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根瘤菌论文-王伦,菅沼宗矢,日比野歩美,叁井亮司,谷明生

慢生根瘤菌论文-王伦,菅沼宗矢,日比野歩美,叁井亮司,谷明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慢生根瘤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镧系元素,根瘤菌,甲醇利用,甲醇脱氢酶

慢生根瘤菌论文文献综述

王伦,菅沼宗矢,日比野歩美,叁井亮司,谷明生[1](2019)在《慢生根瘤菌USDA110中分离的镧系结合型甲醇脱氢酶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稀土作为重要矿产资源,在工业等领域都有着重要应用价值,但对于稀土元素直接参与生体内代谢的相关研究还相对处于空白。根瘤菌常见于豆科植物根瘤部位,是典型的植物共生微生物。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diazoefficiens USDA110菌株是根瘤菌的模式菌株之一,其基因组信息表明,该菌含有甲醇代谢相关基因,但在常用的甲醇钙元素培养基上确很难生长且甲醇脱氢酶活性微弱。因此我们尝试,在甲醇稀土元素(例如La~(3+),Ce~(3+),Pr~(3+)或Nd~(3+))培养基上培养该根瘤菌,并观察到显着的生长,且在分别添加四中叁价稀土元素时具有显着的甲醇脱氢酶(MDH)活性,其中叁价铈具有最高的比活性。为此,我们纯化了该菌株在甲醇铈元素培养基上由来的MDH,该蛋白质为Xox F5型MDH。纯化后每个Xox F亚基含有0.58个铈(Ce)原子。此外,通过小角度X射线散射(SAXS)分析Xox F溶液内结构:回转半径(Rg)和最大颗粒尺寸(Dmax)的计算结果分别是32.3和96.8埃,表明Xox F在溶液中是二聚体状态。这些结果表明,USDA110菌株可以生成Xox F,是具有甲醇等催化活性一种镧系依存型酶,并通过甲醇和镧系元素诱导产生,我们认为镧系元素是该菌株甲醇催化过程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稀土元素镧铈钇应用研究研讨会暨广东省稀土产业技术联盟成立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1-15)

吴和涛,谢婧,罗莎,何冬兰,李晓华[2](2019)在《华癸中慢生根瘤菌焦磷酸硫胺素结合蛋白基因tpp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构建M.huakuii tpp基因突变株的基础上,通过自生生长和植物盆栽试验,研究焦磷酸硫胺素结合蛋白tpp基因在根瘤菌的生长及与紫云英宿主共生固氮过程中的功能。通过同源重组获得华癸中慢生根瘤菌tpp突变菌株HKtpp,并进一步研究tpp基因突变对菌株生长及共生固氮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tpp基因突变会减缓菌株生长,突变菌株胞内的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显着降低。植物盆栽试验表明,突变菌株感染紫云英宿主形成有效的红色根瘤,但是其固氮酶活降低了26.4%。结果表明:tpp基因在根瘤菌的生长和共生固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黄小娜,谭芳,姜福纯[3](2019)在《慢生根瘤菌接种花生的结瘤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合适的花生根瘤菌菌株及提高花生产量提供理论依据,选用分离自花生(DASA03005、DASA 03183和DASA 03028)与合萌(ORS 278与STM 6978)的5种慢生根瘤菌,人工接种至花生植株,检测植株结瘤数,采用乙炔还原法测定固氮酶活性;采用BOX-PCR指纹图谱分析技术,比较接种菌株与结瘤菌株的DNA指纹图谱,揭示菌株基因组的差异。结果表明:菌株DASA 03005和ORS 278不能与花生形成结瘤,DASA 03028、DASA 03183和STM 6978能与花生形成结瘤,且接种DASA 03028、DASA03183菌株的花生其单株植株结瘤数和生物量都大于接种STM 6978菌株的;菌株DASA 03028、DASA03183和STM 6978与结瘤菌株的DNA指纹图谱基本一致,菌株DASA 03005和ORS 278则与结瘤菌株的差异较大。接种菌株的结瘤数越多,花生植株的干重越重,固氮酶活性越强,地表植株的生物量也相应较大。(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马俊潇[4](2018)在《大豆慢生根瘤菌基因组规模蛋白质互作网络构建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瘤菌-豆科植物体系作为经典的共生固氮模型,几十年来一直被广泛研究。根瘤菌与宿主植物之间通信和协调的分子机制正变得更加清晰。大豆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diazoefficiens USDA110)是慢生根瘤菌属的模式种。其全基因组测序于2002年完成,相关的高通量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研究也已开展。因此相关的互作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计算方法构建了B.diazoefficiens USDA110基因组规模的蛋白质互作网络(PPI网络),并结合转录组、蛋白质组数据系统地研究了共生体系相关的复杂的蛋白质互作。本研究利用同源映射和基于结构域互作的方法预测了B.diazoefficiens USDA110的蛋白互作,构建了基因组规模的PPI网络(60839对互作,涉及5638个蛋白质)。从蛋白质结构特征、亚细胞共定位、功能相关性和相关基因的转录模式等角度对网络做了质量评估,验证了网络的可靠性。通过B.diazoefficiens USDA110与其他几种根瘤菌的PPI网络的对比,确定了36个保守的蛋白质互作功能模块,并推测生长过程需要更多的蛋白质修饰可能是B.diazoefficiens USDA110生长速度较慢的原因。通过整合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数据得到了反映自生(31541对PPIs,涉及3650个蛋白质)和共生固氮(10473对PPIs,涉及1777个蛋白质)两种典型生理状态的PPI网络。基于反映共生固氮状态的PPI网络,确定了共生固氮核心子网络(441对PPIs,涉及195个蛋白质)。我们识别了在共生固氮体系中有重要作用的9个新的功能模块和11个关键蛋白,并对其进行了注释。我们推测NwsA蛋白可能对固氮相关的由FixLJFixK2-FixK1和RegSR-NifA介导的两个级联通路之间的交互作用有重要的协调功能。本研究构建的B.diazoefficiens USDA110基因组规模PPI网络可以为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体系的机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于艳霞,佀再勇,曾小波,李友国[5](2019)在《华癸中慢生根瘤菌7653R MCHK-3535基因在自生和与紫云英共生中的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Mesorhizobium huakuii 7653R MCHK-3535基因在共生固氮中的功能。【方法】构建MCHK-3535插入失活突变体、超表达和互补菌株,对其进行共生表型鉴定;并测定各菌株的生长曲线、运动性及生物膜形成;利用qRT-PCR方法和组织表达定位分析MCHK-3535在共生过程中的时空表达特征。【结果】与野生型7653R相比,突变体Δ3535达到稳定期的生物量增加,运动性下降,生物膜形成增加。此外,MCHK-3535基因的失活会显着提高紫云英固氮能力和植物地上部分鲜重,但不影响根瘤数量及重量;且互补菌株C3535能部分回补到野生型性状,超表达菌株OV3535均无显着性差异;qRT-PCR和启动子组织表达定位发现,MCHK-3535基因主要在根瘤的侵染区、过渡区及固氮区表达,并且表达持续整个固氮期。【结论】MCHK-3535基因在自生及与紫云英共生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参与根瘤的正常发育并负向调控固氮酶活性。(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殷杰[6](2018)在《华癸中慢生根瘤菌谷胱甘肽合成酶基因gshB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是广泛存在于细胞中的一种活性巯基短肽。谷胱甘肽对于维持细胞正常的氧化还原环境具有重要作用。谷胱甘肽是由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gshA编码)和谷胱甘肽合成酶(gshB编码)两个酶催化合成的。华癸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是一种能够与豆科植物紫云英建立共生关系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它能通过与宿主植物形成的根瘤来固定大气中的N_2,从而转换成氨,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所需的氮源,同时宿主植物也将为根瘤菌的固氮过程提供一定的能量。通过生物信息分析,在华癸中慢生根瘤菌7653R中发现了谷胱甘肽合成酶基因gshB(MCHK_5809)。本研究通过构建华癸中慢生根瘤菌谷胱甘肽合成酶gshB基因的突变体,来研究gshB基因在根瘤菌自由生长、抗氧化和共生固氮中的功能。通过生长和氧化物抑菌实验,研究了gshB在华癸中慢生根瘤菌7653R生长和氧化应急状态下的功能。gshB突变体MHgshB不能有效地利用蔗糖、果糖、麦芽糖、葡萄糖、甘露醇等化合物作为唯一碳源生长。同时对于谷氨酸、谷氨基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等多种氨基酸的利用效率也显着降低,表明谷胱甘肽是有效转运碳源和氨基酸所必需的物质。MHgshB在无机氧化物过氧化氢(H_2O_2)和有机氧化物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胁迫下敏感,但是对于有机氧化物过氧化氢异丙苯(CuOOH)的氧化胁迫没有影响。因此,谷胱甘肽在某些抗氧化胁迫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华癸中慢生根瘤菌与紫云英的盆栽实验,研究了gshB基因在共生固氮中的功能。虽然gshB突变体形成的是红色根瘤,并且其结瘤数量与野生型相比没有差异,但是其固氮量减少了70%。根瘤切片和电镜结果表明:gshB突变株形成的根瘤含有少量正常类菌体以及大量正在衰亡的类菌体,表明谷胱甘肽在根瘤菌与紫云英共生固氮以及防止根瘤早衰方面有重要作用。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实验,研究了相关基因在H_2O_2胁迫下和共生条件下的表达量。结果表明,支链氨基酸转运系统相关基因braE、braG,氨基酸通透酶基因aapJ、aapQ的表达量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增加。表明谷胱甘肽不是通过调控Bra和Aap转运系统的转录水平来影响氨基酸运输。过氧化氢-过氧化物酶基因katG表达量显着上调,而与电子传递相关的调控基因Hmus、RhtA的表达量没有显着变化,表明谷胱甘肽的缺失会启动机体内其他抗氧化机制发挥应急反应,从而导致其它抗氧化基因表达量增加。此外,根瘤固氮基因nifH、nifD表达量都显着下调,表明谷胱甘肽缺失会降低固氮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根瘤固氮活性降低。(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期刊2018-05-20)

王新叶[7](2018)在《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amorphae CCNWGS0123全基因组测序和两套Ⅲ型分泌系统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刺槐具有快速生长和固氮能力强的特点,在土壤修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国,刺槐能够与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和中华根瘤菌属(Ensifer)的根瘤菌结瘤,这一共生关系的建立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其中根瘤菌的结瘤因子、胞外多糖以及通过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分泌的效应蛋白在这一特异性识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本实验室前期工作中,从刺槐根瘤中分离得到了中慢生根瘤菌M.amorphae CCNWGS0123(GS0123),这株菌能够与刺槐建立有效的共生关系。本研究利用单分子实时测序(Single Molecular Real-Time,SMRT)技术组装得到了根瘤菌GS0123的全基因组完成图。将GS0123与另外9株中慢生根瘤菌进行全基因组比较时发现,GS0123是唯一含有两套T3SS基因簇的菌株。为进一步探究这两套T3SS在刺槐-GS0123共生体系建立过程中的作用,分别构建了T3SS缺失功能的单突变体和双突变体。在共生体系建立早期,对接种不同根瘤菌的刺槐进行了侵染事件统计、植物防御相关信号分子含量测定和植物共生相关基因表达分析;在结瘤晚期,统计了不同处理刺槐根上有效根瘤的数量,对根瘤细胞形态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结果如下:(1)根瘤菌GS0123的基因组由1条长度为6,268,270 bp的环形染色体和4个质粒——p M0123a(102,093 bp)、p M0123b(17,414 bp)、p M0123c(7,607 bp)和p M0123d(948,568 bp)组成,其中p M0123d为GS0123的共生质粒。在GS0123基因组上预测得到7,134个编码序列。基因组的G+C含量为62.87%。GS0123与其他9株根瘤菌基因组有3,392个直系同源基因。GS0123基因组有1,758个特有基因,根据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的注释结果,其中的83个基因定位到Transporter代谢通路上(ko02000),包括4个T3SS的核心基因rhc U、rhc V、rhc T和rhc S。基于COG(Cluster of Orthologous Groups of proteins)功能基因分类分析,这10株中慢生根瘤菌基因组中参与氨基酸转运和代谢、转录、碳代谢和转运过程的基因所占比例较高。从共生相关基因组成的角度来看,根瘤菌GS0123与M.loti MAFF303099有相似的nod基因组成,与M.ciceri CC1192有相似的nif/fix基因组成。只有GS0123、M.loti MAFF303099、M.huakuii 7653R和M.ciceri CC1192的基因组中含有T3SS基因簇,核心蛋白序列相似性为50%~85%。(2)根瘤菌GS0123的基因组上含有两套T3SS基因簇。位于共生质粒上的T3SS基因簇包含编码完整T3SS组成元件的基因,其Sct U蛋白属于α-Rhc I家族,将其命名为T3SS-Ⅰ。位于染色体上的T3SS基因簇缺少编码胞外针管(needle)结构的基因,其Sct U蛋白属于α-Rhc II家族,将其命名为T3SS-Ⅱ。T3SS-Ⅱ基因簇为GS0123基因组所特有。在植物共生信号分子类黄酮诱导下,T3SS-Ⅰ的基因表达上调,T3SS-Ⅱ的基因表达下调。(3)将根瘤菌GS0123的T3SS-Ⅰ功能缺失突变体GS0123△rhc N1(GS0123△T1)接种原宿主植物刺槐,激活了植物细胞的过氧化氢(H_2O-2)途径和水杨酸(SA)途径的防御反应。与接种野生型菌株GS0123的刺槐相比,接种突变体GS0123△T1刺槐的植株生长受到抑制,叶片发黄,表现出明显的缺氮现象;侵染线和根瘤原基减少,有效根瘤数量降低,根瘤中的侵染细胞和侵染细胞中的类菌体大量减少。此外,在根瘤的侵染细胞中,出现了单个或几个类菌体包裹在一个“囊泡”中的现象。GS0123缺失掉T3SS-Ⅰ后,侵染能力下降,与刺槐的共生效率降低。(4)将根瘤菌GS0123的T3SS-Ⅱ功能缺失突变体GS0123△rhc N2(GS0123△T2)接种原宿主植物刺槐,激活了宿主植物细胞H_2O-2途径的防御反应,但对水杨酸(SA)途径的防御反应有抑制作用。与接种野生型菌株GS0123的刺槐相比,接种突变体GS0123△T2刺槐的植株生长状况未受影响。此外,在根瘤的侵染细胞中,普遍出现了多个类菌体包裹在一个“囊泡”中的现象。根瘤菌GS0123缺失掉T3SS-Ⅱ后,其侵染能力及与刺槐的共生效率未受影响。(5)将根瘤菌GS0123的T3SS-Ⅰ和T3SS-Ⅱ功能缺失突变体GS0123△rhc N1△rhc N2(GS0123△S)接种原宿主植物刺槐,几乎未引发宿主细胞的防御反应。与接种野生型菌株GS0123的刺槐相比,接种突变体GS0123△S刺槐的植株生长受到抑制,叶片发黄,表现出明显的缺氮现象,侵染线和根瘤原基的数量减少,最终只形成了极少量的有效根瘤;在根瘤中几乎未观察到侵染细胞。根瘤菌GS0123同时缺失掉T3SS-Ⅰ和T3SS-Ⅱ后,其侵染能力及与刺槐的共生效率显着下降。与接种突变体GS0123△T1的刺槐相比,在接种GS0123△S的刺槐中,侵染线和有效根瘤数量降低,根瘤中的侵染细胞减少。在突变体GS0123△T1的基础上缺失掉T3SS-Ⅱ后,根瘤菌的侵染能力和侵染效率进一步下降。本研究表明,根瘤菌GS0123中单独的T3SS-Ⅰ在刺槐-GS0123共生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T3SS-Ⅰ和T3SS-Ⅱ相互配合,抑制植物在H_2O-2途径的防御反应,促进刺槐-GS0123共生体系的建立。本研究扩展了对根瘤菌T3SS在共生体系建立过程中作用的认识,为进一步构建刺槐-GS0123相互作用的信号网络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1)

周向珍[8](2017)在《中慢生根瘤菌MAFF303099Tn5-sacB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共生相关突变体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作用避免了人工施用氮肥的种种弊端,在农业生产中有重要研究和利用价值。目前对共生固氮的研究仍聚焦在其具体分子机制。根瘤菌合成的结瘤因子(NF)是共生起始的关键信号分子,除此之外,根瘤菌中很多基因均参与共生过程,保证根瘤菌可以正常分化并行使固氮功能,包括nod基因,nif基因,fix基因及一些lps基因等。Mesorhizobium loti MAFF303099与模式豆科植物百脉根(Lotus japonicus)的共生在共生固氮体系中极具代表性,对揭示共生固氮机理有重要的研究价值。MAFF303099是中慢生根瘤菌属内最早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菌株。本课题以MAFF303099为研究对象,利用转座子Tn5-sacB转座技术得到了约10,000个MAFF303099的转座接合子,构建突变体库,旨在构建并筛选百脉根根瘤菌MAFF303099中共生相关基因的突变体,更好地阐明共生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测定百脉根根瘤菌MAFF303099的生长曲线,确定了其在TY培养基中培养时,对数生长期在OD600为1.0左右;测定MAFF303099对Km的敏感性,确定Km筛选浓度为50μg/mL。2.利用叁亲本杂交方法将含Tn5-sacB转座子的质粒pMH1701转入目的菌株MAFF303099,转化效率为3.75×10~(-5),并挑取复筛后的约10,000转座接合子用96孔板培养并保藏,构建MAFF303099的转座子随机插入突变体库。3.利用PCR、抗性筛选、蔗糖筛选验证了复筛后的转座接合子中均有转座子Tn5-sacB插入在其基因组中,进一步通过TAIL-PCR的方法在16个突变体中鉴定出了10个转座子插入基因编码框的突变体,并确定了其具体插入位点,证实了突变体库构建的可行性。4.探索并构建了一套能从MAFF303099突变体库中快速筛选目的突变体的方法,成功筛选到了结瘤因子相关合成基因nodB的突变体,命名为MAFF303099/nodB-1,且确定了Tn5-sacB在nodB基因中的具体插入位点。5.对MAFF303099/nodB-1进行共生相关表型的分析,发现MAFF303099/nodB-1不能使百脉根结瘤;通过组织化学染色对百脉根NINpro-GUS转基因植株根部进行GUS染色,发现MAFF303099/nodB-1仍可以少量诱导LjNIN的表达,并形成极少数的侵入线(IT)结构。(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柳晓东[9](2016)在《骆驼刺中慢生根瘤菌CCNWXJ12-2~T盐胁迫转录组分析及与耐盐相关基因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骆驼刺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alhagi CCNWXJ12-2~T是本实验室从新疆荒漠地区疏叶骆驼刺根瘤中分离得到的具有优良抗逆性的菌株,最高能够耐受0.8 M NaCl。为了更好的研究其耐盐机制,本文使用RNA-Seq技术,研究其在不同盐浓度条件下转录组表达差异,然后选取部分差异表达基因,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基因敲除突变体,对突变体表型进行检测,以进一步研究基因功能。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以2倍为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阈值,在高盐条件下,差异表达基因总数为1849个,占总注释基因数(7195)的25.7%。其中933个基因表达下调,916个基因表达上调。表达上调基因主要集中在氨基酸合成及转运、碳水化合物转运及代谢、能量代谢、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翻译等代谢过程,说明在高盐条件下,M.alhagi XJ12-2~T的能量代谢水平和蛋白合成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大部分与抗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说明在高盐条件下,该菌的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下调基因主要富集在膜转运相关代谢通路,该菌中几种常见的蛋白分泌系统,如第二套叁型分泌系统(T3SS2)、四型分泌系统(T4SS)、六型分泌系统(T6SS)等的表达都有所下调。同时,在高盐条件下,大部分分子伴侣基因的表达量也有所降低。在1894个差异表达基因中,有653个基因被注释为假定蛋白,占差异基因总数的35.32%,说明在该菌的耐盐机制中,仍有许多未知的部分。综上所述,M.alhagi XJ12-2~T对盐胁迫的响应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过程,涉及大部分细胞代谢。通过转录组数据发现,在高盐条件下,M.alhagi XJ12-2~T有两套与甘氨酸甜菜碱/脯氨酸转运相关的proVWX操纵子的表达量显着上调。甘氨酸甜菜碱/脯氨酸作为常见的渗透保护物,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及植物中。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这两套甘氨酸甜菜碱/脯氨酸转运系统的敲除突变体XJG1和XJG2,并对突变体的耐盐及抗氧化能力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两个突变体的盐耐受能力及抗氧化能力与野生型相比没有明显改变。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由于该系统在M.alhagi XJ12-2~T中存在冗余所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该菌能够从其他物质(如胆碱)合成甘氨酸甜菜碱/脯氨酸,从而抵消proVWX敲除所造成的影响。转录组数据显示,在高盐条件下第一套叁型分泌系统(T3SS1)的表达显着上调,表明该系统有可能与M.alhagi XJ12-2~T的耐盐能力有关。于是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ΔrhcQ,Δ0070及ΔT3叁个基因敲除突变体来研究T3SS1在M.alhagi XJ12-2~T抗环境胁迫中的作用,其中rhcQ基因编码结构蛋白,0070编码假定的分泌蛋白,ΔT3为包括rhcQ在内的9个基因的敲除突变体。结果表明突变体ΔrhcQ和ΔT3的耐盐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与野生型相比有明显的降低;突变体Δ0070与野生型相比,只对KCl的耐受能力有明显降低,对其他盐的耐受能力及抗氧化能力则没有明显的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叁株突变体在高盐条件下细胞总钠离子和钾离子的含量要高于野生型,而且其抗氧化酶活力明显低于野生型,说明T3SS1对M.alhagi XJ12-2~T维持细胞内的离子稳态和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在下调基因中,选取丝氨酸蛋白激酶基因(prkA)进行研究。丝氨酸蛋白激酶在微生物中广泛存在并且比较保守,在不同的微生物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prkA基因敲除突变体,并对突变体的抗逆特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rkA基因的敲除,使菌株的盐耐受能力和抗氧化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对细胞总Na+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突变体与野生型细胞总Na+含量基本一致,说明prkA基因对该菌的Na+转运没有影响。而对抗氧化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突变体抗氧化酶活力与野生型相比有明显的提高,表明prkA基因能够通过影响M.alhagi XJ12-2~T中抗氧化酶活力来影响其耐盐能力。(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6-09-01)

李振鹏,马春草,谢福莉,陈大松,李友国[10](2016)在《华癸中慢生根瘤菌7653R SraG sRNA的共生固氮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前期对华癸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7653RsRNA(small non-coding RNA,sRNA)的生物信息学预测,经Northern blot验证获得SraGsRNA。本研究采用RACE与转录组高通量深度测序确定了SraG全长,并分别利用RNAfold软件和TargetRNA软件预测了SraG二级结构和靶位点,进而构建了M.huakuii 7653R的SraG插入失活突变体(M.huakuii SraGmut),并对突变体接种紫云英的共生表型进行了检测。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野生型菌株M.huakuii 7653R相比,接种突变株M.huakuii SraGmut的固氮能力显着下降,突变株固氮酶活性下降约40%,植株鲜质量和根瘤数目也显着降低。结果表明,SraG的功能与M.huakuii 7653R的共生固氮过程相关,作为sRNA可能参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调控过程。(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慢生根瘤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构建M.huakuii tpp基因突变株的基础上,通过自生生长和植物盆栽试验,研究焦磷酸硫胺素结合蛋白tpp基因在根瘤菌的生长及与紫云英宿主共生固氮过程中的功能。通过同源重组获得华癸中慢生根瘤菌tpp突变菌株HKtpp,并进一步研究tpp基因突变对菌株生长及共生固氮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tpp基因突变会减缓菌株生长,突变菌株胞内的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显着降低。植物盆栽试验表明,突变菌株感染紫云英宿主形成有效的红色根瘤,但是其固氮酶活降低了26.4%。结果表明:tpp基因在根瘤菌的生长和共生固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慢生根瘤菌论文参考文献

[1].王伦,菅沼宗矢,日比野歩美,叁井亮司,谷明生.慢生根瘤菌USDA110中分离的镧系结合型甲醇脱氢酶特性[C].稀土元素镧铈钇应用研究研讨会暨广东省稀土产业技术联盟成立大会摘要集.2019

[2].吴和涛,谢婧,罗莎,何冬兰,李晓华.华癸中慢生根瘤菌焦磷酸硫胺素结合蛋白基因tpp的功能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9

[3].黄小娜,谭芳,姜福纯.慢生根瘤菌接种花生的结瘤能力[J].贵州农业科学.2019

[4].马俊潇.大豆慢生根瘤菌基因组规模蛋白质互作网络构建与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8

[5].于艳霞,佀再勇,曾小波,李友国.华癸中慢生根瘤菌7653RMCHK-3535基因在自生和与紫云英共生中的功能[J].微生物学报.2019

[6].殷杰.华癸中慢生根瘤菌谷胱甘肽合成酶基因gshB的功能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8

[7].王新叶.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amorphaeCCNWGS0123全基因组测序和两套Ⅲ型分泌系统功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8].周向珍.中慢生根瘤菌MAFF303099Tn5-sacB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共生相关突变体的筛选[D].华中农业大学.2017

[9].柳晓东.骆驼刺中慢生根瘤菌CCNWXJ12-2~T盐胁迫转录组分析及与耐盐相关基因功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10].李振鹏,马春草,谢福莉,陈大松,李友国.华癸中慢生根瘤菌7653RSraGsRNA的共生固氮功能[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6

标签:;  ;  ;  ;  

慢生根瘤菌论文-王伦,菅沼宗矢,日比野歩美,叁井亮司,谷明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