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楼宇地面隔音减震结构,包括隔音减震垫、防潮垫、钢网混凝土找平层以及水泥砂浆粘结层,在建筑楼板上依次铺设所述隔音减震垫、所述防潮垫、所述钢网混凝土找平层以及所述水泥砂浆粘结层,形成所述隔音减震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楼宇地面隔音减震结构,通过设置隔音减震垫,隔音减震垫包括8mm厚隔音垫和2mm厚减震垫,隔音减震垫是由高密度胶连聚乙烯发泡经纳米技术制成的一种绿色环保、经济实用的材料,不但隔音、减震,而且还防水、防霉,10mm厚的隔音减震垫隔音量达到20dB。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楼宇地面隔音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隔音减震垫、防潮垫、钢网混凝土找平层以及水泥砂浆粘结层,在建筑楼板上依次铺设所述隔音减震垫、所述防潮垫、所述钢网混凝土找平层以及所述水泥砂浆粘结层,形成所述隔音减震结构。
设计方案
1.一种楼宇地面隔音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隔音减震垫、防潮垫、钢网混凝土找平层以及水泥砂浆粘结层,在建筑楼板上依次铺设所述隔音减震垫、所述防潮垫、所述钢网混凝土找平层以及所述水泥砂浆粘结层,形成所述隔音减震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宇地面隔音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砂浆粘结层上还设置有面料层;所述面料层是大理石、瓷砖、木地板或者复合地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宇地面隔音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减震垫是纳米高密度胶连聚乙烯发泡体,所述隔音减震垫包括8mm厚隔音垫和2mm厚减震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宇地面隔音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垫是5mm厚防潮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宇地面隔音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网混凝土找平层的钢网是直径为3mm且间距为100mm的镀锌钢网,铺上镀所述镀锌钢网与所述防潮垫空隙为10mm,所述镀锌钢网之间用铁丝连接,形成一整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宇地面隔音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网混凝土找平层和所述水泥砂浆粘结层的细石混凝土的石子粒径小于等于15mm、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20。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楼宇建筑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楼宇地面隔音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以及舒适度更高的居住环境,尤其是星级酒店等,除装饰用材、配套设施以及优质的服务外,客人对客房的隔音要求越来越高,希望所处的环境没有干扰、安静、舒服,能有更高品质的享受。这对装饰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隔音方面以前只注重墙体的隔音,地面一般不做特殊的处理,从而楼层之间一般不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令身处其中的客人受上层空间因有人走路或其他原因产生的噪声影响。另外,住宅楼宇之间,上下楼层之间的住户也常常因为上层空间内的人员活动噪声太大问题,发生纠纷,因此,楼宇地面隔音问题急需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一种楼宇地面隔音减震结构,能够实现楼宇上下楼层地面之间的隔音,避免由于上层空间内的人员活动噪声影响下层空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楼宇地面隔音减震结构,包括隔音减震垫、防潮垫、钢网混凝土找平层以及水泥砂浆粘结层,在建筑楼板上依次铺设所述隔音减震垫、所述防潮垫、所述钢网混凝土找平层以及所述水泥砂浆粘结层,形成所述隔音减震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水泥砂浆粘结层上还设置有面料层;所述面料层是大理石、瓷砖、木地板或者复合地板。
进一步的,所述隔音减震垫是纳米高密度胶连聚乙烯发泡体,所述隔音减震垫包括8mm厚隔音垫和2mm厚减震垫。
进一步的,所述防潮垫是5mm厚防潮垫。
进一步的,所述钢网混凝土找平层的钢网是直径为3mm且间距为100mm的镀锌钢网,铺上镀所述镀锌钢网与所述防潮垫空隙为10mm,所述镀锌钢网之间用铁丝连接,形成一整体。
进一步的,所述钢网混凝土找平层和所述水泥砂浆粘结层的细石混凝土的石子粒径小于等于15mm、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楼宇地面隔音减震结构,通过设置隔音减震垫,隔音减震垫包括8mm厚隔音垫和2mm厚减震垫,隔音减震垫是由高密度胶连聚乙烯发泡经纳米技术制成的一种绿色环保、经济实用的材料,不但隔音、减震,而且还防水、防霉,10mm厚的隔音减震垫隔音量达到20dB。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楼宇地面隔音减震结构示意图;
其中,1-建筑楼板,2-隔音减震垫,3-防潮垫,4-钢网混凝土找平层,5-水泥砂浆粘结层,6-面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楼宇地面隔音减震结构,包括隔音减震垫2、防潮垫3、钢网混凝土找平层4以及水泥砂浆粘结层5,在建筑楼板1上依次铺设所述隔音减震垫2、所述防潮垫3、所述钢网混凝土找平层4以及所述水泥砂浆粘结层5,形成所述隔音减震结构。
其中,所述水泥砂浆粘结层5上还设置有面料层6;所述面料层6是大理石、瓷砖、木地板或者复合地板。
其中,所述隔音减震垫2是纳米高密度胶连聚乙烯发泡体,所述隔音减震垫2包括8mm厚隔音垫和2mm厚减震垫。因隔音减震垫2通过纳米泡沫的微小孔洞消弱声音的能量,达到隔绝撞击声的目的,通过纳米泡沫腔体共振效应来改变声音传播的频率,减少反射次数,达到隔绝空气声的目的
其中,所述防潮垫3是5mm厚防潮垫。水泥进入到隔音棉的腔体,将会影响隔音效果,所以,通过防潮垫的铺设以及接缝处连接严密,确保隔音减震垫不受水泥的污染。
其中,所述钢网混凝土找平层4的钢网是直径为3mm且间距为100mm的镀锌钢网,铺上镀所述镀锌钢网与所述防潮垫空隙为10mm,所述镀锌钢网之间用铁丝连接,形成一整体。找平层做成钢筋混凝土层,就能达到足够的刚度及强度,确保地面的铺贴效果。
其中,所述钢网混凝土找平层4和所述水泥砂浆粘结层5的细石混凝土的石子粒径不应大于15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
具体地,该楼宇地面隔音减震结构铺设过程如下:
基层清理:基层表面的浮土,砂浆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墙面和顶棚抹灰时的落地灰,楼板上的沉积砂浆块要用铁铲清理干净;墙角、管根,门槛等部位埋住的杂物要剔凿干净;楼板表面的油污,应用5~10%浓度的火碱溶液清洗干净。
铺隔音减震垫:量好地面的尺寸,按需要的尺寸进行切割,将隔音减震垫铺设在楼地板上,接缝对齐,并用胶带封住接缝。
铺防潮垫:按需要的尺寸切割好,将防潮垫铺设在隔音减震垫上,接缝对齐,并用胶带封住,确保胶带与防潮垫粘接紧密。
冲筋贴灰饼:小房间在房间四周根据标高线做出灰饼,大房间还应该冲筋(间距1.5㎜);作为浇筑细石混凝土面层厚度的标准,有地漏的房间要在地漏四周做出5%的泛水坡度;冲筋和灰饼均应采用细石混凝土制作,随后铺细石混凝土。
铺钢网:铺上镀锌钢网,钢网与防潮垫空隙为10mm,两块钢网用铁丝进行有效连接,以形成一整体。
铺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的强度,配合比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塌落度为30~50mm,并应每500平方米制作一次试块,不足500平方米时,也制作一次试块,铺贴石材地面的细石混凝土厚度约为30mm。铺细石混凝土后用长刮尺刮平,用平板振捣器进行振捣密实,或用滚筒进行滚压,表面塌陷处应用细石混凝土填补,再用长刮尺刮一次,用木抹子搓平。
撒水泥砂子干面灰:砂子用3㎜筛子筛过后。用铁锹拌干料(水泥:砂子=1:1)均匀的撒在细石混凝土面层上,待灰面吸水后用长刮尺刮平,随即用木抹子搓打、抹平,使面层紧密结合。
抹压:用铁抹子轻轻抹压面层,将面层的凹坑砂眼和脚印压平。地面的边角和水暖立管四周容易漏压或不平,施工时要认真操作。
养护:地面完活24小时后,及时洒水进行养护,以后每天浇水二次,至少连续养护7天后方准上人,当细石混凝土施工的环境温度低于+5℃时,必须注意保温养护,并不得浇水。养护要及时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楼宇地面隔音减震结构,通过设置隔音减震垫,隔音减震垫包括8mm厚隔音垫和2mm厚减震垫,隔音减震垫是由高密度胶连聚乙烯发泡经纳米技术制成的一种绿色环保、经济实用的材料,不但隔音、减震,而且还防水、防霉,10mm厚的隔音减震垫隔音量达到20dB。
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排”、“列”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实用新型专利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固连”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2933.0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760698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E04F15/20
专利分类号:E04F15/20;E04F15/22
范畴分类:36C;36D;
申请人:深圳市坐标建筑装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坐标建筑装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景田西路17号赛格景苑二层(2)、三层(1)
发明人:朱学俭;赖秋曲;彭国彬
第一发明人:朱学俭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坐标建筑装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章小燕
代理机构:44458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协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