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冷壁温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冷,温度,超临界,锅炉,数值,碳化物,炉膛。
水冷壁温度论文文献综述
徐青蓝,周克毅,肖杰,杨浩蓝,张凌翔[1](2019)在《垂直水冷壁异形鳍片区域温度与热应力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超/超超临界锅炉垂直水冷壁中间集箱附近的水冷壁异形鳍片区域向火侧易出现横向裂纹,可能导致水冷壁泄漏或爆管。以某660 MW超超临界锅炉为对象,介绍了水冷壁异形鳍片区域温度和热应力的数值计算模型。针对横向裂纹问题,基于计算数据分析了该区域的温度和热应力分布特征,以及锅炉负荷变化和水冷壁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异形鳍片旁的管壁向火侧顶点的轴向拉应力和等效应力大,锅炉变负荷运行易产生交变热应力,导致横向裂纹;异形鳍片中心为整个模型温度最高处,轴向应力和等效应力值也较大,需要重点关注;异形鳍片与管壁交接处等效应力大,材料失效时容易产生裂纹,可能向旁边的异形鳍片区域管壁向火侧延伸。(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刘昕昶,张新闻,昌小朋,李洋[2](2019)在《温度对超临界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了解与掌握温度对水冷壁高温腐蚀速率变化的影响,以某超临界锅炉水冷壁为研究对象,将水冷壁割管切割成若干试样块后置于管式炉内,在炉温450℃、500℃、550℃,向炉内通入O_2、N_2、H_2S、CO混合气体,模拟炉内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腐蚀实验,通过测试试样块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建立了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腐蚀速率与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同时借助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温度和腐蚀时间对水冷壁高温腐蚀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在450~550℃,温度每提高50℃,腐蚀速率提高0.89倍;腐蚀的前期腐蚀速率主要是由金属表面生成的复合腐蚀膜的反应速度控制,后期各腐蚀元素的扩散作用影响较大;温度的升高促进了晶体的增长,加大了晶体间的距离,当温度升至550℃时,形成金属晶体间的腐蚀,腐蚀更加剧烈。(本文来源于《工业炉》期刊2019年04期)
王亚欧,陶谦,肖杰,陈波[3](2019)在《1000MW双切圆燃烧锅炉干湿态转换过程中水冷壁温度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超超临界双切圆锅炉干湿态转换过程中的水冷壁温度偏差大、超温的问题,采取了叁个阶段的控制措施:干湿态转换前,优先投入上层磨煤机运行,提高锅炉压力和给水温度;转态过程中,维持合适的水煤比以及较低的中间点过热度;锅炉正常运行时,尽量提高炉膛火焰中心高度,使炉膛热负荷分布更加均匀,调整一、二次风配风方式,降低"热角"区温度。此外,取消了超温管的节流孔圈,增大质量流速。通过以上调整方法,有效缓解了干湿态转换过程中水冷壁超温问题,改善了水冷壁的运行工况。(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期刊2019年01期)
王洋,汪华剑,周虹光,严响林,白鹏[4](2019)在《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温度测试方法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锅炉水冷壁管温度的测试与控制是火电厂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难题。通过在某台超超临界参数锅炉水冷壁管特定位置处安装能够同时测试水冷壁管向火侧壁温、背火侧壁温及管内工质温度的测试装置,实时监测水冷壁各工况下的管壁及工质温度变化,分析日常运行中各相关因素对水冷壁温度的影响特性。研究表明,启炉升负荷、变负荷工况吹灰以及水煤比失调等因素易导致或加剧水冷壁管壁温大幅突升,停炉过程和磨煤机投运方式的改变对水冷壁管壁温的影响较小。该测温装置及所得结论对火电厂水冷壁安全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期刊2019年01期)
李红霞,韦祎,杨文刚,刘国齐,马天飞[5](2018)在《水冷壁式粉煤气化炉炉衬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使水冷壁式粉煤气化炉长周期、高效化运行,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粉煤气化工艺的水冷壁式气化炉炉衬服役过程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水冷壁式气化炉内挂渣层由固态层、熔融层和流动层组成,提高耐火材料的热导率有利于挂渣层的形成。2)选用耐火材料的热导率为8~10 W·(m·K)~(-1),渣表面温度为1 290~1 310℃时,炉壁挂渣状态较好。3)当炉内已实现正常挂渣厚度(15 mm以上)时,水冷管和渣钉都会在安全温度下正常运行,在挂渣厚度较低的情况下(低于15 mm),渣钉和水冷管有超温的风险。(本文来源于《耐火材料》期刊2018年02期)
李子建[6](2018)在《DG3000t/h级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管壁温度和吸热量偏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以燃煤为主要能源的局面在短时间内难以扭转改变,同时我国燃煤发电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这些因素制约着社会的发展。为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有必要发展高效的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本文为研究鲁阳电厂超超临界锅炉在低负荷下上部水冷壁管出现较大偏差的现象,通过在原有DCS基础上加密布置管壁温度测点,测量不同负荷、不同煤质、不同配风方式以及不同磨煤机投运方式等条件下的锅炉水冷壁管壁温度,进而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掌握不同工况下水冷壁壁温及热负荷的分布规律,分析不同工况对水冷壁壁温及吸热偏差的影响。接着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水动力计算。采用流动网络系统方法,将水冷壁划分为由回路和管段组成的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水冷壁各回路的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与能量守恒方程,从而计算出各负荷下水冷壁各回路流量分配、压力沿流动方向的变化、出口汽温、工质与管壁温度沿高度方向的变化趋势,对水冷壁的运行特性进行全面的评价,进而提出改进和优化设计的方法。最后本文使用有限元法分析分析上炉膛前墙水冷壁管的热应力分布情况。首先梳理了热力学及弹性力学的相关理论,并确定相应的边界条件。热力学边界条件为管内对流以及管外热流密度,弹性力学的边界条件为位移约束和管内工质的压强。接着使用ANSYS Workbench模拟了水冷壁截面的温度分布、变形以及热应力分布的情况。(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8-03-01)
黄翔,陶谦,王亚欧,陈波,傅高健[7](2017)在《某电厂水冷壁温度偏高问题分析及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某电厂的1号锅炉为超超临界直流锅炉,在调试期间出现了水冷壁温度过高的问题,且在燃烧方式改变或负荷增减时均存在超温现象。通过分析发现,测点主要分布在燃烧器喷口边缘区域,取消节流孔圈的方法可以增强水冷壁管对锅炉负荷波动、切磨运行的适应性,高负荷时壁温可下降约40℃,低负荷时壁温可下降约60℃。(本文来源于《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期刊2017年12期)
姚旭东[8](2017)在《直流锅炉火焰中心与下部垂直水冷壁出口温度的建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锅炉火焰中心位置不仅关系到炉内燃烧状况,还影响着受热面的安全,是锅炉运行调节中的重要参数。当火焰中心位置发生偏斜时,将改变炉内空气动力场影响燃烧,导致水冷壁受热不均、水冷壁管结渣和高温腐蚀、甚至造成水冷壁超温爆管等事故。当前关于火焰中心位置的研究一般是通过温度场模拟、火焰光谱信息处理等,难以实时判别运行中炉膛火焰中心的位置。因此,研发一种简单可靠的炉膛火焰中心位置的预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本文以某600MW超临界机组四角切圆燃烧锅炉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现有水冷壁出口壁温测点,进行火焰中心位置判别的方法,建立了水冷壁壁温与火焰中心位置间的计算模型,并将叁维全炉膛数值模拟与热力计算相结合,进一步完善计算模型和预测方法,对多种工况下火焰中心位置进行了判别,为机组优化运行提供指导。首先,本文基于锅炉热力计算的方法,选用75%BMCR工况参数,建立了炉膛火焰中心位置与水冷壁热负荷分布的关系模型,以及炉膛火焰中心位置预测模型,并通过同负荷另一时段运行参数验证和修正该预测模型;再应用所建预测模型对不同工况(55%、65%、85%和100%BMCR)下的炉膛火焰中心位置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采用所建炉膛火焰中心位置的预测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炉膛火焰中心的位置;通过与实测的数据对比,计算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证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当火焰中心向某一侧墙偏移时,该侧水冷壁热负荷会有整体的升高,而对面墙热负荷会有整体的下降,且变化的幅度与炉膛火焰中心位置的偏移量有关。其次,通过全炉膛叁维数值模拟的方法,选用65%BMCR工况参数,分析了此时炉内的速度场、温度场,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了下水冷壁出口壁面热负荷和壁温分布;该计算方法通过对文献中的热负荷不均匀系数的优化,进一步完善了基于热力计算方法所建立的炉膛火焰中心位置预测模型,使其更适用于计算所用炉型;应用完善后的预测模型对65%BMCR工况下的火焰中心位置进行预测,并针对火焰中心位置偏移的情况采取相应调节措施;最后应用该预测模型验证了调节的效果。结果表明:应用基于叁维数值模拟计算所得的下水冷壁出口壁温与实测值更相符,通过完善后的火焰中心位置预测模型对运行中火焰中心位置的预测更具有准确性与可靠性。最后,本文开发了仅需应用下水冷壁出口壁温测点的火焰中心位置在线监测系统。该监控系统可通过输入参数诊断炉内的燃烧状态;若火焰中心位置发生偏移则发出报警,并直观地显示炉膛火焰中心位置,帮助电站锅炉运行人员实时掌握炉内的燃烧工况,同时可为运行人员提供燃烧调节措施。该在线监测系统为切圆燃烧锅炉的监控和优化调节提供了新的途径,锅炉检修人员可通过火焰中心位置的历史偏移情况,总结出水冷壁管的易坏区域并采取相关预防手段。本文所提出的预测方法仅需利用锅炉已有测点,投资低、预测过程简单可靠,工程实用性强,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前景。火焰中心位置预测方法提出的目的在于给锅炉运行人员提供运行调节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同时为大容量火电机组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7-08-07)
范洁,周玉,崔高颖,易永仙[9](2016)在《回火温度对发电机水冷壁用SA213-T12钢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发电机水冷壁用高强度钢为研究对象,采用先正火,再淬火,最后回火的热处理工艺对其进行性能优化,分析回火温度对其碳化物析出及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回火温度在400~450℃时,钢中碳化物主要为尺寸较大的M_3C合金渗碳体;当回火温度在450~600℃时,碳化物主要为尺寸较小的弥散分布的M_6C和M_2C;当回火温度达到650℃时,弥散分布的碳化物数量开始减少并发生球化、长大,同时合金钢强度也随回火温度提高逐渐降低,且在高温区间和低温区间回火时强度下降较快。(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2016年10期)
李斌,汪华剑,梁学东,王诚斌,时标[10](2016)在《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的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管温度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场测试只能得到水冷壁向火侧顶点、背火侧顶点及管内工质温度这3个数据。为研究水冷壁管向火侧整体壁温与这3个点温度的关系,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在ABAQUS软件中建立水冷壁管叁维模型,开发自定义传热系数和热负荷子程序,分别研究3个点温度约束与壁面热负荷载荷下水冷壁管温度场分布的差异。发现仅根据3个测试数据无法获得正确的温度场分布,必须提供壁面热负荷数值。借助已有热负荷分布特征,拟合获得了热负荷关于水冷壁管径向距离和向火侧顶点热负荷值的函数,经过试算得到了已知测试温度数据下的壁面热负荷。在该热负荷条件下,计算得到了正确的温度场分布,从而建立了向火侧外壁各点温度与顶点温度的函数。(本文来源于《锅炉技术》期刊2016年03期)
水冷壁温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了解与掌握温度对水冷壁高温腐蚀速率变化的影响,以某超临界锅炉水冷壁为研究对象,将水冷壁割管切割成若干试样块后置于管式炉内,在炉温450℃、500℃、550℃,向炉内通入O_2、N_2、H_2S、CO混合气体,模拟炉内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腐蚀实验,通过测试试样块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建立了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腐蚀速率与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同时借助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温度和腐蚀时间对水冷壁高温腐蚀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在450~550℃,温度每提高50℃,腐蚀速率提高0.89倍;腐蚀的前期腐蚀速率主要是由金属表面生成的复合腐蚀膜的反应速度控制,后期各腐蚀元素的扩散作用影响较大;温度的升高促进了晶体的增长,加大了晶体间的距离,当温度升至550℃时,形成金属晶体间的腐蚀,腐蚀更加剧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冷壁温度论文参考文献
[1].徐青蓝,周克毅,肖杰,杨浩蓝,张凌翔.垂直水冷壁异形鳍片区域温度与热应力分布[J].化工学报.2019
[2].刘昕昶,张新闻,昌小朋,李洋.温度对超临界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影响的实验研究[J].工业炉.2019
[3].王亚欧,陶谦,肖杰,陈波.1000MW双切圆燃烧锅炉干湿态转换过程中水冷壁温度控制[J].中国电力.2019
[4].王洋,汪华剑,周虹光,严响林,白鹏.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温度测试方法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2019
[5].李红霞,韦祎,杨文刚,刘国齐,马天飞.水冷壁式粉煤气化炉炉衬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J].耐火材料.2018
[6].李子建.DG3000t/h级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管壁温度和吸热量偏差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8
[7].黄翔,陶谦,王亚欧,陈波,傅高健.某电厂水冷壁温度偏高问题分析及处理[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7
[8].姚旭东.直流锅炉火焰中心与下部垂直水冷壁出口温度的建模研究[D].东南大学.2017
[9].范洁,周玉,崔高颖,易永仙.回火温度对发电机水冷壁用SA213-T12钢性能的影响[J].铸造技术.2016
[10].李斌,汪华剑,梁学东,王诚斌,时标.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的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管温度分布研究[J].锅炉技术.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