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遥感监测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遥感,机理,光谱,热传导,特征,地表,多维。
遥感监测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问静怡[1](2019)在《基于日光诱导荧光的水稻铜胁迫遥感监测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有1/6的耕地(约2000万公顷)受到重金属污染,每年有超过1200万吨的粮食受到重金属污染,损失达200亿元。开展大面积的水稻重金属遥感监测对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铜胁迫与其他胁迫不同,在一定条件下,植被的光合功能已经受到损害,但色素不会被破坏,即色素含量并未减少,基于色素测量的光谱遥感反演可能因此产生误差。叶绿素荧光能敏感地探测胁迫引起的光合功能变化,远早于色素含量的变化。本研究将水稻铜胁迫的植被生理、高光谱遥感和日光诱导荧光结合,通过观测水稻叶片、冠层、卫星水平的表观反射率和荧光特性,提出日光诱导荧光的提取方法,建立铜胁迫荧光遥感反演模型,验证精度并应用于典型铜矿区,本研究旨在提高水稻铜胁迫反演精度,为水稻生态环境变化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论:(1)发现水稻叶片生理生化参数随铜浓度和胁迫时间变化的规律。对照组和处理组水稻叶绿素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一方面说明铜离子对植被的叶绿素含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重金属会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导致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同时,铜胁迫也会引起植被水分代谢失调,胁迫后失水是水分代谢失调的一个表现。(2)提出根据不同算法从反射光谱中提取出叶绿素荧光光谱方法。单叶水平通过选取叶片荧光辐射微弱的580~650nm范围内,采用PROSPECT模型减去叶片表观反射率,分离出无荧光辐射作用的叶片反射率光谱;冠层水平使用夫琅禾费暗线原理(FLD、3FLD、i FLD)计算获得荧光强度。(3)发现水稻叶片荧光光谱随铜浓度和胁迫时间变化的规律。水稻受铜胁迫下的荧光光谱红光荧光峰686nm在不同铜浓度梯度下呈正相关(r=-0.876),而远红荧光波峰760nm与铜胁迫强度呈负相关(r=-0.985),荧光686/760nm比值与铜胁迫呈正相关(r=0.903),即荧光差异比表观反射率表现更明显。(4)提出铜胁迫反演模型。通过分析日光诱导荧光波谱曲线,发现760nm处荧光指数与铜胁迫相关性较好。最佳模型为一元二次多项式模型,并且应用到影像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初步得到江西德兴铜矿区附近铜浓度强度分布图。(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王甜甜[2](2017)在《泥炭藓沼泽遥感监测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泥炭地强大的固碳能力以及天然的地质记录特性,使其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研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泥炭藓(Sphagnum)是泥炭地中累积泥炭的关键,同时也是泥炭沼泽生态环境变化的指示植物,因此泥炭藓的监测对泥炭地区碳循环和生态环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泥炭沼泽地分布主要集中于北方高纬度地区,且泥炭藓较为脆弱,受温度、降雨和蒸发影响较大变化较快,传统通过实地采样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监测的需要。为了提高时效性和准确性,结合遥感技术的植被监测方法已得到大规模的研究和应用。考虑到泥炭藓的生理结构特性,现有针对维管植物的遥感反演方法并不能实现泥炭藓沼泽地的精确反演。因此,本研究通过探究泥炭藓与维管束植物的光谱区别,从植被生理角度阐述泥炭藓光谱机理,找出泥炭藓光谱特异性特征。根据泥炭藓光谱特异特征构建泥炭藓光谱反演模型,并验证模型精度,旨在提高泥炭藓沼泽反演精度,为泥炭藓生态环境变化监测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论:(1)泥炭藓与维管植物在光谱上有明显区别。在细胞结构波段,泥炭藓在1000nm处受细胞结构和含水量的共同作用下,有明显区别于维管植物的特异性,且特征较为稳定,因此可以用细胞结构波段来区分泥炭藓和维管植物。(2)色素是影响泥炭藓和维管植物光谱特征主要因素。泥炭藓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维管植物少,这使得在色素波段的两者反射率有明显区别;泥炭藓处于不同生长期以及品种不同,其花青素含量也不同,绿色泥炭藓和红色泥炭藓的光谱特征在色素部分也有明显区别,并且,随着花青素含量的增加,光谱出现“红移”现象。(3)基于1006nm波段反射率所构建的泥炭藓含水量反演模型能够精确的反演泥炭藓含水量。通过对泥炭藓单波段和水指数相关性分析,得出泥炭藓在1006nm波段的反射率与其含水量呈极显着相关,最佳模型为一元非线性二次多项式模型,模型的相对误差平均为6.379%。(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7-03-01)
南鹏,秦其明,姚云军[3](2009)在《地表温度异常机理及热红外遥感监测——以河南焦作煤层气富集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表能量辐射平衡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岩石热传导、土壤热传导以及煤层气储层影响热导率等方面分析了地下热传导,探讨了地球内部热量传递导致地表温度异常的原因。选择河南焦作煤层气富集区作为热红外遥感监测靶区,运用ASTER热红外遥感数据进行温度反演。首先利用大气辐射传输模型MODTRAN 4进行大气校正获得大气透过率,然后根据NDVI计算地表比辐射率,最后采用分裂窗简化算法反演地表温度。结果表明:研究区温度反演最低为296.62 K,最高为302.67 K,部分研究区呈现显着温度异常。通过分析该区域温度异常的不同原因,注意到富含煤层气对应的靶区呈现温度异常,根据地下热传导机理,据此推断该靶区温度异常是由于地下煤层富含煤层气从而导致地下热导率低于周围地层的热导率所致,该结论仍需要应用其他手段进一步验证。(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1期)
南鹏,秦其明,姚云军[4](2008)在《地表温度异常机理及热红外遥感监测——以河南焦作煤层气富集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表能量辐射平衡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岩石热传导、土壤热传导以及煤层气储层影响热导率等方面分析了地下热传导,探讨了地球内部热量传递导致地表温度异常的原因。选择河南焦作煤层气富集区作为热红外遥感监测靶区,运用ASTER热红外遥感数据进行温度反演。首先利用大气辐射传输模型MODTRAN 4进行大气校正获得大气透过率,然后根据NDVI计算地表比辐射率,最后采用分裂窗简化算法反演地表温度。结果表明:研究区温度反演最低为296.62K,最高为302.67K,部分研究区呈现显着温度异常。通过分析该区域温度异常的不同原因,注意到富含煤层气对应的靶区呈现温度异常,根据地下热传导机理,据此推断该靶区温度异常是由于地下煤层富含煤层气从而导致地下热导率低于周围地层的热导率所致,该结论仍需要应用其他手段进一步验证。(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期刊2008年03期)
樊风雷,邱茂慧,王云鹏[5](2007)在《珠江叁角洲经济核心区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及其转化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珠江叁角洲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国内外较为成熟的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利用Landsat卫星的TM和ETM+数据对珠江叁角洲经济核心区域的土地利用进行了监督分类后的变化检测,探讨了该区域1998~2003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另外,本研究以1998~2003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为基础数据,着重探讨了各类土地利用转化的强度和趋势,同时分析其转化机理。结果表明,珠江叁角洲经济核心区内城市逐步向外扩张,并侵占了其周边的农田用地,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农田总量的平衡,农田对其外围的林地逐步进行侵蚀,是林地总量减少的根本原因。本文通过对土地利用转化的机理研究,可以为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控制和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东华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王晓慧[6](2007)在《沙化土地遥感监测机理和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受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尽管目前沙化状况总体比上世纪90年代有了明显改善,沙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局部地区仍在扩展,土地沙化的总体形势仍然很严峻,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好防沙治沙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从1994年起已经先后开展了叁次全国性的沙化土地监测工作,基本掌握了沙化土地类型、程度、面积、分布及消长状况,分析了动态变化原因,为防沙治沙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全国沙化土地监测中遥感技术已经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基于遥感技术的信息量大、观测范围广、精度高、速度快以及实时性和动态性等特点,进一步探索沙化土地遥感监测的技术、理论和方法,强化沙化土地监测成果的分析和评价,将更加有利于沙化土地监测的顺利实施。本文在系统分析国内外对沙化土地遥感监测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以代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风沙危害典型区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为主,涉及到甘肃省民勤县和青海省共和县,探求沙化土地光谱特征变异规律,建立沙化土地现状信息提取和变化检测的技术体系,通过动态变化、景观格局和粒度效应分析揭示沙化发展的过程和规律。通过本文研究加深了对沙化土地遥感信息机理的认识,解决了沙化土地监测范围广和耗工耗时的问题,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时效性,加强了对沙化发展过程分析的能力,为沙化土地治理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1)沙化土地光谱特征分析。采用ASD(Analytical Spectral Devices)FieldSpec Pro FR光谱仪,对沙化过程主要指示因子以及不同地表覆盖类型和不同程度沙化土地进行野外光谱测定,建立地物光谱特征与土地沙化间的数量关系,找出地物光谱特性的变异规律,从光谱角度为遥感中沙化土地类型划分和定量分析提供基础。提出了沙化土地光谱测量针对两种地物类型,即单一地物类型级,如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土壤类型等,以及复合地物类型级,如不同植被覆盖度沙地和不同盐渍化程度盐碱地等,分别采取相应的采样方法。光谱特征分析表明,沙化土地光谱数据表现出随植被覆盖度、植被类型、土壤、地类等的变化规律。沙化土地光谱特征受植被和土壤影响,随着植被覆盖度增大,沙化土地整体反射率降低,受植被和土壤水分的影响,中红外波段1300~2500nm的反射率逐渐低于近红外波段750~1300nm的反射率,不同植被覆盖度沙地之间的反射率差别增大。(2)沙化土地现状信息提取。对沙化土地采取分步提取的方法,即先提取沙化土地,再对沙化土地进行类型划分。采用Landsat ETM+多季相综合影像,避免高估和低估沙化土地。在影像分析和地类光谱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分层分离的方法使知识在不同层次以不同形式介入,简化各种土地类型之间的关系,并且使分类过程中的各种层次关系一目了然,有效地实现沙化土地和其它土地类型的分离。沙化土地类型划分采用最基本依据,即植被覆盖度,具体以全国沙漠化普查地类划分中的植被覆盖度为标准。依据沙化土地植被覆盖度,通过建立NDVI和植被覆盖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用NDVI阈值来确定沙化土地等级是沙化土地程度评价的有效方法。(3)沙化土地变化检测。为了快速识别沙化土地的发展或逆转,对10年的土地覆盖变化应用两期Landsat ETM+/TM影像,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综合两者的优势进行沙化土地变化检测,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产生变化范围,用监督分类方法提供具体的变化类型信息,及时准确地识别沙化土地的发展或逆转,为采取相应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该方法也有利于沙化土地分布图更新,在现有基期影像分类图的基础上,只需对识别的变化部分进行分类,避免了大量的地面调查和验证工作,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主成分分析中采用多时相多波段数据合成法,即将两个时相影像合成为12个波段影像,对新合成影像做主成分变换,通过对主成分分量影像的分析,选取反映变化效果最好的主分量,采用阈值法分离出变化和未变化部分。监督分类对变化部分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划分了变化类型,并去除了伪变化信息。(4)沙化土地动态和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基于两期30米分辨率的景观类型分布图,通过马尔科夫转移矩阵模型和景观指数对沙化土地动态和景观格局进行分析,揭示沙化发展的过程和规律。马尔科夫模型表明了不同程度沙化土地之间以及沙化土地与其他景观要素之间的转化状况,表明整体沙化土地面积减少了,但流动沙地面积增加了,磴口县防沙治沙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重视防沙治沙综合治理,避免形成新的沙化土地。在斑块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选取斑块数、平均斑块面积、最大斑块指数、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均匀度指数进行计算,表明固定沙地和农田趋于破碎化,景观异质性增加;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水体、盐碱地破碎化程度和景观异质性降低;在景观水平,景观整体破碎度降低,异质性减弱,景观格局向非均匀化方向发展,斑块形状趋于简单化。(5)沙化土地景观粒度效应。通过优势规则和独立聚合的尺度转换方法进行重采样,获得30~300米粒度范围的景观类型分布图,分析景观指数和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s I系数随粒度的变化,反映粒度效应对景观格局分析的影响,以利于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最佳尺度,对不同尺度的研究成果进行相互转换和比较,深入理解景观格局和过程的变化规律。研究区内平均斑块面积较小、分布比较分散的水体和盐碱地分别在粒度为240米和210米时被合并入周围较大面积的景观类型,水体和盐碱地景观类型消失。景观指数随粒度变化的效应表明,随着粒度增大,各种景观类型的斑块数、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和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呈幂函数下降,平均斑块面积单调增加;最大斑块指数整体上增加但有起伏。Moran’s I系数随粒度变化的分析表明,粒度在30~180米之间,景观斑块聚集分布;210~300米之间,景观斑块分散分布。(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07-05-01)
韩秀珍[7](2003)在《东亚飞蝗灾害的遥感监测机理与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农业大国,蝗灾同水灾、旱灾并列为农业叁大灾害。蝗灾不发则已,一发则赤地千里,不可收拾。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连续干旱,我国14个省200多个县,同时爆发蝗虫灾害,面积超过200多万公顷,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2002年2月国家计委发布《实施应用高技术控制我国蝗灾产业化专项的公告》。中科院遥感所,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北省计委联合开始在环渤海湾地区研究东亚飞蝗灾害,同时中科院遥感所开始了环渤海湾东亚飞蝗灾害的遥感监测机理和方法研究,本论文就是在该项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主要成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提出了对基于东亚飞蝗灾害建立全生育周期综合遥感监测新模式 当前国际上运行的遥感虫害(包括蝗虫灾害)监测系统一般是灾情后发挥作用。本研究提出了针对东亚飞蝗灾害建立全生育周期综合遥感监测新模式,将灾后监测扩展为孵化期、发育期、成虫期叁个阶段监测,即:应用遥感数据对蝗虫栖息地生境特征及蝗害发生不同阶段进行多尺度多时相连续监测和分析,揭示生境特征变化与蝗虫种群发生、发育之间的关系机理,利用多元数据融合和数量分析方法建立蝗虫种群密度-生境指标-地面光谱-遥感影像之间的定量模型。从遥感层面为研究蝗害发生趋势和防治途径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 (2)东亚飞蝗生育环境要素的遥感探测机理和方法研究 通过野外实地探测蝗虫孵化期地表水热条件,建立遥感反演水热参数与实测参数之间的关联模型,建立野外实测东亚飞蝗生长发育期环境指标、地面光谱、遥感影像提取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对比研究植被要素对飞蝗生境的响应;开展了野外同步实验,验证遥感反演生物物理参数的可靠性,估算了不同尺度1000m,250m和30m)遥感数据反演参数的精度;在蝗区大尺度范围内利用了低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的MODIS数据,对东亚飞蝗孵化的水热条件和植被要素进行了实时动态监测;在黄骅、天津大港蝗区利用高分辨率Landsat-5/TM、Landsat-7/ETM数据进行东亚飞蝗的栖境条件监测。 (3)应用3S手段将多源数据融合进行蝗虫灾害监测的综合分析 在对蝗虫生物性分析数据、地面实测环境要素的统计数据、遥感反演的水热条件、植被要素、多年气候数据、历史蝗灾记录、蝗害发生时有关数据进行集成和分析的基础上,提供孵化出土爆发地、蝗虫密集生长区域、迁移方向、灾情评价以及来年孽生地预测:实现蝗虫发生量与灾害预测,并生成蝗灾发生程度和分布区域的空间分布图。(4)本研究将成为“35+C+W”(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通讯、网络)集成技术建成的东亚飞蝗监测系统的核心内容。(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期刊2003-05-01)
沙晋明[8](1996)在《利用土壤黑度值实现土壤肥力遥感监测的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土壤肥力遥感监测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根据土壤肥力物质基础特有的光谱特性,提出了土壤黑度值的概念,详细阐述了土壤黑度值与土壤有机质,质地,含水量氧化铁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和与石英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明确了黑度值在遥感上的应用:黑度值大,肥力高—亮度值小;黑度值小,肥力差—亮度值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TM数字图像组合关系特点,选定了合适的M数字图像进行多维线性综合相似度分类,达到了对土壤的准确监测(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96年04期)
遥感监测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泥炭地强大的固碳能力以及天然的地质记录特性,使其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研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泥炭藓(Sphagnum)是泥炭地中累积泥炭的关键,同时也是泥炭沼泽生态环境变化的指示植物,因此泥炭藓的监测对泥炭地区碳循环和生态环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泥炭沼泽地分布主要集中于北方高纬度地区,且泥炭藓较为脆弱,受温度、降雨和蒸发影响较大变化较快,传统通过实地采样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监测的需要。为了提高时效性和准确性,结合遥感技术的植被监测方法已得到大规模的研究和应用。考虑到泥炭藓的生理结构特性,现有针对维管植物的遥感反演方法并不能实现泥炭藓沼泽地的精确反演。因此,本研究通过探究泥炭藓与维管束植物的光谱区别,从植被生理角度阐述泥炭藓光谱机理,找出泥炭藓光谱特异性特征。根据泥炭藓光谱特异特征构建泥炭藓光谱反演模型,并验证模型精度,旨在提高泥炭藓沼泽反演精度,为泥炭藓生态环境变化监测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论:(1)泥炭藓与维管植物在光谱上有明显区别。在细胞结构波段,泥炭藓在1000nm处受细胞结构和含水量的共同作用下,有明显区别于维管植物的特异性,且特征较为稳定,因此可以用细胞结构波段来区分泥炭藓和维管植物。(2)色素是影响泥炭藓和维管植物光谱特征主要因素。泥炭藓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维管植物少,这使得在色素波段的两者反射率有明显区别;泥炭藓处于不同生长期以及品种不同,其花青素含量也不同,绿色泥炭藓和红色泥炭藓的光谱特征在色素部分也有明显区别,并且,随着花青素含量的增加,光谱出现“红移”现象。(3)基于1006nm波段反射率所构建的泥炭藓含水量反演模型能够精确的反演泥炭藓含水量。通过对泥炭藓单波段和水指数相关性分析,得出泥炭藓在1006nm波段的反射率与其含水量呈极显着相关,最佳模型为一元非线性二次多项式模型,模型的相对误差平均为6.37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遥感监测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问静怡.基于日光诱导荧光的水稻铜胁迫遥感监测机理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
[2].王甜甜.泥炭藓沼泽遥感监测机理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7
[3].南鹏,秦其明,姚云军.地表温度异常机理及热红外遥感监测——以河南焦作煤层气富集区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4].南鹏,秦其明,姚云军.地表温度异常机理及热红外遥感监测——以河南焦作煤层气富集区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08
[5].樊风雷,邱茂慧,王云鹏.珠江叁角洲经济核心区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及其转化机理[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7
[6].王晓慧.沙化土地遥感监测机理和方法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
[7].韩秀珍.东亚飞蝗灾害的遥感监测机理与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3
[8].沙晋明.利用土壤黑度值实现土壤肥力遥感监测的机理[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