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丧葬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丧葬,文化,习俗,仡佬族,安乡,苗族,施甸县。
丧葬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钟洪香,陈书迁[1](2019)在《从清墓志瓷盘解读清代江西的丧葬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墓志是封建社会重要的附葬品,一般镌刻于石,瓷质较少。随着瓷器烧造工艺的成熟,瓷质墓志逐渐增多,尤以明清为甚,主要集中在江西地区。本文通过分析江西省博物馆藏清墓志瓷盘的来源、功能、墓志铭内容(包括墓主人的生卒年月、风水、立墓志人等信息),结合已知的江西清代墓葬发掘信息,解读清代江西的丧葬文化,探讨道教及儒学对江西丧葬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收藏家》期刊2019年10期)
王宁[2](2019)在《高句丽丧葬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元前37年东明圣王邹牟建立高句丽,到公元668年被唐罗联军所灭,共存续705年。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高句丽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历史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高句丽的灭亡并不代表着其文化的消失,恰恰相反,高句丽人为东北大地遗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其丧葬文化更是一抹神秘的色彩。丧葬是人类处理自身遗体的方法和仪礼,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它受人们思想观念的支配,属于民俗文化和民族习俗的范围。丧葬习俗是指不同民族在其殡葬过程中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民俗。高句丽丧葬是高句丽人处理死者遗体的方法和礼仪,是其重要的社会习俗和文化。本论文将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学及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对高句丽丧葬习俗及其仪礼进行探讨。特别是以文献中出现的有关高句丽丧葬习俗的记载为基础,亦用高句丽古墓壁画等考古成果加以补充,从而揭示高句丽丧葬习俗及其仪礼。本论文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珍贵的高句丽史料记载和考古调查成果揭示高句丽丧葬习俗及其仪礼的相关要素,进而探讨高句丽人的死后观念。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概述了选题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学者对高句丽丧葬习俗及其仪礼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叁、四章为本论部分。第二章主要归纳整理古代文献中出现的高句丽丧葬习俗相关记载,分析和总结高句丽的各类丧葬形式,主要包括停尸服丧、厚葬、火葬、殉葬等。第叁章从各史料中有关高句丽丧葬仪礼的记载及古墓壁画等图像资料入手,对高句丽丧葬仪礼进行进一步探究,其丧葬仪礼主要分为丧仪和送葬礼仪两个方面。第四章主要从史料记载、埋葬习俗、古墓壁画叁个方面探究高句丽人的死后观。最后结论部分主要是对选题内容及观点的归纳与提升。高句丽的丧葬习俗是高句丽社会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丧葬习俗体现了高句丽民族的精神文化,通过对高句丽丧葬习俗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9-05-13)
李发昌[3](2019)在《施甸布朗族丧葬文化及其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施甸县境内居住的布朗族是我国西南古老的一个原住民族,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造就了施甸布朗族独特的丧葬文化。施甸布朗族的丧葬文化,历史悠久、仪式复杂,有一套较为繁琐、规范的仪礼,是施甸布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施甸布朗族的丧葬仪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社会功能,不仅反映出施甸布朗族的社会形态、思想观念、道德伦理、宗教信仰,还体现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密切的关系。施甸布朗族丧葬文化记录并反映着施甸布朗族人民的社会历史文化及其发展变迁,也是外界了解施甸布朗族文化的重要窗口。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施甸布朗族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计方式及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布朗族人在尽力地保留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逐渐对丧葬习俗进行变通,以便适应布朗族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2017年在全县境内推行殡葬改革政策,直接导致施甸布朗族由传统的土葬方式转变为火葬方式,施甸布朗族不得不又一次对丧葬习俗进行变革,这对施甸布朗族的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生态环境也产生一定的影响。面对丧葬习俗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转型背景下,施甸布朗族丧葬文化该何去何从,又将如何探索出具有施甸布朗族特色的丧葬文化发展模式。(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期刊2019-05-01)
彭娟[4](2018)在《民间法视域中的农村丧葬文化研究——以湖南省益阳市Z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死亡问题,由此演化形成的丧葬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湖南益阳Z乡农村传统的丧葬文化主要有"送终""报丧""设灵堂""办白事酒""唱孝歌""做道场""出葬""送葬"八个部分。每个部分所承载的意义不同,蕴含的规范要求也不同。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将其划分为叁个部分:丧事的开端、丧事的进行与丧事的结束。农村丧葬文化的基本特征包括:地缘性、血缘性和混合性。形成农村丧葬文化的原因是:一是国家法带来的强大冲击提供了外在动力;二是传统自治基因的流传给其形成提供了内在生长动力;叁是公共服务体系的缺失给其形成提供了生长土壤。丧葬文化不会消失,也不会消解法治,相反,在实现国家法与民间法契合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的契合具有关键意义。(本文来源于《民间法》期刊2018年02期)
王庆[5](2019)在《对务川仡佬族丧葬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仡佬族属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古老民族,早在殷商时期务川这片土地上级就出现了他们的身影,他们在这里种植、打猎,繁衍后代,在悠悠的历史岁月里创造出属于他们的辉煌的文化,尤其是丧葬文化别具一格,引人注目。笔者在本文中以务川仡佬族的丧葬习俗和墓葬形式为考察对象,对其独有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从而让更多人了解仡佬族的文化特色,加强仡佬族族群内部的凝聚力。(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期刊2019年03期)
董士荣[6](2019)在《浅论陶器在史前丧葬文化中的象征性蕴意》一文中研究指出陶器在史前葬文化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在葬文化中的影响与意义是更为明显与巨大的,其材质、形制与功能象征着先人对逝去亲人祈求魂归大地、灵魂安息及轮回永生的愿景。本文主要通过考古文献资料论述陶器在史前丧葬文化中的象征性蕴意。(本文来源于《美术文献》期刊2019年01期)
李万俊[7](2018)在《刍议华锐藏区的丧葬文化——以天祝县松山镇藏民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甘肃省天祝县松山镇藏民村为例,探析华锐藏区丧葬文化的渊源与演变。当代华锐藏区藏民的丧葬形式主要有火葬、土葬两种最主要的丧葬形式,剖析了华锐藏区丧葬文化的成因:一是环境因素的制约;二是苯教的灵魂崇拜;叁是佛教的生死轮回的观念影响。(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8年35期)
叶远飘[8](2018)在《丧葬与宗教:少数民族丧俗信仰研究发凡——基于藏族丧葬文化研究综述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宗教学对少数民族丧葬文化的研究由来已久,但由于缺乏主位视角,潜意识中容易将丧葬视为某种宗教的附属品,导致现有的研究成果烙上了"东方主义"色彩。在宗教学对宗教的分类基础上,梳理一个世纪以来宗教学学术界有关藏族丧葬研究的成果,从而提出"丧俗信仰"的概念,并从民俗学的主位视角对这一概念及其意义、范畴以及方法论展开论述,尝试初步构建少数民族丧俗信仰的理论体系,以期为少数民族丧葬文化研究路径提供范式转换。(本文来源于《西藏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王斌[9](2017)在《民族村寨传统丧葬文化之变迁研究——以久安乡苗族村寨为个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久安乡苗族主要的丧葬类型与传统正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本研究对久安乡苗族丧葬习俗作了纵向的对比,着重通过对其丧葬形制及传统仪式的演变的比较来探讨久安乡丧葬文化的变迁内容和过程。丧葬仪礼与行为过程的变化,是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浓缩和反映。传统的丧葬活动过程中包含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久安乡苗族传统与变革中的丧葬习俗研究,能够使其文化变迁的脉络清晰起来,让我们更好地学会如何保护和传承其优秀的部分,有利于将久安乡打造成为集旅游、少数民族文化等多元一体,和谐健康发展的新农村。(本文来源于《人口·社会·法制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李元花[10](2018)在《岜沙丧葬文化在中职生命教育中的应用略谈》一文中研究指出岜沙人在老人去世后,一般24小时内会埋葬,从不大操大办,也无坟茔字碑,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生命观。在中职生命教育中,可适时地借助岜沙的丧葬文化对中职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他们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8年23期)
丧葬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公元前37年东明圣王邹牟建立高句丽,到公元668年被唐罗联军所灭,共存续705年。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高句丽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历史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高句丽的灭亡并不代表着其文化的消失,恰恰相反,高句丽人为东北大地遗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其丧葬文化更是一抹神秘的色彩。丧葬是人类处理自身遗体的方法和仪礼,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它受人们思想观念的支配,属于民俗文化和民族习俗的范围。丧葬习俗是指不同民族在其殡葬过程中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民俗。高句丽丧葬是高句丽人处理死者遗体的方法和礼仪,是其重要的社会习俗和文化。本论文将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学及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对高句丽丧葬习俗及其仪礼进行探讨。特别是以文献中出现的有关高句丽丧葬习俗的记载为基础,亦用高句丽古墓壁画等考古成果加以补充,从而揭示高句丽丧葬习俗及其仪礼。本论文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珍贵的高句丽史料记载和考古调查成果揭示高句丽丧葬习俗及其仪礼的相关要素,进而探讨高句丽人的死后观念。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概述了选题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学者对高句丽丧葬习俗及其仪礼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叁、四章为本论部分。第二章主要归纳整理古代文献中出现的高句丽丧葬习俗相关记载,分析和总结高句丽的各类丧葬形式,主要包括停尸服丧、厚葬、火葬、殉葬等。第叁章从各史料中有关高句丽丧葬仪礼的记载及古墓壁画等图像资料入手,对高句丽丧葬仪礼进行进一步探究,其丧葬仪礼主要分为丧仪和送葬礼仪两个方面。第四章主要从史料记载、埋葬习俗、古墓壁画叁个方面探究高句丽人的死后观。最后结论部分主要是对选题内容及观点的归纳与提升。高句丽的丧葬习俗是高句丽社会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丧葬习俗体现了高句丽民族的精神文化,通过对高句丽丧葬习俗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丧葬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钟洪香,陈书迁.从清墓志瓷盘解读清代江西的丧葬文化[J].收藏家.2019
[2].王宁.高句丽丧葬文化研究[D].延边大学.2019
[3].李发昌.施甸布朗族丧葬文化及其变迁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9
[4].彭娟.民间法视域中的农村丧葬文化研究——以湖南省益阳市Z乡为例[J].民间法.2018
[5].王庆.对务川仡佬族丧葬文化研究[J].散文百家.2019
[6].董士荣.浅论陶器在史前丧葬文化中的象征性蕴意[J].美术文献.2019
[7].李万俊.刍议华锐藏区的丧葬文化——以天祝县松山镇藏民村为例[J].新西部.2018
[8].叶远飘.丧葬与宗教:少数民族丧俗信仰研究发凡——基于藏族丧葬文化研究综述的反思[J].西藏研究.2018
[9].王斌.民族村寨传统丧葬文化之变迁研究——以久安乡苗族村寨为个案[J].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17
[10].李元花.岜沙丧葬文化在中职生命教育中的应用略谈[J].长江丛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