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生物质燃烧VOCs排放特征及其大气环境影响

兰州生物质燃烧VOCs排放特征及其大气环境影响

论文摘要

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2016年兰州市生物质燃烧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清单,并分析了污染物的时空排放特征,利用排放清单对生物质燃烧源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进行了估算,研究其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2016年兰州市生物质燃烧源排放VOCs总量为6626.2t,排放高值区在榆中东南及东北部、永登中部和七里河南部,经济水平落后、秸秆产量大的地区污染物排放量更大.污染物排放集中在采暖季(11~3月)及农作物收割期(7~8月);兰州市生物质燃烧源的OFP总量为13880.3t,煨炕为OFP贡献最大的子源,占比46.1%,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为OFP贡献最大的关键组分,占比51.4%;OFP贡献排名前10的物种有乙酸、丙烯、2-丁酮、甲苯、甲醛、乙醛、间/对-二甲苯、1-丁烯、丙酸和异戊二烯.煨炕是SOA生成潜势贡献最大的子源,占比46.5%,芳香烃为SOA生成潜势贡献最大的关键组分,占比62.2%,SOA生成潜势贡献排名前10的物种有苯酚、甲苯、α-蒎烯、间/对-二甲苯、苯、邻二甲苯、茚、1,2,4-三甲基苯、乙苯和1,2,3-三甲基苯;以降低区域O3和SOA浓度为目标时,应优先管控煨炕和秸秆露天燃烧(玉米)两类子源.

论文目录

  • 1 数据与研究方法
  •   1.1 VOCs排放定量表征方法
  •     1.1.1 活动水平的确定秸秆露天燃烧、森林和草
  •     1.1.2 排放因子及源成分谱依据文献[15-16], 选取对应的各子源VOCs排放因子 (EF) .
  •   1.2 时空间分配方法
  •   1.3 OFP估算方法
  •   1.4 SOA生成潜势估算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2016年兰州市生物质燃烧源VOCs排放总量
  •   2.2 时间分布特征
  •   2.3 空间分布特征
  •   2.4 OFP分析
  •   2.5 SOA生成潜势分析
  •   2.6 不确定性分析
  • 3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郭文凯,刘镇,刘文博,刘晓,朱玉凡,陈强

    关键词: 生物质燃烧,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臭氧生成潜势,生成潜势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 2019年0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干旱半干旱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lzujbky-2017-kb02)

    分类号: X701

    DOI: 10.19674/j.cnki.issn1000-6923.2019.0006

    页码: 40-49

    总页数: 10

    文件大小: 1374K

    下载量: 457

    相关论文文献

    • [1].2003–2017年东北露天生物质燃烧时空变化特征(英文)[J].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20(03)
    • [2].国内外中小型生物质燃烧设备排放标准比较研究[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3].生物质燃烧机在小型燃煤锅炉改造中的应用[J]. 山东工业技术 2016(06)
    • [4].煤改电取暖减霾尚需大力推进[J]. 侨园 2017(05)
    • [5].外置式生物质燃烧机在烤烟密集烘烤上应用试验初报[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02)
    • [6].春季境外生物质燃烧对东亚臭氧污染的影响[J]. 装备环境工程 2019(06)
    • [7].生物质燃烧VOCs排放特性与测试方法研究进展[J]. 环境工程 2015(S1)
    • [8].对生物质燃烧和阴燃过程的对比[J]. 低碳世界 2014(01)
    • [9].生物质燃烧与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14(14)
    • [10].生物质燃烧机炉膛结构优化设计[J]. 科技与创新 2020(13)
    • [11].生物质燃烧和阴燃过程对比[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12].中国生物质燃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J]. 环境科学学报 2011(02)
    • [13].工业锅炉生物质燃烧应用现状[J]. 林产工业 2009(06)
    • [14].浙江2001—2016年露天生物质燃烧排放污染物时空格局[J]. 环境科学学报 2019(01)
    • [15].生物质燃烧排放物研究进展[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 [16].生物质燃烧过程中颗粒物的形成机理及排放特性综述[J].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14(05)
    • [17].2007年中国大陆地区生物质燃烧排放污染物清单[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02)
    • [18].生物质燃烧的二噁英排放特性[J]. 环境化学 2011(07)
    • [19].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碱金属迁移转化研究进展[J]. 可再生能源 2010(05)
    • [20].磷酸二氢铵对生物质燃烧过程中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0(01)
    • [21].烟叶烘烤生物质燃烧机的设计与试验[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12)
    • [22].南方地区典型生物质燃烧锅炉二噁英排放污染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7(09)
    • [23].消烟除尘是推广生物质燃烧设备的关键[J]. 太阳能 2014(07)
    • [24].影响北京市2次生物质燃烧事件的表征[J]. 质谱学报 2010(03)
    • [25].生物质燃烧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生成机理研究[J]. 热力发电 2010(09)
    • [26].两种生物质燃烧性能及燃烧动力学特性的研究[J]. 节能技术 2017(05)
    • [27].一种户用生物质燃烧炉[J]. 可再生能源 2012(05)
    • [28].农林生物质燃烧发电烟气脱硫技术探讨[J]. 生物技术世界 2012(05)
    • [29].生物质燃烧过程中氯及钾析出特性研究[J]. 太阳能学报 2015(10)
    • [30].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碱金属的结晶行为[J]. 燃烧科学与技术 2015(05)

    标签:;  ;  ;  ;  ;  

    兰州生物质燃烧VOCs排放特征及其大气环境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