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中图分类号:B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11-0000-01
摘要:宗教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对人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大影响。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体系,宗教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于整合社会,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更主要的是宗教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它使人有了信仰寄托,能够慰藉人的心灵,使人们获得心理归属感和心理平衡,给人以终极关怀,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在我国目前的现代化进程中,应重视宗教的这种社会作用,并积极引导宗教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宗教;信仰寄托;心灵慰藉;精神渴求;终极关怀
Treatcorrectlyreligiousbeliefsonthesocialfunctionofcomfortandheart
Zhangyong
(PhilosophyDepartment,HunanNormalUniversity,ChangSha410081,Hunan,China)
Keywords:
Religion;Faithreposed;Heartcomfort;Spirituallonging;Ultimatecare
Abstract:
Religionisintheprocessofhumancivilizationisanimportantphenomenon,tothehumanworldoutlook,theoutlookonlife,thevalueshavebeenimportant.Asasocialandculturalsystem,religiousincertainsocialhistoricalconditions,tointegratesocial,promotesocialstabilityplayedanimportantrole.Moreimportantisthereligiouspsychologyinfluenceonpeople,itmakesthepersonhavethefaithtoconsign,cancomfortthemind,makepeoplegetmentalbelongingandpsychologicalbalance,giveapersonwithultimatecare,improvepeople'sspiritualrealm.InChinatheprocessofmodernization,attentionshouldbepaidtothesocialfunctionofreligion,andactivelyguidereligionstoadapttothemodernizationconstructionofourcountry,promotesocialharmony.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化形态,宗教几乎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步伐前进,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宗教扮演着或隐或显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影响。根据《国际宣教研究公报》2007年第1期的统计数字显示,全世界信仰各类宗教(包括民间信仰)的人口比例已达到85.77%,非宗教信仰者7亿8700万人,无神论者1亿5400万人,两项合计占世界总人口的14.23%作者简介:张勇(1980—)男,汉族,河北唐山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哲学、宗教学。]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各地宗教庙宇的香火日见兴旺,求神拜佛的人愈来愈多,关于宗教的各种书籍出版销售两旺,学者对宗教的研究也日渐繁荣,大学生热衷于宗教信仰或宗教文化的比比皆是,带有宗教色彩的节日和民俗越来越被群众所接受。面对这种所谓的“宗教热”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宗教现象何以如此火热?宗教给人们的精神境界到底带来怎样的影响?
一、宗教不会很快消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会长期存在
宗教作为一种以人的存在状况为反映对象的社会意识,它的内容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也反映了人自身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其赖以存在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心理根源和发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最初的宗教观念是人类在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对自然和人类自身认识极其有限的背景下产生的。进入阶级社会后,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所造成的社会苦难,成了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最深刻的社会根源。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异常发达,创造了人类先辈无法达到的文明,但宗教在今天并没有衰微的趋势,这背后有深刻的心理根源和社会根源。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程度,以及人们的认识水平,还远没有达到足以消除宗教根源的程度,宗教还有其存在的条件。只要人类尚未穷尽对人与自然的认识、人类还受异己力量的支配不能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真正自由人、不能完全解决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宗教就不会消亡。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漫长的历史,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将长期存在。宗教走向最终消亡也必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可能比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宗教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社会急剧转型给人们思想、心理、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当前信教者数量不断增加,信仰群体日益扩展,宗教影响力呈逐渐扩大的趋势,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会产生重大影响。宗教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长期课题。
在当前的社会思潮方面,有两种渴求需要我们特别关注:一是对信仰的渴求。信仰是出于人类本性的一种精神需求、精神创造,它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受到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类智力水平的制约,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的特征,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信仰追求是人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信仰为人类在无限的空间和永恒的时间中建构精神家园,当人们精神追寻指向较为稳定的主张,并由此感到自己的身心肉体与灵魂都有了可靠的归宿时,人便有了一种信仰。丧失信仰不仅会对个人的生存意义茫然失据,而且会在社会生活中无所适从,从而生活在空虚和迷惘之中。市场经济的确立、金钱魔力的巨大冲击、贫富分化的加剧,使得当前社会一部分人的信仰和道德极度缺失,表现为自私、冷漠、损人利己,为了赚钱可以丧失道德底线、伦理底线。2011年初温家宝总理告戒房地产商“你们的身上也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可见重建信仰和道德已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普遍渴求,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不止是房地产商,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二是对生命和个体心灵健康的渴求。人类生命必然有死的结局是人类信仰本性形成的又一基本背景。在无限与永恒的宇宙中,个人生命,乃至人类生命都不过是电光石火的一瞬,它偶然地产生,却将必然的死亡。古人早就感叹,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死亡是伴随生命和威胁生命的一大关口,在地球上,人之所以成为唯一有死的自觉意识的生物,是因为他们能够展望未来,故而能够从遥远的背景返还来认识到自己切身的处境,于是有了“万物之灵”的美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得更有质量,都希望能够生活在光明当中,远离心理疾病的困扰,活得轻松自在。
三、宗教在解决人们精神渴求方面的作用
1、宗教可以使人们获得心理归属感
人是社会性动物,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参加群体的活动,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利益关系的纠缠,人们往往不能加入到自己希望的群体,即使加入也不能得到情感交流和社会交往的满足。宗教在某些方面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以佛教为例,1990-1991年净慧长老在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理论基础上,提出“生活禅”理念,至今已经延续了20年之久,越来越多的佛教寺庙开始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每年夏季大量寺庙举办禅修夏令营活动,吸引在校大学生以及其他社会各界公众的参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一方面寺庙通过活动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另一方面广大信徒和学生在寺庙的生活中找回了久违的清净和心理归属感。基督教的礼拜和传道活动同样能使人们获得这种心理归属感。
2、宗教可以调节人们的心理
在现实生活中,在千变万化运动着的世界上,人们的生活到处充满了危机和不确定因素。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正可以不失时机地发挥其心理调适功能。宗教的心理调适功能是指通过特定的宗教信念把人们的心态从不平衡调节到相对平衡的功能,并由此使人们在心理、生理、精神和行为方面达到和谐的状态。人的内在精神需要使宗教的心理调节成为可能,宗教虽然不能直接解决现实问题,但能通过特定的信念把人们原来心理上的不平衡调节到相对平衡状态,并由此使人们在精神和行为上达到有益的适度状态。合理利用宗教社会心理调节功能,能使信教民众在精神上得到某种补偿,保持心理稳定与平衡。宗教还通过忏悔方式给犯有罪过的人留下了一条悔过自新、重新做人的后路,使他们消除沉重的负罪感,把心态调节到正常状态。
3、宗教提供精神慰藉和心理支持
现代人的生活经常处于一种难以把握自己命运的状态,这样,就有可能使人陷入悲观主义,从而意志消沉,悲观失望,颓废丧志,玩世不恭,对生活失去信心。信徒对超然于现实之外的彼岸世界的追求,可以消除他们对现实世界不满而造成的愤懑、焦虑、恐惧等心理,为他们提供安全感和某种慰藉。
宗教“向善”的特性,是信徒与信徒之间沟通的纽带,是解决彼此之间矛盾的金钥匙。信徒们很容易通过“善”的言行,达成相互的理解,化解心中的积怨。宗教信徒的“善行”,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它能抚慰人们的心灵,给予人们生存勇气,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缺失的精神补偿。由于宗教把种种事件纳入信仰的解释模式之中,从超越现实的彼岸给予虚幻的反映和合理的解释,从而使一切矛盾被臆想的解决了,于是,人的精神痛苦和情绪扰乱被内在地消除了,种种危机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也在心理上得到了克服。
宗教不仅是一种信仰,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宗教文化包罗万象,包括文学、绘画、历史、医学、建筑等多种学科,信教民众通过宗教经典的熏陶,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通过参加宗教活动,可以结交更多朋友,丰富精神生活,填补心灵空白。4、宗教为人提供终极关怀
对人的终极关怀是一切宗教的共性,蒂里希认为宗教乃是人的全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深度方面”,它在永恒无限的精神层面上关注人类的来源与归宿,即它表现的是人生之终极关切,指向的是维系人的存在并赋予人生以意义的东西,人是宗教性的动物。宗教信仰具有追求“终极”并以之为生活支撑和意义诠释的显著特征,它给人注入神圣的目标,并诉诸情感而以超自然的存在作为其信仰对象。
信仰的根源在于对未来和未知世界的敬畏。从古代到现代,历史和已知世界在不断扩大,但是未来和未知世界永存。人有对自身有限性超越的内在渴望,在人的诸种超越活动中,宗教信仰不同于其它超越活动的重要特征就在于它的终极性。在科技、哲学和宗教这三大文化领域之间,最具人生观意义、对人倾注“终极关怀”的,主要是宗教。至于哲学,正如罗素所说,它在意识形态上不过是介于宗教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故最终说来,它总是要么偏向于宗教而成为宗教哲学,要么偏向于科学而成为科学哲学,实难以有第三条道路可走。就其作为宗教哲学而言,它有直接意义上的人生观意义观而对人抱有“终极关怀”之意;就其作为科学哲学而言,它至多只有间接意义上的人生观意义而并不对人有““终极关怀”之心。宗教对人的终极关怀与其彼岸世界说,可以消除一些人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增强其生活的信心。
5、宗教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现实社会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纷扰和症结,极易使人缠绕其中,剪不断、理还乱,不能超拔。宗教追求的是超越现实与自我,它能安慰人的心灵,寄托人的理想,缓解现实生活中的压力,淡化人们对现实的关注,松动人心中的死结,从而使人的精神超然物外,暂时摆脱现世与人生的种种不如意。宗教提倡宽恕与忍让,宣扬因果报应在一定程度上升华了信教者的精神境界,平息了俗世的一些纷扰。人们周期性的举行宗教仪式,将平素积累起来的消极情绪以仪式这种特殊的方式化解,从而使人心变得安定和纯净,
宗教所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是虚幻的,也是理想的,人们笃信它并非出于理性的思考,而是出于情感的需要和向往,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真善美追求的价值倾向。虽然把希望寄托在冥冥上天和虚无缥缈的彼岸世界,并不能满足人类真正的需要,但应当如实地看到,在今天甚至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科学水平和发展条件的限制,社会还不能提供给每个人充分发展的条件,也不能充分满足每个人多方面精神慰藉的需要,所以,还会有许多人继续把宗教当作精神庇护的场所,宗教的存在将是长期的。也许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人类心理学大师荣格指出:“每个人需要有宗教,这种深沉的宗教情感乃是人类主要的冲动之一。这种冲动有如人的本能结构而永不衰竭、世代绵延。”[]。[注释:
①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当代世界宗教问题》【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122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第150页。
③卢红等《宗教:精神还乡的信仰系统》【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0页
参考文献:
[1]冯天策《宗教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王晓朝、李磊《宗教学导论》【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吕大吉《宗教学纲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当代世界宗教问题》【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5]范丽珠,JamesDWhiteheadandEvelynEatonWhitehead《当代世界宗教学》【M】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
[6]王晓朝《宗教学基础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詹石窗盖建民《中国宗教通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8]刘丽《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研究及其当代意义》【M】四川出版集团,2009年版
[9]张志刚《宗教研究指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10]刘庸、张弢《浅析世界宗教的发展趋势》【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