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节点论文-黄兴,叶志明,石文龙

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节点论文-黄兴,叶志明,石文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节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混凝土翼板外伸,锚固,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

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节点论文文献综述

黄兴,叶志明,石文龙[1](2015)在《混凝土翼板外伸锚固对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初始转动刚度影响的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混凝土翼板外伸锚固对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初始转动刚度的影响,运用组件法和弹塑性理论提出了混凝土翼板外伸锚固对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初始转动刚度影响的计算公式,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因此,该计算公式可用于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刚性的判断和参数研究。(本文来源于《结构工程师》期刊2015年04期)

黄兴,叶志明,石文龙[2](2015)在《混凝土翼板外伸锚固对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抗弯承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混凝土翼板外伸锚固对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抗弯承载力的影响,运用组件法和弹塑性理论提出了正负弯矩作用下混凝土翼板外伸锚固对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抗弯承载力影响的计算公式。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该计算公式可用于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刚性的判断和参数研究。(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5年05期)

黄兴,叶志明,石文龙[3](2012)在《锚固对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混凝土翼板外伸锚固的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力学性能,设计了3个足尺试件,其中两个混凝土翼板外伸150mm,厚度分别为140mm和200mm;另外一个为混凝土翼板未外伸的对比试件。采用柱顶水平位移控制低周循环加载试验,分析了锚固对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翼板外伸锚固(尤其是外伸锚固部分加厚)能够提高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的稳定性及其抗震能力。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应该尽可能锚固。(本文来源于《建筑钢结构进展》期刊2012年04期)

黄兴,叶志明,石文龙[4](2012)在《垫板对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力学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钢框架梁端板与柱翼缘间加设垫板的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力学性能,设计4个足尺试件,其中3个分别加设了厚度为6mm、9mm、12mm的垫板,另外一个为未加设垫板的对比试件。该文采用柱顶水平位移控制低周循环加载试验,分析了垫板对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垫板厚度小于端板厚度时,垫板的影响较小;当垫板厚度接近或大于端板厚度时,垫板的影响比较明显。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应该尽可能避免加入较厚的垫板。(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2年03期)

高婧,石文龙,李国强,叶志明[5](2011)在《平端板连接半刚性梁柱组合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推导了柱腹板抗压、抗拉和抗剪刚度;钢筋抗拉刚度;柱翼缘和端板抗弯刚度;混凝土楼板抗压刚度等。在此基础上,利用组件法,推导了组合节点初始转动刚度的计算方法、考虑了组合节点承受正弯矩、负弯矩作用的情况。与试验数据比较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计算精度。给出的初始刚度计算公式,既适用于按照完全抗剪连接设计的组合节点,也适用于按照部分抗剪连接设计的组合节点。(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1年03期)

黄兴[6](2010)在《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试验与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梁柱端板连接具有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等优点,是钢结构连接的主要方式之一。钢框架分析中常假设梁柱端板连接节点是完全刚接的或理想铰接的。然而,实际工程中此类连接端板的效果是介于完全刚接和理想铰接之间的半刚性连接,而完全刚接和理想铰接并不存在。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节点是钢框架结构中连接的传力枢纽,是影响整个钢框架结构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节点中混凝土翼板与钢梁之间的组合作用大大地改善了节点的受力性能,提高了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抗弯承载力以及转动能力,从而保证了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在地震中具有很高的延性与耗能能力。本文是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0410174)的资助下完成的,主要研究了混凝土翼板外伸锚固和梁端连接板与柱翼缘间加设垫板的厚度对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性能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工作:1.在进行广泛调研,并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之上,分析了近年来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节点的研究进展。2.通过对3个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的试验测试,进行了混凝土翼板外伸锚固对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3.通过对4个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的试验测试,进行了梁端连接板与柱翼缘之间加设的垫板的厚度对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4.利用组件法和塑性分析法分析了混凝土翼板外伸锚固对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初始转动刚度、抗弯承载力以及转动能力的影响,并提出了混凝土翼板外伸锚固对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初始转动刚度、抗弯承载力以及转动能力影响的计算公式。5.利用组件法和塑性分析法分析了梁端连接板与柱翼缘间加设垫板的厚度对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初始转动刚度、抗弯承载力以及转动能力的影响,并提出了梁端连接板与柱翼缘间加设的垫板的厚度对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初始转动刚度、抗弯承载力以及转动能力影响的计算公式。6.依据混凝土翼板外伸锚固以及梁端连接板与柱翼缘间加设的垫板的厚度对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影响的试验与理论分析,给出了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弯矩-转角关系设计曲线以及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设计方法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期刊2010-12-01)

刘秀华,巢沧海,石文龙[7](2010)在《平端板连接半刚性梁柱组合节点的设计方法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设计和分析都将框架的梁柱节点处理成理想的刚接或铰接。然而,实际工程中的连接一般很难达到这两种理想状态,大部分连接的受力性能介于这两者之间,为半刚性连接。在组合框架中,组合楼板和纯钢梁柱端板连接节点组成了一种新的连接形式-半刚性组合连接。针对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平端板连接梁柱组合节点设计规定的现状,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了平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节点设计的方法和建议,可为我国相应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钢结构进展》期刊2010年03期)

石文龙,李国强,叶志明,刘秀华[8](2009)在《平端板连接半刚性梁柱组合节点的弯矩-转角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半刚性连接弯矩-转角关系,为半刚性组合框架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连接弯矩-转角关系的数学模型模拟方法,并利用4个平端板连接半刚性梁柱组合节点的拟动力试验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给出了平端板连接半刚性梁柱组合节点弯矩-转角关系的模型,包括单调加载和循环加载模型.在单调荷载作用下,连接的弯矩-转角关系曲线有叁线性和幂函数两种形式;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给出的连接滞回模型同样包含两种形式:第一种,骨架曲线采用与单调荷载作用下相同的叁线性形式,滞回曲线采用最大点指向形式;第二种,骨架曲线采用与单调荷载作用下相同的叁参数幂函数形式,而滞回曲线同前.结论与现有试验数据的比较表明,给出的平端板连接弯矩-转角关系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供工程设计使用.(本文来源于《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李国强,石文龙[9](2007)在《平端板连接半刚性梁柱组合节点的抗弯承载力Ⅰ:负弯矩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现有试验数据以及组合节点抗弯承载力的研究成果,利用塑性分析方法和组件法,提出一种平端板连接组合节点承受负弯矩作用时,其塑性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探讨组合节点的实效模式,给出其各组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组件包括钢筋、螺栓、柱腹板、梁翼缘、混凝土楼板等。考虑中和轴出现的6种位置:混凝土楼板内;钢梁上翼缘内;钢梁腹板内,所有螺栓受压;前m-1排螺栓受拉,第m排部分受拉,其余受压;1~m排完全受拉;只有钢梁下翼缘受压。该方法可以考虑节点承受非对称荷载作用的情况以及作用在连接上的剪力、高强度螺栓撬力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将组合连接的配筋率取为零,不考虑组合楼板的影响,使用该方法同样可以计算平端板连接梁柱纯钢节点在承受负弯矩作用时的抗弯承载力。(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07年09期)

石文龙,李国强[10](2007)在《平端板连接半刚性梁柱组合节点的抗弯承载力Ⅱ:正弯矩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现有试验数据以及组合节点抗弯承载力的研究成果,利用塑性分析方法和组件法,提出一种平端板连接组合节点承受正弯矩作用时,其塑性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探讨组合节点的实效模式,给出其各组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组件包括螺栓、柱腹板、梁翼缘、混凝土楼板等。考虑中和轴出现的5种位置:混凝土楼板内;钢梁上翼缘内;钢梁腹板内,所有螺栓受拉;前m-1排螺栓受拉,第m排部分受拉,其余受压;1~m排完全受拉。该方法可以考虑节点承受非对称荷载作用的情况以及作用在连接上的剪力、高强度螺栓撬力等因素的影响。如果不考虑组合楼板的影响,使用该方法同样可以计算平端板连接梁柱纯钢节点在承受正弯矩作用时的抗弯承载力。(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07年09期)

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节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混凝土翼板外伸锚固对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抗弯承载力的影响,运用组件法和弹塑性理论提出了正负弯矩作用下混凝土翼板外伸锚固对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抗弯承载力影响的计算公式。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该计算公式可用于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刚性的判断和参数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节点论文参考文献

[1].黄兴,叶志明,石文龙.混凝土翼板外伸锚固对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初始转动刚度影响的模型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5

[2].黄兴,叶志明,石文龙.混凝土翼板外伸锚固对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抗弯承载力的影响[J].建筑结构.2015

[3].黄兴,叶志明,石文龙.锚固对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2

[4].黄兴,叶志明,石文龙.垫板对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力学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2

[5].高婧,石文龙,李国强,叶志明.平端板连接半刚性梁柱组合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J].工程力学.2011

[6].黄兴.梁柱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边节点试验与理论研究[D].上海大学.2010

[7].刘秀华,巢沧海,石文龙.平端板连接半刚性梁柱组合节点的设计方法建议[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0

[8].石文龙,李国强,叶志明,刘秀华.平端板连接半刚性梁柱组合节点的弯矩-转角模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9].李国强,石文龙.平端板连接半刚性梁柱组合节点的抗弯承载力Ⅰ:负弯矩作用[J].土木工程学报.2007

[10].石文龙,李国强.平端板连接半刚性梁柱组合节点的抗弯承载力Ⅱ:正弯矩作用[J].土木工程学报.2007

标签:;  ;  ;  ;  

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节点论文-黄兴,叶志明,石文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