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制浆,机械,设备,端面,碳酸钙,网络,教学改革。
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论文文献综述
张中华[1](2018)在《汉高乐泰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可靠性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汉高乐泰公司在全球拥有领先的创新、强大的品牌和先进的技术,引领了技术发展的潮流。主要产品为胶黏剂,在中国有超过十一家的工厂来生产,向全世界客户提供产品,保证客户安全、快捷、有效方便地使用,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制浆造纸厂的主体设备就是由"辊(本文来源于《中华纸业》期刊2018年24期)
金海兰,刘文波,钱学仁,岳金权,杨冬梅[2](2018)在《仿真视频在《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课程中的应用实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模拟真实事例进行操作、验证、设计和运行等实践的教学方式,在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发展。《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为制浆造纸工程专业的辅助核心课程,课程不仅要教授学生课本上的知识、让学生掌握制浆造纸专业的基本设备和操作,更需要向学生展示行业信息及各造纸企业引入的新工艺和新设备。采用仿真视频进行设备的外观以及运行情况模拟,可以实现教学的生动性,减少相应投资成本,同时可以较好地向学生呈现设备内部细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本文来源于《纸和造纸》期刊2018年02期)
金海兰,刘文波,钱学仁,岳金权,杨冬梅[3](2018)在《浅析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是轻化工程专业的辅助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密切的课程。本文主要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加强实践实习等方面,分析得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措施。(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8年02期)
金海兰,刘文波,钱学仁,岳金权,杨冬梅[4](2017)在《《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课程核心内容纲要与网络》一文中研究指出《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课程为制浆造纸工程专业的辅助核心课程,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工艺基础上,了解、掌握制浆造纸机械设备方面的知识,并将二者的关系摆正,使之有机的联系起来。文章以设备原理、结构部分为核心,按照生产过程梳理出的单元工序作为课程经线,再以操作和产品质量为纬线,以经纬交织形成内容结点和课程网络,达到了有利于教学和整体把握课程核心内容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7年22期)
李荣刚,谢晓凤,于冬梅,吴朝军,赵传山[5](2015)在《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是制浆造纸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具有教学内容丰富、知识点多、实践性强等特点,同时教学内容零碎且枯燥,教师讲授难度较大。使用网络辅助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教学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本文来源于《中国轻工教育》期刊2015年02期)
张俊华,张秀梅[6](2014)在《《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是轻化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根据该课程的性质,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参考其他院校教师的意见,对《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总结了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两方面的教学改革的体会,提出了图文并茂与直观教学、图表总结与分类比较、模拟仿真视频教学、提问式教学结合实习与实践教学等教学改革的措施。(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8期)
梁小琼[7](2012)在《机械密封技术在制浆造纸和化工行业设备的应用和发展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优良的密封性能是制浆造纸行业和化工行业设备高效运转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制浆造纸行业和化工行业设备机械密封技术不断发展,总结分析机械密封技术使用,能够更好地指导生产工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2年04期)
蔡千华[8](2008)在《制浆造纸设备机械密封的技术动向》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蒸煮设备机械密封的侵蚀对策,高浓度碳酸钙用机械设备的密封性能,延长寿命措施以及能同时实现节电、节水、减少维修的无冷却标准卡盘密封及安装带紧急密封的卡盘密封等设备的机械密封的最新技术动向。(本文来源于《国际造纸》期刊2008年05期)
李建波[9](2007)在《制浆造纸业化学机械法制浆工艺设备的研制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木材资源较贫乏,制浆造纸原料以草为主,原料性质决定了浆纸质量较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负荷较重。化学机械法制浆的主要特点是制浆得率特别高,污染负荷小,属于高得率制浆方法。这种制浆方法正适于当今中国造纸界对提高木浆比例,提高浆纸质量,同时节约能源、降低污染排放的要求,因而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国迅速被推广。化机浆工艺和设备的研究开发始于欧洲和北美洲国家,中国的化机浆生产设备一开始是完全依赖进口的。为适应中国国内化机浆发展的需要,降低进口工艺和设备的高成本,本论文作者及其所在团队自2001年开始大力研究开发化机浆工艺和设备。本文重点论述了300吨/天化机浆系统设备的开发过程及设备性能,同时阐述了化学机械浆的制浆工艺、发展,产量和生产线装机情况,计论了用于化机浆的木材纤维特性、抄纸适用性及其成浆质量和最终用途,涉及了化机浆污水处理的常规方法及最新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期刊2007-12-01)
顾建刚[10](2003)在《《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多媒体CAI课件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制浆造纸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不断地推陈出新。现代造纸工业的发展需要的是既有创造性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然而,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历年来存在着讲课难、实践难等老大难问题,课堂上的讲解、尤其是对造纸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具体结构的描述,并不能给学生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同时,统编教材的内容严重落后于当今世界的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的发展水平,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所以,必须寻找新的教学途径,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各种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前提条件,使开发《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多媒体CAI课件成为可能。 《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多媒体CAI课件利用了多媒体技术,介绍和演示了制浆造纸设备作用、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影响因素和典型的制浆造纸设备;目前本CAI课件仅开发了打浆设备和筛选设备的演示模块,由于本课件的开放性,向其中添加其它类型的制浆造纸设备的演示模块是轻而易举的事。 本CAI课件既可用于教师向学生演示各种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的原理、结构等特性,又可供学生自学之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的作用、结构、工作原理等内容的了解,实时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3-04-01)
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模拟真实事例进行操作、验证、设计和运行等实践的教学方式,在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发展。《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为制浆造纸工程专业的辅助核心课程,课程不仅要教授学生课本上的知识、让学生掌握制浆造纸专业的基本设备和操作,更需要向学生展示行业信息及各造纸企业引入的新工艺和新设备。采用仿真视频进行设备的外观以及运行情况模拟,可以实现教学的生动性,减少相应投资成本,同时可以较好地向学生呈现设备内部细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中华.汉高乐泰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可靠性解决方案[J].中华纸业.2018
[2].金海兰,刘文波,钱学仁,岳金权,杨冬梅.仿真视频在《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课程中的应用实例[J].纸和造纸.2018
[3].金海兰,刘文波,钱学仁,岳金权,杨冬梅.浅析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改革[J].广东化工.2018
[4].金海兰,刘文波,钱学仁,岳金权,杨冬梅.《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课程核心内容纲要与网络[J].广东化工.2017
[5].李荣刚,谢晓凤,于冬梅,吴朝军,赵传山.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5
[6].张俊华,张秀梅.《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
[7].梁小琼.机械密封技术在制浆造纸和化工行业设备的应用和发展动态[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
[8].蔡千华.制浆造纸设备机械密封的技术动向[J].国际造纸.2008
[9].李建波.制浆造纸业化学机械法制浆工艺设备的研制与开发[D].中国石油大学.2007
[10].顾建刚.《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多媒体CAI课件的开发[D].南京林业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