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学院广东东莞523083
摘要:目前,我国冷链物流飞速发展,冷链物流人才稀缺,本文以应用型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当前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关键字:应用型大学冷链物流人才培养
一、前言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的肉、禽、蛋、海鲜水产品、蔬菜水果和乳制品等主要农副食品的需求量急速增加,消费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当地的产品,而将眼光放向了全国甚至全世界。与此同时,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冷链物流的需求也日趋旺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同时也是世界农产品第一大生产与消费国。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仅运输途中腐烂变质的水果、蔬菜等食品价值就达到了700亿元,这是因为运输过程中没有采用冷链管理或者冷链管理不当,对国民经济而言这是巨大的经济浪费。高等学校尤其是应用型大学应发挥专业教育的优势成为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基地,探索大学应用型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方式,这将有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顺应行业发展,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冷链物流人才。
二、应用型大学的内涵
发展应用型大学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应用型大学应着重体现“应用”二字,要求建设能够适应和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进行人才培养时以市场为导向,确保培养的人才能解决行业实际技术问题,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培养出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时要求各专业紧密立足当地,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冷链物流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应用型大学应该以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养为目标,以促进物流专业健康良好地发展。
三、目前冷链物流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冷链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着与传统物流人才培养类似的问题,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科学、师资力量不足、物流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严重滞后。同时,现行的应用于应用型大学的冷链物流教材缺乏针对性,与研究型本科教材差异性非常小,冷链物流教材的编写人员大部分是一些高校博士,或者刚参加教学工作的年轻教师,由于实践工作经验并不充足,造成教材通常空洞且深奥,不能结合冷链物流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发生偏差。
2.与传统物流人才相比,冷链物流人才更加匮乏。数据显示,我国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损失率达25%至30%,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1万多家超级市场亟待引入冷链技术和寻求合作伙伴。毫无疑问,冷链物流的巨大商机蕴含着对冷链物流人才的巨大需求。实际上,目前国内专门针对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高校微乎其微,与传统物流人才相比,既懂物流管理又懂冷链技术的专业人才更加匮乏。
3.尽管部分学校开展了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但也是作为物流专业的一个方向,在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岗位分析、培养方向、培养目标等方面与冷链物流市场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培养模式仍然采用传统的重理论轻实操的方式;岗位分析准确性缺乏导致岗位划分较为单一笼统;培养方向与企业业务人才需求契合度不高;培养目标滞后固化不能适应现代冷链物流发展的需要。
4.我国冷链物流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注重理论学习,轻应用能力的培养。由于资金和场地的限制,冷链物流课程的实训课大量的仅仅是利用实验室机房和相关软件完成,学生真正能深入企业、参与冷链物流实践的情况非常少,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并不强,往往出现“会说不会做”的现象。同时,尽管部分学校对学生安排有实训周和毕业实习的机会,但由于机房设备有限,往往需要分组进行,无法做到一一指导。学生在企业实习,因无法满足企业的工作需要,这也会对学生的就业产生不良影响。
5.冷链物流师资队伍需要加强建设。作为新兴培养方向的冷链物流管理,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更不用说对于应用型大学而言了。因此,打造一支既通晓冷链物流理论又掌握冷链物流业务运作的师资队伍,对发展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将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冷链物流人才培养专业性强,其涉及到的学科门类涵盖了物流管理、商品学、系统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机械工程、食品工程等,同时开设了相关专业的学校非常少,学校内部教育资源稀缺且内部资源共享的困难,使得冷链物流人才培养困难重重。而作为实践环境资源丰富的冷链物流企业,因为管理和经费的因素,大都对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参与意愿不高,这也造成了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缺乏校企合作的困境。
参考文献
[1]时伟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误读与重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1):52-56。
[2]刘广海谢如鹤屈睿瑰物流管理专业冷链物流特色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0):141-143。
[3]段延梅王旭姜颖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