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16台中波桅杆设计与地基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吕波[1](2017)在《舰载运动平台红外面阵图像复原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舰载红外跟踪系统由于舰船受到海风海浪等扰动,致使红外面阵图像产生旋转和模糊现象,给指控中心的操作人员以及图像后续处理中弱小目标的检测、识别与跟踪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另外,鉴于图像数据越来越大和图像处理算法越来越复杂等趋势,对图像处理平台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红外图像消旋复原、红外图像去模糊复原、高性能信号处理板研制以及复原算法并行实现的研究。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推导出了舰载运动平台红外图像旋转角度。通过分析舰载红外跟踪系统以及图像发生旋转的原因,从空间几何角度定义了红外图像的旋转角度。并依据艏摇角、纵摇角、横摇角、方位角和俯仰角五个角度信息,在刚体绕定点旋转的物理学知识上,利用四元数法结合空间解析几何知识推导出了红外图像旋转角度。最后在旋转角度基础上进行图像消旋,复原出稳定的图像,缓解了红外图像的晃动程度,实现了电子稳像。2)、推导出了线性运动退化函数的运动长度和运动方向。分析和定义了舰载运动平台下,红外面阵图像序列的空间几何关系,在四元数和空间解析几何基础上,得到红外图像视场的视轴角度差和退化函数的运动方向。并根据红外面阵探测器的积分时间、瞬时视场和图像帧频等信息推导出运动长度。利用该方法推导的退化函数优点在于运动方向是任意的,而不局限于特定方向下的运动。3)、提出了将推导得到的线性运动退化函数作为EM算法的起始值,经过E步和M步的有限次迭代,得到了更加精细的退化函数。该方法提高了红外模糊图像去模糊复原的清晰度,并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4)、针对图像去模糊的复原算法存在振铃效应的现象,提出了循环边界法抑制边界截断引起的边界振铃纹波;并利用改进的受限制自适应复原算法复原图像以及抑制棱边振铃效应引起的纹波。实验表明,该方法在有效抑制振铃效应的同时,突出了图像细节,图像复原效果更加清晰。5)、围绕图像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图像复杂处理算法的高速处理两个方面的核心问题,研制了一块以TMS320C6678八核DSP为主要处理芯片的高性能信号处理板,并将红外图像的消旋复原算法和去模糊复原算法移植到具有高性能计算能力的八核DSP上。该移植工作充分考虑了并行技术的计算模型、各个内核之间的负载均衡以及核间的通信与同步等,提高了并行性和计算效率。依据图像复原算法流程和算法的计算量,设计了以数据流模型和主从模型的混合模型并行方式。实验测试验证了并行模型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基本达到各个内核负载的均衡化,为进一步的程序优化和工程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徐宇宏[2](2015)在《中波发射天线维护应该注意的问题》文中研究表明中波发射天线是无线开路发射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其性能优劣直接决定受众的接收质量,而加强其维护管理,则是提高受众接收质量的最好办法。
侯磊[3](2014)在《膜结构建筑设计中的物理环境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要:膜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结构形式出现仅半个世纪,与砖石、混凝土、钢等传统结构相比具有独特性。本文是基于膜结构建筑的热、光、声等物理环境特性,探讨膜结构建筑设计方法集合的系统行为。通过引入“类型学”理论体系,建立膜结构归类模型与图构系统,对膜结构建筑的类型进行系统性归类。从构成原理、形态特征、性能特点、构造技术、应用范围等方面,对各类型膜结构建筑的物理环境逐一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的建筑设计方法集合。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选题缘由。简述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发展,并从三个层面上分析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论文的总体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膜结构从产生原因、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阐述。膜结构的产生是结构技术和材料发展、建筑理论发展、社会转型、物理环境需求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三章对膜结构的材料、支承体系、空间要素等特性进行分析,重点研究膜结构的各种特性对建筑物理环境产生的影响。第四章作为全文核心部分,运用案例,通过分析膜结构建筑热、光、声等方面的物理环境特征,对设计提出建议,归纳出基于物理环境的建筑设计措施。第五章引入建筑类型学相关理论,对膜结构建筑的类型与图构进行分析,以期对其进行分类尝试,并进一步探讨各类型膜结构建筑的物理环境设计方法。第六章作为全文结论,对膜结构建筑设计从物理环境因素角度提出建议,并归纳设计方法集合。
李一芒[4](2014)在《周扫式多谱段无源预警实时图像处理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在东海海域进行防空识别区的划立,标志着我国对外部威胁的预警工作迈入了新阶段,同时说明了预警工作在国防领域的重要地位。雷达作为一种有源探测设备,在预警工作中一般担负主要任务,但其缺陷难以克服。作为雷达探测的补充手段,光学无源预警系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实时图像处理系统是光学无源预警系统的核心部分,其相关研究主要分为硬件结构和软件算法两个方面。近30年,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发展迅速,硬件结构方面朝着速度更快、集成化更好的方向发展,软件算法方面则涌现出了很多高效、易于工程实现的方法。这些都为光学无源预警系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以周扫式多谱段无源预警实时图像处理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的内容主要有:一、根据预警系统采用多谱段探测器进行“线面结合”的成像方式,且线阵探测器圆周扫描成像为主的特点,提出了新的预警策略和图像处理机制;二、对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目标检测与目标识别算法进行了讨论研究,为实现系统功能提供理论基础;三、对实现目标检测与识别的特定硬件平台加以研究和设计,以实时地完成系统对外部威胁的预警功能。周扫式多谱段无源预警系统能在一定策略下通过多个谱段的光学探测器进行目标探测和识别,本文以红外线阵探测器和可见光面阵探测器所组成的多谱段探测系统为例,开展对周扫式多谱段无源预警系统的研究。针对不同谱段探测器的应用,提出线面结合的探测方式。提出采用多级预警方法针对线阵探测器圆周扫描过程中发现的目标和面阵探测器进行确认时所识别的目标给出不同级别的预警信号;结合线阵探测器捕获图像的特点和图像处理平台高速率、大数据量的特点,定义图像子帧,对大视场图像进行分割处理;采用处理器内部多路处理的方法取代原有的等待方法,解决因对大视场图像进行分割而可能引起目标损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方位一维滤波器的目标检测算法对红外线阵探测器捕获图像进行处理,通过改变各方位滤波器的参数检测不同形状的目标,使滤波器在二维空间内尺度更灵活,解决了传统二维滤波器各项同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充分降维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的目标分类方法,通过充分降维理论,降低支持向量的个数和向量的特征维数,充分降维方法能够在不影响分类结果的同时将维数降到最低,较其它特征简化算法更科学。根据多谱段预警系统的技术指标要求,设计一种多处理器并行架构的数字图像处理系统,通过多核间任务分配与信息交互提升系统对信息的处理速度。在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中集成了PCI-e通信单元,使系统能与控制计算机间实现高速数据交互,同时优化了PCI-e通信单元,通过FPGA内核实现通信协议,取代了采用控制芯片实现通信协议的方法。在对算法的推导和对嵌入式实时图像处理系统的硬件设计过程中,进行了多项实验测试以验证所提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最后通过采集空中飞机目标的实验对系统的性能加以评估和分析。实验结果证明,系统的算法及硬件设计能够实现对空探测和预警功能,达到了预期目的。
白波[5](2012)在《采用焦平面探测器的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旨在研究一种凝视补偿措施,保证红外面阵列焦平面探测器在随方位转台周视成像的过程中,在其积分时间内能获得相对于自身保持静止的场景图像,保证探测器完成凝视积分成像,从而为高性能面阵凝视探测器能运用于周视预警系统奠定技术基础。文章主要针对系统总体设计与凝视补偿控制系统设计两个部分进行了研究。总体设计方面,提出了面阵列焦平面探测器步进凝视补偿思路及补偿机构设计方案,建立了系统作用距离估算模型。依据大气参量,目标参量及探测器参数,结合项目要求的探测距离对系统的光学参数进行了论证,并完成了光学设计。凝视补偿控制系统设计方面,提出了凝视补偿机构中扫描反射镜位置控制方案,设计时将电容传感器引入到位置反馈回路中形成负反馈,并通过光电耦合器实时校准电机的电器零位和机械零位,保证了扫描反射镜在补偿周器内转速的稳定性。以该稳速控制方案为基础,分析并选择了关键元部件,完成了校正网络电路、移项电路及功放电路的设计。同时,采用TMS320F240作为控制器的核心部件,以C2000系列DSP优化C语言为主体,配合以适当的汇编语言开发了控制软件,实现了对扫描电机的稳速控制功能。该系统先后经过了室内最小可分辨温差测试与外场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所提出的补偿方法,系统可实现面阵列器件在周视搜索中的凝视成像,所输出的周视图像中无明显的“拖尾”现象,同时探测距离完全符合预先的项目指标要求。此外,对于系统的周视图像拼接技术,本文亦做出了一定的阐述。
姚锦宝[6](2010)在《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及隔振措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过六次铁路大提速,列车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此外,重载铁路的开行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轨道交通引起环境振动问题日益突出。轨道交通引起的振动严重影响附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也对临近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精密仪器的正常使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对由轨道交通引起的建筑物振动及其隔振措施的研究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对地面轨道交通引起的建筑物振动预测和影响参数进行了研究。考虑土体与建筑物基础间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建立了列车-轨道-土体-接触面-建筑物空间系统模型,提出了不同接触条件下列车引起建筑物振动的预测公式。此外,还研究了采取不同的隔振措施对降低列车引起建筑物振动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包括:(1)根据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在土体与建筑物基础间采取变形协调、弹性接触和非线性接触三种不同的接触形式,讨论了不同的接触面形式对列车引起的建筑物、接触面以及建筑物附近土体的振动影响规律。(2)建立了考虑三种不同的接触形式下,地面列车引起的建筑物振动系统分析模型。模型包括两部分:一是建立了列车-轨道结构的振源模型,求出振源激励力;二是土体-接触面-建筑物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计算列车引起的建筑物振动响应。分析模型中,考虑了影响建筑物振动的多种因素,包括轨道不平顺、列车速度、列车距建筑物距离、地基土性质、车辆类型以及建筑物高度等因素的影响。(3)根据所建立的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的分析模型,考虑不同的接触条件,计算了各种影响因素下列车引起的建筑物振动影响规律。通过统计分析,对各因素的影响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回归出三种不同接触条件下,列车引起建筑物振动的预测公式。并通过课题组在现场试验结果对不同预测公式的适用性和准确性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土体-建筑物间考虑非线性接触的预测公式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准确性。(4)通过对京-广铁路沿线附近1幢6层砖混结构住宅楼进行现场测试,研究运行列车对附近建筑物振动的影响规律。测试分析表明:运行列车引起附近建筑物振动大小与列车速度、类型以及列车与建筑物间距离等因素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5)建立了考虑地基土-建筑物间为变形协调和非线性两种接触条件的建筑物空间动力分析模型,计算运行列车作用下的建筑物动力响应规律,并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非线性接触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运行列车引起建筑物的振动。(6)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隔振沟、隔振墙、基础隔振、改变建筑物自身动力特性以及在建筑物楼层上建立二次隔振体系等措施的减振效果,以及对列车引起建筑物振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列车引起的建筑物振动属微振动,隔振沟、降低楼板质量和基础隔振等措施对降低列车引起建筑物的微振动效果明显。
姚楚雄,夏大桥[7](2001)在《916台中波桅杆设计与地基处理》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介绍 91 6台中波桅杆设计与特殊地基的处理
姚楚雄[8](2001)在《国内几种典型中波发射天线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已建成的各种典型中波发射天线的结构设计 ,可供相关的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二、916台中波桅杆设计与地基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916台中波桅杆设计与地基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舰载运动平台红外面阵图像复原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相关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
1.2.1 消旋技术的发展概况 |
1.2.1.1 图像消旋的分类 |
1.2.1.2 电子消旋的发展概况 |
1.2.2 图像去模糊复原技术的发展概况 |
1.2.2.1 非盲复原 |
1.2.2.2 盲复原 |
1.2.3 图像处理硬件平台的发展概况 |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红外图像消旋复原研究 |
2.1 红外光电跟踪系统 |
2.1.1 红外光电跟踪系统组成 |
2.1.2 视轴伺服稳定系统 |
2.1.3 图像处理系统 |
2.2 舰载运动平台像旋的产生 |
2.3 姿态四元数理论介绍 |
2.3.1 四元数定义与运算法则 |
2.3.2 四元数表示轴-角对 |
2.3.3 四元数多次旋转特性 |
2.3.4 四元数表示坐标系旋转 |
2.3.5 四元数到矩阵的转换 |
2.4 舰载红外图像旋转角推导 |
2.4.1 坐标系设定及主要角度定义 |
2.4.2 视场旋转角定义 |
2.4.3 旋转角度推导 |
2.5 红外图像消旋复原 |
2.6 实验测试 |
2.6.1 摇摆台红外面阵图像消旋测试 |
2.6.2 实际采集红外面阵图像消旋测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模糊图像退化函数辨识 |
3.1 图像退化模型 |
3.2 退化函数和实际图像频谱分析 |
3.2.1 常见的退化函数类型 |
3.2.2 实际采集图像频谱分析实验 |
3.3 舰载红外图像信噪比 |
3.3.1 红外图像信噪比估计 |
3.3.2 舰载红外图像信噪比实验 |
3.4 舰载红外图像线性运动退化函数辨识 |
3.4.1 线性运动长度和方向推导 |
3.4.2 线性运动退化函数矩阵 |
3.5 基于EM算法的舰载红外图像退化函数辨识 |
3.5.1 EM算法的一般表示形式 |
3.5.2 EM算法的数学模型 |
3.5.2.1 二维图像的Gauss随机场模型 |
3.5.2.2 二维图像的AR模型 |
3.5.3 基于EM算法的退化函数辨识 |
3.5.3.1 对数似然期望值的推导 |
3.5.3.2 E步算法 |
3.5.3.3 M步算法 |
3.5.3.4 EM算法辨识退化函数小结 |
3.6 实验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红外图像去模糊复原研究 |
4.1 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4.1.1 有参考质量评价 |
4.1.2 无参考质量评价 |
4.2 常见复原算法 |
4.2.1 无约束复原算法 |
4.2.2 有约束最小二乘类复原算法 |
4.2.3 Richardson-Lucy非线性迭代复原算法 |
4.2.4 NAS-RIF盲复原算法 |
4.2.5 实验及分析 |
4.2.5.1 人工模糊图像实验及分析 |
4.2.5.2 摇摆台红外图像实验与分析 |
4.3 边界振铃效应的抑制 |
4.3.1 振铃效应分析 |
4.3.2 边界振铃效应抑制 |
4.3.3 实验及分析 |
4.3.3.1 人工模糊图像实验与分析 |
4.3.3.2 摇摆台红外图像实验与分析 |
4.4 受限制自适应图像复原算法 |
4.4.1 受限制自适应图像复原算法 |
4.4.2 受限制自适应图像复原算法的改进 |
4.5 实验及分析 |
4.5.1 摇摆台红外图像实验与分析 |
4.5.2 舰载红外图像实验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性能信号处理板设计 |
5.1 信号处理板架构 |
5.2 核心器件选型 |
5.2.1 FPGA芯片选型 |
5.2.2 多核DSP芯片选型 |
5.3 电源设计 |
5.3.1 电源设计 |
5.3.2 实验测试 |
5.4 复位设计 |
5.4.1 复位设计 |
5.4.2 实验测试 |
5.5 高速信号时钟设计 |
5.6 红外图像数据传输接口设计 |
5.6.1 Aurora协议 |
5.6.2 FPGA与DSP通信SRIO接口 |
5.6.3 DSP千兆以太网视频输出接口 |
5.6.4 DDR3图像数据缓存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红外图像复原算法并行实现研究 |
6.1 SYSBIOS实时操作系统 |
6.2 多核DSP开发关键技术 |
6.2.1 并行编程模型 |
6.2.2 核间通信与同步 |
6.2.3 数据交互 |
6.3 红外图像复原算法架构流程 |
6.4 并行编程方案设计 |
6.4.1 算法运算量估计 |
6.4.2 并行模型设计与内核任务分配 |
6.4.3 核间通信与同步 |
6.5 实验及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中波发射天线维护应该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中波发射天线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2 中波发射天线的种类 |
2.1 自立中波天线。 |
2.2 桅杆式天线。 |
2.3 并馈式自立中波天线。 |
2.4 锥面顶负荷中波发射小型天线。 |
3 中波发射天线的维护要注意的问题 |
3.1 中波天线维护的原则。 |
3.2 要针对地区气候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维护。 |
3.3 注意塔桅的垂直度允许偏差范围。 |
3.4 更换相关设备时要注意其标准。 |
3.5 注意中波天馈线周检项目及要求。 |
3.6 注意地锚的检查维护。 |
(3)膜结构建筑设计中的物理环境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成果 |
1.2.2 国内研究成果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概念范畴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膜结构建筑的产生与发展 |
2.1 建筑思潮变迁与社会转型对膜结构发展的影响 |
2.1.1 西方建筑思潮 |
2.1.2 人文主义思想 |
2.1.3 社会需求与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
2.2 建筑技术的发展推动膜结构的产生 |
2.2.1 建筑材料的发展 |
2.2.2 建筑结构的发展 |
2.2.3 建筑物理与人居环境 |
2.3 膜结构的发展与展望 |
2.3.1 世界膜结构发展历程 |
2.3.2 膜结构应对环境变化的展望 |
2.4 本章小结 |
3 膜结构特性及其对物理环境的影响 |
3.1 膜结构的材料特性 |
3.1.1 膜材料的分类及特性 |
3.1.2 膜材料的物理特性 |
3.2 膜结构的支承体系特性 |
3.2.1 膜结构的建筑几何元素 |
3.2.2 膜结构支承体系的分类及特性 |
3.2.3 膜结构支承体系的物理特性 |
3.3 膜结构空间要素及其物理环境影响 |
3.3.1 膜结构空间组合形式及特性 |
3.3.2 膜结构空间形式对物理环境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膜结构建筑物理环境特性及设计措施 |
4.1 膜结构建筑热环境设计 |
4.1.1 保温隔热设计 |
4.1.2 通风设计 |
4.2 膜结构建筑光环境设计 |
4.2.1 自然采光设计 |
4.2.2 人工照明设计 |
4.3 膜结构建筑声环境设计 |
4.3.1 隔声降噪设计 |
4.3.2 室内音响效果调节 |
4.4 本章小结 |
5 类型学框架下的膜结构建筑物理环境研究 |
5.1 建筑类型学的产生与发展 |
5.2 类型学在膜结构建筑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探讨 |
5.2.1 类型学在建筑研究中的应用先验 |
5.2.2 膜结构建筑应用类型学研究的必要性 |
5.2.3 类型学指导下的膜结构归类模型与图构系统 |
5.3 各类型膜结构建筑物理环境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1)建筑热环境——保温隔热设计、通风设计 |
(2)建筑光环境——光照设计、视觉识别设计 |
(3)建筑声环境——隔声降噪设计、室内影响效果调节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周扫式多谱段无源预警实时图像处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无源预警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无源预警系统发展现状 |
1.2.2 无源预警系统发展趋势 |
1.2.3 实时图像处理系统发展趋势 |
1.3 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工作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周扫式多谱段无源预警系统构成与成像模型分析 |
2.1 引言 |
2.2 系统构成与工作原理 |
2.2.1 典型多谱段无源预警系统构成 |
2.2.2 本文研究的多谱段无源预警系统构成与工作原理 |
2.3 目标辐射与传输特性分析 |
2.3.1 目标紫外传输与辐射特性 |
2.3.2 目标可见光传输与辐射特性 |
2.3.3 目标红外传输与辐射特性 |
2.3.4 目标特性与探测器谱段关系 |
2.4 多级预警机制 |
2.4.1 多级预警机制的意义 |
2.4.2 多级预警机制的原理 |
2.4.3 基于线面结合成像的多级预警流程 |
2.5 线阵探测器扫描成像分析 |
2.5.1 图像子帧 |
2.5.2 等待与多路处理机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方位滤波的目标检测算法 |
3.1 引言 |
3.2 目标检测算法概述 |
3.2.1 中值滤波器 |
3.2.2 高通滤波器 |
3.2.3 匹配滤波器 |
3.2.4 形态学滤波器 |
3.2.5 基于剪切波的滤波器 |
3.2.6 预处理算法小结 |
3.3 方位滤波算法 |
3.3.1 一维滤波算子 |
3.3.2 方位滤波器 |
3.4 目标检测算法仿真实验与分析 |
3.4.1 仿真环境与参数选择 |
3.4.2 结果分析与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充分降维的目标识别算法 |
4.1 引言 |
4.2 经典识别算法概述 |
4.2.1 支持向量机识别算法 |
4.2.2 基于图像匹配的识别算法 |
4.2.3 神经网络分类算法 |
4.2.4 基于句法结构的识别算法 |
4.2.5 经典识别算法特点小结 |
4.3 融合粗糙集决策规则的支持向量机算法 |
4.4 基于充分降维的支持向量机算法 |
4.4.1 充分降维的概念与意义 |
4.4.2 经典中心降维子空间估计算法 |
4.4.3 基于协方差估计的逆回归算法 |
4.5 识别算法仿真实验 |
4.5.1 特征选择 |
4.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时图像处理系统设计 |
5.1 引言 |
5.2 实时图像处理系统硬件设计 |
5.2.1 多处理器架构 |
5.2.2 多处理器间通信协议 |
5.2.3 对外通信协议设计 |
5.2.4 硬件系统设计 |
5.3 系统工作流程 |
5.4 显示分系统软件设计 |
5.4.1 显示分系统程序设计 |
5.4.2 显示分系统实验结果 |
5.5 处理分系统软件设计 |
5.5.1 处理通道的划分 |
5.5.2 目标检测算法的 FPGA 实现 |
5.5.3 目标识别算法的 DSP 实现 |
5.6 主控计算机软件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1 引言 |
6.2 目标检测实验结果 |
6.3 目标识别实验结果 |
6.4 系统实验与分析 |
6.4.1 系统性能指标 |
6.4.2 实时性验证 |
6.4.3 可靠性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7.2 创新性工作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
致谢 |
(5)采用焦平面探测器的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红外搜索跟踪系统概述 |
1.3 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研究概况 |
1.3.1 国外发展概况 |
1.3.2 国内发展概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的工作原理 |
2.1.1 设计思路 |
2.1.2 系统工作过程 |
2.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2.3 系统工作时序设计 |
3 光学系统设计 |
3.1 系统探测模型 |
3.1.1 目标的辐射特性 |
3.1.2 目标探测距离模型 |
3.2 光学系统设计及像质评价 |
3.2.1 光学系统设计 |
3.2.2 像质评价 |
4 补偿机构控制系统设计 |
4.1 扫描电机伺服特性分析 |
4.2 扫描电机控制系统模型 |
4.3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3.1 控制系统硬件平台概述 |
4.3.2 指令信号设计 |
4.3.3 校正网络设计 |
4.3.4 移相电路设计 |
4.3.5 功放设计 |
4.3.6 H桥电路 |
4.4 系统软件设计 |
4.4.1 存储器分配 |
4.4.2 GEL文件和运行库的载入 |
4.5 扫描镜零位稳定策略 |
4.6 电流信号处理 |
4.7 精度测试 |
5 周视图像拼接 |
5.1 周视图像拼接模块组成原理 |
5.2 图像拼接技术 |
5.2.1 图像配准 |
5.2.2 图像平滑 |
6 试验情况 |
6.1 MRTD测试 |
6.2 系统外场测试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及隔振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轨道交通系统综述 |
1.3.2 环境振动预测综述 |
1.3.3 建筑物振动的隔振措施综述 |
1.3.4 土体-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概况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环境振动的有关控制标准 |
2.1 振动的参量及评价指标 |
2.1.1 振动的参量 |
2.1.2 振动的评价指标 |
2.2 保护人体健康的振动控制标准 |
2.2.1 振动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
2.2.2 振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2.2.3 保护人体健康的振动控制标准 |
2.3 环境场地振动控制标准 |
2.3.1 我国的相关规范/标准 |
2.3.2 日本的环境振动标准 |
2.3.3 美国运输部的环境场地振动标准 |
2.3.4 客运专线的环境振动标准 |
2.4 建筑物结构安全振动控制标准 |
2.4.1 ISO推荐的建筑振动标准 |
2.4.2 德国标准DIN4150-3-1999 |
2.4.3 英国标准BS7385-2 |
2.4.4 瑞士标准SN640312-1992 |
2.4.5 其它国家对建筑物振动限值的规定 |
2.5 影响精密仪器使用性能的振动容许标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设置界面单元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
3.1 概述 |
3.2 几种典型的接触面计算模型 |
3.2.1 薄层接触单元分析 |
3.2.2 刚塑性本构模型的有厚度薄层单元 |
3.2.3 无厚度Goodman接触单元 |
3.3 土体-接触面-建筑物(结构)相互作用分析 |
3.3.1 土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
3.3.2 建筑物动力学基本方程 |
3.3.3 土体-建筑物间的耦合分析 |
3.3.4 土体-结构动力学方程解析 |
3.4 接触问题的有限元解法 |
3.4.1 变形协调接触 |
3.4.2 弹性变形接触 |
3.4.3 非线性接触 |
3.5 算例 |
3.5.1 工程概况 |
3.5.2 接触模拟 |
3.5.3 参数取值 |
3.5.4 计算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列车-轨道-土层-接触面-建筑物系统分析模型 |
4.1 列车-轨道系统模型 |
4.1.1 车辆模型的建立 |
4.1.2 轨道模型的建立 |
4.1.3 轨道不平顺的考虑 |
4.1.4 轮轨接触关系 |
4.1.5 车辆-轨道系统模型参数 |
4.2 土层-接触面-建筑物系统模型 |
4.2.1 有限单元法简介 |
4.2.2 三维地基土模型建立 |
4.2.3 建筑物模型建立 |
4.2.4 系统模型接触面的处理 |
4.2.5 系统空间效应处理 |
4.2.6 边界条件 |
4.3 数值模型中若干问题研究 |
4.3.1 阻尼特性确定 |
4.3.2 时间积分步长 |
4.3.3 人工边界条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接触下列车引起建筑物振动响应特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模型计算说明 |
5.2.1 车-轨模型和土-接触面-建筑物模型的结合及其程序设计 |
5.2.2 模型计算参数选取 |
5.2.3 模型荷载的输入 |
5.3 不同接触条件下建筑物振动的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5.3.1 轨道不平顺幅值的影响 |
5.3.2 地基土性质的影响 |
5.3.3 列车速度的影响 |
5.3.4 不同列车类型的影响 |
5.3.5 距建筑物距离的影响 |
5.3.6 建筑物高度的影响 |
5.3.7 建筑物类型的影响 |
5.4 不同接触条件下列车引起的建筑物振动预测模型建立 |
5.4.1 应用统计回归分析 |
5.4.2 建筑物振动与各因素影响规律 |
5.4.3 建筑物振动预测模型的建立 |
5.5 预测模型的试验验证 |
5.5.1 京广线石家庄附近某建筑物振动测试对预测模型验证 |
5.5.2 沈阳北站铁路附近建筑物振动测试对预测模型验证 |
5.5.3 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列车引起建筑物振动的试验研究和数值分析 |
6.1 运行列车引起的建筑物振动现场试验研究 |
6.1.1 试验简介 |
6.1.2 楼板振动速度时程曲线及频谱分析 |
6.1.3 本底振动的影响分析 |
6.1.4 楼板振动速度随楼层的变化特性 |
6.1.5 振级随距轨道距离的变化 |
6.1.6 室内外振动对比 |
6.1.7 横向、竖向振动的对比 |
6.1.8 楼板中央和边角的振动对比 |
6.1.9 楼梯楼面和房间中央的振动对比 |
6.2 运行列车引起的建筑物振动的数值分析 |
6.2.1 数值分析模型 |
6.2.2 数值模型中参数的选取 |
6.2.3 模型分析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运行列车引起建筑物振动的隔振研究 |
7.1 引言 |
7.2 多种隔振措施的隔振效果分析 |
7.2.1 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隔振分析模型 |
7.2.2 空沟隔振分析 |
7.2.3 隔振墙隔振分析 |
7.2.4 建筑物动力特性改变对振动影响分析 |
7.2.5 建筑物楼面二次隔振体系隔振分析 |
7.2.6 建筑物基础隔振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 |
8.1.1 对不同接触条件下列车引起的环境振动影响进行了研究 |
8.1.2 建立了不同接触条件下列车引起的环境振动计算模型 |
8.1.3 建立了不同接触条件下地面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预测公式 |
8.1.4 列车引起建筑物的振动试验验证及数值分析 |
8.1.5 运行列车引起建筑物振动的隔振研究 |
8.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国内几种典型中波发射天线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边宽0.5m三角形圆钢组合截面桅杆 |
二、边宽1m三角形圆钢组合截面桅杆 |
三、边宽1.5m三角形圆钢组合截面桅杆 |
四、边宽2m三角形钢管组合截面桅杆 |
五、边宽1.2m三角形钢管组合截面桅杆 |
六、边宽1.5m三角形钢管组合截面桅杆 |
七、中波自立塔 |
四、916台中波桅杆设计与地基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舰载运动平台红外面阵图像复原技术研究与实现[D]. 吕波.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17(02)
- [2]中波发射天线维护应该注意的问题[J]. 徐宇宏. 西部广播电视, 2015(12)
- [3]膜结构建筑设计中的物理环境因素研究[D]. 侯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3)
- [4]周扫式多谱段无源预警实时图像处理系统研究[D]. 李一芒.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14(09)
- [5]采用焦平面探测器的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白波. 西安工业大学, 2012(07)
- [6]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及隔振措施研究[D]. 姚锦宝. 北京交通大学, 2010(07)
- [7]916台中波桅杆设计与地基处理[J]. 姚楚雄,夏大桥. 特种结构, 2001(04)
- [8]国内几种典型中波发射天线设计[J]. 姚楚雄. 特种结构,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