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有时会有一段文字萦绕脑际,永不离去。好像是在十八岁时读杜鲁门·卡波特的短篇小说《关上最后一扇门》,那最后一节就紧黏在脑袋里。是这样的文章:
“于是他把头紧贴在枕头上,双手捂住耳朵。他这样想,去想无关紧要的事,去想想风吧。”
我非常喜欢最后的这个句子。
我曾在希腊一座小岛上生活过,那是座此前连名字都没听过的小岛。当然,除了我们两人(我和妻子)没有日本人。靠着只言片语的希腊话,好歹对付日常所用,此外就只管伏案工作,工作间隙常去散步。那时候,我们仿佛就生活在风中。大多是微风,不时会变大。大多是干燥的风,不时会含有湿气,极其罕见地还会带来雨,但总之风无时不在。我们与风同时醒来,与风同行同止,与风同时沉入睡眠。
不管我们到哪儿去,风都如影随形。在海港的咖啡馆前,风匆匆忙忙将遮阳伞的边缘吹得哗哗作响;在无人的游艇码头,船桅不停发出咔嗒咔嗒的响声;步入林中,风拂过绿叶四处飘飞。它将漂浮在海上的白云运往遥远的岸边,它让桌前窗边的九重葛花翩翩起舞。它浓淡不匀地运走街头小贩的吆喝,送来不知何处的烤肉的香味。我们几乎片刻不能忘记风的存在。
语言教育学者Fantini将跨文化能力分为:知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态度和技能;英国学者Byram认为跨文化能力包括:态度、知识、解释和关联的技能、发现和交往的技能、批评性的文化意识;知名学者Kim则认为跨文化能力包含三个层面:情感、认知和行为。
迄今为止,我去过世界上许多地方,可是再也不曾像生活在那座希腊小岛时那样,深切感受到风的存在。我们简直像三个人相依为命一般,默默生活在那座岛上——我们两人,再加上风。这是怎么回事?也许那儿本是那样的地方,也许那儿是个风拥有灵魂的所在。因为那真是一个除了风几乎一无所有的宁静小岛,再不就是碰巧住在那里的时候,我正好进入了深刻思考风的时期。
思考风,这并非人人可为,也并非随时随地可为。人真正能思考风,仅限于人生中一小段时期。我这么觉得。
(7)事中绩效监控没落实,事后绩效评价没应用。很多高校关注的是专项资金如何分配,分配完之后,就处于放任的状态,不注重过程的监管,事中绩效监控没真正落实,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导致贻误时机。很多高校按政府要求对专项资金进行事后绩效评价,可是评价结果并没得到应用,对专项资金执行进度没完成的部门没追责,执行好执行坏一个样,不能形成正确导向。
(摘自《书刊报》)
标签:希腊论文; 小岛论文; 能力论文; 两人论文; 专项资金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 《中外文摘》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