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制论文-占小飞

新学制论文-占小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学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张其昀,海洋教育思想,人生地理教科书

新学制论文文献综述

占小飞[1](2019)在《张其昀的海洋教育思想——以《新学制人生地理教科书》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人文地理学家张其昀编撰过多套中学地理教科书,《新学制人生地理教科书》是其早期编写地理教科书中的代表作。张其昀意识到海洋的重要性,他的海洋教育思想主要以海洋对人生的意义为基础开展论述,主要包括海洋的自然环境、海洋与经济、海洋与文化、海洋与国防四大方面。张其昀海洋教育思想的特色在于:把海洋放入人海协调观的视野下去考察;在世界文化中心的变迁中去理解海洋对人类文明的意义;强调海港对当时中国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宁波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吴小鸥,周安琪[2](2019)在《教科书编撰者的主体性初探——以陆志韦《(新学制高级中学教科书)心理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教科书编撰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教科书是彰显编撰者作为主体的创造性文本。教科书编撰者的主体性是指教科书编撰者为实现编撰目的而在编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1925年3月,陆志韦编辑《(新学制高级中学教科书)心理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中学心理学教科书。陆志韦以其丰富的学养编撰教科书,其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特征:一是研究性,教科书编辑宗旨方面突出"科学训练",强调"多观察、多思考"以及"自动研究";二是自主性,教科书内容选择与编排方面与《高级中学第一组必修的心理学初步课程纲要》存在明显差异;叁是通俗性,教科书的语言表达方面以白话行文,渗透民谣、成语、名言警句等中华传统文化要素。教科书编撰者主体性表现为知识选择的倾向性,受到场域与惯习的影响;知识建构的自为性,以其学术认知与文化自觉为基质;知识表达的多样性,以自我的写作风格为变化。教科书编撰者的主体性直接影响教科书的质量与特色。(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程征[3](2019)在《论中国近代学制变革下的音乐教科书本土化演进》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872年在华西方传教士编写的第一本音乐教科书《乐法启蒙》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音乐教科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模仿西方到努力走向自主的演进过程。因此,研究音乐教科书及其本土化演进的过程,对于总结近代中国音乐教育史和学校音乐教育演变的规律、发现存在的问题,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全文主要以近代中国叁次学制变革,《壬寅·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戌学制》为历史背景,分成“绪论”和四章来论述学校音乐教育制度的变迁和音乐教科书“本土化”的演进。绪论部分就“学制”、“音乐教科书”和“本土化”等概念进行了解释,梳理了文献综述、阐明了研究空间、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构建了论文的框架,为论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一章主要分析了清朝末年《壬寅·癸卯学制》颁布前后清政府对于“音乐一科”由轻视到重视的态度转变,比较了传教士编写的教科书、官方统编的教科书和国人自编的音乐教科书在编写目的、内容思想上呈现出来差异性,指出早期音乐教科书本土化探索的艰难。另外,出版业的兴起对音乐教科书的推广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二章论述了民国初年《壬子·癸丑学制》的诞生、学校音乐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以及音乐教科书本土化在探索中的前行。认为音乐教科书虽然受到西方的影响,但已经开始探索“中西结合”的本土化道路,而出版业的兴旺对于该学制音乐教科书的普及更为明显。第叁章主要探讨的是民国时期《壬戌学制》改革、学校音乐教育制度的发展以及音乐教科书本土化演进中的深化。学校音乐教育制度、尤其是教科书编审制度的逐步完善,使得音乐教科书的本土化的发展步伐加快,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出适合“本土”的特征,出版业的竞争也促进了音乐教科书的快速发展。第四章阐述了抗战和国内战争时期学校音乐教育制度的调整,使得音乐教科书的编写更加趋于理性,在理念上与战时的国情更加吻合,在内容形式上加入了更多的民族因素,以弘扬爱国主义和适应国情的需要,这反而拓宽了音乐教科书的本土化内涵。战争对于出版业的冲击巨大,使得音乐教科书的数量减少,但内容更加符合实际。中国音乐教科书在经历了叁次的学制改革以及战争洗礼后,走出了一条从民间到官方、单一到多样、自由到规范的本土化演进之路。在本质上看,音乐教科书也从早期民众喜闻乐见的唱歌集演变为国家实施音乐教育的重要工具,见证了从清末到民国中国音乐教育史的转变之路。(本文来源于《上海音乐学院》期刊2019-04-01)

刘超[4](2018)在《时代镜鉴:新学制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编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22年新学制对中国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具有民主主义与世界主义色彩:注重社会文化史,发挥平民教育精神与倡导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采用白话文、中外历史混编等形式。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建立后,新学制形存神消。新学制历史教科书突出历史教育的主体价值,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对认识中国教育与教科书编写提供了有益的参照。(本文来源于《课程.教材.教法》期刊2018年12期)

[5](2018)在《陶行知·新学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界所需要的人才可分四种:一是教育行政人员,二是各种指导员,叁是各种学校校长和职员,四是各种教员。凡教育界需要的人才都应当受到相当的培养。我们教育界需要什么人才,即须造就什么人才。我们应当有广义的师范教育——虽所培养的人以教员为大多数,但目的方法并不以培养教员为限。(本文来源于《新教育》期刊2018年32期)

沈元君[6](2018)在《中职新学制下“现代学徒制”中国化的生态现状及展望——以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分析"现在学徒制"中国化的生态现状,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校热企冷"的现象仍是一大困局。在中职"2.5+0.5"新学制的大力推动下,思索一系列改进思路,并特别针对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本文来源于《江西化工》期刊2018年04期)

蒋纯焦[7](2018)在《1922年新学制与男女同学问题的解决》一文中研究指出1922年新学制讨论过程中适逢新文化运动,传统教育观念和现代教育思潮激烈交锋,男女同学属新旧两派争议最大的教育问题之一,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讨论学制改革时,屡有这方面的提案。但学制最终公布时,对于世人普遍关注的男女同学问题只字不提,完全予以搁置甚至是有意回避。由于学制讨论过程中,已有部分大学和中学招收女生,试行男女同学,新学制的不表态,其实就是对男女同学的认可,同时又巧妙地避开争议。新学制颁行后,男女同学以学校自觉的方式迅速扩散开来,为女子接受大学和中学教育提供了极大的空间。这同时也说明,当教育发展的趋势明朗之时,决策上的"顺势无为"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推动方式。(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马乔钰[8](2018)在《傅运森编《新学制历史教科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教科书是进行历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历史教育所要传递的知识技能、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要通过历史教科书这一载体,因此对于历史教科书的研究具有很大的价值与意义,是历史教育研究中的重要一环。民国历史教科书的编撰作为历史教科书编撰百年史的开端,其改革与发展的历程,留下来的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历史教科书遗产,都对当下教科书编撰产生巨大的影响与借鉴意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要时常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才能将未来的路走得更好,新世纪以来,民国历史教科书的编撰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为本文所要探讨的《新学制历史教科书》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与积淀。本文所论《新学制历史教科书》是民国历史教科书中的一本,是在1922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的指导下编撰的,由于其开创了历史教科书编撰中外史混编的专题史模式,再加上学界目前对于其研究成果较少甚至空白,其价值未被充分发掘,因此笔者想要为此做一些工作与努力。对《新学制历史教科书》的研究主要分为叁大部分:第一部分,对《新学制历史教科书》进行概述,首先,介绍该教科书编撰的背景,其所处的时代特征、时代思潮、该阶段的学制、课程标准、学校发展状况、教科书编撰的相关人物、相关机构等会直接影响到编者的编撰思想甚至教科书的具体内容;其次,介绍教科书的编者及校订者,编者的生平、工作经历及学术成果也会对其教科书的编撰产生一定影响,该书的校订者胡适、王云五等是中国近现代学术界的大家,因此对于本书流传的范围、再版的次数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最后介绍本书的版本,主要涉及出版时间、出版发行商、印刷所、印刷面貌及封面、目录页、正文页、版权页的概况。第二部分,对该教科书的结构进行研究,主要涉及其整体的编排结构、具体的课文结构等。第叁部分,对《新学制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进行研究:在将其与之前的、同时期的历史教科书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其内容独特之处进行论述,主要涉及选文情况、语言风格、内容与思想的分析等方面,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挖掘该本教科书。第四部分研究《新学制历史教科书》的价值,主要在前叁部分研究的基础上关注《新学制历史教科书》对当下历史教科书编撰的参考价值、对历史教育的参考价值等。笔者希望通过对《新学制历史教科书》的研究让更多人关注该本教科书,并认识到其价值所在,能够从该本教科书的编撰中借鉴、吸收教训经验,从而更好地做好当下历史教科书编撰的工作。与此同时,也希望该研究能够充实完善民国历史教科书的研究,起到一定的补白作用。(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陶行知[9](2018)在《新学制与师范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说,师范教育非常重要,"培养未来的老师靠什么?主要靠师范教育"。什么是师范教育?陶行知认为,教育界需要什么人才,就改培养什么人才;教育界各种人才要什么,就该教他什么;要多少时候教得了,就该教他多少时候;谁在那里教就教谁。这对我们今天的师范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期刊发《新学制与师范教育》,与读者一起学习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本文来源于《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10期)

王颖[10](2018)在《新学制下五年制高职0.5学期面临的问题和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教育部及江苏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五年制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由"4+1"模式转变为"4.5+0.5"模式。培养模式的转变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五年制高职学制分段改革下,最后阶段的0.5学期半年,使得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的新问题。文章重点从学制改革的背景、意义、内容、难点和对策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本文来源于《现代盐化工》期刊2018年02期)

新学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教科书编撰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教科书是彰显编撰者作为主体的创造性文本。教科书编撰者的主体性是指教科书编撰者为实现编撰目的而在编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1925年3月,陆志韦编辑《(新学制高级中学教科书)心理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中学心理学教科书。陆志韦以其丰富的学养编撰教科书,其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特征:一是研究性,教科书编辑宗旨方面突出"科学训练",强调"多观察、多思考"以及"自动研究";二是自主性,教科书内容选择与编排方面与《高级中学第一组必修的心理学初步课程纲要》存在明显差异;叁是通俗性,教科书的语言表达方面以白话行文,渗透民谣、成语、名言警句等中华传统文化要素。教科书编撰者主体性表现为知识选择的倾向性,受到场域与惯习的影响;知识建构的自为性,以其学术认知与文化自觉为基质;知识表达的多样性,以自我的写作风格为变化。教科书编撰者的主体性直接影响教科书的质量与特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学制论文参考文献

[1].占小飞.张其昀的海洋教育思想——以《新学制人生地理教科书》为中心[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

[2].吴小鸥,周安琪.教科书编撰者的主体性初探——以陆志韦《(新学制高级中学教科书)心理学》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

[3].程征.论中国近代学制变革下的音乐教科书本土化演进[D].上海音乐学院.2019

[4].刘超.时代镜鉴:新学制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编写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8

[5]..陶行知·新学制[J].新教育.2018

[6].沈元君.中职新学制下“现代学徒制”中国化的生态现状及展望——以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为例[J].江西化工.2018

[7].蒋纯焦.1922年新学制与男女同学问题的解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

[8].马乔钰.傅运森编《新学制历史教科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9].陶行知.新学制与师范教育[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

[10].王颖.新学制下五年制高职0.5学期面临的问题和思考[J].现代盐化工.2018

标签:;  ;  ;  

新学制论文-占小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