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处方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处方,系统,质子,抑制剂,管理系统,医嘱,高效。
处方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左静,李鑫,廖丽娜,郭美琦,张敏[1](2019)在《某院门诊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实施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展现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在降低不合理处方、促进患者安全用药中的作用。方法:根据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审核流程,统计并分析了在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间系统每步审核流程里的处方数据。结果:系统预审问题处方率由47.72%下降至37.51%,医生提交前返回修改处方率由39.69%上升至73.25%,系统提交的问题处方率则由60.31%下降至26.75%,药师干预成功率由59.36%上升到87.74%。结论:处方前置审核系统降低了不合理处方的发生率,规范了医生开方行为,保障了患者安全用药。(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洪顺福,陈双双,卢丽珠,吴琼[2](2019)在《开展处方前置审核的分析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药学也面临转型要求,处方前置审核应运而生,但仍是一个尚处于发展阶段的新事物。为了更好地为医院实行处方前置审核做准备,作者查阅了已经发表的文献,对处方前置审核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与思考,并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医药管理杂志》期刊2019年18期)
武明芬,史卫忠,赵志刚[3](2019)在《国内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国内叁甲医院应用较多的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优缺点,提出发展优化建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用户使用情况调查,从系统的审核速度、功能特点、版本更新、用户体验和市场售价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美德医集成了中、美两国药品数据库和用药规则;PASS和iPRC数据库信息全面并提供详细的更新说明;天际健康与普华和诚响应速度快,目前国内用户较多;慧药通结构清晰,方便维护和升级。结论前置审核系统各具特点和优势,功能已基本能胜任医院的日常工作,但仍存在数据库不够全面、无效警示过多、更新维护不及时等不足,仍需进一步发展完善。(本文来源于《中南药学》期刊2019年09期)
沈峻,鲁威[4](2019)在《基于人工智能的区域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建设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市普陀区加强监管临床合理合规用药,以区域平台处方点评和区域合理用药为基础,以大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为手段,构建了一套提供智能化的药师处方前置审核等管理的药学辅助服务系统。经不断修正和完善处方审核规则知识库,形成了一套在普陀区内的药学服务闭环管理模式。该系统在区域内逐步推广和深化应用,为优化药学服务、提高医药服务水平、保证用药安全提供了一条可参考的路径。(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马春花[5](2019)在《实行处方前置审核 促进药物合理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描述门诊患者的治疗前干预模式,总结干预前病例的分布特点,分析治疗前干预模式的优缺点。方法根据人工处方复查和人工复查+PASS系统复查处方,分析问题处方的分布特点、误差类型和治疗前干预效果。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门诊点评处方及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人工点评+PASS系统审核处方干预等情况,预计将应用其预审系统。结果处方干预通过预审,做到处方快速有效干预,有效提高了传统窗口审核模式下干预过程的形式化、效率低、沟通困难等问题。结论门诊预审的实施可以有效规范医生的处方行为,提高合理用药和处方质量,促进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56期)
冯丽萍[6](2019)在《PDCA循环法在完善处方前置审核系统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完善处方前置审核系统中的应用及效果,促进处方前置审核工作的开展。方法运用PDCA循环理论,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持续提高处方审核质量,比较PDCA循环前后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出现的假阳性处方率和假阴性处方率。结果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出现的假阳性处方率由高于10%下降到低于5%,假阴性处方率由大于5%下降到小于3%。结论 PDCA循环法用于持续完善医院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效果显着,有效提高了审方的质量,有利于处方前置审核工作顺利开展,保证合理用药。(本文来源于《中国处方药》期刊2019年06期)
王林娜[7](2019)在《重楼皂苷Ⅱ体外抗肺癌活性、分子机制及其制剂处方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肺癌是全世界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癌症中均居第一位,随着肺癌病程的发展,癌细胞极易发生侵袭、转移,这也是肺癌难以治愈,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目前治疗肺癌方式不足,亟需研究开发新的抗肺癌药物,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中药重楼(Rhizoma Paridis)是传统中医配伍抗癌方剂的常用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重楼具有抗肿瘤、镇定止痛、抑菌消炎等作用,重楼皂苷是其主要活性成分。目前研究报道较多的是常见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Ⅵ和重楼皂苷Ⅶ,事实上重楼中还有很多具有生物活性的皂苷类成分。此外,相关的研究多为探讨重楼皂苷诱导癌细胞凋亡和自噬性死亡,关于重楼皂苷抑制癌细胞侵袭、转移作用及相关机制尚未见广泛报道。基于以上相关资料,本研究拟选取肺腺癌A549细胞模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九种重楼皂苷单体(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Ⅲ、重楼皂苷Ⅴ、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重楼皂苷H、纤细薯蓣皂苷、17-羟基纤细薯蓣皂苷)对A549细胞生长抑制及侵袭、转移作用的影响;并通过以上实验结果筛选出抑制作用强的重楼皂苷Ⅱ进行深入研究,从PI3K/AKT/mTOR信号通路切入,阐述重楼皂苷Ⅱ抑制侵袭和转移作用的分子机制;同时考察了重楼皂苷Ⅱ的平衡溶解度、稳定性及油水分配系数,为后续相关制剂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培养肺腺癌A549细胞,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九种重楼皂苷单体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绘制细胞活性曲线图,计算九种重楼皂苷作用A549细胞24 h、48 h的IC50值,并选择适宜的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进行后续实验。2.利用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模型检测不同浓度的九种重楼皂苷对A549细胞侵袭作用的影响。3.利用划痕实验检测九种重楼皂苷对A549细胞迁移作用的影响。4.采用Real-time PCR检测经不同浓度的重楼皂苷Ⅱ处理后,A549细胞中与侵袭和转移相关基因MMP-1、MMP-2和MMP-9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5.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经不同浓度的重楼皂苷Ⅱ处理后,A549细胞中MMP-1、MMP-2和MMP-9蛋白水平的变化以及其上游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6.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确定检测重楼皂苷Ⅱ的最佳波长,测定重楼皂苷Ⅱ的平衡溶解度、稳定性以及油水分配系数。结果:1.九种重楼皂苷单体对A549细胞的生长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呈现出一定量效性和时效性。重楼皂苷Ⅰ作用A549细胞24 h、48 h后的IC50值分别为0.65、0.52μmol/L,重楼皂苷Ⅱ作用A549细胞24 h、48 h后的IC50值分别为0.87、0.56μmol/L,重楼皂苷Ⅲ作用A549细胞24 h、48 h后的IC50值分别为1.51、1.04μmol/L,重楼皂苷Ⅴ作用A549细胞24 h、48 h后的IC50值分别为2.13、1.57μmol/L,重楼皂苷Ⅵ作用A549细胞24 h、48 h后的IC50值分别为5.87、3.90μmol/L,重楼皂苷Ⅶ作用A549细胞24 h、48 h后的IC50值分别为2.44、1.85μmol/L,重楼皂苷H作用A549细胞24 h、48 h后的IC50值分别为3.05、2.60μmol/L,纤细薯蓣皂苷作用A549细胞24 h、48 h后的IC50值分别为2.58、1.89μmol/L,17-羟基纤细薯蓣皂苷作用A549细胞24 h、48 h后的IC50值分别为8.14、6.82μmol/L。2.九种重楼皂苷单体均能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侵袭能力。重楼皂苷Ⅰ(0.25、0.5μmol/L)、重楼皂苷Ⅱ(0.3、0.6μmol/L)、重楼皂苷Ⅲ(0.5、1.0μmol/L)、重楼皂苷Ⅴ(0.75、1.5μmol/L)、重楼皂苷Ⅵ(2.5、5.0μmol/L)、重楼皂苷Ⅶ(0.75、1.5μmol/L)、重楼皂苷H(1.25、2.5μmol/L)、纤细薯蓣皂苷(0.75、1.5μmol/L)、17-羟基纤细薯蓣皂苷(3.0、6.0μmol/L)分别作用A549细胞24 h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穿过Transwell底膜的细胞数量明显降低,且随重楼皂苷浓度增加,穿过Transwell底膜的细胞数随之减少。3.九种重楼皂苷均能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能力。重楼皂苷Ⅰ(0.5μmol/L)、重楼皂苷Ⅱ(0.6μmol/L)、重楼皂苷Ⅲ(1.0μmol/L)、重楼皂苷Ⅴ(1.5μmol/L)、重楼皂苷Ⅵ(5.0μmol/L)、重楼皂苷Ⅶ(1.5μmol/L)、重楼皂苷H(2.5μmol/L)、纤细薯蓣皂苷(1.5μmol/L)、17-羟基纤细薯蓣皂苷(6.0μmol/L)作用A549细胞48 h后,其迁移水平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分别降低了47.90%、55.15%、36.66%、32.43%、62.53%、47.23%、63.72%、50.46%、34.80%。4.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经重楼皂苷Ⅱ(0.5、1.0μmol/L)处理后,A549细胞中MMP-1、MMP-2以及MMP-9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经重楼皂苷Ⅱ(0.5、1.0μmol/L)处理后,A549细胞中MMP-1、MMP-2以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其上游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水平也明显降低。6.重楼皂苷Ⅱ在pH值分别为2.0,3.0,3.8,5.0,6.8,7.0,7.8磷酸盐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分别是33.680,21.487,23.371,29.626,32.146,69.001,81.286μg/mL;重楼皂苷Ⅱ在pH值为2.0,3.0,3.8,5.0,6.8,7.0,7.8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油水分配系数分别为0.116,0.218,0.266,0.288,0.538,0.436,0.493,重楼皂苷Ⅱ在9 h内于不同pH条件下较稳定。结论:1.九种重楼皂苷均能明显抑制A549细胞增殖,提示其在体外具有较好的抗肺癌作用,其中重楼皂苷Ⅰ抑制作用最强,重楼皂苷Ⅱ次之;2.九种重楼皂苷均能抑制A549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其中重楼皂苷Ⅱ对A549细胞侵袭及转移的抑制作用较为突出;3.重楼皂苷Ⅱ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作用可能与降低金属蛋白酶家族的MMP-1、MMP-2和MMP-9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有关;4.重楼皂苷Ⅱ通过介导A549细胞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下游功能性蛋白,抑制A549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发挥抗肿瘤作用。5.重楼皂苷Ⅱ的水溶性差,在弱碱性条件下溶解度较大,随pH值增大其溶解度相应增加,重楼皂苷Ⅱ长时间稳定性不佳,重楼皂苷Ⅱ的lgP均小于1,随pH变化的影响不大,说明其膜渗透性较差,脂溶性较差,不适合作为常规口服制剂开发使用。(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5-26)
卢晓锜[8](2019)在《新型抗流感病毒应急药物GZ830处方前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GZ830为新实体化学药物,初步研究表明其有抗流感病毒作用,本研究首先对GZ830进行系统的处方前研究,充分考察其理化性质、建立准确灵敏的检测方法,考察其降解规律,根据研究结果选择合适的剂型,并对制剂的处方工艺进行研究,优化处方工艺,最后对制备的制剂进行稳定性考察,意在设计并制备得到安全可靠稳定的GZ830制剂。方法:1.首先对原料药特性研究,以肉眼观察、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充分观察GZ830的外观性状;X射线粉末衍射考察原料药的晶型,分别用毛细管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测熔点;在常温条件下,使GZ830溶于不同的溶剂中,考察其溶解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A值,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得到GZ830紫外吸收系数;将GZ830置于不同湿度环境下,考察其吸湿性;采用2015版中国药典干燥失重法考察GZ830的干燥失重;采用摇瓶法测GZ830的lgP;分别采用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821第叁法、0801项对GZ830进行重金属、氯化物检查。2.其次是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以色谱峰保留时间、分离度、对称因子和理论塔板数等为考察指标,对检测波长、色谱柱、流动相、柱温、流速等色谱条件进行筛选,建立GZ830原料药含量及有关物质的HPLC检测方法;通过精密度、线性、耐受性、系统适应性、专属性、重复性等实验进行方法学的验证;用DAD检查色谱峰的纯度,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降解产物的结构确认。3.探究GZ830降解规律探究,制备一系列不同pH值的GZ830磷酸氢二钠–柠檬酸供试样品溶液并进行高温灭菌,考察GZ830在不同pH条件下的降解情况;将GZ830水溶液置于不同温度下,考察其在不同温度下的降解情况;将浓度约为2.5mg/ml的GZ830水溶液置于常温条件下68T,考察其降解规律。4.进行GZ830掩味微丸的工艺研究,将辅料与GZ830按照1:1进行混合,压片,在加速条件下考察原辅料相容性;以上药率、含水量、微丸稳定性为指标,分别对上药参数和处方工艺进行的摸索,得到了最优的流化床上药参数和处方工艺;按最工艺参数和处方制备GZ830掩味微丸,以口感为目标考察其掩味效果;以外观、含量为考察指标进行加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1.GZ830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特殊气味,熔点为207.37oC,易溶于水和甲醇且在水中的紫外吸收系数为207干燥失重率为0.015%且无引湿性,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实验结果为-1.05~0.39,表明GZ830可开发为口服固体制剂。2.建立了HPLC法用于测定GZ830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选定的HPLC色谱方法在160~1200μg/ml范围内,GZ830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专属性良好,满足测定的需求。3.降解实验表明,GZ830在蒸馏水中稳定性比在缓冲溶液中稳定;其水溶液在常温条件下主药易水解,在加热条件下易降解为N-N转移产物;GZ830不宜开发为口服液体制剂;4.最佳的上药参数及处方工艺制备得到的GZ830载药微丸,上药效率高,重复性好;在包衣增重为10%条件下,采用水溶性材料包衣,掩味效果差,采用Eudragit E PO包衣,成功掩味,但制剂稳定性差。结论:GZ830不宜开发为包衣微丸制剂。(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田刚强[9](2019)在《浅谈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处方前置审核已经成为医疗机构的硬性要求,文章对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设计思路、工作流程、审核预留时间、审核内容与依据进行了阐述,增强了对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认知,并从设计思路、工作流程、预留时间3个方面对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作用进行总结与分析,对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应用现状进行客观分析,以期不断改进与完善处方前置审核的发展,充分发挥该系统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中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光明中医》期刊2019年08期)
陈潞梅,廖丽娜,朱芳芳,李鑫,黄菲[10](2019)在《我院门诊处方前置审核工作中质子泵抑制剂用药规则的精细化设置》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促进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用药及处方前置审核工作的开展。方法:在我院"临床合理用药智能管理系统"的"医院自维护规则库"中,依据我院临床中质子泵抑制剂的实际应用情况,对质子泵抑制剂在不同适应证下的用药剂量、联用情况、用于儿童时的年龄及禁忌等级等进行精细化设置以促进处方前置审核工作的开展;统计精细化设置后2018年1-8月门诊处方中质子泵抑制剂处方的事后点评处方合格率、处方前置审核时药师干预问题处方成功率以及8个质子泵抑制剂中各审核项不合格处方率(审核类别包括"相互作用""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重复给药""用法不适宜"等4项),评价精细化设置后的效果。结果:从2018年1月到2018年8月,质子泵抑制剂的事后点评处方合格率从81.94%逐渐升高至95.10%,处方前置审核时药师干预问题处方成功率从32.75%上升至91.01%,4项不合格处方率均逐月明显下降。结论:我院对质子泵抑制剂用药规则进行的精细化设置促进了门诊处方前置审核工作的有效开展及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用药。(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9年07期)
处方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药学也面临转型要求,处方前置审核应运而生,但仍是一个尚处于发展阶段的新事物。为了更好地为医院实行处方前置审核做准备,作者查阅了已经发表的文献,对处方前置审核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与思考,并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处方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1].左静,李鑫,廖丽娜,郭美琦,张敏.某院门诊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
[2].洪顺福,陈双双,卢丽珠,吴琼.开展处方前置审核的分析与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
[3].武明芬,史卫忠,赵志刚.国内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比较[J].中南药学.2019
[4].沈峻,鲁威.基于人工智能的区域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建设与应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9
[5].马春花.实行处方前置审核促进药物合理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6].冯丽萍.PDCA循环法在完善处方前置审核系统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处方药.2019
[7].王林娜.重楼皂苷Ⅱ体外抗肺癌活性、分子机制及其制剂处方前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9
[8].卢晓锜.新型抗流感病毒应急药物GZ830处方前关键技术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9
[9].田刚强.浅谈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中的作用[J].光明中医.2019
[10].陈潞梅,廖丽娜,朱芳芳,李鑫,黄菲.我院门诊处方前置审核工作中质子泵抑制剂用药规则的精细化设置[J].中国药房.2019
论文知识图
![的色谱图](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005059.nh0008&suffix=.jpg)
![溶液的光照稳定性考察(n=3)](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005059.nh0014&suffix=.jpg)
![盐酸帕罗西汀化学结构式](/uploads/article/2020/01/04/56ceb1d4c58d2c98c4d807e7.jpg)
![药事管理DTC 组建/运行与 STG 编写/实施—...](/uploads/article/2020/01/04/9120c5988fa8297de8fdeb42.jpg)
![药事管理DTC 组建/运行与 STG 编写/实施—...](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n20080200770048_00&suffix=.jpg)
![人体皮肤结构示意图](/uploads/article/2020/01/04/7f41e030dc667c7d63c68e2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