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论文和设计-赵剑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光伏板;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一端与光伏板连接;龙骨,与框架结构的另一端连接设置;支撑件,设置在框架结构与龙骨之间,以使框架结构与龙骨之间形成散热通道。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光伏组件通风和散热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板(10);框架结构(20),所述框架结构(20)的一端与所述光伏板(10)连接;龙骨(30),与所述框架结构(20)的另一端连接设置;支撑件(40),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20)与所述龙骨(30)之间,以使所述框架结构(20)与所述龙骨(30)之间形成散热通道。

设计方案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伏板(10);

框架结构(20),所述框架结构(20)的一端与所述光伏板(10)连接;

龙骨(30),与所述框架结构(20)的另一端连接设置;

支撑件(40),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20)与所述龙骨(30)之间,以使所述框架结构(20)与所述龙骨(30)之间形成散热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0)的靠近所述龙骨(3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接槽(41),所述龙骨(30)上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接槽(41)内以使所述支撑件(40)与所述龙骨(3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槽(41)为T形槽,所述卡接凸起设置在所述T形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0)的靠近所述框架结构(20)的一端焊接在所述框架结构(2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10)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光伏板(10)之间的宽度为d1<\/sub>,沿所述框架结构(20)至所述龙骨(30)的方向上所述支撑件(40)的宽度为d2<\/sub>,d1<\/sub>≤d2<\/sub>。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20)包括第一框架(21),所述第一框架(21)上设置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槽卡设在所述光伏板(10)的边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20)还包括第二框架(22),所述第二框架(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架(21)连接,所述第二框架(22)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支撑件(4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第一紧固组件(50),所述第一紧固组件(50)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20)和所述龙骨(30)上,以通过所述第一紧固组件(50)使所述框架结构(20)和所述龙骨(3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0)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件(40)间隔设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光伏建筑发展迅速,光伏建筑不仅能够为光伏组件提供足够的面积,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同时光伏建筑产生的电能还能满足建筑内的用电需求,减少电力输送过程的费用和能耗,降低了投资和维修成本。尤其是CIGS薄膜光伏材料,其具有优良的特性,而且性能和品质还在不断地提高。

现有技术中,在装配光伏组件时,光伏板与龙骨通过框架结构进行连接,通过打胶密封的方式进行密封。且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完全密封的方式,即框架结构的一端与光伏板贴合,框架结构的另一端与龙骨贴合,这样,不便于通风和散热。随着光伏组件背部温度逐渐升高,可能会造成发电效率衰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光伏组件通风和散热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光伏板;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一端与光伏板连接;龙骨,与框架结构的另一端连接设置;支撑件,设置在框架结构与龙骨之间,以使框架结构与龙骨之间形成散热通道。

进一步地,支撑件的靠近龙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接槽,龙骨上设置有卡接凸起,卡接凸起设置在第一卡接槽内以使支撑件与龙骨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卡接槽为T形槽,卡接凸起设置在T形槽内。

进一步地,支撑件的靠近框架结构的一端焊接在框架结构上。

进一步地,光伏板为多个,相邻两个光伏板之间的宽度为d1<\/sub>,沿框架结构至龙骨的方向上支撑件的宽度为d2<\/sub>,d1<\/sub>≤d2<\/sub>。

进一步地,框架结构包括第一框架,第一框架上设置有第二卡接槽,第二卡接槽卡设在光伏板的边沿。

进一步地,框架结构还包括第二框架,第二框架的一端与第一框架连接,第二框架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件。

进一步地,光伏组件还包括第一紧固组件,第一紧固组件设置在框架结构和龙骨上,以通过第一紧固组件使框架结构和龙骨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件为多个,多个支撑件间隔设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框架结构和龙骨之间设置支撑件,该支撑件能够使框架结构与龙骨之间形成一定的缝隙,由于相邻两个光伏板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缝隙,这样能够使得框架结构与龙骨之间的缝隙与外界连通,从而形成了散热通道。光伏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将通过该散热通道进行散热,通过自然通风带走了光伏板背后的热量,增加了散热效率,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光伏板的温度。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光伏组件通风和散热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光伏板和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光伏板;20、框架结构;21、第一框架;22、第二框架;30、龙骨;40、支撑件;41、第一卡接槽;50、第一紧固组件;60、第二紧固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包括:光伏板10、框架结构20、龙骨30和支撑件40。其中,框架结构20的一端与光伏板10连接,龙骨30与框架结构20的另一端连接设置。支撑件40设置在框架结构20与龙骨30之间,以使框架结构20与龙骨30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本实施例中的支撑件40可以为金属卡条。

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通过在框架结构20和龙骨30之间设置支撑件40,该支撑件40能够使框架结构20与龙骨30之间形成一定的缝隙,由于相邻两个光伏板10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缝隙,这样能够使得框架结构20与龙骨30之间的缝隙与外界连通,从而形成了散热通道。本实施例中的结构是在现有技术的安装方式上的改进,即在框架结构20和龙骨30之间增加了支撑件40,对安装和加工有更高的要求。同时,本实施例中的光伏组件也采用深打胶的安装方式,已达到既能满足防雨要求,又增加热气流的置换和转换效率,避免完全密封带来的光伏板10温度升高而导致的发电和热能利用效率的降低。

光伏板1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将通过该散热通道进行散热,通过自然通风带走了光伏板10背后的热量,增加了散热效率,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光伏板10的温度,还能提高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因此,采用本实施例提高工的光伏组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光伏组件通风和散热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40的靠近龙骨3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接槽41,龙骨30上设置有卡接凸起,卡接凸起设置在第一卡接槽41内以使支撑件40与龙骨30连接。采用这样的设置方式,通过第一卡接槽41和卡接凸起的配合,能够使支撑件40稳定地设置在龙骨30上。

为了更好地时支撑件40与龙骨30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卡接槽41为T形槽,卡接凸起设置在T形槽内。

为了便于安装,本实施例中将支撑件40的靠近框架结构20的一端焊接在框架结构20上,方便施工和安装。采用这样的设置,只需要将卡接槽卡接在卡接凸起上,便能使框架结构20、支撑件40和龙骨30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光伏板10为多个,相邻两个光伏板10之间的宽度为d1<\/sub>,即为相邻连个光伏板10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为d1<\/sub>,沿框架结构20至龙骨30的方向上支撑件40的宽度为d2<\/sub>,d1<\/sub>≤d2<\/sub>。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加宽散热通道,便于热空气的流出,有利于自然通风,减小了温度对发电效率的影响。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框架结构20包括第一框架21,第一框架21上设置有第二卡接槽,第二卡接槽卡设在光伏板10的边沿。采用这样的设置,以便于框架结构20与光伏板10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框架结构20还包括第二框架22,第二框架22的一端与第一框架21连接,第二框架22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件40。具体的,第二框架22与第一框架21通过第二紧固组件60连接,第二紧固组件60为螺栓和螺母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光伏组件还包括第一紧固组件50,第一紧固组件50设置在框架结构20和龙骨30上,以通过第一紧固组件50使框架结构20和龙骨30连接。具体的,第一紧固组件50包括螺栓结构,以便于安装和连接。

为了更好地形成散热通道,本实施例中的支撑件40为多个,多个支撑件40间隔设置。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支撑件40能够形成散热通道,减小温度对发电效率的影响,便于安装施工,有效散热,深打胶的打胶方式能够满足防雨要求且不完全密封,提高了光伏组件与墙体之间空腔的通风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光伏组件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1680.9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151081U

授权时间:20190723

主分类号:H02S 30/00

专利分类号:H02S30/00;F24S25/634

范畴分类:37P;

申请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节能减排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011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西滨河路22号

发明人:赵剑;张广军;马丽群;李辰琦;武威;韩青树;罗亚萨;刘航;李乐

第一发明人:赵剑

当前权利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节能减排有限公司

代理人:韩建伟;谢湘宁

代理机构:1124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光伏组件论文和设计-赵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