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力达电气安装有限公司安徽淮南232007)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用电量不断的提升,电力产业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为了满足人民生活和社会工商业生产用电需求,我国加大了对电力设施的建设与改造的投资。随着电力投资项目的增多,随之发生的问题也呈现上升趋势。然而,电力工程建设不同于其他工程项目,电力工程项目一般技术专业化水平高、建设周期较长且投资大,因此电力工程投资效益会因项目过程中伴随风险而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而受到影响。在这样的现状下,本文将积极研究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1.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指的是电力工程开展的整个过程,包括前期建设和后期的维护。而电力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就是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以及发生这些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提前预警,针对风险的不同类型及发生风险的不同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实现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风险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与其他类型的风险管控是不一样的,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在复杂程度上要比其他项目的风险管理更加困难。这是由于:(1)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出现的风险是不可控的、不确定的,而这些风险可能会出现在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因此,对其进行全面掌控比较困难;(2)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不同于其它项目,它对风险管控的质量和要求都很多,这就使得风险管理工作者必须具有专业的风险分析能力与实际的风险管理处理能力,同时这些人员要对电力行业非常熟悉,才能有效的对风险进行管控。
2.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分析
2.1环境风险
环境因素风险是电力工程外部因素之一,工程项目用地是其中的重点。项目征地及青苗赔偿等必须妥善处理,其中会牵涉到市政、公路、水利、国土等部门,在工程项目设计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引起现民事问题,这都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顺利实施。因此在电力基建项目在项目立项之初电力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必须与工程相关的市政、公路、水利、国土、规划等相关部门充分协议沟通。并和当地民众的关系搞好,与相关部门签订相关的协议,建立好良好的群众基础,以便对工程中发生的民事纠纷能及时妥善处理,让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电力工程。
2.2成本风险
成本风险指的是一种超出预计的成本控制范围,行业通常称之为“无底投资”,这可能对项目的有效性产生严重影响。前面提到的工程工期风险,如果不能保证质量,就会造成成本的增加,所以项目的成本风险和质量风险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可互相影响。可以说,电力项目管理三个基本元素:工程、成本、工期,受人为、社会、自然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不同风险。分析这些风险的目的是采取措施控制风险,避免危害,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
2.3技术风险
技术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包括工程设计、施工水平和改进工程管理风险,工程项目前期设计不合理或未按国家行业标准设计将为工程埋下重大风险;项目施工技术、工艺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将导致项目不满足设计参数要求,直接威胁到工程质量及项目的各项经济指标。要想保障施工满足设计要求并按照工程计划实施,关键就是各个施工阶段施工方案、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的制定与选择,每个阶段安排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应的施工技术施工,只有采用优良的技术和工艺能降低因技术存在的风险。
2.4工程质量风险
质量是项目的命脉。电力工程属于基础设施建设,承担着客户的用电责任,所以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造成企业形象的滑坡或坍塌,带来损失。项目的质量风险主要由工程没有达到设计要求、不按照计划或流程操作偷工减料、项目施工中出现非法和违法行为、人员思想的麻痹大意等原因造成,这些都将一个风险变为现实项目中的危险。
3.加强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措施
3.1增强风险管理意识
不从根本上管控风险,那么风险早晚会发生,风险承担的不是业主就是承包端。因此,要想从源头上真正的管控风险,就必须要树立牢固的风险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无论是业主、承包商还是施工单位都要认识到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将风险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有专人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进行分析、研究,以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
3.2做好项目成本管理
由于电力项目建设的成本非常大,电力项目通常需对成本做出预算。常见的费用预算主要包括劳动力、材料和设备的成本等,根据项目实际需要实行配额制度,便于项目管理人员控制和协调资金。同时,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水平,准确分析出工程质量、工期等对成本的影响,也是加强成本管理的有效方法。在实践中,提高电力工程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有两个:(1)设立专门的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机构,明确组织的职责,完善评价机制;(2)如果想要更具体的措施来控制和降低成本,应该及时掌握准确真实的财务信息,总结具体的支出和费用变化趋势。
3.3做好技术风险管理
降低电力工程技术风险主要为提高电力工程设计、施工水平和改进工程管理方法。要从以下三方面出发:首先工程前期做好电力工程设计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要求提供设计水平和质量及设计深度,这有利于提供工程质量和防止因设计深度不足导致的设计变更等导致工期延误等问题,有利于提高项目的进度及利润。其次,工程施工实施期间提高工程施工的技术水平,确保工程项目按工程计划进度实施。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在符合设计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吸收国内或国际上先进的施工技术,根据项目的特点,对项目施工采用新工艺,提高工程施工速度和提供工程建设质量。最后要改进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方法,增强技术管理风险理念,制定工程项目风险控制与管理的方案,优化管理规范使项目的设计、施工和控制趋于合理,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止风险的发生。
3.4制定应急及挽救方案
应急方案可以在风险失控时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必需做好风险预警和响应、建立精干高效的救援队伍、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定期开展演练,实现应急方案的持续改进。实际上,并非对所有风险都要制定应急方案,而是只对风险评估后所确认的较大风险才需制定应急方案,以确保方案更具针对性和可执行性。另外还要制定挽救方案可将风险失控后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或将损害设备恢复至最高使用程度,可看作是应急方案的从属方案。一般而言,挽救方案是不能事先制定的,这是因为在风险发生前并不知道损害的部位和程度,无法在风险失控前制定详尽的挽救方案,只能在应急方案启动后,按照一定的处置原则进行必要补充。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电力工程项目的执行过程中,风险是长期并客观存在的,且伴随项目的始终。由于项目执行者对风险的认知程度和采取的控制方式不同,风险失控的概率和程度也大不同。因此,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项目的执行者要扎实做好风险管理的工作,做到组织落实、制度落实、责任落实、措施到位,不断完善风险控制机制,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使电力企业能够为我国电力事业的稳定、安全发展,为祖国的伟大复兴事业输送自己的能量。
参考文献:
[1]童喆,徐腾.浅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J].低碳世界,2017,(15):104-105.
[2]于世海,徐广铭.解析电力工程施工招投标阶段的风险管理[J].中国高新区,2017,(14):87.
[3]陈斌.分析10kV配电工程项目及风险管理方法[J].通讯世界,2017,(08):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