1.3.2. 2 技术优点 |
1.3.2. 3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4 中国研究现状 |
1.3.2. 5 发展趋势 |
1.3.2. 6 展望 |
1.4 平地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赵睿英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1.4.1 平地机销售情况与核心技术构架 |
1.4.2 国外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2. 1 高效的动力传动技术 |
1.4.2. 2 变功率节能技术 |
1.4.2. 3 先进的工作装置电液控制技术 |
1.4.2. 4 操作方式与操作环境的人性化 |
1.4.2. 5 转盘回转驱动装置过载保护技术 |
1.4.2. 6 控制系统与作业过程智能化 |
1.4.2. 7 其他技术 |
1.4.3 中国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4 存在问题 |
1.4.5 展望 |
2压实机械 |
2.1 静压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2.2 轮胎压路机 (黑龙江工程学院王强副教授提供初稿)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热点研究方向 |
2.2.3 存在的问题 |
2.2.4 研究发展趋势 |
2.3 圆周振动技术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1 双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1. 2 单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2 热点问题 |
2.3.3 存在问题 |
2.3.4 发展趋势 |
2.4 垂直振动压路机 (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宋皓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2 存在的问题 |
2.4.3 热点研究方向 |
2.4.4 研究发展趋势 |
2.5 振动压路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社万汉驰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5.1. 1 国外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2 中国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3 特种振动压实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
2.5.2 热点研究方向 |
2.5.2. 1 控制技术 |
2.5.2. 2 人机工程与环保技术 |
2.5.2. 3 特殊工作装置 |
2.5.2. 4 振动力调节技术 |
2.5.2. 4. 1 与振动频率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2 与振幅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3 与振动力方向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5 激振机构优化设计 |
2.5.2. 5. 1 无冲击激振器 |
2.5.2. 5. 2 大偏心矩活动偏心块设计 |
2.5.2. 5. 3 偏心块形状优化 |
2.5.3 存在问题 |
2.5.3. 1 关于名义振幅的概念 |
2.5.3. 2 关于振动参数的设计与标注问题 |
2.5.3. 3 振幅均匀性技术 |
2.5.3. 4 起、停振特性优化技术 |
2.5.4 研究发展方向 |
2.6 冲击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6.2 研究热点 |
2.6.3 主要问题 |
2.6.4 发展趋势 |
2.7 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 长安大学刘洪海教授、贾洁博士生, 国机重工 (洛阳) 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韩长太副总经理提供初稿;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统稿) |
2.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7.2 热点研究方向 |
2.7.3 存在的问题 |
2.7.4 研究发展趋势 |
3路面机械 |
3.1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谢立扬高级工程师、张晨光博士生、赵利军副教授提供初稿) |
3.1.1 国内外能耗研究现状 |
3.1.1. 1 烘干筒 |
3.1.1. 2 搅拌缸 |
3.1.1. 3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与管理 |
3.1.2 国内外环保研究现状 |
3.1.2. 1 环保的宏观管理 |
3.1.2. 2 沥青烟 |
3.1.2. 3 排放因子 |
3.1.3 存在的问题 |
3.1.4 未来研究趋势 |
3.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周小浩硕士生提供初稿) |
3.2.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近几年销售情况 |
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 1 国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发展现状 |
3.2.2. 2 中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现状 |
3.2.2. 3 国内外行驶驱动控制技术 |
3.2.2. 4 国内外智能化技术 |
3.2.2. 5 国内外自动找平技术 |
3.2.2. 6 振捣系统的研究 |
3.2.2. 7 国内外熨平板的研究 |
3.2.2. 8 国内外其他技术的研究 |
3.2.3 存在的问题 |
3.2.4 研究的热点方向 |
3.2.5 发展趋势与展望 |
3.3 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冯忠绪教授、赵凯音博士生提供初稿;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统稿) |
3.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 1 搅拌机 |
3.3.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3.1. 3 搅拌工艺 |
3.3.1. 4 搅拌过程监控技术 |
3.3.2 存在问题 |
3.3.3 总结与展望 |
3.4 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3.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4.1. 1 作业机理 |
3.4.1. 2 设计计算 |
3.4.1. 3 控制系统 |
3.4.1. 4 施工技术 |
3.4.2 热点研究方向 |
3.4.3 存在的问题 |
3.4.4 研究发展趋势[466] |
3.5 稳定土厂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李雅洁研究生提供初稿) |
3.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5.1. 1 连续式搅拌机与搅拌工艺 |
3.5.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5.2 存在问题 |
3.5.3 总结与展望 |
4桥梁机械 |
4.1 架桥机 (石家庄铁道大学邢海军教授提供初稿) |
4.1.1 公路架桥机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
4.1.2 架桥机主要生产厂家及其典型产品 |
4.1.2. 1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
4.1.2. 2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4.1.2. 3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
4.1.2. 4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
4.1.3 大吨位公路架桥机 |
4.1.3. 1 LGB1600型导梁式架桥机 |
4.1.3. 2 TLJ1700步履式架桥机 |
4.1.3. 3 架桥机的规范与标准 |
4.1.4 发展趋势 |
4.1.4. 1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
4.1.4. 2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
4.1.4. 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
4.2 移动模架造桥机 (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陈一馨讲师,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秘嘉川工程师、王龙奉工程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统稿) |
4.2.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
4.2.1. 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特点 |
4.2.1. 2 移动模架主要构造及其功能 |
4.2.1. 3 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原理与工艺流程 |
4.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2.2. 1 国外研究状况 |
4.2.2. 2 国内研究状况 |
4.2.3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
4.2.3. 1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 |
4.2.3. 2 中国移动模架存在的问题 |
4.2.4 研究发展的趋势 |
5隧道机械 |
5.1 喷锚机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谷立臣教授、孙昱博士生提供初稿) |
5.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 1 混凝土喷射机 |
5.1.1. 2 锚杆钻机 |
5.1.2 存在的问题 |
5.1.3 热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
5.2 盾构机 (中南大学易念恩实验师, 长安大学叶飞教授, 中南大学王树英副教授、夏毅敏教授提供初稿) |
5.2.1 盾构机类型 |
5.2.1.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1. 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1.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2 盾构刀盘 |
5.2.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2. 3 存在的问题 |
5.2.2.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3 盾构刀具 |
5.2.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3.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3. 3 存在的问题 |
5.2.3.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4 盾构出渣系统 |
5.2.4. 1 螺旋输送机 |
5.2.4. 2 泥浆输送管路 |
5.2.5 盾构渣土改良系统 |
5.2.5.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5. 2 存在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5.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6 壁后注浆系统 |
5.2.6.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6. 2 研究热点方向 |
5.2.6. 3 存在的问题 |
5.2.6.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7 盾构检测系统 |
5.2.7.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7.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7. 3 存在的问题 |
5.2.7.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8 盾构推进系统 |
5.2.8.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8.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8. 3 存在的问题 |
5.2.8.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9 盾构驱动系统 |
5.2.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9.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9. 3 存在的问题 |
5.2.9. 4 研究发展趋势 |
6养护机械 |
6.1 清扫设备 (长安大学宋永刚教授提供初稿) |
6.1.1 国外研究现状 |
6.1.2 热点研究方向 |
6.1.2. 1 单发动机清扫车 |
6.1.2. 2 纯电动清扫车 |
6.1.2. 3 改善人机界面向智能化过渡 |
6.1.3 存在的问题 |
6.1.3. 1 整车能源效率偏低 |
6.1.3. 2 作业效率低 |
6.1.3. 3 除尘效率低 |
6.1.3. 4 静音水平低 |
6.1.4 研究发展趋势 |
6.1.4. 1 节能环保 |
6.1.4. 2 提高作业性能及效率 |
6.1.4. 3 提高自动化程度及路况适应性 |
6.2 除冰融雪设备 (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统稿) |
6.2.1 国内外除冰融雪设备研究现状 |
6.2.1. 1 融雪剂撒布机 |
6.2.1. 2 热力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3 机械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4 国外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1. 5 中国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2 中国除冰融雪机械存在的问题 |
6.2.3 除冰融雪机械发展趋势 |
6.3 检测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张军讲师提供初稿) |
6.3.1 路面表面性能检测设备 |
6.3.1. 1 国外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1. 2 中国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2 路面内部品质的检测设备 |
6.3.2. 1 新建路面质量评价设备 |
6.3.2. 2 砼路面隐性病害检测设备 |
6.3.2. 3 沥青路面隐性缺陷的检测设备 |
6.3.3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
6.4 铣刨机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6.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4.1. 1 铣削转子动力学研究 |
6.4.1. 2 铣削转子刀具排列优化及刀具可靠性研究 |
6.4.1. 3 铣刨机整机参数匹配研究 |
6.4.1. 4 铣刨机转子驱动系统研究 |
6.4.1. 5 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研究 |
6.4.1. 6 铣刨机控制系统研究 |
6.4.1. 7 铣刨机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
6.4.2 热点研究方向 |
6.4.3 存在的问题 |
6.4.4 研究发展趋势 |
6.4.4. 1 整机技术 |
6.4.4. 2 动力技术 |
6.4.4. 3 传动技术 |
6.4.4. 4 控制与信息技术 |
6.4.4. 5 智能化技术 |
6.4.4. 6 环保技术 |
6.4.4. 7 人机工程技术 |
6.5 再生设备 (长安大学顾海荣、马登成副教授提供初稿;顾海荣副教授统稿) |
6.5.1 厂拌热再生设备 |
6.5.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1.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1. 3 存在的问题 |
6.5.1.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2 就地热再生设备 |
6.5.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2.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2. 3 存在的问题 |
6.5.2.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3 冷再生设备 |
6.5.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3. 2 热点研究方向 |
6.6 封层车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杨光兴硕士生提供初稿) |
6.6.1 前言 |
6.6.2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2. 1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简介 |
6.6.2.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2. 3 中国研究现状 |
6.6.2. 4 研究方向 |
6.6.2. 5 存在的问题 |
6.6.3 稀浆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3. 1 稀浆封层技术简介 |
6.6.3.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3.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3.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3. 5 存在的问题 |
6.6.4 雾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4. 1 雾封层技术简介 |
6.6.4. 2 国外发展现状 |
6.6.4.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4.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4. 5 存在的问题 |
6.6.5 研究发展趋势 |
6.7 水泥路面修补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窦建明博士生提供初稿) |
6.7.1 技术简介 |
6.7.1. 1 施工技术 |
6.7.1. 2 施工机械 |
6.7.1. 3 共振破碎机工作原理 |
6.7.2 共振破碎机研究现状 |
6.7.2. 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6.7.2. 2 中国研究发展现状 |
6.7.3 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
6.7.3. 1 研究热点 |
6.7.3. 2 发展趋势 |
7 结语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9)基于机器视觉大直径在线检测算法及误差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大直径测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接触式测量的研究现状 |
1.2.2 非接触式测量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系统测量原理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
2.1 CCD相机原理 |
2.2 相机标定原理 |
2.2.1 相机成像模型 |
2.2.2 相机透视变换模型 |
2.2.3 相机标定方法 |
2.3 图像光条处理 |
2.3.1 图像预处理 |
2.3.2 光条中心提取 |
2.4 数学模型的建立 |
2.4.1 传统弦高法原理 |
2.4.2 改进的弦高法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测量系统设计 |
3.1 摄像机的选择 |
3.1.1 CCD相机的选择 |
3.1.2 镜头的选择 |
3.2 摄像机固定架选择 |
3.3 激光器选择 |
3.4 标定板设计 |
3.5 移动平台的选择 |
3.6 数据处理设计 |
3.6.1 试验系统搭建 |
3.6.2 标定试验处理 |
3.6.3 GUI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试验及数据处理 |
4.1 交点提取 |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1 试验结果 |
4.2.2 误差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科研鉴定成果 |
附录3 论文中用到的主要程序 |
附录4 部分试验结果 |
(10)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5(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 引言 |
1 隧道工程建设成就与展望(山东大学李术才老师提供初稿) |
1.1建设历程 |
1.2 建设现状 |
1.3 技术发展与创新 |
1.3.1 勘测与设计水平不断提高 |
1.3.2 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 |
1.3.3 隧道工程防灾和减灾技术的进步 |
1.3.4 隧道工程结构新材料与运营管理的进步 |
1.4 展望 |
(1)隧道全寿命与结构耐久性设计 |
(2)隧道精细化勘测与地质预报 |
(3)岩溶隧道灾害预测预警与控制技术 |
(4)水下隧道建设关键技术 |
(5)复杂及深部地层大型掘进机施工关键技术 |
(6)岩爆与大变形灾害预测预警与控制技术 |
2 隧道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 |
2.1 钻爆法(山东大学李术才、李利平老师,长安大学陈建勋、罗彦斌老师提供初稿) |
2.1.1 设计理论 |
2.1.1.1 古典压力理论 |
2.1.1.2 弹塑性力学理论 |
2.1.1.3 新奥法理论 |
2.1.1.4能量支护理论 |
2.1.1.5 其他理论 |
2.1.2 设计模型 |
2.1.2.1 荷载-结构模型 |
2.1.2.2 地层-结构模型 |
(1)解析法 |
(2)数值法 |
2.1.3 设计方法 |
2.1.3.1 工程类比法 |
2.1.3.2 信息反馈法 |
2.1.3.3综合设计法 |
2.1.4 设计参数 |
2.1.5 小结 |
2.2 盾构工法(北京交通大学袁大军老师提供初稿) |
2.2.1 盾构隧道管片选定及设计 |
2.2.1.1 管片类型、接头方式的选择 |
2.2.1.2 管片结构设计 |
2.2.1.3 管片防水设计 |
2.2.2盾构的构造、设计与选型 |
2.2.2.1盾构主体设计 |
2.2.2.2 盾构刀盘刀具的设计 |
2.2.2.3 盾构其他部分的构造与设计 |
2.2.2.4 盾构选型 |
2.2.3 开挖面稳定 |
2.2.4 盾构掘进控制设计 |
2.2.4.1 盾构掘进参数控制 |
2.2.4.2 盾构掘进姿态控制 |
2.2.5 小结 |
2.3 沉管工法(同济大学丁文其老师提供初稿) |
2.3.1 沉管管段设计 |
2.3.2 防水与接头设计 |
2.3.3抗震设计 |
2.3.4 防灾研究 |
2.4 明挖法(北京工业大学张明聚、郭雪源老师提供初稿) |
2.4.1 明挖隧道基坑设计的主要内容 |
2.4.2 设计理论———土压力理论 |
2.4.3 设计模型 |
2.4.4 设计方法 |
2.4.4.1 围护结构设计方法 |
2.4.4.2 内支撑体系设计方法 |
2.4.4.3 基坑稳定性设计方法 |
2.4.4.4 基坑变形控制设计方法 |
2.4.5 其他 |
2.5 抗减震设计(西南交通大学何川、耿萍、张景、晏启祥老师提供初稿) |
2.5.1 隧道震害 |
(1)隧道震害的类型 |
(2)隧道震害原因 |
(3)隧道震害影响因素 |
2.5.2 抗震计算方法 |
2.5.2.1 静力法 |
2.5.2.2 反应位移法 |
2.5.2.3 时程分析法 |
2.5.3 抗减震构造措施 |
2.5.3.1 抗震构造措施 |
2.5.3.2 减震构造措施 |
2.5.4 小结 |
3 隧道施工技术 |
3.1 钻爆法(山东大学李术才、李利平老师,长安大学陈建勋、罗彦斌老师,西南交通大学杨其新老师提供初稿) |
3.1.1 钻爆法施工的发展与现状 |
3.1.2隧道钻爆开挖技术 |
3.1.3 隧道支护技术 |
3.1.4 监控量测 |
3.1.5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
3.1.6 隧道突水突泥灾害防控技术 |
3.1.7 小结 |
3.2盾构工法(北京交通大学袁大军老师提供初稿) |
3.2.1 盾构始发、到达技术 |
(1)盾构始发技术 |
(2)盾构到达技术 |
(3)端头加固 |
3.2.2盾构掘进技术 |
(1)开挖面稳定控制 |
(2)盾构掘进姿态控制 |
(3)刀具磨损检测 |
3.2.3 管片拼装技术 |
3.2.5 壁后注浆技术 |
3.2.5带压进仓技术 |
3.2.6 地中对接技术 |
3.2.7 特殊地层条件施工技术 |
3.2.8 盾构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刀具磨损问题 |
(2)管片上浮问题 |
(3)高水压、长距离、大直径盾构隧道问题 |
3.2.9 盾构施工新技术展望 |
3.3 TBM隧道修建技术(北京交通大学谭忠盛老师提供初稿) |
3.3.1 概述 |
3.3.2 TBM的工程应用 |
3.3.3 TBM制造技术 |
3.3.3.1 TBM刀盘刀具研制 |
3.3.3.2 大坡度煤矿斜井TBM研制 |
3.3.3.3 大直径多功能TBM研制 |
3.3.3.4 小型TBM研制技术 |
3.3.3.5 TBM再制造技术 |
3.3.4 TBM隧道地质勘察技术 |
3.3.5 TBM施工选型技术 |
3.3.6 TBM洞内组装及拆卸技术 |
3.3.7 TBM掘进技术 |
3.3.7.1 敞开式TBM掘进 |
(1)刀盘刀具设置技术 |
(2)不良地质段TBM施工技术 |
3.3.7.2 护盾式TBM掘进技术[373-379] |
(1)护盾TBM卡机脱困技术 |
(2)护盾TBM预防卡机技术 |
3.3.8 TBM长距离出渣运输技术 |
3.3.9 TBM施工测量技术 |
3.3.10 TBM支护技术[385-387] |
(1)衬砌与TBM掘进同步技术 |
(2)复合衬砌施工技术 |
(3)管片拼装技术 |
3.3.11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388-390] |
3.3.12 TBM新技术展望[337,388-391] |
3.4沉管工法(同济大学丁文其老师提供初稿) |
3.4.1 地基处理 |
3.4.2 管节制作 |
3.4.3 管节沉放对接 |
3.5 明挖法(北京工业大学张明聚、郭雪源老师提供初稿) |
3.5.1 施工原则 |
3.5.2 围护结构施工技术 |
3.5.2.1 土钉支护施工技术 |
3.5.2.2 锚索支护施工技术 |
3.5.2.3 灌注桩施工技术 |
3.5.2.4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
3.5.2.5 钢板桩施工技术 |
3.5.2.6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
3.5.2.7 双排桩施工技术 |
3.5.2.8 微型钢管桩施工技术 |
3.5.2.9 SMW施工技术 |
3.5.2.10 旋喷桩施工技术 |
3.5.3 支撑体系施工技术 |
3.5.3.1 内支撑施工技术 |
3.5.3.2 锚索(杆)施工技术 |
4 隧道运营环境与安全管理 |
4.1 运营环境 |
4.1.1 运营通风(长安大学王亚琼、王永东老师,兰州交通大学孙三祥老师提供初稿) |
4.1.1.1 隧道通风污染物浓度标准研究 |
4.1.1.2 横向通风研究 |
4.1.1.3 纵向通风研究 |
4.1.1.4 互补式纵向通风研究 |
4.1.1.5 特殊隧道工程通风研究 |
(1)高海拔公路隧道 |
(2)沙漠隧道 |
(3)曲线隧道 |
(4)城市隧道 |
4.1.1.6 通风控制模式研究 |
4.1.1.7隧道通风数值模拟 |
4.1.1.8 隧道通风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4.1.1.9 隧道通风现场测试分析 |
4.1.1.10 通风理论及软件设计研究 |
4.1.2 隧道运营照明(西南交通大学郭春老师、长安大学王亚琼老师提供初稿) |
4.1.2.1 隧道照明光源研究 |
4.1.2.2 隧道照明适用性研究 |
4.1.2.3 隧道照明节能与安全研究 |
4.1.2.4 隧道照明控制模式研究 |
4.1.2.5 照明仿真计算及测试 |
4.1.3 隧道运营环境研究展望 |
4.2 防灾救灾(北京交通大学袁大军老师,长安大学王永东老师,中南大学易亮老师提供初稿) |
4.2.1 隧道火灾 |
4.2.1.1 隧道火灾发展规律研究 |
4.2.1.2 隧道火灾救援与人员逃生 |
4.2.1.3 隧道衬砌结构高温下的力学性能 |
4.2.1.4 隧道路面材料阻燃技术 |
4.2.2 隧道防爆 |
4.2.2.1 隧道内爆炸 |
4.2.2.2 隧道外爆炸 |
4.2.3 隧道防水 |
4.2.3.1隧道水灾害机理研究 |
4.2.3.2 隧道水灾防治研究 |
(1)水灾害预报探测技术 |
(2)突水灾害的治理技术 |
4.2.4 隧道防冻 |
4.2.4.1 冻胀机理分析和冻胀力研究 |
4.2.4.2 寒冷地区隧道温度场 |
4.2.4.3 隧道冻害防治研究 |
4.3 病害(重庆交通大学张学富、周杰老师提供初稿) |
4.3.1 隧道病害的种类 |
4.3.2 隧道病害的分级 |
4.4 维护与加固(重庆交通大学张学富、周杰老师提供初稿) |
4.4.1 衬砌加固 |
4.4.2 套拱加固 |
4.4.3 注浆加固 |
4.4.4 换拱加固 |
4.4.5 裂缝治理 |
4.4.6 渗漏水治理 |
5 结语 |
四、智能化在线大直径测量技术研究与误差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
- [2]苹果糖度可见/近红外漫透射光谱在线检测通用模型研究[D]. 徐海.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3]全断面竖井掘进机载荷辨识与姿态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王新亮.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4]大型直缝焊管四点弯曲渐进成形力学分析及智能控制策略[D]. 张致远. 燕山大学, 2019(06)
- [5]摩擦提升机天轮车槽装置设计及误差分析[D]. 张晨旭.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6]工程钢筋矫直系统优化设计及设备绿色化评价方法研究[D]. 魏超.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7]在线检测补偿技术在电机转轴加工系统中的应用[D]. 刘文锋.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6)
- [9]基于机器视觉大直径在线检测算法及误差模型的研究[D]. 郭莹莹. 郑州轻工业学院, 2016(05)
- [10]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5[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