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迁移论文_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大学生英语产出中的母语迁移历时研究”负责人、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蔡金亭

导读:本文包含了母语迁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母语,英语,外语教学,语法,习得,概念,语言。

母语迁移论文文献综述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大学生英语产出中的母语迁移历时研究”负责人、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蔡金亭[1](2019)在《外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学习何种外语,我们的母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外语学习;而且,当外语学到一定程度后,反过来也会对我们的母语使用产生一定的影响,母语与外语这种互相影响的现象,称为语言迁移(或跨语言影响)。语言迁移是有方向的,母语对外语的影响称为母语迁移(或正向迁移),外语对(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2-31)

葛紫薇[2](2019)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与英语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语言迁移的内涵,总结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从语音、词汇、句法、文化等方面分析母语迁移对英语学习产生的影响,对中国英语教学及研究提出几点启示。(本文来源于《英语教师》期刊2019年20期)

程碧云[3](2019)在《母语迁移对中国大学生使用英语动名搭配的动态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经济、政治、科技与教育等诸多学术专业领域及社会元素等方面都发生了一定改变。特别是我国大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方面,教育不断发展等情况下,母语迁移对于大学生使用英语动词名词搭配的动态影响方面也具有一定差异。整体搭配的过程中,不同迁移发生与心理学语言具备着一定程度联系,需要客观认识到此类联系关键节点所在,明确不同母语迁移的发生过程等方面情况,进而明确此类动态影响的具体体现及过程。(本文来源于《国际公关》期刊2019年07期)

赵娜[4](2019)在《档案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母语迁移问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从母语迁移的概述角度出发,分别介绍母语迁移的理论及其影响,并且从句型、词汇以及语法等层面阐述档案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母语迁移问题,进而提出档案英语翻译教学中规避母语迁移的合理化建议,为有关英语教师开展翻译教学提供可靠参考。(本文来源于《山西档案》期刊2019年03期)

林嘉[5](2019)在《母语迁移在英语语音学习中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母语迁移在英语语音学习中具有正向导向性作用,通过正迁移学习,促进英语语音学习者利用母语的语义特性进行外语语音学习的差异化分析,结合母语与外语的相似度进行二语习得练习。根据母语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性的迁移效应,经过严格的语音模仿和训练,在英语语音学习中结合词性时态作用于思维潜意思中,形成正向迁移的传递效果,发挥母语迁移的积极效果,减少负迁移带来的干扰。探讨母语迁移在英语语音学习中的影响与作用,母语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有正负两面之分,在迁移学习过程中,要加大正迁移带来的正面效应,克服负迁移带来的负面影响,使英语语音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广西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梦真[6](2019)在《启示高中英语语法学习中的母语迁移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迁移分为正向迁移和负向迁移,它们分别对二语习得起促进和阻碍作用。高中英语语法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但学生在掌握并运用语法知识时容易受到汉语表达方式的影响,阻碍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因此,如何帮助高中生减少在英语语法学习中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而产生的错误,促进英语学习的正迁移,已经成为我国英语教学领域中逐渐探索并重视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笔者所在实习学校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的高二两个班级的学生。本文立足于对比分析理论、错误分析理论和中介语理论,结合高中生英语语法学习的实际,分析母语对英语语法学习的正负迁移。本文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语料分析法。首先,笔者会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出语言迁移的基本理论,包括内涵、特点和理论基础等,为本文的研究找到理论依据,以此作为研究的起点。其次,面向研究对象发放母语迁移的相关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了解学生对母语迁移的认识,把握学生的整体情况。再次,收集被调查者期中考试的试卷,对学生的写作文章进行语料分析,探究正负迁移对于英语语法学习的影响。最后针对问卷分析和语料分析结果在迁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语法教学的相关建议。本研究包括叁个研究问题:1.高中生英语语法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与母语迁移有何关系?2.母语负迁移体现在语法学习的哪些方面?3.母语正迁移体现在语法学习的哪些方面?通过研究发现,一方面,母语对英语语法学习有一定的负迁移作用。母语对语法学习的负迁移作用体现在词法和句法两方面。词法负迁移主要有冠词错用、名词单复数误用、名词格的误用、介词误用和词性误用等方面;句法负迁移主要体现在主谓不一致、成分缺失错误和时态误用等方面。另一方面,母语对英语语法学习有一定的正迁移作用。首先,母语和英语的相同之处有利于学习者对英语的学习,例如英语和汉语句型结构的相似性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正迁移;其次,对于英语和汉语中词义完全对应的英语单词,学生能够牢记并正确使用,从而减少其出错几率。该研究还有着不少不足之处。研究的被试数量较少,选取的范围较窄。由于上述限制,研究结论的准确性也有待进一步验证。笔者建议在职教师可以利用有利条件,对母语迁移现象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3)

董书敏,张炼[7](2019)在《联结主义视角下叁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地区苗族学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联结主义(Connectionism)也称为平行分布处理模式(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认知理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叁语习得过程中苗族学生的特殊性并致力于通过探究苗族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叁语教学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外语教育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本文从联结主义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出发,对贵州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学生叁语习得加以讨论,并通过联结主义对叁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的诠释,得出该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本文来源于《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八卷)》期刊2019-06-01)

时晓宁[8](2019)在《母语迁移对初中英语的影响与教学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对教育越来越重视,近些年对教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各个阶段教学单位都积极做出相应的措施,不再是以学生成绩为主,更加注重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下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大力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创新教学方式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母语教学的方式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贯彻整个课堂,如果掌握不好尺度可能会出现一些消极的影响,从而起到消极作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掌握好母语负迁移的现象,充分的将母语迁移教学融入到初中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英语画刊(高级版)》期刊2019年15期)

王小潞,王艺臻[9](2019)在《母语迁移对EFL学习者隐喻输出的制约——以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习作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针对二语隐喻输出的研究大多着眼于二语能力与隐喻输出的关系,几乎无人从"母语迁移",即母语是如何分别从语言和概念正负迁移两个方面具体影响二语隐喻输出的角度进行探究。本研究以165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阶段性测试中的习作为例,分析该群体在实际语言使用中的隐喻输出情况,研究发现:隐喻输出的数量和质量与作文题目无关,但与学生的二语水平及其对隐喻的掌握程度有关;EFL学习者对隐喻的掌握受母语迁移影响明显,其中最主要的是概念负迁移对隐喻输出所造成的制约;EFL学习者英语水平越高,其作文中的隐喻密度越大,输出的正确隐喻越多。以上结论也为EFL写作教学提供了一些启示。(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期刊2019年03期)

何梓晗[10](2019)在《认知视角下艺术类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母语迁移一直以来都是二语习得的研究热点。母语对二语学习的过程产生的重要影响是不可否认的。母语迁移理论认为,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相似之处能帮助和促进二语习得,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则会阻碍语言的习得。随着语言学家对母语迁移的深入,认知层面上的语言迁移渐渐成为讨论的焦点。认知层面的观点认为母语不仅在语言这一方面影响着语言学习,二语学习者思维习惯与方式也深受其影响,并且表现在语言输出上。认知层面的语言迁移包括语言迁移和概念迁移。本研究基于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以及语言相对论,从认知层面的语言迁移出发,以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类专业大二学生的作文为案例,通过比较英汉语之间的相似与差异、分析作文中出现的错误,采用分类统计的方法,发现中国的二语学习者在词汇、句法、语义以及概念表征上存在着明显的母语迁移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在词汇迁移方面,由于汉语中没有词汇的变形,所以英语中的屈折词素对中国的语言学习者是一大难题。在句法迁移方面,艺术类大学生的作文中陈述句尽管有许多语法上的错误,但是语序基本无误,这是因为英汉语的陈述句语序较为相似;由于所收集的论文题材限制,句式中比较明显的错误有倒装句语序、时态、主谓一致和“there-be”句式。在语义迁移方面,学生习惯将英汉语词汇意思一一对应,或在英语写作中使用汉语语义的句式结构,导致单词或句子出现语义上的错误。在概念迁移方面,主要的母语迁移是生产过剩,艺术类大学生的作文体现在了过多使用人物主语、短句和动态动词。根据以上问题,本研究以利用母语正迁移、克服母语负迁移为目的,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首先应向学生明确英汉之间的差异,其次尝试使用语言而非解释语言来向学生教授词汇和句法,最后应该丰富学生的目标语的文化背景,特别是语言文化。从英语学习的角度来看,首先学习者应该意识到并理解母语迁移的存在;其次,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多地阅读纯正的英语文章,模仿英语母语者写作中词汇和句式使用;最后,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体会两者之间的差异,并利用在写作中。(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母语迁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概述语言迁移的内涵,总结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从语音、词汇、句法、文化等方面分析母语迁移对英语学习产生的影响,对中国英语教学及研究提出几点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母语迁移论文参考文献

[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大学生英语产出中的母语迁移历时研究”负责人、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蔡金亭.外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2].葛紫薇.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与英语教学[J].英语教师.2019

[3].程碧云.母语迁移对中国大学生使用英语动名搭配的动态影响[J].国际公关.2019

[4].赵娜.档案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母语迁移问题分析[J].山西档案.2019

[5].林嘉.母语迁移在英语语音学习中的影响与作用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

[6].王梦真.启示高中英语语法学习中的母语迁移现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7].董书敏,张炼.联结主义视角下叁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地区苗族学生为例[C].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八卷).2019

[8].时晓宁.母语迁移对初中英语的影响与教学对策[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

[9].王小潞,王艺臻.母语迁移对EFL学习者隐喻输出的制约——以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习作为例[J].外语教学.2019

[10].何梓晗.认知视角下艺术类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现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社会距离与两类英语学习者请求策...作文中母语迁移对不同类型的主...我国母语迁移研究分析及思考叁四名德国学生所发的汉语元音声位图母语、中介语、第一外语关系图被试对于母语总体作用的报告

标签:;  ;  ;  ;  ;  ;  ;  

母语迁移论文_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大学生英语产出中的母语迁移历时研究”负责人、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蔡金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