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乌江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空间变化特征

贵州省乌江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空间变化特征

论文摘要

[目的]分析贵州省乌江流域生态脆弱性原因及空间变化特征,为该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流域生态脆弱性因子赋权重值,并利用GIS采用不同分类法对流域生态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①分位数、相等间隔与自然间断点三种分类法对生态脆弱性等级划分影响不大,但面积比例存在明显差异,其极度脆弱与潜在脆弱流域面积比例最小;②流域生态脆弱程度以一般脆弱和中度脆弱为主,其面积占比在50%以上;③人类活动对流域生态脆弱性影响明显,贵阳、遵义市等大中城市周边多为极度脆弱区;④流域一般脆弱区空间分布较为分散,不利于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结论]流域生态脆弱性等级大致从上游至下游逐渐降低,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因地制宜地治理和保护流域生态脆弱区对减轻流域生态脆弱程度作用巨大。

论文目录

  • 1 研究区概况
  • 2 数据与方法
  •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 研究方法
  •     2.2.1 层次分析法
  •     2.2.2 分类方法
  • 3 评价体系构建与方法
  •   3.1 评价指标建立
  •   3.2 权重构建
  •   3.3 评价体系构建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生态脆弱性评价整体特征
  •     4.1.1 整体占比分析
  •     4.1.2 分县区整体特征分析
  •   4.2 空间分布特征
  •     4.2.1 生态极度脆弱区特征
  •     4.2.2 生态中度脆弱区特征
  •     4.2.3 生态一般脆弱区特征
  •     4.2.4 生态轻微脆弱区特征
  •     4.2.5 生态潜在脆弱区特征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 论
  •   5.2 讨 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安芬,李旭东,程东亚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层次分析法,贵州省乌江流域

    来源: 水土保持通报 2019年0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山地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研究:以贵州乌江流域为例”(41261039)

    分类号: X826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19.04.041

    页码: 261-269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4000K

    下载量: 438

    相关论文文献

    • [1].石漠化的生态脆弱性研究综述[J].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2(01)
    • [2].2000—2017年龙门山断裂带生态脆弱性演变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 2020(02)
    • [3].陕西省景观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 干旱区研究 2020(02)
    • [4].1970s以来巢湖流域水环境保护区景观生态脆弱性时空特征及驱动解析[J]. 湖泊科学 2020(04)
    • [5].叶尔羌河流域土地生态脆弱性差异评价[J]. 干旱区地理 2020(03)
    • [6].开垦60年东北三江平原典型产粮区生态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分析——以859农场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01)
    • [7].生态脆弱性与水土保持关系及水土流失相关因素研究[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7(12)
    • [8].福州市主城区土地覆盖变化对城市生态脆弱性的影响分析[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9].海岛生态脆弱性研究综述与展望[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8(10)
    • [10].海岛生态脆弱性的内涵、特征及成因探析[J]. 海洋学报 2015(12)
    • [11].《我国地方政府绩效与生态脆弱性协同评估——面向西部45市的探索性研究》书评[J]. 政府治理评论 2019(01)
    • [12].秦巴特困区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关系——以陕西省山阳县为例[J]. 生态学报 2019(11)
    • [13].山区县土地生态脆弱性动态变化分析——以青龙满族自治县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2)
    • [14].中国西部生态脆弱性与政府绩效协同评估——面向西部45个城市的实证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8(09)
    • [15].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湘江流域生态脆弱性格局及驱动机理[J]. 怀化学院学报 2014(09)
    • [16].生态脆弱性及其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09(05)
    • [17].大凌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与绿色发展路径[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18].吉林省西部地区生态脆弱性的动态评价[J].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4)
    • [19].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江西省万安县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J]. 水土保持通报 2018(04)
    • [20].宁安市土地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 2014(02)
    • [21].国际生态脆弱性研究态势的文献计量分析[J]. 环境影响评价 2019(02)
    • [22].典型岩溶湿地流域生态脆弱性演变及突变特征[J]. 林业资源管理 2019(03)
    • [23].一种景观生态脆弱性指数构建及验证方法[J]. 测绘科学 2019(11)
    • [24].山区县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脆弱性的影响——以青龙满族自治县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6)
    • [25].湖南新化林地生态脆弱性研究[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7(04)
    • [26].山地森林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以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 林业资源管理 2011(01)
    • [27].湘乡市林地生态脆弱性研究[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8(03)
    • [28].社会—生态脆弱性相互关系的计量推断方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02)
    • [29].中国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的文献计量分析[J]. 地理学报 2012(11)
    • [30].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南陵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性影响的定量评价[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标签:;  ;  ;  

    贵州省乌江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空间变化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