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36例急性脑血管病死亡原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The Writing Committee of the Report on Cardiovascular Health and Diseases in China;[1](2021)在《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概要》文中指出2018年,心血管病死亡占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6.66%,城市为43.81%。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0亿,其中脑卒中1 300万,冠心病1 139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心力衰竭89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 530万,高血压2.45亿。由于不健康饮食、身体活动不足、吸烟等生活方式危险因素的广泛流行,我国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肥胖的绝对人数还在不断攀升,这将进一步推高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此,我们要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从仅关注危险因素本身到关注危险因素形成和流行的环境,更加关注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对危险因素形成的作用。在生命早期强调心血管健康,采取以预防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和吸烟等零级预防为主的策略,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形成有利于健康生活方式的社会环境,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高世瑜[2](2021)在《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探究血清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cadherin,VE-cadherin)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的关系及血清VE-cadherin与相关血液指标是否存在相关性。2.急性脑梗死血清VE-cadherin水平与TOAST分型、OSCP分型是否存在差异,与NIHSS评分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09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的符合纳排标准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病患者167例。分为脑梗死组与TIA组。收集记录所有受试者包括一般资料、相关病史、DWI及MRA等影像学资料在内的完整信息,并采集所有受试者的空腹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清VE-cadherin,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寻找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VE-cadherin的独立危险因素及线性相关关系。结果:CI组的血清VE-cadherin水平比TIA组高(β=32.4,95%CI:-7.5,72.4,P=0.1132)。在CI组患者中,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血清VE-cadherin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组患者中,有吸烟史者较无吸烟史者血清VE-cadherin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OAST分型中原因不明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VE-cadherin水平较TIA患者升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β=166.8,P<0.05)。CI患者中,OSCP分型PACI(部分前循环梗死)的患者较TIA患者血清VE-cadherin水平升高,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β=50.4,P<0.05)。发病时间按连续性变量及截断后的二分类变量的效应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IA组患者及CI组患者中年龄、性别、高脂血症病史、饮酒史与血清VE-cadherin无显着相关性(P>0.05)。脑梗死病人血清VE-cadherin与NIHSS评分、梗死位于前后循环无显着相关性(P>0.05)。血清VE-cadherin随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MPVLR及血脂指标趋势变化。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VE-cadherin水平与是否发生梗死、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TOAST分型、OSCP分型密切相关。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血清VE-cadherin水平与发病天数、年龄、性别、高脂血症病史、饮酒史、吸烟史、NIHSS评分、梗死位于前后循环的位置无密切关系。相关血液指标与血清VE-cadherin曲线拟合图形具有清晰的趋势变化。
钟雪锋[3](2021)在《老年重症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机械通气治疗新探索》文中提出第一部分:老年重症CAP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分析APACHEⅡ评分≥26.8分、SOFA≥6分,GCS<13分时NIV组和IMV组的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IV组严重免疫抑制比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比例、收缩压和舒张压、病情最重时血Hb、PLT、ALB明显高于IMV组;而IMV组阿尔茨海默病的的比例、昏迷的比例、肌酐、尿素、血钠、血氯的水平、脓毒症休克比例、HAP 比例均明显高于NIV组。NIV失败后转为IMV的病死率达87.1%。只用NIV组、NIV+IMV和IMV组三组比较,NIV+IMV组在入组时的P/F值明显低于只用NIV组,而在临床评分、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和体征、入组时重要脏器功能评估等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IV失败组使用NIV24h内P/F无改善,NIV成功组入院时和入组前使用 HFNC 的比例明显高于 NIV 失败组。UREA>16.6mmol/L、TNI>0.26ng/ml、ACS、消化道出血、Ⅱ型呼吸衰竭、ARDS、脓毒症休克为NIV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其P值分别为 0.025、0.005、0.004、0.025、0.006、0.032、0.009。结论: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衰应尽早行机械通气治疗,P/F<150mmHg老年重症CAP患者,NIV和IMV均可作为呼吸支持治疗的初始选择,但NIV失败患者病死率很高,UREA>16.6mmol/L、TNI>0.26ng/ml 及合并 ACS、消化道出血、Ⅱ型呼吸衰竭、ARDS、脓毒症休克为NIV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目的:老年重症肺炎的病死率很高,大部分患者都需要机械通气治疗。为此探讨NIV对P/F<150mmHg老年重症CAP的治疗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1年5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北京医院RICU收治的P/F<150mmHg且符合入排标准的老年重症CAP患者,将入组后使用NIV治疗的72例纳入NIV组,使用IMV治疗的25例纳入IMV组。对NIV组和IMV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资料进行收集和比较。为了解是否存在入组后初始呼吸支持方式的选择偏倚造成结果差异,我们对入组后只用NIV(41例)、NIV失败后转为IMV(NIV+IMV组,31例)以及入组后立即使用IMV(25例)三组患者进行两两比较。最后我们将NIV组的患者分为NIV成功组(24例)和NIV失败组(包含NIV组死亡病例和转为IMV的病例共48例)进行比较。研究终点指标:住院病死率、住院28天病死率、住院时间、RICU时间、无机械通气时间、住院费用、NIV失败的危险因素。统计使用SPSS21.0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稚和检验或Kruskai-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的统计采用卡方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f<5);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生存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当统计结果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NIV组和IMV组比较,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值为61.1%vs 72%,P=0.329;住院28天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其值为48.6%vs 48%,P=0.958。NIV组住院天数、RICU天数、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IMV组,其P分别为0.044,P=0.045,P=0.014。入组时NIV组GCS评分明显高于IMV组,而IMV组入组时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明显高于NIV组,分层分析发现,第二部分:老年人流感的临床特征分析目的探讨老年人流感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3月北京医院老年病区确诊的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老年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描述老年患者流感的总体临床特征,并分组比较年龄≥90岁长寿老人和普通老人(60岁≤年龄<90岁)流感的临床特征差异;比较老年患者甲、乙流的临床特点;比较流感合并脓毒症的危险因素。统计使用SPSS 16.0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当统计结果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7年10月~2018年3月北京医院老年病区共确诊流感患者47名,其中年龄≥90岁长寿老人20名,占42.5%。总体临床特征:平均年龄(86.47± 11.62)岁,近50%的患者合并心脑血管和慢阻肺;91.5%的患者有发热,最高平均体温为(38.34±0.75)℃,以中低热为主。咳嗽、咳痰的比例分别为74.5%、66.0%。平均氧合指数(283.94±65.93)mmHg。初诊时符合脓毒症(Sepsis)诊断的比例为36.2%,符合Sepsis诊断患者中不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诊断的占29.4%。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后,第二天平均体温明显下降(38.34±0.75℃vs 37.34±0.77℃,t=5.732,P=0.000),第三天平均体温降至正常(36.96±0.62℃),诊断第7天治疗有效率占93.6%,住院病死率为2.1%。年龄≥90岁长寿老人组和普通老人组比较,平均年龄(96.95±3.53)岁 vs(78.70±9.09)岁,P=0.000)、住院率(100%vs 74.1%,P=0.015)、需无创通气支持率(25%vs 3.7%,P=0.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主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合并症和治疗效果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长寿老人组有更高的sepsis 比率(50%vs 25.9%,P=0.187)和低的第7天治愈率(50.0%vs 80.8%,P=0.138)。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在诊断时PO2差异有统计学差异[(78.03±18.13)mmHg vs(63.45±7.37)mmHg,t=2.428,P=0.034]。对脓毒症危险因素分析发现,年龄≥80岁(94.1%vs 60%,P=0.017),冠心病(64.7%vs 33.3%,χ2=4.321,P=0.038),慢性心功能不全(52.9%vs 10%,P=0.00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4.7%vs 33.3%,χ2=4.321,P=0.038),SIRS(70.6%vs 40%,χ2=4.063,P=0.044),喘息(47.1%vs 6.7%,P=0.02),呼吸频率>20 次/min(70.6%vs 26.7%,χ2=8.563,P=0.0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冠心病(P=0.016)、慢阻肺(P=0.034,)、喘息症状(P=0.010)是出现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流感多表现为中、低热,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病程初期即可出现明显低氧血症。年龄≥90岁长寿老年人组有更高的住院率,需更多的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磷酸奥司他韦治疗48h体温显着降低。合并冠心病、慢阻肺和出现喘息症状是患者出现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孙丽丽[4](2020)在《替罗非班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中,血小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基本措施。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患者尽管术前给予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治疗,术中充分肝素化,急性血栓及栓塞事件的发生率仍颇多。血小板GP Ⅱ b/Ⅲa抑制剂(GPI)是一类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它占据血小板GP Ⅱ b/Ⅲa受体结合位点,阻止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结合,从而抑制多种途径诱导的血小板凝集,血栓形成及延伸。此外,作为GPI的另一重要机制,其通过竞争性抑制血小板GPⅡ b/Ⅲa受体并移除纤维蛋白原,进而导致超急性血栓的崩解。所以GPI还可以作为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AIST)的补救治疗。在心血管领域已有大量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表明,GPI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抗栓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近年来,有报道在破裂或未破裂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发生急性血栓栓塞并发症,动脉内超选择注射G PI取得满意效果。与GPI在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瘤介入中的广泛应用不同,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经验仍相对不足。目前GPI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中的研究大多数为急性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中、术后应用相关的回顾性病例研究。其在非急性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介入术中应用的研究很少。我们回顾我院非急性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行介入手术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评估术中GPI替罗非班在此类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第一部分替罗非班补救治疗颅内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背景和目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支架植入过程中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AIST)相关的研究很少,且目前对于AIST的治疗方案尚未达成共识。我们的试验目的是调查我院ICAS支架植入过程中AIST的发生率,评估替罗非班补救治疗这类患者的初步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们回顾2016年9月至2019年5月所有在我院接受颅内支架植入术的症状性ICAS患者的资料,挑选其中发生AIST的患者,对其基线特征、围手术期处理、介入操作细节、血管造影和临床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替罗非班补救治疗AIS T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替罗非班对AIS T的补救治疗的有效性通过血管再通状况及围手术期缺血性卒中发生率评估。安全性通过围手术期全因死亡率、围手术期出血事件发生率进行评估。结果194例行颅内支架植入的患者中12例(6.2%)发生AIST,所有AIST均发生在放置支架后30分钟内。发生AIST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3±8.3岁,75%(9/12))的患者为男性。平均狭窄程度为86.1±7.1%。支架的平均长度和直径分别为14.5±4.2mm和3.2±0.5mm。在12例AIST患者中,3例发生在基底动脉(BA)支架植入过程中,椎动脉(VA)V4段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4例AIST,大脑中动脉(MCA)M1段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4例AIST,颈内动脉颅内段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1例AIST。按不同支架来看,Wingspan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8例AIST,Apollo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2例AIST,Neuroform EZ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2例AIST。12例AIST均在应用替罗非班补救治疗后,实现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3级和动脉闭塞病变(AOL)分级3级。3例(25%)发生围手术期缺血性脑卒中。无围手术期死亡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我们在ICAS支架植入术中观察到AIST的发生率不低。在ICAS支架植入期间,替罗非班对AIST的治疗似乎是有效且安全的,不增加出血并发症和死亡率。然而,由于研究的局限性,这些发现应该被谨慎解释,并且需要更多患者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来确定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第二部分非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开通术中血栓栓塞事件的个体化治疗策略背景和目的颅内大动脉闭塞(ILAO)是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在中国由ILAO引起的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于西方国家。非急性ILAO患者大多因侧支循环不足而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是这类患者的治疗选择之一。然而,手术过程相关并发症,如血栓栓塞事件并不少见,并已被证明是神经介入医师术中需面对的巨大挑战。非急性IL A O开通术中血栓栓塞事件的有效处理对降低围手术期新发卒中和死亡率非常重要。我们的试验目的是总结我们单中心经验,评估血栓栓塞事件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接受非急性ILAO开通术的69例连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挑选出手术过程中发生血栓栓塞事件(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及远端栓塞事件)的病例。回顾临床及血管造影资料,总结和分析血栓栓塞类型及治疗策略。根据改良脑梗死溶栓(mT ICI)量表和动脉闭塞病变(AOL)量表判定靶血管再通状况来评估疗效。安全性通过围手术期(术后7天)任何类型的颅内出血(ICH)、全身系统性出血和围手术期死亡来评估。结果69例接受非急性ILAO开通术的患者中,63例实现成功再通(mTICI2b~3),6例患者再通失败:其中5例因导丝不能穿过闭塞段而终止手术,1例全身麻醉后因室颤被迫停止手术转入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抢救治疗。63例成功再通患者中,4例治疗过程中发生血栓栓塞事件,3例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AIST)形成,1例闭塞段不稳定血栓导致远端栓塞(DT)。血栓栓塞事件总发生率为6.3%(63例中4例)。所有3例AIST均发生在支架植入后20分钟内(10~18分钟),平均时间为13.3±4.2分钟;血栓等级:1级1例,2级2例。经补救治疗,血栓在发现后10~34分钟后消失,平均时间为13.3±12.1分钟。1例远端栓塞经机械取栓成功再通。在不同的治疗策略下4例(100%)均实现成功再通mTICI 2b~3级和AOL 3级。4例患者围手术期(术后7天内)均未发生脑梗死、全身系统性出血或死亡。1例AIST患者术后出现颅内出血。结论没有一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治疗非急性ILAO开通术中血栓栓塞事件。然而,手术的复杂性和血栓栓塞事件的高风险提醒我们应谨慎处理此类术中并发症。及时诊断,并针对特定的血栓栓塞类型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对这一具有挑战性的患者群体的最佳管理至关重要。第三部分替罗非班预防急性颅内术中支架内血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背景和目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支架植入围手术期糖蛋白Ⅱ b/Ⅲa(Gp Ⅱ b/Ⅲa)抑制剂抗栓治疗仍存在争议。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AIST)、脑梗死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CAS)支架成形术的常见围手术期并发症。目前,Gp Ⅱ b/Ⅲa抑制剂(GPI)替罗非班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已显示出预防和治疗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及栓塞事件的良好前景。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GPI替罗非班在ICAS支架成形术中预防性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接受血管内支架治疗的所有症状性IC A S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介入手术中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和无替罗非班治疗的对照组。替罗非班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两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基线资料及可能影响预后的介入参数后进行比较。结果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有360例患者因症状性ICAS而接受血管内支架治疗。23例被排除,包括7例合并夹层动脉瘤的患者,5例颅内串联狭窄接受多个支架治疗者,10例多支颅内动脉狭窄接受治疗者,1例支架再狭窄再次支架治疗者。最终纳入337例患者,其中替罗非班组160例,非替罗非班组177例。以基线资料、干预前后相关介入参数为配对条件进行PSM后,替罗非班组排除42例,非替罗非班组排除59例。最终,236例患者配对成功,每组1 18例。替罗非班治疗组有1例AIST,而对照组有8例AIST。AIST发生率替罗非班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8%比6.8%,P=0.039)。两组围手术期缺血性事件发生率(8.5%比5.1%,P=0.424)和围手术期颅内出血发生率(4.2%比0.8%,P=0.21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0天全因死亡率为1.7%(4/236),替罗非班组与非替罗非班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3.4%比0%,p=0.125)。结论预防性应用替罗非班可有效降低症状性IC A S支架成形术中AIS T的发生率,而不增加颅内出血和死亡的风险。然而,在减少围手术期缺血事件方面并没有优势。
The Writing Committee of the Report on Cardiovascular Health Diseases in China;[5](2020)在《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概要》文中指出中国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又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总体上看,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0亿,其中脑卒中1 300万,冠心病1 100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心力衰竭890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 530万,高血压2.45亿。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5.91%,城市为43.56%。中国心血管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心血管病刻不容缓。为此,为降低日益加重的心血管病的疾病负担,我们一方面仍强调提高医疗水平,改善医疗质量,加强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另一方面也必须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积极控制行为危险因素,如避免不健康饮食,规律身体活动等。
刘朝侠[6](2020)在《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性别差异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的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病因分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药物依从性及预后方面的差异。方法1.收集2018年01月01日—2018年12月31日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组的411例患者分为男性组与女性组,再根据年龄进一步分组,分为青年组(1844岁)、中年组(4559岁)和老年组(≥60岁)。利用卡方检验或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各年龄组不同性别患者在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病因分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方面的差异。2.于患者发病后1年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对比分析各年龄组不同性别患者药物依从性和预后的差异。结果1.纳入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411例,其中男性223例(54.26%),女性188例(45.74%),男:女≈1.19:1。男性平均年龄是(60.81±13.39)岁,女性平均年龄是(60.97±12.28)岁,再根据年龄进行分组,男性分为青年组24例(10.76%)、中年组82例(36.77%)和老年组117例(52.47%);女性分为青年组16例(8.51%)、中年组71例(37.77%)和老年组101例(53.72%)。各年龄组的平均年龄在男、女患者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29)0.05),各年龄组的构成在男、女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9)0.05)。2.青年男性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HCY)平均水平高于青年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5)。3.高血压病、冠心病在中年女性患者中更多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5)。中年男性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甘油三酯(TG)和体重指数(BMI)平均水平均高于中年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5)。4.高血压病、房颤、肢体麻木症状在老年女性患者中更多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男性患者HCY、TG平均水平高于老年女性患者(P<0.05),对降脂药物的依从性差于老年女性患者(P<0.05),且预后差于老年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显示,老年男性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和降脂药物的依从性比老年女性患者差,男性患者HCY、TG、BMI水平更高。2.高血压病、冠心病、房颤在中、老年女性轻型卒中患者更多见。3.肢体麻木症状在老年女性急性轻型卒中患者更多见。
韩献军[7](2019)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基线血压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升高很常见,既往很多研究关注急性期血压水平和缺血性卒中短期预后的相关性,但不同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本研究主要探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基线血压,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与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苏州市急性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多中心登记研究(SUMMITS)数据库,选择2013年12月01日至2014年05月31日期间连续入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集患者人口学资料、既往疾病史、既往服药史、基线卒中严重程度(NIHSS评分)、基线血液学标志物、基线SBP和DBP并计算出PP和MAP等。记录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和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mRS评分)。主要终点事件: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的复合终点事件(mRS 3-6分),次要终点事件:住院期间死亡(mRS 6分)、出院时残疾(mRS 3-5分)。患者基线血压水平按四分位法分为四组,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基线不同血压参数(SBP、DBP、PP和MAP)水平发生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复合终点事件、住院期间死亡、出院时残疾的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CI),多因素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发病到入院时间、基线NIHSS评分、OCSP分型等。并将患者按年龄、性别、基线NIHSS评分、发病到入院时间、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分为不同亚组,进一步验证基线四种血压参数和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的相关性,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引入相乘项(血压*亚组)进行交互作用检验。结果1.登记34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1318例(38.2%)患者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mRS 3-6分),2132例(61.8%)患者预后良好(mRS 0-2分)。与预后良好患者相比,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mRS 3-6分)患者年龄更大、基线SBP、PP、MAP水平更高,既往心房颤动、冠心病和脑卒中病史比例更高,基线空腹血糖和NIHSS评分更高,而男性比例低。2.34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22例患者因缺少入院时血压数据被排除,3428例患者纳入分析。根据患者基线SBP水平的四分位间距分为4组,Q1(<138mm Hg),Q2(138-150mm Hg),Q3(150-166mm Hg)Q4(≥166mm Hg)。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随着基线SBP水平增高(Q1到Q4),患者出院时mRS评分显着增高(P<0.001);以SBP最低分位组(Q1)为参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基线SBP最高分位组(Q4)显着增加患者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mRS3-6分)风险(OR 1.54,95%CI:1.16-2.03;P-trend=0.001)、出院时残疾风险(OR1.37,95%CI:1.08-1.74;P-trend=0.008),而不增加住院期间死亡风险(P-trend=0.569)。3.根据基线DBP水平的四分位间距分为4组,Q1(<78mm Hg),Q2(78-84mm Hg),Q3(84-92mm Hg)和Q4(≥92mm Hg)。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随着基线DBP水平增高(Q1到Q4),患者出院时mRS评分随之增高(P=0.024);以DBP最低分位组(Q1)为参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基线DBP最高分位组(Q4)显着增加患者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mRS 3-6分)风险(OR 1.44,95%CI:1.09-1.90;P-trend=0.005)、出院时残疾风险(OR 1.37,95%CI:1.08-1.74;P-trend=0.016)。以死亡率最低的DBP第二分位组(Q2)为参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基线DBP最高分位组(Q4)不增加住院期间死亡风险(P-trend=0.716)。4.根据患者基线PP水平的四分位间距分为4组,Q1(<53mm Hg),Q2(53-65mm Hg),Q3(65-80mm Hg)和Q4(≥80mm Hg)。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随着基线PP水平增高(Q1到Q4),患者出院时mRS评分显着增高(P<0.001);以PP最低分位组(Q1)为参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基线PP最高分位组(Q4)增加患者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mRS 3-6分)风险(OR 1.30,95%CI:0.98-1.72;P-trend=0.047),而不增加住院期间死亡风险(P-trend=0.272)、出院时残疾风险(P-trend=0.327)。5.根据患者基线MAP水平的四分位间距分为4组,Q1(<98mm Hg),Q2(98-107mm Hg),Q3(107-117mm Hg)和Q4(≥117mm Hg)。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随着基线MAP水平增高(Q1到Q4),患者出院时mRS评分显着增高(P=0.005);以MAP最低分位组(Q1)为参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基线MAP最高分位组(Q4)显着增加患者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mRS 3-6分)风险(OR 1.72,95%CI:1.29-2.30;P-trend<0.001)、出院时残疾风险(OR 1.50,95%CI:1.17-1.92;P-trend=0.002)。以死亡率最低的MAP第二分位组(Q2)为参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基线MAP最高分位组(Q4)不增加住院期间死亡风险(P-trend=0.299)。6.进一步验证基线SBP、DBP、PP以及MAP水平和主要终点事件的相关性,根据年龄、性别、基线NIHSS评分、发病到入院时间、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将患者分为不同亚组,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亚组中,基线SBP、DBP、PP以及MAP水平和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mRS 3-6分)的趋势不变。7.基线SBP、DBP、PP以及MAP作为连续性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基线SBP、DBP、PP以及MAP每增加10mm Hg,均显着增加患者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主要终点事件的风险。结论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包括SBP、DBP、PP及MAP的基线血压水平和患者的短期预后显着相关,基线SBP、DBP、PP及MAP水平越高,患者短期预后越差。基线SBP(≥166mm Hg)、DBP(≥92mm Hg)、PP(≥80mm Hg)及MAP(≥117mm Hg)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的复合终点事件相关,而与住院期间死亡不相关。
吕微[8](2019)在《我国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死亡水平及死亡风险预测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卒中是高发病、高死亡、高致残的疾病,给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在我国,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占卒中的69.6%-70.8%。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救治措施,临床医生经常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评估其短期和长期的死亡风险。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仅受临床医生治疗措施的影响,而且一定程度上也受患者及其家属的影响。因此,提供给患者或家属准确的风险预测,才能够更好地规避风险,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同时,可靠的风险预测有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分配医疗资源或给予患者提供支持性治疗。因此,缺血性卒中患者死亡风险分析是非常有意义的。尽管既往关于缺血性卒中病因或危险因素的研究很多,但近几年来,基于国人的覆盖全国范围的大型多中心卒中队列研究暂未见报道。故本文通过多中心大样本卒中队列研究“中国国家卒中登记-Ⅲ(CNSR3)研究”数据,分析我国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90天死亡风险及相关影响因素,并建立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90天死亡风险预测模型,从而为我国缺血性卒中患者诊疗及疾病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本研究还利用中国国家卒中登记-Ⅲ(CNSR3)研究数据和死因监测网络报告的数据,进行数据库匹配,获得更加准确的死亡结局信息,探索了数据库匹配研究方法,为同类大型多中心临床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研究对象与方法CNSR3研究从2015年8月至2018年3月共有201家医院的15166例符合标准的病人被连续纳入。本研究选取CNSR3研究中2015-2017年入组并完成90天随访的患者12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与2015-2017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库”中所有死亡个案进行匹配。本研究对象的基线信息来源于“中国国家卒中登记-Ⅲ研究数据库”,结局为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全因死亡,通过数据库匹配、数据复核及整理,获得更加准确的全因死亡结局信息。本研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我们采用的是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组间差异比较采用两样本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我们采用的是中位数及上下四分位数来进行描述,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非等级的分类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我们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来分析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90天死亡相关影响因素,筛选在单因素分析中P值小于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中进一步分析。以上所有统计分析都是在SAS软件完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112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平均年龄62.25±11.32岁,其中女性患者3743例,占比30.9%。发病后90天内死亡患者164例,病死率为1.35%。将单因素分析中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变量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发病至到院时间、急救车到院、心脏疾病史、到院后24小时内mRS评分、入院时NIHSS评分选入多因素Cox模型,以P<0.05为标准剔除变量,最终得出多因素分析结果:年龄65-75岁与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90天死亡独立相关,HR=2.08,95%CI(1.41-3.07),P<0.001,回归系数(β)=0.732;年龄大于75岁与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90天死亡独立相关,HR=4.79,95%CI(3.24-7.06),P<0.001,回归系数(β)=1.566;心脏疾病史与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90天死亡独立相关,HR=1.92,95%CI(1.37-2.70),P<0.001,回归系数(β)=0.653;入院时 NIHSS>3 分与缺血性卒中发病后90天死亡独立相关,HR=2.48,95%CI(1.76-3.48),P<0.001,回归系数(β)=0.906。根据危险因素对应的回归系数(β)制定一套评分系统,将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赋予不同的分值,即年龄65-75岁=1分;>75岁=2分;心脏疾病史=1分;入院时NIHSS>3分=1分,总计4分。采用ROC曲线下面积的大小来评价其预测效果,得出曲线下面积为0.73(95%CI:0.79-0.77),本研究建立的预测模犁预测效果较好。结论本文利用数据库匹配研究方法获得更加完整、准确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死亡结局信息,通过多中心、大样本卒中队列研究数据,分析了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90天死亡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并建立了死亡预测模型,从而为我国缺血性卒中患者疾病防治及管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张焱磊[9](2018)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事件相关性及对常用脑卒中风险预测工具改良效果的评估》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病发病的关系目的明确中老年(≥55岁)人群CAS(Carotid Atherosclerosis,颈动脉硬化)与全因死亡及CVD(Cardiovascular Disease,心血管病)发病的关系。对象与方法2009年对“BLSA(Beijing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ing,北京市老龄化多维纵向研究)”队列55岁及以上的北京地区基线人群共2468人进行了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2014年1112月,对基线人群进行了随访调查,收集全因死亡和新发CVD事件(包括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猝死,以及是否做过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情况。基线调查完成颈动脉超声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共有1421人,其中1年内未发生过心肌梗死及脑卒中者共1376人,即无CVD症状人群。本研究以无CVD症状人群为研究对象,依据颈动脉超声的CCA-IMT(Common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和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无CAS组(CCA-IMT<1mm且无斑块),最小CAS组(CCA-IMT≥1mm且无斑块),非狭窄性斑块组(有斑块且颈动脉狭窄<50%)和狭窄性斑块组(颈动脉狭窄≥50%)。并分别根据CCA-IMT和斑块特征进行亚组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估计HR值(Hazard Ratio,风险比)及95%CI(Confidence Internal,可信区间),并调整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血脂异常、心肌梗死病史、脑卒中病史、BMI、hs CRP、吸烟和饮酒情况等混杂因素。结果1.2009年基线调查时,无CVD症状人群共1376人,平均年龄69.45±8.09岁,男性占44.9%,CCA-IMT为1.06±0.17mm,共有77.5%的人检出CAS病变,其中非狭窄性斑块组占比最大,为61.0%(840/1376),其次为无CAS组,为22.5%,再次为最小CAS组,为10.5%,狭窄性斑块组占比最小,为6.0%。2.对无CVD症状人群平均随访5.15±1.17年,随访率为86.1%;随访期间共发生全因死亡179例、CVD事件202例。3.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经多因素调整后,结果显示,以无CAS组作为参照组,(1)最小CAS组、非狭窄性斑块组和狭窄性斑块组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与无CAS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非狭窄性斑块组和狭窄性斑块组发生CVD事件的风险分别是无斑块组的2.01倍(HR:2.01,95%CI:1.24-3.25)和3.05倍(HR:3.05,95%CI:1.62-5.74)。4.亚组分析显示,多因素调整后,有斑块者发生全因死亡和CVD事件的风险分别是无斑块组的1.87倍(HR:1.87,95%CI:1.17-2.97)和2.29倍(HR:2.29,95%CI:1.51-3.48)。将CCA-IMT分别以连续性变量和分类变量代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CCA-IMT每增加0.1mm则CVD事件发病风险增加13%(HR:1.13,95%CI:1.02-1.25);高四分位组的CVD发病风险是低四分位组的1.77倍(HR:1.77,95%CI:1.1-2.85)。结论1.半数以上的北京地区55岁以上人群患有CAS,以非狭窄性斑块的人群最多。2.CAS是CVD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当CAS进展至非狭窄性斑块和狭窄性斑块时,发生CVD事件的风险增加。3.当存在颈动脉斑块时,发生CVD事件和死亡的风险增加。CCA-IMT可以作为CVD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以四分位数的最高值为异常值对于预测CVD发病风险可能是适合的选择。第二部分常用预测工具对社区中老年人群脑卒中发病的预测价值及联合颈动脉硬化指标的改良效果评估目的评价常用卒中发病预测工具对社区中老年人群首发卒中与复发性卒中的预测价值,并探索在这些工具基础上增加CAS(Carotid Atherosclerosis,颈动脉硬化)各项指标对于其预测能力的改良效果。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来自“BLSA(Beijing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ing,北京市老龄化多维纵向研究)”。该研究于2009年完成基线调查,2014年进行了随访。本研究选取了队列中完成问卷调查、颈动脉超声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的1421人,即有完整数据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随访收集的脑卒中事件(包括致死性脑卒中和非致死性脑卒中)作为终点事件。依据基线调查是否有TIA(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病史将研究对象分为有TIA/脑卒中病史组和无TIA/脑卒中病史组。采用AUC(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价China-PAR(Prediction for ASCVD risk in China,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研究)方程、ESRS(Essen Stroke Risk Score,Essen卒中风险评分)和SPI-Ⅱ(Stroke Prognostic InstrumentⅡ,卒中预测工具-Ⅱ)预测5年卒中风险的价值,并在上述3种预测工具的基础上分别加入各项CAS指标,包括斑块狭窄程度、稳定性和CCA-IMT四分位数分组,评价CAS能否提升预测工具的价值。结果1.基线有完整数据的人群共1421人,平均年龄69.42±8.09岁,男性占44.8%。有TIA/脑卒中病史人群共269人,其中110人有既往TIA史、159人有既往脑卒中史。共有1225人完成随访,随访率为86.2%,平均随访5.16±1.17年,随访期间共发生脑卒中事件140例。2.China-PAR、ESRS和SPI-Ⅱ评分对于5年卒中发生风险预测的AUC分别为0.60、0.58和0.56。在无TIA/脑卒中病史人群中,China-PAR预测首发卒中的价值最高,AUC为0.56,其次为ESRS,AUC为0.55,SPI-Ⅱ最低,AUC仅为0.51。在有TIA/脑卒中病史人群中,China-PAR的预测脑卒中复发的能力最高,AUC为0.70,其次是SPI-Ⅱ,AUC为0.62,最低为ESRS,AUC为0.60。3.CAS能明显提升3种预测工具的预测5年卒中的价值,其中,以颈动脉狭窄性斑块指标对于预测模型的改良程度最好,其次是斑块稳定性指标。在原预测工具上增加颈动脉狭窄性斑块指标后,SPI-Ⅱ的改善程度最高,AUC最高增加了16.1%(P=0.002),其次是ESRS,最高增加了6.9%(P=0.034)。结论1、北京地区5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有近1/5的人曾患过TIA或脑卒中。2、China-PAR、ESRS和SPI-Ⅱ三种评估工具均可以用于社区中老年人的脑卒中风险预测,但是预测价值仅为中等水平。对于新发卒中的预测,以颈动脉狭窄程度联合SPI-Ⅱ的提升最高。3、China-PAR、ESRS和SPI-Ⅱ三种评估工具均可以用于首发和复发卒中风险的预测。对于首发卒中的预测以颈动脉狭窄程度联合SPI-Ⅱ的提升最高;对于复发性卒中的预测,只使用China-PAR即可。
王芊芊[10](2014)在《605例重症脑血管病死亡病例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死亡病例的分布及临床特征,探讨脑死亡与心肺死亡发生、时间差异,以期为降低急性重症脑血管病病死率、了解脑死亡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ICU、中心ICU以及急诊ICU病房2010年01月至2013年06月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死亡病例共605例。分析605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死亡病例的一般情况、生存时间、临床特征、死亡原因等临床资料。通过归纳整理605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死亡患者的意识状态、脑干反射情况、GCS评分、FOUR评分,收集符合临近脑死亡和临床脑死亡标准的病例,分别分析临近脑死亡、临床脑死亡转归、发生时间,以及临近脑死亡至心肺死亡、临近脑死亡至临床脑死亡的时间分布情况。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Frequencies、Crosstabs对分类变量的频数、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使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法对事件发生时间进行生存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605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男性372例,女性233例,男女比例1.6:1。男性平均年龄(65.11±14.885)岁,女性平均年龄(71.75±13.264)岁;44岁以下39例,男女比例4.6:1;45-59岁154例,男女比例3.1:1;60-74岁169例,男女比例1.4:1;75岁以上243例,男女比例1.1:1。2.605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缺血性脑卒中252例(41.7%),男性142例(56.3%),女性110例(43.7%);出血性脑卒中336例(55.5%),男性220例(65.5%),女性116例(34.5%)。合并肺内感染394例(65.1%),合并电解质紊乱341例(53.7%);住院天数范围1-138小时,1-3天内死亡的339例(56.0%)。其中,死于原发病的389例(64.3%),死于并发症的141例(23.3%)。3.605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中符合临近脑死亡标准的247例(40.8%),临近脑死亡至心肺死亡的时间范围2-360小时,平均时间(13.14±1.570)小时,中位数9小时。247例临近脑死亡中有202例(81.0%)先期符合临床脑死亡的患者,临近脑死亡至临床脑死亡的时间范围0-19小时,平均时间(4.11±0.253)小时,中位数3小时。结论:1、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死亡患者的死亡比例与年龄相关,即年龄越大死亡比例越高;死亡患者男性比例高,且平均死亡年龄低女性;出血性脑卒中的死亡比例高于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男性死亡年龄以中年居多,女性以年轻老年居多。2、急性重症脑血管病病情重,进展快3天内病死率高;死亡原因首先是原发病(脑疝),其次是并发症。3、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死亡患者临近脑死亡和临床脑死亡出现率高。大部分在出现临床脑死亡前3小时即出现临近脑死亡;大部分在出现心肺死亡前9小时即出现临近脑死亡。
二、236例急性脑血管病死亡原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36例急性脑血管病死亡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概要(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健康影响因素 |
1.1 烟草使用 |
1.2 合理膳食 |
1.3 身体活动 |
1.4 健康体重 |
1.5 健康心理 |
2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
2.1 高血压 |
2.1.1 儿童高血压 |
2.2 血脂异常 |
2.3 糖尿病 |
2.4 慢性肾脏病(CKD) |
2.5 代谢综合征 |
2.6 睡眠障碍 |
2.7 大气污染 |
3 心血管病社区防治 |
4 心血管病 |
4.1 流行趋势 |
4.2 冠心病 |
4.3 脑血管病 |
4.4 心律失常 |
4.4.1 心房颤动 |
4.4.2 心脏性猝死 |
4.4.3 起搏器 |
4.4.4 射频消融 |
4.4.5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
4.4.6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
4.5 瓣膜性心脏病 |
4.6 先天性心脏病 |
4.7 心肌病和心力衰竭 |
4.7.1 心肌病 |
4.7.2 心力衰竭 |
4.8 肺血管和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
4.9 主动脉和外周动脉疾病 |
4.9.1 主动脉疾病 |
4.9.2 下肢动脉疾病 |
4.9.3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
4.9.4 肾动脉狭窄 |
4.9.5 锁骨下动脉狭窄 |
4.1 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心肌损伤 |
4.11肿瘤心脏病学 |
5 心血管病康复 |
5.1 心脏康复 |
5.2 脑卒中康复 |
6 心血管病基础研究与器械和新药研发 |
7 心血管病医疗费用 |
(2)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在脑血管病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老年重症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机械通气治疗新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老年重症CAP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分析 |
摘要 |
Abstract |
背景 |
方法 |
一 研究设计 |
二 研究对象 |
(一) 入选标准 |
(二) 排除标准 |
三 分组 |
四 观察指标及研究内容 |
(一) 观察指标 |
(二) 研究内容 |
五 统计 |
六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一 总体分析 |
二 NIV组和IMV组比较 |
(一) NIV组和IMV组主要临床结果比较 |
(二) NIV组和IMV组基础疾病比较 |
(三) NIV组和IMV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比较 |
(四) NIV组IMV组影像学比较 |
(五) NIV组和IMV组实验室检查比较 |
(六) NIV组和IMV组并发症比较 |
(七) NIV和IMV组28天和住院生存分析 |
三 只用NIV组、NIV+IMV组和IMV组比较 |
(一) 只用NIV组、NIV+IMV组和IMV组28天和住院病死率比较和生存分析 |
(二) 只用NIV组、IMV组和NIV+IMV组主要临床指标、基础疾病比较 |
(三) 只用NIV组、IMV组和NIV+IMV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比 |
(四) 只用NIV组、IMV组和NIV+IMV组实验室检查比较 |
(五) 只用NIV组、IMV组和NIV+IMV组并发症比较 |
四 NIV成功组和NIV失败组比较 |
(一) NIV成功组和NIV失败组主要临床指标及入组时基线资料比较 |
(二) NIV成功组和NIV失败组血气分析和呼吸支持相关资料比较 |
(三) NIV成功组和NIV失败组病情最重时实验室检查比较 |
(四) NIV成功组和NIV失败组并发症比较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老年人流感的临床特征分析 |
摘要 |
Abstract |
背景 |
对象和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分组比较 |
(二) 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比较 |
(三) 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比较 |
四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一 老年人流感的总体特征 |
三 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分组对比 |
四 流感合并脓毒症危险因素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名词缩略表 |
附录2 致谢 |
附录4 综述 呼吸机撤离困难策略进展 |
参考文献 |
(4)替罗非班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替罗非班补救治疗颅内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研究背景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非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开通术中血栓栓塞事件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
研究背景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替罗非班预防急性颅内术中支架内血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
研究背景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图表 |
综述 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English Paper |
Paper on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irofiban in rescue treatment for Acute Intracranial Intraprocedural Stent Thrombosis |
Paper two: Safety and Efficacy of Prophylactic Tirofiban Infusion for Acute Intracranial Intraprocedural Stent Thrombosis |
(5)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概要(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健康影响因素 |
1.1 吸烟 |
1.2 合理膳食 |
1.3 身体活动 |
1.4 超重与肥胖 |
1.5 健康心理 |
2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
2.1 高血压 |
2.1.1 血压正常高值 |
2.1.2高血压 |
2.1.3 儿童高血压 |
2.2 血脂异常 |
2.3 糖尿病 |
2.4 慢性肾脏病(CKD) |
2.5 代谢综合征 |
2.6 睡眠障碍 |
2.7 大气污染 |
3 心血管病社区防治 |
4 心血管病 |
4.1 流行趋势 |
4.2 冠心病 |
4.2.1 冠心病 |
4.2.2 心肌梗死 |
4.2.3 血运重建 |
4.3 脑血管病 |
4.4 心律失常 |
4.4.1 心房颤动 |
4.4.2 心脏性猝死(SCD) |
4.4.3 起搏器 |
4.4.4 射频消融(RFCA) |
4.4.5 体内自动除颤器 |
4.4.6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
4.5 瓣膜性心脏病 |
4.6 先天性心脏病 |
4.7 心肌病和心力衰竭 |
4.7.1 心肌病 |
4.7.2 心力衰竭 |
4.8 肺血管和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
4.9 主动脉和外周动脉疾病 |
4.9.1 主动脉疾病 |
4.9.2 下肢动脉疾病 |
4.9.3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
4.9.4 肾动脉狭窄(RAS) |
4.9.5 锁骨下动脉狭窄 |
5 心血管病康复 |
5.1 心脏康复 |
5.2 脑卒中康复 |
6 心血管病基础研究与器械研发 |
(6)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性别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7)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基线血压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参考文献 |
对象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资料收集 |
3.研究结局 |
4.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分析 |
4.1 数据录入 |
4.2 统计分析 |
结果 |
1.患者总的基线资料 |
2.基线SBP和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 |
3.基线DBP和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 |
4.基线PP和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 |
5.基线MAP和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 |
6.Logistic回归分析基线血压和患者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主要终点事件)的相关性:亚组分析 |
7.Logistic回归分析基线血压和患者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主要终点事件)的相关性:血压作为连续性变量(每增加10mmHg)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管理 |
参考文献 |
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论着 |
致谢 |
(8)我国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死亡水平及死亡风险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卒中是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
1.2 卒中主要死亡危险因素 |
1.2.1 卒中可干预危险因素 |
1.2.2 卒中不可干预危险因素 |
1.3 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死亡风险分析的重要性 |
2 研究目的 |
2.1 探索数据库匹配研究方法 |
2.2 分析我国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死亡风险,建立死亡预测模型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中国国家卒中登记-Ⅲ研究数据库介绍 |
3.1.2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网络报告数据库介绍 |
3.2 数据库匹配方法 |
3.3 数据采集 |
3.3.1 基线信息采集 |
3.3.2 死亡信息采集 |
3.4 质量控制 |
3.4.1 中国国家卒中登记-Ⅲ研究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3.4.2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上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3.4.3 数据库匹配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3.5 影响因素定义 |
3.6 研究终点定义 |
3.7 统计分析方法 |
3.8 伦理原则 |
3.9 技术路线图 |
4 结果 |
4.1 数据库匹配 |
4.1.1 数据库匹配结果 |
4.1.2 数据库匹配后问题的处理 |
4.2 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死亡风险分析及死亡预测模型建立 |
4.2.1 基线特征 |
4.2.2 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90天死亡水平分析 |
4.2.3 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90天死亡影响因素分析 |
5 讨论 |
5.1 数据库匹配研究方法的探讨 |
5.1.1 卒中队列死亡信息缺失患者特征分析 |
5.1.2 数据库匹配研究方法的优点 |
5.1.3 数据库匹配问题的思考 |
5.2 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90天死亡风险分析 |
5.3 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90天死亡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
5.3.1 新量表的研究人群 |
5.3.2 危险因素与缺血性卒中发病后90天死亡之间的关系 |
5.4 本研究的优点 |
5.5 本研究的创新性 |
5.6 本研究的局限性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 |
附录2 中国国家卒中登记-Ⅲ研究参研医院名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事件相关性及对常用脑卒中风险预测工具改良效果的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一部分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病发病的关系 |
前言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抽样方法及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一、基线资料分析 |
二、随访资料分析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常用预测工具对社区中老年人群脑卒中发病的预测价值及联合颈动脉硬化指标的改良效果评估 |
前言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一、基线资料分析 |
二、随访资料分析 |
讨论 |
结论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605例重症脑血管病死亡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一、对象 |
1、对象来源 |
2、纳入标准 |
3、排除标准 |
4、判断临近脑死亡的标准 |
5、判断脑死亡的标准 |
二、方法 |
1、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
2、建立病案调查明细 |
3、临床资料分析 |
三、统计分析方法 |
结果 |
一、605 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死亡病例一般资料分析 |
1、性别、年龄构成比 |
2、疾病构成比 |
3、并发症发生情况 |
4、住院天数(即入院后的生存时间)分析 |
5、死亡原因分析 |
6、性别、年龄与疾病构成比分析 |
7、性别、年龄与死亡原因构成比分析 |
二、脑死亡情况分析 |
1、临近脑死亡至心肺死亡情况分析 |
2、性别、年龄、疾病对临近脑死亡至心肺死亡时间情况分析 |
3、临近脑死亡与脑死亡情况分析 |
4、性别、年龄、疾病对临近脑死亡至脑死亡情况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236例急性脑血管病死亡原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概要[J]. The Writing Committee of the Report on Cardiovascular Health and Diseases in China;. 中国循环杂志, 2021(06)
- [2]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D]. 高世瑜.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3]老年重症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机械通气治疗新探索[D]. 钟雪锋.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4]替罗非班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D]. 孙丽丽. 山东大学, 2020(04)
- [5]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概要[J]. The Writing Committee of the Report on Cardiovascular Health Diseases in China;. 中国循环杂志, 2020(09)
- [6]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性别差异分析[D]. 刘朝侠.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7]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基线血压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 韩献军. 苏州大学, 2019(06)
- [8]我国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死亡水平及死亡风险预测研究[D]. 吕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9
- [9]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事件相关性及对常用脑卒中风险预测工具改良效果的评估[D]. 张焱磊. 首都医科大学, 2018(02)
- [10]605例重症脑血管病死亡病例分析[D]. 王芊芊. 大连医科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