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工程化方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工程,谐波,多相,方法,永磁,电流,模型。
工程化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冯菲,刘玲,李晓明[1](2019)在《高校课堂录像“慕课化”的工程化方法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课堂录像"慕课化"是高校资源开放共享的有力手段,也是可行且相对高效的慕课建设模式,但这需要找到一种合理有效的工作路径来支持对课堂录像进行标准化和规模化的转型。为此,北京大学助教建设型MOOC项目综合分析已有实践与相关研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最终提出了一套课堂录像"慕课化"的工程化方法,具体包括成果驱动的学习型工作流程以及精细化的过程性质量控制手段。成果驱动的学习型工作流程包括五轮学习,是以明确的阶段成果为驱动的有序合理的工作过程。过程性质量控制手段是在成果驱动的学习型工作流程中,通过培训课程、过程指导以及阶段成果抽查评估来实施质量控制。实施这套工程化方法的重要条件是,选择合适的课程、组建合适的团队和选用合适的工作标准,实践过程中也需要灵活处理标准化和个性化之间的关系。该套方法能够较好地支持规模化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助教的作用,在保障课程质量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其实践经验为其他高校利用已有课堂录像建设慕课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工作模式,为优质教学资源充分共享和开放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本文来源于《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董贵荣[2](2018)在《带仿生血管网复合肌组织支架与体外组织工程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肌肉移植是有效修复大面积肌肉缺损的手段,但由于可利用的肌肉来源有限,供区损伤较大,以及异体移植供体来源和免疫排斥等问题,使其应用受到限制。随着组织工程的发展,尤其是骨骼肌组织工程在肌肉组织再生和功能重建方面的进展,为解决骨骼肌组织缺损和功能丧失等问题带来了希望。本文构建了一种带血管网酶交联水凝胶与EVOH电纺基底膜迭加组装的复合肌组织工程支架,通过体外灌流-拉伸动态培养,实现了肌细胞定向排列和向肌小管体外分化的过程,为仿生血管网的参数优化提供理论参考和实验依据。本文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首先,以仿生设计思路为指导,通过分形模型的理论计算,提出了一种多级多尺寸的仿生血管网结构。通过分布函数计算出该血管网的分形维数为2.99,证明设计模型符合体内微小血管的功能要求,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概念。通过CFD流体分析,将血管网模型与DAVID体外模型灌流的压力-流速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流速误差小于5%,证实流体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其次,研究仿生血管网的微制造工艺,通过SLA光固化成型法和翻模制造方法,制备TG酶交联水凝胶作为基质材料的仿生血管网。研究制造仿生血管网的成型精度、降解速度和生物相容性等性能,结果证明基质材料成型精度高,可以长时间维持微流道结构,在流体和重力等因素作用下,微流道截面形状逐渐由矩形转变成更接近体内实际结构的圆形,且细胞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通过CFD流体分析,确定1ml/min的流速作为体外培养的灌流参数。第叁,通过多细胞共培养技术,研究了酶交联水凝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证实肌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共培养时,可以在基质材料内呈现良好的增殖趋势。在仿生血管网内种植HUVEC-GFP细胞,灌流培养后,通过对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学和增值动力学检测,研究了血管网参数对内皮化的影响。结果证明,500μm内的仿生血管网中,血管直径越小对形成内皮化越为有利,而分叉角则对细胞的生长和代谢影响不大。第四,根据体内肌肉结构,设计了血管网-基质-筋膜层的迭加式复合肌组织工程支架。通过电纺技术制备EVOH纳米纤维膜,模拟体内筋膜层,并与带血管网水凝胶组装构建复合支架。研究了纳米纤维筋膜层的制备工艺参数和支架组装工艺,迭加式支架的灌流和力学性能,为体外动态培养提供了可拉伸的肌组织工程支架模型。同时还研究了筋膜层基底膜的生物相容性和抑菌作用等生物性能,证实该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为多因素体外动态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五,设计带密封腔室的生物反应器,搭建了体外灌流-拉伸动态培养平台。该平台提供了一种密封腔室的力学拉伸试验系统,并且准确控制软组织的拉伸量。此外,该系统能够实现分别对腔室和血管网进行灌流,模拟体内血液的流动和营养供给,为细胞的增殖,延长和分化提供研究基础。第六,在体外灌流-拉伸动态培养系统上,对带血管网的肌组织工程支架进行体外动态培养。提出了一种肌组织工程体外动态培养评价方法,研究了血管网结构参数对肌细胞定向排列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证明仿生血管网能有效促进肌细胞实现定向排列和分化,并且证实了本文仿生血管网内培养液的渗透距离大约为300μm。(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8-12-01)
童怀,陈坚波,陈新度,黄运保,吴明安[3](2018)在《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谐波抑制的工程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抑制永磁同步电机电流谐波的工程化方法。对相电流谐波进行坐标变换和低通滤波,提取出其中5次、7次谐波的直流分量,求解高次谐波稳态电压方程,再通过坐标反变换计算出电压谐波补偿量,最后注入PARK逆变换输出电压中作为SVPWM计算单元输入,可以抑制相电流中的5次、7次谐波。试验结果证明所提工程化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应用》期刊2018年02期)
迟圣威,朱镭,李世尧,韩瑞,王明超[4](2017)在《先进瞄准吊舱动态特性仿真与测试的工程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瞄准吊舱的伺服单元和结构单元成强耦合关系,为了使系统获得良好的伺服特性,需要对系统谐振进行抑制;利用电机扫频获得系统重要谐振点,给出基于质量特性与传力路径方式双重模式并行的瞄准吊舱分析模型简化方法,并根据吊舱结构特征详细设计和实施了模态测试方案;最后提出一种基于频率区间逼近与振型视觉匹配双重评价指标的模型快速确认方法,它使仿真结果和测试结果能迅速直接进行闭环验证;整个仿真-测试链路方便设计人员掌握,具有很强的工程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兵器装备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陈景杰,黄一,李玉刚[5](2015)在《板板焊接构件应力强度因子的工程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承受拉弯载荷作用焊趾处含有表面裂纹的T型焊接接头,提出了一种根据裂纹最大张口位移量确定裂纹最大深度处应力强度因子的新方法。基于有限元数值计算,考虑了模型尺寸效应、焊接尺寸、裂纹深度比、裂纹形状比等因素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建立了拉伸、弯曲载荷对应的修正系数表达式,提出了基于裂纹表面最大张口位移确定T型焊接接头裂纹深度方向的应力强度因子的简便方法。以十字形板板焊接接头为例,显示该方法适用于任意形式的板板焊接接头。(本文来源于《中国造船》期刊2015年03期)
陈敏华,苏张吉,赖晓健[6](2014)在《基于Gompertz模型与回归分析模型控制测试质量的工程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量化软件测试的过程,在CMMI模型中,除了建立过程性能模型和基线,还可以引入可靠性增长的模型对软件测试过程产品的质量的进行预测,采用Gompertz模型实现了对软件测试过程的投入进行预测,以及产品的质量进行预测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工业控制计算机》期刊2014年11期)
张叁,张剑芳,黄鹏程[7](2014)在《基于工程化方法的战储物资信息资源规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战储物资信息资源利用现状,提出了基于工程化方法的战储物资信息资源规划方法,构建了战储物资系统业务模型、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和体系结构模型,规范了信息基础标准,为实现战储物资信息资源深度共享和提高战储物资保障能力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期刊2014年05期)
许秀林[8](2014)在《基于工程化方法的高职专业建设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职专业建设成果作品化、示范辐射作用受限的倾向,可采取专业建设成果产品化、建设过程工程化的思路,使专业建设系统化、规范化和数量化,以便于专业建设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专业建设团队应积极利用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各种力量,按照工程化要求,合力提高高职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本文来源于《职业教育研究》期刊2014年02期)
吴长静[9](2012)在《风电机组暂态计算的工程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并网风电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深入研究风电机组的短路电流特性对电力系统的保护整定及其暂态稳定性研究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风电容量占电网总容量或局部电网容量的比例越来越大,风电场功率输出特性及风电场与电网间的相互影响已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当风电场容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风电场提供的短路电流很可能会超过系统侧提供的短路电流,因此在进行电网设备选择、校验和继电保护配置、整定时,必须考虑风电场提供的短路电流。本文首先介绍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根据风电机组的物理构件特性,建立能够表征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然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双馈感应风电机组在端口故障和电网故障时的电磁暂态过程。基于双馈感应风电机组的基本方程,推导以定、转子磁链表示的风电机组定子短路电流表达式。故障后定转子磁链的暂态表达式为故障时刻定转子磁链初值和定转子绕组暂态时间常数的函数。求解定子磁链在短路瞬间的初始值时,考虑定子电阻的影响,并利用稳态条件下的转子磁链方程求解转子磁链在短路瞬间的初始值。通过分析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定子端口叁相故障后定转子磁链的电磁暂态机理,得到定转子磁链暂态表达式,进而推导出风电机组定子短路电流的详细表达式,为机组暂态性能评估提供计算方法和依据。在分析常用的风电场等值方法的基础上,使用容量加权法建立风电场容量加权等值模型,在风电场不同运行方式下,通过比较风电场详细模型和等值模型在系统故障时提供的短路电流,证明了此方法的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满足工程计算的需要。最后利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DIgSILENT/PowerFactory建立风力发电系统模型,以验证本文提出的风电机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的精确性。本文对风电系统数学模型做了较深入的研究,深入学习目前风电场多机等值方法,并提出一种通过研究系统故障后发电机定、转子磁链来计算短路电流的方法。通过对风电场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系统故障的仿真分析,说明了此计算方法能够准确计算风电场提供的短路电流。(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2-04-26)
王安麟,昝鹏宇,零霏,李凡,程海鹰[10](2012)在《利用工程化方法分析沥青发泡过程参数的敏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定量化描述沥青发泡过程设计参数与沥青发泡效果之间的动力学关系,提出了沥青发泡过程参数敏感性的工程化分析方法;根据多场条件下的多相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沥青发泡过程设计参数与耦合场分布的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不同沥青发泡腔结构参数下的耦合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耦合场分布的统计数值与沥青发泡试验数据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关性,沥青发泡动力学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实际沥青发泡效果;利用沥青发泡动力学模型,从工程化角度对沥青发泡过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了不同设计参数对耦合场分布影响的敏感性系数.(本文来源于《建筑材料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工程化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肌肉移植是有效修复大面积肌肉缺损的手段,但由于可利用的肌肉来源有限,供区损伤较大,以及异体移植供体来源和免疫排斥等问题,使其应用受到限制。随着组织工程的发展,尤其是骨骼肌组织工程在肌肉组织再生和功能重建方面的进展,为解决骨骼肌组织缺损和功能丧失等问题带来了希望。本文构建了一种带血管网酶交联水凝胶与EVOH电纺基底膜迭加组装的复合肌组织工程支架,通过体外灌流-拉伸动态培养,实现了肌细胞定向排列和向肌小管体外分化的过程,为仿生血管网的参数优化提供理论参考和实验依据。本文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首先,以仿生设计思路为指导,通过分形模型的理论计算,提出了一种多级多尺寸的仿生血管网结构。通过分布函数计算出该血管网的分形维数为2.99,证明设计模型符合体内微小血管的功能要求,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概念。通过CFD流体分析,将血管网模型与DAVID体外模型灌流的压力-流速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流速误差小于5%,证实流体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其次,研究仿生血管网的微制造工艺,通过SLA光固化成型法和翻模制造方法,制备TG酶交联水凝胶作为基质材料的仿生血管网。研究制造仿生血管网的成型精度、降解速度和生物相容性等性能,结果证明基质材料成型精度高,可以长时间维持微流道结构,在流体和重力等因素作用下,微流道截面形状逐渐由矩形转变成更接近体内实际结构的圆形,且细胞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通过CFD流体分析,确定1ml/min的流速作为体外培养的灌流参数。第叁,通过多细胞共培养技术,研究了酶交联水凝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证实肌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共培养时,可以在基质材料内呈现良好的增殖趋势。在仿生血管网内种植HUVEC-GFP细胞,灌流培养后,通过对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学和增值动力学检测,研究了血管网参数对内皮化的影响。结果证明,500μm内的仿生血管网中,血管直径越小对形成内皮化越为有利,而分叉角则对细胞的生长和代谢影响不大。第四,根据体内肌肉结构,设计了血管网-基质-筋膜层的迭加式复合肌组织工程支架。通过电纺技术制备EVOH纳米纤维膜,模拟体内筋膜层,并与带血管网水凝胶组装构建复合支架。研究了纳米纤维筋膜层的制备工艺参数和支架组装工艺,迭加式支架的灌流和力学性能,为体外动态培养提供了可拉伸的肌组织工程支架模型。同时还研究了筋膜层基底膜的生物相容性和抑菌作用等生物性能,证实该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为多因素体外动态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五,设计带密封腔室的生物反应器,搭建了体外灌流-拉伸动态培养平台。该平台提供了一种密封腔室的力学拉伸试验系统,并且准确控制软组织的拉伸量。此外,该系统能够实现分别对腔室和血管网进行灌流,模拟体内血液的流动和营养供给,为细胞的增殖,延长和分化提供研究基础。第六,在体外灌流-拉伸动态培养系统上,对带血管网的肌组织工程支架进行体外动态培养。提出了一种肌组织工程体外动态培养评价方法,研究了血管网结构参数对肌细胞定向排列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证明仿生血管网能有效促进肌细胞实现定向排列和分化,并且证实了本文仿生血管网内培养液的渗透距离大约为300μm。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工程化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1].冯菲,刘玲,李晓明.高校课堂录像“慕课化”的工程化方法探索[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
[2].董贵荣.带仿生血管网复合肌组织支架与体外组织工程化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8
[3].童怀,陈坚波,陈新度,黄运保,吴明安.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谐波抑制的工程化方法[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8
[4].迟圣威,朱镭,李世尧,韩瑞,王明超.先进瞄准吊舱动态特性仿真与测试的工程化方法[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7
[5].陈景杰,黄一,李玉刚.板板焊接构件应力强度因子的工程化方法研究[J].中国造船.2015
[6].陈敏华,苏张吉,赖晓健.基于Gompertz模型与回归分析模型控制测试质量的工程化方法[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4
[7].张叁,张剑芳,黄鹏程.基于工程化方法的战储物资信息资源规划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4
[8].许秀林.基于工程化方法的高职专业建设机制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
[9].吴长静.风电机组暂态计算的工程化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2
[10].王安麟,昝鹏宇,零霏,李凡,程海鹰.利用工程化方法分析沥青发泡过程参数的敏感性[J].建筑材料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