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护仪电池连接结构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监护仪电池连接结构,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电池模组、电池PCB板、电池连接器和电池连接板,其中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连接,在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一电池仓,在所述电池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筋组;所述电池模组安装在所述电池仓内,所述电池模组的一端与所述电池PCB板连接,并且所述电池PCB板与电池仓的仓壁之间留有第一间隙;所述电池PCB板与所述电池连接器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池连接器的两侧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筋组,并且所述电池连接器与所述第一限位筋组之间留有第二间隙;所述电池连接器与所述电池连接板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改善电池和电池连接板在连接时出现的对接困难、接触不良等现象。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监护仪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电池模组、电池PCB板、电池连接器和电池连接板,其中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连接,在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一电池仓,在所述电池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筋组;所述电池模组安装在所述电池仓内,所述电池模组的一端与所述电池PCB板连接,并且所述电池PCB板与电池仓的仓壁之间留有第一间隙;所述电池PCB板与所述电池连接器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池连接器的两侧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筋组,并且所述电池连接器与所述第一限位筋组之间留有第二间隙;所述电池连接器与所述电池连接板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监护仪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电池模组、电池PCB板、电池连接器和电池连接板,其中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连接,在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一电池仓,在所述电池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筋组;所述电池模组安装在所述电池仓内,所述电池模组的一端与所述电池PCB板连接,并且所述电池PCB板与电池仓的仓壁之间留有第一间隙;所述电池PCB板与所述电池连接器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池连接器的两侧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筋组,并且所述电池连接器与所述第一限位筋组之间留有第二间隙;所述电池连接器与所述电池连接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护仪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上还设置有第二限位筋组,其设置在所述电池PCB板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护仪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在0.2-1.5mm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护仪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隙在0.2-1.5mm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护仪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标签,其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护仪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连接器与所述电池PCB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护仪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通过连接线与所述电池PCB板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护仪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连接器对插在所述电池连接板上的插头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护仪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通过超声波焊接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护仪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均为矩形盒状。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监护仪电池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临床上的监护仪是诊断、实时监控患者各种生理指标的重要设备,其在使用中需要装入电池。但是现有技术中,当监护仪的电池装入电池仓时,由于实际公差存在,容易导致电池和电池连接板连接时出现偏差,在实际应用时,容易出现对接困难、接触不良等现象。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亟需构思一种新技术以改善其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监护仪电池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监护仪电池连接结构,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电池模组、电池PCB板、电池连接器和电池连接板,其中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连接,在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一电池仓,在所述电池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筋组;所述电池模组安装在所述电池仓内,所述电池模组的一端与所述电池PCB板连接,并且所述电池PCB板与电池仓的仓壁之间留有第一间隙;所述电池PCB板与所述电池连接器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池连接器的两侧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筋组,并且所述电池连接器与所述第一限位筋组之间留有第二间隙;所述电池连接器与所述电池连接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池仓上还设置有第二限位筋组,其设置在所述电池PCB板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间隙在0.2-1.5mm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间隙在0.2-1.5mm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一标签,其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电池连接器与所述电池PCB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池通过连接线与所述电池PCB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池连接器对插在所述电池连接板上的插头上。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通过超声波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均为矩形盒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监护仪电池连接结构,其可以有效改善电池和电池连接板在连接时出现的对接困难、接触不良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监护仪电池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监护仪电池连接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模组装配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模组内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间隙放大图。

其中:1、电池模组;2、电池仓;3、电池连接器;4、电池连接板;5、第二间隙;6、电池PCB板;7、第一间隙;8、第一限位筋组;9、第二限位筋组;10、标签;11、电池拉带;12、上壳体;13、下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监护仪电池连接结构,包括:上壳体12、下壳体13、电池模组1、电池PCB板6、电池连接器3和电池连接板4,其中所述上壳体12与所述下壳体13连接,在所述下壳体13上设置有一电池仓2,在所述电池仓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筋组8,另一端设置有电池拉带11(便于电池抽拉);所述电池模组1安装在所述电池仓2内,所述电池模组1的一端与所述电池PCB板6连接,并且所述电池PCB板6与电池仓2的仓壁之间留有第一间隙7;所述电池PCB板6与所述电池连接器3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池连接器3的两侧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筋组8(优选包括两个限位筋,平行对称设置在所述电池连接器3的两侧),并且所述电池连接器3与所述第一限位筋组8之间留有第二间隙5;所述电池连接器3与所述电池连接板4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池仓2上还设置有第二限位筋组9,其设置在所述电池PCB板6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二限位筋组9优选包括两个限位筋,设置在所述电池PCB板6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间隙7在0.2-1.5mm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间隙5在0.2-1.5mm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一标签10,其设置在所述上壳体12上,用于记录监护仪或者电池模组等信息。

优选地,所述电池连接器3与所述电池PCB板6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池通过连接线与所述电池PCB板6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池连接器3对插在所述电池连接板4上的插头上。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12和所述下壳体13通过超声波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12和所述下壳体13均为矩形盒状。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12和所述下壳体13的四个直接处均采用圆角光滑过渡。

本实施例的原理在于:电池连接器3焊接在电池PCB板6上,二者为一体,电池模组1通过连接线连接到电池PCB板6上;电池连接器3对插在电池连接板4上的插头上。

电池连接器3和电池壳体之间留有间隙,让电池连接器3能够左右移动,做成了浮动结构,这样电池连接器3能够左右移动,自动对位和电池连接板4连接,不会出现对位偏差;电池内部结构如图所示,电池连接器3带有电池PCB板6,电池连接器3和电池PCB板6和壳体之间均留有间隙,以便电池连接器3和电池PCB板6为一体能左右移动,而且壳体上设置有限位筋,在安装电池PCB板6和电池连接器3,时起到安装限位作用,同时也可以防止电池连接器3和电池PCB板6在使用过程中脱开。

即电池仓2中相对应电池PCB板6和电池连接器3的位置处设有筋位,并且电池连接器3两侧筋位之间的间隙在0.2-1.5mm之间,决定了电池连接器3左右浮动的范围。电池PCB板6两侧筋位来定位电池PCB板6,防止向后滑出,电池PCB板6和电池仓2壁之间的间隙来配合电池连接器3左右浮动时,电池连接器3带动电池PCB板6有空间来左右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监护仪电池连接结构,可以有效改善电池和电池连接板4在连接时出现的对接困难、接触不良等现象。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设计图

一种监护仪电池连接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9655.5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447891U

授权时间:20190927

主分类号:H01M 2/10

专利分类号:H01M2/10;H01M10/42

范畴分类:38G;

申请人:苏州贝莱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苏州贝莱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锦峰路8号19号楼北一楼

发明人:郑青

第一发明人:郑青

当前权利人:苏州贝莱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监护仪电池连接结构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