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掺铒光纤光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纤,光源,陀螺,型谱,滤波器,荧光,高斯。
掺铒光纤光源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武志忠,张春熹,索鑫鑫,李勇[1](2019)在《一种高性能抗辐照掺铒光子晶体光纤光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空间环境应用高精度光纤陀螺的需求,基于掺铒光子晶体光纤设计了一种抗辐照掺铒光纤光源。首先设计了一种高浓度掺铒光子晶体光纤,通过优化Er3+/Al3+的掺杂浓度,改善了掺铒光纤的荧光特性。然后通过调节光纤长度优化光源输出光谱接近掺铒光纤本征荧光谱,降低了辐照条件下掺铒光纤光源的光谱损耗;结合"平坦谱光谱滤波"和"泵浦光功率闭环反馈控制"技术设计出适合空间辐照环境应用的掺铒光子晶体光纤光源。辐照试验结果表明,光源在200 krad辐照剂量下输出光谱宽度大于40 nm,平均波长稳定性2.6′10~(-6)/krad,功率损耗小于0.2 dB,表现出较好的抗辐照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惯性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迟荣华,孙小菡[2](2019)在《微型掺铒光纤超荧光光源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向微型光纤陀螺(FOG)应用需求,提出并优化设计了一种微型掺铒超荧光光源。该超荧光光源结构尺寸为Φ50mm×15 mm,通过采取优化的光路设计、光谱平坦滤波技术、抽运激光器及光源精密温度控制技术等,得到高稳定性的超荧光光源,其输出功率大于13 dBm,光谱带宽大于35 nm,功率变化小于1%,中心波长变化率小于5×10~(-6)。采用实验方式对超荧光光源光谱的温度和时间稳定性、输出功率的温度和时间稳定性进行了细致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微型超荧光光源光谱和输出功率都能够承受严苛的温度冲击实验,满足指标要求。(本文来源于《量子电子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郝义龙[3](2019)在《高斯型掺铒光纤光源设计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纤陀螺仪是一种新型的光学传感器,已成为惯性技术领域的主流仪表。光源作为光纤陀螺仪的发信装置,其性能的优劣对于光纤陀螺仪的测量精度具有很大的影响。目前高精密度光纤陀螺中普遍采用1550 nm波段的掺铒光纤光源,但由于掺铒光纤的自然荧光谱在C波段呈现出“双驼峰”结构,影响了光纤陀螺的测量精度。因而,在制作掺铒宽带光纤光源时,应该对光源的荧光谱整形。高斯型谱掺铒光纤光源,与常用的平坦谱光源相比,由于其光谱对称性较好,因而谱稳定性受环境温度变化和泵浦功率波动的影响较小;同时,其自相干度更低、相干长度更短,能有效减小光纤陀螺的相位误差,因此它更适合应用在高精度光纤陀螺中。本文针对干涉式光纤陀螺仪所用光源,对高斯型谱掺铒光纤光源展开了相关的探究,主要包含如下内容:首先,对掺铒光纤光源的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通过光源的典型结构和泵浦方式的比较分析,设计了双级单泵浦的光源结构,并采用OptiSystem软件仿真研究了谱型调整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泵浦源的控制原理,设计了泵浦源的驱动与控制电路方案并进行了电路测试。其次,依据光源仿真得到的结论,通过优化两级掺铒光纤的长度,实现了具有9.8mw输出光功率、10.6 nm光谱宽度和1560.2 nm平均波长的高斯型掺铒光纤光源,并对该光源分别进行了常温和变温测试。最后,采用所实现的高斯型掺铒光纤光源和叁轴集成式光纤陀螺仪组装了测试样机,并进行了陀螺的静态测试和变温标度因数稳定性测试;在百摄氏度温变条件下,通过对采用高斯谱光源和平坦谱光源的陀螺样机标度因数对比测试,证明了高斯型光源可以提高陀螺仪的标度因子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9-01-08)
郝义龙,杨柳,张勇刚[4](2018)在《双级单泵浦高斯型谱掺铒光纤光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宽谱光纤光源相比,高斯型谱掺铒光纤光源更适合应用在高精度光纤陀螺中。理论分析了谱型调整的影响因素,采用双级单泵浦光源结构,当优化两级铒纤长度分别为18m和20m、泵浦功率为50mW时,在无外部滤波器情况下获得了全温-40℃~+60℃内的平均波长稳定性为105ppm的高斯型谱光源。在此基础上,组装了干涉式光纤陀螺样机,测得静态条件下零偏稳定性为0.0334°h,通过Allan方差分析得到随机游走系数为0.00052°h~(1/2)(本文来源于《光通信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马骏[5](2018)在《超高精度FOG用大功率高斯谱掺铒光纤光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光纤通信元件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发展,干涉型光纤陀螺不仅寿命得到预期的提高,而且其精度也正在突破传统机械陀螺和激光陀螺的性能限制。超高精度已经成为干涉型光纤陀螺的一个重要优势,其应用方向包括空间定向、战略导弹制导和潜艇惯性导航等。国外基于光纤陀螺的1海里/月级别的潜艇用惯性导航系统已有报道并在持续研究,其零偏稳定性达到0.0001°/h。大功率高斯型宽带掺铒光纤光源是超高精度光纤陀螺的关键元件,具有功率大、波长稳定性好等优点,对实现超高精度光纤陀螺0.0001°/h的零偏稳定性(100s)和优于1ppm的标度因数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超高精度光纤陀螺的研究需求,对大功率高斯型掺铒光纤光源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在国内外相关资料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双程后向、高斯滤波的大功率宽带掺铒光纤光源设计方案;通过建立光纤陀螺随机游走系数模型、光源相干性分析以及标度因数误差研究等,在理论仿真基础上确立了超高精度光纤陀螺用掺铒光纤光源的设计目标;针对光源的性能要求,对组成光源的泵浦激光器、波分复用器等光学元件进行了选型和测试;通过大量与温度有关的正交性实验,对掺铒光纤光源的泵浦功率和铒纤长度等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大电流光源驱动电路设计和搭建实验光路,制作出一个大功率高斯谱掺铒光纤光源样机,并对掺铒光纤光源的常规技术指标以及全温功率稳定性和全温波长稳定性进行了测量。最后,将该掺铒光纤光源样机装配到一个光纤陀螺上,给出了初步的陀螺零偏稳定性和随机游走系数的测试结果。大功率高斯谱掺铒光纤光源实验样机的测试结果如下:输出功率34mW(300mA驱动电流),全温(-40℃~60℃)功率稳定性0.8%;光谱宽度10.8nm,输出光谱呈近高斯谱,光谱调制度小于0.1dB,不对称度-21dB;常温(25℃)下的平均波长稳定性小于5ppm,全温(-40℃~60℃)下的平均波长稳定性小于20ppm。实验样机的测试结果满足初步设计目标。陀螺一级的初步调试表明,采用大功率高斯谱光源实验样机(30mW/10nm)比采用低功率光源(10mW/8nm)时的陀螺随机游走系数降低约四分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舰船研究院》期刊2018-03-01)
饶琪[6](2018)在《L波段宽谱掺铒光纤光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掺铒光纤光源具有高功率、平均波长稳定性好、谱宽和寿命长等优势,被视为高精度光纤陀螺仪的理想光源。目前,大多掺铒光纤光源处于C波段,由于C波段光纤光源会产生高斯峰从而限制了光谱的带宽,必须通过额外的拓展技术来平坦化光谱。L波段掺铒光纤光源具有平坦的光谱输出,3dB带宽可以达到近40nm,这有利于消除光纤陀螺仪中由瑞利背向散射、克尔效应等引起的非互易性相位噪声。本文旨在设计一种产生L波段宽谱光纤光源的方案,以满足光纤陀螺仪的要求。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掺铒光纤光源发光机理和物理模型,通过仿真预测泵浦功率、掺铒光纤长度和反射镜的反射率对输出光源光谱形状、功率、3dB带宽以及平均波长的影响。设计了恒流电路和温控电路来保证泵浦源输出功率的稳定性,在全温度范围内电流变化了 0.05mA,温度变化系数为0.5ppm/℃,温度在-40℃~+50℃变化时,激光器内部工作温度变化了 0.3℃。接下来构建了叁种不同的结构产生L波段光纤光源,包括单级双程前向结构,单级带吸收铒纤的双程后向结构和双级双程前向结构。第一种结构输出光源功率为0.103mW,3dB带宽为36.4nm,平均波长为1584.9nm。第二种结构输出光源功率0.128mW,平均波长为1583.7nmm,3dB带宽为38.2nm,特别地第一段掺铒光纤采用低浓度掺杂光纤可得到光源输出功率为0.157mW,平均波长为1583.6nm,3dB带宽大小为35.4nm。第叁种结构输出光功率为1.502mW,3dB带宽为37.6nm,平均波长为1585.5nm。最后将第叁种结构产生的光纤光源应用于光纤陀螺中,测度零漂为0.358°/h。(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1-01)
李彦,黎珂钦,金靖[7](2017)在《掺铒光纤辐射效应对光纤光源输出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掺铒光纤进行了伽马辐照实验,根据辐照前后掺铒光纤的吸收系数和发射系数测试数据,计算了掺铒光纤的吸收截面和发射截面。基于幂律模型建立了掺铒光纤吸收截面和发射截面的辐射模型。将吸收截面和发射截面的辐射模型代入掺铒光纤光源模型中,仿真分析了掺铒光纤的辐射效应对掺铒光纤光源输出光谱及其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辐照前相比,掺铒光纤被辐照后,光纤光源的输出功率从9.32mW衰减到4.30mW;平均波长从1531.60nm漂移到1531.19nm;谱宽从8.79nm变化到6.78nm。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7年12期)
程义涛,张厚薄,沈牧,任永学[8](2017)在《锡矿井下光纤光栅温度测量用掺铒光纤光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铒纤长度、泵浦功率对ASE光谱宽度及平坦度的影响,通过模拟得到10m最佳光纤长度及100mW的最佳泵浦功率,进一步设计了增益平坦滤波器损耗参数,根据设计结果搭建光路,得到较为平坦的ASE光源输出,且平坦度达到了±1.5dB,接入频率800Hz可调滤波器,获得1526-1565nm完整的光谱可调信号,完成了可调掺铒光纤光源的研究,得到锡矿井下开采所需光纤光栅温度测试仪的宽带光源。(本文来源于《中国金属通报》期刊2017年07期)
李丽,贾振安[9](2017)在《掺铒光纤超荧光光源外部增益平坦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和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对光源光谱平坦度与带宽的要求,利用外部增益平坦技术实现掺铒光纤超荧光光源输出光谱的平坦化。介绍了叁种常见的外部增益平坦技术,并通过实验对平坦结果进行比较,由此得出采用长周期光栅增益平坦滤波器是一较好的选择。实验结果表明,平坦波段范围内(1 525~1 540nm)的光谱不平坦度小于±1.1dB,整个C波段光谱的3dB带宽为39.125nm。(本文来源于《光学仪器》期刊2017年03期)
李丽,贾振安[10](2016)在《双级双泵浦掺铒光纤C+L波段ASE光源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常见的双级双程双泵浦光源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两级掺铒光纤的长度以及两级泵浦的功率对光源输出光谱的功率大小、平坦度和平均波长的影响。根据实验分析结果,当EDF1和EDF2的长度分别为9 m和38 m,一级泵浦功率为65 mW,二级泵浦功率为115 mW时,光源输出功率为16.89 mW,平均波长为1 566.389nm,1 536nm-1 605nm波段范围内光谱的不平坦度<±2dB。(本文来源于《量子光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掺铒光纤光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面向微型光纤陀螺(FOG)应用需求,提出并优化设计了一种微型掺铒超荧光光源。该超荧光光源结构尺寸为Φ50mm×15 mm,通过采取优化的光路设计、光谱平坦滤波技术、抽运激光器及光源精密温度控制技术等,得到高稳定性的超荧光光源,其输出功率大于13 dBm,光谱带宽大于35 nm,功率变化小于1%,中心波长变化率小于5×10~(-6)。采用实验方式对超荧光光源光谱的温度和时间稳定性、输出功率的温度和时间稳定性进行了细致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微型超荧光光源光谱和输出功率都能够承受严苛的温度冲击实验,满足指标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掺铒光纤光源论文参考文献
[1].武志忠,张春熹,索鑫鑫,李勇.一种高性能抗辐照掺铒光子晶体光纤光源[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19
[2].迟荣华,孙小菡.微型掺铒光纤超荧光光源稳定性分析[J].量子电子学报.2019
[3].郝义龙.高斯型掺铒光纤光源设计及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
[4].郝义龙,杨柳,张勇刚.双级单泵浦高斯型谱掺铒光纤光源研究[J].光通信技术.2018
[5].马骏.超高精度FOG用大功率高斯谱掺铒光纤光源研究[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8
[6].饶琪.L波段宽谱掺铒光纤光源研究[D].浙江大学.2018
[7].李彦,黎珂钦,金靖.掺铒光纤辐射效应对光纤光源输出特性的影响[J].中国激光.2017
[8].程义涛,张厚薄,沈牧,任永学.锡矿井下光纤光栅温度测量用掺铒光纤光源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17
[9].李丽,贾振安.掺铒光纤超荧光光源外部增益平坦技术的研究[J].光学仪器.2017
[10].李丽,贾振安.双级双泵浦掺铒光纤C+L波段ASE光源的实验研究[J].量子光学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