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陈列馆位于辽宁省抚顺市高尔山下,原是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为了囚禁中国抗日志士和爱国同胞于1936年修建的一所监狱,当时称“抚顺典狱”。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国民党接收,改名为辽东省第四监狱。1948年11月抚顺解放后,东北人民政府在此设立辽东省第三监狱。1950年6月,该监狱改建为抚顺战犯管理所。
1950年7月,中国政府依据《波茨坦公告》、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远东军事法庭有关处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罪犯之规定,根据中苏有关协定的条款,开始正式接收由苏联政府移交给中国的在侵华战争中,被苏军俘获的犯有破坏和平罪、战争罪、违反人道罪的日本战犯共计982人,伪满洲国战犯71人。之后,抚顺战犯管理所又陆续收押了在国内解放战争中被人民解放军俘获的犯有战争罪的蒋介石集团战犯354人。其中包括伪满国务院总务厅长官武部六藏、次长古海忠之,日本陆军第一一七师团中将师团长铃木启久、第五十七师团中将师团长藤田茂、第三十九师团长佐佐真之助,伪满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等。
抚顺战犯管理所全体工作人员,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改造战犯所确定的一系列政策,给予战犯人道主义待遇,通过艰苦细致的教育和改造,终于使昔日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战犯在我国特别军事法庭的正义审判面前低头认罪,把伪满洲国战犯和蒋介石集团战犯改造成为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人。
1956年6月至1964年3月间,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关押的日本战犯被分期分批全部释放回国。1959年12月到1975年3月,在此关押的伪满战犯和蒋介石集团战犯也被分期分批全部特赦。
1986年,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对外开放。1988年,中国归还者联络会捐款建造了一座6.37米高的由大理石和花岗岩构成的“向抗日殉难烈士谢罪碑”。
高速公路不仅拉近了时空距离,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长沙县果园镇浔龙河村从省级贫困村嬗变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就是高速公路带来思想观念变化的鲜活事例。
2010年,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重新对外开放。该馆现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共有改造日本战犯陈列馆和改造末代皇帝专题展两处展馆,另有反映当年战犯学习和生活的监舍、俱乐部、医务室、大伙房、花窖、菜园、露天舞台、理发室、浴室、面包房、运动场、谢罪碑、御花园、管教人员办公室等30余处景点。重新修建的两处现代化陈列馆里共展出图片800余张,实物500余件,80%以上都是首次向社会公开。
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水平和行动步伐不可能绝对一致。但值得高兴的是,许多老师已经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努力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特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发展,灵活调整教学的节奏,引导学生自主发展,促进全体学生的素养提高。
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陈列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旅游景区。★
责任编辑/陈 洪
标签:战犯论文; 抚顺论文; 管理所论文; 日本论文; 师团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党史论文; 党史参考资料论文; 《党史文苑》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