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治疗在梗塞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个体化治疗在梗塞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邸红岩

(东莞市大岭山医院广东东莞523820)

【摘要】目的研究个体化治疗在梗塞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从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于我院共有72例梗塞后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梗塞后出血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个体化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统一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预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比76.32%(29/38),优良率为92.11(35/3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06%(16/34)、64.71%(22/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从出血开始到治疗后根据CT估算的出血量为18.56±5.42ml,恢复时间5.36±1.28天,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7.42±8.78ml、7.62±2.31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个体化治疗梗塞后出血,不仅可以尽快恢复患者的梗塞后出血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还可促进患者预后良好,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脑梗塞出血性转化治疗个体化治疗预后

【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0-0094-02

现如今,梗塞后出血是梗塞的特殊形式和自然转归之一,且发病率逐年上升。梗塞患者再出血的原因包括闭塞血管再通、侧支循环血管破裂和抗栓药物的使用[1]。普通止血治疗包括停用抗凝、扩容药物,给予止血药物。此种方法仅能止血,但会导致再次梗塞等并发症[2]。个体化治疗是根据不同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发病时间来选择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我院为了更加有效治疗脑梗塞后出血,现进行临床试验。得到了一些结论,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于我院共72例患者被诊断梗塞后出血需要进行治疗。其中男性40例,女性32例,年龄49-70岁,平均年龄60.5±2.5岁。以临床特点72例患者均急性起病中,21例伴有神志障碍,51例神志清楚,有不同程度的头痛、眩晕、失语、肢体功能障碍等脑梗塞典型症状,有高血压病史的56例,糖尿病病史的23例,冠心病房颤患者15例,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其中观察组含男21例,女17例。年龄在49至70岁间,平均年龄为61.3±1.5岁。其中26例神志清楚,12例伴有神志障碍。有高血压病史的29例,糖尿病病史的12例,冠心病房颤的8例。对照组含男19例,女15例。年龄在50至70岁间,平均年龄60.2±1.5岁。其中25例神志清楚,9例伴有神志障碍。有高血压病史的27例,糖尿病病11例,冠心病房颤的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原发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观察组病患根据不同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发病时间来选择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个体化治疗。主要治疗方式如下:1.维持血压、血容量稳定,一般不用降压药,避免过分脱水。2.对昏迷、颅内高压患者,有条件可行气管插管,控制性过度换气,以改善脑氧供应,收缩脑血管,有效降低颅内压.适当选用速尿、甘露醇或甘油脱水降颅压。3.对有神经损伤的患者注射营养神经的鼠神经生长因子,加以维生素,辅酶Q10等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4.积极预防上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防止褥疮的发生。

对照组病患抗凝药、溶栓、扩容药物停用,给予适当止血药物治疗。

1.3疗效评价通过以下标准对疗效进行判定。“优”为患者治疗后可以恢复正常生活工作能力,神志清楚,梗塞后出血病灶恢复80%以上,没有其他并发症;“良”为患者治疗后正常生活工作能力较好,神志清楚,梗塞后出血病灶恢复70%-80%之间,没有其他并发症;“可”为患者治疗后生活自理能力一般,神志清楚尚可,梗塞后出血病灶恢复60%-70%之间,有其他轻微并发症;“差”为患者治疗后生活不能自理,有神志功能障碍,梗塞后出血病灶恢复60%以下,伴有其他并发症。

1.4统计学方法以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比较以x2检验。计量数据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对比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比76.32%(29/38),优良率为92.11(35/3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06%(16/34)、64.71%(22/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梗塞后出血患者的个性化治疗疗效显著,具有重要意义。见下表1:

表1两组疗效对比(例,%)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梗塞后出血患者从出血开始到治疗后根据CT估算的出血量以及恢复时间观察组出血量为18.56±5.42ml,恢复时间5.36±1.28天,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7.42±8.78ml、7.62±2.31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个体化治疗可明显控制患者出血情况,具有积极意义。见下表2:

表2两组出血量以及出血时长对比(例,-x±s)

组名例数出血量(ml)恢复时间(天)

观察组3818.56±5.425.36±1.28

对照组3427.42±8.787.62±2.31

t值-5.2115.206

P值-0.0000.000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近年来,梗塞后出血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及到患者的神经功能,使梗塞患者的病情加重,影响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以至对梗塞后出血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梗塞后出血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较多,在治疗的过程中不能统一而论,所以临床工作中应该多采取个体化治疗[4],全面考虑,提高治愈率。

本文通过对比个体化治疗与普通止血治疗梗塞后出血患者的疗效,结果发现,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和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符合王大巍的报道[5],表明以个体化治疗梗塞后出血患者得到的疗效更佳。此外,观察组的出血量和恢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符合李毅鸣的报道[6],表明个体化治疗对患者出血量的控制及预后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这可能和患者本身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病情进展不同,不同的患者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有关。个体化治疗,更有效的从根本上改善梗塞后出血症状,促进神经损伤修复,防止不良并发症。有报道表明[7],梗塞后出血的治疗,应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应控制出血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发病症状,应用营养神经类药物促进神经修复等个体化治疗更有利于梗塞后出血患者的治愈率。

综上所述,个体化治疗梗塞后出血,不仅可以尽快恢复患者的梗塞后出血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还促进患者预后良好。安全性好,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林念童,陈苓,冼树清等.脑卒中溶栓后出血性转化与临床预后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12,11(2):1316-1319.

[2]潘锐焕,孙景波,黄燕.MMP/TIMP平衡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J].时珍国医国药,2013,04(1):972-973.

[3]孙迎男.出血性脑梗塞39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0(9):110-111.

[4]张婷,韩涛,王辉等.通腑化瘀法与糖尿病并脑梗塞的治疗[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09(8):51-52.

[5]王大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出现脑梗塞的病因诊断及防治[J].中国医学工程,2013,11(7):140-142.

[6]李毅鸣,管阳太.TEG在脑梗塞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上的应用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10(2):1978-1979.

[7]魏俊,杨珉,王威等.颅脑损伤并发脑梗塞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6):1573-1574.

标签:;  ;  ;  

个体化治疗在梗塞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