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线性逻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治理转型,台湾社区治理,自下而上,辅导型社区
线性逻辑论文文献综述
吴晓林[1](2015)在《治理转型遵循线性逻辑吗?——台湾地区城市社区治理转型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惯于使用"从管制到治理"、"从单边主义到多元共治"来描述治理转型,却忽视了对治理转型实际过程的考察。实则,要理解治理转型,必须将不同治理阶段视为一个"连续统"进行历史性、整体性的研究,继而回答"治理转型是否遵循线性逻辑"这个命题。本文以台湾地区推动城市社区治理转型为例,分析中国情境下治理转型的真实奥秘。研究发现,由于"公民社会"的先天不足以及"社区主义"的缺乏,台湾地区的社区治理转型主要借由"以自上而下推动自下而上"的机制,形成了过渡时期的"辅导型社区治理"形态。这种貌似"背反"的特殊逻辑,尽管有力推动了治理的转型,但是也埋藏着诸如"依赖政府"、"社区发展失衡"诸多问题。由此,也可以看出,治理转型并非符应简单的线性逻辑,应当视整体环境和能力情况而定。(本文来源于《南京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9期)
王贵成[2](2013)在《基于线性逻辑调节的复合动作控制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特定应用场合下的液压系统复合动作协调控制要求,提出一种基于线性逻辑调节的复合动作控制阀的设计。通过逻辑分析与计算建立起两个复合动作液控比例多路阀先导压力间的逻辑关系,以确定液压原理及阀件结构。为分析研究该复合动作控制阀的逻辑控制特性,在AMESim环境中建立包含先导级减压阀、逻辑主阀、开关切换阀的元件级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复合动作控制阀的输出压力与系统输入压力之间满足分段线性逻辑关系,即系统输入压力低于先导级减压阀设定压力时,复合控制控制阀输出压力与系统输入压力等值,反之,复合控制阀输出压力与系统输入压力呈特定线性函数,改变先导级减压阀的设定值可精确调节线性逻辑的切换点,改变逻辑主阀的结构设计参数可相应调节线性对应关系。(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3年15期)
王媛媛,秦政,张超,包德梅,赖晓路[3](2013)在《基于自适应线性逻辑网络的风电功率预测方法性能评估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线性逻辑网络(ALLN)的风电功率预测方法,描述了ALLN算法的特点、基本结构、建模方法以及预测与学习方法;采用该方法进行了风速预测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详细分析了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首次提出了模型适应性的概念,并给出了计算公式。从模型训练输入数据和预测输入数据的角度,分析了影响ALLN算法模型适应性与预测结果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可再生能源》期刊2013年06期)
王庆平,王国俊[4](2012)在《计量逻辑学中的线性逻辑公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密码学中的线性布尔函数概念,在经典逻辑度量空间中提出了线性逻辑公式的概念,给出了n元线性逻辑公式的构造方法.研究了反射变换下线性逻辑公式的性质,证明了所有线性逻辑公式的真度等于1/2,并研究了一类代数次数等于k的布尔函数所对应的逻辑公式的性质,证明了该类公式的真度等于1/2k.(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林永兴,王鹏英,邱剑锋,徐海长,王玥[5](2010)在《服务组合中基于线性逻辑的消息语义匹配》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一种自动服务组合模型服务消息语义化匹配验证的方法。该方法先从服务描述中提取服务消息模型和服务行为模型,后将服务行为模型转换为形式化的有限状态自动机。根据有限状态自动机中的服务接口可以转化为本体概念,服务行为可以转换为线性逻辑表达式描述,使用线性逻辑的演绎方法对服务消息的匹配性和可满足性进行验证。同时,对线性逻辑的演绎定理进行适当扩展以适应服务组合的需要。(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现代化》期刊2010年08期)
谢兄,张维石[6](2008)在《一种基于线性逻辑的构件组装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构件组装是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利用线性逻辑描述了具有语义信息的构件结构,描述了独立于具体的计算环境、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叁种构件组装关系,利用定理证明的方法,根据现存构件的描述和构件组装关系自动生成构件组装的方案,并从被适应的构件描述中推导出复合构件的描述,以提高对构件适应过程的描述和分析能力,为构件组装形式化分析、组装正确性的检验提供了保证,并列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08年05期)
王道林[7](2008)在《线性逻辑方程组的解》一文中研究指出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中经常遇见用逻辑方程或逻辑方程组表示的数学模型,讨论这类数学模型的求解问题是非常必要的。给出了=0,=1,=,=1(中不含逻辑非变量,中含逻辑非变量)等类型的线性逻辑方程组有解、有惟一解的充分必要条件,讨论了解的个数并给出了求解公式或解集表示式,阐明了任何形式的逻辑方程或逻辑方程组都可转化为线性逻辑方程组求解。采用置换矩阵和极大项两种方法,系统全面地解决了线性逻辑方程组、一般逻辑方程和一般逻辑方程组的求解问题。(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08年05期)
Pierre-Louis,Curien[8](2006)在《线性逻辑和态极逻辑引论(Ⅱ)(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线性逻辑和态极逻辑引论》一文的第二部分。文章致力于证明网(第1节)和态极逻辑(第2,3,4和5节)证明网部分尽管局限于其积线性逻辑框架,但仍不失其重要性。线性逻辑和态极逻辑均为Girard所创建,近期所发展起来的态极逻辑旨在于进一步揭示计算和逻辑的基本交互作用的本质。我们希望本文能对这一新的理论带来一些计算机科学方面的启示。(本文来源于《数学进展》期刊2006年01期)
Pierre-Louis,Curien[9](2005)在《线性逻辑和态极逻辑引论(Ⅰ)(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线性逻辑和态极逻辑引论》一文概述了由Girard分别于1986和2001所创建的线性逻辑和态极逻辑.线性逻辑和态极逻辑汲取于计算机科学并反之应用于其中,从根本上对数理逻辑进行了彻底的审视.全文分为两部分.本文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致力于线性逻辑的联结词、证明规则、可判定性性质和模型.文章的第二部分将研究证明网并简要介绍态极逻辑.证明网是证明的图式表示,是线性逻辑的主要创新之一.(本文来源于《数学进展》期刊2005年05期)
李永明[10](2001)在《非可换线性逻辑及其Quantale语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扩充了V .M .Abrusci定义的非可换线性逻辑 ,使其兼容直觉逻辑、可换线性逻辑及cyclic线性逻辑 ,并利用提出的对偶quantale概念给出了非可换线性逻辑的可靠且完备的quantale语义 .(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1年02期)
线性逻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特定应用场合下的液压系统复合动作协调控制要求,提出一种基于线性逻辑调节的复合动作控制阀的设计。通过逻辑分析与计算建立起两个复合动作液控比例多路阀先导压力间的逻辑关系,以确定液压原理及阀件结构。为分析研究该复合动作控制阀的逻辑控制特性,在AMESim环境中建立包含先导级减压阀、逻辑主阀、开关切换阀的元件级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复合动作控制阀的输出压力与系统输入压力之间满足分段线性逻辑关系,即系统输入压力低于先导级减压阀设定压力时,复合控制控制阀输出压力与系统输入压力等值,反之,复合控制阀输出压力与系统输入压力呈特定线性函数,改变先导级减压阀的设定值可精确调节线性逻辑的切换点,改变逻辑主阀的结构设计参数可相应调节线性对应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线性逻辑论文参考文献
[1].吴晓林.治理转型遵循线性逻辑吗?——台湾地区城市社区治理转型的考察[J].南京社会科学.2015
[2].王贵成.基于线性逻辑调节的复合动作控制阀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
[3].王媛媛,秦政,张超,包德梅,赖晓路.基于自适应线性逻辑网络的风电功率预测方法性能评估与分析[J].可再生能源.2013
[4].王庆平,王国俊.计量逻辑学中的线性逻辑公式[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5].林永兴,王鹏英,邱剑锋,徐海长,王玥.服务组合中基于线性逻辑的消息语义匹配[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0
[6].谢兄,张维石.一种基于线性逻辑的构件组装方法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8
[7].王道林.线性逻辑方程组的解[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
[8].Pierre-Louis,Curien.线性逻辑和态极逻辑引论(Ⅱ)(英文)[J].数学进展.2006
[9].Pierre-Louis,Curien.线性逻辑和态极逻辑引论(Ⅰ)(英文)[J].数学进展.2005
[10].李永明.非可换线性逻辑及其Quantale语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