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电阻率论文_李丽敏,牛宏凯,李昕

导读:本文包含了室温电阻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阻率,室温,钛酸钡,热敏电阻,矩形,不确定,居里。

室温电阻率论文文献综述

李丽敏,牛宏凯,李昕[1](2011)在《金属矩形杆室温电阻率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测量不确定度是测量质量的定量表征。本文通过生产检验中的一个典型事例,介绍分析了金属矩形杆室温电阻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及主要影响因素,指出提高截面加工精度是提高检测质量的关键。(本文来源于《全国冶金物理测试信息网建网30周年学术论文集》期刊2011-10-31)

李丽敏,牛宏凯,李昕[2](2011)在《金属矩形杆室温电阻率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测量不确定度是测量质量的定量表征。本文通过生产检验中的一个典型事例,介绍分析了金属矩形杆室温电阻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及主要影响因素,指出提高截面加工精度是提高检测质量的关键。(本文来源于《物理测试》期刊2011年S1期)

易回阳,王冬明,张小菊[3](2008)在《正交设计确定模压条件对HDPE/CB复合材料室温电阻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塑炼混合法,在碳黑及其它辅助填料的含量一定时,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模压压力、温度、时间及模压后样品冷却时间对HDPE/CB复合材料室温电阻率的影响,发现模压温度、模压时间和冷却时间都对复合材料的室温电阻率影响显着。在最佳模压条件(模压压力为10Mpa,模压温度155℃,模压时间20min,模压后样品冷却到室温的时间40min)下得到HDPE/CB复合材料的室温电阻率为0.6Ω.m,PTC强度达8.41,电阻率负温度系数(NTC)效应仅为0.2.(本文来源于《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2期)

王利娟[4](2008)在《低室温电阻率、高性能钛酸钡基PTC功能陶瓷材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钛酸钡基PTC功能陶瓷是一类应用非常广泛的电子功能陶瓷,有着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研究价值。自从在钛酸钡材料中发现PTC效应后,降低材料室温电阻率和提高PTC效应一直是研究重点。因为使钛酸钡基PTC陶瓷同时具备低室温电阻率和高PTC效应,就可进一步扩展PTC元件的应用范围,并与日益发展的有机PTC材料竞争。本课题围绕制备低室温电阻率、高PTC效应的钛酸钡基PTC功能陶瓷材料,分别对烧结助剂掺杂、复合施、受主掺杂、稀土氧化物掺杂、烧结工艺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掺杂剂、不同掺杂量(2%、5%、8%、10%)、不同掺杂方法(单组分、多组分)以及不同的烧结温度(1200℃~1400℃)对陶瓷室温电阻率、PTC效应以及其它电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陶瓷施主掺杂半导化的具体机制。采用稀土氧化物Nd2O3作为施主掺杂剂,制备出室温电阻率低、高性能的钛酸钡基PTC功能陶瓷材料。通过对钛酸钡进行氧化物的掺杂研究,对比材料最终的PTC效应、微观结构以及电性能,我们发现:由于稀土元素Nd3+能够取代BaTiO3晶体中的Ba2+位,起到了细化晶粒的效果。所以掺杂稀土元素对降低PTC材料室温电阻率和提高PTC效应有很明显的效果,随着Nd2O3掺杂量的增加,其室温电阻率会出现一个最小值,呈U型变化趋势。且加入Nd2O3后PTC材料的居里温度也会提高到300℃以上,这对扩展PTC材料的应用范围起到很大的作用。而加入B2O3、SiO2等烧结助剂对降低PTC材料的室温电阻率和改善PTC效应并没有很明显的效果,因为烧结助剂主要是降低PTC材料的烧结温度及提高陶瓷的使用强度。另外,我们还研究不同烧结温度对PTC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PTC材料的致密化程度增强,其室温电阻率和PTC效应也会有一些变化,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PTC材料的居里温度也会有微小的变化。本课题研究发现,在1300℃下进行煅烧可以得到性能优良的PTC材料。(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8-06-01)

韩风龙[5](2005)在《钛酸钡基低室温电阻率高居里点PTCR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采用传统工艺,以碳酸钡,钛酸锶,二氧化钛,碳酸钠,氧化铋等为原料,制备了无铅高居里点低室温电阻率复合陶瓷。(1)通过在(Ba,Sr)TiO_3系统中加入不同含量的Na_2CO_3和Bi2O_3,室温电阻率可达到50Ω.cm,升阻比104以上,Na_2CO_3和Bi2O_3的加入量很少,对性能却起到很大的改善,其中居里点的提高是关键,随着Na_2CO_3和Bi2O_3加入量的改变,试样的居里点较之原配方有了很大的提高,且表现为一定的规律,基本上是按照(Ba,Sr)TiO_3和Na_2CO_3和Bi_2O_3二者的固溶理论来结合,并形成了钙钛矿结构,复合的结果是改变了原系统的轴率c/a,由于(Na_(0.5)Bi_(0.5))TiO_3的轴率远大于(Ba,Sr)TiO_3的轴率,使得二者在复合以后形成(Ba_(0.92-x)Sr_(0.08)Na_(0.5x)Bi_(0.5x))TiO_3后,在从四方铁电相向立方顺电相转变的过程困难,表现为居里点的提高,这和实验的目的是一致的。随着Na_2CO_3和Bi2O_3的加入量的增加,居里点提高到了175oC-225 oC,但是当Na_2CO_3和Bi2O_3的含量超过一定量后对实验就没有了意义---系统绝缘化,所以选取适当的加入量进行下一步实验。(2)加入金属Ni,金属Ni性能稳定,主要是抗氧化性好,有利于与上述系统形成结合,降低系统的室温电阻率。随着金属的加入量的改变,室温电阻率下降很快,当超过10%(wt)时烧成瓷料就表现为导通,可见金属起到了很好导通的作用,增加了电子浓度和迁移率,使得电子从金属直接进入晶格,增加了导电的几率,综合效果表现为降低了室温电阻率。金属Ni较之其它的金属比如Ti金属更容易实现与基体的复合,尤其是在烧结后期不容易被氧化,采取适当的措施比如还原气氛,改变升温制度都能很好的保护金属Ni不被氧化或者尽量少的被氧化。金属Ni的加入较之前人的加入量最大值和性能最佳时的加入量都少5%左右,这主要是因为系统中的(Na_(0.5)Bi_(0.5))TiO_3的影响,另外加入金属Ni后瓷料的居里点有所降低,这主要是烧结制度有了改变,烧结中的传质过程相应的也有了改变。室温电阻率得到很大的降低,但付出的代价是升阻比急剧下降,由原来的10~4降到150左右。(3)热处理阶段是选取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最佳加入量进行的,因为由前人的经验,热处理很明显的升高室温电阻率,提高升阻比,热处理工艺很少受到加入物多少的控制,也就是具有普遍的规律。本实验中的加入量是,(Ba_(0.92-x)Sr_(0.08)Na_(0.5x)Bi_(0.5x))TiO_3,x=0.8%,金属的加入量10%(wt),改变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实验发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室温电阻率升高,但改变较小,升阻比提高,但是对居里点影响很小,基本维持在175 oC左右,金属在热处理中不可避免地要被氧化,晶界也得到氧化,氧大量扩散进入晶界,提高了瓷料的PTC性能。在热处理中为了避免金属的氧化,采用的措施是分部升温,即在低温阶段慢升温,高温阶段快升温,并尽量减少保温时间,实验发现只要控制好升温制度,可很好的保护金属提高PTC性能。(4)实验中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提高性能,其中效果比较好的除了用还原气氛烧结外,AST,TiO_2,Bi_2O_3的加入量都是稍稍过量,并作了精确的控制,制造了完全和部分还原气氛,防止挥发,控制A位和B位的取代,提高半导化的性能,并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实验中的呆测瓷片都经过了超声波的清洗。(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5-12-01)

孙海珠,佟翠艳,张巍,邵琛,祖龙飞[6](2004)在《聚乙烯/聚并苯复合材料室温电阻率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新型导电材料聚并苯替代碳黑作为导电填料制备聚乙烯 /聚并苯复合物 .确定了复合物渗流转变区 ,并解释渗流转变现象的产生机理 .从聚并苯含量和热处理过程 ,对聚乙烯 /聚并苯复合物室温电阻率变化规律进行讨论 .结果表明 ,聚并苯质量分数在 2 0 %~ 40 %之间是聚乙烯 /聚并苯复合物渗流转变区 ;热处理有利于聚乙烯晶区完善排列 ,也有利于导电链形成 ;以聚并苯作为导电填料所制备的复合物具有较高的PTC强度 ;辐射交联可以提高聚乙烯 /聚并苯复合物 PTC强度 ,抑制 NTC效应 .(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04年06期)

曹明贺,袁俊,龚树萍,周东祥[7](2003)在《降温速率对Ba_(0.92)Ca_(0.08)TiO_3 PTCR陶瓷室温电阻率“反常”现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系统研究烧结工艺对Ba0 .92 Ca0 .0 8TiO3电阻正温度系数 (posi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resistance ,PTCR)陶瓷的影响 ,在晶粒生长过程中分析液相在晶界中的分布。着重研究降温速率对PTCR室温电阻率的影响。发现在 130 0~ 115 0℃温区内 ,当降温速率大于 15℃ /min时 ,出现随降温速率增加 ,室温电阻率增大的“反常”现象。根据液相在晶界区分布随降温速率的变化规律 ,对这种“反常”进行解释(本文来源于《硅酸盐学报》期刊2003年06期)

许小红,宋波,毛裕文[8](1997)在《氧化锆—碳化硅复合材料室温电阻率与显微结构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热压烧结的氧化锆-碳化硅复合材料不仅大大提高了材料的致密度,而且能使SiC在以ZrO2为主晶相的复合材料中呈网络分布,从而使SiC有较好的联通性,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室温电阻率。而在常压烧结条件下,材料致密度低,SiC的联通性也较差。(本文来源于《耐火材料》期刊1997年05期)

李友芬,黄芝英,孙根生,武世民,顾学范[9](1996)在《La2O3基导电陶瓷室温电阻率的测试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研究La2O3基导电陶瓷的组成对其烧结性能及室温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组成为(La2O3)1-a·(X2O5)a·CuO的陶瓷具有良好的烧结性能以及最佳的室温电阻率(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期刊1996年03期)

吴柏源,邹向,江美玉[10](1994)在《低室温电阻率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一文中研究指出V2O3与聚合物复合可制备室温电阻率0.4Ω·cm,PTC效应高达10个数量级的热敏电阻材料。讨论了V2O3含量、聚合物种类和含量对室温电阻率和PTC效应的影响规律,并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用隧道效应解释了PTC效应。(本文来源于《电子元件与材料》期刊1994年05期)

室温电阻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测量不确定度是测量质量的定量表征。本文通过生产检验中的一个典型事例,介绍分析了金属矩形杆室温电阻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及主要影响因素,指出提高截面加工精度是提高检测质量的关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室温电阻率论文参考文献

[1].李丽敏,牛宏凯,李昕.金属矩形杆室温电阻率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C].全国冶金物理测试信息网建网30周年学术论文集.2011

[2].李丽敏,牛宏凯,李昕.金属矩形杆室温电阻率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J].物理测试.2011

[3].易回阳,王冬明,张小菊.正交设计确定模压条件对HDPE/CB复合材料室温电阻率的影响[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4].王利娟.低室温电阻率、高性能钛酸钡基PTC功能陶瓷材料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

[5].韩风龙.钛酸钡基低室温电阻率高居里点PTCR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

[6].孙海珠,佟翠艳,张巍,邵琛,祖龙飞.聚乙烯/聚并苯复合材料室温电阻率变化规律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

[7].曹明贺,袁俊,龚树萍,周东祥.降温速率对Ba_(0.92)Ca_(0.08)TiO_3PTCR陶瓷室温电阻率“反常”现象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3

[8].许小红,宋波,毛裕文.氧化锆—碳化硅复合材料室温电阻率与显微结构的关系[J].耐火材料.1997

[9].李友芬,黄芝英,孙根生,武世民,顾学范.La2O3基导电陶瓷室温电阻率的测试与研究[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6

[10].吴柏源,邹向,江美玉.低室温电阻率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J].电子元件与材料.1994

论文知识图

在还原气氛中不同温度烧结2h且在空气...在还原气氛中1180~1260℃烧结30min且...在还原气氛中1180~1260℃烧结30min且...为不同温度下C/C复合材料沿纤维长度...在还原气氛中1200℃烧结30min且在空气...在还原气氛中1160℃烧结2h且在空气中...

标签:;  ;  ;  ;  ;  ;  ;  

室温电阻率论文_李丽敏,牛宏凯,李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