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乐欣赏是音乐课程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培养其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更是提升其音乐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基于自身教学经验,具体分析如何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以期为广大教学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音乐;欣赏;审美
积极引导高中阶段的学生开展音乐欣赏活动,是落实音乐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同样的,在高中音乐课堂上,教师则应当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机结合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使其获得鉴赏音乐美的思辨能力,提升其整体音乐核心素养。但是,在当前的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上,许多教师依旧沿用陈旧的音乐教学方法,加之学生对于音乐课程不甚重视,故而大部分高中生在音乐欣赏能力培养方面停滞不前。为了解决这一教学困境,笔者认为,应当从创新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角度着手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最终促进音乐欣赏教学效果与质量的综合提升。下文主要从音乐欣赏曲目选择、创新教学情景、创新教学提问方式以及善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等方面论述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及其实践效果。
一、注重欣赏曲目选择
欣赏曲目的选择时开展音乐欣赏教学的第一步,而教师在音乐曲目选择上进行创新,一方面有助于充分吸引学生对音乐欣赏学习的关注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学生在聆听所选择的欣赏曲目时感受音乐的节奏、领会音乐中蕴含的情感甚至是表达的故事。通常情况下,教师所选择的欣赏曲目应当是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而除了选择优秀音乐作品以外,笔者认为还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考虑如何选择高中音乐课堂上的欣赏曲目。其一,所选择的欣赏曲目应当以教学目标为基本原则。在高中音乐教材中,编入教材中的有些曲目可“细听”,有些可“粗听”。细听主要是指学生可以将其作为欣赏重点进行仔细的分析与探索;粗听则是指在欣赏时注重把握曲目的整体风格以及带给人的感受即可。在“粗听”与“细听”曲目的选择与把握上,教师也可以适当抽选有说明意义的片段(如主题、旋律、节奏、和声、风格、结构、调式等)完成相应的音乐知识点教学以及学生的音乐能力培养任务。其二,教师在选择欣赏曲目时可以基于学生的年龄阶段、教学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环境特点考虑。如将当地富有地方性特色的音乐曲目纳入课堂,使得学生在音乐中充分感受家乡美。其三,音乐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体现,在选择音乐曲目上,教师应当尊重不同音乐中的文化背景,将多元化的音乐进行合理渗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锻炼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然而在社保费税务统一征管后,一般会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从征管角度,极大地维护了员工的合法权益。第二,从薪资角度,员工账上工资极可能下调。降低成本在员工薪资角度来看,就以降低账上的“工资额度”进而减少社保费与个税费的缴纳为目标。具体的花样或许非常多,或许还不仅限于现金。第三,从用工角度,劳务人员或将激增。那就是调整用工结构,从劳动用工为主的用工结构慢慢过渡至劳务用工为主的用工结构,这样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整个企业的运作模式。企业将密切增加跟劳务派遣公司的合作,而相对于劳务派遣公司来说,人力资源的素质要求将与日俱增,也间接影响劳务派遣公司的招聘侧重。
治疗后对照组平均空腹血糖为(8.36±1.42)mmol/L;观察组为(6.21±1.0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创新课堂教学情景
创新音乐课堂教学情景主要是指教师在为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可以通过营造相应的音乐情景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欣赏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在教师营造的音乐情景中,学生的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音乐与时代”这一单元中的《蛰龙飞起舞东方》的内容时,则可以先为学生讲解“蛰龙飞起”的含义,蛰龙飞起表示惊醒的龙的腾飞,蛰龙暗指鸦片战争以来从沉睡中逐渐觉醒的中华民族,飞起二字则直接表达了人们对中华民族崛起的意念。标题讲解完毕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呢吧播放《黄河》这一歌曲。在歌声背景下,学生充分被歌曲吸引,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跟着歌曲的旋律轻声跟唱,并在所营造的历史情景中深刻体会音乐中所蕴含的“启蒙意识”。《黄河》这首曲目充分地表达了当时年轻人群体的心理状态,也展现了他们奋发向上的情绪与朝气蓬勃的精神。此后,随着学生逐渐进入音乐氛围,教师也可以继续为学生讲解音乐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音乐与人生之间的关系。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够通过音乐看到我们的历史,在这样的教学情景下,学生更能够体会到音乐对人产生的强大影响。
三、创新教学提问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是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重要过程,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创新教学提问方式,一方面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即时反馈引导他们更加积极地思考。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向学生进行提问时,应当注重把握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所提问的问题也需要具备异性的趣味性与知识性,以此使得学生长时间地保持其强烈的求知欲与探索欲。例如,在教学“民族与音乐”这一单元内容时,单元开篇内容为《五十六朵芬芳的花》,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几首代表曲目,如《酒歌》《辽阔的草原》《纺织谣》《牡丹汗》等,在学生的倾听过程中可向学生提问,从歌曲旋律与歌词中,同学们都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像这样开放性的问题自然是千人有千面,由于不受约束,学生的想象力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构造出一幅幅的图画。当歌曲播放完毕后,教师也可以选取相应的片段为学生进行讲解,并适当询问学生是否与教师有着相同的
音乐感受。学生对于音乐的想法是他们认识音乐、培养自身音乐审美能力的具体表现,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地就是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如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则需要教师运用积极的教学方式进行引导刺激,如采用音乐竞赛形式为学生巩固知识点、提供个人音乐素质展示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分享自己所收藏、编写的音乐或旋律等。
四、善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教学设备也成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在音乐欣赏课程上也不例外。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加畅快的学习体验,感官上的刺激无疑会加深其对于课堂讲解曲目的印象。同时,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音乐欣赏素材也会更加丰富,教师不仅能够利用多媒体灵活制作课件PPT,还可以按照教学内容剪接音乐与视频,并且配备一些专门的文字说明。善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有助于大程度提升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音乐的体裁”单元中的《舞剧的灵魂》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鱼美人》《敦煌梦》古曲曲目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呈现,此时,课堂洋溢着古典的气质,学生在欣赏古乐、古诗、古画多种艺术的学习获得音乐鉴赏能力。又或者是在“动感地带”单元中《中国通俗音乐》欣赏课程中,教师可查找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播放近年来《春天里》《天堂》《常回家看看》等经典曲目的翻唱版本,将同一首歌的新兴与传统风格直接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其真切地体会同一歌词、同一旋律在不同的节奏与韵律下的不同表达。
五、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音乐欣赏课程的开设与教学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其审美能力与音乐素养。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当积极采取相应教学措施,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其发挥自身主观能动作用,从而提升音乐欣赏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亚东.浅析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25.
[2]张楠.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功能及实现方法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14):132+134.
[3]黄元熳.高中音乐鉴赏课之感受式教学探讨[J].北方音乐,2019,39(14):198+206.
[4]赵琳.在“取舍”间获得更多:谈高中音乐的有效教学策略[J].中国民族博览,2019(7):37-38.
[5]杨月华.试论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人文理念[J].艺术评鉴,2019(12):105-106+112.
[6]武宏刚.高中音乐艺术生视唱练耳教学方式的策略分析[J].北方音乐,2019,39(12):149-150.
作者简介:魏学秀,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