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氮原理论文_刘爽,由园,李莉,尹龙腾,陶玉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渗氮原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等离子体,氮化,原理,离子,奥氏体,传质,阳极。

渗氮原理论文文献综述

刘爽,由园,李莉,尹龙腾,陶玉斌[1](2015)在《430钢离子渗氮层中N和Cr行为的第一原理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430钢440℃等离子体渗氮4、8和12 h后,渗氮层硬度显着提高,达到了1052 HV,渗层厚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bcc-Fe中,N和Cr分布占据八面体间隙位置和置换位置,并对其弛豫和集居数性质用第一性原理计算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热处理技术与装备》期刊2015年05期)

许斐范[2](2015)在《不锈钢渗氮表面耐腐蚀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奥氏体不锈钢因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高塑性及韧性、无铁磁性、良好的耐蚀性能和加工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核电、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然而,采用普通渗氮工艺改性奥氏体不锈钢时,容易析出氮化铬硬化表面区域,并消耗掉大量的铬元素,这个过程在提高基体表面硬度的同时却降低了耐蚀性能。通过等离子体低温(400-C)渗氮处理得到的含γN相成分的不锈钢材料却有着非常好的耐磨抗蚀复合性能。γN相的成分特点是具有内应力,含过饱和氮以及铬氮短程有序分布。N原子是γN相中含有的主要合金元素之一,并且N浓度是含γN相成分不锈钢和普通不锈钢的主要成分区别。N原子对金属基体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也直接关系到我们对不锈钢耐腐蚀机理本质的理解。为此,本论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奥氏体不锈钢中N原子及其浓度变化(无氮和放置1~3个氮原子时记为ON~3N)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首先对比研究了不含氮Fe(001)面和含氮Fe(001)面上O原子在T(顶位)、H(穴位)、B(桥位)叁个吸附点的吸附能和电子结构,结果发现N原子加入之后,O原子在叁个不同吸附点的吸附能都有明显增加,例如吸附最稳定的H位置的吸附能有之前的6.58 eV变为11.38 eV;在电子结构方面,对氧铁键贡献最大的O原子的p轨道在加氮前杂化区间为-6 eV~5eV,峰值为0.21 states/eV,加氮后杂化区间-6 eV~6 eV,峰值为2.30 states/eV,p轨道在杂化区间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峰值增加了十倍,轨道杂化增强,成键作用明显。进一步改变基体N原子浓度发现,N原子浓度与O原子在基体表面的吸附能力不是单调关系。N原子在ON~1N浓度范围内变化时,基体对吸附的氧原子的影响处于一个上升区间,吸附能最大时为11.38 eV;N原子在1N~2N浓度范围内变化时,基体对吸附的氧原子的影响处于一个稳定区间,稳定在11.38 eV和11.15 eV之间;N原子在2N~3N浓度范围内变化时,基体对吸附的氧原子的影响处于一个下降区间,最小值为8.99 eV。这个计算结果解释了这样的实验现象:氮原子浓度低于某一临界值时,金属基体对氧原子的吸附趋势明显,使得最终形成的钝化膜最外层成分中含有较多的氧化物;当氮浓度浓度超过某一临界值时,金属基体对氧原子的吸附趋势减弱,对其它离子如OH-的吸附能力增强,使得形成的钝化膜最外层成分中含有的氢氧化物较多。(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5-06-05)

李广宇,王中一,陈琳,曹雪梅,王知源[3](2013)在《活性屏等离子体源渗氮技术原理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活性屏等离子体源渗氮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渗氮技术,消除了常规直流等离子体渗氮技术的固有缺陷,且可处理聚合物材料及表面附着氧化皮的金属材料。本文介绍了活性屏等离子体源渗氮技术传质机理的研究进展,在改性低合金钢、不锈钢、工具钢、聚合物材料以及抗菌功能材料等方面的最新结果,评述了活性屏等离子体源渗氮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3年02期)

闫牧夫,刘瑞良,吴业琼,杨茂[4](2009)在《纳米化3J33钢低温渗氮生成相性能第一性原理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固溶处理、热轧、冷拔变形和电加热的复合技术实现了3J33马氏体时效钢纳米化,平均晶粒尺寸约为70nm。对纳米化的马氏体时效钢分别在390℃和360℃进行8h脉冲等离子体渗氮,利用XRD、显微硬度计和纳米硬度计对渗氮层生成相和性能进行了测试,并且基于第一性原理对渗氮相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个温度下渗层中生成的氮化相分别为γ′-Fe4N和FeN0.076,二者均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塑性。计算结果表明,γ′-Fe4N和FeN0.076相中N与Fe原子的成键作用较强,且两相都具有延性。(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5](1982)在《氮势控制原理与38CrMoAl钢可控渗氮的生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常用的渗氮方法都未进行氮势控制,渗层脆性过高,研究严格控制渗氮层质量的方法已日益迫切。对于一些要求高韧性的渗氮件,以往多采用机械磨削或化学方法或氢还原法将白层除去,不仅成本高,而且扩散层中依然存在脉状或网状氮化物,不能彻底解决渗层脆性问题。T.Bell 等开创了可控渗氮的成功先例,获得既无白层又无网状氮化物的高硬度渗氮层,但是用氢气作为稀释气,安全措施复杂。因此还有研究其它可控渗氮方法的必要。(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1982年05期)

陈留根[6](1974)在《离子渗氮的原理与应用(译文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渗氮法的历史很早,是由德国的A.Fry于1920年提出的。它是将钢件置于氨气之中,在450~570℃的温度下加热12~48小时,则在钢件表面上,由钢表皮里的Cr,A1,Mo的氮化物合金组成非常坚实的硬化层,提高钢件的疲劳强度、耐磨性能和防蚀性能。渗氮法又叫氮化法。 高度地集中。电弧放电常用于溶炼和焊接金属或用做强光源。(本文来源于《电炉》期刊1974年02期)

渗氮原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奥氏体不锈钢因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高塑性及韧性、无铁磁性、良好的耐蚀性能和加工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核电、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然而,采用普通渗氮工艺改性奥氏体不锈钢时,容易析出氮化铬硬化表面区域,并消耗掉大量的铬元素,这个过程在提高基体表面硬度的同时却降低了耐蚀性能。通过等离子体低温(400-C)渗氮处理得到的含γN相成分的不锈钢材料却有着非常好的耐磨抗蚀复合性能。γN相的成分特点是具有内应力,含过饱和氮以及铬氮短程有序分布。N原子是γN相中含有的主要合金元素之一,并且N浓度是含γN相成分不锈钢和普通不锈钢的主要成分区别。N原子对金属基体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也直接关系到我们对不锈钢耐腐蚀机理本质的理解。为此,本论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奥氏体不锈钢中N原子及其浓度变化(无氮和放置1~3个氮原子时记为ON~3N)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首先对比研究了不含氮Fe(001)面和含氮Fe(001)面上O原子在T(顶位)、H(穴位)、B(桥位)叁个吸附点的吸附能和电子结构,结果发现N原子加入之后,O原子在叁个不同吸附点的吸附能都有明显增加,例如吸附最稳定的H位置的吸附能有之前的6.58 eV变为11.38 eV;在电子结构方面,对氧铁键贡献最大的O原子的p轨道在加氮前杂化区间为-6 eV~5eV,峰值为0.21 states/eV,加氮后杂化区间-6 eV~6 eV,峰值为2.30 states/eV,p轨道在杂化区间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峰值增加了十倍,轨道杂化增强,成键作用明显。进一步改变基体N原子浓度发现,N原子浓度与O原子在基体表面的吸附能力不是单调关系。N原子在ON~1N浓度范围内变化时,基体对吸附的氧原子的影响处于一个上升区间,吸附能最大时为11.38 eV;N原子在1N~2N浓度范围内变化时,基体对吸附的氧原子的影响处于一个稳定区间,稳定在11.38 eV和11.15 eV之间;N原子在2N~3N浓度范围内变化时,基体对吸附的氧原子的影响处于一个下降区间,最小值为8.99 eV。这个计算结果解释了这样的实验现象:氮原子浓度低于某一临界值时,金属基体对氧原子的吸附趋势明显,使得最终形成的钝化膜最外层成分中含有较多的氧化物;当氮浓度浓度超过某一临界值时,金属基体对氧原子的吸附趋势减弱,对其它离子如OH-的吸附能力增强,使得形成的钝化膜最外层成分中含有的氢氧化物较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渗氮原理论文参考文献

[1].刘爽,由园,李莉,尹龙腾,陶玉斌.430钢离子渗氮层中N和Cr行为的第一原理计算[J].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15

[2].许斐范.不锈钢渗氮表面耐腐蚀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

[3].李广宇,王中一,陈琳,曹雪梅,王知源.活性屏等离子体源渗氮技术原理及应用[J].金属热处理.2013

[4].闫牧夫,刘瑞良,吴业琼,杨茂.纳米化3J33钢低温渗氮生成相性能第一性原理表征[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9

[5]..氮势控制原理与38CrMoAl钢可控渗氮的生产试验[J].金属热处理.1982

[6].陈留根.离子渗氮的原理与应用(译文综述)[J].电炉.1974

论文知识图

钛阴极辅助离子渗氮原理示意图

标签:;  ;  ;  ;  ;  ;  ;  

渗氮原理论文_刘爽,由园,李莉,尹龙腾,陶玉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