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与应用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蔡广智[1](2021)在《机制砂自密实预应力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天然砂资源日益短缺,采用机制砂替代天然砂已成为混凝土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目前对于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配合比设计优化,如机制砂颗粒级配、石粉含量以及砂率的影响,但对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与构件受力性能的研究还很少。本文通过试验,对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材料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机制砂自密实预应力混凝土梁力学性能进行数值模拟与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本文设计了4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和1种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通过试验研究了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静力受压弹性模量以及泊松比等基本力学性能,并对单轴应力-应变全曲线进行了研究。(2)总结了有限元软件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建立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模型,采用降温法模拟预应力的施加,利用MPC约束预应力筋两端节点与释放预应力筋各个节点水平方向的位移实现了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模拟。通过与试验梁的分析对比,验证了该模拟方式的可靠性。(3)参照机制砂自密实预应力混凝土足尺寸梁,设计了24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与分析,研究了非预应力筋配筋率、有效预应力、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混凝土类型(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预应力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钱东亚[2](2021)在《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梁预应力损失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是以机制砂为细骨料,仅靠自身重力就可填充模板的混凝土。为了研究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工法及准确掌握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梁有效预应力,本文制作了足尺(20米)机制砂自密实预应力混凝土梁,对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方法以及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梁预应力损失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浇筑一根20米预制T型梁,在梁体内部和表面布置振弦应变计、电阻应变片、锚端测力计和电阻位移计用于监测张拉后各项预应力损失。2.浇筑8组立方体试块、4组棱柱体试块和一组收缩试块,对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材料性能进行了研究。3.以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梁的施工制作为基础,分析了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并与普通混凝土施工工法进行对比,给出了适合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工法。对不同养护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建议以及强度检测方法建议。4.在试验的基础上,对摩擦预应力损失、锚具变形和接缝压缩预应力损失、混凝土弹性压缩预应力损失、收缩徐变预应力损失等进行了分析,与《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并提出建议。
魏江涛[3](2020)在《自密实混凝土抗拉压性能研究及其工程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双模结构对混凝土的要求较高,而混凝土作为工程项目中必备的材料之一,但是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装配式结构连接、玻纤杆新型混凝土结构设计等方面仍然有较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自密实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以及其在装配式双模结构等中的应用有一定意义。本文选用0%、10%、20%、30%、40%的粉煤灰掺量来研究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发现粉煤灰掺量为20%时,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最优,在混凝土试块养护28d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52.35MPa,在养护60d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59.96MPa。在掺入20%粉煤灰的基础上,选用0%、0.5%、1%、1.5%、2%掺量的纳米二氧化硅,研究纳米二氧化硅掺量对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1.5%的纳米二氧化硅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优,在养护28d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59.56MPa,在混凝土养护60d时,混凝土抗压强度为68.07MPa。同时研究以上五种粉煤灰掺量时,抗拉强度与粉煤灰的掺入有关,在混凝土养护28d时,在掺入20%粉煤灰时混凝土抗拉强度最优,抗拉强度为5.03MPa;在掺入20%粉煤灰的基础上掺入以上五种掺量的纳米二氧化硅,发现在混凝土试块养护28d时,掺入1.5%纳米二氧化硅时,混凝土抗拉强度最优,抗拉强度为5.80MPa。在研究自密实混凝土-玻璃纤维杆结构握裹力影响因素时,发现混凝土-玻纤杆结构的握裹力影响因素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玻璃纤维杆的埋深以及玻璃纤维杆的直径。并且握裹力与以上影响因素呈正相关,并且得出了自密实混凝土-玻纤杆结构握裹力的计算公式。
黄乐彰[4](2020)在《自密实混凝土短龄期力学性能及型钢自密实混凝土柱轴压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SCC)已被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中。由于不同龄期下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及后期服役状态,因此有必要开展短期内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时变规律的研究,揭示其内在本质,为超高层建筑的施工阶段力学分析理论的建立提供重要支撑和基础数据。型钢混凝土柱结构作为高层建筑中的基础承重结构,其中轴心受压是型钢自密实混凝土柱最基础的受力形式。以往的研究均是集中在型钢普通混凝土柱进行的,对于型钢自密实混凝土柱轴心受压下的工作性能的研究工作较少,尚未形成一套系统理论。基于此,本文采用试验和有限元理论分析的方法对自密实混凝土试块及型钢自密实混凝土轴压柱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密实混凝土本构方程及型钢自密实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计算方法,具体工作与相应的结论如下:1.完成了48个自密实混凝土圆柱体件和12个自密实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在短龄期下的轴心抗压、弹性模量以及劈裂抗拉试验。观察了试件的受力破坏过程及形态,获取了自密实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提出了各力学性能指标时变及关系计算公式及单轴受压本构方程。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轴压刚度随龄期增长呈增大趋势,而相对韧性则呈减小趋势。修正的单轴受压本构方程能较准确地描述自密实混凝土的受力变形特征。2.完成了5根型钢自密实混凝土柱试件的轴心受压试验。观察了试件的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获取了荷载-纵向位移曲线、钢材及自密实混凝土的荷载-应变曲线及相关力学性能指标参数。结果表明:随着配置箍筋间距的增加,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延性、耗能均有所下降,对试件的初始刚度影响幅度较小;长细比对试件的轴压刚度影响显着。3.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来模拟型钢自密实混凝土柱的轴压受力过程。将模拟试件的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曲线和极限承载力方面的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模拟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进一步分析了型钢类型尺寸、箍筋配箍率、纵筋配筋率、长细比和混凝土强度对型钢自密实混凝土柱极限承载力及荷载-位移曲线的影响规律,通过分析试件各部分材料内力贡献度,得出相应的型钢及箍筋纵筋配置参数等建议。4.在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型钢自密实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并根据本文试验值及相关文献试验数据进行对比,试验和相关文献数据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及较小离散性。
郭文星[5](2020)在《彩色清水自密实混凝土性能与工程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传统混凝土由于耐久性差、色调单一,已不能满足建筑业的需求,而且当下经常出现社区、学校等建筑的外墙砖脱落伤人事件。将颜料掺入清水自密实混凝土制成彩色清水自密实混凝土,并作为外墙结构使用,不仅可以避免安全问题的出现,还可以为混凝土的外观添色不少。但是,掺入颜料不仅会增加混凝土造价,还可能影响混凝土的性能。所以,探究颜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比较评价彩色清水自密实混凝土与其他装饰方法的工程应用效果,不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还能为今后的市场推广夯实基础。本文拟配制三种强度的混凝土和砂浆。首先通过配制彩色砂浆确定颜料的适宜掺量;其次,基于得到的适宜掺量,通过进行坍落扩展度、扩展时间(T500)、立方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不同强度等级下,颜料种类及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改善其中性能较差的混凝土;然后,通过模拟北京夏季光照强度和温度,研究不同强度等级下,各彩色砂浆的耐光性能;最后,通过工程案例模拟比较使用彩色清水自密实混凝土、涂料、墙砖作为外墙装饰的施工工期、工程造价的差异。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色差仪记录的数据显示,随着颜料掺量的增加,四种彩色清水自密实混凝土均在5%掺量时基本达到饱和,再掺入颜料则不能产生明显的颜色变化。相比之下,红、黄颜料的染色力度明显,1%的掺量即可产生明显的颜色变化,但绿、蓝颜料全过程的颜色变化均较小,而且会出现颜料浮浆现象,不能准确得知颜料实际掺量。(2)进行了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试验,得到结果为:小掺量的复合颜料(蓝色、绿色)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但大掺量则可能导致混凝土离析并明显降低混凝土力学性能;无机颜料(红色、黄色)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但增加颜料掺量(超过4%)会明显降低混凝土工作性能;改变混凝土强度后发现,随着强度的提高,四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复合颜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降低。(3)当改进混凝土原材料与配合比后,彩色清水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无机颜料掺量达到8%时仍可得到满意工作性能(黄色混凝土坍落扩展度和扩展时间可达到505mm和5.5s);通过力学试验可发现,氧化铁红对混凝土的前期强度无明显影响,但会造成混凝土的后期强度的降低;氧化铁黄可提高水泥水化速率和效率,对混凝土前期的力学性能有提高作用,而较大的吸水性会明显降低混凝土水胶比,弥补了混凝土后期强度的损失。(4)通过紫外线抗老化试验研究了砂浆的耐光性能。试验发现无机颜料对紫外线有较好的耐性,复合颜料随着光照时长增加而出现明显褪色现象(色差值超过3);对比两种无机颜料,由于氧化铁黄耐热性较差,黄色砂浆试件逐渐变红;强度较高的试件密实度较好,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受阳光照射的面积,提高试件的耐光性能。(5)通过工程案例模拟比较了三种装饰方法在使用工人数、工期、造价方面的差异。得到结果为使用彩色清水自密实混凝土可显着减少人工使用量,明显缩短工期以及降低工程造价。
张玉楷[6](2020)在《纤维增强自密实轻质混凝土的性能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等环保政策的出台,建筑行业中工程技术也进行着不断的革新,以10天内奇迹般完成装配式模块化建筑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为例,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正在成为建筑产业化的发展趋势。然而普通混凝土存在着自重大、韧性不足、抗裂性差等缺点,这些缺点极大的约束了传统混凝土在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应用。本文所研究的自密实轻质混凝土是在运用Design-Expert10.0得出最优配合比的基础上,掺入不同种类的纤维,并通过调整高效减水剂的用量,使之达到优良的自密实性能,同时对比分析聚乙烯醇纤维、钢纤维及聚丙烯纤维增强自密实轻质混凝土(self-compacting light-aggregate concrete,简称SCLC)的工作性能、基本力学性能和收缩性能,并对压型钢板-纤维增强SCLC组合楼板的受弯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为这种新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在装配式结构中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和理论支持。具体的研究结论如下:(1)利用Design-Expert10.0软件中的BBD分析通过筛选出的体积砂率、胶凝材料用量及净用水量3个影响因子对自密实轻质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方面进行试验研究,由获得的线性模型方差分析和交互作用响应面、等高线图找出自密实轻质混凝土配合比最优化预测并实验室试拌,确定基准自密实轻质混凝土的体积砂率为45.9%,胶凝材料用量为518.5kg/m3,净用水量为183.6kg/m3。(2)在满足纤维增强SCLC工作性能要求的前提下确定了各纤维最佳掺量与高效减水剂用量为聚乙烯醇纤维掺量0.05%+减水剂用量1.2%、钢纤维掺量0.6%+减水剂用量0.9%和聚丙烯纤维掺量0.06%+减水剂用量1.1%。(3)通过对基准SCLC、聚乙烯醇纤维增强SCLC、钢纤维增强SCLC及聚丙烯纤维增强SCLC的工作性试验、力学性能试验和收缩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纤维的掺入会明显影响SCLC的工作性能,而在保证SCLC自密实性能的前提下掺入各纤维后,聚乙烯醇纤维增强SCLC与聚丙烯纤维增强SCLC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1.6%和1.9%,钢纤维增强SCLC则降低了0.79%。纤维增强SCLC的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均有显着提升,其中钢纤维增强SCLC的增幅最为明显,劈裂抗拉强度提高了18.4%,抗折强度提高了16.7%。聚乙烯醇纤维增强SCLC及钢纤维增强SCLC的轴心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略有增加,分别为3%、3.3%和6.7%、7.5%,聚丙烯纤维增强SCLC则减少了1%、0.94%。收缩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聚乙烯醇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的加入显着抑制了SCLC的早期膨胀及收缩,其中钢纤维的效果最为明显。(4)选用ABAQUS软件对压型钢板-纤维增强SCLC组合楼板的受弯性能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不同截面形式压型钢板和不同类型纤维增强SCLC楼板下的等效应力云图与荷载-挠度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当压型钢板厚度及纤维增强SCLC楼板厚度一定时,相比燕尾式压型钢板-纤维增强SCLC组合楼板,闭合式压型钢板-纤维增强SCLC组合楼板的承载性能更好一些。而闭合式压型钢板-纤维增强SCLC组合楼板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随纤维增强SCLC楼板厚度的增加有所提高,且达到峰值荷载时的挠度明显减小,也就是说纤维增强SCLC楼板的加厚可以显着提升组合楼板整体的受弯承载力,降低变形,虽然一定程度上自重有所增加,但采用纤维增强SCLC楼板恰恰弥补了这点缺陷,从而在装配式结构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曾昊[7](2020)在《考虑时变特性的自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钢管混凝土结构因其承载能力高、抗震性能优异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桥梁、高层及大跨度建筑中。其优势来源于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的组合效应。一方面,核心混凝土的横向变形被钢管约束,处于多轴受压状态,抗压强度及延性得以提高;另一方面,核心混凝土能防止钢管向内部屈曲,从而使钢管的强度及延性得以充分发挥。由此可见,钢管混凝土产生组合效应的前提是钢管与混凝土在界面上保持紧密的接触。然而,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及钢管与核心混凝土在弹性阶段的泊松比差异,钢管与混凝土之间易出现脱空现象,组合效应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故本文采用微膨胀混凝土代替普通混凝土浇筑进钢管内部,以保证钢管与混凝土在受力过程中保持紧密接触。由于核心混凝土膨胀,在加载前钢管与混凝土之间产生接触应力,钢管对核心混凝土产生约束效应。由于核心混凝土处于受压状态会发生徐变现象,钢管混凝土的接触应力和变形也会随时间产生变化。为了澄清微膨胀混凝土对钢管混凝土受力性能的影响,本文对其开展了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工作。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成果如下:(1)针对核心混凝土的自密实特性,将胶凝材料用量、水胶比、砂率及粉煤灰掺量作为变量,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了9组不同的材料配合比,通过坍落扩展度试验和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得到了工作性能指标及抗压强度指标,并据此确定最佳配合比。针对混凝土的微膨胀特性,在此配合比基础上加入膨胀剂,探究了不同膨胀剂掺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自由变形的影响,建立了考虑膨胀剂掺量的混凝土自由变形计算模型。(2)为了考虑钢管中核心混凝土的徐变影响,通过国内外常用的混凝土徐变预测模型的精度与适用范围对比,并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了合适的预测模型。徐变大小与应力水平有关,针对徐变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应力水平,提出了一种较为简明的电算方法,并据此预测了不同膨胀剂掺量及径厚比的自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柱的环向应变及自预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3)针对自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柱的膨胀性能,将径厚比及膨胀剂掺量作为变量,通过试验得到了自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柱的环向应变,并对比了试验结果与预测结果,在试验结果基础上建立了钢管混凝土柱环向应变的计算模型。针对自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压性能,将径厚比、膨胀剂掺量及试件龄期作为变量,通过试验得到了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压破坏形态及荷载位移曲线,并据此分析探究了不同径厚比、膨胀剂掺量及龄期对钢管混凝土柱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4)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自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的有限元模型,对比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基于此模型,将混凝土强度、钢管强度、含钢率及试件龄期作为变量,对自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压性能进行了参数分析。
付晓宇[8](2020)在《黄河特细砂对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方式的改变给施工工艺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其在施工过程中无需振捣即可自流平、自填充,且不产生离析泌水的现象,因此受到建筑业、施工业的青睐,然而对优质砂石和外加剂的需求以及所造成的高成本导致其推广受阻。开封地区紧邻黄河,盛产特细砂,经过大量试验和实践积累,黄河特细砂在很多地区以不同的方式在混凝土中都有所应用,缓解了中、粗砂资源短缺且价格上涨的现状,但对于应用而言目前仍无统一的规范可循,而且黄河特细砂在高强混凝土中的应用基本还是空白,在自密实混凝土中的运用也少有研究。所以对自密实特细砂混凝土的探究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基于对特细砂资源化、广泛开发与利用为目的,从完善天然砂颗粒级配以及改善混凝土密实度的角度考虑,挖掘黄河特细砂的潜在价值,破除黄河特细砂在建设工程中备受制约的壁垒,使对黄河砂的开采及研究不仅基于灾害性,也对其资源性进行更深一层的考量,不仅基于普通混凝土,也对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探索,使黄河特细砂的运用在降低黄河灾害的同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达成互赢。结合开封地方材料供应的实际情况,本试验将黄河特细砂分别以10%、20%、30%、40%的掺量与天然砂混合配制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将未掺黄河特细砂的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作为对照组,探寻黄河特细砂掺量对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旨在合理利用特细砂资源并促进自密实混凝土因地制宜的发展与推广。论文分别对自密实混凝土、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和钢纤维自密实特细砂混凝土进行了工作性能和基本物理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如下:(1)采用改进全计算法配制的钢纤维自密实特细砂混凝土在黄河特细砂掺量为30%以内均具有良好的自密实性能,且满足C60强度等级的要求。(2)在不改变用水量和胶凝材料用量的情况下,随黄河特细砂掺量的增加,在30%及以内的掺量下混凝土的坍落扩展度和J环扩展度逐渐下降,其自密实性能指标均维持在二级状态;当掺量增至40%时,混凝土边缘有水泥浆析出,新拌混凝土离析性不合格。对于黄河特细砂掺量为40%时的离析不佳,可通过添加引气剂或增大矿物掺合料的用量进行改善。(3)黄河特细砂的掺入对C60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对抗折强度影响较大。随着黄河特细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呈先小幅上升而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在10%的掺量下,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有0.5%、1.8%、0.8%的微小幅度提升;而黄河特细砂掺量分别为10%、20%、30%和40%时,劈裂抗拉强度依次下降了2.3%、7.5%、7.3%和9.4%,抗折强度依次下降了12.6%、26.6%、29.5%、39.0%。(4)黄河特细砂掺量的增大对C60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拉压比影响不大,相较于自密实混凝土的拉压比1/17.0,钢纤维自密实特细砂混凝土的拉压比维持在1/14.7~1/14.4的范围内,与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拉压比14.1相近。从试件破坏形态来看,随着黄河特细砂掺量的增加,试件破坏时表现出的脆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40%的掺量下,劈裂抗拉试件的破坏形态由“裂而不散”转变为“一裂即坏”。(5)小掺量(体积率0.3%)钢纤维的加入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无太大的影响,自密实性能指标维持在二级状态无变化;钢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着不同的增强效果,对抗压强度增强效果较小,提高了8.3%,对劈裂抗拉和抗折强度增强效果显着,劈裂抗拉强度提高了31.9%,抗折强度提高了22.5%,且增强了混凝土的韧性。
柯骄[9](2020)在《SFRC增强SCC钢筋复合梁弯曲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建筑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建筑物自身对于建筑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混凝土在民用,国防及工业建筑中应用时存在着抗裂性差,抗拉强度低,耐久性差等突出缺陷。为减少混凝土浇筑时对结构的密集配筋区钢筋的扰动,工程中出现了可在自重的作用下自流平实的自密实混凝土(Self 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SCC);同时,为了解决普通混凝土的抗裂性和韧性差,抗拉强度低等问题,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SFRC)由于其优良的增韧、阻裂能力也被广泛地采用在水利水电,港口码头等对裂缝要求严格的工程建设中。本文在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基础上,基于SFRC和SCC各自优良的性能,设计制作了一批受拉区为SFRC,受压区为SCC的钢筋复合梁;在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的基础上,对复合梁进行四点弯曲荷载试验研究,分析纵筋配筋率、钢纤维体积掺量和受拉区SFRC的替换高度对于SFRC增强SCC复合梁在四点弯曲荷载作用下的荷载、挠度、裂缝发展趋势等基本性能的影响情况,并对复合梁的抗弯承载力、变形和裂缝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对比研究,具体结论如下:1)SFRC和SCC立方体抗压和劈拉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SFRC的抗压强度,体积掺量分别为0.75%和1.5%的SFRC相较于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提升程度仅为5.51%和7.05%,对应劈拉强度分别提升了6.70%和8.01%,表明了钢纤维的掺入,对基体混凝土劈拉强度的提升程度较高;SCC的良好性能主要体现在新拌混合物的工作性方面,其硬化产物的基本力学性能和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相差无异;2)复合梁弯曲性能试验中,首批裂缝会由于受拉区SFRC替换高度的不同而出现在不同的位置,小替换高度(≤50mm)的复合梁首批裂缝出现在截面上材料界面处的边缘SCC纤维处,反之则出现在受拉区边缘SFRC纤维处;且复合梁最终破坏时裂缝表现为受拉区细而密,受压区形成1~3条主裂缝的宏观形态。3)增加受拉区SFRC的替换高度和提高SFRC的钢纤维体积掺量的作用机理是同样的,都是较好发挥裂缝间随机乱象分布的钢纤维的增韧阻裂能力,其宏观表现为裂缝宽度和间距的减小以及裂缝数量的增加;4)SFRC的钢纤维体积掺量和复合梁受拉区SFRC替换高度的增加,都会使得复合梁极限承载力、挠度和裂缝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际试验结果之间的误差减小。
王心月[10](2020)在《复合配钢钢管自密实混凝土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加快,我国高层、超高层建筑呈现井喷式发展,钢管混凝土作为优良的结构体系在高层建筑中得以广泛应用。建筑高度、跨度的不断提升会使得普通钢管混凝土构件无法满足结构体系承载力及相关性能设计要求,于是各国学者通过在钢管内配置不同截面形式的钢材组合形成复合配钢形式钢管混凝土结构来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但是,截面配钢形式过于复杂往往就会存在浇筑振捣困难以及振捣不密实等实际问题,造成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而自密实混凝土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工程技术难题,使得复合配钢形式钢管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依托华润东写字楼(广西第一高楼,403米),选用同期配送C60超高层自密实混凝土,基于自密实混凝土不受截面复杂度影响的优势,采用试验、理论分析方法对33个复合配钢钢管自密实混凝土柱试件(24个方钢管试件和9个圆钢管试件)的轴压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验中观察了试件的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获取了荷载-位移曲线、荷载-应变曲线,分析了各设计参数(配钢形式、高宽比/长径比、钢管壁厚、配钢率)对试件峰值荷载、峰值位移、初始轴压刚度、轴压延性耗能等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配钢形式钢管自密实混凝土柱轴压性能的优劣。研究结果表明:各配钢形式下本试验所用超高泵送高强自密实混凝土均具有良好的密实度和工作性能;综合对比各轴压力学性能指标发现,三层复合配钢形式中,配钢率17.9%的方钢管+圆钢管+型钢截面试件性能最优,双层复合配钢形式中,配钢率为9.3%的方钢管+圆钢管截面试件的性能最优,且随着圆钢管壁厚的增大,复合配钢形式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初始轴压刚度以及延性均明显提高。此外,方钢管+螺旋筋截面试件加载过程中试件会出现承载力陡降现象,且试件整体轴压延性较差,实际工程应用时需引起注意。最后基于试验数据,参考规范和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推导了复合配钢钢管自密实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公式,并于试验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拱效应”约束计算公式所得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最为吻合,基于钢管约束组合计算公式的计算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时计算更为简便。
二、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与应用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与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机制砂自密实预应力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自密实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2 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3 机制砂混凝土梁与自密实混凝土梁研究现状 |
1.3 当前研究不足之处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2.1 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2.1.1 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1.2 试验材料的确定 |
2.1.3 配合比设计 |
2.2 试件制作 |
2.2.1 试块设计方案 |
2.2.2 试块的制作与养护 |
2.3 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 |
2.3.1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
2.3.2 轴心抗压强度试验 |
2.3.3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
2.3.4 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 |
2.3.5 泊松比试验 |
2.3.6 混凝土单轴应力应变试验 |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1 抗压性能试验 |
2.4.2 抗拉强度试验 |
2.4.3 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与模型建立 |
3.1 ABAQUS软件简介 |
3.2 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 |
3.2.1 预应力模拟方法 |
3.2.2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模拟 |
3.2.3 无粘结预应力模拟方法验证 |
3.3 机制砂自密实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
3.3.1 模型尺寸参数 |
3.3.2 材料本构关系 |
3.3.3 模型单元种类的选取 |
3.3.4 装配与边界条件 |
3.3.5 分析步与荷载施加 |
3.3.6 网格的划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制砂自密实预应力混凝土梁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结果分析 |
4.1.1 应力云图分析 |
4.1.2 非预应力筋配筋率对梁承载力的影响 |
4.1.3 有效预应力对梁承载力的影响 |
4.1.4 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梁承载力的影响 |
4.1.5 不同种类混凝土对梁承载力的影响 |
4.2 预应力混凝土梁理论分析与模拟值对比 |
4.2.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
4.2.2 受弯构件挠度计算 |
4.2.3 理论分析与模拟值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梁预应力损失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梁预应力损失研究现状 |
1.2.1 机制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自密实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预应力损失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机制砂自密实预应力混凝土梁预应力损失试验方案设计 |
2.1 试验概况 |
2.2 材料的选用 |
2.2.1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2.2.2 基本材料选用 |
2.3 预应力损失试验测点布置 |
2.4 试验检测参数 |
2.4.1 瞬时预应力损失测试 |
2.4.2 长期预应力损失测试 |
2.4.3 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基本性能试验 |
2.5 试验方法 |
2.5.1 布置预埋件 |
2.5.2 浇筑混凝土与养护 |
2.5.3 钢绞线张拉 |
2.5.4 长期监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预应力梁施工方法研究 |
3.1 材料的选用 |
3.1.1 混凝土 |
3.1.2 钢筋与锚具 |
3.1.3 模板与脱模剂 |
3.2 机制砂自密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3.2.1 水灰比 |
3.2.2 粉体含量 |
3.2.3 砂率 |
3.2.4 粗骨料用量 |
3.2.5 外加剂用量 |
3.3 钢筋工程与混凝土浇筑方法 |
3.3.1 钢筋绑扎 |
3.3.2 模板支护 |
3.3.3 分层浇筑 |
3.3.4 模板拆除 |
3.4 养护方法 |
3.5 机制砂自密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易出现的问题 |
3.5.1 机制砂自密混凝土表观特征 |
3.5.2 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无损强度检测方法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应力损失试验研究 |
4.1 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
4.1.1 抗压强度试验及分析 |
4.1.2 弹性模量试验结果分析 |
4.1.3 收缩性能试验 |
4.1.4 徐变分析 |
4.2 预应力损失的测试及分析 |
4.2.1 预应力钢绞线和管道之间的摩擦 |
4.2.2 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 |
4.2.3 混凝土的弹性压缩 |
4.2.4 混凝土收缩徐变损失 |
4.2.5 预应力钢绞线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自密实混凝土抗拉压性能研究及其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自密实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2 掺入粉煤灰时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3 掺入纳米二氧化硅时自密实混凝土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原材料及实验内容 |
2.1 引言 |
2.2 试验原材料 |
2.2.1 水泥 |
2.2.2 粉煤灰 |
2.2.3 纳米二氧化硅 |
2.2.4 粗骨料 |
2.2.5 细骨料 |
2.2.6 外加剂 |
2.2.7 水 |
2.3 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及试验设备 |
2.3.1 抗压试块制备 |
2.3.2 抗拉试块制备 |
2.3.3 握裹力试块制备 |
2.3.4 实验仪器 |
2.5 小结 |
3 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研究 |
3.1 引言 |
3.2 粉煤灰对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 |
3.2.1 试验与结果 |
3.2.2 分析与讨论 |
3.3 掺入纳米二氧化硅时自密实混凝土抗压试验 |
3.3.1 试验与结果 |
3.3.2 分析与讨论 |
3.4 小结 |
4 自密实混凝土抗拉强度研究 |
4.1 引言 |
4.2 掺入粉煤灰时自密实混凝土的抗拉试验 |
4.2.1 试验与结果 |
4.2.2 分析与讨论 |
4.3 掺入纳米二氧化硅时自密实混凝土抗拉试验 |
4.3.1 试验与结果 |
4.3.2 讨论与分析 |
4.4 小结 |
5 自密实混凝土-玻纤杆结构握裹力研究及其应用 |
5.1 引言 |
5.2 试验方案 |
5.3 试验结果 |
5.3.1 讨论与分析 |
5.3.2 混凝土-玻璃纤维杆握裹力的计算分析 |
5.4 自密实混凝土-玻璃纤维杆的工程应用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自密实混凝土短龄期力学性能及型钢自密实混凝土柱轴压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自密实混凝土发展历程 |
1.2.2 自密实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3 型钢自密实混凝土组合结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自密实混凝土短龄期力学性能试验及本构模型 |
2.1 概述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件设计与制作 |
2.4 试验方法 |
2.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5.1 试件破坏过程及形态 |
2.5.2 轴压应力-应变曲线 |
2.6 力学性能指标与分析 |
2.6.1 轴心抗压强度 |
2.6.2 弹性模量 |
2.6.3 劈裂抗拉强度 |
2.6.4 轴压刚度及变形性能 |
2.7 力学性能指标换算关系 |
2.7.1 E_c与f_(cu)及f_c′间的换算关系 |
2.7.2 f_t与f_(cu)及f_c′间的换算关系 |
2.8 单轴受压本构模型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型钢自密实混凝土柱轴压性能试验 |
3.1 概述 |
3.2 试件设计及制作 |
3.3 试件材料性能 |
3.4 加载与测量方案 |
3.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1 试件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 |
3.5.2 荷载-纵向位移曲线 |
3.5.3 荷载-应变曲线 |
3.5.4 试件力学性能指标参数 |
3.6 影响因素分析 |
3.6.1 箍筋间距 |
3.6.2 长细比 |
3.7 损伤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型钢自密实混凝土柱有限元拓展分析 |
4.1 概述 |
4.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2.1 材料本构关系 |
4.2.2 单元选取 |
4.2.3 网格划分 |
4.2.4 相互作用设置 |
4.2.5 荷载及边界条件 |
4.3 模拟验证 |
4.3.1 破坏形态 |
4.3.2 截面应力分析 |
4.3.3 荷载-位移曲线及参数对比 |
4.4 拓展参数分析 |
4.4.1 拓展参数设计 |
4.4.2 影响因素分析 |
4.4.3 刚度退化分析 |
4.5 用钢量参数分析 |
4.5.1 内力分配关系 |
4.5.2 单位用钢率分析 |
4.6 最优配钢方式设计建议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型钢自密实混凝土柱轴压极限承载力计算 |
5.1 概述 |
5.2 基本假定 |
5.3 约束模型 |
5.4 箍筋约束效应 |
5.5 型钢约束效应 |
5.6 稳定系数 |
5.7 推导承载力公式 |
5.8 公式适用范围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彩色清水自密实混凝土性能与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混凝土简介及发展与应用现状 |
1.1.2 外墙构造及装饰的主要方法和存在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本节小结 |
1.3 彩色清水自密实混凝土的提出 |
1.3.1 彩色清水自密实混凝土 |
1.3.2 当前存在问题及难点 |
1.4 研究意义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试验准备 |
2.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1.1 主要研究内容 |
2.1.2 试验方案汇总 |
2.1.3 技术路线 |
2.2 试验准备 |
2.2.1 试验原材料及试验设备 |
2.2.2 配合比设计 |
2.2.3 确定颜料掺量范围 |
2.2.4 试件制备及养护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彩色清水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彩色清水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试验研究 |
3.2.1 研究内容 |
3.2.2 试验结果 |
3.2.3 试验分析 |
3.3 彩色清水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3.3.1 研究内容 |
3.3.2 试验结果 |
3.3.3 试验分析 |
3.4 彩色清水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改善试验 |
3.4.1 研究内容 |
3.4.2 试验结果 |
3.4.3 试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彩色砂浆耐光性能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内容 |
4.2.1 试验简述 |
4.2.2 试验方案 |
4.3 试验结果 |
4.3.1 比较掺入不同性质颜料的砂浆的耐光性能 |
4.3.2 比较掺入无机颜料的砂浆的耐光性能 |
4.3.3 砂浆强度等级对试件耐光性能的影响规律 |
4.4 试验分析 |
4.4.1 不同性质的颜料的耐光性能差异分析 |
4.4.2 无机颜料的耐光性能差异分析 |
4.4.3 砂浆强度等级对试件耐光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案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各装饰方法施工步骤 |
5.2.1 相同部分 |
5.2.2 差异部分 |
5.3 各装饰方法的工程周期比较 |
5.3.1 使用彩色清水自密实混凝土装饰的工程周期 |
5.3.2 使用外墙涂料装饰的工程周期 |
5.3.3 使用外墙贴砖装饰的工程周期 |
5.3.4 工程工期比较 |
5.4 各装饰方法的工程经济性比较 |
5.4.1 彩色清水自密实混凝土施工造价预算 |
5.4.2 涂料施工造价预算 |
5.4.3 贴砖施工造价预算 |
5.4.4 工程造价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纤维增强自密实轻质混凝土的性能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研究现状 |
1.3 纤维增强自密实轻质混凝土研究现状 |
1.4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研究现状 |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1 原材料 |
2.1.1 粗骨料 |
2.1.2 纤维 |
2.1.3 水泥 |
2.1.4 细骨料 |
2.1.5 粉煤灰 |
2.1.6 磨细矿渣粉 |
2.1.7 减水剂 |
2.1.8 水 |
2.2 初始配合比计算 |
2.2.1 配制强度的确定 |
2.2.2 确定粗骨料体积(V_g)及质量(m_g) |
2.2.3 确定水胶比(m_w/m_b) |
2.2.4 干表观密度 |
2.3 水泥胶砂流动度 |
2.4 基于Design-Expert软件SCLC配合比调整 |
2.4.1 试验配合比 |
2.4.2 试验拌合物情况 |
2.5 试件制备成型方式 |
2.6 本章小结 |
3 纤维增强SCLC配合比设计优化 |
3.1 SCLC配合比最优化预测 |
3.1.1 响应面优化法RSM |
3.1.2 响应面优化法的一般流程 |
3.1.3 工作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4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3.1.5 最优配合比 |
3.2 纤维增强SCLC配合比优化 |
3.3 本章小结 |
4 纤维增强SCLC的性能研究 |
4.1 工作性能 |
4.2 干表观密度 |
4.3 立方体抗压强度 |
4.3.1 试验现象及试件破坏形态 |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劈裂抗拉强度 |
4.4.1 试验现象及试件破坏形态 |
4.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 抗折强度 |
4.5.1 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 |
4.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6 轴心抗压强度 |
4.6.1 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 |
4.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7 静力受压弹性模量 |
4.7.1 弹性模量试验装置 |
4.7.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8 收缩试验 |
4.8.1 收缩试验装置 |
4.8.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5 压型钢板-纤维增强SCLC组合楼板的受弯性能数值分析 |
5.1 本构模型 |
5.1.1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5.1.2 压型钢板的本构关系 |
5.2 材料参数取值 |
5.2.1 纤维增强SCLC楼板参数取值 |
5.2.2 压型钢板截面形式选择 |
5.2.3 钢筋设计参数取值 |
5.2.4 钢筋网的布置 |
5.3 压型钢板-纤维增强SCLC组合楼板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1 单元选取 |
5.3.2 模型建立 |
5.4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5.4.1 等效应力云图 |
5.4.2 模型结果非线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考虑时变特性的自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混凝土收缩徐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自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试验 |
2.1 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 |
2.1.1 工作性能要求 |
2.1.2 膨胀性能要求 |
2.2 试验原材料 |
2.2.1 胶凝材料 |
2.2.2 骨料 |
2.2.3 外加剂 |
2.3 试验方法 |
2.3.1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
2.3.2 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 |
2.3.3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测试验 |
2.3.4 混凝土自由变形试验 |
2.4 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制备 |
2.4.1 配合比设计 |
2.4.2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
2.4.3 掺膨胀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2.4.4 混凝土自由变形计算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自预应力钢管混凝土变形性能 |
3.1 混凝土的收缩机理 |
3.2 混凝土的徐变机理 |
3.3 徐变计算理论 |
3.4 混凝土收缩徐变的预测模型简介 |
3.5 混凝土收缩徐变的预测模型选取 |
3.6 钢管混凝土环向应变计算分析 |
3.6.1 未考虑徐变的钢管混凝土环向应变计算 |
3.6.2 考虑徐变的钢管混凝土环向应变计算方法 |
3.6.3 钢管混凝土环向应变计算结果 |
3.6.4 核心混凝土自预应力计算结果 |
3.6.5 核心混凝土徐变计算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自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 |
4.1 试件设计 |
4.2 自预应力钢管混凝土膨胀性能 |
4.2.1 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 |
4.2.2 结果分析 |
4.2.3 钢管混凝土环向应变计算模型 |
4.3 自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试验 |
4.3.1 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 |
4.3.2 荷载-位移曲线结果分析 |
4.3.3 荷载-应变曲线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数值模拟 |
5.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1.1 材料本构关系 |
5.1.2 有限元建模介绍 |
5.1.3 有限元模型验证 |
5.2 短柱轴压参数分析 |
5.2.1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5.2.2 钢管强度的影响 |
5.2.3 含钢率的影响 |
5.2.4 龄期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8)黄河特细砂对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自密实混凝土 |
1.2.1 自密实混凝土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
1.2.2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
1.3 钢纤维混凝土 |
1.3.1 钢纤维混凝土的发展及运用现状 |
1.3.2 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发展及运用现状 |
1.4 特细砂在混凝土中的发展及运用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2 试验概述 |
2.1 主要原材料及性能 |
2.1.1 胶凝材料 |
2.1.2 细骨料 |
2.1.3 粗骨料 |
2.1.4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
2.1.5 铣削型钢纤维 |
2.2 试验方法 |
2.2.1 混凝土的搅拌工艺 |
2.2.2 混凝土的制备及养护 |
3 配合比设计及工作性能研究 |
3.1 钢纤维自密实特细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3.2 钢纤维自密实特细砂混凝土工作性能研究 |
3.3 小结 |
4 钢纤维自密实特细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4.1 立方体抗压强度 |
4.1.1 试验结果 |
4.1.2 试验结果分析 |
4.2 轴心抗压强度 |
4.2.1 试验结果 |
4.2.2 试验结果分析 |
4.2.3 轴心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 |
4.3 劈裂抗拉强度 |
4.3.1 试验结果 |
4.3.2 试验结果分析 |
4.3.3 劈裂抗拉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 |
4.4 抗折强度 |
4.4.1 试验结果 |
4.4.2 试验结果分析 |
4.4.3 抗折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 |
4.5 弹性模量 |
4.5.1 试验结果 |
4.5.2 试验结果分析 |
4.5.3 弹性模量与立方体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 |
4.6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SFRC增强SCC钢筋复合梁弯曲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钢纤维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简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SFRC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自密实混凝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复合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材料配比和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
2.1 原材料的选择 |
2.1.1 胶凝材料 |
2.1.2 粗/细骨料 |
2.1.3 试验用水和高效减水剂 |
2.1.4 钢纤维 |
2.1.5 钢筋和应变片 |
2.2 新拌混合料的工作性 |
2.2.1 配合比优化设计 |
2.2.2 拌合物拌制工艺 |
2.2.3 新拌混合料工作性评价 |
2.2.4 试件设计、制作及养护 |
2.3 SFRC和 SCC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2.3.1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
2.3.2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
2.3.3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和劈裂抗拉试验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弯曲试验及结果分析 |
3.1 试验介绍 |
3.2 弯曲性能试验 |
3.2.1 准备工作 |
3.2.2 弯曲荷载 |
3.2.3 数据采集和整理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破坏形态 |
3.3.2 平截面假定的验证 |
3.3.3 荷载-挠度曲线 |
3.3.4 裂缝宽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理论分析 |
4.1 材料本构模型 |
4.2 SCC增强SFRC钢筋复合梁受弯承载力计算 |
4.2.1 普通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
4.2.2 复合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4.3 理论和实际试验结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合梁挠度、裂缝宽度分析 |
5.1 前言 |
5.2 挠度分析 |
5.2.1 截面弯曲刚度 |
5.2.2 基本表达式 |
5.2.3 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5.3 裂缝分析 |
5.3.1 裂缝机理 |
5.3.2 平均裂缝间距 |
5.3.3 最大裂缝宽度 |
5.3.4 最大裂缝宽度试验值和计算值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复合配钢钢管自密实混凝土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自密实混凝土 |
1.1.2 钢管混凝土柱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2 钢管复合约束混凝土柱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复合配钢钢管自密实混凝土柱轴压试验 |
2.1 概述 |
2.2 试件制作 |
2.2.1 试件设计 |
2.2.2 试验材料 |
2.2.3 试件制作过程 |
2.3 试件的材料力学性能 |
2.3.1 钢材 |
2.3.2 自密实混凝土 |
2.4 试验加载装置及测点布置 |
2.5 复合配钢钢管自密实混凝土柱轴压试验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 |
2.5.1 圆或圆+型复合配钢自密实混凝土试件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 |
2.5.2 方钢管复合配钢钢管自密实混凝土试件破坏过程与形态 |
2.6 复合配钢钢管自密实混凝土试件钢材破坏模式 |
2.6.1 方钢管鼓曲形态 |
2.6.2 螺旋筋失效模式 |
2.6.3 圆钢管鼓曲形态 |
2.7 试件荷载-位移(N-?)曲线 |
2.7.1 圆或圆+型复合配钢自密实混凝土试件N-?曲线 |
2.7.2 方钢管复合配钢自密实混凝土试件N-?曲线 |
2.8 荷载应变曲线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合配钢钢管自密实混凝土柱力学性能分析 |
3.1 概述 |
3.2 峰值荷载及影响因素分析 |
3.3 峰值位移及影响因素分析 |
3.4 刚度分析 |
3.4.1 初始轴压刚度 |
3.4.2 刚度退化 |
3.5 延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3.6 能量耗散及影响因素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配钢钢管自密实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计算 |
4.1 钢管承载力组合公式 |
4.1.1 概述 |
4.1.2 方钢管螺旋筋型钢复合约束自密实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
4.1.3 方钢管圆钢管型钢复合约束自密实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
4.1.4 其他复合配钢形式自密实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 |
4.2 基于钢管约束组合结构计算公式 |
4.2.1 概述 |
4.2.2 方钢管螺旋筋型钢复合约束自密实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
4.2.3 方钢管圆钢管型钢复合约束自密实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
4.2.4 其他复合配钢形式自密实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
4.3 基于“拱效应”约束计算公式 |
4.3.1 概述 |
4.3.2 方钢管螺旋筋型钢复合约束自密实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
4.3.3 方钢管圆钢管型钢复合约束自密实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
4.3.4 其他复合配钢形式自密实混凝土柱承载力计算公式 |
4.4 计算公式的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与应用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机制砂自密实预应力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研究[D]. 蔡广智.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梁预应力损失试验研究[D]. 钱东亚.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3]自密实混凝土抗拉压性能研究及其工程应用[D]. 魏江涛. 南昌工程学院, 2020(06)
- [4]自密实混凝土短龄期力学性能及型钢自密实混凝土柱轴压性能研究[D]. 黄乐彰. 广西大学, 2020(07)
- [5]彩色清水自密实混凝土性能与工程应用研究[D]. 郭文星.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6]纤维增强自密实轻质混凝土的性能与应用研究[D]. 张玉楷. 河南大学, 2020(02)
- [7]考虑时变特性的自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研究[D]. 曾昊. 东南大学, 2020(01)
- [8]黄河特细砂对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影响研究[D]. 付晓宇. 河南大学, 2020(02)
- [9]SFRC增强SCC钢筋复合梁弯曲性能试验研究[D]. 柯骄.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8)
- [10]复合配钢钢管自密实混凝土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D]. 王心月. 广西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