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人改制论文-许娟

内部人改制论文-许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内部人改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内部人”,内部人改制,产权交易,职工安置

内部人改制论文文献综述

许娟[1](2007)在《国有企业内部人改制法律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在当前“一退两转”的政策背景下,全国形成了一种以“内部人”为改制主体,实现国企民营化的较为普遍的企业改制模式,对于这种改制模式国内有关学者将之称为“内部人改制”。针对内部人改制现象,学界评价不一,尤其是最近的“郎顾之争”更是将国有企业改革推向公众媒体关注的焦点。全面和深入地研究国有企业内部人改制的有关问题,对于在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实践,提高劳动者的社会和经济地位,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具有建设性的现实意义。对此,本文旨在从法学的视角运用法经济理论对国有企业内部人改制问题进行研究,为该模式的探究和规制提供多角度思考。内部人改制的基础理论分析是研究该命题的理论前提。本文认为,内部人改制即指在自愿的条件下,原国有企业管理层和职工利用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转变国有职工身份获得的经济补偿金购买原国有企业产权,实现原国有企业变成员工所有制企业的改制模式。该模式与西方的EMBO及东欧内部人控制模式相似但更有不同,其在我国本土化发展具有鲜明的特色。且该模式理论基础深厚、制度基础高效,在我国国企改制中推行内部人改制具有可行性。但我国经济市场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其自身也存在着局限性。因此,应在鼓励和推行内部人改制的过程中,针对其实施的诸环节完善相应的法律环境,从制度上为推行内部人改制排除障碍,防止其在运作中因自身的内在局限性而造成问题隐患。内部人改制主体的确定是该模式在运作中出现的首要具体制度问题。本文认为,“内部人”即是“企业的管理层和职工”,从而理清内部人改制主体理解上的分歧。通过政治经济学与持股主体身份两个角度的分析,肯定“内部人”在改制中作为企业持股主体的合理性,确定改制主体的资格与条件。并强调在改制过程中设立代表改制职工主体整体利益的管理机构——代理人型职工持股会。内部人改制中的产权交易是该模式在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不完善的背景之下具体运作过程之中出现问题最多的一个环节。因此,加强法律规制、完善产权交易环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章分别从内部人改制模式下产权交易主体、程序及监督这叁个方面予以分析阐述,指出该模式产权交易具体运作中存在的实践病诟,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法律规制制度。内部人改制中的职工安置是该模式推行中的重心问题。该章通过分析内部人改制中职工安置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阐述职工安置的重要意义,强调职工安置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国家稳定的社会问题,在改制中必须加强对职工权益的法律保护。但在内部人改制实际运行过程中,职工安置仍存在着意识领域、操作程序以及社会外部环境等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在遵从职工安置的基本原则之下,以改制前、改制中与改制后叁个层次为改制企业的职工重新设置安置途径。内部人改制后新企业内部股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合理配置是国有企业实行内部人改制的最终目的所在。在新企业内部股权结构中,内部股权结构的设置具有“均衡持股”与“差额持股”两种形式,在我国当前形势下应采“差额持股”形式,且实行经理层与技术人员持大股,我国目前改制企业的股权设置以此结论予以立法重构。在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对改制后企业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权力结构予以重新合理配置,加强职工在企业治理中的参与权与决策权,并对国企改制前后的“新叁会”与“老叁会”的关系予以协调,重建企业经营者的选任机制,科学设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张尔升[2](2006)在《从内部人控制到内部人所有的制度演化——国有中小企业改制的路径和存在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尽管经济学家们对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多有研究,但对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出现的最新态势———内部人所有缺乏论证,本文通过调查发现:部分中小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由于出现严重的内部人控制,迫使国有股退出,从而演变为内部人所有企业,调查资料验证了自身的观点,本文同时讨论了国有股退出后政府对中小企业制度选择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人文杂志》期刊2006年01期)

何玉梅,张雪,李庚泉[3](2005)在《对中小国企“内部人改制”模式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首要问题是创新产权制度。现阶段,国有中小企业普遍实行的“内部人改制”模式在企业的资产处置、土地作价评估、职工安置和新企业的股权结构与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已明显落后于当前的改制环境。完善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措施包括:(1)引入外部股东,实行资产债务重组和股权多元化;(2)通过市场化的产权交易进行开放式改制;(3)实行授权经营。作者认为,通过市场化的产权交易进行开放式改制,将是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最佳选择。(本文来源于《经济体制改革》期刊2005年03期)

[4](2005)在《如何看待“内部人改制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营者和职工持股会控股的企业是改制中存在的一种普遍模式, 在各种非国有控股的改制模式中,约占一半甚至更多的比重。此外, 它们在作为第二或第叁大股东的地位上,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种股权模式的普遍存在,与中国的渐进式的改革过程是分不开的。此外,民营企业控股的改制模式,仅次于上述改制模式的普遍性,虽然所占比重并不太大,但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是一支很有潜力的改制力量。(本文来源于《中国企业家》期刊2005年11期)

鲍盛祥[5](2005)在《内部人改制的理论争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国有中小企业改制过程中,存在着国有企业管理层和职工共同购买原国有企业产权,将国有企业改成员工所有制企业的改制模式,本文将其称为内部人改制。针对内部人改制,理论上争论颇多,本文综述了支持内部人改制的理论假设和质疑内部人改制的理论假设,以期加深对当前内部人改制的认识,也可为下一步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准备。(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管理》期刊2005年02期)

鲍盛祥[6](2005)在《国际视角下的内部人改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当前中国所存在的内部人改制的操作程序、改制特点进行了描述,并将其与西方的MEBO、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转轨中形成的内部人控制模式进行了比较,以期对中国国有企业实行的内部人改制有更深入的认识。(本文来源于《现代管理科学》期刊2005年02期)

贺宛男[7](2005)在《改变手法玩国资 内部人改制中暴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资委明确宣布MBO的五条禁令之后,不少上市公司将目光瞄准了大股东改制,近期就有一批效益不错的公司高管,借大股东改制之际,拿出很少的一点钱,成了上市公司的间接大股东或次大股东,财技之高绝对可称是“四两拨千斤”。这里,我们试分析叁个个案。亚星化学(本文来源于《财经时报》期刊2005-02-07)

王晨波,潘松涛[8](2004)在《南京:国企改制遭遇“内部人抵触”》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有媒体报道,南京一改制中的国企,被一民营企业以伪造的人民银行公章,骗购了2亿元国资。本刊随即到当地调查,结果却与上述报道大相径庭(本文来源于《新闻周刊》期刊2004年35期)

林德萍,吴岚[9](2003)在《对成都市国有中小企业“内部人改制”模式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当前成都市国有中小企业的“内部人改制”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 ,试图探索改进和完善成都市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方法 ,为成都市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和实施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2003年11期)

刘祚祥[10](2003)在《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与企业家成长》一文中研究指出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实质是企业经理人员在激励和约束不对称的条件下,企业家的行为扭曲。他们将自己的创新能力从市场的开拓和产品的开发等创新活动中转移到寻找制度的漏洞,利用制度的不完全性和改革的不彻底性,侵占国有资产。因此,国企改制的目的,就是要矫正企业家行为,为企业家的成长设计出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其中财产抵押制、年薪制和股票期权制在整合国有资产与企业家利益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商业研究》期刊2003年01期)

内部人改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尽管经济学家们对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多有研究,但对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出现的最新态势———内部人所有缺乏论证,本文通过调查发现:部分中小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由于出现严重的内部人控制,迫使国有股退出,从而演变为内部人所有企业,调查资料验证了自身的观点,本文同时讨论了国有股退出后政府对中小企业制度选择的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部人改制论文参考文献

[1].许娟.国有企业内部人改制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张尔升.从内部人控制到内部人所有的制度演化——国有中小企业改制的路径和存在的问题[J].人文杂志.2006

[3].何玉梅,张雪,李庚泉.对中小国企“内部人改制”模式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5

[4]..如何看待“内部人改制模式”?[J].中国企业家.2005

[5].鲍盛祥.内部人改制的理论争议[J].当代经济管理.2005

[6].鲍盛祥.国际视角下的内部人改制[J].现代管理科学.2005

[7].贺宛男.改变手法玩国资 内部人改制中暴富[N].财经时报.2005

[8].王晨波,潘松涛.南京:国企改制遭遇“内部人抵触”[J].新闻周刊.2004

[9].林德萍,吴岚.对成都市国有中小企业“内部人改制”模式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

[10].刘祚祥.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与企业家成长[J].商业研究.2003

标签:;  ;  ;  ;  

内部人改制论文-许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