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不整合面限定了一个沉积盆地演化的主要阶段,只有正确认识了盆地内的主要不整合,才能更好地理解盆地的演化过程。在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多阶段变动过程中,在四川盆地沉积盖层内形成了多个不整合面。尽管前人对四川盆地不整合的发育特征已有较多阐述,但尚未从全盆地的角度出发对整个四川盆地不整合的性质、结构、规模等特征进行系统总结和论述。本论文利用露头、钻井及区域地震资料,对四川盆地14个主要不整合的结构性质、分布范围、时限及剥蚀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刻画和分析,确定了不整合的结构类型、发育规模、区域剥蚀方向、剥蚀时限和程度。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盆地不整合进行了分级,并据此划分了四川盆地的构造层序、探讨了四川盆地的构造演化阶段,进而对目前油气勘探取得重要突破并受到密切关注的川中-川西北地区加里东-海西期不整合和构造演化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为深入理解四川盆地形成演化和油气勘探提供参考。桐湾Ⅰ幕构造运动形成的灯三段与灯二段的不整合,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西部,分布面积约占盆地面积的2/3,主要发育平行不整合,川中地区发育微角度单斜不整合,只剥蚀了灯二段顶部地层,为NW-SE向剥蚀;桐湾Ⅱ幕构造运动形成的寒武系与震旦系的不整合为全盆地分布,不整合结构类型包括在近南北向“拉张槽”剥蚀带区域内发育的高角度超覆-削截不整合、槽缘的单斜不整合以及槽外区域的平行不整合,“拉张槽”区域剥蚀量巨大,最大剥蚀至灯二段顶部,由“拉张槽”区域向外剥蚀量减小;筇竹寺组与麦地坪组不整合为全盆地分布,盆地大部分地区缺失了麦地坪组地层,不整合结构类型以平行不整合为主;奥陶系与寒武系之间的不整合,主要分布于川中和川北古隆起区,约占盆地面积的1/2,发育中等角度-低角度超覆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川北广元地区剥蚀量最大,为NW-SE向剥蚀;志留系与奥陶系的不整合,分布于盆内及周缘均有分布,约占盆地面的2/3,发育中等角度-低角度超覆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川北广元地区剥蚀量最大,剥蚀方向由盆缘隆起区向川东坳陷区;早、晚古生界之间的不整合,全盆地分布,川中隆起区发育高角度-中等角度单斜不整合,外侧发育平行不整合,剥蚀量最大区域为川西龙门山南段,剥蚀至灯二段;二叠系与石炭系的不整合,全盆地分布,在川中-川西大片区域地区与广西运动不整合叠合,川东地区表现为平行不整合,普遍缺失了上石炭统和下二叠统叠层,剥蚀方向由川中向外侧;中、上二叠统之间的不整合,分布面积约占盆地面积4/5,在盆内形成了3个强剥蚀区,盆内以开江古隆起区剥蚀量最大,普遍发育平行不整合,剥蚀方向为SW-NE向;中、上三叠统之间的不整合,全盆地分布,发育高角度-中等角度超覆不整合、超覆-削截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泸州古隆起区剥蚀量最大,剥蚀至嘉三段;须四段与须三段的不整合主要发育在川西地区,发育中等角度-低角度超覆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同构造渐进式不整合,只剥蚀须三段顶部;三叠系与侏罗系的不整合,主要发育在川西和川北地区,发育低角度单斜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剑阁地区剥蚀量最大,剥蚀方向为NW-SE;白垩系与侏罗系的不整合主要发育在川西地区,川东地区已经隆升为陆遭受剥蚀;上、下白垩统之间的不整合,主要分布于川西和川南地区,分布面积约占盆地面积的1/2;新近系-第四系与下伏地层的不整合主要分布于成都盆地,不整合结构类型以角度不整合为主,分布面积小于盆地面积的1/3.结合国内外对于不同沉积盆地的不整合等级划分标准,初步拟定一个关于四川盆地不整合分级的标准,将四川盆地所有不整合划分为三个级别。一级不整合包括:寒武系/震旦系、上古生界/下古生界、上三叠统/中三叠统;二级不整合包括:灯三段/灯二段、筇竹寺组/麦地坪组、奥陶系/寒武系、志留系/奥陶系、二叠系/石炭系、侏罗系/三叠系、白垩系/侏罗系不整合、上白垩统/下白垩统;三级不整合包括:上二叠统/中二叠统、须四段/须三段、新近系-第四系与下伏地层的不整合。在对四川主要盆地不整合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四川盆地的构造层序并探讨四川盆地的构造演化阶段。将四川盆地构造层序划分成了6个一级构造层序以及12个二级构造层序,一级构造层序包括:Ts1(AnZ)、Ts2(Z)、Ts3(∈-S)、Ts4(D-T2)、Ts5(T3x-E)、Ts6(N-Q);二级构造层序包括:Ts2-1(Z1l-Z2dn2)、Ts2-2(Z2dn3-Z2dn4)、Ts3-1(∈1m)、Ts3-2(∈1q-∈1x)、Ts3-3(O1t-O3w)、Ts3-4(S1l-S2h)、Ts4-1(D-C)、Ts4-2(P2)、Ts4-3(P3-T2)、Ts5-1(T3x1-6)、Ts5-2(J)、Ts5-3(K-E)。自埃迪卡拉纪以来四川盆地经历了8个演化阶段,在盆地的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有着不同的盆地性质,即克拉通内裂陷阶段(Z)、克拉通内坳陷阶段(∈-O2)、前陆坳陷阶段(O3-S)、克拉通坳陷边缘裂陷阶段(D-C)、克拉通内裂陷阶段(P)、克拉通坳陷阶段(T1-T2)、前陆盆地阶段(T3-E)、地貌盆地阶段(N-Q)。川中-川西北地区加里东期-海西期主要发育了8个不整合面,包括:寒武系/震旦系、灯三段/灯二段、筇竹寺组/麦地坪组、奥陶系/寒武系、志留系/奥陶系、上古生界/下古生界、上二叠统/中二叠统。据加里东期-海西期不整合发育特征、剥蚀程度、地层厚度和相带分布,推测此期构造演化过程为:加里东期-海西期川中-川西北地区经历了4个构造演化阶段,包括:差异升降-拉张伸展阶段(Z-∈1m)、隆-坳阶段(∈1q-S)、联合抬升剥蚀阶段(D-C)和伸展拉张阶段(P)。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姜巽
导师: 李智武
关键词: 不整合,构造层序,构造运动,盆地演化,四川盆地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
分类号: P618.13
DOI: 10.26986/d.cnki.gcdlc.2019.000243
总页数: 115
文件大小: 35665K
下载量: 398
相关论文文献
- [1].某不整合接触带地质特征及隧道工程实例分析[J]. 铁道标准设计 2014(S1)
- [2].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下穿江底不整合接触带施工技术研究[J]. 铁道建筑技术 2016(02)
- [3].不整合在凸起区油气成藏中的作用——以太平油田为例[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8(03)
- [4].长株潭城际铁路开滨区间盾构施工技术(七) 工程重难点及遇到的问题(五)[J]. 工程机械与维修 2016(02)
- [5].TSP203在小角度不整合带隧道中的应用研究[J]. 福建建筑 2018(11)
- [6].某水利水电工程中古风化壳的基本特性及其对工程的影响[J].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2(05)
- [7].古风化壳的特征及工程实例[J]. 铁道勘察 2008(05)
- [8].桂西北晚古生代地层中的毗连不整合研究[J]. 地质论评 2019(04)
- [9].大跨度超浅埋隧道特殊地质下双侧壁导坑施工工法的优化与施工[J]. 铁道建筑技术 2015(05)
- [10].歧口凹陷埕北断坡不整合与油气藏关系[J]. 城市地质 2019(03)
- [11].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沉积建造组合与中新生界构造层序划分[J]. 科技信息 2011(29)
- [12].新建西安至平凉铁路XPS-2标段[J]. 隧道建设 2009(S2)
- [13].中国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早渐新世末破裂不整合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9(04)
- [14].准东地区吉木萨尔凹陷石炭纪层序划分及重要意义[J]. 新疆地质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