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古代人参绝非党参(论文文献综述)
梁壮[1](2021)在《叙事、符号与知识 ——中医文化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表达》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题为“叙事、符号与知识——中医文化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表达”,意在通过叙事、符号与知识三个角度分析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文化形式,全文分为绪论和五个章节。绪论主题为“中医文化的表达”,述明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文化的形成应存在两种基本形式:第一类形式是其他领域的文化现象对中医学产生影响,第二类是中医学体系与知识进入其他其他文化领域中造成影响。第二类过程的实质之一为中医内容的不同形式展现。中医文化内容则指文化理论、思想、观念与成果本身,而文化形式则指把这些思想内容加以呈现的表现形式。形式研究的一个简明思路是将文化作为文本。涉医文学是医学与文学两者互相需求、互相协助的结果,作为叙事性涉医文学,明清白话小说具有特殊价值:是中医文化总结期的见证、是中医文化的综合性平台、是贴近中医文化现实的语言表达方式。第一章为中医文化与明清白话小说的整体关系研究。明清白话小说涉医现象的繁荣说明不仅疾病无悬念地成为了文学对象,中医学和中医文化也广泛地渗透到了社会各阶层中,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明清白话小说涉医文本有两个显着的特征:丰富但不集中、广泛但稍显重复。按照多寡详略和文章结构,可以将涉医文本分为单句式、组句式、段落式、章节式和跨章节式五类;按照所引医学内容的专业程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泛称疾病、指名论症、谈因辨机、拟构医方、书写医案五类。医学主题小说较少,有医者小说、医界小说、药物和药名小说三类。涉医文本的形成有继承和创新两种情况。文本的继承,主要是从或不同体裁或前代作品中直接改用;创新则是从积累的原始素材入手,进行素材的文学化和小说化。作者的医学背景与涉医文本风格,尤其是涉医深度有正相关关系。历史发展受到小说发展和医学发展两方面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发展脉络,可分为明初至明中叶、明后期至明末、清前期、清中后期、晚清五个阶段。不同类型的小说面对同样的涉医素材,会基于类型风格和读者期待风格进行类型化的处理。写入小说的中医文化内容丰富,有全面多样的疾病文化、众星拱月的诊疗文化、琳琅满目的医者文化等。第二章为明清白话小说中的疾病与医学叙事研究。小说继承了中医文化的叙事传统,一部分是史书中的医家传记,一部分则是医案记录。涉医小说在叙述方式和技巧方面值得探讨是叙事视角和叙事时间两个部分。视角有患者视角、亲属视角、医者视角和他者视角等。叙事空间上,以病床为核心的患者空间和辐射状的医者空间存在交叉,医者的身体空间对患者小空间形成了有效介入。疾病故事的线性结构可分为病前、病中、医疗、病后四个情节单元。一个成熟的涉医叙事模式,应包括:趋同的叙事功能、类似的叙事特征、叙事空间上和人物形象的接近等要素。模式的形成应经历开创、模仿、发展、最终成熟等过程,又会在内容、形式、主旨三个方向发生变异。叙事中的疾病发挥线索和隐喻两个功能;医者则承担帮助者、推动者、观察者和隐喻的功能。在叙事主题的表达上,疾病作为主人公的考验代表着困境主题,医疗直面生死,代表着拯救主题。《西游记》形成的谐趣化审美和《红楼梦》为先导的唯美主义风格代表着对中医文化审美的发扬。第三章为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文化符号研究。文化符号学可以适用于中医文化研究之中。中医文化的符号化过程有自己的特色、脉诊的符号化是典型例子。小说中会进行进一步符号化,若没有可靠的事实依据或者受众共识,则容易失败。中医文化符号化的典型是药物。中药的符号化,可以获得次文本意义、文本意义、超文本意义三种层次的意义。具有文化意义的药物大多会在情节中发挥一定的叙事功能。这类文化符号化中药常常成为了所属功效类中药的标志性药物。鸦片类似的药物文化符号则有强烈的时代性,与时代主旋律共振,成为时代的共同文化记忆。如毒药、迷药、哑药、性药之类的特殊药物统称,亦取得了与具体药物一样的符号化程度。药名文化的核心要素是药名代码是否能被发现和理解,因此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可以用编码一解码理论来审视。白话散文中的药名文学是小说的新贡献。中医符号还可以进行临时符号化,也就是作为比喻的喻体;同时又进入了民间语言之中。第四章为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知识表达。中医知识是在中医学理论发展和临床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可以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中医术语为中医药学内用来表示中医药学相关概念的词语集合,对术语的运用是显性知识的特殊形式。小说以表达显性知识为主,才学小说是其典范。为了知识对接受者的顺利传达,作者往往选择做进一步解释,即对知识的评论。以知识的角度而言,中医医籍的固定体例属于一种特殊的程序化知识,小说家常对于这类中医文化形式知识的利用和表达进行仿拟。第五章为小说式表达的价值诠释和意义阐发。明清小说当然地属于明清社会在文化领域的投射,疾病与医学概莫能外,可分为具体知识的直接反映、社会关系的曲折反映、医学观念的隐含反映三种情况。中医文化可以放置到集体记忆理论之中,特定时期的医疗民俗有较强的仪式性和稳定性,是一类典型的文化记忆。叙事医学认为医疗过程具备叙事属性,普及中医叙事阅读,需要选择适合的阅读文本,应满足符合中医思维和观念、熟练运用中医语言、足够的叙事性和人文素养三个条件。明清通俗小说具有丰富的文本与多样的中医内容、丰富的叙事元素与医患视角、自然逼真的中医语言与浓厚的人文素养三个优势,具备成为中医阅读文本的条件。明清涉医小说的创作与阅读是一个完整的中医文化传播过程。将明清小说放置到传播学的框架之内可以考察小说形式对中医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和经验教训:应满足作为受传者的读者对易读性和可读性的平衡:作为媒介的小说有真实与虚构的裁量、事理情的融合、文学技巧的使用三个方面的经验:作为传播者,中医文化者应重视话语权把握,扮演好把门人的角色。
李伊然[2](2021)在《旋覆代赭汤方证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伤寒论》旋覆代赭汤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挖掘古代文献方式来阐述和探究旋覆代赭汤的方证规律,以期为临床经方使用提供借鉴。本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文献综述部分梳理了旋覆代赭汤现代发展和清代医案的研究近况。理论研究部分,通过文献调研和对比分析法,以相关争议问题为导线,对旋覆代赭汤各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清代和民国医案研究部分,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全面筛选旋覆代赭汤临床医案,并运用频数统计、黄金分割、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128则医案进行数据挖掘,发现旋覆代赭汤病脉症治等方面的应用规律。基于本文理论部分的研究,可得出的结论主要有:旋覆代赭汤从生姜泻心汤演化而来,病位在半表半里更偏里;病机为中虚、气逆、痰饮,兼有肝气等;旋覆代赭汤证虚证部位主要在中焦脾胃,兼或有心阳气虚;“心下痞鞭”以虚为主兼有痰邪,临床表现可为触之硬或不硬;“噫气不除”病性属虚,具体表现可为嗳气、呃逆、病声等;本方的配伍特点为君药旋覆花,臣药代赭石、生姜,佐药人参、半夏,使药甘草、大枣;“去滓,再煎”的煎服方法意义在于缓和药性、减轻服药不适、析出最多有效成分;旋覆代赭汤后世治疗范围已扩大至呕吐、呃逆、反胃、噎膈、喘咳、便秘、下利等病证。医案研究部分发现的主要应用规律有:旋覆代赭汤证病因突出七情致病的特点;治疗核心病证包括呕吐、嗳气、噎膈、呃逆、痰饮、痞满和咳嗽等7种;主要舌脉象为舌淡、舌淡红、苔白、苔腻、苔黄白、脉弦、脉细、脉虚、脉濡、脉滑;核心症状为呕吐、心下痞、噫气、噎膈、呃逆、痰多、咳嗽、纳呆、疲乏、四肢厥逆、胁痛、胃脘痛、大便秘结、恶心14项;核心症状间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呕吐与呃逆,心下痞与噫气、纳呆、大便秘结,噎膈与胃脘痛,呃逆与大便秘结,痰多与咳嗽,纳呆与大便秘结;呕吐与噎膈皆可作为独立症状;方中人参一味多以党参或西洋参代之。旋覆代赭汤应用特点为发挥急则治标的作用,病在下焦和病有燥热、阴虚、温热情况不宜使用本方。
谭子龙(Tam Chi Long)[3](2020)在《乌梅丸治疗慢乙肝不寐厥阴型的理论探讨及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学习不寐及慢乙肝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来阐述慢乙肝不寐厥阴(寒热错杂)型的病机特点和中医治疗策略;并尝试探讨寒温并用的中医辨证治法治疗慢乙肝不寐厥阴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通过临床观察运用经方乌梅丸治疗慢乙肝患者不寐厥阴型的临床疗效;为我们以后中医药治疗慢乙肝不寐厥阴型提供一个可行性的中医辩证方法及临床资料。方法:文献理论探究:查阅中医对不寐、慢乙肝、厥阴证相关的文献及现代研究,探究乌梅丸治疗慢乙肝不寐厥阴型是否安全有效的。临床观察:临床观察病例来自广东省珠海市中医院肝病科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共收集60例符合课题拟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慢乙肝不寐厥阴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总共60例;观察组中以中药乌梅丸汤剂:干姜10g、熟附子(先煎1h)10g、党参15g、当归10g、黄连5g、乌梅30g、花椒5g、黄柏10g、桂枝10g、细辛3g。日一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温服或中药颗粒剂(厂家: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干姜1包、熟附子1包、党参1包、当归1包、黄连1包、乌梅2包、花椒1包、黄柏1包、桂枝1包、细辛1包。日一剂,睡前1h温开水冲服;对照组口服谷维素,30mg/次,1天3次;2组最短治疗周期为1周,最长治疗周期为2周,其间患者全部症状消失时可停服乌梅丸或谷维素。并记录治疗前后之厥阴证失眠中医症状量表、SPIEGEL失眠临床观察调查表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表(PSQI)各项量表结果。安全性数据:通过厥阴证失眠中医症状量表治疗前后的评分结果及病人口述反映用药后是否症状加重或其他不适,判断其安全性。统计学处理: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筛选与统计分析:两组正态计量指标且方差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两组二分类指标的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疗效采用减分法=(治疗前总一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结果:文献探究结果:查阅中医对不寐、慢乙肝、厥阴证相关的文献及现代研究后,可知乌梅丸治疗慢乙肝不寐厥阴型是安全有效的。一般资料比较:总观察病例60例中共有33男,27女,A组中男18人,女12人,B组中男15人,女15人,性别没有显着差异(P>0.05),年龄分布方面:A组为44.13±7.53,B组为46.2±8.89,没有显着差异(P>0.05);病种方面慢乙肝患者占48例(80%),肝硬化者6例(10%),肝癌者6例(10%),没有显着差异(P>0.05);观察病例60例中,无论性别、年龄、病种方面都没有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评分资料比较:SPIEGEL失眠临床观察调查表评分乌梅汤组治疗前积分为17(15,21),治疗后为5(3,8);谷维素组治疗前积分为15(12,19),治疗后11(6,16),两者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疗效方面:乌梅汤组临床痊愈2例(6.67%),显着进步16例(53.33%),好转9例(30.00%),无效3例(10.00%),总有效率(90%);谷维素组临床痊愈0例(0%),显着进步2例(6.67%),好转15例(50.00%),无效13例(43.33%),总有效率(56.67%),两者疗效比较统计学的差异(P<0.05);厥阴证失眠中医症状量表评分乌梅汤组治疗前积分为17(9,28),治疗后为7(4,11);谷维素组治疗前积分为11(9,15),治疗后9(7,13),两组间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方面:乌梅汤组临床痊愈1例(3.33%),显着进步16例(53.33%),好转7例(23.33%),无效6例(20.00%),总有效率(80%);谷维素组临床痊愈0例(0%),显着进步4例(13.33%),好转7例(23.33%),无效19例(63.33%),总有效率(36.67%),两者疗效比较统计学的差异(P<0.05);PSQI评分乌梅汤组治疗前积分为20(17,26),治疗后为9(7,13),谷维素组治疗前积分为21.5(17,24),治疗后14(11,18):两者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疗效方面:乌梅汤组临床痊愈1例(3.33%),显着进步17例(56.67%),好转6例(20.00%),无效6例(20.00%),总有效率(80.00%);谷维素组临床痊愈1例(3.33%),显着进步7例(23.33%),好转6例(20.00%),无效16例(53.33%),总有效率(46.67%);两者疗效比较统计学的差异(P<0.05)。安全性结果:通过厥阴证失眠中医症状量表治疗前后的评分结果显示乌梅丸组治疗前后积分均减少,说明用药后病人的中医厥阴证状有所减轻及从病人口述得知服药后并无不适,所以乌梅汤用于慢乙肝不寐厥阴型是安全的。结论:1.文献探究方面:从文献分析可知乌梅丸是治疗慢乙肝不寐厥阴型的有效方剂。2.临床疗效方面:从SPIEGEL失眠临床观察调查表的疗效、厥阴证失眠中医症状量表的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表(PSQI)的疗效评分结果可知乌梅丸治疗慢乙肝不寐厥阴型的疗效明显高于谷维素。3.安全性方面:对症使用乌梅丸也未见不良反应,此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全平[4](2020)在《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文中指出医疗社会史是史学界的一个新型领域和分支学科,国内外已有不少成果。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我国集体化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目前医疗社会史对这一时期的医疗卫生给予的关注不够。事实上,集体化时代的医疗史既承续着几千年中国传统医疗史的积淀以及近代中国医疗多元型变的复杂头绪,又是新中国大规模开启医疗卫生整体改造工程的奠基段落,亦与当代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状况紧密相连。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乡村社会内部从医疗卫生的方方面面实施了一系列变革,不仅迅速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和独具特色的集体保健医疗制度,同时有力地发动了遍布城乡的爱国卫生运动,使得乡村卫生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民众整体健康水平大幅跃升。那么,医疗史应该对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作出自己的阐释和理解。山西地区在整个集体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熔铸了鲜明的时代表征。集体化时期的山西不仅有西沟和大寨这样的模范村,而且在医疗卫生方面也不乏全国典型。1955年成立的高平县“米山乡联合保健站”,以全国第一个农村卫生保健站的记录,成为我国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发祥地;稷山县董家庄乡太阳村是集体化时代爱国卫生运动闻名全国的红旗单位。由于这两个地方的医疗卫生经验当时在山西和全国多个地区推广,因而其医疗史价值和历史经验颇值得挖掘。山西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这种独特性又同山西在近代中国的独特历程紧密相连。本文选取山西在集体化时代医疗卫生方面的历史实践,尝试以医疗社会史的视野开展区域性专题研究,努力通过区域认识整体,通过医疗观察集体化时代的中国乡村社会。为克服当前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惯于将集体化时代的医疗框定在卫生系统和制度史范畴内,以及由宏大叙事治史路径造成的空疏之弊,本研究尝试引入“场域”概念构建长时段、立体性和多元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此把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相关问题回置到历史现场,突破过去研究偏重合作医疗的制度和卫生政策的梳理之单一维度,通过医疗场域的总体呈现,解读和阐发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生发与展开的具体机制,把握国家话语与乡村社会融入医疗场域的内在理路,挖掘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的历史语境和底层逻辑,弥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研究路径的分野,从而展示历史图景的丰富复杂性。传统农村医疗场域扎根于以家族、父系、亲属和熟人互惠规则为特征的乡村社会之中,与传统乡村社会有机糅合并镶嵌一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医的传入,医学、教会与商品相结合很快挤占和打破了传统医疗的结构分布,传统医疗中固有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之维续迎来较大挑战。在医疗多元型变的时代,医场中的医学、技术和医者围绕不同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资本等竞相角逐。逮至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军队进驻山西农村,大面积开辟抗战根据地,通过革命的底层深进直接触及乡村传统医疗,新政权努力对传统乡村医疗进行再塑,开了农村医疗集体化的先声。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推动了乡村整个社会场域的急骤变化,这既为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也使得医疗卫生的相当部分与传统医疗形成脱嵌后而被归纳到新的国家政治社会情势之中。场域更变使得医学技艺习得、行医方式和医药空间均被重新改塑,中西医关系的历史意涵在激烈变动时代不断被拉扯和重构。面对强大的传统医疗的惯性、特别是传统医疗所依附的传统社会结构以及无数个经过传统社会浸润过的医者与乡民,负载着新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医疗卫生改造充满艰辛,于是国家诉诸于社会运动力量来推动医疗卫生的变革。社会史视野使我们更清晰地关照到不同医者、干部、医务人员和普通乡民等面对医疗场域发生更变时的抉择和向背以及新旧观念的冲突,也展示了国家如何通过各种符号、话语、组织网络、资源动员等策略将广大民众组织参与到医疗卫生改造中的丰富实践面相。在集体化时代,广大民众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医疗卫生运动的同时,也参与了国家新的意识形态之内化学习和行为实践、参与了国家新的政策主张以及新的道德评价规则的认知和运用之中,并从中获得了新的身份和体验。传统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纽带被新的负载着国家话语、民族主义以及新型意识形态的社会运动反复动员、感召、冲击和改造,最终不仅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和卫生观念薄弱的落后状况,同时实现了国家新政权建设、意识形态重塑和整个医疗社会的改造,这是一个紧密交糅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传统乡村社会在变革中既有适应也有变迁。在国家努力重构医疗卫生与乡村社会的过程中,传统乡村社会发挥作用的机制由显性而变为隐性,但传统医疗场域的机制和惯习始终潜藏背后并在极为细腻的环节里隐现出来,而合作医疗最终的解体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新旧体制的交冲和妥协,折现出医疗演变的复杂性所在。
孙梦楠[5](2020)在《经方中人参的应用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伤寒杂病论》中人参的应用规律,即功效、药源、炮制、常用剂量、涉及证候、配伍规律、加减规律,以及含人参经方的制作与服用特点和规律,以期提高对经方中人参的认识并指导临床用药和科学研发。方法:①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整理,讨论人参的药源、性味归经、功效等;②对原文进行总结分析,讨论经方中人参的功效、用法用量、主治证候及配伍规律;③对含人参经方方后注进行整理统计分析,解析其制备、服用等特点。结果:①根据对古今争议的梳理和炮制、功效等总结以及对历史相关问题进行剖析发现,经方中之人参当为桔梗科党参与五加科人参混用;②经方中人参具有益气、调中、安神、护正四大功效,是一味很常用的药物,常用剂量为31.2-46.8g;③人参的主要作用部位在中焦脾胃,用以治疗呕哕、痞满、发热、疼痛、烦、下利、口渴等证候;④经方中人参常与甘草、生姜、大枣、半夏、干姜等配伍健脾和胃,降逆化痰治疗脾胃疾病;与炮附子配伍能温阳散寒益气,治疗阳虚寒客病证;与生附子配伍能回阳益阴通脉,用于脱液亡阳的急救;与柴胡配伍主要用于少阳病和升举阳气;与大黄、厚朴等配伍攻补相合,相反相成。结论:①人参在经方中应用广泛,不仅可用于伤寒外感,还可用于内伤杂病;不仅可用于寒性病证,热性病证亦常用之;不仅可用在虚证方面,实证仍可用到。②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参的种类。③含人参经方制备与服用方法各具特色,体现了仲景治疗手段的机活灵巧,可为现代临床提供借鉴。
刘派[6](2020)在《慢性肺系疾病内服膏方组方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对古代肺系疾病膏方进行收集整理,探究其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并根据药物之间的关联系数演化新处方,为慢性肺系疾病的临床治疗思路提供参考。方法:对图书馆内的书籍进行手工检索,将筛选出的肺系疾病膏方进行记录,人工录入电脑文档中备案;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运用数据预处理的方法对收集到的膏方进行二次筛选和数据加工;登录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的方剂管理系统,将筛选出的膏方名称、来源、治疗疾病以及膏方的组成药物和剂量录入系统之中,整个过程由双人录入,专人审核。利用统计报表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对肺系疾病膏方的疾病类型、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等进行统计;然后利用关联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高频药物组合和新处方。结果:1总体:本次研究共纳入210个处方,包含210味中药,数量最多的为治疗咳嗽的膏方,其次是喘证、肺痨、感冒等;频次最高的药物为杏仁、甘草、麦冬、生姜、紫菀款冬花等;四气以温性为主,五味以甘味为主,归经以归肺经为主;常用药物组合为杏仁、生姜、甘草、紫菀和款冬花等药物之间的配伍,演化出11组新处方。2不同类型疾病:治疗咳嗽的膏方中频次最高的药物为杏仁、甘草、生姜、紫菀、款冬花等;四气以温性为主,五味以甘味为主,归经以归肺经为主;常用药物组合为杏仁、生姜、麦冬、川贝母、紫菀和款冬花等药物之间的配伍,演化出9组新处方。治疗喘证的膏方中频次最高的药物为杏仁、甘草、紫菀、款冬花、人参等;四气以温性为主,五味以甘味为主,归经以归肺经为主;常用药物组合为杏仁、甘草、人参、麻黄等药物之间的配伍,演化出8组新处方。治疗肺痨的膏方中频次最高的药物为麦冬、天冬、茯苓、生地黄、川贝母等;四气以寒性为主,五味以甘味为主,归经以归肺经为主;常用药物组合为麦冬、天冬、人参、茯苓、川贝母等药物之间的配伍,演化出5组新处方。结论:1古代医籍中运用膏方治疗的主要肺系疾病类型为咳嗽、喘证和肺痨,这主要与疾病的病因病机、肺的生理特征以及膏方的治疗特色有关。总体膏方中使用最多的药物为杏仁、紫菀、款冬花、人参、生地等,治疗原则主要以止咳平喘、润肺化痰、补气健脾为主,高频药物之间的相互配伍构成了治疗慢性肺系疾病的核心组合,演化出的新处方根据证候的不同加入了祛风散寒、理气健脾、滋阴养血和清热泻火类药物。2咳嗽的治疗原则与总体原则相同,膏方组成主要以止咳平喘、润肺化痰类药物为主,演化的新处方中加入了补气升阳、疏风解表和清热泻火类药物。3喘证的治疗原则以补肺、补肾、理气、平喘为主,膏方中增加了纳气平喘类药物的比重,辅以止咳化痰类药物,演化的新处方中加入了温补肾阳和解表散寒类药物。4肺痨的治疗原则以滋阴、润肺、降火为主,膏方中大量使用养阴类药物,同时配合止咳化痰类药物,演化的新处方中主要加入补气养血和填精益髓类药物。5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可以对复杂多样的慢性肺系疾病膏方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其组方用药规律,演化生成新处方,并以表格和网络图的形式展示出来,为日后慢性肺系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杨小敏[7](2020)在《宋代药业研究》文中提出药业,即医药行业,在中国古代溯源悠久。传统药业涵盖古人为了防治疾病、延续生命的一系列药物认知、利用以及经营活动。药业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及加工药物、经营管理机构、药市及药业文化等内容,其发展不仅与医学、农业、商业联系紧密,更具有独立发展路径。宋代以前,药物发展经历了从民间经验到官方认证的过程。宋代以后,药物利用更多体现在官方主导下的民间传播过程。厘清宋代用药、制药、售药等相关机构之间的联系,是理解古代药业经营管理以及官民用药发展水平的重要基础。通过分析宋代药业的发展历程,既有利于展现传统药业的阶段性演变,也是阐释宋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关乎生命的重要行业,古代药业以战国秦汉以来的医药认知体系为基础,逐步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战国秦汉时期为第一阶段,出现了主要满足少数人补益需求的最早用药风潮。不过当时上层社会的用药习惯与百姓应疫需求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魏晋隋唐时期是第二阶段,不仅逐步掀起了古代“医药分家”的序幕,也促使隋唐以后城镇药肆、药市的初步兴起。宋代开启了古代药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构建了政府引导下的药业运行体系,在药物利用、经营管理、药业信仰等方面多有革新。宋代药业的兴盛,为下一阶段明清时期的药材商帮活动奠定了行业发展基础。在药物利用方面,宋代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别药物分别在专业栽培、利用观念、功效地位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植物药种植中,宋代人工栽培药物的种类、技术、规模范围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在动物药利用中,宋代不断稳定并付诸于实践的“辰属”观念,引导人们深入开发利用已经熟知的动物药,而非恣意妄用其他野生品种。在包括动物药在内的药物代用品方面,宋代医药家不是无节制的增加代用品种类,而是采取相对稳定的用药标准,推动成药规范化发展。在矿物药的功效利用中,宋代矿物药被大量引入治疗普通疾病,但在实践中也遭到越来越多医家、士人的质疑。政府一度颁布旨在扼制滥用金石药的禁令,其他植物类药物(如黄耆)的补益地位逐步形成。这些药物资源的利用变化,是宋代药业兴盛的重要基础。在经营管理方面,宋政府重视革新医药机构,形成了内廷用药与外朝制售的有机结合。官方制售机构以翰林医官院、太医局的行政教育职能分化为基础,自上而下逐步影响至基层乡里,有效强化了官药业的市场优势地位。中央及地方官药局各有侧重,而非单一的直属关系。地方药局具有比较自由的发展空间,形成了与中央官药局运行模式不同、相对独立、临时性的地方医疗救助体系。在比较协调的政策环境下,宋代(特别是南宋)商业性市镇普遍兴起,南方民间药肆明显多于北方。许多民间药肆不再与医家直接相关,而是由商人直接经营。药材商品的独立化以及药业主体的多样化发展,成为宋代药业兴盛的突出表现。此外,药品流通过程中度量衡的规范与进步、剂型的商业性变化、药价的持续走高,一并彰显了宋代药业发展的新面貌。在药业信仰方面,宋代儒释道力量在医药活动中相互联系,形成了以佛、道为名,由士人融合构建的行业崇拜雏形。宋代士人通过家宅种药和开辟药园等活动,在社会上形成了认识药物、利用药物的良好环境。他们以理性的批判精神,成为当时传验方药的重要主体。士人对道家祠观和佛家寺院的记载和传颂,既推动了道家先贤及医药人物逐步具备了行业神的崇拜形象,也进一步提高了佛家寺僧医药活动的社会影响。宋代以后各种“药王”的多样化记载,是明清时期医药行业民间崇拜的社会文化基础。就现实意义而言,宋代作为超越古代经济发展平均水平的关键时期,是我们恰当总结古代药业发展经验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阶段。以药物利用为线索,注重探讨药材商品的经营活动及文化背景,是系统阐释宋代药业发展水平、拓展宋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合理途径和独特视角。传统药业至今关乎民众生活、政府治理、社会秩序等一系列问题。如何综合规划药学史的研究路径、如何理解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药物的依赖和需求,仍是人们值得不断深思的重要课题。
杨东宇,崔万霖[8](2019)在《古代民族文献与域外之地对中国人参的传误和辨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探讨在古代维吾尔民族文献与域外的波斯、阿拉伯文献以及中医古籍等对于人参等植物的各种记述,分析相关文献在记述中传误的情况,并不揣冒昧地进行了条分缕析,以期对文中所涉及的4种不同植物:人参(五加科人参属,Panax ginseng C.A. Meyer),毒参茄(押不芦、曼德拉草(茄科毒参茄属,Mandragora officinarum),鹿草(菊科漏芦属Rhapont Ycum carthamoides (Willd.)Iijin.),曼陀罗(茄科1.Datura metel L.白曼陀罗;2.Datura innoxia Mill.毛曼陀罗)在历史文献与译介中混淆情况厘清大致脉络,以就教于大家。
白羽[9](2019)在《乾隆《潞安府志》所出“党参”考》文中研究表明乾隆《潞安府志》有"党参"一条,从名称上看近似"上党人参"的简称或别名,但"上党人参"是五加科人参,而《潞安府志》所出"党参"却是桔梗科党参,二者并非一物。通过梳理清代本草,可知桔梗科党参的药用历史其实很短,至早在清代康熙年间使用,并且一开始是冒充"上党人参"出现的,而其名"党参"产生则更晚。随着人们使用日久,桔梗科党参成了公认的人参替代品,渐有"党参"之名,但此时各类文献中出现的"上党人参""上党参"也同"党参"一样皆指桔梗科党参。
艾显慧[10](2019)在《历史时期上党人参的使用与灭绝》文中认为上党人参为我国最早使用的人参,被称为“人参之王”,自古被列为本经上品,是历代进贡皇室的珍贵贡品。上党人参因产于上党地区而得名,本文要研究的地理范围即古上党地区,其地理位置位于今山西晋东南地区,整体为单独凸出的一块高地,由西太行山、太岳山以及王屋山包围形成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高原盆地,其内部多山多河流,峡谷密布,森林覆盖率高,为我国人参分布最南的地区。古上党地区随着历史的变迁,历朝历代被划分为不同的行政区,今天的大致范围包括山西省长治市全境,晋城市全境,临汾市(安泽县,古县),晋中市(左权县,榆社县,和顺县,昔阳县西南),以及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在内的区域。笔者将上党人参的药用历史分为初始时期,兴盛时期和困难时期三个阶段来研究。隋以前为上党人参使用的初始时期,在两汉之前就已投入使用,但据现有资料,上党人参的最早记载出现在两汉时期。从两汉一直到隋代,随着医学的发展,我国医药学者通过临床实践,一步步深入了解上党人参并记载下来,内容从名称产地到药性功效,从植物形态再到采作保存方法,逐渐丰富详细起来。唐宋时期为上党人参使用的兴盛时期,上党人参的产地记载进一步详细,具体到潞州、辽州、泽州、沁州(铜鞮),采作数量也达到了顶峰,其不仅是进贡皇室的贡品,还是表达对外友好的礼品。但这一时期由于上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恶化与采作量的增加,上党人参的数量变得岌岌可危。到明清时期成为上党人参使用的困难时期,明初时上党人参已变得非常难得,皇室随即下诏停止进贡,但仍未能避免上党人参持续减少的结果。上党人参从宋代末年逐渐凋零,明代时只剩下潞安府壶关县紫团山所产的紫团参,到明嘉靖年间紫团参的消失标志着上党人参的完全灭绝。清代时上党地区已无人参。本文通过分析上党人参从发现到灭绝的药用历史,得知上党人参的灭绝是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面对我国人参濒临绝迹的现状,我们应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深入研究,实现人参的合理栽培引种与开发利用,避免悲剧重演。
二、中国古代人参绝非党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代人参绝非党参(论文提纲范文)
(1)叙事、符号与知识 ——中医文化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绪论 中医文化的表达 |
第一节 中医文化的表达 |
一、中医文化的定义与形成 |
二、中医文化的主要形式:文本 |
三、中医文化的文本:从文学文本到明清小说 |
第二节 研究结构、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医文化与明清白话小说的整体关系 |
第一节 承载中医文化的明清白话小说 |
一、明清白话小说涉医现象的繁荣 |
二、涉医文本的特征和分类 |
三、医学主题小说 |
第二节 涉医文本的生成 |
一、文本的继承和创新 |
二、作者与文本 |
三、文本的时代性与类型化 |
第三节 写入明清小说的中医文化 |
一、全面多样的疾病文化 |
二、众星拱月的诊疗文化 |
三、琳琅满目的医者文化 |
第二章 明清白话小说中的疾病与医学叙事 |
第一节 叙述形式的基本特征 |
一、中医文化的叙事传统 |
二、叙事视角与叙事时间 |
三、涉医情节的叙事空间 |
第二节 叙事结构与叙事模式的形成 |
一、涉医故事的结构特点 |
二、涉医叙事模式的要素 |
三、模式的形成和变异 |
第三节 为叙事服务的疾病与医者 |
一、疾病在叙事中的作用 |
二、医者形象的叙事功能 |
三、历史名医文化的叙事演绎 |
第四节 涉医主题与审美的呈现 |
一、疾病与困境主题: 主人公的考验 |
二、医疗与拯救主题: 直面生老病死的中医学 |
三、中医文化的审美取向 |
第三章 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文化符号 |
第一节 中医文化符号的概念 |
一、符号与文化符号学 |
二、中医文化的符号化 |
第二节 药物与药名:中医符号的典型例证 |
一、符号化的中药 |
二、特殊药物的符号化 |
三、药名文化 |
第三节 其他中医符号现象 |
一、作为喻体的中医药文化 |
二、民间语言中的中医药 |
第四章 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知识表达 |
第一节 中医知识 |
一、中医知识与分类 |
二、术语与中医术语 |
第二节 小说语境下的中医知识呈现 |
一、知识的显性表达 |
二、对知识的评论 |
三、对中医形式知识的仿拟 |
第五章 小说式表达的价值诠释 |
第一节 社会医疗与小说 |
一、社会的投射: 小说的医学史研究 |
二、社会关系和医疗观念的反映 |
三、民俗: 中医文化的集体记忆 |
第二节 作为叙事医学的文本 |
一、叙事医学与叙事阅读 |
二、作为中医叙事阅读文本的小说 |
第三节 中医文化传播与明清小说 |
一、受传者与反馈:读者导向 |
二、媒介的使用: 明清小说的创作经验 |
三、身为传播者: 中医文化话语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旋覆代赭汤方证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旋覆代赭汤的现代研究概况 |
1 旋覆代赭汤文献理论研究 |
2 旋覆代赭汤现代实验研究 |
3 旋覆代赭汤现代临床研究 |
4 旋覆代赭汤现代临证经验 |
5 其他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清代医案的研究近况 |
1 医案文献版本和学术特点相关研究 |
2 医案医家生平和学术思想相关研究 |
3 医案病证相关研究 |
4 医案方剂相关研究 |
5 医案用药规律相关研究 |
6 医案治法相关研究 |
7 医案诊法相关研究 |
8 医案中理论及其他研究 |
9 医案方法学研究 |
10 个人医案的专题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旋覆代赭汤理论研究 |
1 旋覆代赭汤相关问题探究 |
1.1 来源及病位 |
1.2 病因 |
1.3 病机 |
1.3.1 气机失调 |
1.3.2 关键病机 |
1.3.3 虚证部位讨论 |
1.4 主证 |
1.4.1 “心下痞鞭” |
1.4.2 “噫气不除” |
1.5 方药配伍 |
1.6 煎服法 |
2 旋覆代赭汤扩展应用及演变 |
2.1 扩展应用 |
2.2 演变 |
3 旋覆代赭汤方剂鉴别 |
第二章 旋覆代赭汤清代与民国医案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统计结果与分析 |
2.1 年代分布 |
2.2 一般特征规律 |
2.3 病脉症治规律 |
2.3.1 病因 |
2.3.2 疾病 |
2.3.3 舌象 |
2.3.4 脉象 |
2.3.5 症状 |
2.3.6 方剂 |
2.3.7 药物剂量统计 |
2.3.8 药物加味统计 |
2.3.9 药物性味归经统计 |
2.4 关联分析 |
2.4.1 核心症状间关联分析 |
2.4.2 核心症状与药物关联分析 |
2.5 聚类分析 |
2.5.1 症状聚类分析 |
2.5.2 药物聚类分析 |
3 讨论 |
3.1 古代医案特点 |
3.2 病因病机特点 |
3.3 应用病证拓展 |
3.4 症状特点 |
3.5 代赭石剂量问题 |
3.6 典型医案举隅 |
3.7 误治医案 |
第三章 总结 |
1. 总结 |
1.1 理论部分 |
1.2 医案部分 |
1.3 小结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乌梅丸治疗慢乙肝不寐厥阴型的理论探讨及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不寐的中医理论探究 |
1.1 不寐的病名 |
1.2 不寐的病因 |
1.2.1 外邪所感 |
1.2.2 饮食不洁 |
1.2.3 七情内伤 |
1.2.4 思虑劳倦太过 |
1.2.5 暴受惊恐 |
1.2.6 房劳久病 |
1.2.7 年迈体虚 |
1.2.8 瘀血 |
1.2.9 出血 |
1.3 不寐的病机 |
1.4 不寐的病理变化及治疗原则 |
第二章 慢乙肝的中医认识及研究 |
2.1 中医有关慢乙肝的病名记载 |
2.1.1 虚劳 |
2.1.2 黄疸 |
2.1.3 胁痛 |
2.1.4 积聚 |
2.1.5 疫毒 |
2.2 辨证论治 |
2.2.1 分型论治 |
2.2.2 分期论治 |
2.3 名医经验 |
第三章 慢乙肝不寐厥阴型的病机、特点、治疗原则及实践依据 |
3.1 厥阴型不寐的病机 |
3.2 慢乙肝不寐厥阴型的特点及治疗原则 |
3.3 乌梅丸治疗厥阴型失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
3.4 乌梅丸治疗慢乙肝不寐厥阴型的安全性探讨 |
3.5 乌梅丸组方分析 |
3.6 服用乌梅丸防止中毒要点 |
3.6.1 配伍减毒 |
3.6.2 炮制减毒 |
3.6.3 久煎减毒 |
第四章 现代医学的相关研究 |
4.1 现代医学对失眠的认识 |
4.1.1 失眠的病因 |
4.1.2 失眠的治疗 |
4.2 现代医学对慢乙肝的认识 |
4.2.1 慢乙肝的病因 |
4.2.2 慢乙肝的治疗 |
4.3 现代医学对谷维素的认识与应用 |
小结 |
第五章 临床观察 |
5.1 病例选择标准 |
5.1.1 病例来源 |
5.1.2 诊断标准 |
5.1.3 纳入标准 |
5.1.4 排除标准 |
5.1.5 终止标准 |
5.2 临床观察方法 |
5.2.1 随机分组方法 |
5.2.2 治疗方法 |
5.2.3 观察周期 |
5.2.4 疗效评定标准 |
5.2.5 患者依从性的提高措施 |
5.2.6 统计学处理 |
5.2.7 临床观察表(附录 1、2、3、4) |
5.2.8 技术路线图(见下表,图 1 路线图) |
5.3 临床观察结果 |
5.3.1 一般资料分析 |
5.3.2 疗效比较 |
5.3.3 不良反应结果 |
5.4 临床观察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1 一般资料分析 |
5.4.2 疗效数据分析 |
5.4.3 各评分量表疗效分析 |
5.4.4 安全性分析 |
第六章 存在的问题 |
6.1 文献探究中的问题 |
6.2 临床观察中的问题 |
6.2.1 时间有限,病例偏少,缺乏远期疗效追踪 |
6.2.2 用药安全性指标尚可完善 |
第七章 结论、设想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设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投币结果表 |
附录2:SPIEGEL失眠临床观察调查表 |
附录3:厥阴证失眠中医症状量表 |
附录4: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表(PSQI) |
致谢 |
(4)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对象及理论方法 |
第一章 传统医疗与乡村社会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医疗场域诸题 |
第二节 山西医疗场域的近代因素 |
第三节 卫生防疫与近代山西医疗 |
第二章 革命深进与医疗型变 |
第一节 空间融入:医政机构直接驻地乡村 |
第二节 资源登册:在地资源的调鉴与整合 |
第三节 关注苦痛:疾疫、伤亡与情感政治 |
第三章 集体生产与集体保健 |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 |
第二节 全国首家联合保健站成立 |
第三节 集体医疗体系的全面构建 |
第四章 医疗系统的全面改造 |
第一节 医学技艺的习得 |
第二节 行医方式的改变 |
第三节 医药空间的改塑 |
第五章 医学转型与政治建构 |
第一节 结合与冲突:中西医学 |
第二节 “祖国医学”的历史意涵 |
第三节 “新医学”与后殖民抵抗 |
第六章 医疗卫生与国家想象 |
第一节 卫生动员的策略与机制 |
第二节 米山医疗的典型化之路 |
第三节 新中国典型治理的机制特征 |
第七章 透过医疗场域看乡村社会 |
第一节 医疗场变的多面效应 |
第二节 场域更变与合作医疗的终结 |
第三节 乡村社会的适应与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经方中人参的应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经方中人参的本草考证 |
1.1 关于古人参药源的争论 |
1.1.1 清代与民国时期关于古人参药源的争论 |
1.1.2 现代关于古人参药源的争论 |
1.2 炮制与药源 |
1.3 功用与药源 |
1.3.1 补五脏以治诸虚劳损 |
1.3.2 调中以治脾胃肠疾 |
1.3.3 安神定魂止惊以治烦躁神扰 |
1.3.4 生津液以止消渴 |
1.3.5 除邪气、通血脉、破坚积而去实邪 |
1.3.6 益智延年以增智 |
1.3.7 明目以治目疾 |
1.4 古人参药源再考 |
1.4.1 古代药物混用现象普遍存在 |
1.4.2 贡品人参应为五加科 |
1.4.3 古人参用量大与产量低的矛盾 |
2 《伤寒杂病论》中人参的功用 |
2.1 益气 |
2.1.1 益气助阳 |
2.1.2 益气养血 |
2.1.3 益气养阴 |
2.2 调中 |
2.2.1 调理中焦 |
2.2.2 燮理药性 |
2.3 安神 |
2.4 护正 |
2.4.1 缓药护正 |
2.4.2 扶正驱邪 |
3 《伤寒杂病论》中人参的应用规律研究 |
3.1 用量用法 |
3.2 证候探析 |
3.2.1 呕、吐、哕 |
3.2.2 痞、满、支结 |
3.2.3 热 |
3.2.4 疼痛 |
3.2.5 烦 |
3.2.6 利 |
3.2.7 渴 |
3.3 配伍规律 |
3.3.1 与甘草相伍 |
3.3.2 与生姜相伍 |
3.3.3 与干姜相伍 |
3.3.4 与附子相伍 |
3.3.5 与半夏相伍 |
3.3.6 与柴胡相伍 |
3.3.7 与大黄、厚朴相伍 |
4 含人参经方方后注研究 |
4.1 总药量与用水量 |
4.2 用水量与煎煮量 |
4.3 煎煮时间与人参剂量 |
4.4 呕吐与每服人参量 |
4.5 每服药液量与每服人参量 |
4.6 特殊制备法 |
4.7 服药法 |
4.7.1 日服药次数 |
4.7.2 服药的注意事项 |
5 分析与讨论 |
5.1 经方现代应用中药源品种的选用 |
5.2 论人参可用于实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6)慢性肺系疾病内服膏方组方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肺系疾病研究现状 |
1.1 传统医学对肺系疾病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肺系疾病的研究 |
2.膏方治疗慢性肺系疾病的研究 |
2.1 膏方的概念 |
2.2 膏方发展的源流 |
2.3 膏方治疗慢性肺系疾病的特色和优势 |
2.4 目前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
3 中医临床数据挖掘研究 |
3.1 中医学与大数据 |
3.2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3.3 膏方的数据挖掘研究进展 |
3.4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介绍与关键技术 |
第二部分 课题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数据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文献检索策略 |
2.2 文献数据的预处理 |
2.3 文献数据库的建立和录入 |
2.4 数据分析 |
2.5 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3.1 肺系疾病膏方总体分析结果 |
3.2 治疗咳嗽的膏方分析结果 |
3.3 治疗喘证的膏方分析结果 |
3.4 治疗肺痨的膏方分析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肺系疾病膏方总体用药规律研究 |
1.1 肺系疾病类型分析 |
1.2 用药频次分析 |
1.3 四气五味归经分析 |
1.4 基于关联规则的膏方组方分析 |
1.5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膏方处方分析 |
2 不同类型肺系疾病膏方用药规律研究 |
2.1 治疗咳嗽膏方的用药规律分析 |
2.2 治疗喘证膏方的用药规律分析 |
2.3 治疗肺痨膏方的用药规律分析 |
3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优势与不足 |
结语 |
1 结论 |
2 展望与不足 |
2.1 展望 |
2.2 不足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宋代药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宋代以前药业概述 |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药物利用与流通 |
一、战国秦汉时期的药物认识及利用 |
二、秦汉时期的药物流通 |
第二节 魏晋隋唐时期的医药分家 |
一、医药分家的内涵及表现 |
二、医药分家与药业兴起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宋代药物的栽培与利用 |
第一节 宋代植物药栽培的新发展 |
一、栽培品种成倍增多 |
二、栽培方法改良更新 |
三、专业栽培的规模化发展 |
第二节 宋代动物药的选择及利用 |
一、动物药与“辰属”观念 |
二、常见动物药的利用 |
三、药物代用品的新探索 |
第三节 宋代矿物药补益功用的弱化 |
一、矿物药利用观念的变化 |
二、矿物药利用实践的积累 |
三、矿物药补益功效的替代——兼论黄耆“补药”地位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宋代药业的经营及管理 |
第一节 官府机构 |
一、皇室用药 |
二、药物储藏 |
三、官方制售 |
第二节 民间药肆 |
一、政府管理 |
二、地域发展 |
第三节 专门药市 |
一、形成特点 |
二、流通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宋代药商与行业发展 |
第一节 药商的社会形象 |
一、药商的指代名称 |
二、药商的行业形象 |
第二节 药商的行业活动 |
一、“药行”与“药市” |
二、药商的行业活动 |
第三节 药商的地域环境 |
一、北方药材的利用情况——以雄州一带为例 |
二、南方药市的区域特点——以长江流域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宋代士人与药业文化 |
第一节 种药建园 |
一、家宅种药 |
二、开辟药园 |
第二节 传方验方 |
一、传方 |
二、验方 |
第三节 助力佛道 |
一、道家祠观 |
二、佛家寺院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宋代对外药物贸易 |
第一节 宋与辽夏金的药物贸易 |
一、与契丹辽国 |
二、与党项夏国 |
三、与女真金国 |
第二节 宋与东南亚诸国的药物贸易 |
一、进口药物的种类 |
二、进口药物的地区交易 |
三、进口药物与岭南瘴疾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宋代药业兴盛的主要特征 |
二、宋代药业兴盛的主要原因 |
三、宋代以后的药业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古代民族文献与域外之地对中国人参的传误和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人参---令人称奇的中药 |
民族文献对人参的相关记述 |
《突厥语大词典》中“人参”词条(2) |
现代维吾尔医药中的有关记述 |
《回回药方》与《本草纲目》中的相关记载 |
汉语文献及中医药典籍的“曼陀罗”与“押不芦” |
押不芦 |
曼陀罗花 |
阿拉伯医药典籍中对“毒参茄”(Y?brūh、野卜卢黑)的表述 |
《圣经》中的“风茄”-“毒参茄”-MANDRAKE |
关于鹿草之名 |
真正的人参 |
人参产地变迁 |
小结 |
(9)乾隆《潞安府志》所出“党参”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10)历史时期上党人参的使用与灭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二节 选题的价值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上党区域环境 |
第一节 上党区域范围 |
第二节 上党自然环境 |
第二章 隋以前上党人参的使用与记载 |
第一节 从开始使用到逐步了解 |
第二节 最初使用的原因 |
第三章 唐宋时上党人参的出产与进贡 |
第一节 从大量使用到趋于减少 |
第二节 数量衰减的原因 |
第四章 明清时上党人参的消失与替代 |
第一节 最后的上党人参 |
第二节 党参非上党人参 |
第三节 上党人参消失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中国古代人参绝非党参(论文参考文献)
- [1]叙事、符号与知识 ——中医文化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表达[D]. 梁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旋覆代赭汤方证规律研究[D]. 李伊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乌梅丸治疗慢乙肝不寐厥阴型的理论探讨及临床观察[D]. 谭子龙(Tam Chi Lo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D]. 李全平. 山西大学, 2020(03)
- [5]经方中人参的应用规律研究[D]. 孙梦楠.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慢性肺系疾病内服膏方组方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D]. 刘派.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7]宋代药业研究[D]. 杨小敏. 河北大学, 2020(03)
- [8]古代民族文献与域外之地对中国人参的传误和辨析[A]. 杨东宇,崔万霖. 美国华人人文社科教授协会第二十五届国际会议论文集, 2019
- [9]乾隆《潞安府志》所出“党参”考[J]. 白羽. 中国地方志, 2019(04)
- [10]历史时期上党人参的使用与灭绝[D]. 艾显慧. 郑州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