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
摘 要:“社群情怀”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理论概念。阿德勒用“社群情怀”概念来理解人的生活风格和理想人格,他认为健康的人所追求的是对社会有用的或符合社会利益的卓越目标。在阿德勒看来,社群情怀是用来判断个人价值的唯一尺度。社群情怀是人的一种潜能,必须依赖于后天养成和训练。阿德勒认为,社群情怀与人生任务密切相关,社群情怀发展良好的个体能够更好地解决人生三大问题。个体心理学的使命就是引导人们理解和认识社群情怀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以培养和增强社群情怀,使得个体更好的适应社会情境、拓展自我意识。
关键词: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社群情怀;人生任务;人生意义
创建个体心理学之初,阿德勒指出从克服自卑、追求卓越的立场出发,从而发展和形成自己的生活风格。阿德勒的这种理论受到了广泛的争议,有批评者认为他把人描绘为自私自利的为追求个人优越感的个体。在亲自经历和目睹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痛之后,阿德勒反思了尼采“超人哲学”给人带来的疯狂教训,阿德勒很快意识到人并不是纯粹的生物性存在,而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因此,人不仅是为了个人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而且同时也具有关照社会的或他人的利益的情怀和行动。在此基础上,阿德勒提出了“社群情怀”理论来理解人的生活风格和理想人格,他认为健康的人所追求的是对社会有用的或符合社会利益的卓越目标。
一、 社群情怀的内涵界定
社群情怀的德文的词义非常清晰,在英文中却并没有完全适切的表达,Gemeinschaftsgefühl这个组合词分别包括Gemeinschaft (community)[注]社会学家滕尼斯率先把Gemeinschaft(community)与Gesellschaft (society)相区分。Gemeinschaft(community)一般翻译为“社群”“共同体”或“社区”,滕尼斯试图把社群界定为一个生死攸关、守望相助、患难相惜、有无相同的共同体,换句话说,社群也就是指具有密切、持久具有共同利益和情感的社会关系或社会群体。社群Gemeinschaft(community)的意义超过社会Gesellschaft (society)的范畴,因为社群重视彼此连结,不只是对人类社群,还包括生命整体,因此,阿德勒认为社群是人类生活整体性的最高境界,其意指人类的自我感是整体存在的一部分,而不是害怕活在世界中就如同一个孤单而不想干的有机体。在艺术家的创作中,我们偶尔会看到这种生命共同体的例子,例如,贝多芬的音乐所表达的就是爱、同情以及和生命结为一体的渴求。和 Gefühl (feeling)。由此,在英文中对社会情怀的表达主要有community feeling ,community interest, social interest,social feeling, social concern,fellow feeling, sense of solidarity, communal intuition,humanistic identification。这些翻译和表达都是正确的,在英文著作中没有统一的表达,即便是同一个作者在同一本著作中也会使用不同的翻译。在本文中,我们用“社群情怀”这一概念来表达阿德勒的Gemeinschaftsgefühl的整体意义,而社群情怀则融贯了社群情感、社群关切、社会兴趣、社会责任等意义。阿德勒认为人类所有活动的价值都必须从社群情怀的角度来理解。简要地说,社群情怀是指作为全人类一员的情感,其含义是指在人类社会这个共同体中的成员归属感。社群情怀发展完善的人不以个人利益为追求卓越的最终目标,而是以理想社会中所有人的完善为导向。社群情怀也可以定义为与博爱有关的态度以及与人类种族每个成员相同的情感。为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是个人私利与他人的合作是人的社群情怀的重要体现。
阿德勒的社群情怀概念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一个具有多重内涵的概念复合体。阿德勒澄清了对有关社群情怀概念的潜在误解,阿德勒指出社群情怀的最重要意思是:“为一个必须看做是永远适用的社会形式奋斗,例如,在人达到完美境界时能被看做是永远适用的形式。它不是任何今天的社群或社会的问题,或政治、宗教形式的问题。相反,最适合于称为完美目标的必须在整个人类里都能看成为理想社会,必须是进化的终极实现。”[1]275
在此基础上,阿德勒进一步阐明社群情怀是个体心理学中具有形而上学色彩的部分。社群情怀是一种想象的和理想的人类状态,在这一情境下,人生的所有问题都得以解决,人和外在世界的所有关系也正确地调整了。因此,“社群情怀是一种调控性的理想,一个能够指引方向的目标。在这一完美目标内部必须含有理想社会的目标,因为一切与人生有着重大关切之物,并且能够延续和继续下去的事物,都永远是这一社群情怀的产物。”[2]276
5.问题诱导。一篇文章要提的问题可能很多,但符合语文学科特征的、重点的问题,可能只有几个,对这些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可以增强学生对周围实际现象的兴趣,发展他们看出多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能力,获取知识和技能。如教学《落花生》一课的重点段,可提问:花生的可贵之处是什么?父亲这样赞美花生,实际上是在表达一种希望,他希望什么?你认为做人要做怎样的人?一连串的问题,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
社群情怀这一概念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阿德勒也并没有明确对这一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在阿德勒的著作中对社群情怀的解释存在着多种可能性,其中最为棘手的是,存在着两种似乎矛盾的可能性:即作为情感的社群情怀和作为动机的社群情怀。如果要在作为动机的社群情怀和作为情感的社群情怀之间做出唯一的选择,我们才不得不更多的倾向于作为情感的社群情怀。因为作为动机的社群情怀的证据多为间接的和隐含的,而作为情感的社群情怀则有着更为直接的证据。阿德勒在关于对作为动机的社群情怀论证中没有能够明确的区分目标、假设,如阿德勒在对意识的行动结构以及有益的虚构等概念。无论如何,对社群情怀的目的论阐释是个体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维度。在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中,社群情怀是作为心理健康概念的一个重要基础,社群情怀既有动机的要素,也有情感的要素,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绝对对立的。
一方面在论及社群情怀时,阿德勒使用了“为社群而奋斗”(striving for community)或“为共享形式而争取”(struggle for a communal form)。社群情怀“是一种必须有意识地加以发展的先天潜能”。[2]134支持把社群情怀作为一种有意识的动机的观点和证据并不明确,而是在阿德勒讨论社群情怀在社会中的作用的讨论中隐含着这样的预设,比如:“如果一个人理解了他在躲避进化的要求中是如何误入歧途的,那么他就会放弃他当前的途径而融入到人类的广大群众之中。”在讨论社会进化中的错误可能性时,阿德勒指出,“什么能够拯救我们,使我们不会因为有害的假设的而受苦,不再执着于一个以有害假设为基础的生活方案? 人类普遍福祉,只有在人类普遍福祉这一指明星的指引下,我们能更好地发现人类的幸福之路。”[1]278通过上述论述,不难看出,阿德勒把社群情怀视为某种朝向人类普遍福祉的动机结构,并且是一种有意识的和卓越的动机结构。
另一方面阿德勒又更为明确的指出,与其说社群情怀是一种动机,不如说社群情怀是一种情感:“我们在这里并不涉及或宣称某些动机。我们正在倾听我们的专业和关注我们的成就。”[2]153阿德勒继续指出,“天赋应该被定义为超级有用性”[2]153“他对文化是有益的”“如果我们以社会为标准来衡量艺术家和诗人,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社会功能是其他人所不能替代的。”最后阿德勒说道,“这种价值……依赖于高度的勇气和社群情怀。”[2]153阿德勒继续对此做的最清晰的论述:“正常的人是一个生活在社会中并且他的生活模式非常适应社会,并且不管愿意与否,社会都能够从他的工作中受益。”[2]154按照这样的观点,也就意味着动机和意图本身并不成为社群情怀的关键,而是人的行为的结果更具社会价值。
准备与人合作是好伙伴的品格之一,也是在艰难的环境中所面临的最严酷考验。大部分的人在一切顺利时都十分愿意合作;但不顺时,要和他人共患难、同生死就比较困难。如果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关系不坚固,只要一遇到不喜欢的事情发生,就会很容易离开这个团体。个人对团体的归属感越强,他对团体的忠诚度也愈高。在所有的人际关系如友情、爱情、亲情或工作当中,不可能事事如意,在面临一些关键情境时,都是检验人们是否真正关心他人福祉的重要时刻。因此,对于阿德勒来说,“愿意展现合作的程度”是评估社群情怀的重要维度之一。
在郭村我觉得自己是一个从远方回来的孩子,可以与遇见的每一个老人聊天,可以走进任何一扇开着的门,讨一杯茶水,再用相机拍摄那些落着灰尘,破败、陈旧,却能让眼前一亮,心生暖意的器物。
阿德勒认为:“社群情怀也是对个体所存在的全部自然的弱点的真正的卑弱的补偿。”[3]同时,社群情怀还意味着“追求一种永恒的社会形式,这种社会形式可以视为人类已经达到了完美的目标。”[4]11一个人的社群情怀不但表现在遵守社会规范,而且应该持续追求社会进步,以便无限接近于理想社会。从阿德勒的观点来看,真正的道德是高层次社群情怀发挥的结果与最佳心理健康状态的反映。根据阿德勒的观点,社群情怀是全人类和谐生活、相互友好、渴望建立美好社会的天生需求。
二、社群情怀的形成历程
为促进我国制种行业可持续发展,稳定主要粮食作物种子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近日印发通知,将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制种纳入中央财政农业保险补贴目录。通知明确,农户、种子生产合作社和种子企业等开展的符合规定的三大粮食作物制种,对其投保农业保险应缴纳的保费,纳入中央财政农业保险补贴目录,补贴比例执行补贴管理办法关于种植业的有关规定。符合规定的三大粮食作物制种,指符合种子法规定、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规定或经当地农业部门备案开展的水稻、玉米、小麦制种,包括扩繁和商品化生产等种子生产环节。
社群情怀不是宽厚与无私的同义词。慈善和友爱的行动也许是由社群情怀所激发,也可能与社群情怀无关。比如同样对贫困者给予各种帮助,有的人是出于一种优越感,为了显示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和优越,这种人的乐善好施甚至是一种优越情结的表现;而有的人则是崇尚社群情怀,在对他人关注的过程中,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普遍的仁爱之心。阿德勒认为人的行为的真正价值只有根据社群情怀这个标准才能进行判断。
根据阿德勒的观点,社群情怀是人生而具有的潜能,但是只有通过适恰的引导和训练才能表现出来。随着社会兴趣的养成和发展,自卑与疏离感会渐渐消失。
人类不仅需要培养合作的能力,还必须培养“奉献”的能力——个人努力克服困难、追求完美,以及增进他人福祉的意愿。如阿德勒所言,“人生的意义,在于对全人类有所贡献。”[7]176奉献的主要意义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互惠与奖赏,还必须能够付出超过接受。奉献的意愿也必须优先关怀他人和大众利益,而对自我利益的关注只能排在次要位置。
社群情怀是阿德勒评价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是“人类价值的唯一标准”。[5]在阿德勒看来,社群情怀是用来判断个人价值的唯一尺度。作为正常状态的晴雨表,它是用于确定生活意义的标准。当人们具有较高的社群情怀时,他们的心理是健康的。而不成熟的人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权力超越他人并且缺乏社群情怀。健康的人真诚地关心他人,他们追求成功的目标是为了使所有的人都获得幸福。
阿德勒认为,母亲对一个人的社群情感的发展起到最为关键的作用。母亲是儿童社群情怀开始发展的第一个伙伴。母子关系是以后建立与他人发生的社会关系的雏形。如果母亲对儿童保持一种积极、合作的关系氛围,儿童就会发展为较好的社群情怀,如果母亲把孩子束缚在自己身边,孩子就会把他人排斥在自己生活之外,从而导致较低的社群情怀。根据阿德勒的观点,母子早期的交互作用的性质从根本上决定儿童今后是否能以一种健康坦率的态度对待他人。阿德勒认为母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阿德勒指出,“她(母亲)成功地建立起自己和孩子的联系之后,她的下一个任务是把孩子的兴趣扩展到其父亲、兄弟姐妹、朋友、亲戚……她必须使孩子从开始就获得存在着一个值得信赖的人的体验,然后她还必须扩大这种信任与友谊,直到它包含了我们整个人类社会。”[2]373
社群情怀是人的一种潜能,必须依赖于后天养成和训练。社群情怀如同任何教育过程一样,必须包含三个基本要素:第一,社群情怀能够经由后天训练,并且是可培养的合作与经营社会生活的一种性向(aptitude),因此,我们坚信此性向只需被鼓励激发,就会自然而生;第二,这种性向可以得到扩展,从而成为主管合作与贡献的能力,包括理解与共情的能力;第三,社群情怀能成为个人选择与影响自我动力的主观评价态度。当然,社群情怀只有在具备了相应的技能和能力,在适当的社会环境下才能更好地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更好地解决人生问题。经过适当的训练之后,合作与奉献的能力就伴随着社群情怀而来。简单地说,具有社群情怀等同于具有“接纳事实”(合作)和“追求理想”(贡献)的能力。阿德勒认为,人类必须应付现实环境中的挑战,人类必须具备两种能力:一是必须具备合作的能力;二是必须具备奉献的能力。合作使得人类能够有效地应对当下的各种问题,而奉献则为人类的进步贡献力量。即便对于一个社群情怀发展较为完善的人来说,各种矛盾的社会要求也令其困惑不已,他一方面不得不应对当下生活情境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得与同仁共同促进社会理想的实现。阿德勒为此提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阿德勒认为,“从永恒的观点(sub speci aeternitatis)来看每个问题,如此,我们可以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而不受压迫人的社会要求所捆绑,也不因生活情况及自己的害怕、焦虑、扭曲的做法和目标所带来的认知错误而受限。社群情怀的最佳表现就是有能力面对合作的要求,并协助发展社会理想。这意味着进步不需要产生敌意,因为敌意不但不能刺激反而只会阻碍成长。”[6]合作与奉献是社群情怀的两翼,缺一不可,二者必须取得有效的互动和平衡。
人类的合作的潜能几乎从一出生就得到培育,婴儿和母亲之间就必须进行合作。阿德勒认为,生命早期母亲的主要责任就是开始训练与发展儿童的社群情怀。在生命早期,母亲也不应该把儿童的社群情怀的发展局限或固着于母亲自身,而应积极引导并扩展到父亲、手足、玩伴等人,以使社群情怀得到扩展。合作的能力在无限延伸的人群关系循环中,可比拟为个人的认同能力(identification),“认同能力也需要训练,而且只有在个体与他人形成关系,并且感到自己是整体生活中的一部分时,才符合训练的条件。我们必须明白,一个人不仅会体验到生活的舒适,也会经历不愉快的经验;纵使如此,仍必须自在地生存在这个有是也有非的世界上。”[1]141人类不仅需要感到自己是整体生活的一部分,还要有意愿去接受生活中的好与坏。人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必须和他人有所联系并一起运作。“生命呈现的挑战,要我们为解决问题而有合作的能力。若要正确地看、听、说,我们就得全然放下自我而专注于对方或情境,并且认同对方。认同的能力,是社群情怀的基础,它使我们加深友谊、热爱同胞、同情、投入工作以及拥有爱情,但认同的功能只能和他人的整体中得以培养和体现。”[1]141根据阿德勒的观点,只有对社会合作有所准备的人,才能够解决生命加诸于我们的社会问题。这表明人与人之间应该有所接触,并以人类的纵向发展努力追求社会合作。“一旦缺乏社会合作,我们只好接受失败。我早已提到,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尚未适当地培养好合作及社会成就倾向,他所建立的生活风格缺乏社群情怀,总是关注自己甚于他人,且为自己所捆绑,无法把焦点从自我身上转移到他人或外界。”[1]90
阿德勒认为:“社群情怀贯穿于人的一生,它能够分化、确定、扩展,在良好的情况下,不仅可以扩展到家庭成员,而且是更大的群体、国家、全人类,甚至也能够扩展到动物、植物、无机物、乃至宇宙。”[2]138阿德勒的社群情怀不只是局限于人与社群,还包括了人类与宇宙之间的整体关系。随着社群情怀的扩展,人还能够和生命建立更多的关系,最终将形成一种与社会、自然以及整个宇宙的连结。因此人不只是需要跟家人培养亲情,也必须与整体环境有所联系。
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直接或间接地对船舶燃油提出了明确要求。2015年8月,中国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63条规定,内河和江海直达船舶应当使用符合GB252标准的普通柴油(硫含量≤350ppm),禁止使用渣油和重油(船用燃料油)。第65条规定,禁止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标准的机动车船、非道路移动机械用燃料;禁止向非道路移动机械、内河和江海直达船舶销售渣油和重油。
1.2.2 心理护理:在患者进行腹腔镜的手术之前,往往会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心理状态有一个大致了解,然后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对负面情绪进行疏导。多与患者讲解成功案例,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自信心。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指导患者搞好个人卫生,嘱夜间早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患者安眠药物辅助睡眠。
As for aspiration, there is a report that compared non-aspiration, aspiration of 10 mL, the aspiration of the slow pull method, and 10-20 mL, but a constant opinion was not obtained from the sampling rate about accuracy[23-27].
三、社群情怀的发展意义
(一) 社群情怀与人生任务
阿德勒赞成马克思的有关人性本质观点,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生中必须面对的三个基本任务或基本问题,即个人与社会的问题、工作或职业的问题、恋爱与婚姻的问题。这三个基本问题分别于马克思所论述的有关人性本质的观点相对应,第一个任务个人与社会的问题对应着马克思所论述的“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对应;第二个任务工作或职业的问题也与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的观点;而第三个任务爱情和婚姻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与马克思的“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观点相对应。阿德勒认为人生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归于这三个人生任务之中,或这三个人生问题也是人生所有问题的核心。这三个问题从本质上是一个问题,即关于人、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三个任务的顺利完成有赖于人的“社群情怀”,社群情怀与人生任务密切相关,社群情怀发展良好的个体能够更好地解决人生三大问题。人生任务是人与世界的粘合剂,也代表了人类合作与贡献的能力。一方面,人的社群情怀的发展贯穿于人生任务的完成过程之中,即在解决这三个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和提升了人的社群情怀。另一方面,社群情怀的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人生问题的解决,社群情怀发展良好的人能够更好地处理好人生基本问题。每个人都在面对三个任务的过程中追寻人生和生活的意义,阿德勒认为[7]18:
我们认为一个拥有爱的关系(亲密与充分合作)的个体,其工作表现会对社会带来有用的成就;他(她)不缺朋友。富有友谊的人所接触的对象广泛而充实。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样的人视生命为有创造性的任务,他(她)提供给别人很多机会,自己也没有不能挽回的遗憾。他(她)面对所有人生问题所具备的勇气可以用这样的话来形容:“生命意味着对他人保有热忱,成为整体的一分子,为全人类的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
阿德勒还说到:“在人类文化的历史中,没有一个孤立的生活形式不是社会的产物,从来没有人不以社会的面目而出现。”[2]128因此,人生的所有问题都是处于社会情境中呈现和提出的,人的全部能力也是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得以发展和实现的。
第一个任务是职业或工作的问题。阿德勒认为人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人类为了生存必须进行工作以维持生存和生活的需要。
母亲是影响儿童职业兴趣的第一个人。四五岁前的训练对儿童成年生活的导向非常关键。从早期记忆中就可以引出一种作为个人职业选择的线索。在家庭以外,学校在训练人的基本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儿童能够较早知道或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他的发展就更为顺利。当我们常常问一个儿童,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儿童常常会给出五花八门的答案,如飞行员、司机、军人、警察、医生、教师,等等。事实上,儿童自身并不清楚他们给出这样答案或做出这样选择的原因。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应该认识到构成儿童追求这些目标的潜在动机,通过儿童的陈述,家长还能够发现其他机会帮助儿童追求理想目标的其他契机。十三四岁的儿童对职业选择的目标或理想则想得更为稳定和具体了。对于健康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往往会追求比其父母更大的成就。阿德勒曾列举了这样的例子,一个父亲是一名普通警察的儿童,他很可能会以努力成为一名法官或律师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如果儿童的父亲是一名普通老师,他很可能会努力成为一名大学教授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儿童的游戏常常会成为他职业选择的一种暗示。幼儿在游戏中喜欢学校情境,很可能意味着他想成为一名教师。而那些对机械或技术感兴趣的儿童也象征着其对工程或其他科学领域的职业较大的向往。同时,也有些儿童表现出来较为顺从的倾向,他们会成为一名追随者而不是领导者。而那些体弱多病的儿童很可能会努力成为一名医生,阿德勒自身就是这样的例子。
秦汉时期的彩陶,由于厚葬之风盛行,陶器作为一种明器种类显得极其丰富。日常中生活中使用的各类题材都被制成陶制明器随葬,无论是锅碗瓢盆亦或房屋家居都是其中一部分。至西汉早期,釉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陶器翻开了新的篇章。单色釉与复色釉相继出现,早期单色釉主要以褐色和褐黄色为主,后期单色釉则多了翠绿和深绿色。而复色釉的作工比单色釉更为复杂,但是其装饰效果也特具艺术气息。彩釉的撞色与融合效果亦或在底釉上再施以描彩都是当时极为盛行的装饰方法。在同时期釉陶的基础上,往往不局限于平面,有时候在陶器上会采用立体浮雕和彩釉的结合,如在釉陶的肩、腹处捏塑动物或者云纹、植物纹和几何纹样等。
工作是一个人生存和生活中最重要的生命任务。个体心理学所理解的工作或职业是指任何对社会共同体有益的所有劳动和实践,阿德勒所论及的“工作”具有最为广泛的含义,它甚至包含孩子的游戏活动、家庭事务、学校作业,等等,以及在人生过程中的各种有偿或无偿的工作等。工作除了提供生活上的经济来源外,还具有重要的心理和社会层面的意义。工作也是增强和提高人的社群情怀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发展良好的社群情怀也为工作任务的完成提供了足够的心智动力。工作与其他人生任务一样是人的社群情怀的表达的方式和展现的领域。
第二个任务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也指友谊或人际关系问题。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地生活,个人总有自己的脆弱、缺陷和局限,而总是要与他人发生关系。每个正常的人都应有对他人、友谊具有关切的情怀,与他人合作。任何自绝于社会的人都难以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健康的人都会与各种社群有着密切的联系。
构成过腔的不同音乐材料,无意间为过腔构筑起了多种不同的结构样式,使得过腔充满了无穷的活力,更重要的是,将过腔的结构与字腔本身固有的头、腹、尾腔的结构结合起来形成的字腔+(或 0)过腔①所谓“(或0)过腔”是说,不一定每个字腔都要带过腔,过腔的出现也根据艺术的需要。即使是0过腔,对每一个字腔来说,这个位置却是不可替代的。就像剧场中的座位,即使没人坐,但这个位置照样存在一样。这种结构,不仅是对传统曲牌音乐结构的重大突破,更是世所未见的、崭新的昆曲曲牌唱调的基本结构。
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相互关切源于最初的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母亲在哺育与照料儿童中形成了相互合作的关系,在后期发展中仍然会训练或要求与同仁合作。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学校就成为训练和培养人的社群情怀的一个重要机构。阿德勒把人生的第二个任务还包括同胞、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社会互动的广泛含义。阿德勒认为,人与他人、社会之间良好的关系的基础根植于个人对自我与他人的健康态度之上。阿德勒认为,在人生的最初几年中,儿童在家庭中获得了社会关系的基本训练,形成了个体在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型,阿德勒主张采用鼓励和民主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在将来更好的面对和解决社会关系的任务。根据个体心理学的观点,社会不是加诸于个体之上的外来物,社会本来就是由个体所组成。人们往往会忘记这一点,忽视自身的社会意义,把社会视为身外之物。生命和社会体现在每一个人身上,我们既是生命也是社会。只有努力与他人合作,对他人和社会保有热忱和兴趣,人的各种能力才能得以发展。比如,像人的读、写、说等能力,都必须以与别人相联系为条件。语言是人类社会所共有,它也是社群情怀的产物。真正的理解是通过一个共享的“媒介”与别人联系起来,并服从于全人类的共同经验。
友谊等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是产生社群情怀的重要途径之一。从这种关系中,我们学会了从他人的眼睛来观看,从他人的耳朵来聆听,用他人的心灵来感受。社群情怀缺乏的人,也是自私自利的人,对他人和社会不感兴趣,无法与他人相联系。妄想、忧郁等神经症患者就表现出明显的孤立、疏远的特性。
第三个任务是恋爱与婚姻问题。阿德勒认为,人类由两种性别构成。个人和团体生命的维持都必须顾及这一基本的事实,人类的延续也必须依赖于这一基本关系。阿德勒认为爱情及其婚姻是对异性伴侣最亲密的挚爱,它表现在肉体吸引、同伴关系、以及哺育后代的决定之中。爱情与婚姻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任务之一,爱情与婚姻不仅是为了爱情双方的福祉,而且良好爱情与婚姻将惠及全人类的福祉。
阿德勒认为,在儿童发展的早期,五六岁的儿童的主要性格对爱情的处理方式已经定型了,逐渐形成了自己有关爱情和婚姻的最初观点。这种观点反映了儿童所处环境的特征,是一种对未来的生活的构想,这是一种对爱情与婚姻的一种准备的态度。当儿童很小就表现出对异性的兴趣,成人或家长不应该嗤之以鼻,或加以嘲弄取笑。应当理解儿童把爱情视为一个奇妙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做好准备。孩子对婚姻的最初印象来自于父母的生活,儿童从父母婚姻中获得了对以后婚姻生活的准备。一个人并非由环境所决定,而是其对环境的诠释影响了他的观念和行为。在父母不和谐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也可能会更加用心和努力为自己的爱情与婚姻做好充分的准备。
如果人拥有较高的社群情怀,他做任何事情都会关心人类福祉,做任何事情都会顾及别人的利益,在面临爱情和婚姻问题也是如此。爱情是两个人的平等与合作的关系。阿德勒认为,“任何一方都应当关心对方甚于自己。这是任何爱情与婚姻能够成功的唯一基石。”[8]205如果爱情双方都能够关心对方甚于自己,两个人肯定是平等的。如果形成了这种亲密关系的关系,双方彼此忠诚,那么每一方都不会觉得受到控制和压抑。只有双方都持这种态度,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双方都会尽力使对方生活得舒适。这样每个人都会安全都会觉得自己有价值。在这种合作的关系中,爱情双方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而不是试图操控对方或使对方屈服。工作和友谊这两项生活任务的完成也为爱情与婚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前提准备。阿德勒认为,“只有一夫一妻制,才能保障一个人在爱情与婚姻中得到最为完美最为充分的发展。”[8]220
(二)社群情怀与人生意义
阿德勒使用“社群情怀”这一概念来描述个体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社群情怀是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基本标准。“追求卓越”是每个人克服缺陷、实现补偿的基本生活目标,也是构成了个人的人格(生活风格)发展的基本动力。但到底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卓越,或追求什么样的卓越目标对个体的人格发展和人生意义的实现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即具有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的人,同时也会是缺乏社群情怀的人。而这种适应不良的人缺乏社群情怀,以追求私人意义,个人优越感为生活目标。当个体以个人利益、一己之私为追求卓越的最终导向,其追求卓越的目的乃是为了获得超过他人、盛气凌人的“优越感”,以此为目标的人对“优越”有着病态的追求,换言之,这类人具有“优越情结”。具有优越情结的人试图压制他人、操控他人,所追求的卓越乃是一种虚假的、有害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是一种“小人得志”的心态。
正常的自卑感,儿童努力追求对生活的有用方面,社群情怀和社会适应是对自卑感的正确和正常的补偿。阿德勒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具有高度社群情怀的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全人类的普遍福祉为追求卓越的最终目标,而不是获得一己私利为目的,也不是以某个集团、宗派利益为目的。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不只是估计自己的利益和兴趣,同时以社会利益和社群价值为最终导向。其追求的卓越目标与社会利益相一致。只有以人类的普遍福祉和社会利益为目标理想,才能以奉献和合作的方式去实践真正的卓越,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包含着对未来理想和现实社会高度的社群情怀。对此观点,阿德勒说道:
这个观点的目的在于赢得一种加强了的现实感,发展一种责任感和用一种相互的善意感代替潜在的憎恨。所有这一切,只有通过有意识地发展一种共同福利感和有意识地去摧毁“追求权力的意志”才能获得。[4]15
作为正常的个体身处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在为了生存和生活的需要而放下“小我”迈向“大我”,超越“私我”迈向“公我”,以高度的社群情怀来促进心理生活的提升。社群情怀是理想人格的基础,社群情怀事关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之间的联系。只有诉诸于社群情怀才能有效地衡量人的心理生活。
2.校企之间的合作与联动。学校与酒店应当共同注重实习生的心理状况,并安排合适的心理辅导教师以及有经验的酒店工作人员,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辅导,便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发挥自身的工作热情。
个体的缺陷和微弱等因素是人类社群情怀和追求卓越的共同基础,社群情怀和追求卓越都是为了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适应社会。个体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必须把最终的卓越目标与社群情怀相统一,才能发展出健康的生活风格。社群情怀把个体对自卑和缺陷的补偿和追求卓越的目标引向对人类社会共同的利益和普遍的福祉上来。正是有了社群情怀,人类才能够适应各种生活情境,这种适应强调了个体与社会、心理和社会的统一和融合,而不是压迫式的顺从和追随。真正健康的人也必然饱含高度的社群情怀,阿德勒认为,“社群情怀的重要价值勿需再强调了。人类心智的提升,乃是因为智慧是群体共生的功能。社群情怀赋予我们以勇气和乐观:生命中的一切是非好坏与酸甜苦辣都让我们获得价值。与其私下感到自卑、不如克服共有的困难,这样的人就会享受自如自在而有益于社会。从伦理的本质和审美的角度看,美丽与丑陋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我们是否真正的拥有社群情怀。”[2]154所有的生活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个人要为正确而正常的解决问题做准备,就必须拥有足够的社群情怀。具有高度社群情怀的人具有足够的勇气和理智来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成败得失。个体心理学的使命就是引导人们理解和认识社群情怀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以培养和增强社群情怀,使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情境、拓展自我意识。
参考文献:
[1] Adler, A. Social Interest: A Challenge to Mankind[M]Translated by J. Linton and Vaughan. London: Faber & Faber, 1938.
[2] Adler, A.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M]Ansbacher, H., & Ansbacher, R. edit. New York : Basic Books, 1956.
[3] Adler, A. Problems of neurosis:a book of case histories[M]London : Routledge, 1929:31.
[4] Adler, A. On the origins of the striving for superiority and social interest. In H. L. Ansbacher & R. R. Ansbacher (Eds.), Superiority and social interest[M]New York: Viking, 1973.
[5] Adler, A. 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M]New York:Greenberg,1927:167.
[6] Dreikurs, R. Fundamentals of Adlerian psychology[M]New York:Greenberg,1989:8.
[7] Adler,A. Critical Considerations on the meaning of life. In H. T. Stein,H. T. (Ed.) & Liebenau, G. L. (Trans.), The Collected clinical works of Alfred Adler (Vol. 5)[M] Bellingham, WA : Classical Adlerian Translation Project, 2003.
[8]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M]周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Concept Defini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Life Significance of Community Feelings
LIUJiang1,ZHOUNing1,GELujia2
(1.SchoolofEducationalScienceandManagement,YunnanNormalUniversity,Kunming650500,China;2.Schoolof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JilinUniversity,Changchun130012,China)
Abstract:CommunityfeelingsisaconceptinAdler'sindividualpsychology.Adlerusesittovaluepeople'slifestyleandidealpersonality.Communityfeelingsisapotentialandcouldbedevelopedandpracticed.Individualpsychologymustleadpeopletorealizeandunderstandthecommunityfeelings'meaningsforlife,developandstrenthentheircommunityfeelings,makethemwelladapttothesocialsituationandextendself-consciousness.
Key words:alfredadler;individualpsychology;communityfeelings;lifetask;lifemeaning
*收稿日期:2018-07-04
DOI:10.13698/j.cnki.cn36-1346/c.2019.04.02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18CSH042)
作者简介:刘将(1983-),男,江苏徐州人,云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讲师、硕士生导师,心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基础心理学;周宁(1970-),男,四川简阳人,云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心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基础心理学;葛鲁嘉(1956-),男,山东海阳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理论心理学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6.1346.C.20190610.1629.008.html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8332(2019)04-0131-06
责任编辑:吴旻
标签:社群论文; 情怀论文; 社会论文; 阿德勒论文; 的人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论文; 国家社科基金(18CSH042)论文;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论文;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