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可杂交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麦,黑麦,玉米,花粉管,结实,多倍体,玉蜀黍。
可杂交性论文文献综述
宋莫凡[1](2019)在《荞麦种间可杂交性及品种间杂种F1产量与性状优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栽培甜荞具有花柱异型的特点,在自然条件下自交不亲和,因此大大限制了栽培甜荞的产量。野生甜荞和苦荞为等花柱型荞麦,具有自交结实的特点。如果能通过杂交将野生甜荞和苦荞中的等花柱自交可育基因导入到栽培甜荞中,就能够大大提升栽培甜荞的产量。然而野生甜荞和苦荞为甜荞的远缘种,种间杂交由于亲本间的不亲和性等诸多原因,导致花粉管不能正常生长或杂种胚败育等障碍。本试验通过进行不同组合的栽培甜荞与野生荞麦及苦荞的种间杂交,观察结实率,选择出可杂交性强的杂交组合;通过荧光显微观察受精过程中花粉管的生长动态,探索荞麦种间杂交不亲和的机理;通过对杂交子房的离体培养,对即将夭亡的杂种胚进行胚拯救,并探索出合适的荞麦杂种胚胚拯救技术体系;同时,还对栽培甜荞品种间的杂种优势进行研究。研究旨在探讨荞麦远缘杂交的授粉结实机制、远缘杂交胚拯救技术以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44个杂交组合中只有定甜荞1号(长、短)×野生甜荞、北早生(长)×野生甜荞和TQ12-08(长)×野生甜荞4个杂交组合存在结实情况,占比9.1%,杂交结实率在11.8%-36.3%之间。其余组合均不能结实,能够结实的4个组合其父本都是野生甜荞,可以判断以栽培甜荞作为母本,以野生甜荞作为父本可能具有最强的可杂交性;重复授粉对栽培甜荞与野生甜荞的杂交授粉结实性的提高具有一定作用,但因组合而异。(2)以栽培甜荞为母本,以野生甜荞作父本的杂交组合杂交时,授粉后花粉管能够正常伸长并进入到胚囊内完成受精;其他苦荞材料作父本授粉后花粉管萌发后不久就会被抑制生长,只能延伸到大约花柱的1/3-1/2的位置。以栽培甜荞为母本,野生甜荞作父本时,虽然花粉管都能正常生长到胚囊内,但与不同母本间结实情况不同,表明荞麦远缘杂交具有受精前和受精后的不亲和性。不同的授粉方式中以栽培甜荞为母本,以苦荞(野生种或栽培种)为父本,重复授粉与授粉后1h用2,4-D处理柱头这两种方式作用不明显,花粉管没有更进一步生长;授粉前1h用2,4-D溶液处理柱头的方式能够使花粉管生长的更长,但依然不足以使花粉管伸长进入胚囊完成受精。(3)种间杂交后得到的杂种胚大多数都会夭亡,对即将夭亡的杂种胚进行胚拯救,最适宜的取外植体子房的时间为授粉后8d,最适宜的培养基成分为:MS+6.0mg/L6-BA+1.0mg/L IAA+3.0%蔗糖+0.7%琼脂;将定甜荞1号×野生甜荞杂交得到的杂种F1种子进行种植,成熟期观察植株形态及花器特征后,可以判定其为真杂种植株。(4)12个自交-杂交混合种(F1)在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单株花簇数、千粒重等经济性状优势表现不同,相比较在一级分枝和千粒重性状上优势较大。在综合比较经济性状及产量表现后,选出西农9978×北早生、西农9976×北早生、TQ11-6×定甜荞1号、定甜荞1号×西农9978四个组合为强优势杂交组合。(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童文,孙佩,叶霄,胡尚钦,杨晓[2](2016)在《5种川属淫羊藿可杂交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5种川属淫羊藿种间杂交性。方法对5种主产于四川的淫羊藿植物进行种间配对杂交,通过杂交结实率分析可杂交性。结果 5种川属淫羊藿都可以杂交,但不同的杂交组合的杂交结实率存在显着差异,其中与四川淫羊藿可杂交性最低,结实率为16.9%;柔毛淫羊藿杂交性最高,结实率达到83.9%。结论明确了五种川属淫羊藿的可杂交性,为淫羊藿植物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期刊2016年01期)
陈丽萍[3](2012)在《不同倍性的玉米、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及其杂种可杂交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不同倍性的玉米、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及其杂种为实验材料,进行不同倍性材料间的可杂交性研究,旨在揭示玉米、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种内或种间多倍体间的可杂交性,并探明不同倍性材料在种内和种间进行杂交时发生杂交障碍的原因。实验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玉米、同源四倍体玉米、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玉米与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杂交的异源叁倍体(MP30)、异源四倍体(413)、异源五倍体(MPM50)、异源六倍体(MP60)的花粉育性分别为98.88%、88.64%、92.25%、19.95%、91.53%、41.63%、75.61%。2.以玉米为母本,用同源四倍体或异源四倍体去杂交时,不存在花粉管行为障碍,而杂种不能形成胚以及胚乳的退化是造成败育的主要原因;用异源五倍体去杂交时,只有极少量的花粉管进入子房,杂种不能形成胚,胚乳的退化是造成败育的主要原因;用异源六倍体去杂交时,花粉管不能进入子房直接导致了结实率为0.0%。3.以同源四倍体玉米为母本,用玉米去杂交时,不存在花粉管行为障碍,而杂种在发育后期胚乳完全退化是造成败育的主要原因;用异源五倍体去杂交时,只有少量的花粉管进入子房,而一旦完成双受精后杂种胚与胚乳发育正常;用异源六倍体去杂交时,花粉管不能进入子房直接导致了结实率为0.0%。4.以异源五倍体为母本,用玉米去杂交时,不存在花粉管行为障碍,而杂种不能形成胚以及胚乳退化是造成败育的主要原因;用同源四倍体去杂交时,不存在花粉管行为障碍,胚与胚乳发育正常。5.以异源六倍体为母本,用玉米去杂交时,只有极少量的花粉管进入子房,导致结实率仅为3.33%;用同源四倍体玉米去杂交时,不存在花粉管行为障碍,胚与胚乳发育正常。6.玉米自交、玉米为母本与同源四倍体玉米杂交、玉米为母本与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杂交、玉米为母本与异源四倍体杂交、玉米为母本与异源五倍体杂交、玉米为母本与异源六倍体杂交、同源四倍体玉米为母本与玉米杂交、同源四倍体玉米为母本与异源五倍体杂交、同源四倍体玉米为母本与异源六倍体杂交、异源五倍体为母本与玉米杂交、异源五倍体为母本与同源四倍体玉米杂交、异源与六倍体为母本与玉米杂交、异源六倍体为母本与同源四倍体玉米杂交,结实率分别为:75.89%、19.12%、20.14%、22.9%、21.99%、0.94%、24.44%、19.6%、0.00%、2.00%、45.90%%、3.33%、43.33%。7.用“胚乳平衡数目假说”对不同倍性的玉米、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及其杂种的倍性杂交结果进行预测,结果为:玉米自交、玉米为母本与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杂交、同源四倍体玉米为母本与异源五倍体杂交、同源四倍体玉米为母本与异源六倍体杂交、异源五倍体为母本与同源四倍体玉米杂交、异源六倍体为母本与同源四倍体玉米杂交,胚乳中父母本EBN之比均为2:1,胚乳发育正常;其它组合胚乳中父母本EBN之比都不符合2:1的比例,胚乳败育。本研究设计的12个多倍体间杂交组合的杂交结果与“胚乳平衡数目假说”的预测结果完全相符,表明“胚乳平衡数目假说”可被用于玉米、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的多倍体间杂交结果的预测。8.综合分析表明,以低倍性材料作母本进行倍性杂交时,随着父本倍性的升高,花粉管行为障碍越严重,而相应的反交能明显的降低花粉管行为障碍。(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2-05-01)
盛茂银,陈庆富[4](2010)在《7种黔产淫羊藿可杂交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原产贵州的14个居群、共7个种的淫羊藿属植物进行配对杂交及其结实率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该属所有的种类都可以杂交,不同的杂交组合的杂交结实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结实率最低的为15.38%,最高可以达到92.94%;从结实率看,7个种可以明显分成两类:1类,就是E.myrianthum,和另外6个种的结实率均较低,绝大多数在30%以下,2类,包括剩余的6个淫羊藿种,两两之间的杂交结实率较高。研究结果对该属植物进一步的品种培育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同时也为该属植物的系统进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资料。(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杨武云,李俊,胡晓蓉[5](2007)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与黑麦的可杂交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02份从CIMMYT引进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与黑麦杂交,分析了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可杂交性,结果表明:人工合成小麦的可杂交能力变异很大,从0%~72.49%;其中有11份人工合成小麦的可杂交率超过50%以上,1份人工合成小麦YAR/Aegilops tauschii518的杂交结实率达到72.49%,与中国春相似。通过比较同一个硬粒小麦与不同节节麦或同一个节节麦与不同硬粒小麦的可杂交性,发现硬粒小麦和节节麦都对人工合成小麦的可杂交性具有较强的作用。本实验所筛选的具有高亲和性的人工合成小麦,可作为远缘杂交的新材料,用于转育小麦近缘属种优良基因。(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唐祈林,杨克诚,郑祖平,荣廷昭[6](2006)在《玉米与玉米近缘种可杂交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玉米与其近缘种及它们的杂交或回交后代的可杂交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近缘种的多数材料都能与玉米杂交结实,它们的杂种F1均表现出强的杂种优势和光敏反应;远缘杂交亲和性的母本效应较大,且与物种间遗传距离直接相关。此外,本文还对玉米近缘材料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廖晓虹,蒲宗君,杨武云[7](1999)在《小麦遗传材料86-741与黑麦的可杂交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小麦遗传材料86-741与黑麦杂交,分析其可杂交性,结果表明:86-741与秦岭黑麦、土耳其黑麦2年的杂交结实率超过50%(6503%~7036%),推测其可杂交性基因型为kr1kr1kr2kr2.86-741可作为远缘杂交的桥梁材料,转育小麦近缘属种优良基因,改良和创新小麦种质资源.(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99年01期)
刘登才,彭正松,颜济,杨俊良,郑有良[8](1998)在《四倍体小麦“简阳矮兰麦”与黑麦可杂交性及其在六倍体水平上的遗传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六倍体普通小麦地方品种有一个比较独特的特征———存在丰富的高亲和性材料。因此,研究中国四倍体小麦的亲和性问题具有特殊的意义。“简阳矮兰麦”是来源于四川省的一个四倍体小麦地方品种,它与黑麦有高的可杂交性,其杂交结实率达60%。遗传分析表明,“简阳矮兰麦”与黑麦的高可杂交性是受2~3对隐性基因所控制,但3对基因的可能性更大。而且,这些隐性基因的作用在合成六倍体小麦后仍能比较完全的表达。通过与六倍体普通小麦相比较,结果表明四倍体小麦的可杂交性系统与六倍体小麦的可杂交性系统的作用方式是类似的。(本文来源于《遗传》期刊1998年06期)
侯文胜,陈漱阳,王中华[9](1998)在《小麦选系“7182-0-11-1”与黑麦可杂交性的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选系“7182-0-11-1”与黑麦的可杂交性明显高于传统的高亲和性品系“中国春”。遗传分析表明,“7182-0-11-1”与“中国春”的可杂交性基因一样表现为完全隐性,“7182-0-11-1”除具有“中国春”的3对可杂交性基因,即5B上的kr1、5A上的kr2和5D上的kr3外,还具有一个新的可杂交性基因kr5,位于2B染色体上,kr5表现为强效,其效应接近kr1,小麦可杂交性隐性纯合等位基因间的效应具有可加性。(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1998年01期)
郑有良,罗明诚,颜济,杨俊良[10](1993)在《小麦新材料“J-11”与黑麦可杂交性的遗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材料“J-11”比众所周知的高亲和性品系“中国春”具有明显更高的与黑麦的可杂交性。遗传分析表明,“J-11”与“中国春”的可杂交性基因一样表现为完全隐性。但控制“J-11”和“中国春”与黑麦可杂交性的基因型确实不尽相同。“J-11”除具有“中国春”的3对可杂交性基因,即5B上的kr_1、5A上的kr_(?)和5D上的kr_3外,还具有1个新的可杂交性基因kr_4,位子1A染色体上。新基因kr_4表现为强效,其效应比kr_1的弱,但比kr_2和kr_3的强。小麦可杂交性基因间存在互作,表现为纯合隐性等位基因对其它显性等位基因的抑制作用,而纯合隐性等位基因间的效应具有可加性。(本文来源于《遗传学报》期刊1993年02期)
可杂交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5种川属淫羊藿种间杂交性。方法对5种主产于四川的淫羊藿植物进行种间配对杂交,通过杂交结实率分析可杂交性。结果 5种川属淫羊藿都可以杂交,但不同的杂交组合的杂交结实率存在显着差异,其中与四川淫羊藿可杂交性最低,结实率为16.9%;柔毛淫羊藿杂交性最高,结实率达到83.9%。结论明确了五种川属淫羊藿的可杂交性,为淫羊藿植物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杂交性论文参考文献
[1].宋莫凡.荞麦种间可杂交性及品种间杂种F1产量与性状优势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2].童文,孙佩,叶霄,胡尚钦,杨晓.5种川属淫羊藿可杂交性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6
[3].陈丽萍.不同倍性的玉米、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及其杂种可杂交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
[4].盛茂银,陈庆富.7种黔产淫羊藿可杂交性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5].杨武云,李俊,胡晓蓉.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与黑麦的可杂交性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7
[6].唐祈林,杨克诚,郑祖平,荣廷昭.玉米与玉米近缘种可杂交性研究[J].作物学报.2006
[7].廖晓虹,蒲宗君,杨武云.小麦遗传材料86-741与黑麦的可杂交性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
[8].刘登才,彭正松,颜济,杨俊良,郑有良.四倍体小麦“简阳矮兰麦”与黑麦可杂交性及其在六倍体水平上的遗传特性[J].遗传.1998
[9].侯文胜,陈漱阳,王中华.小麦选系“7182-0-11-1”与黑麦可杂交性的遗传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1998
[10].郑有良,罗明诚,颜济,杨俊良.小麦新材料“J-11”与黑麦可杂交性的遗传研究[J].遗传学报.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