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实验中学614000
摘要: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语文的学习更多的是积累,阅读恰恰正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良好的阅读教学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进思考和善于应变的能力。阅读教学不仅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而且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如何进行阅读教学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能力不仅仅是考试中的一个重要考查内容,也是学生认识世界、获取知识,提高认知的主要手段。阅读能力也成为当前学生全面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能力版块。但是初中生阅读能力仍有待提高,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也成为当前语文教师的研究热点。
一、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教育理念,因此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发展,阅读教学也不例外,传统的灌输式阅读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提起语文学习的兴趣,影响了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要不断地采用新的方式来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比如,除了日常的课堂阅读教学之外,每周还可以单独确定一两节课的时间,对课内的精美课文进行阅读指导,同时还可以把这些与课文相关的视频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出来,增加同学们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同时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还能增加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提升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质量。
二、注重指导学生的运用与创新
没有创新的阅读,就会平淡无味。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做法是: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教师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存、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在研讨、创新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引领作用,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阅读体验等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必要时进行科学合理的纠正和引导。
三、注重情感体验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教育专家从诸多文章中层层筛选出来的,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是对正能量、人类、社会、文化、世界等一些美好情感的展现。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文本细读,让学生的思想和意识都能主动融入文章当中,在此基础上对富有生命力的情感世界进行感受和体验。
四、指导学生科学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将阅读方式的指导作为首要的教学内容。授之以渔,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阅读,让学生有能力进行自主阅读。阅读课分为朗读、默读、粗读、精读等形式,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
五、让学生掌握现代文阅读的技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代文阅读应把握几点:
1.纵观全文,把握主旨,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2.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
3.筛选组合,定向表述。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此外,要注意在引导学生时尽量用感性材料,少用抽象理性的素材。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在进行思维时一般是“经验型”的,他们更需要具体形象的感性材料或感性经验支持。教师要使学生对文章感兴趣,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阅读,就应该充当一个循循善诱、善于鼓动人心的导演,不断唤醒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体验、感受作品,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一种认同感,产生共鸣,使他们想要读文章,乐于读文章,甚至还要去品味文章。
总之,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比较难的一部分,它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不断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勤初中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中外交流,2017,(01)。
[2]陈怀亮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J].教师,2015,(16)。
[3]欧运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大陆桥视野,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