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随动论文_高岩,唐路,陆伟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数字随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系统,数字,模糊,控制器,控制数字,数学模型,磁场。

数字随动论文文献综述

高岩,唐路,陆伟敏[1](2019)在《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在数字随动实验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提出了一种变论域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利用变论域思想,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规则的伸缩因子控制器,动态地调整模糊控制器的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利用MATLAB的RTW/RTWT功能在实验室的数字随动系统上分别对PID控制、模糊PID控制、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叁种方法进行了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变论域模糊PID控制方法超调量小,调节时间短,具有更好的动态响应性能和自适应能力。(本文来源于《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2019年07期)

宋暖,程继航,马骋,沈洋[2](2018)在《数字随动系统与模拟随动系统的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详细论述了数字随动系统与模拟随动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实现。用计算机作为设计的辅助手段,采用扩展的MATLAB和SIMULINK软件对随动系统进行了计算机辅助与仿真,同时分析了系统的动态性能。目的是为了证明数字随动系统是完全可以取代模拟式随动系统的,甚至其性能更佳。(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8年17期)

赵文龙,黄寻[3](2017)在《基于遗传计算模糊PID的数字随动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及工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发了以TMS320F28335为主控芯片的数字随动系统控制器。实现了遗传计算模糊PID控制算法在微控制器上的应用。上位机软件采用MFC程序设计编写,实现控制器与PC机的串行通信,将给定量与反馈量在PC机上进行波形和形态显示,便于更直观地对其控制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实际控制效果与Matlab仿真有一定的差距。遗传计算模糊PID控制与PID控制相比较,系统的稳态性能增强,动态性能减弱。仿真与真实系统的对比可以使学生对理论与实际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期刊2017年06期)

赵文龙,黄寻[4](2017)在《基于遗传计算模糊PID的数字随动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发了以TMS320F28335为主控芯片的数字随动系统控制器,实现了遗传计算模糊PID控制算法在微控制器上的应用。上位机软件采用MFC程序设计编写,实现控制器与PC机的串行通信,将给定量与反馈量在PC机上进行波形和形态显示,便于更直观地对其控制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实际控制效果与Matlab仿真有一定的差距。遗传计算模糊PID控制与PID控制相比较,系统的稳态性能增强,动态性能减弱。仿真与真实系统的对比可以使学生对理论与实际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期刊2017年03期)

张晓铮,袁少强[5](2016)在《可变负载的高精度数字随动系统实验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开设计算机控制实验和运动控制实验课程,开发了基于DSP的高精度数字随动系统实验装置。该实验设备采用DSP芯片TMS320F2812作为全数字控制系统的核心、使用正交编码脉冲电路采集电机转角数据、通过PWM波控制电动机并使用实时数据交换(RTDX)完(本文来源于《第27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2016)摘要集》期刊2016-07-31)

邵学辉,吴盛君,徐力,李全运[6](2015)在《导引头随动系统数字样机设计及实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导引头叁框架随动系统,根据其典型工作特点,建立了随动系统机械、控制元件、控制回路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影响随动系统性能的误差因素。按照模块化设计思想,形成了通用的、参数可调的随动系统数字样机,并开展了基于ADAMS和MATLAB环境的动力学和控制过程联合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随动系统数字样机能够实现物理样机的功能和性能,有效响应参数的变化,可为导引头随动系统指标论证分析、方案优化设计提供有效手段,未来将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应用科技》期刊2015年04期)

张缨,董明,孟庆德,蔡凌[7](2014)在《数字交流随动系统制动保护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交流随动系统是一种采用数字控制技术的新型随动系统。传统的系统制动方法一般采用匀减速制动的方法,设计简单,容易实现,在到达指令位置时,其速度与加速度均不为零,容易引起位置超调,对机械产生很大的冲击,因此,主要针对交流随动系统的制动保护方法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采用S型制动曲线的制动方法。试验证明该方法在达到指定终点位置时,速度、加速度均为零,就避免了位置、速度超调,保证了负载的安全,扩大了负载的工作范围,具有良好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工业控制计算机》期刊2014年10期)

赵文龙,熊克勤,黄雅娜[8](2014)在《数字随动系统中嵌入式微控制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计算机控制系统及电力传动控制系统等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及工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SKJ-II型数字随动系统平台上开发了嵌入式控制器,以代替传统的台式计算机、输入输出接口卡及控制软件;建立了SKJ-II型数字随动系统平台的数学模型,其中包括电控箱、直流力矩电机、测速发电机、光电编码器的模型,并且介绍了数字位置随动系统的动态结构框图的简化,经过合理选择ACR和ASR调节器,可以得到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可以近似为一阶比例惯性系统,为便于教学,设计了基于串行通信的PC机大屏幕显示方式,实现了波形显示及给定轮、反馈轮的形态学显示。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设计开发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李刚,赵岩[9](2013)在《一种全数字舰炮瞄准随动系统仿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舰炮武器系统仿真试验和武器装备训练半实物终端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集运动控制和性能检测于一体的全数字舰炮瞄准随动系统仿真器。提出了基于DSP位置控制器、基于分段智能PID控制算法等硬、软件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并结合KOLLMORGEN驱动器-电动机组合的参数分析和设置,进行了整体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仿真器随动控制具有良好的带宽响应,达到各型舰炮的性能指标,并在Windows操作环境下,实现了随动性能的实时测试、显示和分析。(本文来源于《舰船电子工程》期刊2013年07期)

黄丽娟,程治新,黄林昊,赵海燕[10](2013)在《基于DSP的自行火炮数字交流随动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1种以自行火炮随动系统为背景,以永磁同步电机为执行元件的数字交流伺服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该系统以矢量控制为理论基础,采用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控制策略,选用DSP芯片TMS320F2812为控制核心构成全数字矢量控制伺服系统。针对随动系统工作电流大的特点,采用MOSFET器件构成功率逆变电路,实现大电流控制。仿真试验表明,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本文来源于《四川兵工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数字随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详细论述了数字随动系统与模拟随动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实现。用计算机作为设计的辅助手段,采用扩展的MATLAB和SIMULINK软件对随动系统进行了计算机辅助与仿真,同时分析了系统的动态性能。目的是为了证明数字随动系统是完全可以取代模拟式随动系统的,甚至其性能更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字随动论文参考文献

[1].高岩,唐路,陆伟敏.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在数字随动实验系统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

[2].宋暖,程继航,马骋,沈洋.数字随动系统与模拟随动系统的仿真[J].电子测试.2018

[3].赵文龙,黄寻.基于遗传计算模糊PID的数字随动系统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

[4].赵文龙,黄寻.基于遗传计算模糊PID的数字随动系统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

[5].张晓铮,袁少强.可变负载的高精度数字随动系统实验装置[C].第27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2016)摘要集.2016

[6].邵学辉,吴盛君,徐力,李全运.导引头随动系统数字样机设计及实现方法研究[J].应用科技.2015

[7].张缨,董明,孟庆德,蔡凌.数字交流随动系统制动保护方法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4

[8].赵文龙,熊克勤,黄雅娜.数字随动系统中嵌入式微控制器的设计[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9].李刚,赵岩.一种全数字舰炮瞄准随动系统仿真器[J].舰船电子工程.2013

[10].黄丽娟,程治新,黄林昊,赵海燕.基于DSP的自行火炮数字交流随动系统设计[J].四川兵工学报.2013

论文知识图

一2数字随动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3 SKJⅡ数字随动实验系统 Simuli...火控计算机与数字随动系统接口工...数字随动系统方框图数字随动实验系统结构数字随动系统实物图

标签:;  ;  ;  ;  ;  ;  ;  

数字随动论文_高岩,唐路,陆伟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