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前提

论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前提

一、谈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几个前提(论文文献综述)

吴超,章帆[1](2021)在《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色资源作为中国革命、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发展路上的宝贵财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产物,无论是革命遗址、烈士陵园、英雄故居等物质财富,还是各阶段纲领、方针以及"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等意识形态财富,都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魏志杰[2](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讲四联动”为例》文中认为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本,中国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双重使命。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全面贯彻党的新时代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在结合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厘清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立足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从“课上教师精讲”,“课下专家活讲”,“校园文化常讲”三个角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实效性改革进行了论述;从课程内部联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联动、传统教学与新媒体技术联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职能部门联动四个方面对构建高校协同育人机制进行了研究;依托维护系统稳定的负反馈系统和促进系统发展的正反馈系统,构建了“三讲四联动”综合反馈系统。其中,负反馈系统端紧密监测学生群体和教学过程中的消极因素,及时调整改革的重点和针对点;正反馈系统端则以对内改革评价体系和对外树立校园品牌的方式,强化积极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强正向投入。二者合力,共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改革向纵深发展,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姜潞潞[3](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与时俱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亦被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不同时代语境中有着具体的特点表征。本文按照“理论解读——进程梳理——经验总结”的研究思路,对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引言部分从当前国内外形势出发,阐释研究缘起,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厘清本篇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探讨了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一部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本概述研究。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政治性、人本性、长期性和时代性的特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恩经典作家以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爱国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支撑,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及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第二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发展。以历任党的领导核心的形成为时间节点,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恢复调整:改革开放激发各领域活力,大学生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中,以“三大任务”和“五爱”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理论教育、社会实践和榜样示范法为主要方式;二是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发展完善: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复杂,学生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和理性务实,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主题,强化理论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三是对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稳步提升:科技革命带来世界和中国的竞合发展,大学生更加追求独立和自我实现,国家重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宣传教育,社会实践、网络教学等新的爱国主义教育形态兴起;四是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深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学生思想更加多样,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梦教育为主要内容,“三全”与新媒体育人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第三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经验总结与启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始终坚持正确的思想理论为指导,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以党和国家中心任务为指向,向着科学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将秉承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理念,坚持破立结合,在守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结语部分是对全文总的概括。从时代背景出发,阐释我国新的历史方位,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新使命,期待着新作为,希望有更多人一起关注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李勃[4](2016)在《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当代最蓬勃发展的信息传播平台新媒体为视域切入角度,借鉴美国学者拉斯维尔的传播学理论,系统地分析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五维度要素,进而剖析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机遇与挑战、问题及原因,谋求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新媒体路径策略。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圈,形成了丰富而美丽的画卷。马克思本人就非常重视通过媒体宣传自身,拓展受众,并反观自省,完成自我修正,最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日臻成熟。从马克思开始,马克思主义传播就在不断探索自己的传播路径,变革传播方式,不断创新。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有近百年的历史,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完备和系统。当代世界,以数字技术、光纤技术、网络技术等作为技术保障和物质基础的各种新媒体平台登上历史舞台,包括早期的MSN、QQ、网页,现代时兴的Facebook、Skype、微博、微信等,为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提供了新的空间。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需要根据时代变迁做出新的发展。学界对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相关研究建树颇多,无论是专着还是学术论文,数量可观,质量逐步提升。但是,这些研究普遍缺乏从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传播学及信息技术角度进行多元分层研究,切入视角虽然精细,但是宏观把握往往不足。本文试图突出新媒体平台对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整体性影响分析,融合哲学思辨、社会因素剖析、人际心理接受、信息传播学原理及规律认知、数字技术革命性发展等要素,从逻辑上进行系统地梳理研究。关于“新媒体”的内涵和外延,学界虽有不同定义,但仍可梳理出较具代表性的观点,其传播特性也越来越被学界所共识。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在其独立意义上,也具有本身的内涵和特征。新媒体下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一定意义上改变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给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带来了转型和变化,凸显了时代的特质和意义。对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做整体分析,就要分步骤、分要素地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基于拉斯维尔的传播学理论,对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五维要素进行了逐项分析,共筑对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结构的概览和清晰认识。任何事物的发展,必有其机遇和挑战,“发展”与“限制”共生共存,而所谓的“限制”,经过克服和整合,定会成为新的突破点和进阶。通过新媒体机遇和挑战这“一体两面”问题的探究,辩证地看待当下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处境,既不能一味鼓吹,也不能只看到带来的问题。最为关键的是,找到困难和挑战转化为机遇的可能性和路径。从逻辑上讲,这种可能性和路径的寻找,正是本文最后提出相关策略的契机。本研究进而继续讨论了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这里的问题不同于前文的挑战,挑战和问题是两个定义域,挑战具有需要克服并借之作为台阶而实现升华的意味,而问题存在一种需要被解决的指向,需要找出根本原因并予消灭和清除。挑战和问题,共同构成了从现状到策略的行文逻辑桥梁,也诠释了本文从逻辑上上保持系统性、整体性分析的旨归。而且,在国际话语权争夺的激烈现状和意识形态角逐的状态下,不能忘了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意识形态属性,必须树立阵地意识和竞争意识,既要合理吸收西方意识形态的长处,又要坚持原则,以我为主,以主导姿态推动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因此,意识形态领域的概念,无论是信仰认同、主体选择、与西方差距,还是意识形态对抗,都应被引入并加以分析。西方新媒体所具有的开放性和自由度高的外部特性,往往掩盖了其内部意识形态斗争的痕迹,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学者会出现政治敏感度低的倾向,本文对意识形态在新媒体领域的斗争保持关注,并在各个环节有所体现。策略问题,是本文的逻辑终点,也是现实中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最具实践意义所在。本文从内外两个角度着手,即从内部完善和改进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从外部营造传播环境、影响传播客体、建构完备的监督审查机制等等,谋求形成内因与外因、自律与他律双管齐下共同追求良好传播效果的局面,规划出我国当代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通衢。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作为紧随时代潮流的现象,无论是从新媒体的技术基础、运行模式、平台创新,还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传播不断面临的国际社会、中国特色,以及时代发展中人的心理及思维方式、话语方式等等都在不断变革之中,这决定了其研究空间仍在不断拓展,问题域不断涌现,我将继续努力求索。

徐妍[5](2016)在《高校“青马工程”机制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作为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者培养的新模式、新平台,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培养一批新时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能够为正确把握新时期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保证,不仅可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推进,同时也能够有针对性地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导向。本文主要是在党中央、团中央关于“青马工程”相关精神和指导意见指导的前提下,分析当前高校“青马工程”具体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青马工程”实施的长效机制构建与前景展望。本文的写作主要通过五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对当前高校“青马工程”实施的意义、现状进行了阐释,对当前高校“青马工程”的研究现状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第二部分对高校“青马工程”的概念进行解析,阐明了“青马工程”的培养原则、目标和途径;第三部分主要对高校“青马工程”提出背景和当代意义进行了分析,了解新时期高校推进“青马工程”的主要着力点;第四部分主要是从“青马工程”的历史发展脉络出发,分析当前高校“青马工程”具体实施现状、问题及原因;最后一部分着重分析了高校“青马工程”实施的长效机制构建,进而为高校青马工程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

兰亚明[6](2013)在《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为历代中国青年所接受、传播和实践的过程。大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不仅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需要,而且是加强党的后备力量建设、提高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的需要。论文围绕总结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经验、新形势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理论与实践两个问题进行探讨。针对第一个问题,论文较为系统地梳理总结了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做法与经验。革命战争年代,争取革命胜利是党面临的首要任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围绕争取胜利这一目标,与革命斗争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式上以短期集训为主,内容上侧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革命斗争形势教育、党的纲领、军事指挥及政治工作等,培养对象主要为各级党团组织、军队、苏区政府的青年骨干。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引起社会主义阵营思想混乱的形势下,为扞卫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事业,中国共产党着手深入思考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培养未来接班人的问题,“提高社会主义的政治觉悟”、“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学习毛泽东着作运动”、“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成为这一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内容与特征。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吸取“文化大革命”中“左”的教训,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转到正确路线上来,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际,着眼现代世界对人的素质要求,强调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0世纪90年代,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时代发展趋势,中国共产党强调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突出理想信念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着力培养优秀青年干部等。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进一步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推进,并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四个‘新一代”等重要思想。针对第二个问题,论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在问卷调查采集第一手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认知与认同情况、政治信仰、针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看法等。总体情况良好,但有几点值得注意:认知结构不平衡,认同及政治信仰出现分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投入与效果落差较大,教育方式与青年学生的理论诉求不协调。二是分析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面临的挑战。青年学生成为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对象,互联网导致舆论控制与思想文化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多元化社会思潮的浸蚀,宗教信仰在大学校园的流行,社会现实问题的冲击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造成消解和负面影响。三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和当代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与规律,梳理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内容体系,分别从理论知识、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综合素质与能力等四个层面作具体展开。四是结合当前高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际,论述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基本原则、工作机制、具体路径等。基本原则为“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面上教育与骨干培养相结合、目标管理与跟踪考核相结合”;工作机制包括“健全选拔机制、完善培训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巩固保障机制”等;具体路径则分别从“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拓展骨干培训项目、构建实践教育体系、扶持学生红色社团、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等不同角度进行阐述。最后,论文结语中简要归纳了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主要经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必须坚持着眼继承和发展党的事业,与培养后备力量和未来接班人相结合;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各个历史阶段党肩负的具体任务相结合;必须坚持创新方式方法,与尊重青年成长成才规律相结合。

刘宗泉[7](2012)在《当前大学生个体公民道德素质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大学生个体公民道德素质整体不容乐观,虽其公民道德认知水平较好,但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上表现得相对薄弱。提升当前大学生个体公民道德素质的对策主要有构建家庭、学校、单位、社会"四位一体"的教育培养模式;强化高校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探索以及重视价值观念、国家政策、制度设计等因素对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形成的影响。

颜兴中[8](2011)在《中国公办普通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前期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本建设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基本建设项目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仅是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必要前提,也是高校师生员工维持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保障。而基本建设项目的前期管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起着“领头羊”、“火车头”和“牛鼻子”的作用,对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与完成至关重要。目前,中国公办普通高校基本建设项目的前期管理存在决策立项欠科学、设计欠合理、资金落实不到位等诸多问题。研究中国公办普通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前期管理的系统理论与方法对于指导高校基本建设项目的有序实施、规范高校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现代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综合考虑中国有关基本建设的法律法规,在深入分析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前期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项目前期管理的“3”+“1”模式。该模式分别从项目立项、设计、招投标、融资等四个阶段入手,构建了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前期管理各阶段的理论框架体系,该体系对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前期管理的基本程序进行了规范,从而形成一套系统而科学的项目前期管理理论与方法。此外,针对四个阶段管理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为高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贡献。一是针对中国公办普通高校基本建设现行的管理机制、程序和方法等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取消核准制和备案制、改革审批制、实施三审制,并对三审制进行设计。针对中国公办普通高校基本建设的标准问题,建立规模和投资决策模型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测算。二是基于结构向量修正误差模型(SVECM)的基本理论,建立了中国公办普通高校校舍建设面积与在校师生人数的结构协整关系模型,找出了中国公办普通高校校舍建设面积与在校师生人数的协整关系。考虑贷款因素,建立了高校校舍面积增速模型,得到了不同类型高校的最佳校舍建设面积增速。三是通过分析中国公办普通高校项目设计管理的现状,探讨了在设计管理机制、管理主体、管理程序和方法、方案评价、设计市场规范和投资控制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了针对中国普通高校基本建设前期设计管理的程序和方法,提出采取量化评标方法中最值得推广的百分制综合评估法进行评标。并建议改革现有设计管理体制,加强人员素质培训和资质认证。四是对中国公办普通高校项目施工招投标的管理中目前较普遍存在的挂靠、围标、串标等现象进行概念界定,深入剖析其本质、表现形式、特征、产生原因及危害等,提出建立高校基建项目施工招投标规范体系和适合高校的复合标底评标方法等治理对策。五是对中国公办普通高校融资管理的历史沿革、现状进行了阐述。从教育体制、教育财政体制、高等教育筹资方式等三个维度对中美高等教育的融资方式进行了国际比较,借鉴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对中国公办高校基本建设融资方式提出了九点建议。六是设计了中国公办普通高校项目前期管理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项目前期管理水平的综合评价模型以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增量部分的分配模型。

李诺枫[9](2009)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然而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中还存在些问题,影响当代马克思主义和谐地传播。本文着重从传播学、教育学、政治学的角度,系统分析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选择路径,拟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立体式研究。文章首先从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本质定位入手,详细分析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基本内涵、传播的特征以及传播的重大意义。文章第二部分从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主导意识受到冲击、传播方式单一、管理体制僵硬滞后、主体与受体认识错位等方面,并指出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多元文化的冲击引发公民信仰危机的存在,传统灌输理论制约传播主体缺乏创新意识,传播主体与受体需要不能达成共识以及计划经济管理过于僵硬等原因造成。第三部分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加强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有效性的路径选择。从提升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理念,提出了基于受众考虑传播意图生活化、传播话语通俗化、传播对象普及化、传播载体典型化;从创新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提出了实现和谐思维的时代构建以及强化科学发展的理论成果;从完善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提出了实现传统大众传播人本化、坚持新型网络传播自由化、加强理论教育教学实践化、推进学术研究发展纵深化;从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提出了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维度进行生态优化,指明了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生态环境优化的要求。笔者认为从这四方面入手能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最大的形势。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反复强调了“建设和谐文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问题研究,事关先进文化的传播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就解决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的存在问题提供了路径的选择,对解决问题提供了对策,但在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对国外马克思主义传播成果的借鉴。这些都有待在后续学习和研究中深入探讨。

丁德源[10](2005)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越来越受人关注。本文从接受活动中的四个要素:接受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及传授者入手,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首先,从接受者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更是教学活动中的中心主体。所以,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真正起到实效,教育者应该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本”理念,分析当今学生的思想状况,认识我们的教育对象,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促其早日成才。接着,从接受客体——教学内容着手,找出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有待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并提出了坚持党性、坚持真理性、坚持时代性及坚持广泛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的优化原则。同时提出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途径。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亦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如生硬灌输和应试教育仍然存在,联系实际有失偏颇,手段不够现代化。因此,要更新教育方法观念,转变教育方法体系,综合运用各种具体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对实践教学进行完善。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还有待过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保障。文章分析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现状及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有的素质即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综合能力素质,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了一些构想。

二、谈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几个前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几个前提(论文提纲范文)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讲四联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发展进程
    (一)改革开放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历史嬗变
        1.初建时期(1949-1955)
        2.探索时期(1956-1966)
        3.停滞时期(1966-1976)
    (二)改革开放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发展历程
        1.拨乱反正时期(1977-1982)
        2.走上正轨时期(1985-1995)
        3.稳步发展时期(1998-2012)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发展
        1.创新功能定位
        2.创新内容规划
        3.创新机制建设
        4.创新方法手段
三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改革理论支撑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改革背景
        1.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要求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困境梳理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路径分析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改革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2.整体性理论
        3.互动协同理论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改革基本原则
        1.遵循“三大规律”
        2.坚持“八个统一”
        3.落实“三全育人”
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改革实践路径
    (一)“三讲”思政大课堂
        1.课上教师精讲
        2.课下专家活讲
        3.校园文化常讲
    (二)“四联动”育人大格局
        1.课程内部联动
        2.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联动
        3.传统教学与新媒体技术联动
        4.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职能部门联动
    (三)“三讲四联动”综合反馈系统
        1.反馈系统应用原理
        2.构建“三讲四联动”负反馈系统
        3.构建“三讲四联动”正反馈系统
五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概述
    (一)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相关内涵界定
    (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征
    (三)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支撑
    (四)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二、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恢复调整
    (二)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发展完善
    (三)对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稳步提升
    (四)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深化
三、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经验
    (二)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学术史回顾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学术创新与研究不足
        (一) 学术创新
        (二) 研究不足
第一章 新媒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概述
    一、新媒体概述
        (一) 新媒体的内涵外延
        (二)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
        (三) 新媒体传播的当代特征
    二、媒体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历史
        (一) 传统媒体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历史
        (二) 新媒体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历史
    三、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
        (一) 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基本内涵
        (二) 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基本特征
    四、新媒体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重要意义
        (一) 有助于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 有助于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
        (三) 有助于创新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载体
        (四) 有助于进一步具体化、通俗化、实践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二章 新媒体背景下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五维要素
    一、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主体
        (一) 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
        (二) 大众媒体信息发布者
        (三) 高校教育工作者
        (四) 个体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二、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客体
        (一) 组织传播对象
        (二) 大众传媒受众
        (三) 人际传播对象
    三、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内容
        (一) 技术内容转换
        (二) 传播内容变革
    四、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渠道
        (一) 工具层面的传播渠道
        (二) 组织层面的传播渠道
    五、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效果
        (一) 认知层面
        (二) 情感态度层面
        (三) 行动层面
第三章 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机遇
        (一) 有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前沿阵地
        (二) 有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方式手段
        (三) 有利于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现代载体
        (四) 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多向互动
        (五) 有利于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深入发展
    二、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挑战
        (一)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主体的选择造成了困惑
        (二) 动摇了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客体的信仰认同
        (三) 对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地位形成了冲击
        (四) 降低了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度
        (五) 拉大了与西方国家意识形态传播影响力的差距
第四章 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 传播主体运用新媒体的自觉性及能力不够
        (二) 传播客体的选择及自律状况不佳
        (三) 传播内容上信息的编码质量不高
        (四) 传播渠道的自身环境令人担忧
        (五) 传播效果上虚拟空间与生活世界的脱离及监管失位
    二、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传播主体的适应发展缺陷
        (二) 传播客体受多种社会环境的影响
        (三) 传播内容的多元竞争局面
        (四) 传播渠道的竞争升级
        (五) 传播效果的现实脱离感与监管困境
第五章 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策略
    一、加强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主体建设
        (一) 树立新的传播理念
        (二) 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
        (三) 加强对新媒体传播特点及技术的把握
        (四) 探索利用新媒体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艺术
        (五) 建设高素质新媒体传播队伍
    二、完善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客体建设
        (一) 时效性和亲和力增强的客体接受体验
        (二) 观点讨论和思想碰撞的客体交流空间
        (三) 培育客体的科学精神
    三、深化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内容建设
        (一) 扩大马克思主义的理性张力
        (二) 推进大众话语体系的构建
        (三) 创新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内容
    四、推进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渠道建设
        (一) 构建专业的、覆盖广泛的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阵地
        (二) 提高马克思主义传播宣传阵地的感染力
        (三) 坚持重视大众传播与强化组织传播相结合
        (四) 探索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并存融合的传播规律
    五、增强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效果建设
        (一) 提升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现实有效性
        (二) 构建完善我国新媒体监管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高校“青马工程”机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对当前研究的评价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实践调研法
        1.3.3 比较研究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青马工程”的概念解析
    2.1“青马工程”的概念分析
    2.2“青马工程”的培养内容
        2.2.1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
        2.2.3 中国传统文化
    2.3“青马工程”的培养原则
        2.3.1 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
        2.3.2 全面性与个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2.3.3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2.3.4 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的原则
    2.4“青马工程”的培养目标
        2.4.1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树立
        2.4.2 大学生道德品格的提升
        2.4.3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2.4.4 终极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5“青马工程”的培养途径
        2.5.1 政治理论素养教育
        2.5.2 系统整体化的教育模式
        2.5.3 社会实践教育
第3章“青马工程”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3.1“青马工程”提出的历史与现实背景
        3.1.1 党对大学生马克思理论教育的重视
        3.1.2 大学生对马克思理论的认知现状
    3.2“青马工程”提出的当代意义
        3.2.1 有利于高校竞争力与国家人才战略建设
        3.2.2 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3.2.3 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3.2.4 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4章 高校“青马工程”的实施现状与存在问题
    4.1 高校“青马工程”实施的历史阶段划分
        4.1.1 政策提出阶段
        4.1.2 试点运行阶段
        4.1.3 全面推进阶段
    4.2 高校“青马工程”实施取得的成效
        4.2.1 实施数量逐渐增多
        4.2.2 影响范围日益扩大
        4.2.3 培养内容与时俱进
    4.3 高校“青马工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3.1 高校“青马工程”实施存在的问题
        4.3.2 高校“青马工程”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第5章 高校“青马工程”实施的长效机制构建与前景展望
    5.1 构建理论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理论学习机制
        5.1.1 青年大学生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
        5.1.2 创新相关课程体系
        5.1.3 加强两课教师资源培养
    5.2 构建校内实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主体参与机制
        5.2.1 实现主体参与的开放机制
        5.2.2 搭建主体参与的社会实践平台
    5.3 构建组织指导与氛围建设相结合的运行保障机制
        5.3.1 应该不断健全选拔机制
        5.3.2 完善培训机制
        5.3.3 建立激励机制
    5.4 构建在校培养与家庭塑造相结合的延伸培养机制
        5.4.1 构建在校培养机制
        5.4.2 强化家庭塑造
    5.5 构建考核考评与动态调整相结合的评估优化机制
        5.5.1 制定完善的评估考核标准
        5.5.2 科学合理地实施考评
        5.5.3 深入分析考评结果
    5.6 高校“青马工程”的前景与展望
        5.6.1“青马工程”与和谐社会建设
        5.6.2“青马工程”与“中国梦”的实现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综述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与成果综述
    二、概念阐释
        (一) 什么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二)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特征
    三、研究理路与篇章布局
        (一) 研究理路与主要方法
        (二) 篇章结构与基本内容
        (三)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青年成长成才保持正确方向的需要
        一、青年是现实力量与未来力量的融合体
        二、青年优点与培养青年
        三、青年缺点与引导青年
    第二节 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党的思想建设
        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党的组织建设
        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党的制度建设
    第三节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继有人的需要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四节 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是发展与克思主义的需要
        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实践
    第一节 毛泽东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与实践
        一、五四前后毛泽东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轨迹
        二、早期及革命年代毛泽东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实践
        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实践
    第二节 邓小平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与实践
        一、培养“四有”新人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青年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邓小平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脉络
        三、邓小平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江泽民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与实践
        一、江泽民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脉络
        二、江泽民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胡锦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与实践
        一、胡锦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脉络
        二、胡锦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面临的挑战分析
    第一节 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压力
        一、青年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对象
        二、西方国家对青年意识形态渗透的具体手段
    第二节 网络新兴媒介构成的挑战
        一、网络新兴媒介信息传播与教育功能的特征分析
        二、网络新兴媒介对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消极影响
    第三节 多元社会思潮的浸蚀与消解
        一、对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产生消解作用的社会思潮
        二、多元思潮对青年政治信仰及思想行为的影响分析
    第四节 宗教信仰的精神皈依与迷茫
        一、大学生信教人数增幅较大比例较高
        二、大学校园流行宗教信仰的原因分析
        三、宗教信仰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
    第五节 社会现实问题的冲击与挑战
        一、市场经济利益格局多元化导致培养工作的复杂化
        二、社会转型期矛盾突显消解青年的精神追求与理想
        三、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消褪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特色
    第六节 当代青年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现状调研分析
        一、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情况
        二、青年学生重大是非问题判断与政治信仰情况
        三、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情况
        四、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看法
第四章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内容体系
    第一节 培育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一、认真学习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
        二、把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青年发展与成才
    第二节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
        一、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化为自觉认同
        二、培养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与自身实践融合
    第三节 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提升个人修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年发展的契合性
        二、当前高校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道德建设理论实践模式
        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道德建设自我教育
        五、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坚持道德的实践本质
    第四节 培养具有示范引领性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一、民族精神与世界眼光相结合
        二、全面发展与个性培育相结合
        三、专业知识与领导能力相结合
第五章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基本原则、工作机制与具体路径
    第一节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基本原则
        一、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原则
        二、面上教育与骨干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三、目标管理与跟踪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工作机制
        一、健全选拔机制
        二、完善培训机制
        三、建立激励机制
        四、巩固保障机制
    第三节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具体路径
        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二、拓展骨干培训项目
        三、构建实践教育体系
        四、扶持学生红色社团
        五、发挥党员示范作用
结语: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经验
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公办普通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前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中国公办普通高校
        1.3.2 基本建设
        1.3.3 中国公办普通高校基本建设
        1.3.4 建设项目前期管理
        1.3.5 中国公办普通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前期管理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4.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1.4.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1.4.3 国内外研究评价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项目管理理论概要
        2.1.1 项目的定义及特征
        2.1.2 项目的要素构成
        2.1.3 项目的生命周期
        2.1.4 项目管理的内涵及约束关系
        2.1.5 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
    2.2 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典型理念概述
        2.2.1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2.2.2 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2.2.3 高等教育的私营化
        2.2.4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2.2.5 高等教育的民主化
    2.3 项目可行性研究理论概述
    2.4 设计管理理论概述
    2.5 招投标理论概述
第3章 公办普通高校基本建设项目立项管理研究
    3.1 高校基建项目立项理论的创新研究
        3.1.1 校园环境品质与人才培养质量的辩证关系
        3.1.2 高等教育理念在大学校园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3.1.3 校区功能定位及校园功能分区理论
        3.1.4 资源配置标准理论——92定额
        3.1.5 高校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理论
    3.2 高校基建项目立项机制研究
        3.2.1 立项机制现状
        3.2.2 立项机制存在的主要弊端
        3.2.3 立项机制改革方向及原由分析
        3.2.4 立项机制的创新——三审制设计
    3.3 高校基建项目立项程序研究
        3.3.1 立项程序现状
        3.3.2 现有立项程序存在的主要弊端
        3.3.3 现有立项程序的改革创新
    3.4 高校基建项目建设标准研究
        3.4.1 立项标准现状
        3.4.2 立项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3.4.3 《普通高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92指标)修订建议
        3.4.4 建筑规模标准——项目建筑规模决策模型及应用
        3.4.5 投资规模标准——项目总投资估算决策模型及应用
    3.5 高校校舍建设规模的实证检验和模型研究
        3.5.1 普通高校校舍建设规模的实证检验
        3.5.2 中国普通高校校舍建设规模的增速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公办普通高校基本建设项目设计管理研究
    4.1 高校基建项目设计管理理论创新研究
        4.1.1 价值工程理论
        4.1.2 限额设计理论
    4.2 高校基建项目设计管理体制研究
        4.2.1 设计管理体制现状
        4.2.2 设计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分析
        4.2.3 设计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
    4.3 高校基建项目设计管理程序研究
        4.3.1 设计管理程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3.2 高校基建项目设计管理程序的规范体系设计
        4.3.3 高校基建项目设计招投标程序
    4.4 高校基建项目设计方案评价研究
        4.4.1 项目设计方案评价方法
        4.4.2 高校基建项目方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4.4.3 百分制综合评估法设计
        4.4.4 百分制综合评标法案例
    4.5 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研究
        4.5.1 设计与项目投资的关系
        4.5.2 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管理过程
        4.5.3 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管理的主要方法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公办普通高校基本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管理研究
    5.1 高校基建项目施工招投标管理机制与管理程序现况
        5.1.1 现行施工招投标管理机制
        5.1.2 现行施工招投标管理程序
    5.2 高校基建招投标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2.1 招投标双方行为欠规范
        5.2.2 招投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编制欠完备
        5.2.3 投标人及评标委员会的身份保密性差
        5.2.4 评标时间及评标方法欠科学合理
    5.3 高校基建项目施工招投标评标方法研究
        5.3.1 施工招投标评标方法概述
        5.3.2 适合高校的基本建设项目施工评标方法选择
    5.4 招投标领域中几种违法现象的研究与治理
        5.4.1 违法现象认定及本质特征分析
        5.4.2 违法现象产生之原因探析
        5.4.3 违法现象产生之危害分析
        5.4.4 违法现象之治理对策
    5.5 高校基本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规范化研究
        5.5.1 招标方式应规范规矩
        5.5.2 招标文件的覆盖内容应全面
        5.5.3 投标文件编制应细致准确
        5.5.4 招标组织架构及运作模式要强化监督职能
        5.5.5 引进的招标代理应遵循“三公”原则
        5.5.6 拦标价设定方法要科学
        5.5.7 投标人确定因素及方法要合理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公办普通高校基本建设项目融资管理研究
    6.1 公办普通高校基本建设资金来源渠道探究
        6.1.1 高校基建投资来源的结构变异分析
        6.1.2 高校基本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分析
    6.2 高校基建融资管理产生的主要问题及根源分析
        6.2.1 产生的主要问题
        6.2.2 产生的根源分析
    6.3 普通高校融资管理中美国际比较
        6.3.1 高等教育体制比较
        6.3.2 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比较
        6.3.3 高等教育筹资方式比较
    6.4 完善中国公办普通高校基建融资方式政策建议
        6.4.1 政府财政性基建经费投入年均增长稳定在10%以上
        6.4.2 完善高校捐赠机制以调动个体及社会团体捐赠的积极性
        6.4.3 多种方式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高校基本建设领域
        6.4.4 鼓励教职员工集资助学
        6.4.5 发行特种教育公债
        6.4.6 发行教育彩票
        6.4.7 合理利用科研沉淀资金
        6.4.8 有条件地土地置换
        6.4.9 成立政策性银行——教育银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项目前期管理水平测度与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分配
    7.1 项目前期管理水平测度与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分配的关系
        7.1.1 目的的一致性
        7.1.2 项目前期管理水平测度是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分配的手段和依据
        7.1.3 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分配是探讨项目前期管理水平测度的主要目的
    7.2 项目前期管理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7.2.1 前期管理水平测度目标
        7.2.2 指标体系的框架模式
        7.2.3 指标设计的原则
        7.2.4 指标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
        7.2.5 指标体系层次划分及指标说明
        7.2.6 指标体系构建
    7.3. 项目前期管理水平测度模型构建及案例
        7.3.1 各级测度指标权重的确定
        7.3.2 项目前期管理水平测度方法与步骤
        7.3.3 案例
    7.4. 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分配模型
        7.4.1 前提假设
        7.4.2 分配模型及计算步骤
        7.4.3 案例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论文创新之处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价值
第一章 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本质定位
    (一) 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基本内涵
        1、传播
        2、马克思主义
        3、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
    (二) 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特征分析
        1、实践性与时代性统一
        2、民族性与阶级性共存
        3、先进性与科学性一体
        4、集体性与全面性同在
        5、开放性与创新性伴随
    (三) 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大意义
        1、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2、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指明前进方向
        3、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明确建设坐标
第二章 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现状分析
    (一) 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成就分析
        1、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凝聚了社会主义的建设力量
    (二) 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主导意识受到冲击
        2、传播方式缺乏创新
        3、管理体制僵硬滞后
        4、传播主体与受众认识错位
    (三) 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多元文化冲击诱发公民信仰危机产生
        2、传统灌输方法制约传播主体创新意识
        3、计划经济模式影响导致管理过于僵硬
        4、传播主体意愿与受体需要不能达成共识
第三章 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有效性路径选择
    (一) 提升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理念
        1、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意图生活化
        2、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话语通俗化
        3、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对象普及化
        4、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载体典型化
    (二) 创新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容
        1、实现和谐思维的时代构建
        2、强化科学发展的理论成果
    (三) 完善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
        1、实现传统大众传播的人本化
        2、坚持新兴网络传播的自由化
        3、加强理论教育教学的实践化
        4、推进学术研究发展的纵深化
    (四) 优化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
        1、以政治文明为导向建构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时代坐标。
        2、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建构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物质平台
        3、以文化和谐为内核建构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时代内容
        4、以社会稳定为保障建构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生态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观
    第一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以学生为本
        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深化对学生的认识
        一、深刻认识学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人为本的前提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以大学生成才为目标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目标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帮助大学生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成才环境
第二章 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
    第一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有待进一步优化
        一、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
        二、教学内容未能完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有些教学内容缺乏辩证性
        四、榜样的现实性不强
    第二节 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原则
        一、坚持党性原则
        二、坚持真理性原则
        三、坚持时代性原则
        四、坚持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节 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主要途径
        一、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二、突出爱国主义教育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章 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第一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一、生硬灌输依然存在
        二、应试教育挥之未去
        三、联系实际有失片面
        四、教学形式和手段不够现代化
    第二节 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一、更新教学方法观念
        二、转变教学方法体系
        三、综合运用各具体教学方法
        四、创新教学手段
    第三节 实践教学环节的完善
        一、实践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确定社会实践方式的原则
        三、注重实践环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第四章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思想道德素质下降
        二、队伍结构不够合理
        三、队伍不够稳定,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四、在学校的地位偏低
        五、知识更新慢,学术交流难
    第二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应备素质
        一、政治理论素质
        二、思想道德素质
        三、科学文化素质
        四、综合能力素质
    第三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构想
        一、营造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环境
        二、建立与时俱进的人事竞争激励机制
        三、构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修制度和师资培训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谈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几个前提(论文参考文献)

  • [1]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吴超,章帆.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06)
  •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讲四联动”为例[D]. 魏志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3]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发展历程研究[D]. 姜潞潞.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研究[D]. 李勃. 山东大学, 2016(03)
  • [5]高校“青马工程”机制构建研究[D]. 徐妍. 吉林大学, 2016(11)
  • [6]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若干问题研究[D]. 兰亚明. 南京大学, 2013(08)
  • [7]当前大学生个体公民道德素质的调查研究[J]. 刘宗泉. 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2(06)
  • [8]中国公办普通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前期管理研究[D]. 颜兴中. 中南大学, 2011(12)
  • [9]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问题研究[D]. 李诺枫. 长安大学, 2009(12)
  • [10]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 丁德源. 武汉大学, 2005(05)

标签:;  ;  ;  ;  ;  

论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前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