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抗性机制论文_庞洪翠,姜灵,贾彦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化抗性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抗性,生化,机制,叶绿素,苯甲酸,氨基,小麦。

生化抗性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庞洪翠,姜灵,贾彦霞[1](2017)在《不同辣椒品种对西花蓟马的生化抗性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辣椒品种受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危害胁迫后叶片内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结合西花蓟马的种群动态趋势作相关性分析,以明确各项生理指标与抗虫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西花蓟马危害时间的延长,均能引起辣椒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明显变化,其中可溶性糖含量随取食时间的延长呈递减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危害后期,各品种间物质含量变化差异不明显。结果表明,5个品种辣椒抗性存在显着差异,抗虫能力较强的为74-82,抗虫能力最弱的为杭椒五号,其他品种抗性居中。(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24期)

宋月芹,王海涛,陈玉国,王圣印,孙会忠[2](2017)在《粘虫抗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种群的交互抗性与生化抗性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指导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下称甲维盐)在粘虫Mythimna separate Walker防治上的合理使用,测定了粘虫抗甲维盐种群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及其生化抗性机制。结果表明:粘虫抗甲维盐种群对阿维菌素(抗性倍数RR_(50)=21.80)、毒死蜱(RR_(50)=17.68)和灭多威(RR_(50)=10.85)均具有中等水平的交互抗性,与辛硫磷(RR_(50)=6.00)和氟氯氰菊酯(RR_(50)=5.65)之间交互抗性水平较低。酶抑制剂胡椒基丁醚(PBO)、马来酸二乙酯(DEM)、叁丁基叁硫磷酸酯(DEF)和磷酸叁苯酯(TPP)在粘虫敏感种群和抗性种群生物测定中对甲维盐毒力均有显着的增效作用。粘虫抗甲维盐种群细胞色素P450和b_5含量及O-脱甲基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羧酸酯酶活性均显着高于敏感种群,分别为敏感种群的3.23、3.65、3.63、1.64和2.66倍。研究表明,体内解毒代谢酶活性提高可能是粘虫对甲维盐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农药学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王圣印[3](2012)在《西花蓟马抗药性监测及对吡虫啉、甲维盐和辛硫磷的生化抗性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花蓟马2003年入侵至中国,成为一种严重危害蔬菜,水果和观赏花卉的重要害虫。为了解西花蓟马在我国的抗性风险,本文对我国西花蓟马发生区进行了抗药性监测;同时研究了西花蓟马对吡虫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和辛硫磷的生化抗性机制及与其他杀虫剂的交互抗性。结果如下:一、不同条件对西花蓟马室内多杀菌素生物测定结果的影响采用Munger cell法室内测定了多杀菌素对西花蓟马生物活性测定中的温度、相对湿度、水量、光周期变化、光照度和叶片等6个环境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30℃、相对湿度50%-70%、光周期16:8-24:0(L:D)、光照度6500~130001x这一测定条件范围内,采用月季、西葫芦、萝卜、芸豆、苹果、芹菜、菠菜叶片进行生物测定时结果较为稳定;叶片纤毛数量与多杀菌素对西花蓟马的LC50值成负相关,叶片纤毛的长度则与测定结果无相关性。二、西花蓟马抗药性水平西花蓟马抗药性水平监测采用Munger cell法。北京种群(BJ),山东寿光种群(SG)和青岛种群(QD)种群分别采自北京和山东寿光和青岛地区菜椒,云南晋宁种群(JN)和云南呈贡种群(CG)采自云南省的晋宁县和呈贡县玫瑰花。本文测定了西花蓟马对多杀菌素、毒死蜱、阿维菌素、甲维盐、氟氯氰菊酯、溴虫腈、灭多威,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抗性水平。生物测定结果表明,JN和CG对多杀菌素产生了高水平抗性,SG种群对吡虫啉、QD种群对啶虫脒的抗性比较高。同时,测定了敏感种群(S)和田间种群(BJ,SG, JN, CG and QD)的解毒代谢酶: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结果表明,田间种群的酶活性有显着性提高(P<0.05)。叁、西花蓟马对吡虫啉的生化抗性机制及对吡虫啉与其他杀虫剂的交互抗性经过32代筛选,西花蓟马对吡虫啉产生了中等水平抗药(抗性倍数为13.91)。西花蓟马抗吡虫啉种群(BK)对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存在中等水平交互抗性,对氟氯氰菊酯、灭多威和毒死蜱存在低水平交互抗性。增效剂试验结果表明,叁丁基叁硫磷酸酯(DEF)、磷酸叁苯酯(TPP)和马来酸二乙酯(DEM)均有显着增效作用。生化研究结果表明:BK种群西花蓟马的羧酸酯酶(5.05倍)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酶活性(1.63倍)均显着(P<0.05)高于S种群,表明解毒代谢酶活性提高是西花蓟马对吡虫啉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四、西花蓟马对甲维盐的生化抗性机制及对甲维盐与其他杀虫剂的交互抗性采用生物和生化测定方法研究了西花蓟马甲维盐抗性种群(JK)与其它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和生化抗性机制。经过24代筛选,西花蓟马对甲维盐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39.32)。西花蓟马JK种群对阿维菌素有中等水平交互抗性,抗性倍数为31.656倍,对啶虫脒有中等水平交互抗性,为12.182倍,对吡虫啉、溴虫腈、氟氯氰菊酯、毒死蜱和灭多威有低水平交互抗性,为5.517-8.568倍,对多杀菌素无明显交互抗性。增效剂胡椒基丁醚(PBO)、DEM、DEF和TPP对JK种群和SG种群均有显着增效作用。JK种群多功能氧化酶细胞色素P450和b5含量、O-脱甲基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羧酸酯酶活性均显着提高,分别为敏感种群的3.89、3.61、5.32、4.42和1.30倍,表明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羧酸酯酶等解毒代谢酶活性的提高是西花蓟马对甲维盐产生抗性的重要机制。五、西花蓟马对辛硫磷的生化抗性机制及对辛硫磷与其他杀虫剂的交互抗性测定了西花蓟马抗辛硫磷种群(XK)对其他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及其对辛硫磷的抗性机制。经过32代筛选,西花蓟马对辛硫磷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30.33)。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西花蓟马XK种群对辛硫磷与毒死蜱、高效氟氯氰菊酯和灭多威存在中等水平的交互抗性,对溴虫腈、吡虫啉、甲维盐和多杀菌素存在低水平交互抗性,对啶虫脒和阿维菌素不存在交互抗性。酶抑制剂与辛硫磷的增效试验测定结果表明,PBO、DEF和TPP对XK、BJ种群和S种群均有显着增效作用(P<0.05),DEM对XK和S种群增效作用不显着,但对BJ种群增效作用显着。生化测定结果表明:西花蓟马XK种群的细胞色素P450含量(2.79倍)、细胞色素b5含量(2.88倍)及O-脱甲基酶活性(2.60倍)、羧酸酯酶活性(2.02倍)均显着高于敏感种群(P<0.05)。表明多功能氧化酶、羧酸酯酶活性提高是西花蓟马对辛硫磷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2-05-01)

何叶[4](2012)在《辣椒品种对侧多食跗线螨的抗性鉴定及生化抗性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侧多食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 (Banks))属于世界性害螨,是蔬菜生产上的重要害螨,严重为害茄子、辣椒、豇豆、丝瓜、黄瓜、萝卜等30余科、70余属植物。螨虫为害往往造成辣椒品质下降和产量减少,经济损失较大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内对辣椒抗螨研究起步较晚,对不同辣椒品种抗性鉴定方法主要有叶片危害指数法、螨量比值法、生命参数法等,这些方法优点很多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对辣椒叶片营养成分与抗螨性的关系做了相关研究,但未对保护酶和一些次生代谢物质与抗螨性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为了适应辣椒抗螨性研究的需要,寻找快速简便的抗性测定方法和探索次生代谢物质与抗螨性的关系,本文通过对31个来自不同地区的辣椒品种进行室外抗螨性鉴定与筛选,并利用筛选出的6个具有抗感差异的辣椒品种测定了种质抗生性和忌避性,研究了叶片中一些生化物质与抗螨性的关系,结果如下:1.辣椒品种抗侧多食跗线螨的田间初筛对31个品种采用叶片危害指数法和螨量比值法进行抗螨性鉴定,发现高抗品种1份:泡椒1号;高感品种3份:都丰5号、条椒新秀和特长香辣二荆条。2种鉴定方法的鉴定结果吻合率为74.19%。分析线性相关性发现,叶片危害指数(x)与螨量比值(y)呈极显着的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r=0.9508(y=6.5654x-0.7402)。2.辣椒品种抗侧多食跗线螨抗生性及忌避性测定以6个抗感差异品种为试材,测定了辣椒种质抗螨的抗生性和忌避性,结果表明田间鉴定为高抗的泡椒1号对该螨的抗生性和忌避性最高,而墨西哥椒、精选特大牛角王和特长香辣二荆条的抗生性和忌避性则较差,其中特长香辣二荆条的抗生性最低,精选特大牛角王的忌避性最低。试验中6个辣椒品种的抗螨性由抗生性与不选择性协同调控。3.辣椒叶片保护酶活性与抗螨性的关系以6个抗感品种为试材,研究了辣椒叶片4种保护酶活性与品种抗螨性的关系。接螨前,辣椒叶片SOD和POD活性抗、感品种间差异不显着(P>0.05),CAT和PAL活性抗螨品种极显着的高于感螨品种(P<0.01)。接螨后7d和14d,辣椒叶片SOD与POD活性随着接螨时间的增长而增加;而CAT活性则在接螨后7d出现下降现象。接螨后21d,辣椒叶片SOD与POD活性明显下降,甚至低于接螨前;CAT活性则呈上升趋势。接螨后,叶片PAL活性变化比较复杂:在接螨后7d和14d,抗性品种PAL活性随时间增加而增加,感螨品种则呈下降趋势;接螨后21d,抗性品种叶片PAL活性开始下降,感螨品种叶片PAL活性则开始上升。线性相关分析表明,接螨后POD、PAL活性的平均提高率(x)与叶片危害指数(y)存在显着的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r=-0.8353(y=-0.0818x+0.4327)、r-0.8762(y=-0.0883x+0.5517),而接螨后SOD、CAT活性的平均提高率(x)则与叶片危害指数(y)存在极显着的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r=-0.9035(y=-0.2376x+0.6424)、r=-0.9342(y=-0.4716×+0.6337)。说明4种保护酶活性总体变化趋势与害螨为害诱导有关,其诱导性大小随辣椒品种的抗性水平的增加而增加。4.辣椒叶片次生代谢物质与抗螨性的关系以6个品种为试材,研究了辣椒叶片次生代谢物质含量与品种抗螨性的关系。接螨前和接螨后7d,未在辣椒叶片可偿中检测到辣椒碱,接螨后14d和21d,叶片辣椒碱含量出现变化且存在品种一差异性,但其与辣椒抗螨性无显着的相关(P>0.05)。分析接螨后21d叶片辣椒碱含量平均值(x)与叶片危害指数(y)线性关系发现,两者之间相关系数仅为r=-0.2272(y=-0.151×+0.4696),表明辣椒碱含量与辣椒抗螨性关系不显着(P>0.05)。研究辣椒叶片多酚和单宁的含量与辣椒抗螨性的关系中发现,接螨前,辣椒叶片中多酚和单宁含量均表现出品种间差异性。接螨后,辣椒叶片多酚和单宁含量变化相似:接螨后7d,抗性品种叶片多酚和单宁含量与接螨前有所上升,其提高率随品种抗螨性增加而增加,而接螨后14d和21d,酚类含量则开始下降;感螨品种叶片多酚和单宁含量变化则与之相反。对接螨前辣椒叶片多酚和单宁平均含量(x)与叶片危害指数(y)分别进行线性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r=-0.8410(y=-0.1263×+0.9814)、r=-0.8714(y=-0.153×+0.8918),表明接螨前不同品种酚类物质含量与辣椒抗螨性水平呈正相关,是一种组成抗性。分析接螨21d后叶片多酚和单宁含量平均提高率(x)与叶片危害指数(y)线性相关性发现,两者之间均存在极显着的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r=-0.9826(y=-0.7261×+0.9311)、1=-0.9133(y=-0.6157×+0.8217),说明接螨后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与害螨为害诱导有关,其诱导性大小随辣椒品种的抗性水平的增加而增加。(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2-05-01)

王圣印,于毅,刘永杰[5](2012)在《西花蓟马抗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种群的交互抗性与生化抗性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抗性风险,采用生物和生化测定方法研究了西花蓟马甲维盐抗性种群与其它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和生化抗性机制。西花蓟马甲维盐抗性种群对阿维菌素有高水平交互抗性,抗性倍数为31.656,对啶虫脒有中等水平交互抗性,为12.182,对吡虫啉、溴虫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和灭多威有低水平交互抗性,为5.517~8.568,而对多杀菌素无明显交互抗性。增效剂胡椒基丁醚(PBO)、马来酸二乙酯(DEM)、叁丁基叁硫磷酸酯(DEF)和磷酸叁苯酯(TPP)对甲维盐抗性种群和田间种群均有显着增效作用。甲维盐抗性种群多功能氧化酶细胞色素P450和b5含量、O-脱甲基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羧酸酯酶活性均显着提高,分别为敏感种群的3.89、3.61、5.32、4.42和1.30倍,表明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羧酸酯酶等解毒代谢酶活性的提高是西花蓟马对甲维盐产生抗性的重要机制。(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武德功,贺春贵,刘长仲,杜军利,胡桂馨[6](2011)在《不同苜蓿品种对豌豆蚜的生化抗性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锰酸钾法测定了不同抗蚜性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受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 Harris)为害胁迫后叶片内叶绿素(Chl)、可溶性蛋白、总酚含量及防御性酶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动态变化,以期明确各项生理指标与抗虫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蚜虫刺吸诱导过程中,4个品种的PPO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接蚜前抗虫品种甘农5号(G5)PPO活性高于感虫品种猎人河(Hu)和低抗品种甘农3号(G3)、金皇后(JH),接蚜后迅速下降,其活性低于感虫品种;抗虫品种甘农5号CAT活性和总酚含量始终高于低抗品种和感虫品种;感虫品种(Hu)Chl含量高于低抗品种(G3,JH),但低于抗虫品种(G5);感虫品种和抗虫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低抗品种(除第3 d高于G3);4个品种的CAT活性、Chl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因此,苜蓿品种的Chl、可溶性蛋白、PPO与其对豌豆蚜抗性的相关性不明确,而总酚、CAT与抗蚜性呈正相关。(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杨玉锋[7](2006)在《不同棉花品种对黄萎病的生理生化抗性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接种病原菌前后棉花生理生化指标及其抗性机制,结果表明: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与棉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及酚类物质含量密切相关;不同抗感黄萎病棉花品种接种病原菌后3个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程度的提高,并于接种后3~5d内出现峰值,峰值与抗性程度呈正相关。(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06年16期)

于巧丽[8](2006)在《河南省小麦黑胚病病原菌多样性研究和品种生理生化抗性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小麦黑胚病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和危害日趋严重等问题,本研究广泛收集了河南省不同地区的小麦品种资源,进行了病原物的分离和鉴定,以及病原菌DNA随机扩增多样性分析和小麦黑胚病品种生理生化抗病机制研究。 对小麦黑胚病病原物分离和鉴定表明:针对当前生产上普遍种植的小麦品种,通过大量的黑胚率调查和组织分离培养,发现河南省小麦黑胚病发生普遍,平均黑胚率达到6.36%。其中主要病原分离物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占分离物总百分比的87.08%,蠕孢(Bipolaris sp.)平均分离频率为12.02%。可见,链格孢菌和蠕孢菌与小麦黑胚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了形态鉴定,明确了分离到的链格孢属真菌有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占总分离频率的63.00%,细极链格孢(A.tenuissima),占总分离频率的18.00%,同时也分离到有小麦链格孢(A.triticina),占总分离频率的6.08%。蠕孢菌有小麦根腐平脐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占总分离频率的12.02%。 在对分离到的病原物进行形态鉴定的同时,我们选用15个有代表性的分离菌株以及2个标准菌株对它们进行了RAPD分析,从101条随机引物中共筛选出清晰、稳定的引物11条,对17个链格孢菌株进行扩增,共扩增出1426条带,多态性达到100%,17个菌株之间有多个共有扩增位点,说明各菌株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经重复实验,引物的DNA扩增指纹图谱在重复扩增时基本相同,说明RAPD扩增图谱能够较稳定地反映出链格孢各菌种遗传本质的差异。对11个引物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所得的UPGMA聚类分析树状图可以看出,当遗传距离为0.2075时,可将参试菌株分为4个组,此时可以将链格孢、细极链格孢和小麦链格孢区分开,进一步验证了形态鉴定结果的正确性。 经过进一步的致病性研究,发现接种链格孢(A.alternata)或小麦根腐平脐蠕孢(B.sorokiniana)的处理,黑胚率明显高于接种细极链格孢的处理,说明细极链格孢致病性最弱;在混合接菌的4个处理中,发现用链格孢(A.alternata)和小麦根腐平脐蠕孢(B.sorokiniana)接菌的处理黑胚率高于其他处理。通过再分离试验,单独接链格孢(A.alternata)的处理,4个品种的链格孢(A.alternata)平均分离频率为82.0%,小麦根腐平脐蠕孢(B.sorokiniana)为18.0%;单独接小麦根腐平脐蠕孢(B.sorokiniana)的处理既分离到小麦根腐平脐蠕孢(B.sorokiniana),也分离到链格孢(A.alternata),两种菌所占的比例依次为96.7%%,3.3%。两种菌混合接菌的处理,4个品种平均分离到的链格孢(A.alternata)占61.8%,分离到小麦根腐平脐蠕孢(B.sorokiniana)占29.4%。由此可见,链格孢(A.alternata)和小麦根腐平脐蠕孢(B.sorokiniana)都能引起河南省小麦黑胚病,其中链格孢(A.alternata)为河南省小麦黑胚病优势致病菌。 在对小麦品种生理生化抗病机制的初步研究方面,从接种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前后抗、感黑胚病的小麦品种(各3个)小穗内与抗性反应有关的SOD、POD、PPO(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06-06-01)

成卫宁,李长青,李修炼,李建军,刘世建[9](2004)在《美洲斑潜蝇寄主植物生化抗性机制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测定了美洲斑潜蝇3种寄主植物15个品种叶片中化学物质含量,应用偏相关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探讨了美洲斑潜蝇寄主植物生化抗性机制。结果表明,3种作物及其各自品种间叶片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单宁含量差异均达显着水平;美洲斑潜蝇对作物的选择性和抗生性与作物叶片中化学物质含量密切相关,其中蛋白质与抗性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可溶性糖,再次为单宁。(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史忠良,仇松英,马爱萍,许钢垣,武计平[10](2002)在《小麦对麦红吸浆虫生化抗性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95~2002年,在田间虫圃对1254份小麦品种(系)损失率鉴定结果的基础上,对17份小麦品种(系)总酚、单宁、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酚类、单宁类物质是小麦抗麦红吸浆虫两种很重要的次生代谢物,而酚类物质尤为重要,随抗性级别的不同,其诱导抗性效应不同。可溶性糖对抗性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02年04期)

生化抗性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指导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下称甲维盐)在粘虫Mythimna separate Walker防治上的合理使用,测定了粘虫抗甲维盐种群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及其生化抗性机制。结果表明:粘虫抗甲维盐种群对阿维菌素(抗性倍数RR_(50)=21.80)、毒死蜱(RR_(50)=17.68)和灭多威(RR_(50)=10.85)均具有中等水平的交互抗性,与辛硫磷(RR_(50)=6.00)和氟氯氰菊酯(RR_(50)=5.65)之间交互抗性水平较低。酶抑制剂胡椒基丁醚(PBO)、马来酸二乙酯(DEM)、叁丁基叁硫磷酸酯(DEF)和磷酸叁苯酯(TPP)在粘虫敏感种群和抗性种群生物测定中对甲维盐毒力均有显着的增效作用。粘虫抗甲维盐种群细胞色素P450和b_5含量及O-脱甲基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羧酸酯酶活性均显着高于敏感种群,分别为敏感种群的3.23、3.65、3.63、1.64和2.66倍。研究表明,体内解毒代谢酶活性提高可能是粘虫对甲维盐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化抗性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庞洪翠,姜灵,贾彦霞.不同辣椒品种对西花蓟马的生化抗性机制[J].江苏农业科学.2017

[2].宋月芹,王海涛,陈玉国,王圣印,孙会忠.粘虫抗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种群的交互抗性与生化抗性机制[J].农药学学报.2017

[3].王圣印.西花蓟马抗药性监测及对吡虫啉、甲维盐和辛硫磷的生化抗性机制[D].山东农业大学.2012

[4].何叶.辣椒品种对侧多食跗线螨的抗性鉴定及生化抗性机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

[5].王圣印,于毅,刘永杰.西花蓟马抗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种群的交互抗性与生化抗性机制[J].植物保护学报.2012

[6].武德功,贺春贵,刘长仲,杜军利,胡桂馨.不同苜蓿品种对豌豆蚜的生化抗性机制[J].草地学报.2011

[7].杨玉锋.不同棉花品种对黄萎病的生理生化抗性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

[8].于巧丽.河南省小麦黑胚病病原菌多样性研究和品种生理生化抗性机制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6

[9].成卫宁,李长青,李修炼,李建军,刘世建.美洲斑潜蝇寄主植物生化抗性机制的初步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4

[10].史忠良,仇松英,马爱萍,许钢垣,武计平.小麦对麦红吸浆虫生化抗性机制的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2

论文知识图

内生真菌与植物之间的关系(陈世苹and...硅酸钠处理后的菌丝形态灭多威对不同棉蚜种群个体施药后72h与96h德国小蠊的酯酶同工酶谱毒素的信号转导模型(Zhangetal....3 接种病原菌前后不同棉花品种植保素含...

标签:;  ;  ;  ;  ;  ;  ;  

生化抗性机制论文_庞洪翠,姜灵,贾彦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