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探寻

初中生物课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探寻

湖北省英山县实验中学英山438700

摘要:探究式学习方式具有很强的问题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的特点。那么,探究式课堂教学应如何操作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笔者认为教师要重新审视课堂提问的功能,重视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调控课堂教学,以“设疑——质疑——解疑”为流程来组织课堂教学,以“竞争——合作”为机制来丰富课堂教学。

关键词:设疑猜疑解疑激趣导拨探究Thejuniormiddleschoolbiologyclassinquiresintothetypeclassroominstructioninquiringabout

XiaoYanyu

Abstract:Inquiredintothetypestudywayhastheverystrongquestion,theparticipationandthecreativecharacteristic.That,inquiredintohowthetypeclassroominstructionshouldoperate?Reformsunderthebackgroundinthenewcurriculum,theauthorthoughttheteacherwantstocarefullyexaminetheclassroominquirythefunction,takestoinspirethestudentpositivethinkingactivitythroughthequestion,regulatestheclassroominstructiontakethequestionasthemasterline,take“becomessuspicious——thequestion——questionandanswer”toorganizetheclassroominstructionastheflow,enrichestheclassroominstructiontake“thecompetition——cooperation”asthemechanism.

Keywords:BecomessuspiciousSuspicionQuestionandanswerTostiruptheinterestToleaddialsTheinquisition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5-0069-02

探究式学习方式具有很强的问题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的特点。那么,探究式课堂教学应如何操作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认为教师要重新审视课堂提问的功能,重视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调控课堂教学,以“设疑——质疑——解疑”为流程来组织课堂教学,以“竞争——合作”为机制来丰富课堂教学。

1.设疑激趣,自觉探究

古人云“学起于思、始于疑”。疑问是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精心设置一种问题情景,力求达到设疑激趣、以趣激疑的效果。以此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进行信息的收集活动和探索行为,让学生尝试参与的乐趣,使之自觉探究。

1.1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教师要重视问题的设计,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教师要针对不同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把握好问题的难度,梯度,并通过多种方式来呈现问题。

1.1.1确定问题层次。实践表明,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能达到启发学生,调动思维积极性的目的。教师可以把问题设计得非常具体、琐碎,使学生容易获得答案:也可以把问题设计得便于学生调动起自己的经验、意志和创造力,通过或发现、或选择、或重组的多种过程形成答案。也就是说,不同的问题所引起的学生的思维参与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在培养学生能力上的作用也不同。

根据学生思考问题时的思维参与程度,我把问题分为两种水平四个层次。

思考水平问题层次学生行为举例低水平记忆性问题回忆、复述、再认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解释性问题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说明解释事物的特征及原因;举出例子。桂花树移栽时为什么要剪去一部分枝叶?

为什么叶片上下表皮细胞无色透明?高水平统整性问题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整理信息;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区分、分析、归纳和重组。如何探究蚊子的幼虫孑孓在水中生活需要空气?创造性问题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预测,推广、运用;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温泉附近的青蛙会冬眠吗?低水平的问题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再认和简单应用,高水平的问题则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低水平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高水平问题有利于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总之,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尽可能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1.1.2设置问题呈现的情景。学习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课堂教学必须合理设置问题情景,使问题直观、鲜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1.1.2.1实验呈现。生物实验中,各种生动鲜明的生命活动现象,可以引起学生对生物课学习的直接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而且实验能促进学生多种感官的同时参与,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促进暂时联系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建构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问题的解决。因此教师备课时,应多开辟实验内容,把问题置于实验情境中,有利于学生积极地探究知识和高效地解决问题。

1.1.2.2逸闻趣事呈现。有时候可以把与问题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生物学史实,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生物学对社会发展影响的事件等,以逸闻趣事(搜集或编造)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动机,从而积极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探索。

1.1.2.3多媒体呈现。多媒体技术在生物课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增大信息传输的容量,提高信息的可信度,而且还能把肉眼看不到的一些生命活动现象及规律,细胞结构和功能等动态模拟出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呈现问题,使抽象枯躁的问题变得具体、鲜活,利于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还可以减轻学生的思维负担,利于问题的解决。

1.2搭建师生互动平台。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对课堂提问有新的认识和理解。课堂提问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会答”,更要让学生“会问”。在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实施课堂提问,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为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质疑环境,教师应努力搭建好师生互动平台。

2.猜疑激励,争先探究

初中生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和荣誉感。有效地运用竞争激励机制,可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增强探究问题的意识。一般可采用团体竞争、个体竞争两种方式。前者如小组与小组、男生与女生、排与排之间的比赛竞争:后者则是学生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比赛竞争。例如,在上《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探究实验课时,我曾精心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场探究展示比赛。首先我诱导学生们猜想自己所了解的动物中,有哪些动物的生活受光影响大?然后激励他们能否找出更适宜的探究对象来替代教材中的“鼠妇”。再比赛实验方案的设计(教师适时点拨)。这一来,同学们情绪高扬,他们自由组合,行动积极。有的探究蚯蚓,有的探究蟑螂,有的探究萤火虫……在表达交流时,有个同学神采飞扬地说:“光对鱼的生活一定有影响,我要发明一种能发光的鱼钩、鱼竿,夏天的夜晚,垂钓爱好者可以一边乘凉,一边用它来钓鱼。”他的话博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也使我很有些喜出望外,感慨有加。课堂教学中,我认为教师的成功之处就是能发挥好“主持人”的作用给学生。注重激扬学生情绪,倡导学生张扬个性,积极诱导鼓动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竞相“质疑、猜疑、析疑”,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教师再及时有分寸地给予褒奖。实践证明,把竞争机制适度地引入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意识”、“问题意识”显著增强,乐于争先探究问题。这样,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3.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开放、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才能为探究式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合作才能博采众长,营养智慧。每一组合作成员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学生的最佳搭档,要互帮互促,互为对方负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面对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可讨论、争辩、交流,因而教师备课时,重点不是准备自己如何讲述,而是着重设计如何让学生活动,让学生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节好问题的密度、梯度。提出问题的难度要适合、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最近发展区”。把握好导拨的契机,启迪学生创新的灵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同学之间互动互补,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更加开阔,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中心,以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流程,课堂是一幅画,一幅由师生共同完成的画。教师的职责就是导拨,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互助,画出知识和能力的海洋中腾飞的“巨龙”。在完成这幅最具气势画的过程中,是学生“画龙”,教师“点睛”。我坚信探究式课堂教学有着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前景。教师只要不辞辛劳,认真涉足探寻,一定会有不寻常的收获。

标签:;  ;  ;  

初中生物课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探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