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遥信触点监测与雷击计数装置论文和设计-任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遥信触点监测与雷击计数装置,包括雷电流互感器、整流桥、保持电路、遥信触点、通讯模块、远程监测模块和CPU,所述雷电流互感器将感应的雷电流信号传输给整流桥,通过整流桥将其转换为直流电压,所述保持电路输入端连接整流桥的输出端,所述保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CPU,当保持电路被触发后,输出电平信号,并将电平信号输出给CPU,CPU记录电平信号出现的时间以及次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雷击计数与遥信触点功能集成于一体,可以便捷的了解遥信触点状态改变是否与雷击有关,另外通过保持电路的设置,可以确保一次雷击时仅计数一次,有效避免一次雷击过程中多次放电对计数的干扰。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遥信触点监测与雷击计数装置,包括雷电流互感器(1)、整流桥(2)和CPU(3),所述雷电流互感器(1)连接整流桥(2)的输入端,所述雷电流互感器(1)将感应的雷电流信号传输给整流桥(2),通过整流桥(2)将其转换为直流电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持电路(4),所述保持电路(4)输入端连接整流桥(2)的输出端,所述保持电路(4)的输出端连接CPU(3),当保持电路(4)被触发后,输出电平信号,并将电平信号输出给CPU(3),CPU(3)记录电平信号出现的时间以及次数,所述保持电路(4)包括电源U1、U2,电容C1、C2,二极管D1,NPN晶体三极管Q1,PNP晶体三极管Q2、Q3、Q4以及电阻R1、R2、R3,所述电阻R1与电容C1并联连接于晶体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所述晶体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分别与晶体三极管Q2的基极,晶体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晶体三极管Q1的基极与晶体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1,所述晶体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有电源U2,晶体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2,所述晶体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晶体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3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晶体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晶体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电源U1,所述晶体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2接地,所述晶体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晶体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遥信触点监测与雷击计数装置,包括雷电流互感器(1)、整流桥(2)和CPU(3),所述雷电流互感器(1)连接整流桥(2)的输入端,所述雷电流互感器(1)将感应的雷电流信号传输给整流桥(2),通过整流桥(2)将其转换为直流电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持电路(4),所述保持电路(4)输入端连接整流桥(2)的输出端,所述保持电路(4)的输出端连接CPU(3),当保持电路(4)被触发后,输出电平信号,并将电平信号输出给CPU(3),CPU(3)记录电平信号出现的时间以及次数,所述保持电路(4)包括电源U1、U2,电容C1、C2,二极管D1,NPN晶体三极管Q1,PNP晶体三极管Q2、Q3、Q4以及电阻R1、R2、R3,所述电阻R1与电容C1并联连接于晶体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所述晶体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分别与晶体三极管Q2的基极,晶体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晶体三极管Q1的基极与晶体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1,所述晶体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有电源U2,晶体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2,所述晶体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晶体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3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晶体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晶体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电源U1,所述晶体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2接地,所述晶体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晶体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遥信触点监测与雷击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遥信触点(5),所述遥信触点(5)连接CPU(3),当遥信触点(5)状态改变时,遥信触点(5)输出电平信号,并将电平信号输出给CPU(3),CPU(3)记录电平信号出现的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遥信触点监测与雷击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讯模块(6)和远程监测模块(7),所述远程监测模块(7)通过通讯模块(6)连接CPU(3),通过通讯模块(6)和远程监测模块(7)将CPU(3)的数据进行外发。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遥信触点监测与雷击计数装置。

背景技术

要全面了解和判断防雷器(SPD)工作状态,除了防雷器(SPD)的压敏芯片本身性能参数外,还涉及防雷器(SPD)在雷电冲击下的动作情况(雷击计数或称为防雷器动作计数)和它周边电气连通工作情况如:保护开关状态、热敏脱扣状态。现有的雷击计数装置或遥信触点装置无法全面准确反映防雷器(SPD)及防雷器(SPD)保护开关工作状态、防雷器(SPD)热敏脱扣元件状态以及防雷器(SPD)在雷电冲击时对地泄放动作情况。另外一次雷击过程中会出现多次放电,造成计数不准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装置涉及的一种遥信触点监测与雷击计数装置,主要采用6+3模式(即6路开关量和3路雷击计数的电路集成),将防雷器(SPD)动作计数、保护开关状态和SPD模块热敏脱扣元件工作状态实现全面的、一体化多路监测,并远程数据传输,同时可以确保一次雷击仅计数一次,提高装置的精确度。

具体方案包括雷电流互感器、整流桥、CPU和保持电路,所述雷电流互感器连接整流桥的输入端,所述雷电流互感器将感应的雷电流信号传输给整流桥,通过整流桥将其转换为直流电压,所述保持电路输入端连接整流桥的输出端,所述保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CPU,当保持电路被触发后,输出电平信号,并将电平信号输出给CPU,CPU记录电平信号出现的时间以及次数,所述保持电路包括电源U1、U2,电容C1、C2,二极管D1,NPN晶体三极管Q1,PNP晶体三极管Q2、Q3、Q4以及电阻R1、R2、R3,所述电阻R1与电容C1并联连接于晶体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所述晶体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分别与晶体三极管Q2的基极,晶体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晶体三极管Q1的基极与晶体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1,所述晶体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有电源U2,晶体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2,所述晶体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晶体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3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晶体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晶体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电源U1,所述晶体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2接地,所述晶体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晶体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

进一步的,一种遥信触点监测与雷击计数装置还包括遥信触点,所述遥信触点连接CPU,当遥信触点状态改变时,遥信触点输出电平信号,并将电平信号输出给CPU,CPU记录电平信号出现的时间。

进一步的,一种遥信触点监测与雷击计数装置还包括通讯模块和远程监测模块,所述远程监测模块通过通讯模块连接CPU,通过通讯模块和远程监测模块将CPU的数据进行外发。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雷击计数和遥信触点(开关量)监测电路的多路集成设计,可以实现局部多路防雷器的集中监测,节约空间,同时也可用于雷电入侵通道监测和配电中的开关状态监测等,实现了一装置多用途,提高产品的适应性和性价比;通过保持电路的设置,可以确保雷击计数准确,有效避免一次雷击过程中多次放电对计数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持电路电路图。

附图标记:1、雷电流互感器,2、整流桥,3、CPU,4、保持电路,5、遥信触点,6、通讯模块,7、远程监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所示,导线上有雷电流通过时,雷电流互感器1感应出的交变电流进入整流桥2,整流桥2将其感应的交变电流转换为直流电流,然后通过电阻将直流电流转换为直流电压,当保持电路4电阻R1端受到直流电压触发后,保持电路4ST1处将输出电平信号,并将电平信号输出给CPU3,CPU3进行记录,电平信号出现一次代表雷击一次,CPU3内设有时钟,当电平信号输出给CPU3时,时钟将记录其具体时间;所述遥信触点5连接CPU3,当遥信触点5状态改变时,将输出电平信号,并将电平信号输出给CPU3,CPU3内的时钟将记录其具体时间,通过时钟记录的雷击与遥信触点5时间的对比,可以准确了解到遥信触点5状态改变是否是与雷击有关。

如图2所示,具体过程为没有雷电流信号时,电阻R1无电压通过直接与地接通,P管Q1的基极被R1拉低,Q1是截止的,这个时候电路的状态是这样:由于R3接地,N管Q3处于导通状态,电源U1通过Q3给C2充电,由于P管Q1截止,N管Q2、Q4的基极被电源U2拉高,Q2截止,Q4截止,这个时候ST1是低电平,电路保持对C2充电状态。

一旦有雷电流信号来时,电阻R1有电压通过,Q1的基极上被R1拉高,Q1导通,Q2和Q4的基极电压被拉低,Q2和Q4导通,ST1变为高电平,Q3截止,C2通过Q2,D1和R1进行放电,由于C2 和R1比较大,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将电放完,这个时候Q1的基极会保持一定时间的高电平,此时间大于一次雷击的放电时间,从而保证ST1的电平时间。一旦放电过程完成,电路恢复到对C2的充电状态。

设计图

一种遥信触点监测与雷击计数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110598.4

申请日:2019-07-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3(湖南)

授权编号:CN209280797U

授权时间:20190820

主分类号:G01R 19/22

专利分类号:G01R19/22;G01R31/00

范畴分类:31F;

申请人:长沙润迅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长沙润迅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10200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麓谷基地麓天路8号橡树园4栋412单元

发明人:任莎

第一发明人:任莎

当前权利人:长沙润迅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周友福

代理机构:43228

代理机构编号:长沙惟盛赟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  ;  

一种遥信触点监测与雷击计数装置论文和设计-任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