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清新:中美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基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论文

卢清新:中美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基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论文

[摘 要]文化的差异性给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带来了难题,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进入中国后就受到中国各种传统文化的挑战,作为一个“舶来品”,如何使专业社会工作适应我国社会发展、让社会工作能够真正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而价值观作为一种对实践活动起到导向作用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得到更集中的关注。以一个经典的管理学学说为分析框架,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出发,以中美两国文化差异为导向,对中美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双方价值观差异产生的文化原因和文化背景,以此探讨如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

[关键词]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比较研究

专业社会工作实务是一种相对复杂的互动实践,社会工作者与案主按照一定的规则指引完预定的服务计划。这一过程中实务技巧虽必不可少,但作为实践先导的存在,专业价值观更是社会工作核心理念的直接体现,也是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层面上的专业责任的集中阐述。在构建社会工作专业标准的过程中,社会工作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和方向指引。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产生源于社会工作实践层面的需求,对于促进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规范作用和现实意义。

人格特质是人与人之间差异性的集中体现,与此类似,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国格”,这是政治、经济、历史、环境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文化就是这一“国格”最为集中的体现。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内质,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其影响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美之间相异的历史发展路径和社会背景造就了不同的文化特质,而源于西方的专业社会工作必然天然地带有西方价值观色彩和伦理特色,这也致使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文化与伦理的挑战。如何塑造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让社会工作能够真正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出发,以中美两国文化差异为导向,对中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双方价值观差异产生的文化原因和文化背景,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建立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专业价值观。

一、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

与我们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概念不同,相比较于“文学、艺术”等侧重于思想领域的含义,在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中,文化被赋予了更加广义的内涵。组织成员不仅有自我认知,并且在长时间的积累过程中,特定环境内的组织成员会在头脑中形成某种集体共识,这一共识是组织价值观形成的基础,这种广义的文化含义就是霍夫斯泰德在文化维度理论中采用的概念。霍夫斯泰德认为,国家之间文化差异集中体现在价值观层面上,他将这些差异划分为五个维度:即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视角与女性视角以及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文化维度理论虽最初应用于管理学领域,但随着这一理论的逐渐完善,它也呈现出多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势。

(一)权力距离

“权力距离”即在一个特定环境当中,成员对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接纳程度。不同的国家对权力赋予的定义千差万别,加之历史文化的诸多影响,使社会成员对于权力存在不同的认知。霍夫斯泰德认为,在权力距离指数比较高的国家,社会成员对于不平等的接纳程度更高,对于权力分配不均的情况鲜少表现出反抗情绪;在权力距离指数较低的国家,社会成员对不平等的容忍度较低,平权思想深入人心,权力状态也较为松散。

(二)不确定性规避

“不确定性规避”是指组织成员在不确定或未知情境下感到不安的程度。这种心理状态完全是人类的一种应激反应,在任何一个社会,人们都具有防范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的思想,但是,这种思想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程度是不同的。具体来说,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较低的社会当中,成员普遍带有一种乐天情绪,在紧迫紧张的环境中往往更加淡定轻松,对于冒险会持有更加宽容的态度;而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社会当中,人们往往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具有高度的紧迫感。

(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霍夫斯泰德通过定量分析的方式,用文化维度指数的形式表明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文化是由各国的政治、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这种由实践在历史中累积产生的特殊产物很难在短时间内被轻易改变。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较为明显,这些差异也会作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价值观层面展现的差异性则更为复杂。这也就证明了源于西方的专业社会工作传入我国后,会与中国的文化产生新的“化学反应”,原本的专业价值观也就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四)男性视角与女性视角

中国的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指数在39个国家中排名第一,是一个典型的长期取向国家。在长期取向的文化中,人们更关注未来,相比于过程,组织成员在行动过程中会更倾向于结果。而短期取向的国家则正相反,其价值观更倾向于过去和现在,目标结果固然重要,可是通往目标的过程更为重要。这一文化维度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中的体现尤为突出。

(五)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

拒绝服务攻击属于网络攻击者利用各种办法导致目标机器停止提供服务的一种攻击,属于黑客经常使用的攻击手段之一。而且拒绝服务攻击这种攻击手段对网络安全能够造成极其严重的威胁,其主要模式为网络攻击者通过使用各种方法,对网络与服务器自身具有特别的弱点进行利用,使网络攻击者逐渐通过对大量的毫无意义的数据流量进行制造,从而使大量毫无意义的数据流量,能够不断对网络为正常使用者所提供的请求服务进行挤占与使用[1]。同时网络攻击者通过不断对不同的攻击措施进行使用,不间断地向攻击目标的机器对大量的非法的IP报文、ICMP数据报文等进行快速的传输,从而确保逐渐对主机的处理能力进行消耗。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是我们较为熟知的两个概念,“个人主义”倡导人的独立性,肯定个人的意义和价值,认为满足个人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个人利益先于集体利益;“集体主义”认为成员是组织中的成员,强调个人对集体的服从,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样的社会结构结合程度也较为紧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也是中美两国核心价值观差异性的集中体现。

二、中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基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

上世纪70年代,IBM公司意图在全球各地的工厂中实现管理程序的标准化,但是这里的标准化并不是无差别的标准化,国家之间的差异给标准化提出了新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霍夫斯泰德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了全球范围的调查,发现了这种差异与员工所在国家的文化之间的联系,他用文化维度理论呈现出全球文化的地图,用定量分析的形式描述了这种相对抽象的文化差异。纵然这种理论最初出现是为了解决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但是在一切社会活动中,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社会价值观这一层面。

由于笔者仅对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进行对比,故仅从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指数中截取中美两国的相关数据(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在权力距离、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这三个文化维度上的差异相对较大。中国属于高权力距离、集体主义和长期导向的国家,而美国则属于低权力距离、个体主义和短期取向的国家。两国在不确定性规避和男性视角与女性视角指数中得分比较接近,说明在霍夫斯泰德的调查研究中中美两国在这两个文化维度上差异不大,但是这仅是在企业层面这一有限范围内的比较研究,现实社会的实践过程中这些方面依然存在一定差别,这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中均有体现。

表1 霍夫斯泰德文化指数模型

images/BZ_61_242_2479_1188_2766.png

(一)权力距离——中美社会工作关系建立的价值导向

笔者在这里所说的权力具有较为广义的含义,它泛指社会关系中各种力量的合集,这里也不对权力作具体的区分。相较于中国,美国是权力距离较小的国家,即社会成员对“特权”较为排斥,对权力分配不平等较为抵触。而中国是权力距离较大的国家,等级制度在封建社会时期处于统治地位,历史发展到今天,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制度虽然不复存在,但是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依然存在。“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模式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因此,不同的权力距离使中美两国在专业社会工作关系建立的过程中呈现出迥异的价值导向。受“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模式影响,在中国的社会工作实务中,重血缘和地缘的现状使专业关系的建立受阻较大,即使建立起服务关系,也会天然带有一种亲疏远近的不平衡关系,这一差异的形成与中美的传统文化发展过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学者对形成EKC机理的收入效应和结构效应提出了质疑。从收入效应看,当环境资源的消费不具有排他性时,人们很难有意愿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用环境资源,此时对环境资源消费需求的增加,必定会导致生态环境质量的恶化。从结构效应看,产业结构的改变只是影响经济的产出结构,消费结构如果没有随之改变,资源密集型产品(包括环境污染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只有通过进口来满足,也就是说,资源密集型产业只是在国际间转移,本国生态环境压力的下降实际上是以他国生态环境压力的上升为代价的,[16]因此,用结构效应解释EKC难于有说服力。

作为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力最为深远,而“礼”作为贯穿儒家思想始终的核心思想之一,是统治阶级维系其统治地位所需的重要思想。在这里,“礼”代表的不是简单的字面意思,而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及相应的礼节仪式,“礼”的存在正是维持等级制度的规则体现。中国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尤其是在封建社会中,君与臣、父与子、妻与夫之间有着明显的地位差别。历史发展到今天,这种尊卑等级的社会结构虽然不复存在,但是这种思想依然影响着当今的人际交往关系,费孝通先生在其社会学著作《乡土中国》中将这种带有亲疏远近特点的人际关系格局称为“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的社会关系网络辐射于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会行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深深根植于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当中。因此,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建立必然存在于这种特殊的社会结构之中,也就是说,在中国这样的“人情社会”中,人们习惯于以“亲疏远近”行事,不仅给专业关系的建立带来阻碍,也使社会工作者在处理专业社会工作关系时容易产生某种有悖于社会工作平等价值观的情绪,差别对待偶有发生。

14世纪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和18世纪的思想启蒙对欧洲乃至整个西方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美国的平权思想就在这些文化革命中孕育而生。受文艺复兴的影响,一次思想大解放席卷整个欧洲,18世纪的思想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延续,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使当时的整个美国社会形成了反对特权、集权和神权的思潮。这一思潮不仅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伴随着历史进程有了新的发展。这在美国的专业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中也有深刻体现,守则明确规定:“社工人员对案主不可因种族、肤色、性别、年龄、宗教、国籍、婚姻状况、政治信仰、精神或身体残障等个人因素而有差别待遇。”这一伦理道德责任要求强调了专业社会工作关系的平等性和非歧视原则。

(二)不确定性规避——中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形成路径

笔者在这里主要从国家与社会的角度来讨论不确定性规避的影响。不确定性规避较强的社会崇尚秩序,政府在社会中处于较强势的地位,各部门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由于力图克服不确定性,所以政府倾向于增加对公民的控制,以避免出现意外情况。不确定性规避较弱的社会政府规模较小,权力也是有限的,社会崇尚自治和自由。中国是一个不确定性规避较强的国家,人们会尽量去避免模棱两可的东西,制定更多的正式规则。相较于中国,美国是一个不确定性规避较弱的国家,政府的角色较为模糊,人们也更喜欢自由和创新。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原则,这也是我国与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差异性的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体主义是调节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原则。事实上,集体主义思想根植于我国儒家思想之中,儒家文化一直倡导的“大同社会”也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人们完善社会道德意识,提升个体人格,完善自己才能实现天下大同。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集体主义思想在我国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产生了较为直接的影响,社会工作者在对案主进行介入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集体的利益,不能因为案主个人的利益而牺牲集体利益。

4.4 合理施肥 芝麻施肥应依据芝麻各生育阶段需肥特性、土壤肥力、品种特性、栽培条件等因素进行配方施肥[8-9]。

美国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工作的形成和发展密不可分。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发展不仅是社会工作专业本身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工作伦理与价值走向专业化、合法化和社会化的重要体现。最早的社会工作者开始他们的专业工作时并没有价值观指引或相关主题的专业文献,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演变是一个从一般价值观向职业价值观再向专业价值观转换的过程。美国的社会工作价值观最初的发展并非是以专业价值观的形式出现,而是以一般伦理普遍关注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伦理学理论的形式出现。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伦理问题的复杂化也使社会工作者明确地感到了缺乏专业价值观的引领的弊病,由此社会工作价值观才作为对专业社会工作的指导应运而生,这种自下而上的形成路径,使社会工作价值观成为满足专业社会工作需求的产品,与专业社会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代表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文化思想,个人主义倾向的社会中人们以自我为中心,社会结合度较为松散,人们倾向于关心自己及小家庭;而具有集体主义倾向的社会则注重群体关系,关心大家庭,强调个人对集体的服从。美国是典型的强调个人主义的国家,强调人的自由和成就,对待任何事物都有自我选择的权利。中国是一个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集体主义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核,它也在我国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更加规范系统的价值观体系,在社会中产生直接的规范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中美社会工作价值观主流思想的对碰

定义3 设有模糊矩阵R=(rij)n×m,若对任意k,有rij=rik-rjk+0.5,则称矩阵R是模糊一致性矩阵。

中美两国在不确定性规避层面上的差异,致使双方在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形成路径方面大相径庭。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社会需要促进了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恢复和发展。我国历史进程中虽然存在着关于社会工作核心思想“助人自助”的文化传统和基础,但是这些思想文化大多松散难成体系,无法对专业实践产生指导作用。与方法论不同,价值观的产生和发展受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可效仿和复制。从西方专业社会工作传入中国并发展至今已有30余年,这30多年中,我们完全可以从本国的专业社会工作实务中总结出属于自己的一套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但是目前,我国的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发展路径有悖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哲学思路,而是呈现一种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我国现有的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构建起来的,虽整体上符合当前社会的主流思想但是却与专业社会工作实际问题脱节。

同样是舍恩伯格教授的这本论述大数据与教育的著作中记载着这样一个例子,塞巴斯蒂安·迪亚兹基于大数据的研究发现:要求学生修读全部大学课程可能确实会导致他们辍学而不是毕业。这一结论为创新培养的教学管理提供启示:教学内容不能大而全,课时量不是越多越好,如果超出学生的承载能力会适得其反。

笔者在前文提到,美国的思想深受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思想和教会桎梏的过程中,强调人的权利和人的价值。美国的社会工作也深受这种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在为案主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坚持“人的独立性”原则,由此个人也就当然成为了社会工作的价值核心。当前中美社会工作主流价值观的差异与两国的政治制度也有着极大的关联性,两者虽存在差异,但是都以国情为基础,符合当前本国社会发展的要求,这并不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冲突,而是专业社会工作在依据不同国家的国情需求所发生的价值层面的改变,是专业社会工作在世界范围内的新发展。

(四)男性视角与女性视角——中美社会工作实践方式的比较

从字面意思上我们即可理解霍夫斯泰德所阐述的这一文化维度的含义。男性视角顾名思义,即在处理问题时男性特点更加明显,刚性明确、规则严格;而女性视角则恰恰相反,柔性谦和是这一视角的特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女性文化的社会里,男性与女性角色表现差异性并不明显,人们会认为在这样的社会中,男性和女性的表现都较为谦和温柔。

我们将这一理论上升到整个社会层面,男性视角的社会崇尚野心和成就,处理问题的方式更加刚性,而女性化主义提倡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和交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指数来看,中国和美国都是男性视角倾向的国家,但是笔者在这里跳出企业层面,将这一理论上升到社会层面来讨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让我国这个典型的男性视角国家在处理问题时更倾向于柔性化。儒家传统思想强调的“内省”“克己”让中国人逐渐形成一种内倾的性格,使得个体在为人处世方面女性化倾向较重。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①支气管哮喘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中规定的诊断标准[3];喘息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诊断标准[4];②排除气管异物、急性喉炎、先天性发育不良和胸廓畸形等引起的喘息儿童;③排除心源性哮喘儿童;④排除血清呼吸道病原体谱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腺病毒、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及嗜肺军团菌IgM阳性儿童。

因此,我国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更倡导建立稳固信赖的和谐关系,社会工作者也常常使用更加温和的方式对案主进行介入,这就使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关系更倾向于一种“专业关系+工作关系+朋友关系”的模式。与此相反,美国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则更倾向于使用刚性的处理方式,亦即“法制化”的规则手段。这种与案主之间保持平衡而建立的专业关系,能够使社会工作者保持“价值中立”的立场,更加公平地对待每一位需要帮助的案主。在这样的情境下社会工作者不会因为熟人关系或其他特有的私人关系因素对案主的不正当行为甚至是犯法行为进行保密,而是打破保密原则,秉承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价值、理念等依照规章制度服务于案主。对比之下,我国的社会工作者在处理与案主之间的关系时会倾注更多的情感,这就使得社会工作的实践过程更容易受到人情的左右。而美国的社会工作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较为完善,社会工作者对其承担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有系统清晰的认识,法律与规则的约束主导整个社会工作实践过程。

《舌尖1》是找到了菜然后再去发掘背后的故事,《舌尖2》是找了个故事然后让主人公顺便做个菜。看完《舌尖1》,我们体会到,中国人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境况中,都在快乐地寻找生命中的美味;但在《舌尖2》,我们认识到,无论做出多么美味的食物,他们的生活始终充满着痛苦离散和磨难。

(五)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中美社会工作核心价值理念的再探讨

“男性视角与女性视角”这一维度体现的是社会整体的性别角色的区别程度。在男性化视角占主体地位的国家中,性别角色区分明显,男性通常占有主动权,处于支配地位,在这些国家中,社会性格大多倾向于男性化,对金钱和地位会给予更多的重视;而女性化视角的国家,其成员在处理问题时会采取更加温和的方式,社会则更加注重和谐的人际关系,男性与女性在实践过程中的性别差异并不明显。

霍夫斯泰德在提出文化维度理论之初,并不包含“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这一维度,但考虑到儒家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的影响之后,霍夫斯泰德在前四个文化维度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五个维度: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指的是组织成员在进行决策时受过去的影响程度大还是受现在或将来的影响程度大。长期取向起导向作用的国家受未来的影响较大,更看重长远的利益,崇尚持之以恒的品格,相比较于过程,更重视目标结果;而趋向于短期取向的国家则着眼于过去和现在,相比较于结果,更看重通往目标的过程。

试卷可以根据题目容量及实际需要设置开始和结束时间,但如果作为随堂练习和巩固的话建议不设置为好,让学生有查找答案和讨论的时间,避免为了按时提交答卷乱答,起不到应有效果。如果是针对练习效果进行检测,或者组织趣味比赛则另当别论。

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是助人自助,这一理念也贯穿社会工作实务的整个过程,社会工作重视个人的价值与尊严,相信个人改变的潜能。正如布特雷姆在《社会工作本质》一书中所概括的,社会工作的哲学思想主要源自三个假设:一是对人的尊重;二是相信人有独特的个性;三是坚守人有自我改变、成长和不断进步的能力。美国的社会工作便带有这种共识性概念,这是宗教理念、人本主义与人道主义共同组成的道德陈述与价值基础。专业社会工作发端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在专业社会工作形成与发展的文化环境和社会背景中,“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自适应美国社会。但是在中国社会中,西方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不可忽视,“助人自助”的理念在社会工作实践中面临着落地困难。

对于“助人自助”这一理念,最直接的解释就是:采取行动帮助别人,最终使受助者能够自己帮助自己。这其中隐含了的理念就是要实现自助,最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提高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在“助人”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应是“赋权增能”,帮助的目的是能力的建设而不是简单地实现目标结果。但是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重点却有失偏颇。首先,我国社会多将需要帮助的群体称为弱势群体,构建了一种失衡的社会工作服务关系,直接否定了案主的个人能力。其次,社会工作者在制定工作计划时的落脚点多是案主现实问题的解决,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多以物质手段解决案主困境,虽暂时解决了案主的困难,但是在服务结束后案主很有可能会再次陷入困境。

三、中美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启示

关于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的途径,总结下来大体上可分为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在中国推进西方先进的社会工作理念与模式,以推动中国内地社会工作的建设与发展;二是认为可将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进行结合,进而开展社会工作;三是认为应注意弘扬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和道德信念,对西方社会工作理念及其价值观应作调适与改变。这三种观点各提供了一种社会工作在我国融入发展的思路和路径,但这三种观点均存在不可取之处。第一种全盘西化,忽略了中西方的差异性,严重脱离国情;第二种观点明显忽略了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冲突之处,在进行结合过程中难免出现舍本逐末的情况;第三种观点虽然考虑了差异性的存在,但是该观点依然是在西方社会工作伦理的基础上作细枝末节的修改,无法适应我国的社会现实。

通过对中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可以明确得出,要想使社会工作真正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必须深刻理解我国的历史和现状。社会工作跨越中西方,跨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跨越文化鸿沟,必然会经历同本土环境的相互碰撞和相互影响。不同的文化基础和社会环境使社会工作实务面临的问题也千差万别,因此,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不能够随意套用的,国情才是社会工作价值观构建的出发点。“本土化”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是为了使“舶来品”融入本国文化并适应本国发展的要求而进行的重构活动。我们应从国情出发,建立一个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心的体系来重构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和理念。

利用电子束辐照技术,可以成功地让二氧化碳在室温下与镁合金表面的原生氧化层或腐蚀产物发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牢固的纳米级碳酸镁层。实验测试表明,这种纳米膜可使测试样品的腐蚀电流降低约三个数量级,自腐蚀电位降低约一倍。与此同时,长有这种纳米膜的微纳尺度样品的屈服强度提升了近两倍,连续变形能力提升了五倍,抗氧化温度提升了200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绿色环保,为新型耐腐蚀镁合金的研制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思路。

(一)在合理的范围内允许双重或多重关系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经千年,虽在新的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但是中国社会的人情社会、行政体制以及家庭本位思想对于专业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依然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差序格局”这种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下,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关系的建立易受情感左右,形成双重或多重关系,这样的关系有悖于社会工作价值中立的原则。但是在我国社会中,有些时候,如果过分矫正这种双重或多重关系反而会削弱服务成效。合理范围内的双重或多重关系并不全是有害的,如果善加利用,它可能成为建立专业关系开展社会工作的有效契机。在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产生多重关系在中国差序格局的文化传统下往往是难以避免的,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努力将其抹杀,而是应该端正态度加强对多重关系所带来的伦理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利用合理范围内的双重和多重关系。人情社会中,社会工作者在为案主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难免面临多重关系的困扰;现有资源的限制,也使得社会工作者不得不借助人情关系。因此,与其纠结如何避免双重关系的产生,不如接受双重关系,并在此关系的辅助下强化专业关系的效用。

(二)重新审视政府在专业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的角色

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政府的力量,这就容易产生专业社会工作定位模糊的问题。不可否认,政府在促进社会工作的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这种政府主导的单一模式无形中给社会工作贴上了一些不符合其价伦理值要求的标签,使社会工作变成了一种回复政治诉求的专业。社会工作不等同于社会治理,虽然它的产生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但是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工作的定位应该是完全不同的。由于在初期阶段我国缺少社会工作发展的土壤,专业化的工作团队极其缺乏,实际发展中的最大推动力量还是政府。目前,我国的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果,这就要求整个社会必须重新审视政府在专业社会工作发展进程中的角色,明确政府与社会工作的界限,使两者各司其职是社会工作实践的一个思路。

(三)制定专业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

翻开我国目前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不难发现,我国的伦理守则虽符合我国当前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但是内容空洞笼统,易在社会工作者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产生随意解释的情形。可以说,中国目前并没有一部相对规范完整的伦理守则,“拿来主义”注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削足适履”也不是万全之策,价值观不能复制,伦理守则不能抄袭。由此,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乃是当务之急,规范化的制度体系也对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建立具有指导性的意义。除此之外,我国的社会工作相关法律法规也存在空白,政策的完善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要形成我国社会工作的法律体系,填补立法空白。

我国的社会工作正处于发展阶段,不论是伦理价值还是工作模式和理念都存在诸多不足,况且我国也正处于改革攻坚的深水期,国情的转变也使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切都对我国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构建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认为,“立足国情—发现问题—构建价值观—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工作实践的可行思路。要使社会工作能够真正做到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必须在深刻认清国情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现状,构建属于中国自己的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进而改进社会工作的服务理念和方法,使我国的社会工作真正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参考文献:

[1]霍夫斯泰德.文化与组织:心理软件的力量[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胡玉松.从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看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安徽文学,2008(4):371-372.

[3]李莉,张璐瑶.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中西方差异及本土化发展[J].人力资源管理,2015(3):17-18.

[4]李燕.中日文化的跨文化比较与研究——基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6):25-27.

[5]毛新志.社会工作伦理的历史演变[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6):855-859.

[6]皮湘林.社会工作伦理的理论视域[J].伦理学研究,2009(4).

[7]沈黎,刘斌志.美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历史经验与文本解读[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4.

[8]田毅鹏,刘杰.中西社会结构之“异”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社会科学,2008(5):73-77.

[9]王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解读[J].世纪桥,2012(1):35-36.

[10]张菡.中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机制比较研究[J].商业时代,2011(9):112-113.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

卢清新(1991-),女,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社会工作。

卜长莉(1964-),女,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学和社会工作。

标签:;  ;  ;  ;  ;  ;  ;  ;  ;  ;  ;  

卢清新:中美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基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