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产权与联合产权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左洋洋[1](2021)在《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及积极推动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从试点探索逐步过渡到全面展开,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赋活新时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指明了发展方向。其发展壮大不仅是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富裕的必然选择,更是立足新发展阶段,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内循环的重要引擎。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归纳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遵循“文献综述-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历史沿革-现实背景-发展现状-成因分析-解决对策”的基本思路,对新时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进行了一定研究。首先,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对新时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界定,指明产权关系明晰与股份合作是其核心特征。其次,分析了新时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历史沿革及现实背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有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思想,夯实了发展的理论根基;曲折探索、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构成了发展三阶段;助推经济内循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二次飞跃”则是发展的重要现实背景。再次,归纳分析了新时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存在问题及成因。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成效显着、实现形式日趋多元、发展模式日趋多样,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内在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尚未突破的发展困境,具体表现在总体发展水平低且区域发展不平衡、组织运营水平低、持续盈利能力不强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运行管理不规范、发展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有针对性提出了包括激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内在动力、完善运行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发展保障路径在内的相应对策。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需要多主体、多要素等的协同发力。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促进制度、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向农村的倾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以最终实现业兴民富村美。
张建锋[2](2020)在《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的合作及其治理 ——以农机服务为例》文中认为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经步入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新阶段。在新发展阶段,“如何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以土地承包、家庭经营为核心的基本经营制度如何创新以适应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成为亟待破解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立足我国人均耕地资源少、农业劳动力资源弱质化、粮食供给总量紧平衡等现实,着力推进农业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逐渐为社会所认同。与此同时,随着交易效率的提升,我国农业专业化分工呈现深化趋势,但在区域、产业、具体农事活动方面存在不协调不充分问题。立足我国小规模农户将长期存在并处于基本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国情,在深化专业化分工过程中,探究农户参与分工与合作的缘由、农户参与分工与合作的方式、农户参与分工与合作的保障,具有现实的必然性和理论的必要性。本文以农机服务为例,探究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的合作及其治理,回答“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为什么要以合作的方式完成农事活动?”“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如何合作以保障农事活动的有效实现?”问题,并将“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如何合作”分解为“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合作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如何选择相应的合作方式?”“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合作匹配什么样的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等子问题。文章基于专业化分工理论、农户家庭决策模型、合作及合作行为理论、外包理论、交易成本与交易治理理论等理论基础,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水稻生产经营技术经济与制度结构-交易效率-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合作治理”的基本框架。基于此分析框架,从稻农家庭微观决策出发分析了稻农参与分工与合作的缘由,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关系、稻农合作的影响因素与合作机制、稻农农事活动合作方式选择及合作治理匹配的影响因素;随后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分析了稻农合作及其治理的演化历程及现实状况,并基于2004-2017年全国主要稻产区数据、采用FGLS方法验证了技术经济结构变迁对农机服务外包合作的影响,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采用ivprobit模型、内生次序probit模型模型、multi-logit模型分别验证了稻农农机技术使用与否、农机技术使用程度、农机服务合作与合作程度、农机服务合作方式选择、农机服务合作治理结构及治理机制选择的影响因素。最后在多案例分析专业化分工和稻农合作实现逻辑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含义。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规模经济、分工经济、交易成本、信息处理效率等四个视角单独均无法相对全面解释稻农农事活动合作的缘由,应从合作意愿形成与强化、合作行为实现与开展、合作持续等三个层面具体分析稻农合作的缘由。稻农合作嵌入外部技术经济、制度演化与变迁过程中,是稻农以综合成本最小化、综合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导向,权衡合作的预期收益增加或预期成本降低、合作的交易成本与交易效率、主体与群体的行为能力及合作能力、主观与客观规范与控制等因素,并与内外部诸多利益相关者互动的结果。规模经济、分工经济、交易成本、信息处理效率等四个视角都是以合作的预期绩效为出发点,只强调了合作预期绩效中的某一方面,未将合作发生置于综合系统中考量,且四个观点间也存在相应的联系。生产要素稀缺引致的生产实现与生产成本降低诉求、生产经营组织制度不均衡诱致的交易成本降低诉求、小农户综合收益最大化导向下的机会成本最小化诉求、交易效率提升与合作的经济可行性得以保障、稻农行为能力与合作能力的提升、强有力外部推力与助力的存在、新型水稻经营主体的存在与引领、合作分配机制的激励效应与分配的公平性、合作组织的存续发展与合作组织绩效的提升等方面构成了稻农农事活动合作的多维缘由。(2)技术变革与制度变迁对农业专业化分工演进以及农户合作行为选择具有显着的直接、间接影响。(1)制度及制度变革围绕宏观产权制度、产业保护与扶持制度、微观规范与控制制度三个维度,通过影响宏观交易成本与交易效率、合作的微观交易效率,通过改变水稻生产经营主体的资源、资本与要素禀赋结构,直接、间接影响农事活动分工与合作;(2)技术及技术演化围绕生产型技术、交易型技术两个维度,通过改变农事活动的技术经济结构、影响合作的交易效率,进而影响稻农合作动机、合作行为与合作方式的选择;(3)技术、制度协同演化,共同形塑了“小农户家庭内部合作为主与关系型换工合作为辅→农户被动卷入同公社化与合作化生产合作为主→农事活动合作市场化与社会化逐渐深化→农事活动合作市场化与社会化为主”的稻农合作与合作方式演进历程。水稻农事活动中稻农合作治理演进围绕交易属性演化、水稻生产经营组织结构与组织制度演化两个维度展开。交易属性演变嵌入水稻生产技术、制度与政策环境、社会与文化环境中,生产经营组织结构与组织制度的演化影响技术选择、农事活动的专业化分工,进而影响农事活动的实现方式,最终影响农机服务合作治理及治理机制的选择。水稻生产经营组织结构与组织制度演化维度的治理演化主要从“交易效率演进嵌入、经营主体选择”、“混合治理结构嵌入、经营主体选择”两个角度发挥作用。(3)技术经济结构变迁是水稻农机服务外包合作的核心诱致因素,四种水稻种属农机服务外包合作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存在分异。水稻生产经营农事活动合作与合作方式选择嵌入技术经济与制度结构及其共同决定的专业化分工系统中。影响稻农合作及合作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水稻生产经营资源与要素相对稀缺状况、水稻生产经营组织结构的变革、非农就业市场成长与非农就业比较收益状况、农业生产经营公共制度与产业政策、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嵌入的农村社会关系与社会文化网络等。基于2004-2017年中国粳稻、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四个主要属种及主要种植省份的宏观数据,采用FGLS模型实证发现:(1)农机专用性指标、农地折租成本代表农地租种机会成本、农户自有劳动力价格代表的机会成本、雇工成本等对农机服务外包合作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台均拖拉机动力代表的农机专用性对农机服务外包合作呈负向影响。(2)水稻种植现金成本收益率代表的比较收益指标、农机总动力代表的农机可得性、农户自我完成部分成本等三个指标影响出现了分异,现金成本收益率在粳稻、中籼稻种植区对农机服务外包合作呈正向影响,在早籼稻和晚籼稻产区呈现负向影响;农机总动力代表的农机服务可得性在粳稻产区、晚籼稻产区呈正向影响,在早籼稻、中籼稻产区呈负向影响。农户自我完成部分成本在早籼稻、晚籼稻产区呈现负向影响,在粳稻、中籼稻产区呈现正向影响。粳稻、中籼稻的个体效应在省域间存在分异性。(4)农户户主特征、农户社会与经营特征、村域技术经济结构等因素对农户农机选择、农机化程度、农机服务合作、农机服务合作程度、农机服务合作方式选择均会产生显着影响。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6年数据,分别采用probit与工具变量probit模型、次序probit模型与内生次序probit模型、multi-logit模型实证发现:(1)农户户主年龄、留家人员健康状况、农户家庭耕地面积的对数值、农忙时雇工价格、惠农支农服务的可获得性,对农业机械采用具有显着影响,惠农支农服务可得性显着提升农户农机采用。(2)农业收入占比、主事者年龄、家庭外出劳动力占比、留家人口受教育程度、役畜拥有与否、家庭耕地面积、支农惠农服务可获得程度对农户农机化程度的选择具有显着影响。(3)役畜的拥有情况、农户耕地面积、农忙时的雇工价格、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离最近县城的距离、村民间关系的和谐程度对农户农机及农机合作行为的选择具有显着的影响。(4)役畜拥有状况、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农忙时雇工价格、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农户间关系和谐程度、惠农支农服务可得性等对农户实现合作程度产生显着影响。(5)基于不同的参照组,农业收入占比、户主的性别、户主年龄、女性劳动力占比、役畜的拥有状况、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对数值、农地产权改革颁证与否、村域人均劳动力耕地面积对数、农忙时雇工价格、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离县城最近的距离对数、农户间关系的和谐程度、村域惠农支农服务可得性、获得补贴的金额对数对合作方式产生显着影响。但不同参照组内,显着性有差异。(5)水稻农机服务合作交易治理结构、交易治理机制选择主要受役畜拥有状况、农地确权颁证状况、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对数、村民间关系和谐程度、村域支农惠农服务可得性等因素影响。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6年数据,采用multi-logit模型实证发现:(1)农忙时雇工价格对数、村民间关系的和谐程度、离最近县城的距离、从事农业生产3个月以上的劳动力人数、村域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惠农支农服务的可获得性对农户选择市场化治理结构具有显着正向影响。(2)农业收入占比、是否拥有役畜、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对数、农忙时雇工价格、农户间关系和谐程度等对农户不同参照组条件下选择混合治理结构的几率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3)农地确权颁证状况、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支农惠农服务可得性状况对不同参照组间农户选择关系治理结构具有显着促进作用。(4)拥有役畜的状况、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对数、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对数、获得补贴金额的对数值、支农惠农服务获得性等在不同参照组条件下农户选择一体化治理结构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5)役畜拥有状况、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对数、农户间关系和谐程度、合作组织发展状况、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对数是农户农机购置与作业合作治理机制选择的核心影响因素。(6)确权颁证实现情况、合作组织发展状况、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对数等对农户选择关系治理机制具有显着的正向关联。(7)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对数、村民间的关系和谐程度、超过3个月的劳动力人数对农户选择契约治理机制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8)农业收入占比、拥有役畜的状况、家庭农户耕地面积对数、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离最近县城的距离等对农户选择混合治理具有显着影响。推进水稻农事活动专业化分工与农户合作、优化合作方式与合作治理,需要从如下方面着手:(1)调整合作规制的着力点,将着力点置于外在交易成本的降低与交易效率的提升、水稻生产经营技术经济结构的变革、农业创业与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育成长等方面;(2)优化与完善相应的规制政策:(1)改善水稻产业发展的宏观技术与制度环境。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水稻行业技术效率提升、组织制度创新的制度与政策体系;一方面强化农业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与基础条件建设、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农业(水稻)”进程,降低组织创新与市场型交易的交易成本。(2)优化水稻农事活动实现的技术经济结构。一方面着力推进水稻农事活动技术变革,提高农事活动实现的技术标准化;一方面着力推进农地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的组织与治理创新,进一步推进水稻生产经营的职业化、专业化、规模经营。(3)推进农业创新创业与新型主体发育成长。一方面着眼于优化水稻生产经营创新创业的制度与产业政策体系,降低创新创业的制度成本、风险成本和初创成本;一方面着眼于从供给端推进水稻生产经营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成长,为水稻规模经营主体的发育成长提供技术经济支撑。(4)推进农村协同治理与社会关系网络重塑。一方面着眼于推进农村治理的主体与机制创新,构建主要利益相关者间协同、多元机制协调与共生的治理体系,将水稻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嵌入农村治理创新过程中;另一方面着眼于重塑农村社会文化与社会关系网络。通过农村传统的非正式制度的继承与优化、基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新型契约与法治文化的培育,实现农村传统优秀文化同现代市场经济契约与法治文化的有效衔接,降低水稻农事活动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交易成本。
邢伟[3](2020)在《“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集体资产股权流转过程中权利边界模糊、交叉,影响部分权能实现;所有权缺位、虚化、弱化,行使主体不明确,造成集体资产流失;部分权能流转范围受限,流转市场不完整,有偿退出难,抵押担保难;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财产性权能流动性低,财产性权益难以充分实现,与改革目标相违背;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范围不明,行权主体缺位,管理机制不畅,导致合作制性质不明,股份制作用发挥不畅;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缺失,公益性功能发挥不充分,存在管理空白。以上这些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改革进程,阻碍着产权各要素权能的充分实现,影响着农村发展效果和治理效能。本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重点阐释本文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综述、研究框架与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以农村集体所有制为基础,论述农村所有权、承包权(资格权)、经营权(使用权)、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公益性资源资产产权等相关概念,结合建国后各个时期农村产权制度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第三部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依托河北省部分地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现状,结合全国各地改革情况,深入剖析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第四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探索建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分别负责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公益性资源资产和经营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权能。第五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构建与新时代乡村治理模式相适应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第六部分“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用法经济学方法对“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进行全面剖析。第七部分“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以期实现细化各项权能、明晰产权归属、严格产权保护、顺畅产权流转目标。第八部分“结论”,回答了在导论部分提出的、本文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注重以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所有资源资产进行了系统梳理,根据不同资源资产的形态、功能、使用方式以及产权构成、行权模式,将其划分为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和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四种类型。在坚持农村集体制度不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底线不变、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固定不变基础上,剥离土地承包权、宅基地资格权、经营性资源资产股东权、公益性资源资产管理权中所包含的身份性权能,在分权基础上将包含身份属性的权能(成员权)统一归位于所有权,形成所有权权利组织体,即“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根据不同资源资产性质及其权能构成,分别搭建由不同成员组成的“农村承包权人集体”“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和“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分别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经营性资源资产和公益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权能和身份权权能。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在农村集体所有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转换过程中,严把“目标层+准则层+决策层”三大环节,统筹宏观设计与微观运行,找寻出一条可以最大限度明晰产权界限、充分发挥产权权能、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运行体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治理效能。
戴克明[4](2015)在《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的比较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经历了一个“自上而下”以及“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继起”的制度改革过程,目前已基本搭建起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并存、大中小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农村金融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但许多问题仍然存在,农村金融仍未破题。为进一步破解农村金融难题,本文尝试从比较制度分析的新颖视角,从成长属性、交易属性和社会属性三个维度对中国目前不同类型的农村金融组织进行制度比较,尝试寻找不同类型农村金融组织服务三农的相对优势,以便更好发挥金融服务“三农”的作用。农村金融组织本质上是一个最大化合作剩余的服务性企业,资源、知识和能力是农村金融组织成长的基础;农村金融组织又是一类特殊的企业,在我国农村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农村地区需要大量的资本支持才能顺利转型,农村金融组织在其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的比较制度分析框架应兼顾三大属性:成长属性、交易属性和社会属性。接下来,论文从要素联合产权的视角推导了农村金融组织的未来演进方向,认为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时刻面临着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博弈过程,博弈的最终结果可能是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共同促进企业成长,人力资本最终也会参与分享农村金融组织的合作剩余。通过跟踪1953以来至今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历史变迁与改革历程,我们发现农村金融组织的改革始终没有脱离这三大属性,1953年至1978年,农村金融组织改革以社会属性为主,主要成立并组建具有合作性质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基金会;1979-2002年,改革以农村金融组织的成长属性为主,主要对农村金融组织进行商业化改革,导致不少商业银行撤离农村地区;2003年以后,农村金融改革重归重点,在注重成长属性的同时还部分兼顾了社会属性,但交易属性直到最近才引起重视。基于比较制度分析框架和农村金融的大型调研数据与其他面板数据,综合运用二元排序法、离散选择模型和面板数据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方法,论文比较了小资本联合、资本联合、劳动联合和资本劳动联合这四种所有权形式农村金融组织的三大属性。结果表明:(1)小资本联合产权具有较好的交易属性,但成长属性与社会属性一般,今后要想更好服务“三农”,其自身首先要提高企业成长能力;(2)资本联合产权形式具有较好的成长属性,但是未能较好兼顾社会属性,与“三农”的交易成本也较高;(3)劳动联合产权因内生于农业生产经营,具有较好的交易属性与社会属性,但面临着生产者在合作中的矛盾,因此成长属性堪忧;(4)四种所有权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在不同属性均具有比较优势,具有资本劳动联合产权性质的农村金融组织的三种属性综合来看相对更优。而且不同形式农村金融组织的这三种属性是动态变化的,农村金融组织的外部制度环境对其具有重要影响。此外,文章还对法国、泰国、荷兰、孟加拉和西班牙等国家的典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模式进行了阐述,并指出其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及制度安排对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借鉴意义与启迪。最后,本文从实现不同形式农村金融组织与三农的交易模式“匹配”,创新农村金融组织的内部治理,各方联动推动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善,千方百计发展农村经济,加强保险、证券等多方合作和监管部门要实施差异化监管等几大方面对农村金融组织的制度优化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并提出了农村合作金融制度今后的改革方向。
王亮[5](2011)在《论企业最优收入分配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企业合作剩余的产生入手,通过对合作剩余的形成以及合作剩余最大化的探讨,分析企业内应如何分配合作剩余。初论企业合作剩余的最优分配,仅考虑劳动联合产权和物质资本产权,再论分企业合作剩余的最优分配,不仅考虑劳动联合产权和物质资本产权,也引入了集体产权,最终通过进一步的思考得出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包括普通人员、技术人员)能在企业获得最大化利润的同时实现各自自身的最优化,得到均衡的最优收入分配解。该结论也在兼证了联合产权和集体产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同时,更加说明了集体产权相对黑暗的“看得见的手”的优越性,集体产权有利于减弱甚至消除对劳动者的剥削。该结论具有指导产权分配,进而决定收入分配,实现效率与公平兼顾的重大意义。通过以“企业收入分配模式——整体效率与个体公平”为分析范式,分别从理论分析角度和数理分析角度,通过制度比较,探讨何种产权制度安排才有利于企业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通过分析,阐述单一物质资本产权制度下的收入分配模式,不利于人力资本所有者专用性资本的投入,不能对其有效的激励将使得个体无法实现最优公平,进而不能达到整体的最优效率;单一人力资本产权制度下的收入分配模式,不利于物质资本所有者专用性资本的投入,不能有效的对物质资本所有者进行激励;单一要素联合产权制度下的收入分配模式,虽然能够对个体进行良好的激励,但这种产权没有对集体进行有效激励,使得可能出现各自最优化目标背道而驰的现象。单一要素联合产权制度的盲目追求易导致平均主义,从而不利于整体效率的提高;只有联合产权制度下的收入分配模式,才能使得整体效率与个体公平相统一,实现公平效率的最优分配。最后在两种分析方法的结论基础上,阐明联合产权制度能实现企业公平效率收入分配,联合产权收入分配模式是企业最优的收入分配模式。企业的联合产权制度性质,即企业是一个以资源、能力与知识为基础、以创造、控制、分配最大化合作剩余为目的、由要素产权联合与集体产权相结合的生产性组织。企业的这种联合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多样化的体现。联合产权主张企业内所有成员及企业集体都参与合作剩余分配。
贺代贵[6](2011)在《论劳动联合体对劳动产权制度变迁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劳动产权制度随着劳动联合体理论的出现,在"劳务出资"、"分享合作剩余"等几个方面出现较大变革,并且在《劳动合同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具体法律制度上有所体现。接下来,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模式、非物质要素参与剩余分配、建立合理工资机制等方面也会有深入革新。
钟武强[7](2010)在《联合产权制度的实现形式研究》文中指出从资源环境相对宽松的自由经济时代过渡到资源约束越来越严格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西方经济学家们总结了两个着名的经济学定理。第一定理通俗表达是:“人人为自己,社会将更好”。这一定理反映了资源环境相对宽松的自由经济时代的西方人对世界经济乐观的看法。在这一时期,西方经济学者充分肯定资本产权对企业治理的作用,寻求自由竞争条件下利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在资源约束相对宽松的条件下,企业凭借资本和资源获利的能力显得相对强大,人的作用相对被弱化了,作为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劳动者集体的地位没有很好地突显出来,资本所有者认为资源比人重要,所以,他们似乎找到了一个占有全部企业剩余的理由,宣布“资本——利润,劳动力——工资,土地——地租”三位一体的庸俗经济学教条为真理,并力求借助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而扩展为一种普遍适用的价值观,完全掩盖了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的真相。第二定理的通俗表达是:“人人为自己,社会将更差”。这一定理反映了资源约束越来越严格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西方人对世界经济状态悲观的认知。与之相适应,西方经济学者开始探索在如何降低交易费用条件下的构建资本产权结构和秩序。在全球经济面临的资源约束条件越来越严格的条件下,为了避免人类集体努力使社会越变越差这一窘境,人们必须转换个体经济行为与群体经济行为之间关系的思维。这是一种基于复杂科学思维基础的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己群关系)。这种关系可通俗地表述为:“利己中利群,利群中利己,己群共生”。正是在这背景下,联合产权制度及其实现形式对我国企业的治理显示出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在资源约束越来越严格的经济条件下,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劳动者特别是劳动体在企业商品价值创造中的本性越来越明显地展示出来。劳动者和劳动体在企业生产力中地位提升的这一事实,更说明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的正确性。企业产权制度是一个演进的过程,企业产权制度的变化同样要适应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同阶段的特性。目前资本产权还占据着企业产权的主导地位,并不说明它是最适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规律的,而是它和企业发展历史的这个阶段的生产方式还有相适应的地方。联合产权还没有成为企业产权制度的主流方式,并不说明联合产权制度本身不好,因为它和知识时代生产方式相适应,将代表着企业产权制度的一个演进方向,联合产权制度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生产关系,只是在当下的历史阶段中还没有充分展示出来。当西方经济学者在完全肯定或不断否定资本产权对企业生成或企业治理的价值和意义时,联合产权理论则兼顾了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利益,从企业劳动体与商品体价值形成的相互关系、企业经济体延续性的角度探讨了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规律和发展趋势。在全球资源约束越来越严格的条件下,企业的产权制度设计必须要考虑到企业经济体中全体劳动者的利益和企业体发展的延续性的关系。为此,就必须要兼顾要素所有者和劳动体参与者的产权要求。从资本的历史属性、商品体价值的劳动形成过程和企业经济体延续对企业产权的要求等综合角度,联合产权理论探讨了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复杂性,认为只有从劳动价值论和现代劳动体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出发,充分认识现代企业产权的复杂性,建立相应的产权制度,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协调和解决不同产权主体的经济利益、企业的延续发展、市场竞争、自我激励等问题。结合复杂科学(complex phenomena)的自相似规律(self-similar rule)、成性存存规律(non-symmetry rule)、相生相克规律(give- while-exploit rule)三规律,探讨了资源约束条件下联合产权制度实现过程中的复杂性,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根据马克思联合劳动理论,本文分析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雇佣劳动联合体的特点。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雇佣劳动联合体的“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或“集体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家获取集体力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本文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企业劳动体知识化、整体化的特点,提出了劳动体价值论的观点,认为商品体的二因素是由劳动体的二重性决定的。所谓劳动体,是指参与企业商品生产的所有劳动者劳动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矛盾而又相互合作且不可分割的有机结合的关系。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是由劳动体的具体劳动决定的,商品体的价值实际上是劳动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实际上是企业劳动体在一定形式下的劳动,抽象劳动实际上是撇开劳动的具体特点从而没有质的区别的企业劳动体的劳动。在劳动价值论和劳动体价值论的基础上,结合联合产权理论,提出了劳动体产权的概念,它是指企业所有劳动者作为一个整体劳动者享有的在企业管理过程和企业剩余分享中的权利。分析了我国企业劳动关系不和谐的原因,探讨了联合产权制度与实现企业和谐劳动的相互关系。联合产权制度有利于劳动主体和谐,有利于劳动体生产力的充分发挥。结合传统儒家制度资源,有利于联合产权制度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顺利实现。探讨了在公有制基础上联合产权制度的实现形式,提出了公有制联合产权股份制范式、公有制联合产权分红制范式和公有制联合产权劳动体产权范式三种实现形式,分析了三种范式的不同特点,介绍了具体的操作流程。联合产权制度是公有制产权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充分实现和发展,有利于在公有制条件下使劳动体的整体利益获得产权制度的保护,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自我完善,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转化。建立联合产权制度是深化公有制产权实现形式的必然趋势。同样,在资源约束严酷的条件下,联合产权制度是民营企业劳动关系治理的理性选择。探讨了民营企业联合产权制度的实现形式,分析了民营企业联合产权股份制范式、民营企业联合产权分红制范式和联合产权劳动体产权范式的特点,提出了相应实施方案。民营企业联合产权制度有利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劳动体生产力,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后现代民营企业管理模式。联合产权理论是我国企业产权制度变迁规律的理论概括,联合产权制度实现形式的探讨是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中国化的具体运用,是解决“小平之虑”的有效途径,是劳动者集体走向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宋扬[8](2010)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重要组织载体,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点之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是决定其组织性质和发展方式的基础性因素。一般来说,经济组织的组织制度主要包括其产权制度安排、体制形式和治理机制等问题。我们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历史沿革、发展路径和经营模式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广泛吸取国外类似组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特殊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等条件因素,总结得出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历史与现在、优势与缺陷、特征与特性等命题的结论,并由此进行大胆的假想,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更符合我国实际的制度安排体系。我国的农业经营组织经由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时期的曲折道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后进入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时期。但我们注意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规模经营之间、农业分散经营与农产品市场化之间、土地经营权的产权安排与农业产业化之间、农户经济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之间,以及家庭个体经营与农村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之间,都存在着一些体制性的和历史遗留矛盾或问题亟待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激发了广大农民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而正是理论与实践的综合作用,才最终导致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通过对国内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程与现状的观察与比较,我们发现,世界范围内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主要呈现出从纵向一体化到范围更广的横向联合,从劳动联合到劳动与资本共同联合,从经典合作社逐渐偏向到IOF的发展态势;而我国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则是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先纵向联合再横向联合等特征,而在这条发展道路上,我国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曾经并仍将经历复杂的困难和障碍,如农业生产自身条件、农业市场化与组织化,以及政府工作方面的阻力。也正是这些问题和障碍的出现,迫使我们必须改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有制度,分别在产权制度、体制形式和治理机制方面有所创新。经典合作社产权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产生了一些调整和改进。其中最主要的变化,是在资本回报有限的前提下给予资本投资者以更合理的权利和收益方式,并通过将合作组织成员交易额与投资额相对应的方式,来避免资本权利的过分强化。在我国,这一趋势也有所反映,且主要是以股份合作制的形式表现出来。基于我国实际情况,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应单纯以追求公平或效率作为组织目标,而应重新审视和分配劳动与资本在合作组织中的关系和定位。以劳动合作为基础的法人联合产权制度,是符合我国实际的、可以充分赋予劳动者和资本投资激励作用的新型产权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体制问题,涉及到整体的组织管理思想、组织结构以及管理规范和业务流程等内容。在这一命题中,合作组织中关于资本特别是外部资本的应用问题是一个关键性问题。构建农业专业化合作公司,可以将外部资本通过一种紧密联结的方式与农民合作联合体相结合。这种混合所有制的体制形式可以通过将农民联合体内置于合作公司的形式,在功能上延续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而在体制上却通过合作公司来屏蔽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弱点,寻求公平与效率的平衡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治理机制是其产权制度的具体表现。因此,与以劳动合作为基础的法人产权联合制度相对应,一种新型的法人治理与农民合作自治相结合的治理机制,在非正式制度作用强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有很强的适应性。它是通过在规范的合作组织治理结构中加入农民成员治理小组,作为基层的监督和管理机构,以人际关系和信任为作用机制,实现合作组织中农民作为劳动成员的自我管理。
刘开[9](2010)在《论公平分配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文中认为“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依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不仅取决于其创新资源的总体投入,自身效率问题也是决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整体不强,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技术创新效率的相对不足,而技术创新效率的不足与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内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有着很大关系,企业内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成为制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主导因素,企业内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普遍存在我国企业当中,本文围绕企业内公平分配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问题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在不同层面和环节涉及诸多利益相关者,他们的经济活动行为直接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效率与效果。理性经济人假设下,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来源于其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当个人努力与其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不相协调时就会极大地影响其从事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企业内公平分配通过对各技术创新参与者创新行为的影响而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效率与资源的生产使用效率,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整体提升。企业内收入分配制度的本质在于产权安排,不合理的产权制度安排将导致企业内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单一物质资本产权下的企业内分配表现为不公平的两极化分配,阻碍着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单一国家资本产权下的企业内分配表现为不公平的平均主义分配,也阻碍着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单一劳动联合体产权下的企业内分配表现为平均主义分配,也是不公平合理的,同样阻碍着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整合要素联合体所有者与劳动联合体所有者利益的联合产权制度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实现了企业内公平分配,实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的有机结合,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演进方向与普遍形式。为此,我国企业要改变现有分配观念,建立起要素联合体产权与劳动联合体产权相结合的联合产权制度,让非物质资本所有者特别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企业可分配净合作剩余的分配,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收益的共同分享;要坚持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合理有效安排企业内收入差距,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要构建起“内部治理为主,外部治理为辅,注重政府治理”的多边治理模式,完善外部竞争性市场环境建设。
钟武强[10](2009)在《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中国化:联合产权理论的核心》文中研究指明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生产力发展现状相结合的实际出发,联合产权理论探索了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中国化的整体研究方法、理论基础、要素所有者产权与知识劳动者产权的实现途径、产权制度的相对独立性、产权制度变迁的过渡形式等,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中国本土化的理论框架,为我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
二、劳动产权与联合产权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劳动产权与联合产权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农村集体经济 |
1.3.2 传统农村集体经济 |
1.3.3 新时期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
1.3.4 新时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2 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背景 |
2.1 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思想 |
2.1.2 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思想 |
2.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和互助合作思想 |
2.2 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史沿革 |
2.2.1 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的曲折探索阶段(1949-1978 年) |
2.2.2 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发展阶段(1978-2012 年) |
2.2.3 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阶段(2012-至今) |
2.3 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 |
2.3.1 助推我国经济内循环的重要引擎 |
2.3.2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
2.3.3 实现农业“二次飞跃”的基本要求 |
3 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1 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
3.1.1 新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效显着 |
3.1.2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日趋多元 |
3.1.3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显着增强 |
3.2 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总体发展水平低且区域发展不平衡 |
3.2.2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水平较低 |
3.2.3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盈利能力不强 |
3.3 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3.1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
3.3.2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运行管理不规范 |
3.3.3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保障机制不完善 |
4 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
4.1 激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
4.1.1 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 |
4.1.2 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
4.1.3 深入开展群众宣传动员工作 |
4.1.4 充分挖掘自身发展基础优势 |
4.2 完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运行管理体制机制 |
4.2.1 建立健全组织发展相关法律 |
4.2.2 完善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体制 |
4.2.3 健全集体“三资”监管机制 |
4.2.4 优化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机制 |
4.3 优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保障路径 |
4.3.1 强化地方部门统筹规划保障 |
4.3.2 健全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度 |
4.3.3 强化财税金融多元政策支撑 |
4.3.4 多措并举优化农村人才队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的合作及其治理 ——以农机服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研究及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 研究数据与论文的创新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第3章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合作及其治理的理论分析 |
3.1 理论假定 |
3.2 稻农合作的缘由 |
3.3 专业化分工与稻农合作的关系 |
3.4 稻农合作的影响因素及机制 |
3.5 稻农合作治理及影响因素 |
第4章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合作及治理的历史演进与现实考察 |
4.1 技术与制度演化嵌入的水稻农事活动服务专业化分工状况 |
4.2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合作及合作方式演进与现状 |
4.3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合作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演进与现状 |
4.4 小结 |
第5章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农机服务合作及影响因素—基于水稻主产区面板数据的实证 |
5.1 问题提出 |
5.2 稻农合作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5.3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合作的影响因素 |
5.4 专业化分工与稻农农机服务合作选择的宏观模型 |
5.5 宏观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农机服务合作及合作方式选择—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的实证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现有相关的研究 |
6.3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6.4 稻农农机服务合作及合作方式选择的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农机服务合作治理—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的实证 |
7.1 问题提出 |
7.2 相关研究的现状 |
7.3 稻农合作治理结构选择的理论模型 |
7.4 基于2016年CLDS数据的稻农农机服务合作治理结构影响因素实证 |
7.5 基于2016年CLDS数据的稻农农机服务合作治理机制影响因素实证 |
7.6 小结 |
第8章 专业化分工与稻农合作深化的实现逻辑—基于多案例的比较 |
8.1 问题提出 |
8.2 相关的研究现状 |
8.3 农事活动专业化分工与农户合作模式的主要案例 |
8.4 农事活动专业化分工与农户合作主要模式的比较 |
8.5 农事活动专业化分工与农户合作深化的实现逻辑 |
8.6 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
9.1 研究结论 |
9.2 推进专业化分工与稻农合作深化的政策含义 |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一览表 |
(3)“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理论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重点、难点 |
五、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
第一节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相关理论 |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
二、法与经济学视角下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构成 |
三、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权能分析 |
四、国外土地产权构成及权能分析 |
第二节 1949 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概况 |
一、第一阶段(1949 年—1956 年):合作化运动时期 |
二、第二阶段(1956 年—1978 年):人民公社时期 |
三、第三阶段(1978 年—2012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
四、第四阶段(2013 年至今):“三权分置”改革实施期 |
第三节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 |
一、演化博弈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
二、对各个阶段产权变革的演化博弈分析 |
第二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以河北省部分地区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为样本 |
第一节 河北省个别地区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情况 |
一、邢台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
二、定州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
第二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存在的困境与问题 |
一、农村集体资产难核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难确定、集体资产股权难设定 |
二、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流转难、抵押担保难和有偿退出难 |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权能规则不完善 |
四、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 |
五、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不清 |
六、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范围不明、改革不畅 |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影响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 |
二、统分结合经营体制长期失衡,制约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影响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
第三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 |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概念界定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内涵与外延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性质与特征 |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作用 |
一、明晰产权结构、释放产权权能 |
二、实化农村所有权 |
三、推进乡村振兴 |
四、优化乡村治理机制 |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路径 |
一、提升农村各治理主体间的协调性 |
二、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科学性 |
三、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保障性 |
四、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合法性 |
第四节 农村产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转换路径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架构的静态设计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动态运行 |
第四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 |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四大行权主体 |
一、“农村承包权人集体”——承包地所有权 |
二、“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宅基地所有权 |
三、“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
四、“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行权模式 |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架构 |
第四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的治理问题分析 |
第五章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
第一节 科斯定理及成本—效益分析 |
第二节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运行审视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决策事项与程序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科斯定理审视 |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前提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关键 |
三、“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成本效益SWOT分析 |
第四节 经济绩效管理视角下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
一、绩效管理与“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
二、“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绩效管理剖析 |
第六章 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
第一节 产权归属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化 |
一、构建流程规范、账实清晰、公开公正的清产核资大格局 |
二、构建设置科学、动静结合、权能完整的股权管理模式 |
三、构建主体明确、范围清晰、分配合理、渠道科学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体系 |
第二节 产权流转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市场化 |
一、基础——由“确权确地”向“确权确股不确地”转变 |
二、关键——由“政府干预”向“市场运作”转变 |
三、核心——由“单一形式”向“协调联动”转变 |
四、支撑——由“重流转轻保障”向“流转保障并重”转变 |
五、突破——由“权能杂糅”向“赋权明责”转变 |
第三节 产权保护与农村集体产权的法治化 |
一、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
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认的相关规定 |
三、成立独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机构 |
第四节 智慧产权与农村集体产权的科技化 |
一、区块链技术作为关键支撑 |
二、构建“区块链+农村土地确权及流转”模型体系 |
第五节 信息披露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公开化 |
一、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原则 |
二、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内容、标准与方式 |
三、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风险 |
四、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结果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的比较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价值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理论价值 |
1.1.3 应用价值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围绕不同农村金融组织支农比较的研究 |
1.2.2 围绕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制度改革的研究 |
1.2.3 围绕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制度演进方向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博弈视角下的金融企业产权制度演进 |
2.1 金融企业内部产权的相关概念 |
2.1.1 金融企业产权的构成及其决定因素 |
2.1.2 金融企业内部联合产权的结构及其演变 |
2.1.3 金融企业自身发展特性 |
2.2 金融企业内部产权结构的博弈分析 |
2.2.1 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 |
2.2.2 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 |
2.2.3 不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 |
2.3 博弈视角下金融企业产权制度的演进 |
2.3.1 博弈视角下的制度演进 |
2.3.2 金融企业能力及金融企业资源的拓展 |
2.3.3 金融企业产权结构的演进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村金融组织基于产权结构的比较制度分析框架 |
3.1 比较制度分析理论解读 |
3.1.1 青木昌彦的制度观 |
3.1.2 比较制度的基本内涵 |
3.1.3 比较制度的博弈论分析方法 |
3.2 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内在属性与比较制度框架 |
3.2.1 农村金融组织应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
3.2.2 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应降低交易成本 |
3.2.3 农村金融组织应具备良好的支农属性 |
3.3 农村金融组织产权结构的演进趋势 |
3.3.1 组织演进的方向是持续有效利用现有资源 |
3.3.2 农村金融组织外部制度环境的演进分析 |
3.3.3 农村金融组织未来的演进方向是联合产权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比较制度视角下中国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历史变迁 |
4.1 以劳动产权为主导的初步探索阶段(1953—1977年) |
4.1.1 初步探索阶段的发展历程 |
4.1.2 成长属性与交易属性并未得到重视 |
4.1.3 农业银行和农信社涉农服务比例稳步提高 |
4.1.4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变化 |
4.2 以资本要素产权联合为主导的改革起步阶段(1978—2002年) |
4.2.1 改革起步阶段的发展历程 |
4.2.2 农业银行与农信社发展迅速,但支农能力普遍下降 |
4.2.3 邮储银行与农发行支农能力受限 |
4.2.4 非正规金融弥补了分散客户服务空白 |
4.3 要素产权与劳动产权开始联合的深入推进阶段(2003年至今) |
4.3.1 深入推进阶段的发展历程 |
4.3.2 农信社成长属性与交易属性得到优化 |
4.3.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状态良好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组织比较制度分析的实证研究 |
5.1 中国农村金融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1 中国农村金融组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
5.1.2 样本选取、数据来源及度量方法简介 |
5.1.3 中国农村金融组织可持续发展水平比较 |
5.2 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的支农效率分析 |
5.2.1 农村金融组织支农效率的度量方法简介 |
5.2.2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
5.2.3 农村金融组织的支农效率-----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 |
5.3 农村金融组织支农与农民收入增长的整体效应研究 |
5.3.1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理论联系 |
5.3.2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
5.3.3 不同农村金融组织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不同产权结构的国际典型金融组织的发展模式 |
6.1 基于资本要素产权联合主导的组织发展模式 |
6.1.1 股权共同所有的法国农业信贷银行 |
6.1.2 独立公司治理的泰国农业和农业合作社银行 |
6.2 基于资本要素与劳动产权联合的组织发展模式 |
6.2.1 自下而上治理的荷兰拉博银行 |
6.2.2 专注服务穷人的孟加拉格莱珉银行 |
6.3 基于劳动产权联合主导的西班牙蒙特拉贡模式 |
6.3.1 社员均衡持股参与企业决策 |
6.3.2 职工的劳动分配和保险制度 |
6.3.3 兴办合作银行组建企业集团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村金融组织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
7.1 逐步优化农村金融组织内部联合产权结构 |
7.1.1 优化以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为主的要素产权联合 |
7.1.2 探索建立劳动者参与企业利润分享与决策机制 |
7.1.3 逐步走向要素联合与劳动联合产权的大联合 |
7.2 推动农村金融组织外部制度环境改善 |
7.2.1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信用环境 |
7.2.2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风险补偿机制 |
7.2.3 监管部门要统筹兼顾、差异化管理 |
7.3 进一步深化改革农村合作金融制度 |
7.3.1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具有相对优势 |
7.3.2 对当前农村合作金融试点改革的总体评价 |
7.3.3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今后的改革方向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前期成果简介 |
(5)论企业最优收入分配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联合产权理论 |
1.2.2 关于收入分配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5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企业合作剩余分配的最优分析 |
2.1 企业合作剩余分配的分析基础 |
2.2 企业合作剩余的最大化 |
2.3 初论企业合作剩余最优分配 |
2.4 再论企业合作剩余最优分配 |
2.5 黑暗的“看得见的手” |
2.6 集体产权的优越性 |
小结 |
第3章 企业收入分配模式的比较分析 |
3.1 企业收入分配模式分析范式 |
3.2 理论分析 |
3.2.1 整体效率分析 |
3.2.2 个体公平分析 |
3.3 数理分析 |
3.3.1 企业收入分配模型的建立 |
3.3.2 企业收入分配模型的分析 |
小结 |
第4章 企业的联合产权制度性质 |
4.1 企业是以资源、能力与知识为基础的生产性组织 |
4.2 企业是创造、控制、分配最大化合作剩余的生产性组织 |
4.3 企业是以要素产权联合与集体产权相结合的生产性组织 |
4.4 企业的联合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多样化的体现 |
结论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论劳动联合体对劳动产权制度变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劳动力产权、劳动产权与联合劳动产权之概念辨析 |
(一) 概念厘定 |
(二) 三者的区别 |
二、新时期我国劳动产权制度创新的发展趋势 |
三、当前我国劳动产权制度创新的基本内容 |
(一) 《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劳动者的保护规定 |
(二) 新《公司法》对劳动产权的保护规定 |
(三) 《合伙企业法》对劳动产权的保护规定 |
(四) 《企业破产法》对劳动产权的保护规定 |
四、劳动联合体观念下劳动产权制度的变迁 |
(一) 建立以适应内部制度变迁的现代企业制度 |
(二) 建立适应产权制度变迁的企业内部治理模式 |
(三) 完善非物质资本要素产权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
(四) 建立劳动者合理工资的形成机制 |
(7)联合产权制度的实现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西方产权理论 |
1.2.2 马克思产权理论 |
1.2.3 联合产权制度实现形式 |
1.2.4 对中国传统制度资源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主要观点和创新 |
1.4.1 主要观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联合产权制度实现形式的复杂性 |
2.1 联合产权制度实现形式的复杂性 |
2.1.1 认识联合产权实现形式复杂性的重要性 |
2.1.2 联合产权实现形式复杂性的表现 |
2.1.3 马克思对经济规律复杂性的基本态度 |
2.2 当代复杂科学的基本理论概说 |
2.2.1 复杂科学研究进程简介 |
2.2.2 复杂科学的特点 |
2.2.3 复杂科学三大规律 |
2.2.4 复杂科学的五大公理 |
2.3 重新思考联合产权制度实现形式的复杂性 |
2.3.1 自相似规律(极数通变规律) |
2.3.2 成性存存规律(对称破缺规律) |
2.3.3 相生相克规律 |
2.3.4 联合产权制度实现过程中资源约束条件的复杂性 |
第3章 联合产权制度是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 |
3.1 从劳动价值论到劳动体价值论 |
3.1.1 劳动体价值论的提出 |
3.1.2 劳动体价值论的简单概述 |
3.1.3 劳动体价值论的意义 |
3.2 劳动体价值论与联合产权分置 |
3.3 有关马克思联合劳动理论研究的概述 |
3.3.1 基于雇佣劳动协作的联合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 |
3.3.2 雇佣劳动联合与“劳动的社会生产力” |
3.3.3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中的集体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 |
3.3.4 资本家获取集体力创造的剩余价值 |
3.3.5 对未来社会自由联合劳动体的设想 |
3.4 我国企业劳动关系不和谐的根本原因 |
3.5 联合产权是实现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基础 |
3.5.1 产权关系是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基础 |
3.5.2 联合产权制度有利于劳动主体和谐 |
3.5.3 联合产权制度有利于劳动者生产力充分发挥 |
3.5.4 联合产权制度有利于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 |
3.5.5 联合产权制度有利于形成和谐劳动关系的企业文化 |
3.6 在联合产权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和谐劳动关系的实现途径 |
3.6.1 完善和谐劳动关系的产权法律保护 |
3.6.2 构建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企业工会组织 |
3.6.3 结合传统儒家制度资源推进企业和谐劳动文化发展 |
第4章 联合产权制度在国有企业产权体系中的实现形式 |
4.1 社会生产力是公有制产权实现的基础 |
4.2 公有制企业劳动体集体力的特点 |
4.2.1 公有制企业劳动体集体力形成的基础 |
4.2.2 企业剩余的归属 |
4.2.3 公有制企业劳动体集体力的物质技术基础 |
4.2.4 公有制企业劳动体集体力的风险 |
4.2.5 公有制企业集体力背后的利益矛盾 |
4.3 联合产权制度在国有企业产权体系中实现形式概述 |
4.4 公有制联合产权实现形式之一:产权股份制范式 |
4.4.1 五层七面的联合产权制度实现形式框架 |
4.4.2 产权股份制范式中四个重要概念 |
4.4.3 产权股份制范式实现形式的基本原则 |
4.4.4 股份制范式实现形式的三条路线 |
4.4.5 公有制联合产权股份制范式评述 |
4.5 公有制联合产权实现形式之二:产权分红制范式 |
4.5.1 企业是一个以要素产权与劳动者产权相结合的生产性组织 |
4.5.2 联合产权中的劳动产权具有共享与平均的特点 |
4.5.3 通过产权分红制确保人力资本产权在联合产权制度中实现 |
4.5.4 公有制联合产权分红制评述 |
4.6 公有制联合产权实现形式之三:劳动体产权范式 |
4.6.1 劳动体产权范式概说 |
4.6.2 要素产权的实现形式 |
4.6.3 按劳分配在企业剩余中的份额 |
4.6.4 劳动体产权实现形式 |
4.7 联合产权制度是公有制生产方式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 |
4.7.1 有利于公有制生产力的充分实现 |
4.7.2 有利于劳动体利益获得产权制度的保护 |
4.7.3 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自我完善 |
4.7.4 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转化 |
4.7.5 建立联合产权制度是深化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必然趋势 |
4.8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演变的趋势 |
4.8.1 从单一资本产权向联合产权演变 |
4.8.2 劳动体产权的演变 |
4.8.3 从生产要素所有者产权向联合产权演变 |
4.8.4 劳动体产权将逐步演变成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核心 |
4.9 工会在国有企业产权治理结构中的作用 |
4.10 国家应以法律形式确保国有企业联合产权制度的实现 |
第5章 联合产权制度在民营企业产权体系中的实现形式 |
5.1 联合产权制度与民营企业产权制度的关系 |
5.2 民营企业的产权关系与劳动关系 |
5.3 联合产权制度在民营企业产权体系实现形式概述 |
5.4 民营企业联合产权股份制范式 |
5.4.1 民营企业联合产权股份制范式定义 |
5.4.2 民营企业联合产权股份制范式的实现方式 |
5.4.3 影响民营企业生产要素产权份额的因素 |
5.5 民营企业联合产权分红制范式 |
5.5.1 民营企业联合产权分红制范式定义 |
5.5.2 非物质资本要素红利系数 |
5.5.3 非物质资本要素红利额 |
5.5.4 非物质资本要素红利的分配 |
5.6 民营企业劳动体产权范式 |
5.6.1 民营企业劳动体产权范式定义 |
5.6.2 要素产权分享企业剩余 |
5.6.3 劳动体产权中按劳分配的部分 |
5.6.4 劳动体产权分配 |
5.7 联合产权制度与民营企业劳动关系治理 |
5.7.1 重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基础 |
5.7.2 充分发挥民营企业集体生产力的作用 |
5.7.3 构建以和谐劳动关系为核心的民营企业文化 |
5.8 以联合产权制度为基础创建后现代民营企业管理模式 |
第6章 联合产权制度实现形式研究的价值与展望 |
6.1 联合产权理论是我国企业产权制度变迁规律的理论概括 |
6.2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中国化:联合产权理论的核心 |
6.2.1 联合产权理论探索了马克思产权理论中国化的整体研究方法 |
6.2.2 联合产权理论探索了马克思产权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基础 |
6.2.3 联合产权理论探索了知识劳动者产权中国化的实现路径 |
6.2.4 探索了产权制度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中国化的产权制度模式 |
6.2.5 探索了产权制度历史性变迁的中国化的过渡形式 |
6.3 在实践中完善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中国化的进程 |
6.3.1 联合产权理论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关系 |
6.3.2 联合产权理论与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 |
6.3.3 联合产权理论与保护劳动者产权的条例、法律和法规建设 |
6.4 联合产权理论是解决“小平之虑”的有效途径 |
6.4.1 “小平之虑”:“分配的问题大得很” |
6.4.2 返本开新 |
6.4.3 共同富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8)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 |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2 论文基本框架 |
1.4 主要创新点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及进一步研究 |
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相关理论 |
2.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与特性 |
2.1.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概念辨析 |
2.1.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特性分析 |
2.1.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 |
2.2 西方合作社思想与合作经济理论综述 |
2.2.1 欧洲学派的合作社思想与合作经济理论 |
2.2.2 美国学派的合作社思想与合作经济理论 |
2.2.3 马克思主义的合作经济理论 |
2.2.4 当代世界合作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
2.3 国内学者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 |
2.3.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研究的现状与动态 |
2.3.2 对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研究的简要评述 |
3. 中国农业经营组织的制度变迁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生逻辑 |
3.1 农业经营组织的历史演进 |
3.1.1 农业合作化运动 |
3.1.2 人民公社及其体制缺陷 |
3.1.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其局限性 |
3.1.4 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状况 |
3.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生逻辑 |
3.2.1 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规模经营的矛盾 |
3.2.2 农业分散经营与农产品市场化的矛盾 |
3.2.3 土地经营权的产权安排与农业产业化的矛盾 |
3.2.4 农户经济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矛盾 |
3.2.5 家庭个体经营与农村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的矛盾 |
3.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 |
3.3.1 制度安排与管理机制的缺陷 |
3.3.2 人力资本及其配置的局限 |
3.3.3 农村社会关系与传统文化的约束 |
3.3.4 市场化运营过程的障碍 |
4.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长与发展 |
4.1 国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长与发展现状 |
4.1.1 国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长与发展现状 |
4.1.2 国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长路径与发展趋势 |
4.2 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长道路 |
4.2.1 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阶段 |
4.2.2 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长特征 |
4.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长模式 |
4.3.1 组织内生型成长 |
4.3.2 外资嫁接型成长 |
4.3.3 平行合作型成长 |
5.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创新 |
5.1 产权制度与产权安排理论 |
5.1.1 产权理论 |
5.1.2 产权制度与产权安排的一般理论 |
5.1.3 关于农民合作组织的产权安排理论 |
5.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分析 |
5.2.1 经典合作社的产权安排及其制度创新 |
5.2.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安排类型及特点 |
5.3 构建以劳动合作为基础的法人产权制度 |
5.3.1 法人产权制度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的适用性 |
5.3.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劳动与资本的关系 |
5.3.3 兼顾劳动者与投资者的联合产权制度 |
5.3.4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新型法人联合产权制度 |
6.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体制创新 |
6.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体制分析 |
6.1.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模式 |
6.1.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营模式的特点与不足 |
6.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权结构与组织体制的关系 |
6.2.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资本的关系 |
6.2.2 资本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联结形式 |
6.3 一种新的体制形式:农业专业化合作公司 |
6.3.1 劳动基础上的民主企业的理论与实践 |
6.3.2 作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农业专业化合作公司 |
6.3.3 农业专业化合作公司的改制与组合方式 |
6.3.4 农业专业化合作公司的经营机制 |
6.3.5 农业专业化合作公司的利益机制 |
6.3.6 农业专业化合作公司的产权安排 |
7.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治理机制创新 |
7.1 公司治理与合作经济组织治理理论 |
7.1.1 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结构 |
7.1.2 从公司治理到合作经济组织治理 |
7.1.3 关于合作经济组织治理问题的研究 |
7.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 |
7.2.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治理问题焦点 |
7.2.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治理结构 |
7.2.3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治理特征分析 |
7.3 构建法人治理与农民合作自治相结合的治理机制 |
7.3.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的非正式制度 |
7.3.2 一种混合治理结构:法人治理与农民合作自治相结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论公平分配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主要观点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公平分配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分析 |
2.1 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与技术创新能力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阐述 |
2.1.1 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与技术创新能力 |
2.1.2 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与技术创新能力的相互关系 |
2.2 企业内公平分配的具体界定 |
2.2.1 企业内分配前提的重新界定——可分配净合作剩余 |
2.2.2 企业内公平分配的具体含义 |
2.3 企业内公平分配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具体作用机理 |
2.3.1 企业内公平分配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效率 |
2.3.2 企业内公平分配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资源的生产使用效率 |
2.3.3 企业内公平分配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效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收入分配制度下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比较分析 |
3.1 企业内收入分配制度的本质:产权制度安排 |
3.2 单一产权制度安排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效率 |
3.2.1 单一物质资本产权制度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效率 |
3.2.2 单一劳动联合体产权制度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效率 |
3.3 联合产权制度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效率 |
3.3.1 联合产权制度的内涵 |
3.3.2 联合产权制度下的企业内公平分配 |
3.3.3 联合产权制度下的最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
4.1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现状 |
4.2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
4.3 相关的政策建议 |
4.3.1 建立联合产权制度下的企业内公平分配机制 |
4.3.2 合理有效安排企业内收入差距 |
4.3.3 构建联合产权制度下的共同治理模式 |
4.3.4 完善外部竞争性市场环境建设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中国化:联合产权理论的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联合产权理论是与世界生产力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我国企业产权制度变迁规律的理论概括 |
二、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中国化:联合产权理论的核心 |
1. 联合产权理论探索了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中国化的整体研究方法 |
2. 联合产权理论探索了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基础 |
3. 联合产权理论探索了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关于知识劳动者产权中国化的实现路径 |
4. 联合产权理论探索了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关于产权制度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中国化的产权制度模式 |
5. 联合产权理论探索了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关于产权制度历史性变迁的中国化的过渡形式 |
三、深化联合产权理论的研究,在我国企业产权改革的实践中完善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中国化的进程 |
1. 联合产权理论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关系 |
2. 联合产权理论与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 |
3. 联合产权理论与保护知识劳动者产权和普通劳动者产权的条例、法律法规的建设的关系 |
四、劳动产权与联合产权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D]. 左洋洋.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2]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的合作及其治理 ——以农机服务为例[D]. 张建锋. 西南大学, 2020(04)
- [3]“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D]. 邢伟.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4]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的比较制度研究[D]. 戴克明. 湘潭大学, 2015(06)
- [5]论企业最优收入分配模式[D]. 王亮. 湘潭大学, 2011(04)
- [6]论劳动联合体对劳动产权制度变迁的影响[J]. 贺代贵.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 [7]联合产权制度的实现形式研究[D]. 钟武强. 湘潭大学, 2010(05)
- [8]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研究[D]. 宋扬.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7)
- [9]论公平分配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D]. 刘开. 湘潭大学, 2010(05)
- [10]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中国化:联合产权理论的核心[J]. 钟武强.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标签:三农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论文; 产权理论论文; 农村金融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