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艳祁长美(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湖北汉川431600)
【中图分类号】R758.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4-0129-02
【摘要】就门诊所见典型面部痤疮40例临床表现、诱发因素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
痤疮俗称“青春痘”,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痤疮好发于皮脂腺最大、最多、最活跃的部位,如面部、胸部、背部。可以表现为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多种损害,多在青春期发病。中医与西医各有所长各有特点。我院于2011年8月-2012年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痤疮40例,疗效显著,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4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5例,女15例,年龄14-26岁,病程最长30周,最短4周。
2治疗及护理方法
2.1治疗原则询问病因,以局部治疗为主,即采用消炎、针清祛痘等治疗,必要时需口服抗炎药物。对于反复发作者给予中药口服,常用枇杷清肺饮加减;外用:银杏仁适量,切成片,每晚睡前温水洗净患部(不可用香皂、肥皂),取银杏仁片反复擦患部,边擦边削去用过的部分。每次用1-2粒,一般7-10次即可见效。
2.2护理方法
2.2.1清洁皮肤针对患者皮肤油腻的特点,采取晨起和睡前交替使用中性偏碱香皂和仅适合油性皮肤使用的洗面奶洗脸,并用双手指腹顺皮纹方向轻轻按摩3-5分钟,以增强香皂和洗面奶的去污力,然后用温水或温热水洗干净,彻底清除当天皮肤上的灰尘、油垢。若遇面部尘埃、油脂较多,应及时用温水冲洗。一般洗脸次数以每日2-3次为宜。
2.2.2疏通毛孔当面部出现粉刺时,打一盆热水,把经洗面奶或细砂磨砂膏净面后的脸置于升腾的蒸汽中,而后用大毛巾包裹面部3分钟,促使毛孔打开,再用事先以75%酒精棉球消毒过的医用注射针头(5-7号)的针帽或粉刺器柔和地挤压粉刺边缘的皮肤,即可将粉刺挤出来。此法不易损害附近皮肤,不致留下疤痕。
2.2.3避免使用油性或粉质化妆品,酌情使用水质护扶品,尤忌浓妆。睡前应彻底清除当天的化妆品,并避免睡前涂抹营养霜、药膏等,使夜间的皮肤轻松、畅通,充分呼吸。
2.2.4避免用手经常触摸已长出的粉刺或用头发及粉底霜极力掩盖皮疹,尤其要克服用手乱挤乱压粉刺的不良习惯。
2.2.5饮食上少吃脂肪、高糖、辛辣、油煎的食品及白酒、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多吃蔬菜、水果、多饮开水。经常便秘者可用绿豆20克、慧米50克,同煮成粥,加少量冰糖调和,每日分两次服。
2.2.6坚持多做一些室内的大幅度运动,以加快血液循环,促使体内的废物及时排出体外,使皮肤在不断的出汗过程中保持毛孔通畅,随后及时加以清洗。
2.2.7药物治疗用维甲酸、维胺脂及维生素A等,能改善角化过程,将有助于减轻和消除痤疮。有人报导,过氧苯甲酰治疗痤疮有明显的疗效,它涂在人体表面后,能缓慢地放出氧,有明显的杀菌作用。服用0.5~1%硫酸锌溶液,每天3次,每次30毫升。一般用药4~8周,服药期间局部擦少量维生素B6冷霜,也有较好的效果。女性痤疮患者同时月经不正常者,可采用小剂量乙烯雌酚,每日口服0.25毫克,进行人工周期,可使痤疮好转,月经也恢复正常。同时中医痤疮组合配方、配合药物进行理疗,起到活血化瘀、调整气血、改善皮肤血液循环的作用,达到医治的效果。
3结果
本组40例患者治愈34例,好转6例。
4讨论
痤疮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根本原因是内分泌失调,雄性激素分泌旺盛引起。痤疮的病因还与一些病原菌感染有关,已经证实痤疮的发生与丙酸痤疮棒状杆菌感染有关。这种痤疮棒状杆菌寄生于青春期的毛囊皮脂腺里,通过脂酶的作用,可水解甘油三脂,产生较多的游离脂肪酸,这些游离脂肪酸能使毛囊及毛囊周围发生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炎症较重时,可出现脓疱、囊肿。有人认为痤疮是人的一种生理现象,无须治疗,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果痤疮皮疹较少,炎症较轻,可不予治疗,待其自然消退。如果皮疹较多,炎症较重,则应积极治疗。尤其是患有脓疱、结节、脓肿、囊肿性痤疮者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遗留下凹陷性或增生性瘢痕,影响皮肤外观。因此,痤疮不仅需要治疗,而且是应积极合理的治疗。但是痤疮有轻有重,原因复杂,不主张患者自己用药,用药不当反而会加重,应该到医院根据具体的情况予以治疗。患痤疮除了积极遵从医嘱治疗外,还要注重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治疗,以预防痤疮的发生和加重。一是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规律的生活,因为情绪不良生活不规律会引起或加重痤疮。二是要不吸烟,不喝酒,特别是不饮烈性酒,不喝浓咖啡和浓茶,还要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少食糖果及高脂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三是局部护理方面尤其要注意不要挤压皮疹,注意面部清洁,油性皮肤用碱性稍大的香皂,干性皮肤用碱性低些的香皂或洗面乳。四是有脓疱或囊肿洗脸时不要过于用力,以免使皮损破溃。总之,如果患了痤疮,应避免可能加重痤疮的各种诱因。
参考文献
[1]唐鸿珊,胡白,赵政龙.化妆品皮炎104例临床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02,24(1):12-13.
[2]王丽娟,张敏.中西药结合治疗化妆品皮炎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1):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