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汁生物肥对小麦的影响

果汁生物肥对小麦的影响

一、汁液生物肥在小麦上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胡蕊洁,杨向芸,贾磊,李玉如,项月,岳洁瑜,王华忠[1](2021)在《病毒介导的GFP-ATG8在小麦上的表达和在自噬活性监测上的应用》文中认为自噬相关因子ATG8定位于自噬结构的膜上,荧光蛋白标记的ATG8在过表达细胞内所呈现的点状荧光常用于表征自噬结构和监测自噬活性。病毒介导的过表达(virus-mediated over-expression, VOX)是一种简便、快速制备目的基因过表达植株的技术。采用基于狗尾草花叶病毒FoMV的VOX技术(FoMV-VOX)在小麦植株中表达GFP标记的小麦ATG8家族成员TaATG8a,建立小麦活体植株的自噬活性监测技术平台。构建了融合基因GFP-TaATG8a的FoMV-VOX载体,采用Agroinfiltration方法在本氏烟草叶片中表达携带GFP-TaATG8a的FoMV基因组RNA和组装病毒粒子,将烟草汁液中的病毒粒子摩擦接种于小麦幼苗植株叶片,对接种植株叶片和根组织中的荧光信号进行观察和特征鉴定。结果表明,采用FoMV-VOX技术在小麦植株上不仅可以实现GFP-TaATG8a在接种叶片中的高效表达,还可以借助病毒的系统侵染实现该融合基因在未接种叶片和根组织中的高效表达。经饥饿处理激活自噬,融合蛋白GFP-TaATG8a在植株叶表皮、叶肉以及根细胞中呈现表征自噬结构的点状荧光。采用FoMV-VOX技术获得的GFP-TaATG8a过表达植株可以应用于小麦多种组织类型中的自噬活性调节机制和生理功能研究。

张弛[2](2021)在《次级共生菌在荻草谷网蚜传播大麦黄矮病毒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Takahashi)(在中国曾被误定为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且目前仍在普遍沿用)是许多经济作物上(尤其是小麦)的重要害虫。在我国,每年通过直接损害(如:取食叶片或麦穗)或间接损害(如:排泄蜜露或传播病毒)引起的小麦减产高达30%,严重威胁着我国小麦生产与粮食安全。荻草谷网蚜作为小麦黄矮病(病原为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的重要传播媒介,易引起病害的大流行。前期研究表明:次级共生菌与BYDV病毒粒子在荻草谷网蚜体内共享相同位置,存在较复杂的互作关系。因此,通过探究次级共生菌-介体-植物病毒的互作机制,可以为通过调控次级共生菌来防止植物病毒的流行提供理论基础,进而助力于病害的防控工作。本研究通过检测不同荻草谷网蚜单克隆系体内次级共生菌的感染情况,筛选出不含次级共生菌和仅含1种次级共生菌各2个单克隆系,然后通过向人工饲料中添加次级共生菌富集液或抗生素的方法获得了遗传背景一致的人工感菌或不感菌的荻草谷网蚜克隆系。以此为基础,我们研究了同一基因背景下,蚜虫感染共生菌和不感染共生菌对BYDV-PAV的获取、存留及传播效率的差异,从而探明次级共生菌在宿主蚜虫传播大麦黄矮病毒中的作用,具体如下:1.共生菌检测:从杨凌麦田单头采集荻草谷网蚜成虫,于实验室内单头饲养形成34个单克隆系,随后利用16S r DNA特异性引物对蚜虫体内7种已报道的次级共生菌进行了系统检测(Hamiltonella defensa、Regiella insecticola、Rickettsia、Wolbachia、Serratia symbiotica、Spiroplama和Arsenophonus)。结果显示:未感染任何次级共生菌的克隆系有两个,分别为N27S-与N28S-;单感染的克隆系有两个,分别为感染Rickettsia(N15Ri+)和感染R.insecticola(N21Re+);其余克隆系均同时感染2种或2种以上次级共生菌,说明多重感染在荻草谷网蚜体内较为常见。2.目标共生菌添加:将2日龄不含次级共生菌的克隆系N27S-或N28S-饲养在含目标次级共生菌(Rickettsia)富集液的人工饲料上7天,随后单头蚜虫接入小麦单株上连续饲养3代,形成生理状态稳定的人工含有Rickettsia的单克隆系A27Ri+。3.目标共生菌去除:将2日龄单克隆系N15Ri+和N21Re+荻草谷网蚜饲养在含添加特定抗生素组合(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头孢噻肟cefotaxime和庆大霉素gentamycin)的人工饲料上7天,随后单头蚜虫接入小麦单株上连续饲养3代,形成生理状态稳定的人工A15Ri-和A21Re-克隆系。4.目标共生菌对BYDV-PAV传播的影响:(1)与N27S-相比,A27Ri+荻草谷网蚜获取BYDV-PAV病毒的量显着降低,体内存留病毒的量显着升高,传毒后小麦体内病毒量显着低于N27S-荻草谷网蚜处理;(2)与A15Ri-相比,N15Ri+荻草谷网蚜获取病毒的量及获毒效率显着提高,体内存留病毒的量及存毒效率显着升高,传毒后小麦体内病毒量显着低于N27S-荻草谷网蚜处理。以上结果表明Rickettsia能够促进宿主蚜虫的存毒能力,抑制其传毒能力,但获毒能力因宿主蚜虫种群差异而表现出促进和抑制作用。综上所述,在人工饲料条件下,我们成功通过目标共生菌富集液(添加过程)法或特定抗生素配方法(去除过程)获得与自然荻草谷网蚜基因背景一致的人工含菌或不含菌的单克隆系;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比较含菌和不含菌荻草谷网蚜在获取、保持和传播BYDV-PAV能力上的差异,发现次级共生菌Rickettsia能提高荻草谷网蚜对BYDV-PAV的存留,降低其传播能力,说明次级共生菌在宿主荻草谷网蚜传播大麦黄矮病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探究次级共生菌-介体-植物病毒互作机制提供了有利支撑,同时为通过调控次级共生菌来防止植物病毒的流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鸿雁[3](2020)在《不同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的抗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麦蚜属于半翅目(Hemiptera),是世界性的麦类刺吸式害虫。甘肃河西地区干旱少雨,是麦长管蚜(Sitobion miscanthi)和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发生的重灾区,而其中麦长管蚜是甘肃省河西地区小麦粮食产区的优势种群。本试验从小麦的主要防御机制--不选择性和抗生性着手,研究蚜量比值,麦长管蚜的生物学参数,小麦的叶表面形态学特征,以及麦长管蚜取食前后小麦次生代谢物质的变化4个方面,综合评价了甘肃省常见的13个小麦品种的抗性水平。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麦长管蚜在13个小麦品种上的生物学参数进行比较以及其与抗蚜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永良15号的发育历期最长,体重差、蚜量比值、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MRGR)均为最小,除了甘春29号和陇春杂2号为高感品种外,其他品种均为感虫品种,但是不同品种之间麦长管蚜的生物学参数和蚜量比值之间仍然差异显着;MRGR与R0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r、λ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Tb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所以MRGR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特定时间生命表;蚜量比值与R0、r、λ、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MRGR、体重差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Tb呈显着负相关(P<0.05)。2.用扫描电镜对13个小麦品种的叶表面形态叶毛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叶表面叶毛长度与叶毛密度差异显着;同一抗性水平的小麦叶表面叶毛长度和密度差异显着;叶表面叶毛长度和密度与抗蚜性之间相关性不显着(P>0.05)。3.对麦长管蚜取食13个小麦品种前后的次生代谢物质总酚、黄酮的含量变化与抗蚜水平的相关分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总酚和黄酮与小麦抗性有关,麦长管蚜取食小麦前后随时间变化不同品种间总酚、黄酮含量变化较为显着;取食前后永良15号的总酚、黄酮含量均最高;取食后总酚平均含量与种群加倍时间(Tb)呈显着正相关(P<0.05),取食后小麦总酚含量越高,麦长管蚜的Tb越长;取食后总酚、黄酮平均含量与体重差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取食小麦后总酚、黄酮含量越高,蚜虫的体重差越小,对小麦的适应性越差。

闫甲[4](2020)在《麦田施硅方式对麦蚜和天敌的影响》文中认为小麦(Triticum aestivum)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而麦蚜是小麦上的主要害虫,严重降低小麦的产量与品质,给小麦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改善栽培管理一直是农业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技术措施。已有报道,在其他作物合理施硅能增强植物的抗虫性,但在麦田生态系统中,施硅是否影响麦蚜和天敌的发生量,从而影响小麦生产情况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选用冬小麦品种矮抗58,设置不同的施硅方式和施硅浓度,经室内和田间试验研究分析了施硅对麦蚜优势种荻草谷网蚜生命参数和选择行为、叶面喷施和土壤基施不同浓度硅肥对小麦-麦蚜-天敌的影响,旨在确定最佳的施硅方式和浓度,达到对麦蚜的生态调控,从而建立减少农药和化肥施加量的替代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室内喷施硅肥对荻草谷网蚜发育繁殖的影响。对麦苗设置3个施硅水平:0 g/L(对照,不施硅)、1 g/L、2 g/L(按有效成分SiO2计算),麦苗35日龄时采用种群生物学方法测定不同施硅浓度对荻草谷网蚜发育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对照,施硅延长了荻草谷网蚜若蚜期,缩短了成虫期,降低了蚜虫的寿命和产蚜量。两个硅浓度显着降低了蚜虫的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延长了种群加倍时间。2 g/L硅处理显着增加了平均世代周期,增加了有蚜翅比例。因此,室内小麦喷施硅肥能抑制荻草谷网蚜种群增长。2.室内喷施硅肥对荻草谷网蚜选择行为的影响。实验设置与施硅对荻草谷网蚜发育繁殖的影响相同,采用笼罩法测定小麦喷施硅肥对荻草谷网有翅蚜的选择性,采用培养皿离体叶片法测定小麦施硅对荻草谷网无翅蚜的非选择性。结果表明,2 g/L硅处理小麦叶片的有翅蚜选择率与对照相比降低了17.88%;无翅成蚜释放的24h、48h、72h内离体叶片上的平均蚜虫数量,与未接受硅处理叶片相比,1 g/L和2 g/L硅处理分别减少了9.97%、15.84%。因此小麦喷施硅肥对荻草谷网蚜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不利于荻草谷网蚜的选择繁殖。3.田间叶面施硅对小麦-麦蚜-天敌互作关系的影响。设置4个叶面施硅溶液水平:0 g/L(对照,不施硅)、0.5 g/L、1 g/L、2 g/L(按有效成分SiO2计算),在小麦拔节前期、抽穗前期及灌浆前期各喷施一次。在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中国农科院综合实验基地开展试验,系统调查各小区小麦的叶面积、生物量等农艺性状,麦田优势种荻草谷网蚜和禾谷缢管蚜的种群动态以及寄生性天敌寄生蜂的寄生率和捕食性天敌的发生量。结果显示,0.5 g/L硅浓度处理对小麦生育期,叶面积,生物量和千粒重没有显着影响。1 g/L和2 g/L硅浓度处理使小麦成熟期提前2-3天。1 g/L硅处理区两年的叶面积均显着增加,而此处理对2018和2019年小麦生物量和千粒重的影响不一致,对2018年小麦生物量的影响明显高于对照,对2019年的影响不显着,而对千粒重的影响却相反,2018年的千粒重与对照相比无显着影响,2019年显着高于对照。2 g/L硅处理显着提高了小麦两年的叶面积、生物量和千粒重。田间喷施1 g/L和2 g/L硅处理荻草谷网蚜和禾谷缢管蚜的发生量明显降低。1 g/L和2 g/L硅处理显着提高了2018年寄生蜂的寄生率,2 g/L硅处理增加了2019年捕食性天敌瓢虫和食蚜蝇的发生量。因此,田间小麦植株喷施1 g/L和2 g/L浓度硅肥能提高麦田系统的生态调控能力,减少蚜虫的发生量,一定程度增加天敌发生量,提高小麦产量。4.田间土壤施硅对小麦-麦蚜-天敌及不同施硅方式对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设置4个不同水平的硅肥:0 kg/hm2、40 kg/hm2、80 kg/hm2、120 kg/hm2(按有效成分SiO2计算),系统调查小麦生育期、叶面积、株高、生物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等参数及麦蚜和天敌的发生量。结果表明,土壤施硅80 kg/hm2和120 kg/hm2处理能明显改善小麦的农艺性状,小麦成熟期提前2-4天,叶面积和生物量显着高于对照,小麦叶面积和生物量分别增加21.3%、38.16%和7.01%、7.67%。土壤施硅能减少荻草谷网蚜和禾谷缢管蚜的发生量。40 kg/hm2、80 kg/hm2、120 kg/hm2硅处理荻草谷网蚜平均发生量下降了29.99%、35.82%、42.38%;80 kg/hm2和120 kg/hm2硅处理区禾谷缢管蚜平均发生量减少32.53%、35.94%。与对照相比,麦田土壤施80kg/hm2和120 kg/hm2处理,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明显增加,穗粒数、千粒重分别增加0.73粒、1.04粒和1.08g、1.33 g,小麦产量分别增加了4.69%,6.32%。田间土壤施硅80 kg/hm2和120 kg/hm2处理区瓢虫分别增加11.67头、12.33头,而对草蛉、食蚜蝇发生量和寄生蜂寄生率无显着影响。小麦不同施硅方式对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不同,叶面喷施1 g/L、2 g/L硅处理区亩净收益分别增加15.48元,43.09元,土壤基施80 kg/hm2和120 kg/hm2硅处理的小麦田亩净收益分别增加29.71元,34.81元。因此,在小麦拔节前期,抽穗前期,灌浆前期喷施2 g/L浓度的硅肥,可以很好的控制麦蚜,保护天敌,增加小麦产量和净收益。

蓝浩[5](2020)在《不同抗蚜性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转录组和翅型分化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植物抗虫性主要依靠限制害虫营养和有毒有害物质,具体通过哪个途径,从害虫的营养代谢和解毒代谢系统的变化可进行一定的推测。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是小麦上的主要害虫,主要依靠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为利于抗蚜小麦品种的选育,本论文从麦长管蚜在不同抗蚜性小麦品种上的转录组差异,推测抗蚜小麦的抗蚜机制;同时也探究了麦长管蚜是否通过升高后代有翅率来逃避抗性强的小麦品种,并初步探究麦长管蚜翅型分化的调控机制。首先,研究了麦长管蚜在不同抗蚜性小麦品种上的生长发育、繁殖、营养摄入量,以及转录组的差异。结果显示,虽然小麦品种小偃22(XY22)的韧皮部汁液的营养质量(氨基酸:糖)比西农979(XN979)的更高,但在XY22上的蚜虫体重和繁殖力均显着低于在XN979上的。蚜虫在XY22上的蜜露排泄率也显着低于在XN979上的,表明蚜虫在XY22上摄入的韧皮部汁液比在XN979上更少。在XN979和XY22上饲养9天的麦长管蚜的转录组数据显示,共有600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前20条差异基因显着富集的KEGG通路中有11条是与营养代谢相关的。共找到81个与营养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有22个基因在XY22上取食的蚜虫中显着上调,其余59个基因在XY22上取食的蚜虫中显着下调。只找到18个与解毒代谢相关的基因差异表达,其中有12个基因在XY22上取食的蚜虫中显着上调。以上结果说明,蚜虫可获得的寄主韧皮部营养的数量与质量对蚜虫的生长发育都很重要;XY22较高的抗蚜性主要源于减少蚜虫获取韧皮部汁液,而非单纯依靠有毒物质。其次,探究了营养差异、母代以及异种桃蚜对麦长管蚜后代翅型的影响。结果显示,XY22并没有显着增加若蚜的有翅比例,反而是翅型与若蚜密度成正相关;当若蚜以1头/株和30头/株在预侵染和对照小麦上饲养时,有翅率无显着差异;1头麦长管蚜拥挤处理后的若蚜有翅率显着低于15头麦长管蚜拥挤处理后的;1头麦长管蚜和14头桃蚜拥挤处理后,也能导致若蚜的有翅率增加,但这种拥挤刺激对若蚜的影响没有麦长管蚜之间的拥挤刺激作用强。为了探究若蚜拥挤度对翅型分化的影响机制,对以1头/株(Xn S)和30头/株(Xn M)在XN979上饲养的2龄若蚜(母代已进行高拥挤度处理)进行转录组测序。发现有43个与表皮蛋白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有6个表皮蛋白相关基因在Xn S中下调。有一个编码蜕皮激素的基因在Xn S中下调。GO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显着富集于细胞组成中的membrane,生物过程中的脂质和糖代谢,以及分子功能中的氧化还原酶和肽酶活性及表皮结构组成。在前20条差异基因显着富集的KEGG通路中,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到5条糖代谢相关通路,3条氨基酸代谢相关通路,2条脂代谢相关通路以及3条能量信号转导相关通路。以上结果说明,麦长管蚜的翅型分化同时受产前成蚜和产后若蚜拥挤度的影响;翅型分化的调控机制是多层次的,可能与脂质和糖代谢以及能量分配有关;胰岛素信号通路参与蚜虫翅的发育。

王达[6](2020)在《麦长管蚜的生物型分化及其遗传和分子基础》文中指出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是一种世界性害虫,主要取食麦类作物及禾本科杂草。研究表明,麦长管蚜不同地理种群和不同寄主来源种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分化,说明该蚜具有分化出不同生物型的潜力。但目前对麦长管蚜不同寄主来源克隆之间遗传分化的研究还不是特别充分,关于该虫生物型分化和地理分布的研究极其有限,而该虫生物型分化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更是空白。本研究使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中国9个省份大麦和小麦上的麦长管蚜进行了基因型检测,同时使用不同小麦/大麦品种(系)对各基因型麦长管蚜进行了生物型的鉴定,并结合生态学、行为学、分子生物学和转录组学等方法对麦长管蚜生物型分化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进行了探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结果显示,麦长管蚜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存在明显区别。基于基因多样性(Hs)、有效等位基因数(Ne)和Shannon指数(I),江苏、湖北和青海省的麦长管蚜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分子方差分析(AMOVA)的结果显示不同地理种群之间存在显着的遗传分化。成对固定指数(FST)、主成分(PCo A)、NJ系统树和STURCTURE的分析结果也都显示我国西北省份(如青海、甘肃和新疆)和中东部省份(浙江、江苏、河南、安徽和湖北)的麦长管蚜种群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结构差异。不同地区的麦长管蚜种群之间的基因流动也不明显。此外,麦长管蚜不同寄主克隆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大麦上麦长管蚜克隆的近交系数(FIS)明显高于小麦上克隆的近交系数。成对固定指数(FST)显示,江苏、安徽、甘肃、浙江和新疆不同寄主来源克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分化(FST分别为0.070、0.098、0.109、0.090和0.286)。主成分分析、NJ系统树和STURCTURE的分析结果也表明以上省份麦长管蚜小麦克隆和大麦克隆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2. 麦长管蚜生物型的鉴定:使用蚜量比值法,从25个大麦和33个小麦品种(系)筛选出了10种抗性品种(系)(中4无芒、郑麦366、186-TM12-34、盐2129引-56、肚里黄、驻大麦4号、早熟3号、藏青25、甘啤6号和西引2号)。根据麦长管蚜在5种抗性小麦/大麦品种(系)(中4无芒、186-TM12-34、肚里黄、早熟3号和西引2号)上的致害性,检测到6种麦长管蚜生物型,建立了基于这5个品种(系)的麦长管蚜生物型鉴定系统。该系统中所有品种(系)对生物型1均表现为抗性;生物型2能克服早熟3 号的抗性,对其表现出较强的致害性;生物型3则能克服该系统中所有3个大麦品种(肚里黄、早熟3号和西引2号)的抗性;生物型4对小麦品系186-TM12-34的致害性较强;生物型5克服了早熟3号和西引2号的抗性;生物型6的特征是只有186-TM12-34对其表现为抗性。主成分(PCA)分析也清晰地显示出了不同生物型的寄主致害性差异。生物型1为该蚜的优势生物型(所占比例最高)。同时发现麦长管蚜生物型的地理分布不同,如生物型2只发生在陕西、青海、甘肃和新疆,生物型5和生物型6分别只在新疆和浙江被发现。3. 通过对各麦长管蚜生物型在不同小麦/大麦品种(系)上的生活史性状和致害性的比较,对该虫生物型的分化进行了验证。相比中4无芒、186-TM12-34、肚里黄、早熟3号和西引2号,生物型1在铭贤169、矮抗58和西农979上的若虫发育历期较短,成虫体重和10天产蚜量较大(寄主适合度高)。而生物型3在所有大麦品种(肚里黄、早熟3号和西引2号)上的寄主适合度比在小麦上的更高。此外,麦长管蚜生物型的鉴定结果在各生活史参数的主成分分析结果中也得到确认。同时使用选择试验检测了麦长管蚜生物型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行为。6h时,所有生物型对测试大麦品种的选择率均较高,大麦可能对各麦长管蚜生物型均不存在驱避抗性。除生物型6之外,其它生物型对中4无芒的选择率均较低,这表明生物型6同时克服了该品种的抗生性和驱避性,而中4无芒对其他生物型存在较强的驱避性。此外,生物型3对矮抗58,生物型3、5和6对186-TM12-34的选择率较低,这表明矮抗58和186-TM12-34分别对相应的生物型具有一定的驱避性。4. 取食行为(EPG)的结果表明,相比小麦矮抗58,麦长管蚜生物型1在大麦西引2号上的E2波(韧皮部被动取食波)时间显着减少,非刺探波(Np波)和刺探波(C波)的次数和时间明显增加;而生物型3在两种寄主植物上以上取食行为完全相反。这表明大麦品种西引2号对生物型1的抗性较高,而小麦品种矮抗58对生物型3的抗性更高。E2波时间的差异可能与两个生物型对大麦和小麦中特异次生物质的不同解毒能力有关。两个生物型在大麦和小麦上F波的次数和时间均无显着差异,这表明小麦品种矮抗58和大麦品种西引2号对麦长管蚜的物理抗性可能无明显区别。相比生物型3,转寄主后生物型1显示出了更高的取食行为和生活史性状的可塑性。生物型1和3的取食行为(如Np波次数)可塑性与其相对适合度分别存在显着正相关和负相关。表明生物型3对取食行为可塑性的维持可能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而生物型1维持可塑性的代价可能较低。以上结果表明,该蚜取食行为和生活史性状的可塑性与其生物型分化可能存在密切的关联。5. 微卫星标记分析结果显示,基于有效等位基因数(Ne)和Shannon信息指数(I)等参数,生物型1在所有生物型中的遗传多样性最高,而生物型6遗传多样性最低。FST值表明该蚜生物型之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分化(如生物型1和3之间FST=0.157;生物型2和3之间FST=0.181)。PCo A和NJ系统树的分析结果也清晰地显示出了不同生物型之间遗传结构的差异。同时其中某些生物型(如生物型1和生物型2,以及生物型3和生物型6)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遗传和进化关系。此外,不同麦长管蚜生物型之间的遗传分化关系与其在不同寄主植物上致害性表现相契合,这表明不同的麦长管蚜生物型通过微卫星等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区分是可能的。使用16S r DNA特异PCR方法对6个麦长管蚜生物型体内的次级共生菌进行检测。不同生物型体内次级共生菌的组成和含量均存在差异。如U型共生菌Regiella insecticola在生物型3和6中均无感染,但在生物型4的所有克隆中均有感染;T型共生菌Hamiltonella defensa在生物型3和6中的感染率较高。生物型和共生菌感染情况之间的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共生菌的侵染可能对麦长管蚜生物型的分化具有一定的作用。6. 转录组分析显示,当取食小麦和大麦时,麦长管蚜生物型1和3之间分别检测到了3392和224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1528个基因在蚜虫取食小麦和大麦时,在两个生物型之间均差异表达。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消化和防御相关的基因大量存在于这1528个共有差异基因中。其中差异较为显着的防御相关基因包括3个过氧化物酶(PODs)、两个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两个表皮蛋白(CPs)、1个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1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1个酯酶(EST)基因。取食小麦时,生物型1和3之间有36个特异防御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如PODs、P450s、UGTs和CPs等。在大麦上时,两个生物型之间只有13个特异防御基因的差异表达,包括4个P450s、4个UGTs、两个CPs、1个ABC转运蛋白和1个POD等。小麦和大麦特异诱导了不同数量和功能的防御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这可能反映了小麦和大麦中次生代谢产物组成和含量的差异。这些防御基因在麦长管蚜生物型的分化中可能具有关键作用。7. 响应寄主转移时,麦长管蚜生物型1和3中分别检测到了127和865个可塑性(差异)基因,其中39个可塑性基因在生物型1和3中共有。大多数的共有可塑性基因与防御有关,如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和半胱氨酸蛋白酶等基因。此外,共有可塑性基因(如半胱氨酸蛋白酶和碱性磷酸酶基因)的表达与麦长管蚜的繁殖力存在显着相关性。生物型1和3中的特异可塑性基因中分别检测到了5和9个转录模块。生物型1的繁殖力与模块P1中的表皮蛋白基因(CP5)和模块P3中的P450基因(CYP6DA2)的表达显着相关,而生物型3的繁殖力与模块T8中的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UGT2B2)的表达密切相关。这些基因和转录模块对生物型1和3定殖其他植物时可能具有重要作用。GO和KEGG分析显示,特异可塑性基因中存在解毒和防御相关基因的显着富集。此外,两种生物型之间可塑性转录本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差异基因的数量和种类上,还体现在表达可塑性程度和模式上。响应寄主转移时,生物型3的转录可塑性程度低于生物型1。相关性分析表明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可塑性在生物型1中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如CYP6DA2),而在生物型3中则相反(如UGT2B2),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两种生物型转录可塑性程度的差异。以上结果表明转录可塑性在麦长管蚜生物型分化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姜雅秀[7](2020)在《不同遗传背景小麦种质资源对麦长管蚜的抗蚜性鉴定》文中研究表明小麦蚜虫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小麦上的重要害虫。目前我国针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措施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化学农药的过量施用对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培育和种植抗蚜品种,是有效的绿色防控措施。本研究连续2年按照农业部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对来自国家小麦种质资源库的小麦种质材料进行了田间的抗蚜性鉴定,其中包括8份普通小麦与中间偃麦草杂交的八倍体小偃麦和6份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的六倍体小黑麦。并根据田间调查结果选出了4份遗传稳定抗性级别不同的种质材料(小偃麦21-22和小黑麦31-32),利用EPG技术研究了麦长管蚜在不同种质资源上的取食行为。采用田间模糊识别技术抗蚜性鉴定与室内EPG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了不同小麦种质的抗蚜性,以期筛选抗蚜的小麦种质资源,为小麦的抗蚜育种以及抗蚜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在连续2年鉴定的14份小麦种质材料中,小偃麦多为低抗或中抗,其中有5个材料表现出稳定的抗蚜性,而小黑麦多为低感或中感。没有对麦长管蚜表现为免疫或者高抗的种质材料。表现为中抗的有2个,分别是小偃麦21和23;表现为低抗的有小偃麦22、24和小偃麦26;表现为低感和中感的小麦材料数各4个以及高感1个。2、通过对Np、P、Pd、E1、E2、F、和G等EPG基本波形的分析显示,麦长管蚜在小偃麦上首次开始刺探的时间显着长于小黑麦(P<0.05);且小偃麦水状唾液分泌E1波的持续时间显着大于小黑麦(P<0.05);麦长管蚜在小偃麦21上的F波(细胞机械阻碍)和小偃麦22上非取食Np波的持续时间最长;在小黑麦31上的P波(刺探波)和小黑麦32上的木质部取食G波的持续时间最长。基于刺探电位的小麦种质资源抗性水平鉴定与田间鉴定结果基本一致。麦长管蚜在小偃麦21、22上寻找刺吸点位时间长,而且小偃麦21对蚜虫口针刺探机械阻力大,在小偃麦22上取食中断频次较多。据此推测2种小偃麦对麦长管蚜的抗性机制可能为不选择性结合抗生性。表明八倍体小偃麦可以作为小麦抗蚜育种的种质资源材料。

李飞[8](2019)在《白背飞虱、共生细菌和寄主植物之间的互作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白背飞虱(white-backed planthopper,WBPH)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属同翅目(Homoptera)、飞虱科(Delphacidae),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南亚及东亚等地区,几乎遍及我国所有稻区,是最重要的水稻害虫之一。白背飞虱成虫和若虫均刺吸水稻韧皮部汁液,从而使得植株生长发育缓慢、分蘖延迟和穗粒空瘪,危害严重时可造成整株枯死,呈现“虱烧”状。除直接危害水稻外,还可同时传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对水稻产生间接影响。宿主昆虫具有多种共生菌,共生菌对宿主昆虫具有重要的功能作用,如为宿主昆虫提供营养物质和参与物质代谢,影响宿主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影响宿主昆虫行为,保护宿主昆虫。共生菌对白背飞虱也具有重要作用,如类酵母菌参与白背飞虱的氮素循环,为白背飞虱提供甾醇类物质;共生细菌Wolbahia和Cardinium两者均能调控白背飞虱的生殖,且Cardinium还促进白背飞虱若虫的生长发育。但对白背飞虱共生细菌的系统性研究还严重缺乏。本研究测定了白背飞虱的共生细菌的多样性、种群动态和传播规律以及对白背飞虱的功能作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白背飞虱共生细菌的多样性和种群动态对白背飞虱共生细菌进行16S r DNA高通量测序,结果发现Wolbachia、Cardinium和Asaia的相对丰度达到了97.99%。对6个地区的白背飞虱的共生细菌进行调查显示,Wolbachia在白背飞虱雌雄虫中的感染率差异显着,分别为98.9%和55.0%;Cardinium在白背飞虱雌雄虫中的感染率都达到100%;白背飞虱雌雄虫Asaia的感染率处于动态变化。Wolbachia、Cardinium和Asaia在白背飞虱雌虫的感染密度高于雄虫的共生细菌感染密度,且随着白背飞虱的发育而变化;Wolbachia、Cardinium和Asaia在白背飞虱不同组织中的感染密度也不一样。2.Cardinium对白背飞虱的生物素营养功能作用采用白背飞虱感染Cardinium和不感染Cardinium种群进行生物学测定,发现Cardinium促进白背飞虱的生长发育、延长寿命、增大白背飞虱的体重,从而增强白背飞虱的适合度;利用塑料瓶饲喂白背飞虱的方法,将白背飞虱分别置于无生物素,低、标准及高生物素的人工饲料上取食,结果发现感染Cardinium白背飞虱生长发育显着快于不感染Cardinium的白背飞虱。但是只是在取食无生物素含量的人工饲料时,感染Cardinium白背飞虱体重显着重于不感染Cardinium的白背飞虱。此外,白背飞虱体内的生物素含量随着取食的人工饲料中的生物素含量增加而显着增加。3.寄主植物介导共生细菌的水平传播使用parafilm小袋和塑料双通管接虫的方式探究共生细菌的水平传播途径。结果表明在1对感染Asaia白背飞虱连续取食12 h后,水稻叶鞘全部感染Asaia,而20头白背飞虱雄虫连续取食7 d后,水稻叶鞘才全部感染Cardinium,表明白背飞虱对Asaia比Cardinium有着更高的接菌效率。不感染Cardinium白背飞虱取食已感染Cardinium水稻叶鞘后,73.3%的白背飞虱就能感染Cardinium,连续取食5 d就才能全部感染,而不感染Asaia白背飞虱取食1 d已感染Asaia水稻叶鞘,50%的白背飞虱感染Asaia,连续取食7 d就才能全部感染Asaia。4.寄主植物对白背飞虱及其共生细菌的影响通过白背飞虱取食寄主植物水稻、稗草和小麦,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寄主植物氨基酸浓度、核黄素浓度和生物素浓度,以及荧光定量PCR测定白背飞虱Wolbachia,Cardinium和Asaia的感染率和密度。结果发现白背飞虱在水稻上的适合度最高,稗草次之,小麦最低。水稻的游离氨基酸总浓度最高,稗草次之,小麦最低;小麦的核黄素浓度最高,稗草次之,水稻最低;水稻的生物素浓度最高,稗草水稻的生物素和小麦的生物素浓度无显着差异。各寄主植物上的白背飞虱Wolbachia、Cardinium和Asaia的感染率无显着差异,但寄主植物的核黄素浓度越低,白背飞虱Wolbachia的感染密度越高;寄主植物的生物素浓度越低,白背飞虱Cardinium的感染密度越高。

周璇[9](2019)在《桃蚜Myzus persicae唾液蛋白Mp1与拟南芥PP2-A1互作促进侵袭》文中研究指明植物遭受害虫侵袭时,会产生多种防卫机制。其中植物韧皮部防卫反应(phloem-based defense,PBD)主要是针对刺吸式口器害虫而立义,代表了植物抗虫性的一种特殊机制。PBD包括两种关键组分,一是由凝集素类韧皮部蛋白质(phloem protein,PP)形成的复合体,二是类似葡聚糖合酶(β-1,3-glucan-like,GSL)催化生成的胼胝质。PP复合体与胼胝质堵塞筛管细胞壁和筛孔,阻碍蚜虫刺吸韧皮部。通过本实验室前人对拟南芥PP2基因的研究表明,PP2属于诱导表达的基因,在植物正常生长条件下表达量通常很低,当植物受害虫侵袭或环境胁迫时,表达水平大幅度提高,植物对害虫侵袭的抵抗能力也因此得到加强。拟南芥PP2-A1发生突变时,对桃蚜的抗性大大降低,而拟南芥PP2-A1过表达时,则对蚜虫的取食行为和繁殖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见PP2-A1是PP中调控拟南芥PBD的关键基因。桃蚜为使自身顺利取食韧皮部汁液,必然发展出一系列的应对策略来避开或适应植物的PBD。桃蚜(Myzuspersicae Sulzer)是利用口针穿透植物维管束取食韧皮部汁液的一种典型昆虫,蚜虫口针的刺吸取食除对植物造成机械损伤外,还会传播多种植物病毒。桃蚜需要与其宿主形成密切联系,以便顺利取食和定殖。在利用口针探测和取食时,桃蚜主要分泌两种类型的唾液,即凝胶型唾液E1和水溶性唾液E2,其中水溶性唾液E2中含有多种酶,可参与抑制植物防卫反应。本课题根据已知的抗蚜基因PP2-A1,通过与桃蚜唾液进行Pull-Down实验,筛选出可能与PP2-A1互作的唾液蛋白即Mp1,接着又用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和免疫共沉淀实验(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进一步验证了 PP2-A1与Mp1的互作关系后,初步探究了Mp1的生物学功能,即拟南芥中PP2-A1的影响会影响Mp1在细胞中的定位,Mp1对桃蚜繁殖具有正向调控作用,因而证明了Mp1可以通过调控拟南芥PBD反应促进桃蚜对拟南芥的侵袭。

王军军[10](2019)在《聚磷酸铵螯合镁、铁、锌的特性及肥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微量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聚磷酸铵(APP)分子不仅含有植物所需氮素和磷素,还可以螯合许多中微量元素如钙、镁、铁、锌、铜等。聚磷酸铵螯合中微量元素不易被土壤固定,在土壤中利用效率较高,因此成为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本试验主要以聚磷酸铵为底物制备聚磷酸铵螯合镁、聚磷酸铵螯合铁、聚磷酸铵螯合锌三种肥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硫酸镁和聚磷酸铵螯合镁、硫酸亚铁和聚磷酸铵螯合铁、硫酸锌和聚磷酸铵螯合锌肥效差异。试验结论如下:1)当pH=7,螯合温度为40℃,螯合时间为60 min时,聚磷酸铵螯合镁的能力最强。当pH=7,螯合温度为35℃,螯合时间为75 min时,聚磷酸铵螯合铁的能力最强。当pH=7,螯合温度为40℃,螯合时间为75 min时,聚磷酸铵螯合锌的能力最强。2)土壤培养试验结果表明:与硫酸镁相比,聚磷酸铵螯合镁可以提高土壤中交换性镁的含量;与硫酸亚铁相比,聚磷酸铵螯合铁可以提高土壤中有效铁的含量;与硫酸锌相比,聚磷酸铵螯合锌可以提高土壤中有效锌的含量。3)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硫酸镁、硫酸亚铁、硫酸锌相比,聚磷酸铵螯合镁、聚磷酸铵螯合铁、聚磷酸铵螯合锌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和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苗期、花期植株株高、植株鲜重有增加趋势,对结果期各项农艺学指标影响不大。聚磷酸铵螯合镁对黄瓜和番茄地上部镁含量有增加趋势,对土壤中交换性镁含量无影响。聚磷酸铵螯合铁对黄瓜和番茄地上部铁含量有增加趋势,对土壤中有效铁的含量也有增加趋势。聚磷酸铵螯合锌对黄瓜和番茄地上部锌含量有增加趋势,对土壤中有效锌的含量也有增加趋势。施用聚磷酸铵螯合镁、聚磷酸铵螯合铁、聚磷酸铵螯合锌肥降低了黄瓜糖分含量,对黄瓜可滴定酸的含量有增加趋势。

二、汁液生物肥在小麦上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汁液生物肥在小麦上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病毒介导的GFP-ATG8在小麦上的表达和在自噬活性监测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GFP-TaATG8a融合基因的VOX载体构建
    1.3 烟草叶片Agroinfiltration
    1.4 小麦幼苗植株的病毒摩擦接种
    1.5 饥饿和药物处理
    1.6 荧光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FoMV介导的GFP-TaATG8a在小麦上的表达
    2.2 融合蛋白GFP-TaATG8a在叶片细胞中的定位和自噬活性监测
    2.3 融合蛋白GFP-TaATG8a在小麦根细胞中的定位和自噬活性监测
3 讨论
4 结论

(2)次级共生菌在荻草谷网蚜传播大麦黄矮病毒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荻草谷网蚜概论
    1.2 共生菌
        1.2.1 共生菌分类
        1.2.2 初级共生菌的功能
        1.2.3 次级共生菌的功能研究概况
        1.2.4 共生菌在病毒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1.3 共生菌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1.3.1 检测、鉴定共生菌的种类
        1.3.2 添加/去除共生菌的方法
    1.4 小麦黄矮病
        1.4.1 大麦黄矮病毒概述
        1.4.2 媒介的传播方式
    1.5 本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不同单克隆系荻草谷网蚜体内次级共生菌鉴定
    2.1 材料和方法
        2.1.1 供试虫源与植物
        2.1.2 主要仪器与材料
        2.1.3 荻草谷网蚜DNA的提取
        2.1.4 荻草谷网蚜次级共生菌的检测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次级共生菌检测结果
        2.2.2 Rickettsia和Regiella insecticola进化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荻草谷网蚜体内次级共生菌的人工添加与去除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虫源与仪器
        3.1.2 人工饲料的配制与人工饲喂器的使用
        3.1.3 人工添加次级共生菌
        3.1.4 人工去除次级共生菌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人工添加荻草谷网蚜体内次级共生菌检测结果
        3.2.2 人工去除荻草谷网蚜体内次级共生菌检测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Rickettsia对蚜虫传播BYDV-PAV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虫源
        4.1.2 供试毒源与健株小麦
        4.1.3 主要仪器与材料
        4.1.4 提取麦蚜、小麦RNA
        4.1.5 PAV的常规PCR检测
        4.1.6 PAV的荧光定量检测
        4.1.7 荻草谷网蚜获取BYDV-PAV实验
        4.1.8 BYDV-PAV在荻草谷网蚜体内的存留实验
        4.1.9 荻草谷网蚜传播BYDV-PAV的效率实验
    4.2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荻草谷网蚜获取BYDV-PAV的效率比较
        4.3.2 BYDV-PAV在荻草谷网蚜体内的存留比较
        4.3.3 BYDV-PAV在小麦体内的累积量比较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不同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的抗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麦长管蚜的危害及其防治的重要性
        1.1 麦长管蚜危害的特点
        1.2 麦长管蚜防治的重要性
    2 小麦的抗蚜机制
        2.1 不选择性
        2.2 抗生性
        2.3 耐害性
        2.4 诱导抗性
    3 小麦品种抗蚜性鉴定和评价指标
        3.1 田间抗蚜性鉴定
        3.2 室内抗蚜性鉴定
    4 小麦抗蚜育种研究进展
    5 本文设计思路
第二章 不同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蚜虫的生物学参数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麦长管蚜在不同小麦品种上发育历期的比较
        2.2 麦长管蚜在不同小麦品种上体重差的比较
        2.3 麦长管蚜在不同小麦品种上的存活率和繁殖力比较
        2.4 麦长管蚜在不同小麦品种上生物学参数和蚜量比值的比较
        2.5 麦长管蚜在不同小麦品种上生物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第三章 不同小麦品种叶毛性状与麦长管蚜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扫描电镜样品制做方法及观察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小麦上叶毛长度的比较
        2.2 不同品种小麦上叶毛密度的比较
        2.3 不同品种小麦上叶毛长度与生命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2.4 不同品种小麦上叶毛密度与生命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2.5 不同品种小麦上蚜量比值与形态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2.6 不同品种小麦叶毛形态学的扫描电镜观察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第四章 麦长管蚜取食对不同小麦品种体内次生代谢物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蚜虫的生物学参数
        1.4 次生代谢物质的测定方法
        1.5 数据分析与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蚜虫取食小麦对麦苗次生代谢物质总酚的影响
        2.2 蚜虫取食小麦对麦苗次生代谢物质黄酮的影响
        2.3 麦长管蚜取食前后总酚、黄酮3次含量测定的平均值比较
        2.4 生物学参数与次生代谢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第五章 结论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4)麦田施硅方式对麦蚜和天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麦蚜的发生与危害
        1.2.1 麦蚜的发生
        1.2.2 麦蚜的危害
    1.3 小麦对麦蚜的抗性
    1.4 麦蚜和天敌调查方法
    1.5 硅对植物抗逆性的研究进展
        1.5.1 硅的含量、分布和存在形态
        1.5.2 硅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运输和沉积
        1.5.3 硅与植物抗逆性的关系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6.1 目的和意义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室内喷施硅肥对荻草谷网蚜发育繁殖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小麦及硅处理
        2.1.2 供试虫源
        2.1.3 主要仪器
        2.1.4 若虫发育历期、产蚜量和寿命
        2.1.5 成虫体重和翅型分化
        2.1.6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室内喷施硅肥对荻草谷网蚜发育历期的影响
        2.2.2 室内喷施硅肥对荻草谷网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2.2.3 室内喷施硅肥对荻草谷网蚜生命参数的影响
    2.3 讨论
第三章 室内喷施硅肥对荻草谷网蚜选择行为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小麦及硅处理
        3.1.2 供试虫源
        3.1.3 主要试剂
        3.1.4 无翅蚜寄主非选择性试验
        3.1.5 有翅蚜寄主选择性试验
        3.1.6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室内喷施硅肥对无翅荻草谷网蚜非选择性的影响
        3.2.2 室内喷施硅肥对有翅荻草谷网蚜寄主选择性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田间叶面施硅对小麦-麦蚜-天敌互作关系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供试地点
        4.1.3 试验设计
        4.1.4 测定方法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田间叶面施硅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4.2.2 田间叶面施硅对荻草谷网蚜和禾谷缢管蚜发生量的影响
        4.2.3 田间叶面施硅对天敌发生量的影响
        4.2.4 田间叶面施硅对小麦-麦蚜-天敌互作关系的影响
    4.3 讨论
第五章 田间土壤施硅对小麦-麦蚜-天敌的影响及经济效益的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供试地点
        5.1.3 试验设计
        5.1.4 测定方法
        5.1.5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0 田间土壤施硅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5.2.1 田间土壤施硅对荻草谷网蚜和禾谷缢管蚜发生量的影响
        5.2.2 田间土壤施硅对小麦产量指标的影响
        5.2.3 田间土壤施硅对天敌发生量的影响
        5.2.4 两种不同施硅方式和不同浓度对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5.3 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不同抗蚜性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转录组和翅型分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麦长管蚜研究概况
        1.1.1 基本特征
        1.1.2 危害
        1.1.3 防治
    1.2 植物与植食性昆虫的防御和反防御机制
        1.2.1 植物对植食性昆虫的防御机制
        1.2.2 植食性昆虫对植物的反防御
        1.2.3 刺吸式口器昆虫对植物的适应
    1.3 小麦对麦长管蚜的抗性研究进展
        1.3.1 物理抗性
        1.3.2 化学抗性
        1.3.3 诱导抗性
    1.4 蚜虫的翅多型现象
        1.4.1 影响蚜虫翅型分化的环境因子
        1.4.1.1 营养
        1.4.1.2 蚜虫种群密度
        1.4.1.3 温度和光周期
        1.4.1.4 母代效应
        1.4.1.5 异种生物的存在
        1.4.2 影响蚜虫翅型分化的内部因子
        1.4.2.1 基因水平
        1.4.2.2 激素水平
        1.4.2.3 胰岛素/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信号转导通路
        1.4.2.4 其他潜在因素
    1.5 转录组研究现状
第二章 麦长管蚜在不同抗蚜性小麦品种上的生长发育及转录组差异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小麦和蚜虫
        2.2.2 方法
    2.3 结果
        2.3.1 生物学差异
        2.3.2 蜜露排泄量和虫体共生菌Buchnera的丰度
        2.3.3 氨基酸和糖含量分析
        2.3.4 转录组数据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不同寄主对麦长管蚜翅型分化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小麦和蚜虫
        3.2.2 方法
    3.3 结果
        3.3.1 不同抗蚜性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翅型分化影响
        3.3.2 寄主是否被侵染对麦长管蚜翅型分化影响
        3.3.3 成蚜的拥挤度及饥饿对麦长管蚜翅型分化影响
        3.3.4 异种桃蚜的存在对麦长管蚜翅型分化影响
        3.3.5 麦长管蚜在不同拥挤度处理后转录组差异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麦长管蚜的生物型分化及其遗传和分子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昆虫生物型概述
    1.2 各种蚜虫生物型的分化
        1.2.1 大豆蚜
        1.2.2 麦二叉蚜
        1.2.3 俄罗斯麦蚜
        1.2.4.其它蚜虫
    1.3 蚜虫生物型分化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1.3.1 寄主抗性
        1.3.2 表型可塑性
        1.3.3 生殖方式
        1.3.4 取食方式
        1.3.5 内共生菌
        1.3.6 遗传和分子变异
        1.3.7 蚜虫反防御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麦长管蚜不同地理种群和不同寄主来源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蚜虫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2.1.3 试验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分析
        2.2.2 各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2.2.3 各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
        2.2.4 种群的遗传结构分析
        2.2.5 分子方差分析
        2.2.6 地理种群间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分析
        2.2.7 地理种群间基因流和各地区不同寄主来源克隆间的基因流分析
    2.3 讨论
        2.3.1 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的差异
        2.3.2 不同寄主来源克隆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的差异
第三章 麦长管蚜生物型的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蚜虫
        3.1.2 供试寄主植物
        3.1.3 试验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小麦和大麦抗性品种(系)的鉴定
        3.2.2 麦长管蚜生物型的鉴定及主成分(PCA)分析
        3.2.3 麦长管蚜生物型的地理分布
    3.3 讨论
第四章 各麦长管蚜生物型对不同寄主植物适合度及选择行为的差异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蚜虫
        4.1.2 供试寄主植物
        4.1.3 试验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生活史性状
        4.2.2 生活史参数的主成分分析
        4.2.3 生活史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2.4 不同麦长管蚜生物型对各寄主植物选择行为差异
    4.3 讨论
第五章 两个麦长管蚜生物型在小麦和大麦上生活史和取食行为可塑性的比较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蚜虫
        5.1.2 供试寄主植物
        5.1.3 试验方法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
        5.2.1 麦长管蚜生物型1和3的生活史性状可塑性差异
        5.2.2 麦长管蚜生物型1和3在大麦和小麦上取食行为上的差异
        5.2.3 麦长管蚜生物型1和3取食行为的可塑性
        5.2.4 麦长管蚜取食行为及其可塑性之间的独立性和相关性
        5.2.5 麦长管蚜生物型1和3取食行为可塑性和生活史性状及其可塑性的相关性
        5.2.6 麦长管蚜生物型1和3取食行为可塑性和相对适合度之间的相关性
    5.3 讨论
        5.3.1 麦长管蚜生物型1和3在小麦和大麦上的取食行为
        5.3.2 麦长管蚜生物型1和3的生活史性状和取食行为可塑性
第六章 麦长管蚜生物型之间的遗传分化分析
    6.1 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的麦长管蚜生物型之间的遗传分化分析
        6.1.1 材料与方法
        6.1.2 结果
    6.2 不同麦长管蚜生物型体内次级共生菌组成比较
        6.2.1 材料与方法
        6.2.2 结果
    6.3 讨论
        6.3.1 不同麦长管蚜生物型之间的遗传分化
        6.3.2 不同麦长管蚜生物型体内次级共生菌的组成
第七章 两个麦长管蚜生物型防御和消化相关基因表达的比较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蚜虫与寄主植物
        7.1.2 蚜虫收集与RNA提取
        7.1.3 RNA-seq文库构建
        7.1.4 转录组的组装和注释
        7.1.5 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7.1.6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7.2 结果
        7.2.1 转录组组装和注释
        7.2.2 差异基因鉴定和富集分析
        7.2.3 qRT-PCR验证RNA-Seq结果
    7.3 讨论
        7.3.1 麦长管蚜生物型分化的分子机制
        7.3.2 蚜虫利用抗性寄主植物的分子机制
第八章 基因表达可塑性在两个麦长管蚜生物型的分化中的作用分析
    8.1 材料与方法
        8.1.1 供试蚜虫与寄主植物
        8.1.2 蚜虫收集与RNA提取
        8.1.3 RNA-seq文库构建
        8.1.4 转录组的组装和注释
        8.1.5 基因表达可塑性分析
        8.1.6 MMC(调制模块化聚类)分析
        8.1.7 基因表达及其可塑性与蚜虫适应性的关系
    8.2 结果
        8.2.1 麦长管蚜生物型1和3的转录可塑性
        8.2.2 基因表达与蚜虫繁殖力的相关性
        8.2.3 关键基因表达可塑性与重要生活史性状及其可塑性的相关性
    8.3 讨论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全文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不同遗传背景小麦种质资源对麦长管蚜的抗蚜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麦长管蚜发生规律
    1.2 麦长管蚜危害和防治现状
    1.3 植物抗虫性及机制
        1.3.1 植物抗虫历史
        1.3.2 植物抗虫机制分类
        1.3.3 小麦对蚜虫的抗性机制
    1.4 小麦抗蚜育种研究进展
        1.4.1 小麦种质资源的筛选
        1.4.2 小麦抗蚜品种鉴定技术和培育现状
    1.5 刺吸电位(EPG)技术
        1.5.1 EPG技术发展历史
        1.5.2 EPG技术的原理
        1.5.3 刺吸式口器昆虫的EPG波形
        1.5.4 EPG技术在我国蚜虫研究上的应用
        1.5.5 EPG技术在蚜虫化学抗性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1.6 立项依据及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小麦种质
    2.2 麦长管蚜
    2.3 供试仪器
    2.4 试验方法
        2.4.1 小麦抗蚜性田间鉴定及抗性级别划分
        2.4.2 EPG记录和波形识别
        2.4.3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小麦种质的田间抗蚜性鉴定
    3.2 EPG波形识别及取食行为参数分析
        3.2.1 麦长管蚜刺探和取食小麦种质材料的整体波形
        3.2.2 麦长管蚜口针到达韧皮部之前的取食行为
        3.2.3 麦长管蚜口针在木质部的取食行为
        3.2.4 麦长管蚜口针在韧皮部的取食行为
        3.2.5 麦长管蚜取食不同种质小麦各波形平均持续时间比较
        3.2.6 麦长管蚜在不同种质小麦上取食8h波形比较
4 讨论
    4.1 抗虫指标的选用的问题
    4.2 抗性因子定位
    4.3 EPG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4.4 利用EPG技术的科研进展
5 结论
    5.1 田间小麦抗蚜水平
    5.2 室内 EPG 鉴定
6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白背飞虱、共生细菌和寄主植物之间的互作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白背飞虱概述
        1.1.1 白背飞虱的寄主范围及其为害
        1.1.2 白背飞虱的危害现状
    1.2 共生菌
        1.2.1 共生菌概述
        1.2.2 共生菌的功能
        1.2.3 共生菌的传播
    1.3 稻飞虱共生菌
        1.3.1 稻飞虱共生菌的种类
        1.3.2 稻飞虱共生菌概述
        1.3.3 稻飞虱共生菌功能
    1.4 研究共生菌的主要技术
        1.4.1 研究共生菌多样性的技术
        1.4.2 研究共生菌去除技术
        1.4.3 研究共生菌营养功能技术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白背飞虱共生细菌的多样性和种群动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植物
        2.1.2 供试虫源
        2.1.3 白背飞虱总DNA提取
        2.1.4 PCR产物纯化、克隆和测序
        2.1.5 白背飞虱共生细菌的检测
        2.1.6 共生细菌在白背飞虱各种群中的感染率
        2.1.7 共生细菌在白背飞虱各虫态中的感染密度
        2.1.8 共生细菌在白背飞虱各组织中的感染密度
        2.1.9 透射电镜观察白背飞虱共生细菌的细胞形态
        2.1.10 数据处理和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白背飞虱共生细菌多样性
        2.2.2 共生细菌在白背飞虱各种群中的感染率
        2.2.3 共生细菌在白背飞虱发育过程中种群动态变化
        2.2.4 共生细菌在白背飞虱各组织中的感染密度
        2.2.5 透射电镜观察白背飞虱共生细菌细胞形态
    2.3 讨论
第三章 Cardinium对白背飞虱的生物素营养功能作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植物
        3.1.2 供试虫源
        3.1.3 Cardinium对白背飞虱适合度的影响
        3.1.4 Cardinium对生物素缺乏白背飞虱的作用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Cardinium对白背飞虱适合度的影响
        3.2.2 定量PCR检测Cardinium的去除效果
        3.2.3 Cardinium感染和生物素对白背飞虱若虫发育历期和成虫体重的影响
        3.2.4 取食不同生物素含量人工饲料的白背飞虱体内生物素的含量
    3.3 讨论
第四章 寄主植物介导的白背飞虱共生细菌的水平传播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植物
        4.1.2 供试虫源
        4.1.3 荧光原位杂交(FISH)
        4.1.4 白背飞虱Cardinium的水平传播
        4.1.5 白背飞虱Asaia的水平传播
        4.1.6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白背飞虱通过共取食水稻叶鞘水平传播Cardinium
        4.2.2 白背飞虱通过共取食水稻叶鞘水平传播Asaia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寄主植物对白背飞虱及其共生细菌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植物
        5.1.2 供试虫源
        5.1.3 寄主植物营养状况
        5.1.4 寄主植物对白背飞虱生长发育的影响
        5.1.5 寄主植物对白背飞虱共生菌感染率的影响
        5.1.6 寄主植物对白背飞虱共生菌感染密度的影响
        5.1.7 数据处理
    5.2 结果
        5.2.1 寄主植物营养状况
        5.2.2 寄主植物对白背飞虱适合度的影响
        5.2.3 白背飞虱适合度与寄主植物营养之间的关系
        5.2.4 寄主植物对白背飞虱共生菌感染率的影响
        5.2.5 寄主植物对白背飞虱共生菌感染密度的影响
        5.2.6 白背飞虱共生细菌感染密度与寄主植物营养之间的关系
    5.3 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全文结论
    6.2 本研究创新点
    6.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已发表的文章
待发表的文章
致谢

(9)桃蚜Myzus persicae唾液蛋白Mp1与拟南芥PP2-A1互作促进侵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植物防卫反应
        1 植物抗虫性的分类
        1.1 组成抗性
        1.2 诱导抗性
        2 植物韧皮部防卫反应(phloem-based defense,PBD)
        2.1 植物韧皮部组分概况
        2.2 植物韧皮部防卫反应
        2.3 MYB调控PBD的信号传导
    第二章 刺吸式昆虫唾液蛋白研究
        1 蚜虫唾液概况
        2 蚜虫唾液研究进展
        2.1 蚜虫唾液鞘研究进展
        2.2 蚜虫水溶性唾液研究进展
        2.3 蚜虫唾液效应因子抑制植物防卫反应研究进展
        2.4 桃蚜唾液效应因子Mp1可促进桃蚜侵袭
    第三章 RNA干扰技术在昆虫研究中的应用
        1 传统害虫防治方法
        2 RNA干扰技术
        3 饲喂法选用昆虫人工饲料的研究进展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下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拟南芥PP2-A1与桃蚜唾液蛋白Mp1互作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品种与培养条件
        1.2 菌株和载体
        1.3 桃蚜与饲养条件
        1.4 韧皮部相关基因PP2在MYB基因沉默植株中的表达水平测定
        1.5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1.6 蛋白表达及测定
        1.7 桃蚜唾液的提取
        1.8 PP2-A1与桃蚜唾液总蛋白Pull-Down实验
        1.9 BiFC验证A1与Mp1互作
        1.10 Co-IP验证A1与Mp1互作
        2 结果分析
        2.1 韧皮部相关基因PP2在MYB基因沉默植株中的表达水平
        2.2 拟南芥PP2-A1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2.3 拟南芥PP2-A1-His的Western blotting验证
        2.4 桃蚜唾液蛋白提取
        2.5 PP2-A1与桃蚜唾液总蛋白Pull-Down实验
        2.6 BiFC验证PP2-A1与Mp1互作
        2.7 Co-IP验证PP2-A1与Mp1互作
        3 讨论
    第二章 桃蚜唾液蛋白Mp1生物学功能验证
        1 材料与方法
        1.1 培养供试植物
        1.2 饲喂供试蚜虫
        1.3 Mp1在拟南芥叶片中的亚细胞定位
        1.4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
        1.5 反转录反应
        1.6 RNAi沉默效果的检测分析
        1.7 Mp1对桃蚜繁殖率的影响检测
        2 结果分析
        2.1 亚细胞定位实验
        2.2 通过RNAi实验测定Mp1对桃蚜繁殖的影响
        2.3 Mp1对桃蚜繁殖率的影响检测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聚磷酸铵螯合镁、铁、锌的特性及肥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中微量元素的重要作用
        1.1.1 中微量元素简介
        1.1.2 中微量元素的发展及使用现状
    1.2 镁的作用机理及镁肥研究进展
        1.2.1 镁在植物体内含量及分布
        1.2.2 镁的主要营养功能
        1.2.3 植物缺镁症状
        1.2.4 镁肥的重要作用
    1.3 铁的作用机理及铁肥研究进展
        1.3.1 铁在植物体内含量及分布
        1.3.2 铁的主要营养功能
        1.3.3 植物缺铁症状
        1.3.4 铁肥的重要作用
    1.4 锌的作用机理及铁肥研究进展
        1.4.1 锌在植物体内含量及分布
        1.4.2 锌的主要营养功能
        1.4.3 植物缺锌症状
        1.4.4 锌肥的重要作用
    1.5 螯合肥的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
    1.6 聚磷酸铵螯合中微量元素肥料的研究进展
2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2 研究内容
        2.2.1 聚磷酸铵螯合镁、聚磷酸铵螯合铁、聚磷酸铵螯合锌的制备
        2.2.2 聚磷酸铵螯合镁、聚磷酸铵螯合铁、聚磷酸铵螯合锌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2.2.3 聚磷酸铵螯合镁、聚磷酸铵螯合铁、聚磷酸铵螯合锌的肥效研究
    2.3 技术路线
3 聚磷酸铵螯合镁、聚磷酸铵螯合铁、聚磷酸铵螯合锌的制备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原理
        3.1.3 试验步骤与分析方法
        3.1.4 统计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聚磷酸铵螯合镁的性质研究
        3.2.2 聚磷酸铵螯合铁的性质研究
        3.2.3 聚磷酸铵螯合锌的性质研究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聚磷酸铵螯合镁、聚磷酸铵螯合铁、聚磷酸铵螯合锌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
        4.1.3 统计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聚磷酸铵螯合镁对土壤中交换性镁含量的影响
        4.2.2 聚磷酸铵螯合铁对土壤中有效铁含量的影响
        4.2.3 聚磷酸铵螯合锌对土壤中有效锌含量的影响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聚磷酸铵螯合镁、聚磷酸铵螯合铁、聚磷酸铵螯合锌的肥效研究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样品采集
        5.1.4 样品测定
        5.1.5 统计分析
    5.2 结果分析
        5.2.1 聚磷酸铵螯合镁、铁、锌对黄瓜和番茄农艺学性状的影响
        5.2.2 聚磷酸铵螯合镁、铁、锌对黄瓜和番茄植株养分的影响
        5.2.3 聚磷酸铵螯合镁、铁、锌对黄瓜产量的影响
        5.2.4 聚磷酸铵螯合镁、铁、锌对黄瓜品质的影响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汁液生物肥在小麦上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病毒介导的GFP-ATG8在小麦上的表达和在自噬活性监测上的应用[J]. 胡蕊洁,杨向芸,贾磊,李玉如,项月,岳洁瑜,王华忠. 作物学报, 2021(12)
  • [2]次级共生菌在荻草谷网蚜传播大麦黄矮病毒中的作用研究[D]. 张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不同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的抗性评价[D]. 李鸿雁.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4]麦田施硅方式对麦蚜和天敌的影响[D]. 闫甲.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5]不同抗蚜性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转录组和翅型分化的影响[D]. 蓝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6]麦长管蚜的生物型分化及其遗传和分子基础[D]. 王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7]不同遗传背景小麦种质资源对麦长管蚜的抗蚜性鉴定[D]. 姜雅秀.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8]白背飞虱、共生细菌和寄主植物之间的互作关系[D]. 李飞.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9]桃蚜Myzus persicae唾液蛋白Mp1与拟南芥PP2-A1互作促进侵袭[D]. 周璇.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10]聚磷酸铵螯合镁、铁、锌的特性及肥效研究[D]. 王军军.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果汁生物肥对小麦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