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相对暴露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流速,均匀,纵向,系数,玻璃球,粘性,坡度。
相对暴露度论文文献综述
周双,张根广[1](2019)在《球体状泥沙纵向相对暴露度概率密度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泥沙颗粒相对暴露度反映了泥沙在床面上的相对位置,它不仅直接影响着泥沙颗粒受力大小及滚动起动力臂大小,还可以间接改变颗粒周围水流结构,进一步影响颗粒受力大小及滚动起动力臂大小。通过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测量了均匀球体泥沙绝对纵向暴露度,分析计算了纵向相对暴露度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纵向相对暴露度可分解为x和y两个独立分量,其对应的取值区间分别为1~4.5和-1.5~1.5,且分量概率密度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纵向相对暴露度取值区间介于3.5×3的方形面域,区域内各点的概率密度也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对纵向相对暴露度的指数分布与正态分布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正态分布形式更适用于描述纵向相对暴露度的概率分布,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较小。(本文来源于《泥沙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陈亮,陈成,何健健[2](2019)在《考虑相对暴露度的无粘性土临界流速计算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建立了基于泥沙运动力学理论的土颗粒起动模型,在考虑相对暴露度基础上,推导了土体渗流引起内部侵蚀的临界流速计算公式。通过与试验测得临界流速值对比,发现试验值与计算值较为一致。讨论了临界流速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差异和相对暴露度与临界流速关系。渗流过程中颗粒堆积,会导致颗粒运移通道阻塞,使临界流速试验值大于计算值。临界流速与土颗粒相对暴露度正相关,不同渗流方向下相对暴露度对临界流速影响程度不同,水平渗流时相对暴露度影响较大,垂直渗流时,相对暴露度对临界流速几乎没有影响。(本文来源于《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邢茹,张根广,梁宗祥,吴彰松[3](2016)在《床面泥沙位置特性试验研究——暴露角、纵向水平间距及相对暴露度概率密度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测量并分析了随机堆放条件下均匀玻璃球纵向水平间距、暴露角及其概率密度,推导了相对暴露度概率密度分布。结果表明,暴露角服从正态分布,取值范围为[0°,90°];纵向水平间距符合波形分布,与程年生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在纵向水平间距取值介于[0,D]时,纵向间距、暴露角及相对暴露度之间存在着确定关系,叁者概率密度函数可以相互转化。从暴露角正态分布公式推导出的纵向水平间距(取值0~D)概率密度分布曲线与实测值吻合良好;从暴露角正态分布公式推导出相对暴露度Δ'的取值范围为[0,0.5],概率密度分布服从正偏态分布。(本文来源于《泥沙研究》期刊2016年04期)
张根广,周双,邢茹,梁宗祥[4](2016)在《基于相对暴露度的无黏性均匀泥沙起动流速公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白玉川提出的床面均匀无黏性泥沙双向相对暴露度、拖曳力系数、上举力系数与纵向相对暴露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当颗粒雷诺数较大时(大于15 700),拖曳力系数、上举力系数仅受相对暴露度影响,且幅值变化较小.CD取值在1~1.22,平均值为1.11;CL取值在0.72~0.99,均值0.86.将拖曳力系数和上举力系数引用到泥沙起动流速公式的研究中,推导出基于相对暴露度的散粒体泥沙起动底部作用流速公式及垂线平均流速公式,通过与现有的天然河道、室内水槽试验得到的泥沙起动流速资料及现有的泥沙起动流速公式比较可知,本文公式与实测资料符合良好,较现有的泥沙起动公式计算精度更高.(本文来源于《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周双,张根广,王新雷,邢茹[5](2015)在《均匀泥沙相对暴露度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杨奉广建立的相对暴露度概念为基础,通过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测量了均匀玻璃球的暴露角和河卵石的绝对暴露度,分析计算了其相对暴露度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玻璃球相对暴露度取值范围介于0~0.5之间,暴露角呈正态分布,相对暴露度呈偏正态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实测资料对暴露角正态分布公式中的系数进行了率定,通过暴露角和相对暴露度概率密度函数转换,给出了相对暴露度概率密度函数;河卵石相对暴露度取值范围也介于0~0.5之间,相对暴露度呈偏正态分布,与本文公式的分布曲线不完全重合,说明河卵石复杂外形、粒径和形心的不同对其相对暴露度概率密度分布曲线的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泥沙研究》期刊2015年06期)
周双[6](2015)在《基于相对暴露度理论的起动流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泥沙的起动问题是泥沙运动力学的基本问题之一,起动流速的研究在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中均具有重大意义。泥沙相对暴露度反映了泥沙在床面上的相对位置,相对暴露度的大小,直接决定着床面上泥沙颗粒所受到的作用力和起动力矩大小,最终决定着泥沙能否起动。本文以杨奉广建立的相对暴露度概念为基础,通过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测量了均匀玻璃球的暴露角和河卵石的绝对暴露度,分析计算了其相对暴露度及其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对暴露度与拖曳力系数、上举力系数及起动流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玻璃球相对暴露度取值范围介于0-0.5之间,暴露角呈正态分布,相对暴露度呈偏正态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实测资料对暴露角正态分布公式中的系数进行了率定,通过暴露角和相对暴露度概率密度函数转换,给出了相对暴露度概率密度函数;河卵石相对暴露度取值范围也介于0-0.5之间,相对暴露度呈偏正态分布,与本文公式的分布曲线不完全重合,说明河卵石复杂外形、粒径和形心的不同对其相对暴露度概率密度分布曲线的影响较大。(2)拖曳力系数介于1-1.22区间的概率大于92%,平均值为1.11;拖曳力系数与上举力系数比值平均值沙粒雷诺数Re*的变化而变化,但在颗粒雷诺数大于25000时,拖曳力系数与上举力系数比值平均值趋于常数1.28。将拖曳力系数和上举力系数引用到泥沙起动底流速公式中,得到了散粒体泥沙起动流速公式。通过实测资料验证表明,本文起动流速公式与实则资料吻合良好,进而间接的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推移力系数值及上举力系数值是正确的。(3)采用理论推导方法,得到了斜坡上泥沙相对暴露度的均值;在此基础上,采用泥沙滚动起动模型,得到了斜坡上不同起动概率的泥沙起动流速公式;通过引入修正系数,得到了适用于不同起动概率及不同斜坡上均匀散粒体泥沙统一起动流速公式;通过与不同斜坡起动流速资料及现有的斜坡泥沙起动流速公式比较可知,本文公式与其他公式均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均可用于天然河流泥沙起动流速估算。(4)认真总结凹岸泥沙起动问题中的两个主要问题,即力的分析和泥沙起动方向的讨论。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力学模型,结合暴露度的研究成果,建立凹岸上均匀泥沙的起动底部流速公式,并对其概括性和合理性进行了阐述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公式结构合理,计算精度较高。(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5-05-01)
相对暴露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建立了基于泥沙运动力学理论的土颗粒起动模型,在考虑相对暴露度基础上,推导了土体渗流引起内部侵蚀的临界流速计算公式。通过与试验测得临界流速值对比,发现试验值与计算值较为一致。讨论了临界流速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差异和相对暴露度与临界流速关系。渗流过程中颗粒堆积,会导致颗粒运移通道阻塞,使临界流速试验值大于计算值。临界流速与土颗粒相对暴露度正相关,不同渗流方向下相对暴露度对临界流速影响程度不同,水平渗流时相对暴露度影响较大,垂直渗流时,相对暴露度对临界流速几乎没有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相对暴露度论文参考文献
[1].周双,张根广.球体状泥沙纵向相对暴露度概率密度分布[J].泥沙研究.2019
[2].陈亮,陈成,何健健.考虑相对暴露度的无粘性土临界流速计算方法探讨[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邢茹,张根广,梁宗祥,吴彰松.床面泥沙位置特性试验研究——暴露角、纵向水平间距及相对暴露度概率密度分布[J].泥沙研究.2016
[4].张根广,周双,邢茹,梁宗祥.基于相对暴露度的无黏性均匀泥沙起动流速公式[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6
[5].周双,张根广,王新雷,邢茹.均匀泥沙相对暴露度的试验研究[J].泥沙研究.2015
[6].周双.基于相对暴露度理论的起动流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