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论文和设计-孙永强

全文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一个连接部,所述至少一个连接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从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所述通孔的孔壁具有安装部和阻挡台阶,其中所述阻挡台阶沿径向突出且沿周向延伸设置;衬套,所述衬套包括套管,所述套管设置在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安装部相互连接;其中,所述通孔的所述孔壁的所述安装部和所述阻挡台阶与所述套管的外壁之间具有容腔。由此,安装部240与套管214在过盈配合部位产生的塑胶屑能够被阻挡在容腔内,不会从掉出。因此,即使产生塑胶屑也不会影响连接器的密封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100)包括:壳体(101),所述壳体(101)包括至少一个连接部(103),所述至少一个连接部(103)设有通孔(205),所述通孔(205)从所述连接部(103)的上表面(308)延伸至所述连接部(103)的下表面(309),所述通孔(205)的孔壁(341)具有安装部(240)和阻挡台阶(334),其中所述阻挡台阶(334)沿径向突出且沿周向延伸设置;衬套(110),所述衬套(110)包括套管(214),所述套管(214)设置在所述通孔(205)内,并与所述安装部(240)相互连接;其中,所述通孔(205)的所述孔壁(341)的所述安装部(240)和所述阻挡台阶(334)与所述套管(214)的外壁(218)之间具有容腔(581)。

设计方案

1.一种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100)包括:

壳体(101),所述壳体(101)包括至少一个连接部(103),所述至少一个连接部(103)设有通孔(205),所述通孔(205)从所述连接部(103)的上表面(308)延伸至所述连接部(103)的下表面(309),所述通孔(205)的孔壁(341)具有安装部(240)和阻挡台阶(334),其中所述阻挡台阶(334)沿径向突出且沿周向延伸设置;

衬套(110),所述衬套(110)包括套管(214),所述套管(214)设置在所述通孔(205)内,并与所述安装部(240)相互连接;

其中,所述通孔(205)的所述孔壁(341)的所述安装部(240)和所述阻挡台阶(334)与所述套管(214)的外壁(218)之间具有容腔(5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腔(581)被设置在所述通孔(205)的所述孔壁(341)的所述安装部(240)和所述阻挡台阶(334)与所述套管(214)的外壁(218)之间靠近底部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台阶(334)包括轴向上端面(333),所述套管(214)的所述外壁(218)包括衬套渐缩部(453),所述轴向上端面(333)与所述衬套渐缩部(453)相互间隔,以形成所述容腔(58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向上端面(333)为从上至下向所述通孔(205)内倾斜延伸的斜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套渐缩部(453)为从上至下向所述衬套(110)内部倾斜延伸的斜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240)包括直壁(206),所述直壁(206)包括壳体过盈配合部(332),所述壳体过盈配合部(332)连接在所述轴向上端面(333)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管(214)的所述外壁(218)包括衬套过盈配合部(452),所述衬套过盈配合部(452)连接在所述衬套渐缩部(453)的上部,其中所述衬套过盈配合部(452)与所述壳体过盈配合部(332)至少部分地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240)的所述直壁(206)上除去所述壳体过盈配合部(332)的其它区域,与所述衬套过盈配合部(452)间隙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过盈配合部(332)包括沿轴向延伸的至少一根凸筋(221),以使得所述衬套过盈配合部(452)与所述壳体过盈配合部(332)至少部分地过盈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根凸筋(221)包括沿所述安装部(240)的所述直壁(206)的周向均匀设置的数根凸筋(22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管(214)的所述外壁(218)还包括衬套过渡配合部(454),所述衬套过渡配合部(454)连接在所述衬套渐缩部(453)的下部,其中所述衬套过渡配合部(454)与所述阻挡台阶(334)至少部分地过渡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台阶(334)与所述衬套过渡配合部(454)接触,以使得所述衬套过渡配合部(454)与所述阻挡台阶(334)接触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台阶(334)包括内周表面(337),所述内周表面(337)与所述衬套过渡配合部(454)为直壁形状,以使得所述内周表面(337)与所述衬套过渡配合部(454)接触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240)还包括壳体导向部(331),所述壳体导向部(331)连接在所述安装部(240)的头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管(214)的所述外壁(218)还包括衬套导向部(456),所述衬套导向部(456)连接在所述套管(214)的所述外壁(218)的尾部。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205)的一端设置有台阶面(330);

所述衬套(110)还包括凸缘(451),所述凸缘(451)设置在所述套管(214)的顶端,所述凸缘(451)与所述台阶面(330)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01)为塑胶材质,所述容腔(581)用于容纳塑胶屑。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套(110)为金属材质。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台阶(334)沿周向连续延伸设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01)和所述衬套(110)分别成型,并组装成一体件。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气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为了将面板内的电气装置与面板外的电气装置电连接,需要建立延伸穿过面板开口的导电路径。一般采用连接器来保证该导电路径的防水等密封性能。现有的连接器中,一般通过紧固件将连接器固定在面板开口处,并且在连接器与面板开口处设置密封件。其中,操作人员需要先将衬套连接到壳体上的通孔内,然后利用紧固件连接衬套和面板,从而将连接器固定在面板开口处。

但是,壳体一般为塑胶材质,而衬套一般为金属材质。在将衬套装配到壳体上的通孔内的过程中,当衬套与孔壁的保持力较大时,容易产生塑胶屑,有可能会影响连接器与面板开口的密封性能;而当衬套与孔壁的保持力过小时,衬套又容易松脱。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在将衬套装配到壳体上的通孔内的过程中,不会影响连接器与面板开口的密封性能,并且衬套不容易松脱。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的提供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一个连接部,所述至少一个连接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从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所述通孔的孔壁具有安装部和阻挡台阶,其中所述阻挡台阶沿径向突出且沿周向延伸设置;衬套,所述衬套包括套管,所述套管设置在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安装部相互连接;其中,所述通孔的所述孔壁的所述安装部和所述阻挡台阶与所述套管的外壁之间具有容腔。

根据上述内容,所述容腔被设置在所述通孔的所述孔壁的所述安装部和所述阻挡台阶与所述套管的外壁之间靠近底部的一端。

根据上述内容,所述阻挡台阶包括轴向上端面,所述套管的所述外壁包括衬套渐缩部,所述轴向上端面与所述衬套渐缩部相互间隔,以形成所述容腔。

根据上述内容,所述轴向上端面为从上至下向所述通孔内倾斜延伸的斜壁。

根据上述内容,所述衬套渐缩部为从上至下向所述衬套内部倾斜延伸的斜壁。

根据上述内容,所述安装部包括直壁,所述直壁包括壳体过盈配合部,所述壳体过盈配合部连接在所述轴向上端面的上部。

根据上述内容,所述套管的所述外壁包括衬套过盈配合部,所述衬套过盈配合部连接在所述衬套渐缩部的上部,其中所述衬套过盈配合部与所述壳体过盈配合部至少部分地过盈配合。

根据上述内容,所述安装部的所述直壁上除去所述壳体过盈配合部的其它区域,与所述衬套过盈配合部间隙配合。

根据上述内容,所述壳体过盈配合部包括沿轴向延伸的至少一根凸筋,以使得所述衬套过盈配合部与所述壳体过盈配合部至少部分地过盈配合。

根据上述内容,所述至少一根凸筋包括沿所述安装部的所述直壁的周向均匀设置的数根凸筋。

根据上述内容,所述套管的所述外壁还包括衬套过渡配合部,所述衬套过渡配合部连接在所述衬套渐缩部的下部,其中所述衬套过渡配合部与所述阻挡台阶至少部分地过渡配合。

根据上述内容,所述阻挡台阶与所述衬套过渡配合部接触,以使得所述衬套过渡配合部与所述阻挡台阶接触配合。

根据上述内容,所述阻挡台阶包括内周表面,所述内周表面与所述衬套过渡配合部为直壁形状,以使得所述内周表面与所述衬套过渡配合部接触配合。

根据上述内容,所述安装部还包括壳体导向部,所述壳体导向部连接在所述安装部的头部。

根据上述内容,所述套管的所述外壁还包括衬套导向部,所述衬套导向部连接在所述套管的所述外壁的尾部。

根据上述内容,所述通孔的一端设置有台阶面;所述衬套还包括凸缘,所述凸缘设置在所述套管的顶端,所述凸缘与所述台阶面接触。

根据上述内容,所述壳体为塑胶材质,所述容腔用于容纳塑胶屑。

根据上述内容,所述衬套为金属材质。

根据上述内容,所述阻挡台阶沿周向连续延伸设置。

根据上述内容,所述壳体和所述衬套分别成型,并组装成一体件。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申请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连接器100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连接器100的分解立体结构图;

图3A为本申请的壳体101的俯视图;

图3B为图3A的壳体10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A为本申请的衬套110的主视图;

图4B为图4A的衬套110沿轴向的剖视图;

图5A-5C为将衬套110装配到壳体101的过程中的相对位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将图1中的连接器100连接到面板690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在本申请中使用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顶”、“底”、“头”、“尾”等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的方位,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

图1为本申请的连接器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用于说明连接器100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连接器100包括壳体101,壳体101为塑胶材质。壳体101包括中空形状的套筒102,套筒102内的空腔用于容纳电线和端子。其中,套筒102的上端处的端子用于与设备的面板691外的电气部件连接,套筒102的下端107能够插入设备的面板691的开口693中(参见图6),下端107处的端子与设备的面板691内的电气部件连接,从而使得面板外的电气部件能够通过套筒102中的电线和端子与面板内的电气部件电连接。

壳体101还包括连接部103,作为一个示例,连接部103位于套筒102的左右两侧,连接部103用于接收紧固件并与设备的面板691连接,从而将连接器100与面板691固定连接(参见图6)。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03的下表面位于套筒102的下端107的下表面的上方,以使得连接部103抵靠在面板691的上表面时,套筒102的下端107能够穿过面板开口693延伸到开口693内(参见图6)。其中,连接部103中连接有衬套110,衬套110为金属材质。作为一个示例,塑胶材质的壳体101和金属材质的衬套分别成型,并且组装成一体件。衬套110中具有通孔112,通孔112用于接收紧固件,使得连接部103能够与面板691机械地连接在一起。作为一个示例,紧固件为螺栓。在将连接器100安装到面板691上的时候,螺栓能够延伸穿过通孔112,并延伸到面板691中,与面板691上的螺纹孔连接。由此,能够避免将连接器100固定到面板691上时,紧固件磨损塑胶材质的壳体101。

图2为图1中连接器100的分解立体结构图,用于示出衬套110和连接部103的配合结构。如图2所示,在连接部103内设有通孔205,衬套110连接在通孔205中。在通孔205内设有圆环形的安装部240,安装部240限定得到上下延伸的通道242,至少一部分衬套110连接在通道242内,作为一个示例,衬套110的套管214设置在通道242内。套管214与安装部240至少部分过盈配合,使得衬套110相对于通道242不能旋转或者移动。作为一个示例,安装部240的直壁206上设有凸筋221,凸筋221能够提供套管214的外壁218与安装部240的直壁206之间的过盈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240为圆环形凸台,通道242大致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形通孔,套管214也为圆柱形状的空心管,大致具有轴线。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部240也可以为方形,此时通道242也为方形通孔,相应的设置套管214的形状即可。

衬套110还包括凸缘251,凸缘251设置在套管214的顶端。当衬套110插入通道242内时,凸缘251抵靠在通孔205的一端。

图3A和3B示出了壳体101的具体结构,其中图3A示出了壳体101的俯视图,图3B示出了图3A中的壳体沿A-A方向的剖视图,虚线框部分示出了局部放大图。

如图3A和3B所示,通孔205从连接部103的上表面308延伸至连接部103的下表面309。通孔205的孔壁341的一部分沿通孔205的径向向孔内突出并沿周向延伸形成环形的安装部240。通孔205的孔壁341的另一部分沿径向突出并沿周向延伸形成环形的阻挡台阶334。作为一个示例,阻挡台阶334沿周向连续延伸设置。所述阻挡台阶334连接在安装部240的下部。通孔205的一端设有台阶面330,台阶面330连接在安装部240上。台阶面330大致为平坦的平面,用于与套管214的凸缘251接触。在安装部240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壳体导向部331和直壁206,并且在阻挡台阶334的周向从上至下设有轴向上端面333和内周表面337。

其中,壳体导向部331设置在安装部240的头部(即上部),并与台阶面330连接。壳体导向部331为从上到下,向通道242内部倾斜的斜壁。当衬套110从上向下插入通道242中时,壳体导向部331能够便于衬套110对准通道242。

在安装部240上,还包括连接在壳体导向部331下方的环形直壁206,直壁206上设有壳体过盈配合部332。作为一个示例,壳体过盈配合部332处的安装部240的尺寸被设置为与套管214的尺寸匹配,使得壳体过盈配合部332能够与套管214的外壁218至少部分的过盈配合。而在直壁206上除去壳体过盈配合部332的其它区域,设置为与套管214的外壁218间隙配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直壁206上的壳体过盈配合部332包括数根凸筋221,凸筋221朝通道242凸出并沿通孔205的轴向延伸。作为一个示例,数根凸筋221包括沿直壁206的周向均匀设置的四根凸筋221。凸筋221的部分能够进一步增大壳体过盈配合部332处的安装部240的尺寸,以增加安装部240与套管214的外壁218之间的干涉力(或保持力)。当衬套110从上向下插入通道242中时,该干涉力(或保持力)会造成塑胶材质的安装部240在该壳体过盈配合部332处产生塑胶屑。安装部240的具有高度D1,作为一个示例,该高度D1即壳体导向部331和壳体过盈配合部332的高度之和。

如图3B的局部放大图所示,阻挡台阶334的轴向上端面333连接在安装部240的下方,阻挡台阶334的内周表面337连接在轴向上端面333的下方。作为一个示例,轴向上端面333也为从上到下,向通孔205内部倾斜的斜壁。作为一个示例,轴向上端面333与壳体导向部331的倾斜方向相同,在其他示例中,轴向上端面333可以为倾斜90°的横壁。轴向上端面333能够阻挡安装部240在壳体过盈配合部332处产生的塑胶屑,避免塑胶屑掉出通孔205。

内周表面337连接在轴向上端面333的下方,即安装部240的尾部(即底部)。内周表面337为环形的直壁。作为一个示例,套管214的其中一部分的尺寸与阻挡台阶334在内周表面337处的尺寸匹配,以使得内周表面337能够与套管214的外壁218接触配合。由此,能够使得被轴向上端面333阻挡的塑胶屑不会从内周表面337和套管214的外壁218之间掉出。

图4A和4B示出了衬套110的具体结构,其中图4A示出了衬套110的侧视图,图4B示出了图4A中的衬套沿其轴向的剖视图,虚线框部分示出了局部放大图。

如图4A和4B所示,衬套110中具有从衬套110的上表面延伸至衬套110的下表面的通孔112。紧固件能够穿过该通孔112与面板连接。如上所述,衬套110包括套管214和连接在套管214顶部的凸缘251。凸缘251具有下端面450,下端面450大致也为平坦的平面,用于与安装部240的台阶面330接触,以阻止衬套110向下运动。在套管214的外壁218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衬套过盈配合部452、衬套渐缩部453、衬套过渡配合部454和衬套导向部456。

其中,衬套过盈配合部452连接在凸缘251的下端面450下部,衬套过盈配合部452为环形的直壁,作为一个示例,套管214在衬套过盈配合部452处的外壁218的尺寸设置为与安装部240的直壁206处的尺寸配合。以使得衬套过盈配合部452能够与壳体过盈配合部332过盈配合,并且与直壁206上除去壳体过盈配合部332的其他区域间隙配合。凸缘251的下端面450与衬套过盈配合部452的底部之间具有距离D2,该距离D2即为衬套过盈配合部452的高度。

衬套渐缩部453连接在衬套过盈配合部452的下部,衬套渐缩部453为从上至下向通孔112内部倾斜的斜壁。距离D2小于高度D1,使得当凸缘251的下端面450抵靠在台阶面330上时,衬套渐缩部453与阻挡台阶334的轴向上端面333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从而能够在套管214的外壁218、通孔205的孔壁341与阻挡台阶334之间形成容腔581(参见图5C)。该容腔581能够容纳在套管214与安装部240的过盈配合部位之间摩擦产生的塑胶屑。

作为一个示例,衬套渐缩部453的倾斜角度与壳体导向部331的倾斜角度相同,便于衬套110插入通道242中。

衬套过渡配合部454连接在衬套渐缩部453的下部,与阻挡台阶334的内周表面337相应的,衬套过渡配合部454也为直壁形状,并且衬套过渡配合部454的尺寸配置为,衬套过渡配合部454与内周表面337之间接触配合,以使得容腔581中容纳的塑胶屑不会从衬套过渡配合部454与内周表面337之间掉出。

衬套导向部456连接在衬套过渡配合部454的下部,即衬套110的套管214的尾部。作为一个示例,衬套导向部456的倾斜角度也与壳体导向部331的倾斜角度相同,以便于衬套110插入通道242中。

由此,通过在安装部240的直壁206和套管214的外壁218上设置相配合的过盈配合部,能够不影响安装部240与套管214之间的干涉力(或保持力),使得衬套110在连接部103的通孔205中无法旋转或移动。同时,通过设置阻挡台阶334和套管214上相配合的间隔部位和过渡配合(接触配合)部位,能够使得安装部240与套管214在过盈配合部之间的摩擦产生的塑胶屑能够被阻挡在容腔581内,并且不会从通孔205中掉出。因此,即使产生塑胶屑也不会影响连接器100的密封性。

图5A-5C为将衬套110装配到壳体101的过程中的相对位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用于说明套管214的外壁218与通孔205的孔壁341之间的配合关系。

其中图5A示出了衬套110的套管214刚插入壳体101的连接部103的通孔205中时,套管214的外壁218与通孔205的孔壁341之间的配合关系;图5B示出了衬套110的套管214插入壳体101的连接部103的通道242的过程中,套管214的外壁218与通孔205的孔壁341之间的配合关系;图5C示出了衬套110和壳体101装配完成后,套管214的外壁218与通孔205的孔壁341之间的配合关系。

如图5A所示,在安装部240的壳体导向部331导向作用下,操作人员对衬套110的凸缘251的上表面施加向下的压力,使衬套110的套管214从上向下插入通孔205内。套管214的衬套渐缩部453先与壳体导向部331接触,但是衬套过盈配合部452和直壁206尚未接触。

此时,衬套110的套管214进一步向下运动需要克服壳体过盈配合部332和衬套过盈配合部452之间的干涉力。操作人员进一步增大压力,使得套管214进一步向下插入通孔205内,使衬套过盈配合部452开始与壳体过盈配合部332过盈配合,并且与直壁206上的其他区域间隙配合,衬套110到达如图5B所示的位置。

如图5B所示,由于套管214和安装部240在过盈配合部位的摩擦,使得安装部240容易因为摩擦而产生塑胶屑。随着衬套110的向下运动,塑胶屑被向下刮擦至阻挡台阶334的轴向上端面333处,塑胶屑被轴向上端面333挡住。

此时,衬套过渡配合部454刚刚开始与阻挡台阶334的内周表面337接触。套管214的外壁218的衬套过渡配合部454和衬套渐缩部453、安装部240的壳体过盈配合部332以及阻挡台阶334的轴向上端面333之间形成一容腔581,被轴向上端面333挡住的塑胶屑能够被容纳在容腔581中。操作人员继续对衬套110的凸缘251的上表面施加压力,能够使得衬套110到达如图5C所示的位置。

如图5C所示,衬套110的凸缘251的下表面抵靠通孔205的台阶面330,使得衬套110无法进一步向下运动,衬套110与壳体101的装配完成。

此时,衬套过渡配合部454与内周表面337接触,使得容腔581的下端被过渡配合(接触配合)的部位封闭。容腔581的尺寸被压缩,塑胶屑仍然被保持在容腔581中,并且不会掉出容腔581,也就不会影响连接器100的密封性。

图6为将图1中的连接器100连接到面板690上的结构示意图,用于示出连接器100的密封部位的一个示例。如图6所示,连接器100用于安装在面板691上,将面板691外侧的电气部件和面板691内侧的电气部件电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的,面板691也可以为其他的结构,例如安装壁等,需要电连接内外两侧的结构即可。

具体来说,面板691具有开口693,连接器100的套筒102的下端107伸入开口693中,与面板691的内侧连通。而连接器100的套筒102的上端与面板691的外侧连通。因此,电线能够穿过套筒102,电连接面板691的内外两侧。

在连接器100的套筒102外侧还设有密封件685,作为一个示例,密封件685为密封圈685。密封圈685设置在套筒102与面板691的接触部位,为了便于安装,密封圈685在面板691的外侧,围绕开口693设置。

连接器100的连接部103设置在套筒102两侧,紧固件(图中未示出)能够穿过衬套110和连接部103的通孔205,与连接部103下方的面板691连接在一起,从而将连接器100紧固在面板691的上表面。

此时,如果没有本申请,连接器100的衬套110与壳体101的连接部103之间由于摩擦(干涉)产生的塑胶屑有可能穿过通孔205落到密封圈685附近,影响连接器100与面板691之间的密封性。而如果通过减小衬套110和连接部103之间的干涉力,衬套110又容易从连接部103中脱出,影响连接器100与面板691的紧固性能。

而正是由于本申请的设计,能够在不减小衬套110和连接部103之间的干涉力的情况下,也不影响连接器100的密封性。

尽管参考附图中出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将对本申请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申请教导的精神和范围和背景下,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连接器可以有许多变化形式。本领域技术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有不同的方式来改变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中的实施例结构,均落入本申请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连接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8333.2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233048U

授权时间:20190809

主分类号:H01R 13/502

专利分类号:H01R13/502;H01R13/52;H01R13/74

范畴分类:38E;

申请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泰科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英伦路999号15幢一层F、G部位

发明人:孙永强;姜开轩;李健雄

第一发明人:孙永强

当前权利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泰科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代理人:脱颖

代理机构:31259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连接器论文和设计-孙永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