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楼体亮化灯,包括第一支撑杆、限位杆和套筒,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齿轮固定于第二转轴的一端,所述限位杆的端部贯穿于把手的内部位于限位槽的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杆边侧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壁固定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内部预留有滑槽,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一转轴之间连接有牵引线,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转轴与第二固定块之间相互连接,所述套筒固定于第一支撑杆的外壁,且套筒的内部通过弹性元件与套杆的一端相互连接。该太阳能楼体亮化灯,能够对灯罩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灯罩照射的范围能够增大,进而便于亮化灯的使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太阳能楼体亮化灯,包括第一支撑杆(1)、限位杆(7)和套筒(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转轴(2),且第一转轴(2)的外壁固定有第一齿轮(3),并且第一齿轮(3)的边侧设置有第二齿轮(4),所述第二齿轮(4)固定于第二转轴(5)的一端,且第二转轴(5)的另一端贯穿于第一支撑杆(1)与把手(6)相互连接,所述限位杆(7)的端部贯穿于把手(6)的内部位于限位槽(8)的内部,且限位槽(8)开设于第一支撑杆(1)的外壁,所述第一支撑杆(1)边侧的顶部开设有通孔(9),且通孔(9)的内壁铺设有保护垫(10),所述第一支撑杆(1)的外壁固定有第一固定块(11),且第一固定块(11)之间通过第三转轴(12)与第二支撑杆(13)的一端相互连接,并且第二支撑杆(13)的另一端设置有灯罩(14),所述第二支撑杆(13)的内部预留有滑槽(16),且滑槽(16)的内部安装有第三支撑杆(17)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杆(13)与第一转轴(2)之间连接有牵引线(15),且牵引线(15)贯穿于通孔(9)的内部,所述第三支撑杆(17)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转轴(19)与第二固定块(18)之间相互连接,且第二固定块(18)设置于第一支撑杆(1)的外壁,所述套筒(20)固定于第一支撑杆(1)的外壁,且套筒(20)的内部通过弹性元件(22)与套杆(21)的一端相互连接,并且套杆(21)的另一端位于第二支撑杆(13)的下方。
设计方案
1.一种太阳能楼体亮化灯,包括第一支撑杆(1)、限位杆(7)和套筒(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转轴(2),且第一转轴(2)的外壁固定有第一齿轮(3),并且第一齿轮(3)的边侧设置有第二齿轮(4),所述第二齿轮(4)固定于第二转轴(5)的一端,且第二转轴(5)的另一端贯穿于第一支撑杆(1)与把手(6)相互连接,所述限位杆(7)的端部贯穿于把手(6)的内部位于限位槽(8)的内部,且限位槽(8)开设于第一支撑杆(1)的外壁,所述第一支撑杆(1)边侧的顶部开设有通孔(9),且通孔(9)的内壁铺设有保护垫(10),所述第一支撑杆(1)的外壁固定有第一固定块(11),且第一固定块(11)之间通过第三转轴(12)与第二支撑杆(13)的一端相互连接,并且第二支撑杆(13)的另一端设置有灯罩(14),所述第二支撑杆(13)的内部预留有滑槽(16),且滑槽(16)的内部安装有第三支撑杆(17)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杆(13)与第一转轴(2)之间连接有牵引线(15),且牵引线(15)贯穿于通孔(9)的内部,所述第三支撑杆(17)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转轴(19)与第二固定块(18)之间相互连接,且第二固定块(18)设置于第一支撑杆(1)的外壁,所述套筒(20)固定于第一支撑杆(1)的外壁,且套筒(20)的内部通过弹性元件(22)与套杆(21)的一端相互连接,并且套杆(21)的另一端位于第二支撑杆(13)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楼体亮化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均设计为锥形结构,且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为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楼体亮化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6)和限位杆(7)为螺纹连接,且限位杆(7)与限位槽(8)为卡合连接,并且限位槽(8)关于第二转轴(5)的中心轴线等角度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楼体亮化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垫(10)设计为中空结构,且保护垫(10)的内侧与牵引线(15)的外侧相互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楼体亮化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杆(17)的一端通过滑槽(16)与第二支撑杆(13)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三支撑杆(17)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转轴(19)与第二固定块(18)构成转动结构,并且第二支撑杆(13)的端部通过第三转轴(12)与第一固定块(11)构成转动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楼体亮化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21)设计为“T”字型结构,且套杆(21)通过弹性元件(22)与套筒(20)构成伸缩结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楼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太阳能楼体亮化灯。
背景技术
太阳能楼体是能够利用光能进行发电的大楼,且能够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储存起来,由于光能是可在生资源,从而太阳能楼体具有节能环保的效果,且太阳能楼体储存的电能能够对亮化灯进行供电,使得亮化灯能够进行发光。
然而现有的亮化灯上的灯罩大多数为固定式设计,不能够进行角度的调节,进而导致照射的范围有限,从而不便于亮化灯的使用。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亮化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楼体亮化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的亮化灯上的灯罩大多数为固定式设计,不能够进行角度的调节,进而导致照射的范围有限,从而不便于亮化灯的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楼体亮化灯,包括第一支撑杆、限位杆和套筒,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外壁固定有第一齿轮,并且第一齿轮的边侧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固定于第二转轴的一端,且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贯穿于第一支撑杆与把手相互连接,所述限位杆的端部贯穿于把手的内部位于限位槽的内部,且限位槽开设于第一支撑杆的外壁,所述第一支撑杆边侧的顶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壁铺设有保护垫,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壁固定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之间通过第三转轴与第二支撑杆的一端相互连接,并且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灯罩,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内部预留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三支撑杆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一转轴之间连接有牵引线,且牵引线贯穿于通孔的内部,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转轴与第二固定块之间相互连接,且第二固定块设置于第一支撑杆的外壁,所述套筒固定于第一支撑杆的外壁,且套筒的内部通过弹性元件与套杆的一端相互连接,并且套杆的另一端位于第二支撑杆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设计为锥形结构,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为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把手和限位杆为螺纹连接,且限位杆与限位槽为卡合连接,并且限位槽关于第二转轴的中心轴线等角度分布。
优选的,所述保护垫设计为中空结构,且保护垫的内侧与牵引线的外侧相互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通过滑槽与第二支撑杆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三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转轴与第二固定块构成转动结构,并且第二支撑杆的端部通过第三转轴与第一固定块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套杆设计为“T”字型结构,且套杆通过弹性元件与套筒构成伸缩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太阳能楼体亮化灯,能够对灯罩的角度能够进行调节,从而使得灯罩照射的范围能够增大,进而便于亮化灯的使用;
1、旋转把手时,灯罩的角度能够进行调节,从而使得灯罩照射的范围能够增大,进而便于亮化灯的使用;
2、弹性元件通过套杆对第三支撑杆产生的推动能够增加灯罩的稳定性,从而避免了灯罩因风力随意转动的现象;
3、把手和限位杆为螺纹连接,且限位杆与限位槽为卡合连接,并且限位槽关于第二转轴的中心轴线等角度分布,从而使得把手转动后的位置均能够被固定住,进而保证了灯罩转动后的位置也能够被固定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支撑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保护垫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槽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撑杆;2、第一转轴;3、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第二转轴;6、把手;7、限位杆;8、限位槽;9、通孔;10、保护垫;11、第一固定块;12、第三转轴;13、第二支撑杆;14、灯罩;15、牵引线;16、滑槽;17、第三支撑杆;18、第二固定块;19、第四转轴;20、套筒;21、套杆;22、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楼体亮化灯,包括第一支撑杆1、第一转轴2、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4、第二转轴5、把手6、限位杆7、限位槽8、通孔9、保护垫10、第一固定块11、第三转轴12、
第二支撑杆13、灯罩14、牵引线15、滑槽16、第三支撑杆17、第二固定块18、第四转轴19、套筒20、套杆21和弹性元件22,第一支撑杆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转轴2,且第一转轴2的外壁固定有第一齿轮3,并且第一齿轮3的边侧设置有第二齿轮4,第二齿轮4固定于第二转轴5的一端,且第二转轴5的另一端贯穿于第一支撑杆1与把手6相互连接,限位杆7的端部贯穿于把手6的内部位于限位槽8的内部,且限位槽8开设于第一支撑杆1的外壁,第一支撑杆1边侧的顶部开设有通孔9,且通孔9的内壁铺设有保护垫10,第一支撑杆1的外壁固定有第一固定块11,且第一固定块11之间通过第三转轴12与第二支撑杆13的一端相互连接,并且第二支撑杆13的另一端设置有灯罩14,第二支撑杆13的内部预留有滑槽16,且滑槽16的内部安装有第三支撑杆17的一端,第二支撑杆13与第一转轴2之间连接有牵引线15,且牵引线15贯穿于通孔9的内部,第三支撑杆17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转轴19与第二固定块18之间相互连接,且第二固定块18设置于第一支撑杆1的外壁,套筒20固定于第一支撑杆1的外壁,且套筒20的内部通过弹性元件22与套杆21的一端相互连接,并且套杆21的另一端位于第二支撑杆13的下方;
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均设计为锥形结构,且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为啮合连接,使得水平的旋转能够转化成竖直方向的旋转;
把手6和限位杆7为螺纹连接,且限位杆7与限位槽8为卡合连接,并且限位槽8关于第二转轴5的中心轴线等角度分布,保证了旋转限位杆7时,限位杆7能够在把手6上移动,从而使得限位杆7能够与限位槽8卡合和分离,从而避免了把手6转动,进而保证了灯罩14转动后的位置能够被固定住;
保护垫10设计为中空结构,且保护垫10的内侧与牵引线15的外侧相互贴合,保护垫10能够避免牵引线15与通孔9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小了牵引线15的磨损;
第三支撑杆17的一端通过滑槽16与第二支撑杆13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三支撑杆17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转轴19与第二固定块18构成转动结构,并且第二支撑杆13的端部通过第三转轴12与第一固定块11构成转动结构,保证了第三支撑杆17能够随着第二支撑杆13一起转动,同时第三支撑杆17能够对第二支撑杆13起到支撑的作用;
套杆21设计为“T”字型结构,且套杆21通过弹性元件22与套筒20构成伸缩结构,由于套筒20的内部开设有槽,且套杆21能够通过弹性元件22在槽的内部进行伸缩,从而弹性元件22能够对第三支撑杆17起到支撑的作用,进而避免了第二支撑杆13的随意晃动。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太阳能楼体亮化灯时,当灯罩14的角度需要调节时,此时旋转限位杆7,由于限位杆7与把手6为螺纹连接,因此限位杆7在把手6上运动,同时限位杆7与限位槽8分离,接着旋转把手6,再接着把手6通过第二转轴5带动第二齿轮4进行旋转,然后第二齿轮4通过第一齿轮3带动第一转轴2进行旋转,接着牵引线15缠绕在第一转轴2上,再接着牵引线15对第二支撑杆13产生拉力,接着第二支撑杆13绕着第三转轴12向上运动,从而第二支撑杆13带动灯罩14向上运动,同时第三支撑杆17的上端在滑槽16的内部移动,并且第三支撑杆17的下端绕着第四转轴19向上转动,同时第三支撑杆17推动套杆21向套筒20的内部运动,使得弹性元件22被压缩,当角度调节完毕后将限位杆7重新安装在限位槽8的内部,从而使得灯罩14的位置能够被固定住。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4031.X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62(甘肃)
授权编号:CN209458824U
授权时间:20191001
主分类号:F21S 9/03
专利分类号:F21S9/03;F21V17/02;F21V17/16;F21V17/12
范畴分类:35A;
申请人:甘肃禾田亮化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甘肃禾田亮化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民主西路3号
发明人:张刚运
第一发明人:张刚运
当前权利人:甘肃禾田亮化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沈昌武
代理机构:62203
代理机构编号:金昌锦科标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3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