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1刘秋庭2
(1.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2.湖南省脑科医院神经内科湖南长沙410007)
【摘要】纳洛酮在临床中有广泛治疗作用,近年来,纳洛酮在神经系统中应用,获得了显著治疗效果,多项研究表明,纳洛酮对神经系统具有多项作用,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纳洛酮在神经系统中的临床作用及机制研究,用于指导临床。
【关键词】纳洛酮β—EP机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9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9-1241-02
纳洛酮又称丙烯吗啡酮,是特异性的阿片肽受体拮抗剂,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与阿片受体亲和力大于吗啡和脑啡肽,可以竞争性抑制内啡肽受体,抑制β—EP(一种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不利效应,减少其对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有害作用,为现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药物。随着对纳洛酮药理的不断研究,纳洛酮在神经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疗效也得到多方面肯定。现将纳洛酮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研究论述如下:
1纳洛酮在脑卒中的应用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致死致残率高,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目前临床研究表明,纳洛酮可以促进神经功能康复,对神经系统脑卒中方面治疗效果显著。
1.1纳洛酮治疗脑梗死
研究表明,在脑梗死的早期,由于释放大量兴奋性氨基酸,导致语言,肢体障碍,神智改变甚至昏迷;在缺血刺激下丘脑大脑弓形核促使垂体所释放的大量β-EP,通过改变细胞的通透性,Na+-K+-ATP酶活性及儿茶酚胺和前列腺素等神经递质活性,直接细胞毒性,抑制神经感觉的传入和运动传出,降低缺血区血流量,抑制其神经元电活动,加速缺血区组织改变,抑制脑干网状结构和呼吸中枢,造成缺血性脑水肿和继发性脑损伤,影响心脑血管和微循环,造成神经元的损伤。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剂,亲和力大于吗啡和脑啡肽,它能有效通过血脑屏障与β-EP竞争,抑制其和中枢神经阿片受体结合,阻止其释放,从而稳定细胞膜,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调节前列腺环素和血栓素平衡,增加缺血区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控制颅内压,保护脑组织,减轻脑水肿,维持血压和灌注压,改善脑代谢,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意识恢复。目前在早期应用上已达到广泛共识。近来研究表明,由于阿片肽可以引起神经细胞内Ca2+增强,引发此区域内神经元Ca2+同步活动加强,而纳洛酮可以抑制了内啡肽在脑缺血时所起的促进Ca2+超载及NMDA受体兴奋作用,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目前纳洛酮应用剂量不规范,多为经验用药,报道表明大剂量纳洛酮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尤其是C(I进展型脑梗死)的预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1.2纳洛酮治疗脑出血
急性脑出血由于脑血管破裂,形成脑血肿压迫局部脑组织,直接损害脑组织,造成局部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又引起继发性脑损伤,加重氧自由基反应,使脑细胞脂质过氧化,导致生物膜的崩解,产生如内皮素、凝血酶等大量物质,β-EP含量升高,可使Ca2+内流,脑血管收缩,脑灌注压进一步下降,更加重出血性脑损伤和损伤后脑水肿,如此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纳洛酮能自由通过血脑屏障,拮抗应激状态下机体释放的大量阿片肽,阻断β-EP对中枢神经的病理损害作用,改善血流动力,增加缺血区血流量,平衡前列腺和血栓素,减少其释放和Ca2+内流,稳定细胞膜,恢复微循环,刺激体内超氧化物岐化酶的生成,增强儿茶酚胺类物质的作用,消除自由基,维持血压和脑灌注压,减轻脑水肿,改善脑代谢,逆转β-EP对循环、呼吸的抑制,改善患者全身状况,恢复神经功能,减轻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脑出血急性期使用纳洛酮有稳压效应,不必担心其升压作用,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
2纳洛酮治疗眩晕
眩晕为神经内科常见症状,涉及多个方面的原因,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缺血缺氧,耳源性眩晕等,造成耳鸣,头晕等不适,其发生与脑内β-EP浓度增高有关。目前纳洛酮在眩晕方面的作用,考虑可能为拮抗β-EP活性,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导致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灭活,保护脑细胞,稳定细胞膜,防止膜脂质过氧化,增加环磷酸腺苷含量,缓解眩晕症状,也可能为激活脑内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改善脑内的血流供应,由于目前机制不是很明确,但目前在临床应用,均取得较好疗效。
3纳洛酮治疗颅脑外伤
颅脑外伤是外加暴力直接或间接造成头部的损伤,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呕吐、头痛、意识思维障碍等。目前治疗:有手术指针的立即手术,术后给予止血,抗感染等对症及支持治疗,取得一定效果,但常规的治疗手段,效果不甚满意。研究表明,脑损伤与急性中、重型脑损伤患者脑内β-EP升高,与伤情和预后呈正相关。纳洛酮作为阿片肽受体的非特异性拮抗剂,能降低脑内β-EP的水平,解除其对心脑血管的抑制作用,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呼吸及循环系统,改善创伤后休克状况,逆转β-EP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和损害,改善脑氧代谢,促进脑苏醒,持续大量应用纳洛酮可以保护中枢神经功能。
4病毒性脑炎,脑膜炎及乙脑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CSF中β-EP含量明显增高,其机制可能是机体在应激状态下,肾上腺素、加压素以及5-羟色胺等释放增加,肽类神经元释放大量活性肽对机体产生的影响;炎症刺激及酶降解能力下降,作用于神经元,导致脑组织损害。纳洛酮可以迅速增加脑供血,减轻脑水肿,阻止迟发型神经元的凋亡,从而促进神经细胞蛋白质合成,减少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缩短患者高热时间,减少抽搐,促进清醒,减少呼衰的发生率,治疗疗效满意。
5纳洛酮在儿科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
5.1缺血缺氧性脑病大脑缺血缺氧引起脑损伤,可有惊厥、意识障碍等表现。大脑缺血缺氧后,机体释放大量β-EP,抑制脑内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使血流量减少,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纳洛酮通过抑制β-EP的作用,解除其对心脑肺血管的损伤,使心排出量增加,缺氧后脑血流量重新分布,保证脑部重要部位的血流供应,减轻脑水肿坏死。
5.2新生儿窒息及呼吸暂停性脑病分娩等各种原因使新生儿处于应激状态,下丘脑释放因子可促使脑垂体前叶释放大量β-EP,产生呼吸抑制,导致患儿缺氧、窒息,引起神经系统损伤。纳洛酮可解除其对呼吸的抑制作用,缩短新生儿原发性窒息和婴儿窒息综合征的窒息时间,从而有效降低病死率,缩短复苏时间,且安全性较高,疗效较显著。
6中毒性脑病
各种急性中毒引起中毒物质超剂量急速进人体,主要抑制脑干生命中枢,引起意识模糊、呼吸抑制,血压降低,甚至肺水肿、休克等表现。此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内源性阿片肽释放某些凝集产物(如异喹啉生物碱)具有阿片样作用,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为主要表现。纳洛酮能解除β-EP对呼吸、心脑血管交感神经功能的抑制作用,使心脑血流量增加,抑制氧自由基的释放,速解除中毒症状,改善缺氧和脑水肿,促进自主呼吸,有明显促醒作用。
7肺性脑病
肺性脑病以呼吸困难、紫绀、意识障碍等为主要表现,随时危及患者生命。由于缺氧及二氧化碳储留使机体释放大量内阿片肽,介导脑组织损伤及脑缺血等一系列神经功能损害的病理过程,而纳洛酮可以产生强有力的催醒作用和循环、呼吸的兴奋作用,提高脑灌注压,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改善脑缺血缺氧,促使肺性脑病患者的清醒。
8其他
纳洛酮还可以治疗不明原因的昏迷,肝性脑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由于机体在各种应激情况下,β-EP会大量释放,导致脑组织损伤,而纳洛酮可以通过抑制血液中的β-EP,减少其对大脑的抑制,从而缩短昏迷期,加速清醒,改善症状脑功能,促进患者的意识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9讨论
总之,纳洛酮可以通过抑制脑损害中释放的内源性阿片肽物质,降低β-EP的水平,转录和调节蛋白水平及细胞内源性NSE的释放,逆转其介导的各种反应,解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增加脑部的供血量,改善脑功能的代谢,促进患者的苏醒,发挥对缺血缺氧性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纳洛酮临床应用已近20余年,多种临床研究表明纳洛酮在神经系统治疗中疗效显著,它的应用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在随着药物不断研究加深的情况下,用途不断扩宽,虽然它的作用机理还有许多谜团,但它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同时也会在将来的研究中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董旭南,孙禾等.纳洛酮治疗脑梗死的系统评价[J].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2007,27(16).
[2]NapolitanoLM.Naloxonetherapyinshock:thecontroversycontinues[J].GritCareMed,2007,28.
[3]葛俐娜,纳洛酮治疗急性眩晕症的疗效分析.临床合理用药,2009,10(20):39-40.
[4]冯国慧,重型颅脑损伤158例救治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
[5]鞠薇薇.治流行性乙型脑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2009,18.
[6]刘斌.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合理用.2010,5.
[7]周金宏,高俊荣,王春林.纳洛酮在抢救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民康医学,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