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论文_龙世佳,曹雅蕾,司长代,赵天宇,王晓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吡咯烷酮,聚乙烯,乙烯基,超滤膜,凝胶,结晶,马来。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论文文献综述

龙世佳,曹雅蕾,司长代,赵天宇,王晓峰[1](2019)在《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丙烯酸水凝胶吸附金银纳米颗粒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合成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丙烯酸(PVP/AAc)水凝胶用于吸附化学还原和晶种诱导结合法制备银球、金棒和Au_(rod)@Ag核壳纳米颗粒。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凝胶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核壳纳米颗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凝胶对水相中的金银纳米粒子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尤其对近球形纳米粒子更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PVP/AAc水凝胶可用于水相中纳米粒子的富集、分离及回收。(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11期)

夏艳平,纪波印,陈慧蓉,马文中,曹峥[2](2018)在《马来酸酐/N-乙烯基吡咯烷酮双单体接枝聚丙烯的制备及对聚丙烯微孔膜的亲水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马来酸酐(MAH)为功能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共聚单体,采用熔融接枝法制备两亲性改性剂PP-g-(MAH-co-NVP),并通过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丙烯(PP)亲水微孔膜。通过红外光谱仪和元素分析仪表征了PP-g-(MAHco-NVP)的化学结构和接枝率,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PP-g-(MAH-co-NVP)的结晶性能。利用接触角、热失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孔隙率测试对改性前后的PP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亲水支链成功接枝到PP大分子链上,相比于MAH作为唯一的接枝单体,NVP的加入使MAH的接枝率增加了270%;且NVP的加入促进了PP分子链的结晶。改性PP微孔膜的热稳定性能提高,膜孔数增多,孔隙率增加了2. 8%。并且改性PP微孔膜的亲水性也得到改善,接触角下降了28. 5%。(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8年09期)

魏亚娜,陈占[3](2018)在《交联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采用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合成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交联聚合物交联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PVPP)。总结出PVPP的最佳合成路线为:以5%磷酸氢二钠和5%硫酸钠的水溶液为溶剂,偶氮二异庚腈为引发剂,交联剂选用NMBA,在N2保护下70℃反应90min,干燥后得到凝胶体积可控、残单低、吸水性能强的PVPP颗粒。(本文来源于《精细与专用化学品》期刊2018年05期)

樊凯,周国清,杨海军,胡钧,侯铮迟[4](2018)在《聚醚砜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超滤膜的制备及其抗污染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均相共辐照方法,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接枝到聚醚砜(PES)的分子链上,制备改性的制膜材料(PES-g-PVP),并采用非溶剂致相转换法制备PES滤膜以及PES-g-PVP改性滤膜。研究了单体浓度和吸收剂量等因素对改性膜材料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体浓度低于12%、吸收剂量低于35 kGy时,提高单体浓度和吸收剂量,均能有效提升产物的接枝率。傅里叶红外光谱图证实了接枝反应的有效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发现,不同于PES超滤膜的"指状孔",PES-g-PVP膜呈现一种"海绵状孔"型的断面结构。相比PES超滤膜,接枝率为8.42%的PES-g-PVP超滤膜的接触角下降12.1%,说明改性后膜材料的亲水性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其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截留率保持在90%以上,且膜的纯水通量提高了4.9倍,说明接枝后膜材料的抗污染性能得到有效提升。(本文来源于《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刘宝圣,张敬轩,郭峰,周杰[5](2018)在《气相色谱内标法检测食品添加剂不溶性聚乙烯聚吡咯烷酮中的N,N’-二乙烯基-咪唑啉酮的残留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添加剂不溶性聚乙烯聚吡咯烷酮(PVPP)中的N,N’-二乙烯基-咪唑啉酮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丙酮提取,气相色谱仪-氮磷检测器检测,内标法定量,浓度在0.1~3.2μg/m 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方法的定量限为1mg/kg,加标回收率为102.0%~106.1%,变异系数2.44%~5.26%,同时本方法也为气相色谱法的建立与开发,提供了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添加剂》期刊2018年03期)

苏傲,黎四芳[6](2018)在《结晶法提纯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应用于食品和医药等领域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物,要求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的纯度高于99.9%,但精馏法往往达不到要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采用结晶法对纯度为99.5%的工业级N-乙烯基吡咯烷酮进行提纯以制备纯度高于99.9%的医药级产品。考察了晶种添加量、晶种添加温度、降温速率、结晶终温、养晶时间、升温速率、发汗终温和发汗时间对最终产品的收率和纯度的影响,并确定了较为适宜的工艺条件:晶种添加量为原料质量的0.1%,晶种添加温度为11℃,降温速率为6℃/h,结晶终温为6℃,养晶时间为20min,升温速率为6~8℃/h,发汗终温为12℃,发汗时间为30min。在这些条件下通过单级结晶就可以将纯度为99.5%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原料提纯至99.95%以上,收率大于74.5%。该方法相对其他分离方法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8年02期)

时原[7](2018)在《TSDC法研究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驻极体的电荷存储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TSDC(热刺激去极化电流)法,在2℃/min和3.5℃/min两种加热速率下,温度范围30~250℃,测量了聚乙烯吡咯烷酮驻极体(PVP)的放电过程。结果表明,TSDC谱图中(230±5)℃位置的最高峰ρ峰,是来源于热刺激下被困空间电荷的退陷阱。ρ峰的电流非常大,是因为PVP分子的侧基是包含了内酰胺的吡咯烷酮环结构,属于强极性基团,这就导致分子内体陷阱增多,被困空间电荷量大大增加,热刺激下脱困的空间电荷也大幅增加;并且还加深了PVP的陷阱深度,这些特性使得PVP驻极体具有优良的存储电荷性能。(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8年04期)

李支薇,刘晓琴,冯桂冰[8](2018)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塑料及电子电气产品中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塑料和电子电气产品中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含量的方法。样品1.000 0 g用四氢呋喃10 mL超声提取30 min,提取液经0.45μm聚四氟乙烯滤头过滤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测定,以DB-624毛细管色谱柱进行程序升温,在全扫描模式下选择m/z 56,111,28,41为定性离子,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下以m/z 111为定量离子。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质量浓度在0.05~10 mg·L~(-1)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1 mg·kg~(-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4.9%~11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7)在0.040%~1.6%之间。(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期刊2018年01期)

黄志辉,刘进朝,包永忠[9](2018)在《聚偏氟乙烯-b-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和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以C6F13I为链转移剂,通过碘转移乳液聚合制得碘封端的聚偏氟乙烯(PVDF-I),再以PVDF-I为大分子链转移剂进行N-乙烯基吡咯烷酮碘转移溶液聚合,得到聚偏氟乙烯-b-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DF-b-PVP)两亲性嵌段共聚物;采用NMR、IR、XRD、DSC和AFM等对PVDF-b-PVP嵌段共聚物的分子和相态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PVP能有效嵌入PVDF与末端碘之间,PVDF嵌段PVP后,PVDF分子链的有序度明显降低,产生γ晶型PVDF,同时结晶温度和结晶度降低。PVDF-b-PVP嵌段共聚物表现微相分离结构,相分离尺寸约20 nm,其亲水性也优于PVDF均聚物。(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王翠,俞向虎,汪瑾[10](2017)在《N-乙烯基吡咯烷酮-苯乙烯磺酸钠共聚物凝胶电解质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和对苯乙烯磺酸钠(SSS)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水溶液聚合制备NVP与SSS共聚物P(NVP-co-SSS)凝胶电解质。研究了温度、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对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吸水性能及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为70℃、引发剂用量为1.5%(wt,质量分数,下同)、交联剂用量为1.0%时,其吸水率为18.57g/g、电导率最大为(3.58×10-3)S/cm。对其热性能及机械性能的研究均表明其可以满足作为超级电容器聚电解质的使用要求。(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7年10期)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马来酸酐(MAH)为功能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共聚单体,采用熔融接枝法制备两亲性改性剂PP-g-(MAH-co-NVP),并通过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丙烯(PP)亲水微孔膜。通过红外光谱仪和元素分析仪表征了PP-g-(MAHco-NVP)的化学结构和接枝率,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PP-g-(MAH-co-NVP)的结晶性能。利用接触角、热失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孔隙率测试对改性前后的PP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亲水支链成功接枝到PP大分子链上,相比于MAH作为唯一的接枝单体,NVP的加入使MAH的接枝率增加了270%;且NVP的加入促进了PP分子链的结晶。改性PP微孔膜的热稳定性能提高,膜孔数增多,孔隙率增加了2. 8%。并且改性PP微孔膜的亲水性也得到改善,接触角下降了28. 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论文参考文献

[1].龙世佳,曹雅蕾,司长代,赵天宇,王晓峰.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丙烯酸水凝胶吸附金银纳米颗粒的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9

[2].夏艳平,纪波印,陈慧蓉,马文中,曹峥.马来酸酐/N-乙烯基吡咯烷酮双单体接枝聚丙烯的制备及对聚丙烯微孔膜的亲水改性[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8

[3].魏亚娜,陈占.交联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合成研究[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8

[4].樊凯,周国清,杨海军,胡钧,侯铮迟.聚醚砜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超滤膜的制备及其抗污染性能[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18

[5].刘宝圣,张敬轩,郭峰,周杰.气相色谱内标法检测食品添加剂不溶性聚乙烯聚吡咯烷酮中的N,N’-二乙烯基-咪唑啉酮的残留量[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8

[6].苏傲,黎四芳.结晶法提纯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工艺[J].化工进展.2018

[7].时原.TSDC法研究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驻极体的电荷存储性能[J].应用化工.2018

[8].李支薇,刘晓琴,冯桂冰.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塑料及电子电气产品中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含量[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8

[9].黄志辉,刘进朝,包永忠.聚偏氟乙烯-b-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和结构[J].化工学报.2018

[10].王翠,俞向虎,汪瑾.N-乙烯基吡咯烷酮-苯乙烯磺酸钠共聚物凝胶电解质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7

论文知识图

不同In2O3纳米材料的SEM照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GPC谱图不同聚合物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酰胺(P...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红外图谱壳聚糖-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接枝...不同单体比例的聚(丙烯酰胺-丙烯酸)...

标签:;  ;  ;  ;  ;  ;  ;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论文_龙世佳,曹雅蕾,司长代,赵天宇,王晓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